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2022-1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

学校开展“白纸备课” 活动,考查低年段教师的教案是北师大版一下的《数豆子》,这课内容是所有老师都没有尝试过的,在竞赛之前,心里确实有些担忧,不为功名利禄,只是面对一本新教材,一课新知识,一种新理念,如何才能抓住教材,深入理解,如何设计才能给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让一年级学生学有所获,对于我与其说是一种竞赛,不如说是对自己的挑战或锻炼。

《数豆子》的内容,我所理解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估记,一个是识数,这两个部分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联,(当然是我自己的浅薄之见),所以要把两个看起来似乎不相关联的内容结合起来,渗透给学生,让我着实为难一番。毕竟经验有限,自己所带的都是三,四年级,一年级的教案根本没有接触过,对于一年级学生的行为常态和认知能力也不够了解,只是听过唐刚老师的几节一年级的课,是那般生动有趣,课堂的调控也十分好,我想这是一个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出众的教师提供给我的很好的学习机会,我要努力去学习和把握其中的精华和特色。于是,我认为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活动或者游戏也许能让他们更轻松更快速的融入课堂。

对于刚走进小学校园的一年级学生,也许课堂常规是最不好控制的,老师的语言和语态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不如把纠正学生坐姿,写姿,纪律的时间用来通过一些简单,好玩的活动让学生转移注意力,与此同时,教师的语言要尽量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与其过多的去讲解,还不入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主动学习,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在课堂上也会比较投入。

《数豆子》教材内容本身就比较简单,我在课前设计了一些复习环节,竞赛项目比如小组开火车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数数又准又快,希望从开课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而课本上是通过豆子让学生猜一猜,我在设计的时候利用了围棋子,形式上不同,本质却都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估计的含义。加上围棋子有两种颜色,比较方便学生的对比,以及老师的课堂发挥,所以活动之一便是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大家一起估一估,说一说,从直观上判断,估计棋子的数量,活动结束后,再通过两幅简单的笑脸图和小棒图,让学生从感官上加以理解,这样就可以比较好的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尽量实现课堂上的全员参与。教案中还设计有填数字卡片,走数字迷宫等游戏,目的都是希望通过新鲜有趣的引导和布置,让低年段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的乐趣。

对于识数的环节,我是把课前复习的内容和新课的内容结合起来,有效的利用课前资源,通过学生上台板演,自己动手写数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0”的出现,虽然教材并没有给出这个学“点”,但通过观察,我认为写含“0”的数的教学是有必要的,而且是个重点,在计数器上,某一个数位留有空缺,聪明的学生很快就会用“0”去填补,而不是空在那里不写,不然一个数原本是30,就变成了3,这一点,我想自己设计的还不够好,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活动:同学们拿着“0”的数字卡片,充当“小蜗牛”,去一些有“残缺”的树(数)上安家,如给出计数器上的一些数:2( )5,33( ),14,()55

括号里是要填0的,但是最后一个不需要,因为百位上没有,不能去安家,不然就变成了055。我想这样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分辨何时需要0。在什么地方写0等。

“白纸备课”,一份教案,一张白纸确实带给我一些紧张和压力,因为都是很优秀很有经验的老师,我想他们在处理教学流程上会更细致更透彻,对待各种生成问题也会更全面给予关注和引导,但我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保持一颗平常心,尽我所能,去理解,学习,探究。《数豆子》这节课的内容,我在设计时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加之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实验性,不过我所期望的便是能够能透过教材,利用有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一些简单操作,活动,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快乐之中!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2

第六单元的标题“购物”点明了本单元内容的特点,即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系列熟悉的购物活动,使学生认识人民币,能解决与人民币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买文具”认识小面额人民币,通过“买衣服”认识大面额人民币,通过“小小商店”学习正确使用人民币等知识,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放在购物活动中体会人民币的功能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方法,体会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进行等值兑换方法的多样性。但是一年级小学生比较缺乏购物的实际经验,学起来非常抽象,难度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算钱。4张20元+6张1元=()元,3张5元+5张2角=()元。这部分内容学生出错,看到5张2角马上会算成10元,看到4张2元会算成6元,从而导致最终结果出错。

2、付钱。刚开始有的学生会写1张30元、1张80元等等,闹了不少笑话。3、找钱。5角-2元7角=()元()角,20元-4元5角=()元()角,50元-31元9角=()元()角,这部分内容也较难,运用已学的减法知识,学生慢慢地在接受,但还是容易算错。

我的想法:

1、学生实在是没这方面的经验,在学习本单元前,学生别说用钱了,就连最常用的人民币都没摸过,现在会认人民币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兑换和算钱实在是太拔高要求了。长大后连傻瓜都会用钱,为何非这么“拔苗助长”不可?

2、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如果低段非安排不可的话,可以分梯度进行,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让孩子有个初步的接触;二年级“兑换”人民币,因为二年级孩子已经学了乘除法,兑换、互换相对好算;三年级再学习“付钱、找钱”,学生有了用钱的直接经验,“付钱、找钱”就不在话下。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3

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动作要领到底要不要讲得那么细,课中的分解动作练习有没有必要?通过观察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了动作要领之后,动作相反不协调了,变形的动作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是不利的,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怎样才算是一堂好的体育课?记得在一次教师培训中,教研员说,只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充分活动,全身心的投入就是一堂好课。认为上体育课没有必要排着整齐的队伍集合,慢跑。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及想法,不能让学生觉得上操场好象上刑场一样。提出了现在的体育教学有些教师还是以竞技项目为主,以增强体质为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健体,要重视培养独立从事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于是我们有些教师由此认为体育教学要实现多项转变:由“重视学会”转变为“重视会学”;由“重视体育技能学习”转变为“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由“重视技能掌握”转变为“重视情感体验”。于是在教学中就出现了“自定目标、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等名目繁多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堂上爱怎么学就怎么学,只要课堂上学生始终是在欢笑中度过就是成功的好课,但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运动技能荡然无存,教师和学生轻轻松松在欢笑中下了课。试问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了吗?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了吗?

作为基层的体育教师的总有一种迷茫的感觉,总觉得体育课程改革纯理论的东西过多,具体实际指导的、可操作性的东西太少。我们是不是真要天天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不进行体育训练与竞赛?理论与实践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班级人数众多,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兴趣不相同,更何况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踢足球、赛跑、投掷等等。假如都依照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学生的心里可能会认为这是一堂活动课,在其他老师的眼里认为这是一堂“放羊课”。其实“放羊课”是特别难上的课。所谓“放羊”,要有足够的“草”让“羊”吃,要有安全的场地让“羊”吃饱。象这类课我不敢上,一来让人看了似乎有些不务正业,让学生在操场疯玩,自己到处转悠,巡视。二来学校的环境有些不允许,一堂体育课,操场上有好几个班上课。学生这儿跑去撞到人,那儿投球砸到人了,更别说其它项目。高喊了几年的素质教育,快乐体育,还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打转,四列横队集合、慢跑、讲解示范等等。

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只有全盘接纳,待到仔细回味真是酸甜苦辣尽有。不管怎样,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才是最好的!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4

