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2023-0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二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看电视》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第二单元编排《识字2》、《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五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

《看电视》这篇课文是一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

二、教学目标

《看电视》这首诗歌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其中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一)认知目标:学生会写“家”、“完”两个字,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技能目标: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喜爱读诗歌;

(三)情感目标:学生能体会人与人之间亲情;

三、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力求做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及理论依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一)小记者采访,谈话导入新课

1、小记者采访时提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平常在家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第二个问题:你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最喜欢看什么节目吗?第三个问题:你家的遥控器平常谁拿着,你家看什么电视节目谁说了算?

2、小记者采访代替了教师的平淡谈话带入,让他们带着新鲜、好奇进入本课学习,而且所采访的问题为后面学习课文时解决重难点搭设了一个桥梁,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

(二)听看结合,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动画范读,渲染烘托气氛。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感知课文,初步获得对教材整体内容的感性认识。随后教师提出问题:欢欢家看电视藏着好多秘密,你们想知道吗?要想知道秘密,就要“闯四关”(这样设计是充分掌握学生好胜、喜欢挑战的心理,设计“闯四关”游戏,激发学生主动往下学习的愿望)。

第一关:放课件,认生字,摘果子,教写“家”、“完”两个字。

第二关: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才算闯关。教师提示:遇到读不准的字要看准字音,多读几遍,知道读准再往下读。学生读完后可让学生说“哪些字经你后来努力,你读准了?”。每组喊一学生读课文来代表本组闯关。

第三关:同桌读书,一人读、一人听,读得好,奖给他一颗星。可以让他当小老师,纠正别人的错误,也可以当虚心的学生,从小伙伴那学会一个字。

第一关认生字是复习上节课所学,是为后面读课文扫清障碍。教写“家”、“完”两个字,主要是把识字量分散,体现了每节课动笔!第二关一读课文,要求明确,教师提问题“哪些字经你后来努力,你读准了?”,让学生自己解决难点,互相有启示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有了成功学习的体验。第三关二读课文,互听互帮,读得有层次、有目的,合作读书,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第四关经过一读课文二读课文后填空:

爸爸和我爱看 ;却换成了 ;

奶奶爱看 ;却换成了 ;

外面一起为妈妈换成了 。

第四关的填空是将课文的主线抓出来,学生读课文后如果能将这条主线抓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同时,第四关的填空题将学生的视线直接拉入到学生课文之中。

(三)图文结合,读中悟情

针对填空题解决三个问题:

1、为什么爸爸和我爱看足球赛,却又换成了京剧?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小节知道这些的?学生读第一小节后,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

2.为什么奶奶爱看京剧却又把它换成了足球赛?出示课文上插图,学生观察图上有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奶奶当时的表情和心理。采用师生赛读、生生赛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方式重点指导读第三小节。

3、为什么我们最后又都提议换成音乐舞蹈?指导齐读第四小节,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

设计以上三个问题,正是对本课重难点的剖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用上“因为”、“所以”说话,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解决三个问题时,把重点放在了第二问题上。通过看图分析奶奶的表情心理,多种方式指导读第三小节,可谓是突破了重点中的难点,解决了难点中的重点。本课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本课的“情”和“趣”都被抓住了。

4、用自己的话讲述欢欢家看电视的故事

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培养学生语言口头表达能力;二是训练学生读诗时,在头脑中形成诗歌画面,在转述过程中让学生隐隐感觉体会到诗歌分行排列的文体特征。

(四)整合全文,整体感悟

教师提出问题:欢欢家看电视的故事讲完了,她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课件出示最后一小节),学生齐读。问:你现在知道欢欢家看电视的秘密是什么吗?学生自由说。

最后一问,是对全文的一个整合,学生自由说的答案也是对课文所要表达“情”的一个整合。

(五)小记者采访

问题一:你最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问题二:以后如果你最喜欢看的《动画城》开始了,而奶奶最爱看的《梨园春》也开始了,你会怎么办?

小记者采访首位呼应,同时小记者所提的两个问题也是对本科内容的一个综合,而且将“情”落实到学生今后的行动上来了。

本教案在设计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感悟。学生读的有层次,先自己解决难题读,再同桌互读,培养了学生会倾听的好习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读书后要读有所收,读有所获。教案在设计时也注重了文本的整体,先整体感知,在分段细细的品读,最后在整合。在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合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本课的教学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的特征——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雨铃铛》是北师大版第十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本单元以“雨”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在了解一些自然知识的同时,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在品味文章音韵美的同时,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本篇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富有童真,是本单元的引导性课文,也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阵地这一。

二、教学理念:

真正的新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是践行新课标的基本平台。在本课时中,强调落实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开放、轻松的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为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以人为本”、“为了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等理念,更好地将课程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高效率落实,更好利用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2、方法与策略:在小组中协作、探究、发展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四、教法与学法:

在新型的课堂中,教师担当多种角色,而在学生的眼里首先应该是一位有向心力的益友。这两者的关系决定着整个教学。教法与学法是不可分的,在本课时里,确定的方法是:师生同乐、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

依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课程标准中“学生是主体”这一主旨,为了更好地获得课堂的合理开放与和谐,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激发情绪,铺垫课堂:用学生课前的无意识演唱进入学习

“雨” 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为了让学生再现生活的体验,在学生用“雨”组词、说话、背相关的儿歌,之后用漂亮的铃铛图作为对学生前段表现的肯定,并同时引出猜字这一识字方法。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适时地提出“沙沙”、“丁零当啷”的读法,让学生在此时对本课中难点——拟声词的朗读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运用方法,自主合作: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是个重点,识字量大,不只是在课堂上就能解决得了的。在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承上的设疑之后,先让学生在初次接触课文的时候,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面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再交流方法,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充分而自主的练习,这一环节是要让学生感受的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主动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获得较多的练习成果后,就会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这时师生一起活动,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通过课件的生动展示、个别学生的认读、开火车、抢读中组词、说话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落实本课时的识字这一重点。

3、任务朗读,揣摩品味:为了让学生的识字得到及时的运用,让他们感受到识字之于读文的重要。在检测完字的学习情况之后,给学生自由读的时间,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之后有个人活动的空间,体验到学习的轻松。

紧接着用齐读收心,用自评发现自已的优点,以获得继续学习的信心。教师的范读则是为了让学生内心的向师性为他们的朗读导航,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就是为了让师生的互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放,同时也是在无意识中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榜样意识。在此基础上再次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完成此过程中的口语交际。

在齐读后,给学生任务,以驱动他们的思维:雨落在哪儿,像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在这些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是要为学生的口语表达练习提供一个线索,也是为了让学生再次体验到阅读的愉悦。

用小组赛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并再次用任务对其思维进行驱动:春雨招呼了谁,招呼它干什么。这一任务的提出旨在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表达的完整性。

4、放飞想像,回归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尤其应以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为重点。因此在对文本的延伸中,我充分赏识个性,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如果你是春雨,你还想招呼谁,招呼他来做什么。并将这种想像做深层的挖掘,用课件展示的生动的生活场景作牵引: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雨落在哪里,像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意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地想像与交流中展现个性与童真,在发挥创造力的同时,体味到诗歌的美、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

5、无尽延伸,回味无穷:用精炼而充满童话色彩的小结语言——雨有个哥哥叫去雷,有个弟弟叫雾,雪花是它的姐姐,彩虹是它的妹妹,云、冰雹……都是它的好朋友,它们在大自然中等着我们去观察呢。让学生的想像无限延伸。最后用歌曲《小雨沙沙》和小雨说再见,是为了在高潮中结束本课时,让学生在课余仍有回味的内容,同时也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观察与探索打下思想的基础。

六、关于板书:

只板书课题和本课中出现的两个拟声词。在追求简捷的同时,追求在书写示范上的实效,用规范而富有美感的书写为学生作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书写。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国际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板块中的表达——“我来写”。它撷取了生活中常见的四种情境,是一次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想象力,富有创造性,且又蕴含环保教育现实意义的表达。此次表达既有助于培养孩子们遵守社会公德,又在表达中潜移默化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与以往不同的是它在“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写”的新要求。这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真正面对较高层次的表达要求,同时也为以后的写作做了铺垫。

《课标》在第一学段中指出:“写话要使学生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既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话。这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更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的开始。为此,根据本次表达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我把说和写整合为一个整体,使说与写的目的性更强,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懂图意,能说出自己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鼓励以自己的方式表达。

2、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

3、在听说写等语文实践中,初步培养观察、思考、想象、合作、交流等多元智能,体验表达的乐趣,分享所思所得。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能说出自己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是教学重点,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是教学重点。

二、标新立异,说教法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教师合理运用快乐教学法,以图画、多媒体演示,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诱发学生语言的兴趣,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是思维,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因为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自信心、表达欲特强,但持久性较差。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花样新、多,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为落实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引导观察,激情想象,(3)联系生活,情境交际。因为语文教师是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的引导者、点拨者、鼓励者和协调者。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主动参与,说学法

《我来写》是一次看图写话,是看图作文的基础。某种意义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我将引导学生在“看一看”中富有个性的观察;在“想一想”中联系生活、善于思考问题;在“听一听”中学会聆听,学习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在“说一说”中独立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一写”中实践培养学生的勇气和“有意识的”表达。教给学生看图说话的学习方法:看、思、说、写、改。建议学生采用这种学习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认务。

四、和谐互动,说流程。

(一)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一堂成功的表达课必须导入为前提,让孩子们置身其中,乐而动情,进而情动而辞发。作为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即对图片、故事、动物、游戏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说的欲望。课堂伊始,我用优美的语言配以生动的画面:“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小草小花过得怎样了?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吗啊啊?”这样亲切自然而又充满人情怀的设计会带领学生带着冲动和激情主动进入课堂。接着,播放画面,学生在视觉与听觉中感受美丽的春天,欣赏鲜艳的花朵,就向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一样满足。画面停下,问同学们“你感觉怎么样?”学生一定会回答“美”。“美在哪儿”这时教师要专心听学生讲话,从他们的语调、语音及神态中,捕捉闪光点,深入的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感受,点燃学生的激情。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积极的表达,抒发真实的情感,建立审美意识。“同学们,你们还想再看看美丽的鲜花吗?”画面滚动有人在折花,一枝、两枝。“现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学生很容易进入积极的保护角色,主动发言,指责这种不道德行为,树立环保意识的同时,也约束自己的行动。

(二)指导看图,交流表达,归纳学习方法。

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第一幅画面,设计如下问题。

1、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好了同桌间说一说。

2、小组内活动,如果每个人都摘花,你想象一下,春天会是什么样呢?想象作为表达的必要手段与方法,一定会广开思路,发散思维。

3、作为一名小学生,你想做点什么?你能做些什么?强调“你能你想”,引导学生个性表达,师生充分交流之中渗透环保教育。

之后,我设计一个活动:现在,花王国的大门向我们这群充满爱心的小天使们敞开了。诚挚的邀请大家到花仙家里做客,让我们为花花草草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吧!让所有的人都爱花护草,让人类永远拥有春天!请你再仔细想想,写下最特别的自己的话。这里强调设计自己的话,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教师作为一个交流者积极参与其中。这个活动,是对前面说话的画龙点睛,也为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展台。教师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给与恰当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予以鼓励。因为《课标》指出:口语交际应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而且强调“写作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第一幅图教学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方法。设计这一环节,我基于“以人为本,助人自悟”这一创新理念的考虑,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旺盛的主人翁精神状态,浓厚的表达兴趣,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

(三)分散思维、联系生活、拓展创新。

建议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在小组里,选择其他几幅图进行表达。教师变换身份,采访学生,了解表达的情况,并及时给与导向与鼓励,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联系生活,因势利导,抓住有利契机,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约束自己的言行。其中,第二幅图是关于节约用水的话题,对于7、8岁的孩子,描述看到的内容并不难,理解作者的用意,体会这种意境,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硬向学生灌输环保教育的方法,效果一定不佳。我准备了一段录像,让学生看到水资源的匮乏,这样再来写话,就很容易把重点落实,也分散了教学的难点。

(四)资源扩充,延伸课外。

结合班级学生在走廊说话现象严重这一情况,我请同学们为班级走廊设计提示语,既强化教学效果,也对课堂做了必要的补充,更是一次极好的道德教育活动。一堂饶有兴趣的语文课,不但能极大地吸引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还要象磁石吸铁,把学生的爱好拉向语文方面。

五、设计理念:

我认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让课堂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心甘情愿的获得知识、受到启迪、得到熏陶。那么,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精益求精。口语交际以情感呼唤情感,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心灵面对心灵,以生命延续生命的'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在我们精心设计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中,积极、自信、生动、活泼的参与,体验表达的乐趣,有所感悟,受到教育,多元情智得以长足发展。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

【说教材】

《村居》是小学一年级下册课本中一首普通的古诗。它是清代诗人高鼎写春天景色的名篇,它的“春之景“和“童之乐”两幅画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人景交融的“春之图”都融合在这一首“春之诗”中。它是写景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我用了一个课时来完成这首诗歌的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基本含义和诗歌的人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诗歌。

3、诗歌拓展:以这首诗为跳板,让学生在课外去收集自己感兴趣的诗歌,并背诵下来,看谁背的又多又棒。

【说教法】

1、教授古诗:

因为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景的古诗,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物,每句诗仿佛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所以我让学生采用画“简笔画”的方法,画出古诗中的各种景物,这样用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2、古诗拓展:

这是这一节课的重点,让学生把课外收集的古诗词进行背诵和默写,这样让学生既能把以前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复习,又能把没有学过的古诗词先一睹为快,这样的效果也比专门为了背诵而背诵要好很多啊。

【教学过程】

1、初步学文:

先指导学生去初步了解每句诗的大概内容,看看写了那些景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2、画图学文:

在让学生把这些景物结合诗句用简笔画画下来,再把诗句写在画的旁边,做到画中有诗,诗旁有画。

3、拓展学文:

利用学生的古诗积累来说说有那些写春景的诗,写景的诗……

【教学理论】

《村居》是一首写景的古诗,再好的文字不如直观的画面,又是学生亲手画的,能画出来的学生相信对古诗应该有了相当深刻的理解。在新课改的春风下用一种写生的方法来学习写春景的古诗,相信这本身就比较有趣味吧!

让每一首古诗变成一幅幅美丽,充满色彩的画卷,让可爱的学生在其中自由自在的玩耍,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一.教材简析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的确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的情景,后面的部分写李白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登船远去,触景生情,吟诗抒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20xx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苏教版“文包诗”这一类文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订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说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并会背诵这首诗。

2、技能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逐步学会基本的自学古诗的方法。

3、情意目标:

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形象再现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深远意境。

难点是:理解诗意,用现代语言来讲说古诗的意思。

四、教法与学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本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从而真正掌握学习此类文章的基本学法。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5

《山爷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的儿歌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鉴赏文章。

(二)教材分析

《山爷爷》这篇课文是三字句组成的儿歌,好读易记,对山进行拟人化的描写,使山爷爷的形象有一种亲切感,易被儿童接受。但也给本课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因为整个环保行为都隐含在具体的形象的描绘之中了。我对这堂课的设计侧重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自己谈谈对大山的感受,自主选择识字方法。然后借助多媒体激励学生自由想象,创造发挥,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发展。

(三) 教学目标

我认真钻研教材后,为《山爷爷》这课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② 借助多媒体启发,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认知,理解、感悟。

③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① 识字、写字。

②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植树造林”的意识。

(五) 教学设计

(1) 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景入情。我在教学中利用谜语(个子和云一样高,树木都在它怀抱。一座一座肩并肩,春绿秋黄景色好。)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大山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然后我再适时小结,告诉学生并非所有的大山都那么绿,那么美。

(2)图文结合,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通过插图努力营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因此,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初步感知山爷爷的样子,然后再借助课文理解植树前后山爷爷面貌的变化,从整体上把握文中的思想内容。

(3)结合课文,认读生字

低年级的阅读要求教低,重点是识记生字。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因此我在制作课件时,将本课的生字用横线和不同的颜色作标记,并把flash制作的生字卡链接到课文中,让学生更好地借助课文识字。

另外,我在教学生字时鼓励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然后再请小老师上台教读,并告诉小老师教读的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一定很到位,因此,我让学生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适时地听课文录音,并提出要求,就是“认真看书,仔细听”因为有的一年级学生往往只是听,不看书,这样就起不到示范作用,这是一个必要的细节。