中国的汉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两个字合起来的,本篇课文就根据汉字构字规律所编写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读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必须彻底摒弃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愉悦识字《语文课程标准》

在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教学中,我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以达到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认识汉字,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以独立或随机组合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选择自己已经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进行交流,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化了对知识的认识;大胆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被调动起来了,从而充分体验合作的愉快。

(四)提炼生活仿作创新提炼生活,想象模仿,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

教学《日月明》之前,我引导学生当一回“小小调查员”,通过电脑、电视、画报、儿歌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汉字的特点,让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在教学《日月明》时,我以课文为凭借,由浅入深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语文训练,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丰富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5

《天上的小白羊》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小儿歌,读着它,我仿佛回到了童年……课上学生熟读课文之后,我对学生说:“假如你就是那个躺在草地上看白云的孩子,你会怎样对白云说话?”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迫不及待读起来了儿歌。

你看那一只只小手召唤着天上的“小白羊”好像在呼唤自己熟识的玩伴,害怕“小伙伴”在天上着了凉。“地上草儿肥,地上水儿美,地上才是你们的家乡”又像在夸耀自己的家而引来玩伴,学生稚嫩的童音赋予了这首儿歌更加动人的灵性。看着那一张张天真浪漫的笑脸,我不禁感动了,“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天上的云好吗?”孩子们一下子就欢呼雀跃起来,我们一起跑到操场,一个孩子立刻对我说:“老师,你看那朵白云多像一匹奔跑的骏马!”一个又指着天空说:“那朵可真相大狮子”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那是一棵树,那是一条龙,那更像一个人……”还有的同学说:“那片云多像八仙过海呀!”看着他们向着太阳仰起的脸庞,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我不禁感慨:孩子们太可爱了,在他们的眼里,世界万物都是充满灵性的,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他们的生活是多彩的,他们的心中有我们大人无法感受的快乐。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6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陈美丽

这节课学习的10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对于学习10以内的减法计算,学习20以内的加法进位加和退位减,以及进一步学习认数和计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比较成功的地方:

1.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根据教材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如何帮猴妈妈把10只小猴分成两部分作为引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很多小游戏,充分应用这些情景来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做到在发现中学习,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大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依靠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经历新知的生成。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即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会了用以前学过的5、6、7、8、9

的分与合的学习方法来学习10的分与合,培养了他们的迁移能力。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当然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让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得到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5.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说,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敢于探索,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一种学会学习的过程,一种学生愿意经历的过程,一种快乐的过程。

二.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合理。体现在:上课铃响没能按时上课;复习8、9的分与合时占用时间稍多了些。导致后面的练习、游戏没得做 ,无法展现一节完整的课。

2 、学生在读10的分时有些枯燥 。

3、因为10的合成安排在游戏中,所上内容未能体现。

4、教师的儿童化语言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总之,我在备课的时候灵活的处理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体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7

《小山泉的心愿》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小山泉和野兔的对话,阐明了小山泉的心愿。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小山泉和野兔的对话,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什么是“不幸”,什么是“幸运”的,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只有大家都需要自己了,才能体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心中装有他人了,才能为别人服务,这才是幸福的事。

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体现在一个“读”字上,读是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教学中,我对每一次的朗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明白读什么,该怎样读。

首先,课堂导入揭题后,我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再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思考:小山泉的心愿是什么?在讨论回答后,重点指导朗读小山泉的话:“我储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取用,为人解渴。”使学生理解了小山泉的心愿。接着再读小山泉的所有话语,提问:“小山泉为什么会说野兔不了解自己的心愿呢?野兔说什么话了?”回答后,理解读第一节。最后第三次细读课文时,要求想想野兔说小山泉不幸,可小山泉却说野兔不了解它的心愿,那小山泉是不是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呢?它是怎么想的?再次去读小山泉的话,这样学生不仅很快理解了小山泉说的话,更能读出感叹句的语气。结合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有所感悟,并在读后交流读后感想,说说读懂了些什么,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三次读文不仅提出有明确的要求,而且层层推进,学生通过朗读,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体会了小山泉的感情,做到了语文教学中的重情感、重体验,重感悟。

不过这节课上完后有一点我觉得有点遗憾,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时,指向还不够明确。比如同学之间互相评价朗读时,应该让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究竟是评价音准还是评价语气、语调,这样学生在倾听时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发言也就会相对集中。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8

《山青青》这首儿歌很美,山青,水青,树青,草青,苗青,田青,鸟儿鸣叫,花儿欢笑,这一切都沐浴在春风春雨里。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些又让他们难以感知和消化,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导入阶段,我用最能够活跃学生思维的话题引入新课:大家喜欢春天吗?那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感受春天的美丽吧!随着画面的切换和轻音乐的响起,不由的把孩子带入了课文情境,随即,孩子们带着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进入课文,听老师范读,然后自由读,在读的过程中,把不认识的生字用铅笔画出来,

其次,是在生字教学上,学习生字课本来就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所以在认识的时候,我采用自由识记生字的办法,运用学过的加一加,减一减、猜谜语、编儿歌等方式识记,学生兴趣较浓,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男女生比赛、开火车,摘水果等多种形式加强记忆。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扫除了生字的障碍,为我顺利进行下一个目标打下了基础。

最后就是在朗读上下功夫,当学生在对于课文读熟的情况下,接着就是理解和感悟。由于在课前,我先找了几幅春天的美景图片,让学生充分体会春天景色的美丽,在此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紧接着,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升华他们的感情,让他们自己说一说读了这篇美课文后对春景的热爱之情。在读的过程中,我善于抓住孩子的闪光点,以多种形式激发他们朗读的热情,比如说:“听到你的读声,我感觉到山更青了,水更青了”等等,

在课文扩展方面,等同学们体会到了诗歌的美之后,由于他们还不能准确完整的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心中的春天,用肢体语言也可以,用歌声来赞美春天也可以,孩子们各抒己见,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兴趣,限度的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教无定法,设计规设计,思路规思路,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生字的讲解,特别是二类生字的指导不够到位,没有顾及到后进生的接受程度,学生的书写以及朗读不够准确,比如,前后鼻音的区分,字的间架结构。

其次是学生的朗读不够,我叫读的大都是平常朗读的比较好的,对于接受能力慢一点的,感悟差一点的,没有具体落实,有蜻蜓点水之意。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9

本节课主要是教小朋友们认识常用的颜色,尝试趣味涂色。

首先我是提问,请问我们班级里的窗帘有颜色吗,变成黑色好不好;黑板变成黑色好不好;课桌椅变成黑色活着白色好不好?同学们频频摇头,还露出一副很可怕的表情。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如果都是黑白的,这个世界你们觉得美丽吗?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我引出一句话:

美丽的色彩世界是由色彩大家庭的成员组成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色彩大家庭》,让缤纷的色彩来个亲密的接触。