(4)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谈谈读好课文的方法后诵读课文,再播放课件,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畅谈感受。

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还是应该进行朗读指导。具体的方式方法,并不是我的指导所在,只有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语感,然后在图片的帮助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几点体会

(1)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不让学生一开始就听范读,然后有声有色地模仿,而让他们自读自悟,并大力赞赏提出疑问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关注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注了他们的独特感受。我特别注重读的重要性,以读代讲,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激发情感,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2)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心理学认为,愉悦的教学情绪有利于智力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展示生动的画面,播放优美的音乐,动听的录音,创设了生动愉悦的教学环境,使课文内容形象、直观、具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无形的课本知识变为活生生的有形知识,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氛围,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本课的设计致力于创新,力图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多媒体为教辅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6

一、说课标

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动物儿歌》《古今对》《操场上》《人之初》4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其中《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操场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看图学词学句;《古今对》和《人之初》则以通俗凝练的韵语带出识字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

二、说教材

识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通过观察、比较,逐步了解其特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归类识字、比较识字、看图识字、韵语识字等方法,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识字的乐趣。

三、说教学

本单元课文一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懂易记。还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有趣的动物知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四季交替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色和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句子、读韵语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读准字音,突破“音”和“行”的难点,并鼓励学生边读边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发现,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7

【说学生】

1、本课时的教育对象是五年级的12名聋生。他们能够借助图片和手语的辅助,了解课文大意。他们普遍存在学习语文的困难,具体表现在语言贫乏,语序混乱,语言表达困难,需要加强口语交际的模拟练习和书面语的训练。

2、就群体而言,视觉是他们的优势感官,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主要的思维形式。他们自尊心非常强,但是在面对学习困难时,很容易产生挫败心理和畏难情绪。我准备采用动画或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帮助他们学习,并多种方式进行激励,提高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3、就个体而言,他们在年龄、听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我准备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提供多样化的方法建议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

【说学习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联系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分角色对话和不同的表达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知道人应该自食其力,勤奋刻苦,克服依赖心理。

【说教学重难点】

1、狮子妈妈的话阐明了做人的道理,联系课文和自身实际,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2、由于听力损失和口语应用范围狭窄,口语交际是聋生学习语文的难点,因此,正确理解小树、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并进行分角色对话也是聋生学习本文难点。

【说教学法】

国家教委《在聋校开展分类教学》的通知中强调,要“根据聋生的听力、语言状况和其他方面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补偿缺陷,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其潜能,使其受到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因此,我准备采用差异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学生置身于学习情景之中,采用读、划、演、说、写等方法学习,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说教学准备】

本课时准备以FLASH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设计意图】

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因此,我利用课件,把本课时的七个教学活动,用“积金币看动画”的游戏连缀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从两只小狮子想到积金币到森林小屋看动画片,设置游戏情境;接着,引导学生按照松鼠、刺猬、小鸟等动物的要求进行学习,实现目标而努力。最后获得了成功,和小狮子一起欣赏到有趣的动画片《狮子王》。学生在接受挑战、完成任务、受到嘉奖的活动过程中,充分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能动地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同时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神秘地说:“同学们,老师看见两只小狮子在说悄悄话呢,我们看看他们在说什么呢?”课件出示两只小狮子关于想要积累15枚金币,去森林小屋看动画片的对话。激发学生:“我们也跟着两只小狮子去取金币吧!”由此导入新课。这个活动只需 3分钟。

(设计意图:营造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它所关注的是儿童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追求的是儿童在课堂中的快乐生活。它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让儿童情感的小河漾起涟漪,泛起微波,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活动二、松鼠送金币

课件模拟跟随两只小狮子出发,寻求金币的情境。松鼠从树林中走出来,说:“同学们,先认真地看老师读,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两只小狮子》,就奖励你们一枚金币。”教师先引导学生结合文字看教师的示范手语,听力好的同学更要注意听语音。然后,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可以默读、手语读、小组读,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等等。学生参与完这一环节的活动后,松鼠会夸奖“读得真认真”,并奖励一枚金币。

(设计意图:使聋生既能娴熟准确地运用中国手语,又能借助手语顺利地辅助学习第二语言:书面语或口语,提高聋人整体的文化素质,使他们和健听人具有等同的知识底蕴,并能和健听人群体进行无障碍交流。让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丰富了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和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活动三:小鹿送金币

师生一起回到“积金币看动画的场景中”,小鹿从树林中走出来,说:“学好第一自然段,奖两枚金币哦!”课件出示需要探究的问题:1、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同?谁做得对? 2、小狮子为什么要练习滚、扑、撕、咬?教师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以个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读、想、划、问、演等方式进行探究。这时,教师主要指导思考第二个问题的学生。学完后集体交流补充。课件出示小鹿送金币的图片,激发学生带着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个学习活动中。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开阔的、更活跃的探究平台,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读、勾、画、填等活动开展探究,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活动四:小刺猬送金币

小刺猬要求同学们认真学好第二自然段。教师出示第二自然断的问题和图片,先集体朗读。再引导学生思考:1、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让学生用波浪线在书上划出懒狮子说的话。接下来,用词语替换法,集体研究“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那苦头”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出“练功、滚扑撕咬”等答案,教师都予以充分肯定。最后,同桌组合,分别扮演小树和小懒狮子,进行对话练习!学完这个环节,同学们可以获得三枚金币的奖励。教师再用语言、延伸或亲切的拥抱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保持亢奋的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表演和对话活动使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就有了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

活动五:小兔子送金币

这次是小兔子带领大家学习第三自然段。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读、划、讨论。教师提出问题:

1、狮子妈妈听到懒狮子说的话,她是怎么说的?

2、狮子的生活本领指什么?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时教师主要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生活的本领”又是什么?你准备怎样获得“生活本领”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点拨和激励。在学生又获得四枚金币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数一数金币,体验接近目标的喜悦,并更加积极地投入下以阶段的学习活动中。

(设计意图: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所以我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力求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活动六:小鸟送金币

课件出示小鸟的图片,教师故意做出为难的样子:“小鸟要求我们做什么呀?老师看不懂?”引导学生读懂小鸟的要求并告诉老师,在同学的交流和补充中,学生明白了这个活动是要求我们思考:假如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改掉了“懒”的毛病,它会怎样?假如它继续懒下去,离开爸爸妈妈以后,会怎么样呢?然后提醒学生小鸟的表达方法的建议:可以演一演、可以说一说、可以画一画、可以写一写,也可以选择其它方式。让学生先选择喜欢的表达方式,再按照表达方式自由组合,开展讨论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关注聋生的生命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帮助他们发挥优势素质进行表达和沟通,有效地补偿身体缺陷。学生在亲身参与想象、表演等活动中,语言得到内化,人文精神得到培养,同时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七:获得成功,体验乐趣。

课件出示“你已经有足够的金币了,快来看动画片吧!”同学们先一起欢呼积币活动的胜利。跟随两只小狮子一起来到森林小屋中,欣赏动画片《狮子王》。新课结束。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多彩的春天”编排了一系列描写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美景图文,描写了春天的人、景、事,并针对春天的话题对孩子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柳树醒了》这篇课文既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诗歌描写了春雷把柳树叫醒、春雨给柳树洗澡、春风为柳树梳头、春燕和柳树做游戏、小朋友陪伴柳树一起玩耍的情景。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想象丰富合理,弥漫着逗人的童趣,有利于启迪孩子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想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好,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欣赏大自然的美和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我把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朗读来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悟春天的美;学习用优美的诗句来描绘春天里的美好事物作为本课的重点、难点。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学习必须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师不用太多的讲解与分析,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情境创设、情感朗读、合作表演、直观感受、文本扩展”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也能简单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语言是零碎的、不规范的,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积累语言。因此,我和孩子们选用了 “复习旧知,积累词语——观察图片,引入课题——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细读课文,指导朗读——拓展阅读,深层感悟—学编诗歌,理解运用——欣赏《春天在哪里》”的学习方法,使孩子们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能培养熟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四、说流程

(一)复习旧知,积累词语。

1、认读词语,说自己的发现。

2、说出一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设计理念: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只有多积累优美的词语,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二)观察图片,引入课题

1 、引导看课文主题图。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指导读题。

3、学习“醒”

(1)交流“醒”字的识记方法。

(2)你们的认字方法都不错,谁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醒”呢?

(3)每天早上,都是谁怎样把你叫醒的?

4、看题,质疑

(设计理念:通过看图,整体感知单元主题——春天,在课题中学习本课的生字“醒”,分散识字,有效降低识字难度。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想,都是谁来叫醒了柳树?在书上圈注出来。

2、生交流。师板书:雷、雨、风、燕

3、指导书写“春”字。

(设计理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相机指导书写“春”,低年级写字指导,尽量做到分散完成,每课时完成一部分,这样更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

(四)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春雷、春雨、春风、春燕他们叫醒了柳树,那他们是怎样叫醒柳树的?相机学文。

(设计理念:抓住文中的关键东西,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同时为后面的写话做好铺垫。

(五)拓展阅读,深层感悟。

读儿歌,说说谁也醒了?是什么样的?《迎春花》《春天到》《滴答滴答下雨了》。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而我们班的孩子,大多达不到这个阅读量上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勤于观察,善于表达,并注重知识的拓展迁移,使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因此,在学完了这篇诗歌之后,我适时出示与春天和柳树有关儿歌,让孩子们再次感受春的无穷魅力。

(六)学编诗歌,理解运用。

(设计理念:语文的学习,就是语言运用的过程,只有孩子们学会了运用语言,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语文。在学习中,孩子们参与并快乐着,从他们眼睛里折射出的画面,比诗更蕴含深意。因为,一颗孩子的心,就是一篇童话,一个孩子的眼里,就有无数首优美的童话诗。)

(七)欣赏《春天在哪里》

五、说板书设计

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春雨 洗澡

春风 梳头

春燕 捉迷藏

孩子们 玩耍

六、说课后反思。

《柳树醒了》是一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儿童诗。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柳树写成妩媚动人的春姑娘,同时也将春雷、春雨、春风、春燕都赋予了生命的活力。这些事物和孩子们一起构成了美丽的春之景。内容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的课堂,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在教学中,着力进行语言训练,丰富孩子们的语言,发展语言,打开孩子们想象的大门,相信他们眼中折射的画面,比诗更蕴涵深意。这一课结束,我反思如下:

1、在交流“醒”字的认字方法后,通过做动作,感悟醒的意思,然后,我引深了一个话题:每天早上,都是谁怎样把你叫醒的?孩子们的回答真精彩,如有的说:每天早上是妈妈把我叫醒的,有的说:每天早上是我的小闹钟把我叫醒的……无论何种方式,都让孩子感到无比的愉快。我随机引导:我们过了一年长大了,应该学会自理,用小闹钟叫早的方式比较好,早睡早起身体棒。

2、让孩子们和春雷对话,和柳树细语。通过角色的扮演,迁移感情,更深层次感悟文本,内化思想。

3、拓展阅读落到了实处。拓展材料紧扣一个问题展开:“儿歌中的什么也醒了,是什么样的?”“图片中的什么也醒了,是什么样的?”“你还知道什么也醒了?”紧扣“醒”字拓展阅读,为最后环节的消化语言,运用语言做好了铺垫。

4、语言运用。通过学习,孩子们做的小诗还是令人满意的,也有让我感到惊喜的。但是,素材还不够丰富。如果课前安排更长一点时间去观察春天,去了解春天,相信效果会更好,思维会更活跃。

5、写话的方式略显单一,在这里我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如果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也许会有更多的惊喜。第二课时的语言运用,我让孩子们自由地写,素材丰富了很多,有孩子用第一课时的仿写方式写,也有写成的自由的儿歌,还有的写了几段话,效果非常好。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9

《国旗》这首儿歌虽然只有短短的三节,但这首儿歌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网上收集了许多资料,这样进行教学的:

1、叶澜教授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而激活语言、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最佳的方法之一应是欣赏。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观察天安门广场解放军叔叔升旗仪式,精心创设升旗的大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让学生说说观看升旗仪式后的感受,让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给静态的学习材料赋予了生命,让鲜活的学习个体与之进行对白,进行碰撞,生成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让学生在欣赏鲜活的情景中生成初步的表象,自觉形成乐学、会学的学习习惯。

2、我让学生在小组长地带领下自主识字,记忆字形,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利用生字卡片自主识字,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同时,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学习起来自然兴趣盎然,轻松愉悦。

3、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倡导“从做中学”,陶行之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都是强凋让学生在自主的实际操作中的活动中获得体验,获得终身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理解儿歌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学生在个性化地朗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带着结果走出教材。以读代讲,以思代问,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出示与该段落相关的课件,图文共赏,采用师生共同细研细赏,品味精美词句段,在感悟语言表现力中不但体会了文中的思想感情,还掌握了读懂一篇文章的方法,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落实了教学的三维目标。而教师的相机引导、点拨,让学生再次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时地鼓励,又缩小了班级中个体两级分化的现象。

4、在写字时,我玩了一个抛球游戏。让学生选择要写的字,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另外,我采用赛读、评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加强朗读训练,力求熟读成诵。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0

各位领导,老师,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第8课《月亮的心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组第8课《月亮的心愿》。《月亮的心愿》这篇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先写月亮为了孩子们的郊游,希望太阳公公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接着写月亮为了让珍珍照顾生病中的妈妈,又建议雷公公让明天下雨,两天后一个艳阳天,两个孩子都参加了郊游。本文借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赞扬了珍珍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到月亮的心愿,也正是孩子们的心愿,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感悟文中的美好亲情。

二、说教法

1.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和投影、创设情境,使学生置于课文所描绘的故事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乐学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2.识字量大,对一年级的学生认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复现生字,巩固了所学的生字。

3.早在半世纪前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让学生发挥想象,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读文、识字。

三、说学法

结合低年级特点,注重让学生多读,让学生通过读,自己品味亲情,领悟文章的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1.板书:“心愿”,理解“心愿”一词。

补齐课题板书

2.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师范读。生自读课文,不会的拼拼音,问问同学。同桌互读。

3.出示词语、认记。

4.认读生字,词语。说说怎么记字形。

5.读文感悟。

(1)观图一说说图的内容。

观察月光的表情怎样?他为什么笑?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讨论:理解“自言自语”。

练习读,读出月亮高兴的心情。

(2)观图二

月亮的表情与第一幅图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愁眉苦脸?月亮想什么呢?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说说珍珍是个怎样的孩子?谁来用一句话来夸夸珍珍?

(4)那么事情的结果怎样?同学们都郊游了吗?自读最后一节。

(5)理解“艳阳天”一词。

6.练习,巩固字词。

五、说板书

本课板书我以一颗心为造型,以课文的标题为中心,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形象生动地将课文内容跃入眼前,看起来简洁明了,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有利于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学会怎样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六、说反思:根据本课的设计以及本节课实际实施的情况与效果,特做以下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比较满意的是:

1、巧妙的导入,事半功倍。

在导入这一环节,板书“心愿”并让学生自由谈自己有什么心愿,再板书“月亮的”,让学生质疑,学生兴趣高涨,效果很好!

2、多种方法,巧识生字。

本课需要认识的字有十三个。采用了让学生从文中找,画出来,并将生字在课文中的好朋友词语也找到的方式初步识字;再读课文,去课文中同生字宝宝打招呼再次识字;再读文中的生词;玩猜字游戏;让学生间共同分享识字、记字的妙法;找小老师领读等方式让学生识字,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习了生字。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足与疑惑的地方:《月亮的心愿》虽然是个童话故事,可内容却很丰富,思想寓意也很深刻。作为一年级六、七周岁的小学生,应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在课文分析角度方面应如何去把握呢?在识字、写字的时间方面如何能更均衡一些呢?