通过图片感受下来自大自然的色彩:碧绿的草地,黄色的向日葵,紫色的薰衣草,寒冷的冰川,还有金黄色的沙漠。在色彩学中,把不同色相的色彩分为热色、冷色和温色,从红紫、红、橙、黄到黄绿色称为热色,以橙色最热。从青紫、青至青绿色称冷色,以青色为最冷。紫色是红与青色混合而成,绿色是黄与青混合而成,因此是温色。这和人类长期的感觉经验是一致的,如红色、黄色,让人似看到太阳、火、炼钢炉等,感觉热;而青色、绿色,让人似看到江河湖海、绿色的田野、森林,感觉凉爽。因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对色彩的认识还很粗浅,所以我只在沙漠和冰川的图片上提到色彩是有温度的:金黄色的沙漠联想到了炎热,阴冷的蓝色让人感受到了寒冷。

接着用彩虹接下去,彩虹拥有哪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其实每一个颜色的家族都很庞大,红色家族有火红、粉红、牡丹红、珊瑚红、酒红、褐红、绯红、橘红……。黄色家族有柠檬黄、淡黄、中黄、土黄、橙黄……。蓝色家族有深蓝、天蓝、湖蓝、孔雀蓝……。绿色家族也不遑多让。直接这样灌输色彩的知识既让老师觉得枯燥乏味又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我设置了一个游戏环节:抢答。要求是听口令举手回答问题,必须在听到3时将手举起来,举手最快的那个就有机会回答问题,看谁注意力集中啦。因为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小朋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太多小朋友想要回答问题了,只能是一个小朋友说一个答案。问题就是:请问红色的水果有哪些?苹果、草莓、西红柿、火龙果、樱桃。黄色的水果有哪些:芒果、梨、桔子、菠萝,另我比较惊讶的是有人回答榴莲。榴莲的外壳应该偏向于浅褐色,那什么是黄色的,就是里面的果肉,的确有米黄色的。我这么小的时候连榴莲是什么都不知道,感叹如今的生活水平不能与往日相比。

既然是色彩大家庭,作业的要求是表现色彩。最容易表现的就是画七色花和彩虹啦。描绘花朵的基本没太大问题,只要画的大气一些就可以了。画彩虹可以感受到很多信息。大多数的孩子彩虹都是以线条为主的,即使用颜料去画画,也常常是用颜色来画线。所谓的彩虹就是七条不同色彩的线的排列。所以老师要开始引导孩子如何使用好色彩和线条,用投影仪示范就可以了。色彩的大手向我们招手,我们会一点点靠近的。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0

(一)成功之处:

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短短一节课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学生无暇分神,乐此不疲。课堂掌握住了学生兴趣转移的规律,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短暂、兴趣转移快的特点,加大信息量,多内容、多方法。实践表明抓住了学生心理,适应了学生心理,形成对事物的专注力。这节课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边动边唱,以动作助记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表现力。

(二)不足之处:

学生在参与活动时稍稍有些乱,在创编动作时,显得拥挤、混乱。但我没有刻意的要求他们整齐划一,我想这些乱糟糟的、各自不一的动作存在着求异性,萌发着初浅的创造意识,必要时放手让学生“乱”,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自信心。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培养。

(三)感受:

在音乐教学中,常规上我们不习惯把事情交给学生做,怕“乱”。在这节课上我做了一些尝试,让学生自己编歌词,编动作,使学生好奇心的到了满足,等于把成功感一并交给了学生。教师不担心学生出错,尽管学生可能演不好,但“我能行”的自信心,就是在教师的信任中产生的。一年级学生思维活,他们敢表演、爱提问、喜欢奇思妙想,他们更喜欢新颖、活泼、开放的音乐活动形式,大部分学生能自信、自由地通过音乐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只有区别于中高年级的教学,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才是科学的、可行的、有效的。我们应注意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发挥创新精神和能动作用,勇于开拓、改革,以适应音乐新课改提出的要求。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

一、音乐的情绪。

二、通过唱歌曲《新年好》、《龙咚锵》感受中外小朋友过新年的不同音乐情趣。并通过红绸舞步的学习,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四、能编创简单节奏、送新年贺卡的小游戏。

教学内容

一、聆听《平安夜》、《小拜年》,表演《龙咚锵》

二、学唱歌曲《新年好》并进行歌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送新年贺卡

教材分析

一、器乐曲《小拜年》

这是根据同名吉林民歌改编的。歌曲《小拜年》为四四拍,F羽调式。它的节奏紧凑,变化比较多,旋律活泼欢快,抑扬有致。由于歌曲是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唱者边歌边舞,或扇子或手绢,别具一格。在东北地区有很多种旋律,黑龙江、吉林、辽宁都有自己的《小拜年》,是一种传统民歌,在民间广为流传。课本选用了歌曲《小拜年》改编的器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锣鼓等民族器乐所渲染的欢乐氛围及浓郁的东北民间音调。

二、合唱《平安夜》

由奥地利作曲家格立伯作曲。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12月25日是许多国家万民同庆的盛大节日,在这辞旧迎新的节日里,你会听到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歌在圣诞前夜演唱,那安详柔和的旋律,带给人们节日之夜的温馨与和谐,那就是著名的圣诞歌曲《平安夜》。

三、歌曲《龙咚锵》

这是一首运用汉族民间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二四拍,五声宫调式,由起、承、转、合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主要运用了节奏重复,旋律级进、重复,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声交声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课时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小拜年》感受中国民间过年的气氛,以及音乐欢快热烈的气氛。

二、通过表演《龙咚锵》感受中国小朋友过新年时欢快热烈音乐、情绪,并通过红绸带、秧歌舞的学习,表现过年的愉快心情。

三、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能掌握其演奏姿势,探索其演奏方法,并能为歌曲伴奏。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龙咚锵》

二、聆听《小拜年》

教学重点:感受中华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表现小朋友过年时愉快的心情

教学难点:用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认识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各组都来了三个小客人,你认识他们吗?

师分别出示锣、鼓、镲,并逐一向学生介绍,并示范其正确的演奏姿势。

2、出示实物节奏谱,探索敲奏的方法

合奏

镲:0 0 | X 0 |

锣:0 0 | X 0 |

鼓:XX XX| X 0 |

念:龙咚龙咚| 锵 0|

3、分小组,探索演奏

龙咚 龙咚| 锵0龙咚 | 锵0锵0 | 锵 0 |

4、分小组,探索演奏方法,要求:

(1)有几种敲击的方法?

(2)怎样敲击长短不同的声音?

(3)将各小组探讨过的方法一一展示,看哪组发现的方法多,敲击出的不同声音多。

二、导入新课

1、聆听东北音乐《小拜年》

师:小朋友,人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敲锣打鼓?(过年、取亲等)过新年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干些什么?(出示课件)那你知道新年在什么季节吗?在冬天的新年我们还可以干些什么呢?(出示课件)

A、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到东北去过个新年,好吗?喊“过年了”,“过年了”!

聆听东北民间音乐《小拜年》

B、师:让我们他小组设计一个过年的情景。

(放鞭炮、乖雪橇、打雪仗、提灯笼、粘年画)

C、分组表演

1、表演《龙咚锵》

师:过年真有意思,让我们用歌声一起来赞美新年吧!