今后努力的方向: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爱动、好表现的特点,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自觉、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词语;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在思维和情感的震撼中领会美好的情操。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朗读是惟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在课堂中贯穿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1

《春到梅花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按照内容的由易到难顺序排列。这五篇课文描述了春天的不同风光,语句优美而生动。不断向上的春笋、调皮的雨点、大眼睛般的小池塘、热闹的梅花山、美丽的大草原,或让我们永存记忆,或让我们流连忘返。五篇课文就像一根红线串连的五颗璀璨的珍珠,这根红线就是“春天”,我们可以把这组课文称之为春光篇。本课记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从整个小学阶段来看,这让学生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时完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认识四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则是让学生感受梅花山的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本班孩子大多数对梅花山还是陌生的,甚至有些孩子还不认识梅花,针对这一情况,我需要借助大量图片,紧扣课文词句,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画面,让他们置身于梅花山中,入情入景,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培养其语感。

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我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

本课我的课堂将通过联系生活,兴趣导入;游戏激趣,初读课文;入景入情,精读感悟;自主学习,识写生字;个性作业,拓展延伸五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一、联系生活,兴趣导入

语文学习与认识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梅花山就在南京市,为了拉近课本与孩子生活的距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学伊始,我便问:“在南京有一座山,每当春天来临,山上便开满梅花,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座山的名字吗?”学生自然会说出梅花山,我便相机板书,接着,由于本单元都和春天有关,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系统的概念,我用“春姑娘”将旧知与新知串联:“春姑娘唤醒了春笋和小池塘后又来到了梅花山,唤醒了山上的梅花,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幻灯出示:春到梅花山)。

二、游戏激趣,初读课文

我准备采用读词、读句、读文,三级阶梯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根据低年级孩子游戏教学的特点,我以孩子们都喜爱的闯关夺门票的方式进行,读词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喜爱的方式读词,重点指导“晶、莹、尽、盛、蓝”的读音。读句各请一位男女生代表,重点指导长句的停顿。读文则全班齐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在词、句的掌握下,读文起来则通顺很多。闯关结束,我给孩子们播放了一组配乐梅花组图,充分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身处梅花山去踏春寻梅,播发结束后整体感知梅花山,孩子们都能说出他们的感觉——梅花山的梅花很美。

三、入景入情,精读感悟

本文共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本课的重点是感受第一段的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在第一段的教学里,我带着孩子们当游客,由远及近的去观察梅花。让孩子们边读边想,边谈感受。由远处看去满山的梅花,突出梅花开得早,开得多;走近一些放大镜头,让孩子们感受梅花盛开的样子,通过想象,通过表演,再通过朗读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直观的图片再现,让孩子们看到如“片片彩云”般的梅花树。最后站在梅花树下,让孩子们仔细去看那“一朵一朵的美花”并出示一幅单朵梅花图,让孩子们去说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晶莹透亮”这一词在直观的图中就能被学生所理解,并不需要做过多空洞的讲解。然后让孩子们再次诵读这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象,让学生整体感受梅花的形、色、质、味,从而用朗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二段写休息日人们到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从“一到休息日,……海洋。”一句让孩子们读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扣住“涌动”、“人流”结合插图,想象大街上人多时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欢乐的海洋”是对梅花山花海人潮热流场面的生动比喻,我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体验。

四、自主学习,识写生字

本文教学两课时,每课我将预留十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写字,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交流如何记忆字形,我只从旁点拨和指导。记忆后通过小游戏及时巩固字形。这个时候考虑到学生都学得有些疲劳,我会让他们做一做写字操,随后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让他们在一个安静的气氛中专心写字。我巡视指导,投影优秀字做激励。

五、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我布置了自选课外作业:

1、画一幅你喜爱的梅花。

2、和爸爸妈妈去梅花山踏春赏梅。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达到课堂向课外课外拓展、延伸的目的,真正作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体会学之欢乐。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2

《咏华山》

一、说教材

这是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2册第7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短文中,“诗”是“文”话题由头和故事中心,“文”是“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首先,《咏华山》一文以平实浅近的短文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学生读了故事短文进而学习古诗,就好比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很容易登堂入室,进入诗境,这就自然地降低了坡度,化难为易,为儿童学习古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其次,《咏华山》以一篇完整的阅读课文的形式出现,学生必须像阅读其他课文一样,首先认真读好课文,借助语言文字,读懂课文内容,捕捉有效信息,学习课文语言,提高阅读能力,然后借助短文研究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接受美的熏陶,一篇课文既读文又学诗,可收到读文、学诗一箭双雕的功效。

再则,学生在读文与诗的过程中,势必要以文诗对照进而比较学习,寻找文与诗的内在联系,了解古诗写作的来龙去脉,探索理解古诗的丰富内涵,体会古诗句法结构的特点,这就可以从多角度地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综合效应。

基于以上认识,针对新大纲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和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3、学习本课14个生字,理解本课新词。

对课文第2段诗文的体会领悟是本课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教是为学服务的,如何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并且学得轻松愉快呢?在整个充满灵性感悟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在读中自悟,自己悟出课文中蕴含的情感、道理,感悟出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情为上,情愈浓,感悟愈深;读为主,情、理、法尽在读中悟出,在读中体现。教师只需当一名导游,引导学生游历于诗文的意境中,让学生自己体会文章之美妙。

三、说教学程序

在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一)谈话揭趣,引入情境。

课堂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良好的气氛更易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导入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导入时我说:哎呀!华山可是我国的一座名山呀!小朋友们你们想去看看吗?我们这节课就跟着小寇准和先生一块去登华山好吗?几句话就让学生都做个局内人,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感,使课堂上的气氛轻松愉快。

(二)学习第2段

学习这段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首先,整体感知。我们都知道这一程序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定的,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这里我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让他们说说,你觉得华山怎么样?让学生初步感知华山的高,并且十分自然地引出了第三段的中心句:“啊!华山真高啊!”和既是描述华山的高大,又是下文古诗意思的两句话。

然后循文明像,体情悟道。自然过渡华山到底有多高呢?我们一起到山顶上去看一看,再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你站在山顶上看到什么?这样就将课文的语言文字还原成是具体的形象,将远在天边的华山美景一下子拉到了学生眼前,再用生活实际与在华山上的所看到的情景作比较,借助图文质疑,学生就自然地领悟出这些都是因为华山是太高太高了。

再精读品味。人类的学习一般都经过形象抽象--形象,具体--概括--具体,语言--思维--语言的过程,因此在引导学生感悟华山的高后,这时再引导学生读出感觉。这个过程的设计就要学生在已有经验参与下,对语言文字描写的具体事物进行理解、加工,当他想象出画面又把自己体会出的情感抒发出来时,这时的形象是高层次,而此时学生抒发的感情也就与课文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了。

接着背诵积累。如果说培养语感是学习语言的前提和关键,那么积累语言则是学习语言、积累语感的基础和目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学生入情入境之时,我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把这几句话背下来,真正达到让学生话记乐背。在指导背诵时,则是按照提供拐杖(看图)到去掉拐杖让学生练习熟读成诵,积攒语言。

最后诗文对照,读懂诗句。本课的文意即诗意,没有必要将诗剖开分析。我便将前文的两句话与古诗放在一起,提醒他们这首诗有两句话,这里也有两句话,联系起来,读读想想,看谁能自己读懂这首诗,充分地相信学生,让他们在读中自悟,再一齐说说诗句的意思。

在指导朗读背诵时,我引导学生移情入境,将自己想象成小寇准,练习吟诵古诗,并且让他们自己做动作读,增加了情趣,更调动了气氛。

(三)学习第3、4段

3、4两段通俗易懂,我同样引导学生换位来读,让学生一起来当先生夸夸他,同时自然地悟出小寇准语文学得认真又好,我们都要向他学习的道理。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本课时安排学习古诗中的三个生字,重点放在指导学生书写上。

四、说板书设计

本文重点段第2自然段无论是写景写诗都紧扣一个“高”字,针对课文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我只板书了一个“高”字,突出重点,一目了然。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3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重视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想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在设计两只鸟蛋这课时,我注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教材,包括利用自 读、互读、评读、配乐读来完成这一目的,我还通过想象、感受、课件展示、搜集信息等形式来达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能力这一目的。

二、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第9课《两只鸟蛋》,这首儿童叙事诗主要讲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清新流畅的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的对小鸟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学生以前也有过接触,他们比较喜欢这种形式,我在让学生进行反复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让学生逐渐熟识诗歌。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识字经验,激发他们识字的热情。为后面诗歌及识字的学习奠定好基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定为:两只鸟蛋说课稿_两只鸟蛋说课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⑵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两只鸟蛋说课稿_两只鸟蛋说课

引导学生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4、教学重点:

⑴ 引导学生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⑵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说教法

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途径之一是设计合理的教法。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结合的教法,一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动手触摸让学生手脑想象,更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因此,我将遵循直观性、抽象性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课文扶、生字半扶半放的教法,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两只鸟蛋说课稿_两只鸟蛋说课

四、说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始终是学生,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动手触摸、进行大胆合理想象,学习体会人物的想法,读出感受,加上评读,体验朗读有语气的成功及快乐弥补不足。

2、在自己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习识字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如:利用识字比赛巩固识字;自读、指名读、配乐读等提高朗读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解理解人物语言,体验对大自然的热爱。

五、说教学过程

一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比较、想象的能力。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根据此特点,我想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第一层利用音乐及实物切入主题。第二层粗读课文整体把握。第三层多种形式学习生字。第四层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培养能力。第五层拓展练习提高能力。两只鸟蛋说课稿_两只鸟蛋说课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课文插图、鸟蛋实物、录音机和磁带。

〖第一层:利用音乐及实物切入主题〗

1、听音乐:

放音乐《百鸟朝凤》:

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师:在大自然中,鸟类是个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

(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

教师让学生摸盒子里的实物:

猜猜这是什么?