A、听范唱

B、朗颂歌词。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C、听歌曲录音,听到锣鼓声龙咚 龙咚 | 锵 0|,徒手敲锣打鼓,让学生在动中感受歌曲的情绪。

D、用锣鼓为歌曲伴奏,分小组讨论,编创打击乐伴奏。

E、边歌边舞,可以编创动作,也可以拿红绸或手帕扭秧歌,加入打击乐。

三、课堂小结:过年开心吗?祝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课后反思: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在学习新歌的时候,教师有感情地范唱,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歌曲情绪,使学生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中,学生们自觉地用自己的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2

一棵小草,一朵鲜花,一朵浪花,一缕阳光,在孩子的。眼里都是一个博大的世界,因为孩子在用心灵拥抱这个世界。这是我教学完《心里的世界》之后的感慨。

教学开始,我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多彩的世界,看到一棵大树,你会想到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可谓是场面热烈,很是踊跃。在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后,引入课题变得水到渠成:“小作者和我们一样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看他心中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调动起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由于本诗歌内容浅显,所以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交流的过程中,贴出相应的图片,为随后的识字做好了铺垫。

用卡片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本是一个很枯燥的环节,因此,我将其设计为布满童趣的“和生字宝宝打招呼”和“送生字宝宝回家”的形式,效果出奇的好,学生纷纷高举小手,参与的热情很高。图文结合,也符合儿童的识字规律。板书的引领,也降低了背诵课文的难度。随后,我设计了教师范读的环节,此时,学生闭上眼睛,在教师朗朗的读书声中,放飞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想象的神奇、大胆、合理。为后面的语言思维练习铺平了道路。“看到小草,你会想到什么?看到鲜花,你会想到什么?大胆想象,你又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那布满灵动的语言煞是出色,又一次使我感受到孩子们心中那纯净,多姿的世界是多么美好。

望着余兴未尽的孩子们,我精心设计了如下作业:将自己心中的世界在小本本上表现出来,好吗?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3

因为前面学习了z c s,再学zh ch sh r时就很容易了。字母的形、书写都容易掌握,重点应该放在读音的辨别上。在教学中,果然学生就把翘舌音读成了平舌音。于是我就进行了听音变音的练习。找两名同学,一名同学读平舌音,一名同学读翘舌音,下面的同学就听他们是否读得准确,根据读的准确个数给他们打分。读的同学认真,下面听的同学也很认真。在这样的听辩后,接着开小火车,让大多数学生也来读一读,老师可以掌握学生读的情况。

今天在课堂上突发灵感,高年级学生能够评价同学回答问题情况,一年级学生怎么样呢?于是,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说:“谁来当小老师,来给他打分”话刚落,小手都抢着举起来了。我让一名学生评价,学生给出来分数。我接着问:“你为什么给他90分?”孩子说:“他读得正确,声音也响亮。”“是啊,我也赞同你的意见,100分,你也可以得一百分,因为你评得特别好,不仅打出了分数,还能说明理由,说明你听得很认真。”在这节课中,只要是评价学生的环节,学生都很感兴趣。听评的过程,关注了学生听的状况,也是对学生听讲的一个评价。这样的环节可以引导学生更加认真听讲。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4

这节课的出发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长辈辛苦的付出,在体验亲情中──学会悦纳家人给予的爱。同时懂得作为家庭的一员,要为家庭添欢乐,家人爱我,我也要爱家人,要让家人快乐。因为只有在学生深刻体验了父爱、母爱、祖辈无私的爱时,才能升华为更广义的爱,才会去爱周围的人,并能怀有一颗宽容友善的心。 在教学方法上,我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从课本入手,最大程度地利用教材资源。因为新教改课程提供的材料比较丰富和贴近儿童生活,应该加以充分利用;二是要结合学生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感受,也只有在生活中他们才能培养责任心和良好的习惯。在教学手段上,我采用了教参的儿歌导入方法,先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为整节课铺垫一个好的教学氛围。但放弃了课堂表演和情景模拟的形式,而是用语言创设了一个虚拟而又真切的思想情境,这样既达到了教学效果,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还节约了课堂时间。大声朗读和重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强化了学生的认识。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有梯度地设计了活动环节,让学生在完成每个活动后都能在认识、情感等方面得到提升。让学生从习惯性地以自我为中心,到学会心中有他人(如记住家人生日);从不理解父母的做法到尝试理解家人(如:父母不答应买东西、父母催作业、饭菜不合口);从任性转变为学会克制,减少打滚、挑食、不高兴、哭闹等不良行为,逐渐形成理解、听话的良性行为习惯(不良情绪要克制);从身在爱中不知爱、忽略父母对自己的爱,到开始认识到父母博大的爱,并常怀感恩之心(知道快乐源于爱);从一时兴起为家庭添欢乐,到经常有意识地给家人爱的反馈,并逐渐形成习惯(拓展活动:每天做一件让家人快乐的事情)。学生的这些进步不可能在一节课里完成,但这节课应该成为他们进步的开始。

从教学效果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比较活跃,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思考问题,这对培养他们对家庭的责任意识是有好处的。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5

认识人民币是苏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根据以往的经验,孩子对这部分内容十分感兴趣,前两轮实验教师也形成和积累了较为成熟和理想的教学模式。能否在此基础上再次创新,对我来说充满了挑战。

人民币对一年级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孩子们对人民币的认知水平差距是很大的,有的孩子可能生活经验丰富一些,不仅认识人民币而且能进行简单的使用和换算,有的学生因为平时不接触人民币,很少实际运用,所以认识人民币这方面能力比较弱,甚至没有能力,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我把它理解为进行探索创新的原动力。孩子眼中的人民币到底是什么样的。是课本上的知识?是能带来快乐的花纸,是一种象征国家的骄傲还是一种诱惑,这使我陷入了思考,书本知识是抽象的,人民币却是真实的存在着。通过教学研讨我们提出了4个值得探讨和反思的问题。

1、提供什么样的背景情境。

2、孩子有什么样的知识基础。

3、采用什么样的合作形式。

4、如何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内化。

下面就我的教学体会具体谈一谈。

1、提供什么样的背景情境。

使用人民币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人民币也充满了诱惑,教孩子使用人民币不光是简单的认识币值,进率,还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这决不是一节课可以做到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备课组的老师展开了讨论,本节教材书上给出了一个在小商店购物的情景,这是最平常朴实的场景了,孩子即熟悉又感兴趣,但我们通过思考提出了一种想法,人为什么到商店去,是因为有购物的需要,需要什么,买什么,这才是理性的消费者,那这节课我们为什么要带孩子到商店买东西呢?是因为我们要教孩子认人民币,要孩子学习使用人民币的方法。如果情景使用不得当,难免让孩子产生“假”的感觉,失去学习的兴趣,但这节课又不能没有了情景,情景可以让孩子产生购买的欲望,孩子强烈的购买欲望是本节课学习的动力。

经过两节课的教学尝试,我们丰富了本节课的情境,把本课的背景情境定为“爱心活动”,取名叫“爱心义买”,教学时我先出示了一些贫困地区孩子在艰苦条件下认真学习的图片,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了震动,然后提出今天的学习任务,通过今天的学习,购买一件你最喜欢的文具,并自愿把它捐献给需要帮助的同学们。同学们一呼百应,情绪高昂,场面是比较感人的。这样一来,孩子的购物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一节课被一条情感主线从前到后贯穿起来,孩子在学习人民币知识的同时,还受到了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的一种形式,孩子不仅没有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反增添了一份责任感,可以说提高了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这种形式最大的弱点就是需要占用比较多的时间来进行组织,容易让德育目标的实施冲淡了知识目标,有可能导致一节课的任务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而且不同的老师驾驭的能力又不同,差别就更大了,把握不好度的话,这样的情境形式反到成了负担,起不到教育的功效还拖了课堂教学的后腿。如果过于简化了这种组织过程,又会产生一种“作秀”“走形式”的感觉,还不如不用呢!我想这种矛盾的解决对我们教师确实提出了挑战,也应该成为今后我们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的一个好题材。

2、孩子有什么样的知识基础?

这个问题本来是被我最忽视的一个问题,因为本课的知识和别的课不一样,联系生活实际的东西比较多,一开始我想,孩子特别是城市孩子这方面的经历和体验应该是比较多的嘛,存在的差距我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但两次教学实践后我大吃一惊,孩子对人民币的认知水平差距巨大,有的孩子不仅会认币,而且知道简单的换算,多数孩子所认的币种不全,还有部分孩子仅仅只了解一种到两种人民币,进率和简单的使用根本不知道。

对孩子的水平没有充分的估计,也是导致前两次教学尝试中认币环节的失败的原因。在改进时我调整了认币部分的教学策略,加强了孩子的拿、认、说的训练,并在孩子说出他们所知道的人民币后,把人民币散乱摆在屏幕上,让他们想一想怎样摆看起来就不乱了,渗透分类的思想,这个环节开始我没有把握,尝试后发现,分类对于孩子来说难度并不大,因为比较直观能看的到,所以孩子的分类方法比较丰富,我重点引导了两种,一是按单位分,分成元、角、分三种;二是按材质分,分成硬币和纸币。有了分类的经历就巩固了孩子对人民币的认知水平,为下面使用人民币打下了基础。

3、采用什么样的合作形式?

这是我这次教学尝试中体会较深的地方,最先采用的四人一小组的方式,每组安排了一个组长负责,但低年级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小组活动不是搞不起来,就是闹哄哄、乱糟糟的,出现了能力较强的孩子包办代替,能力差的孩子不知所措的问题,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它并没有落到实处,走了形式,从购物活动一开始,老师基本已经失去了对课堂的引导和调控能力。后来我们分析问题是不是出在小组长身上,或是课桌椅摆放的形式影响了孩子的合作,基于分析的结果我们改进了合作方式,改四人一小组为六人一小组,精选了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并把学生的课桌椅重新进行了摆放,让六人小组采取围坐的形式。这一下减少了小组的数量,每个小组的组长都是比较能干的孩子,纪律一下好了许多,课堂环节好象有条不紊了。当我正暗自庆幸时,一个问题又出现了,我们发现小组合作中的弱者更弱了,参与的机会更少了,不参与的人数更多了,在购物活动中能干的孩子能买到两件甚至三件文具,能力差,胆子小的孩子一件都没买到,在认币环节中体现更明显了,让孩子们交流他们所认识的人民币时,有一定基础的孩子能滔滔不绝,没基础的孩子不仅一言不发,而且不停的摆弄手中的纸币。看来是“能干”的小组长“震”住了他们。参与交流合作的群体大了势必导致群体中的弱者失去锻炼的机会,考虑到对象是一年级的孩子,我放弃了这些合作形式,在认币阶段采用同位合作交流的形式来完成,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在购物活动中安排了四个购物柜台,每个柜台聘请了两名爱心售货员,这样让孩子在购物环节中可以轻松自由的在4个柜台中自由选购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增强了趣味性和真实性,同时渗透公德教育,并在活动中充分指导孩子购物的技巧,找钱的窍门,对于那么确实有困难的同学,老师真正有机会去引导他和鼓励他们了,这样尝试后活动的实效性明显增强了。同时我们也总结出一条经验,合作要注意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帮扶要面向个体,要有针对性,体现不同的人在学习中的不同体验和收获。

4、如何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内化

课上活动了,孩子更多参与了,那么动笔练的机会和时间就变少了,本课我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安排了与之相适应的练习,力求形式多样一些,多为主题服务一些。趣味是吸引孩子学习的动力,本课的教学活动“爱心商店”的营业活动结束后就进入了反馈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深化的巩固。我采用了“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孩子谈一谈自己是怎样购物的,付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也十分乐意回答,但实际教学中我这一块我完成的不够理想,交流的量太小了,大多数同学都没有机会说,这也是下次教学中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经过反思,我提出了对本课的这几点思考。当然这节课的问题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尽叙,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改进。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

较好的地方:

1.多种形式调动孩子情绪。因为拼音学习对孩子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在课堂上,我先设置了一个故事情境——孙悟空,调动孩子的喜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采用了多种形式,如课间操、摘桃子等,实践证明孩子整堂课的认真表现还是很有效果的。

2.运用形象有效地记忆方式。d的记形是本堂课的重点之一,因为与前面所学的b、p容易搞混,我采用了d的变形记,让孩子直观形象地感知半圆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声母,再通过手势的方法把形记住。

3.把学习体验和学习发现交给学生。在d、t比较发音中,先让孩子观察老师读d、t时,放在嘴边的布的变化,感受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然后拿起自己的手,体验读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刻性。

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

1.给孩子尝试的时间不够,因为还只是拼读的第二课,前面虽然有3节课的基础,可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所以在拼读的过程中节奏太快了一点,应该让更多的孩子尝试同一个音的拼读,把每一个音节的拼读扎实化。特别是对于第三声的难点应该拿出来巩固化。

2.学生语言的表达不够完整,声音不够响亮。归结自己平时的课堂,怎样给孩子说话的一些模式,然后孩子有可模仿的句式,在不断地模仿实践中,才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语言思维发展。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2

学生虽然见到过人民币,但是并不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在教学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将人民币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的脑海里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能不能将几分几角几元的人民币各分一类?为什么可以这样分?元、角、分到底是什么?同学们自然不会对上述问题无动于衷,经过一番思考,在他们的头脑中会形成一些比较朦胧的认识,再经过教师必要的点拨,同学们就豁然开朗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不等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方式。因此具体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班级,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生基础,都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教授人民币这一课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我对他们做出了不同的要求。一些对人民币有较多认识的学生,我请他们从不同的标准出发,尝试以不同标准来对人民币分类。而一些对人民币不了解的学生,在他们分类的过程中,我在旁边指导,点拨,希望他们能尽快地对人民币建立起一个感性的认识。

整节课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索中、与他人合作中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都沉浸在老师给他们准备的模拟钱币上,所以在上课的调控上有所欠缺,导致了后面的时间来不及,草草了事。今后继续加强组织教学,不让学生如此兴奋。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3

在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与反思。

1、游戏:组装汽车。

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几何图形纸片进行汽车组装竞赛,看哪个汽车厂设计的种类最多。

小组汇报说说设计了哪几种汽车?