(鸟蛋)

你们对小鸟和鸟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鸟蛋的诗。

〖第二层:粗读课文整体把握〗

小组内自学(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利于提高自学效果):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字或句子作上标记。

2、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人认真评议:发现他哪个字音读得准,你就向他学:他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第三层: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识字(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认读。

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学生认读。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4、出示去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

5、竞赛识字。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转到哪个词就领读三遍,看谁读得准,认得多。

〖第四层:细读课文加深理解培养能力〗

朗读(读说思议练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学习第一小节:

⑴ 指名读:

回忆刚才摸鸟蛋的感觉(小小的、凉凉的)体会着读一读。

⑵ 比较“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这类词语的特点:词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相同。)

除了凉凉的鸟蛋还有什么是凉凉的?

⑶ 你还能像这样再说几个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进行指导,把写有“花儿、小草、柳枝、大海,红红的、绿绿的、软软的、蓝蓝的”的词语卡分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再让两个朋友变换左右顺序。)

2、学习第二小节:

⑴ 轻声读文,思考:

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⑵ 出示小鸟破壳的图片或课件:

引导学生说一说。

⑶ 启发想象:

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⑷ 你还能用焦急不安说句话吗?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⑸ 背诵:

练习有感情的背诵前两个小节。

(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

⑹ 朗读。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理解读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3、学习第三小节:

⑴ 自由读:

边读边画出描写我的神情动作的词语。

⑵ 学生做动作理解“小心、连忙、捧着、轻松”等词语。

⑶ 小组练习演读课文,体会我送还鸟蛋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4、学习第四小节:

⑴ 组内读文,讨论:

我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结合插图理解“投向”)

⑵ 想象读文:

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当你抬头仰望蓝天时会看见什么?

体会着读读这小节。

⑶ “仿佛”一词怎样理解?

(可以和“好像”互换)

你还能用它说句话吗?

如:鸟儿仿佛……

5、配乐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配乐渲染气氛,情景交融,使学生情感和课文语言合二为一,进入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

6、背诵:

(竞赛更易于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分小组以挑战冠军的形式背诵全文。

〖第五层: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练习(延伸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⑴ 读文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争取记住它。

(这是积累语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读、写、记好的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文中“凉凉的、焦急不安、连忙”等词语。)

⑵ 学生想象最后一节诗所描绘的画面,并画一幅画。

⑶ 寻找有关鸟的图片、文字资料,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

2、写字(自主练习书写更易于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学生自己描红,练写“定、向”两个字,并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伴教锦囊·词语解释〗

焦急不安:心里着急不安定。

仿佛:似乎、好象。

连忙:赶快,急忙。

〖相关链接〗

鸟蛋:世界上的鸟蛋五彩缤纷,大多数啄木鸟、猫头鹰和鸽子的蛋是纯白的,画眉的蛋是纯蓝的,大白鹭的蛋翠绿如玉,短翅树莺的蛋就像红宝石,夜莺的蛋壳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纹,美不胜收。鸟蛋的颜色和花纹有保护色的作用,可隐蔽自身,不被敌害发现。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想要能反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引导学生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背诵课文的过程。

9 两只鸟蛋

取鸟蛋

鸟妈妈焦急

送还鸟蛋

鸟儿欢唱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运用讲授、启发及多媒体辅助等教学策略力图营造一种和谐有真实情感体验的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感受与理解,动口与动脑,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通过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美丽的小路》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这一单元的训练要点是保护环境,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让学生在心中逐渐萌生环保意识,能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篇课文共有12个自然段,配有两幅精美的插图。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通过鸭先生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训练。教学本课我将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品读课文,拓展延伸。今天我讲的是第二课时。

二、说学情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和朗读能力,懂得借助课文注音初读课文。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方面逐渐产生了兴趣,并且求知欲强,思维较活跃,乐于表达交流,乐于表演。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极容易分散,对形式单调的课堂教学比较不感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我制定了如下几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动作、实物,理解字词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反馈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有参加卫生扫除的愿望,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语文应以识字、写字、朗读为主,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体会第8自然段。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准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情境是激发兴趣的好途径。在教学时,我准备运用形象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再现情境,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学生便能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展开想象,从而理解语言文字,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优美的情境中。

2.朗读感悟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结合课文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以读促学,让学生用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竞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各种形式,在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形成良好的语感。

3.想象表演法

低年级的孩子想象力较丰富,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在学习课文的第五~八自然段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演一演,再评选出最佳学习小组。这样以表演这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再加上比赛的渲染,呈现出来的是一派生动活泼的景象,学生很容易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的学法是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美的感受,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根据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情绪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我注重了课题的导入,首先我用课件出示这幅画面,(智力火车出发的情景。)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坐上智力火车,到郊外去游玩游玩。接着出示美丽的小路图片,学生欣赏完图片后,问:现在智力火车把我们带到了哪儿?学生回答“美丽的小路”,我就板书课题,再引导学生看图说出:这是一条美丽的小路,清洁的小路。这样的导入,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特定情境当中,情绪饱满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导入课题后,我紧接着问:小朋友们,你们想把小路打扮得更美吗?只要你能准确地叫出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它呀就会变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开在小路的旁边了。通过课件让学生在与生字反复见面的复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牢记了生字,扫清了阅读障碍。

2.朗读感悟,品析词句。

这篇课文按“美——不美——美”的顺序,围绕美丽的小路,向我们展现了“赞美小路、失去小路、找回小路”等几个情境。于是我按照课文的情感脉络,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春色满园,蜂飞蝶舞。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使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第1自然段介绍了小路的美丽。我通过引导学生看课件中的小路图,结合学生的理解、想象,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感受课文语言的美,积累句式,并用笔划出文中的“长长、花花绿绿、五颜六色”这几个关键词,为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打下基础,丰富语言。然后我用课件将美丽的小路再现出来,让学生尝试与乐曲相融合,亲身参与争当小导游,介绍小路的美,真正感受小路的美。

在学习第2、3自然段时,我重点指导“轻轻地、慢慢地”这两个词的读法,理解小路给人们带来了愉快的心情。再让女生扮演兔姑娘,男生扮演鹿先生,进行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竞赛。当学生的情感之门悄然打开时,我相机启发学生想一想,如果是你在这么美的小路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这时,我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学生自然地融入其中,成为文中的角色,用自己鲜活的语言来表述,体验小路的美。就这样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后,学生对2、3自然段的阅读和感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步:风云骤起,痛心疾首。

第 4自然段的第一句讲朋友们都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让学生感受到朋友们对小路的喜爱之情。第二句讲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板书:不见了)这里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堆满垃圾的小路的丑、臭、脏。为了激发学生读出失去美丽的小路时惋惜、伤心的感情,(点课件)我又播放了苍蝇围着臭哄哄的垃圾嗡嗡叫的画面,让学生产生和小路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着力渲染“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我再指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情的起伏变化。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5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应做到五个“实”即:真实、朴实、扎实、丰实、平实。我致力于做真实的自己,做一名朴实的语文教师,教学生扎实的语文知识,努力让孩子的心灵得到丰实,这就是我平实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这六大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共八个单元,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我们今天所说的《荷叶圆圆》一课是本册教材的第六单元中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夏天”,单元语文要素训练重点是重视角色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从而让孩子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文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散文诗,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既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又丰富了学生内心体验,激发想象。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第一阶段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躺”等14个生字,会写“朵、机”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4、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对四季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春天桃花开了,夏天知了在树上唱歌;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本组教材带领孩子走进快乐的夏天,在课堂上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三、说设计