设计一辆车,在探究性学习里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让学反思: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来生感觉非常有趣,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使每位同学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有一次创作的机会,为后来的大胆想象,特别是为造型上的创新提供了较好的舞台。从实践结果看,确实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绘画活动:汽车设计师

教师:就让我们充当一回汽车设计师,请大家为人们设计一辆或几辆想象中的汽车。我们还可从哪些方面提高汽车的功能,使它的利大于弊?

提示:

(1)、可以在原有汽车功能或色彩上进行改造。(如车能飞,车能在水中游……)

(2)、可以用你喜爱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事物的外形进行设计。

(3)、还可以在设计的汽车旁写上功能或特征类的文字。

反思: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探究统一。虽然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就包含了教学内容的拓展,使学生不会再局限于自己观察到的、看到的汽车,创作的余地就更大了。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共同探究,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学生的作业中,就出现了苹果汽车、兔子汽车、西瓜车、长翅膀的车、鱼车…….但在实践中,我发现如果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已有的奇特形状或功能的汽车图片,学生的想象会更加精彩。

3、欣赏讲评作品“汽车展览会”。

(1)教师以主持人角色举办“汽车展览会”。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前边,大家一起来评出奖项。

“迷你车”:要求色彩鲜艳,形状美观大方。

“多功能车”:要求多功能,用途广。

“皇冠车”:要求既美观大方,又功能齐全。

(2)肯定小朋友精彩、生动的设计。对可以修改补充的作品,鼓励继续补充改进。

反思:在评价中采用,教师评、学生评,评个人、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也是想达到对学生的一个促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由于课前就强调了最后要奖励小红花,所以,整节课学生的秩序井然有序,即使在活动中也没有出现混乱状态。

教学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材的使用上也是如此,但总目标是一样的,让我们以孩子的观点看世界,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选择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和最适合师生的内容,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师生一起成长。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4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对学生说:“大家应该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对于老师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这些天我们学校组织了语文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我认真阅读了教师用书和语文课程标准,在网上也查阅了相关课文的资料,认真准备执教了《识字5》一课。

现针对《识字5》一课,做一简单分析如下:

(一)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本节课我设计在识字后感情朗读课文,本以为能读得很令人满意,但是学生学的不是很感兴趣,没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朗读,读出来总令人感觉干巴巴的,没有一点生机。如果能做一个优秀的课件,让学生感知金色的沙滩,蔚蓝的海面,红色的晚霞,相信朗读效果肯定会更棒!

(二)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太小,跳课文教学,使他们难以“消化”。

《识字5》是第四单元的识字课文,挑出来放在刚学完拼音后上,他们的理解能力跟不上,课上我引导学生把“沙滩”舒服的感觉读出来,学生就读得很轻很拖,以为这样就是“舒服的感觉”。而在生字教学“浪”字时,对这个左右结构的字,他们怎么都摆不准位置,虽然我多次强调“左窄右宽”,学生写得也很辛苦,但写出来的字还是“左右胖瘦不相宜”。回到办公室,自己反复的琢磨思考,思来想去,终于豁然开朗,找到“病根”所在。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究竟是为了模仿还是借鉴?如果一味的把别人的教学设计的种种环节,甚至是一句话都照搬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不但不会见效,反而还会事倍功半。还记得自己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领导对我说过:备课不仅仅是备课本、备教参,更重要的还要备学生。不是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适用于任何一名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针对孩子们不同的接受水平以及已有的知识能力,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鼓励学生,方法多样,要适合学生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上课很活跃,一个问题问下去,抢着回答,或者举手时发出“我、我、我”的声音,这是就要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很好,但要遵守课堂纪律,如果你能安静的举手,老师就更喜欢你了;有些学生很内向,上课不敢举手,但是坐的很端正,这时就要引导他们,你坐的真端正,如果你能胆子大一些,勇敢的举手发言,就更好啦!有些学生回答偏离了问题,我就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试试看。经过老师提醒,能不能回答得更好些。

通过对这堂课的反思总结,我学到了许多教学中的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总结经验,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5

本节课比较成功之处,我觉得是注重计算顺序的指导,我采用给大量时间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提问:“要计算这道题,你得把哪个数记住?你是怎么记的?”强调在先计算的两个数下面划一横线,并把得数记录在横线下面,这样就能记住。使学生对算理掌握得比较扎实。课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广泛提问,以致在后面的练习中,大多学生能看懂题意,会叙述,做题效果好。

在教学连减时,学生根据连加的运算顺序自主探究连减的运算顺序。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各种方法,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从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活动中探索新知识,感受数学的作用,经历了探讨“连加连减”的过程。在练习的处理上,注重把握练习的层次性,形式吸引孩子,让孩子在玩中学,乐中学。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6

《j、q、x》是拼音教学中对多数学生来说比较难的一课。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书中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找出图画中蕴含的字母,这些对于已有拼音基础的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很多学生都知道j、q、x遇到ü要去掉两点,但是他们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于是我就讲了一个故事让学生记住这个规律,别说,效果还不错,学生很喜欢听故事,沉迷其中,对这一规律也就更加印象深刻了。

课堂上一些没有拼音底子的学生反而因为跟不上而不认真听讲,导致浑水摸鱼的不少,但是因为教学实践有限,教学进度也异常的快,所以没有很好的巩固课堂,也没有对于的时间出题加深他们的印象,只能在群里呼吁家长在家多花时间巩固了。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7

数学教学的归宿是:教为了不教,学为了会学。会学习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其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方法,并在应用方法中感悟学习方法的优越性,进而使学生心里产生“我会学”的成就感,激励学生进一步主动学习。让学生在40分钟里得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数学学习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悟到:

一、结合生活进行教学,选取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

学生学习数学有两种体验:成功体验和生活体验。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情景在教学中以不同形式再现时,学生就会有兴趣,有冲动感。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做“风车”,让学生拼摆各种图形、设计地板砖的花样等,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二、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关注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时,教师采用先猜测再证明的方法,先用眼看边有什么特点,再用自己已有经验想办法证明自己说的没错。从而是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严谨性。

三、重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新课程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出具体合作要求,使合作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了合作的技巧。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8

小学一年级《位置》教学反思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才能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

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老师就抓住这一点去思考:学生对“上、下、前、后”并不陌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学生在理解“上、下”时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他们只是了解到谁在“上”,谁在“下”,谁在“前”,谁在“后”,也就是说只是表面理解了“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但要从我们的数学上去理解,那就不是简单的位置“上、下、前、后",而是要理解“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中老师通过情境图,让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意义;拍手游戏、按要求排队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形成鲜明的表象。使原本枯燥的“位置”教学变得富有情趣,对“上、下、前、后”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加深了对位置的理解,使学生在游戏、活动、表演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感受数学的生活魅力。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9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刚入学,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学生家庭及学生智力存在差异,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对教材的钻研深度还不是很透彻,对数学教学工作还缺乏经验,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掌握规律还不是很明了,对学生的要求还不是很到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不够理想。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要做到:

一、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要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紧紧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展开,呈现出“乐、实、活、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找规律;动物拼图;我当小医生等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创造让学生操作、实验的机会。

二、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1、备课。要认真钻研《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本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接着,学生练习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最后,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积极参与,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了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为学好数学迈出坚实的一步。

(2)及时复习。根据爱宾浩斯遗忘规律,新知识的遗忘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因此,要做到: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样就能改变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短处。

(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要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使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这样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可能。

3、批改作业。

要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进行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要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后,可给满分,要养成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要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4、注理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

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度卷中,要增加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看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努力程度。在评讲试卷时,要打破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错误较多的类型依法进行讲解。希望通过这一改变,以期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运用知识。

三、参加教育教研活动:

1、改变教育观念。明确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的。阅读教育期刊,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走出去,请进来”。到其他学校听课,自己上公开课,大家交流、讨论: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各种适宜的、开放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明确方向,促进教学。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0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赖自伦

本节课是分与合单元最后一个新授课,由于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2~5、6、7的分与合、8、9的分与合,再学习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没觉得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凑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引探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我创设了猴妈妈带猴宝宝到果园里收果,请学生帮忙分9只猴宝宝的生活情境,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为学习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学习新知。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数每串智慧珠有几个,并同时板书“10的分与合”。接着我让学生观察,比一比,第一串和其它四串有什么不同?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所以我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等实际操作,启发学生学会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动口归纳的学习方法。接着让学生说看到了10的这五种分法,还能想到什么?我根据学生说

出的不同分法,板书10的另外五种分法,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种方法从大到小的顺序;第二种方法从小到大的顺序。

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递构建知识结构,注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智慧闯关游戏活动,应用拓展。

在练习巩固的“想想做做”中的习题,我以智慧闯关游戏活动,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所以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设计了五关闯关游戏,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唱儿歌谁最棒,猜一猜、摘果游戏、芝麻开门、开火车。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巩固了10的分与合,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反面达到双重升华。

在课堂作业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会做有关10的分与合的练习,(只有两个学生由于智力问题没能掌握),并能有次序的记住10的分与合。我认为本节课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不足之处: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上新课的环节怕维持不了纪律,没能让学生进行讨论,今后要逐步改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今后打算: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并加强学生的教学常规训练。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1

这个学期一过去一大半了,抱着一定要教好的心理,开始了自己全新的工作。小学一年级教学,无论是哪个科目,我想首先应该掌握的是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对于什么事物他们都好奇,模仿能力强,好动,但是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学习持续时间不长。如何在有效时间里教会孩子们更多的知识,应该是我要追求的目标。

一年级大部分是6岁左右的孩子,刚进入学校,学习、生活习惯还不太适应,正在慢慢形成,学习新知识也需要老师一步一步手把手的教。俗语说“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我想自己这种焦急的心理忘记了孩子们还是5、6岁不懂事的小朋友,正是处于启蒙教育阶段,很多方面需要老师引导,需要耐心和细致。

欲速则不达!从常规和排队抓起,教会孩子们记住自己上课的队形,然后才能慢慢教孩子们学习立定跳远,学习广播体操,学习前滚翻,学习其他内容。教会孩子们走,他们才会慢慢学跑,走都没有学会,就去学跑,确实是难为他们了,这就需要老师把握好主体方向。

有些班级队伍总是站不好,安静不下来,特别在室外就象放飞的鸟儿。老师上课发脾气,对于孩子们来说也许只能镇住几分钟,一会他们又忘记了,玩得忘乎所以。实践教学更需要的是经验和方法,一个老师的人格魅力并不是在于这个老师多么严厉,有多高的学历,关键在于如何教书育人,如何传授知识,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轻轻松松学到知识。平时我试着去接触和了解孩子们,试着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希望可以更利于自己的教学。

发现学生上课认真了,按照老师要求做了,哪怕是队伍排好,并且安安静静了,这一天我的心情都会很好。孩子们哪天疯玩,不听指挥了,我也会失落一整天,不知不觉心情起伏受学生上课的态度和效果影响。有的孩子擅长画画,有的孩子有语言天赋,有的孩子擅长体育运动,还有的孩子擅长音乐,人有所长,尺有所短,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用发现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能够因材施教。不能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不放,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和特长。

关于体育类教学的参考书和教学碟片太少了。正是因为体育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太少,才导致体育教学相对其他主科的停滞和发展不前。希望自己能够在经验教训中积累和沉淀,在教学中迅速成长,能够获得长足进步!为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献出一份力量。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2

一年级的孩子好玩好动,节奏感强、情绪活泼的歌曲是他们的最爱,而《小宝宝睡着了》是一首摇篮曲,长长的40分钟怎么让学生静下来感受歌曲的意境并能用轻柔的声音演唱、表现这首歌曲呢?“静静的夜”是本单元的主题,所以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引导学生在理解歌曲意境的基础上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对妈妈的爱的感受真切但不具体、形象,所以在教学中我试着将形体动作带入歌曲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演唱中模仿妈妈哄小宝宝睡觉的样子,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歌曲所表现的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从而做到温柔地、充满爱地演唱歌曲。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作中感受音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里的动,不是乱动、不是活泼地动,而是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哄小宝宝睡觉时的动作,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模仿妈妈在哄自己睡觉,创设一个宁静、安详的意境。有些调皮的男生像往常一样兴奋地表演了起来,使劲地摇动手臂,打破了歌曲宁静的意境,为了保持学生欣赏的完整性,我并没有马上批评他们,而是轻声地说:“你的宝宝一定睡不着,瞧他多伤心!快点想办法,怎么为了让小宝宝快点睡着?”听了我的话,他们的动作马上轻柔了许多。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每个学生的`动作都是那么轻柔。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表现,我继续启发学生:“妈妈哄小宝宝睡觉时,还会做什么动作?她的表情会怎样?什么样的眼神?”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表演更逼真了,有的学生轻轻地摇晃、轻轻地拍;有的学生面带微笑,用温柔的目光看者怀里的孩子,还有的学生把身旁的同学揽在怀中像妈妈一样哄孩子睡觉……此时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妈妈对孩子那份无私的爱。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每个学生的歌声都是那么轻柔,教学的难点得以解决。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3

《尾巴的功能》是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七单元的起始课,我把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为:学生随文识字,认识“甩”等9个生字,能够读准字音;通过多种形式读文,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种动物尾巴的功能,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引导读书;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纵观整节课,我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目标。现将本堂课的表现做以反思。

一、识字教学重情趣。

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趣味教学法,把游戏引入课堂,比如“送字宝宝回家”;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例如以介绍四种动物尾巴功能的图画刺激学生视觉,以动手操作——找朋友、揭字卡作用于学生触觉;以互读表演读反复作用于学生的听觉;以屏幕飞入的词语像磁石一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己发现、自由交流识字方法,调动学生的智力和情感因素,这样,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主动、生动地完成了识字任务。

例外,不仅注重将生字放到生活环境中去识记,同时重视在文字本身上下功夫,把生字放在陌生的语段中去夯实字音,以及及时引入象形文字,介绍我国古老文字的渊源,都是一些大胆的尝试,力求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新鲜的感觉和美好的向往。