“成就师生梦想,开启幸福人生”是三里畈小学的办学理念,课堂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说明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无定法”说明不能视流程为教条。三里畈小学推行“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本着这一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设计如下:1、谜语激趣,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掌握字词3、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4、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我班学生喜欢猜谜语,所以我就尊重学生的爱好。开课之初,我先出示谜语:“一把大伞绿又圆,夏天站在水里边。”让学生边猜谜语边欣赏荷叶。再说一说荷叶的样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题,荷叶圆圆。这样,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提倡:在语境中巩固识字而不再是单字复现,即让学生在听、读、说的过程中尽快的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采用“三步法”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识记生字:

初读:整体感知,圈圈划划,即慢速地、大声地朗读全文,并把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划出来。

再读:展示朗读,自主识字。

多种形式识记生字:我主要采用游戏法来识记生字。“加动作识字”和“猜一猜”例如我出示生字“摇”、“蹲”学生就做出“摇”、“蹲”的动作,还有“何老师戴了一顶草帽(荷)”

在识字过程中我还适时指导学生书写“朵”、“机”这两个生字,写之前首先请学生观察它们的笔画结构和占格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为把汉字写得规范、美观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对容易出错的笔画进行书空,强化记忆。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醒坐姿(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和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规范写字姿势。

通过“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用肢体语言表演,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在良好的氛围铺垫下,我顺利的展开教学的第三环节:

(三)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首先,老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故事里来了哪些小伙伴,他们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找到相应的词语卡片粘贴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其次,让学生小组交流,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相机结合图片理解:“摇篮、停机坪”等词语意思。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创景中感悟小动物的心情并结合小动物的动作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最后带上头饰表演读文。在不同角色的表演中,孩子们很主动、很乐意地去选择、去展示,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四)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孩子们,美丽的池塘,圆圆的荷叶,还会吸引谁呢?他们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呢?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落实本节课主题思想。在结课时,我还向孩子们推荐课外阅读篇目《夏季的早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教学语言,本课我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五、说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1、多角度评价学生,让评价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自读课文时,有的孩子会读得很有感情,我就适时给以评价:老师真喜欢听你读课文啊,你的声音真好听,真有感情!

2、即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

比如在识字闯关比赛环节,学生进行汇报时,我就做了如下评价:你认字真有进步,能再响亮的给同学们读一遍吗?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声中建立了自信,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体验和享受了成功。

3、培养合作意识,重视小组评价,以及小组之间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对汇报个体的评 价,忽视了小组合作的其他个体的存在,导致了小组合作之后,学生仍然热衷于个体竞争,我会利用小组得星星的方式促进小组合作。如:在朗读课文,全班展示环节,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评价:你瞧,这个小组的同学,角色把握的真好,配合的也真好等。对于优等生而言,应注重评价他(她)对后进生的培养、帮助情况,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六、说开发

1、挖掘教材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例如在教学本节课时,将课本中精美的插图运用到课件中,让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听,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做既营造亲切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巧用生成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的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

3、运用媒体资源。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课堂,正显示着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把文本搬上频幕,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从而优化语文教学。

4、挖掘课外资源。采取的是温儒敏教授推崇的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本课我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是《夏季的早晨》。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观察荷叶并手工制作荷叶。在科学课上一起探索荷叶底下的奥秘。并确定当月阅读主题活动为“夏季”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

《国旗》这首儿歌虽然只有短短的三节,但这首儿歌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网上收集了许多资料,这样进行教学的:

1、叶澜教授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而激活语言、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最佳的方法之一应是欣赏。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观察天安门广场解放军叔叔升旗仪式,精心创设升旗的大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让学生说说观看升旗仪式后的感受,让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这一环节的设计给静态的学习材料赋予了生命,让鲜活的学习个体与之进行对白,进行碰撞,生成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让学生在欣赏鲜活的情景中生成初步的表象,自觉形成乐学、会学的学习习惯。

2、我让学生在小组长地带领下自主识字,记忆字形,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利用生字卡片自主识字,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同时,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学习起来自然兴趣盎然,轻松愉悦。

3、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倡导“从做中学”,陶行之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都是强凋让学生在自主的实际操作中的活动中获得体验,获得终身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理解儿歌时,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学生在个性化地朗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带着结果走出教材。以读代讲,以思代问,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出示与该段落相关的课件,图文共赏,采用师生共同细研细赏,品味精美词句段,在感悟语言表现力中不但体会了文中的思想感情,还掌握了读懂一篇文章的方法,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落实了教学的三维目标。而教师的相机引导、点拨,让学生再次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时地鼓励,又缩小了班级中个体两级分化的现象。

4、在写字时,我玩了一个抛球游戏。让学生选择要写的字,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另外,我采用赛读、评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加强朗读训练,力求熟读成诵。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

各位领导,老师,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第8课《月亮的心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组第8课《月亮的心愿》。《月亮的心愿》这篇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先写月亮为了孩子们的郊游,希望太阳公公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接着写月亮为了让珍珍照顾生病中的妈妈,又建议雷公公让明天下雨,两天后一个艳阳天,两个孩子都参加了郊游。本文借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赞扬了珍珍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到月亮的心愿,也正是孩子们的心愿,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感悟文中的美好亲情。

二、说教法

1.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和投影、创设情境,使学生置于课文所描绘的故事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乐学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2.识字量大,对一年级的学生认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复现生字,巩固了所学的生字。

3.早在半世纪前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让学生发挥想象,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读文、识字。

三、说学法

结合低年级特点,注重让学生多读,让学生通过读,自己品味亲情,领悟文章的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1.板书:“心愿”,理解“心愿”一词。

补齐课题板书

2.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师范读。生自读课文,不会的拼拼音,问问同学。同桌互读。

3.出示词语、认记。

4.认读生字,词语。说说怎么记字形。

5.读文感悟。

(1)观图一说说图的内容。

观察月光的表情怎样?他为什么笑?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讨论:理解“自言自语”。

练习读,读出月亮高兴的心情。

(2)观图二

月亮的表情与第一幅图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愁眉苦脸?月亮想什么呢?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说说珍珍是个怎样的孩子?谁来用一句话来夸夸珍珍?

(4)那么事情的结果怎样?同学们都郊游了吗?自读最后一节。

(5)理解“艳阳天”一词。

6.练习,巩固字词。

五、说板书

本课板书我以一颗心为造型,以课文的标题为中心,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形象生动地将课文内容跃入眼前,看起来简洁明了,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有利于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学会怎样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六、说反思:根据本课的设计以及本节课实际实施的情况与效果,特做以下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比较满意的是:

1、巧妙的导入,事半功倍。

在导入这一环节,板书“心愿”并让学生自由谈自己有什么心愿,再板书“月亮的”,让学生质疑,学生兴趣高涨,效果很好!

2、多种方法,巧识生字。

本课需要认识的字有十三个。采用了让学生从文中找,画出来,并将生字在课文中的好朋友词语也找到的方式初步识字;再读课文,去课文中同生字宝宝打招呼再次识字;再读文中的生词;玩猜字游戏;让学生间共同分享识字、记字的.妙法;找小老师领读等方式让学生识字,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习了生字。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足与疑惑的地方:《月亮的心愿》虽然是个童话故事,可内容却很丰富,思想寓意也很深刻。作为一年级六、七周岁的小学生,应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在课文分析角度方面应如何去把握呢?在识字、写字的时间方面如何能更均衡一些呢?