二、朗读指导重感悟。

学生借助拼音,凭借跃跃欲试的心理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在自读互读中很快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了。然而,学生是否能感受动物尾巴的功能这种情趣,又如何把自己的悟出来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却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我没有做朗读技术上的指手画脚,而是抓点带面,在教学非洲鳄尾巴的功能时,“我的尾巴是武器,挥舞起来力无穷……”先让学生读,读后谈谈自己朗读的原因,很多孩子很有表现力,未经老师的知道就把“无穷”重读了出来,为什么要重读“无穷”?让孩子自己说说原因,由学生自主体会“无穷”的含义,畅所欲言,老师只是起到了一个点拨的作用,在学生畅谈后再出示“无穷”在词典中的解释。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做主人,甚至是尝试了指导者的身份。

三、开展教学重实效。

虽然是一节公开课,但既然是上课,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学生,都要让他们有所得,教师上课的目的始终应该是为学生服务,这一点是我所坚信而且一直遵循的。当学生的学习出现了波折时不能急匆匆地进行教学环节,而是力求让他弄懂、学会,坚持学有所得。

这是一篇蕴含丰富科普知识的小文章,介绍了四种动物尾巴的功能,但自然界是博大的,动物的范畴更是宽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拓展,适时适度地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并引导读书。

本节课也仍然有值得商榷之处:对朗读的指导方法多样很重要,形式活泼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也很重要,但应坚持从文本出发,让学生、指导学生尽量去体会语言的魅力,嚼出文字的滋味。我们要建立这种真正的语文情境,把学生柔和地自然地包裹住,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只要有文字,就要尽力保护这种感觉不被破坏,读文、晓意、懂理。在文字上下功夫还是我应该继续探究和思考的。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4

在教学中,我把握住了低级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写字,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这些任务落在实处。

一、这是一堂识字课,我觉得我的教学主要突出的有三点:

1.识字教学体现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复现生字。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教学时我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重引导发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我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识字教学的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方法。教学中,我还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读儿歌前,问学生,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

3.迁移学习成果,拓展学生语言

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识字、读书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通过说话练习,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让学生感到“我也能编儿歌”“我也可以做一个小诗人”,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下面我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不足之处做一下反思。

1、在教学编儿歌时,我鼓励学生运用课文的句式说句子,拓展学生语言。不过学生的写作没有得到启发,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的参与。我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再说一说。甚至鼓励学生自己写一写,写完后,进行展示交流,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都有成就感。

2、备课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特别是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对待并把它落实到备课、教学各个环节中去,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理念下的中小学备课,实际上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围绕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问题而展开的教学设计。我在教学时有一名学生用本班同学的名字组词。这是我料所不及的。说明我在上课前在有些问题上没有认真从教材和学生实际相结合来备课,这是我的疏忽之处。

3、我在范写生字时,没有很好的照顾到学生的参与。一年级的学生控制能力较差,有些学生坐在下面已经自己做自己的事,没有认真看老师范写。老师在范写时,可以让学生同时书空跟写。

总之,在以后的识字教学这片天地中,给孩子们一点空间,他会带给你一份惊喜,给孩子一点自由,他会给你创造无限奇迹。我要注意解放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走进识字的天空,自主识字,识字的天空将是一片明丽与灿烂。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5

本周,学校举行的数学优质课比赛如期进行,此次,我选择了一节计算课《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展示。本节课我的授课流程是,先以游戏方式导入带领孩子们复习本节课会用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然后复习数的组成这一部分,由数的组成里面涉及到的数字引出曾经学习过的整十数,进而导入课题。明确课题之后,通过出示课本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在孩子们列出算式以后提出疑问:你们是怎样这么快速准确地算出来的?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之内借助学具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进行计算的,进行方法的讨论与交流。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让学生们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想法,并且从中进行算法的优化,选出方便的方法。之后通过整十数加整十数过度到整十数减整十数,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迁移,将方法灵活运用。之后通过对例题的解决,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所学的内容与方法,同时让他们自己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进行出题并计算,进行适当的发散。最后利用一些闯关环节,让学生再次巩固练习并进行总结。

在整个的授课环节中,孩子们的表达能力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在这节课整个备课过程中,最无法预设的就是孩子们对于小组讨论结果的一个表达。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各式各样,但是有时候他们无法正确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想法。而这一点也是我在平时的上课中着重对他们进行训练的地方。我希望他们能够更加准确的表达自己,同时也让能够聆听者明白他们所表达的含义,所以我会选择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话组织好,完善好,可能他们第一遍不能完整的说好,那么在我给了适当的引导之后,我会让他们自己再完整的说一遍。并且,在平时的上课中,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是我经常强调的地方,比如遇到50里面有几个十这样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回答5个十,这个时候我会小声地提醒他,完整吗?他们都能够迅速反应过来,并且完整清晰的再说出来,50里面有5个十。到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完整地进行问题的回答。我想,这样的训练对他们之后学习如何写解决问题中的“答”会产生些许积极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这节课算理的表述中,面对10+20=,他们能够说出“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10+20=30”,也能够说出“先把10和20的十位相加,1+2=3,所以10+20=30”。这些经过他们的理解深化所表达出来的内容,给了我太大的惊喜。

但是,在这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最后的开火车练习环节,本应该顺利进行下去的小火车,到中间的时候突然停顿了,原因是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孩子没有认真听,不知道进行到哪一道题目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的内心有些急躁,这也导致了我没能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在这个孩子不知道讲到哪了,不知道如何回答的时候,我没有给他思考的机会,没有进行些许提示,匆匆忙忙地往下进行,让这次提问变成了一个无效提问。正是因为他没有集中注意力,我才更应该去检测他的掌握情况,我应该给予他再一次的机会,看看他是否掌握住了本节课的内容,是短暂的走神还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认真参与,并且在他没有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想办法激发他的思维,把他的注意力拉回课堂。

通过这一节公开课,让我明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对于一些细节问题的把控,要更加注意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要更加注意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学无止境,身为教师,通过“教学生”我们也能够学习经验、反思提升,这就是“教学相长”的魅力所在吧。

下载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1 《我多想去看看》是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通过“我”和妈妈的对话以及“我”和爸爸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新疆的......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当我拿到数学课本时,最初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学反思小学音乐教学反思,《你的名字叫什么》课后反思 今天一年级的第一堂音乐课,我们学的是《你的名字叫什么》,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我就走到孩子们的......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 不要再让“司马光”砸“缸”了记得以前,每次教学完《司马光》后,我总是在拓展延伸阶段问:你还能想出其他好方法救出掉进缸里的小朋友......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以学习兴趣为先导,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读中发展为主线,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中,促进语言与精神、学语文与学做人的同步发展,全面提......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1 《唐老鸭新传》这篇课文充满童趣,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把着力点放在了体会唐老鸭的心情变化上,先是带着学生感受唐老鸭卖掉羽毛,买了......

    小学一年级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2013.8.30 开学已经一周了,在一年级五班和六班已经上了一周的数学课。在每个班的前四节课的内容是讲讲在数学课的一些学生需要遵守的课堂纪律、带领学生走进数学的......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吉安市遂川县水南明德小学一年级语文项淑娥***629 阅读教学以学习兴趣为先导,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读中发展为主线,在生动活泼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