今后努力的方向: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爱动、好表现的特点,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自觉、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词语;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在思维和情感的震撼中领会美好的情操。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朗读是惟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在课堂中贯穿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3

【说学生】

1、本课时的教育对象是五年级的12名聋生。他们能够借助图片和手语的辅助,了解课文大意。他们普遍存在学习语文的困难,具体表现在语言贫乏,语序混乱,语言表达困难,需要加强口语交际的模拟练习和书面语的训练。

2、就群体而言,视觉是他们的优势感官,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主要的思维形式。他们自尊心非常强,但是在面对学习困难时,很容易产生挫败心理和畏难情绪。我准备采用动画或色彩鲜艳的图片来帮助他们学习,并多种方式进行激励,提高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兴趣。

3、就个体而言,他们在年龄、听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个体差异。我准备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及要求,提供多样化的方法建议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机会。

【说学习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联系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分角色对话和不同的表达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知道人应该自食其力,勤奋刻苦,克服依赖心理。

【说教学重难点】

1、狮子妈妈的话阐明了做人的道理,联系课文和自身实际,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既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2、由于听力损失和口语应用范围狭窄,口语交际是聋生学习语文的难点,因此,正确理解小树、懒狮子和狮子妈妈的对话,并进行分角色对话也是聋生学习本文难点。

【说教学法】

国家教委《在聋校开展分类教学》的通知中强调,要“根据聋生的听力、语言状况和其他方面的差异,采取相应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有效地补偿缺陷,充分地利用和发挥其潜能,使其受到适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因此,我准备采用差异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学生置身于学习情景之中,采用读、划、演、说、写等方法学习,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说教学准备】

本课时准备以FLASH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活动的安排和设计意图】

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感兴趣。”因此,我利用课件,把本课时的七个教学活动,用“积金币看动画”的游戏连缀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从两只小狮子想到积金币到森林小屋看动画片,设置游戏情境;接着,引导学生按照松鼠、刺猬、小鸟等动物的要求进行学习,实现目标而努力。最后获得了成功,和小狮子一起欣赏到有趣的动画片《狮子王》。学生在接受挑战、完成任务、受到嘉奖的活动过程中,充分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能动地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同时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神秘地说:“同学们,老师看见两只小狮子在说悄悄话呢,我们看看他们在说什么呢?”课件出示两只小狮子关于想要积累15枚金币,去森林小屋看动画片的对话。激发学生:“我们也跟着两只小狮子去取金币吧!”由此导入新课。这个活动只需 3分钟。

(设计意图:营造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它所关注的是儿童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本真,追求的是儿童在课堂中的快乐生活。它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让儿童情感的小河漾起涟漪,泛起微波,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活动二、松鼠送金币

课件模拟跟随两只小狮子出发,寻求金币的情境。松鼠从树林中走出来,说:“同学们,先认真地看老师读,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两只小狮子》,就奖励你们一枚金币。”教师先引导学生结合文字看教师的示范手语,听力好的同学更要注意听语音。然后,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可以默读、手语读、小组读,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等等。学生参与完这一环节的活动后,松鼠会夸奖“读得真认真”,并奖励一枚金币。

(设计意图:使聋生既能娴熟准确地运用中国手语,又能借助手语顺利地辅助学习第二语言:书面语或口语,提高聋人整体的文化素质,使他们和健听人具有等同的知识底蕴,并能和健听人群体进行无障碍交流。让学生多种方式读课文,丰富了学习方法,提高他们学习和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活动三:小鹿送金币

师生一起回到“积金币看动画的场景中”,小鹿从树林中走出来,说:“学好第一自然段,奖两枚金币哦!”课件出示需要探究的问题:1、两只小狮子有什么不同?谁做得对? 2、小狮子为什么要练习滚、扑、撕、咬?教师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以个问题进行思考,通过读、想、划、问、演等方式进行探究。这时,教师主要指导思考第二个问题的学生。学完后集体交流补充。课件出示小鹿送金币的图片,激发学生带着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下一个学习活动中。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开阔的、更活跃的探究平台,充分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读、勾、画、填等活动开展探究,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活动四:小刺猬送金币

小刺猬要求同学们认真学好第二自然段。教师出示第二自然断的问题和图片,先集体朗读。再引导学生思考:1、懒狮子为什么不练功?让学生用波浪线在书上划出懒狮子说的话。接下来,用词语替换法,集体研究“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那苦头”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出“练功、滚扑撕咬”等答案,教师都予以充分肯定。最后,同桌组合,分别扮演小树和小懒狮子,进行对话练习!学完这个环节,同学们可以获得三枚金币的奖励。教师再用语言、延伸或亲切的拥抱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保持亢奋的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到成功,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表演和对话活动使学生的潜能得以生发。学生有活动的时空、有选择的权利、有展示的舞台、就有了更多感知、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机遇,就有了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

活动五:小兔子送金币

这次是小兔子带领大家学习第三自然段。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读、划、讨论。教师提出问题:

1、狮子妈妈听到懒狮子说的话,她是怎么说的?

2、狮子的生活本领指什么?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时教师主要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然后,教师提问:“同学们生活的本领”又是什么?你准备怎样获得“生活本领”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点拨和激励。在学生又获得四枚金币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数一数金币,体验接近目标的喜悦,并更加积极地投入下以阶段的学习活动中。

(设计意图: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所以我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力求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

活动六:小鸟送金币

课件出示小鸟的图片,教师故意做出为难的样子:“小鸟要求我们做什么呀?老师看不懂?”引导学生读懂小鸟的要求并告诉老师,在同学的交流和补充中,学生明白了这个活动是要求我们思考:假如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改掉了“懒”的毛病,它会怎样?假如它继续懒下去,离开爸爸妈妈以后,会怎么样呢?然后提醒学生小鸟的表达方法的建议:可以演一演、可以说一说、可以画一画、可以写一写,也可以选择其它方式。让学生先选择喜欢的表达方式,再按照表达方式自由组合,开展讨论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关注聋生的生命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帮助他们发挥优势素质进行表达和沟通,有效地补偿身体缺陷。学生在亲身参与想象、表演等活动中,语言得到内化,人文精神得到培养,同时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七:获得成功,体验乐趣。

课件出示“你已经有足够的金币了,快来看动画片吧!”同学们先一起欢呼积币活动的胜利。跟随两只小狮子一起来到森林小屋中,欣赏动画片《狮子王》。新课结束。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

《山爷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一首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的儿歌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鉴赏文章。

(二)教材分析

《山爷爷》这篇课文是三字句组成的儿歌,好读易记,对山进行拟人化的描写,使山爷爷的形象有一种亲切感,易被儿童接受。但也给本课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因为整个环保行为都隐含在具体的形象的描绘之中了。我对这堂课的设计侧重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自己谈谈对大山的感受,自主选择识字方法。然后借助多媒体激励学生自由想象,创造发挥,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发展。

(三) 教学目标

我认真钻研教材后,为《山爷爷》这课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② 借助多媒体启发,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读中认知,理解、感悟。

③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① 识字、写字。

②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植树造林”的意识。

(五) 教学设计

(1) 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景入情。我在教学中利用谜语(个子和云一样高,树木都在它怀抱。一座一座肩并肩,春绿秋黄景色好。)导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大山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然后我再适时小结,告诉学生并非所有的大山都那么绿,那么美。

(2)图文结合,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所以我在教学时,就通过插图努力营造情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因此,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初步感知山爷爷的样子,然后再借助课文理解植树前后山爷爷面貌的变化,从整体上把握文中的思想内容。

(3)结合课文,认读生字

低年级的阅读要求教低,重点是识记生字。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因此我在制作课件时,将本课的生字用横线和不同的颜色作标记,并把flash制作的生字卡链接到课文中,让学生更好地借助课文识字。

另外,我在教学生字时鼓励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然后再请小老师上台教读,并告诉小老师教读的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一定很到位,因此,我让学生在前面阅读的基础上,适时地听课文录音,并提出要求,就是“认真看书,仔细听”因为有的一年级学生往往只是听,不看书,这样就起不到示范作用,这是一个必要的'细节。

(4)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谈谈读好课文的方法后诵读课文,再播放课件,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畅谈感受。

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还是应该进行朗读指导。具体的方式方法,并不是我的指导所在,只有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语感,然后在图片的帮助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几点体会

(1)理念为统帅,读悟结合,达到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不让学生一开始就听范读,然后有声有色地模仿,而让他们自读自悟,并大力赞赏提出疑问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关注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关注了他们的独特感受。我特别注重读的重要性,以读代讲,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激发情感,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2)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心理学认为,愉悦的教学情绪有利于智力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展示生动的画面,播放优美的音乐,动听的录音,创设了生动愉悦的教学环境,使课文内容形象、直观、具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无形的课本知识变为活生生的有形知识,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氛围,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本课的设计致力于创新,力图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多媒体为教辅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多彩的春天”编排了一系列描写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美景图文,描写了春天的人、景、事,并针对春天的话题对孩子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柳树醒了》这篇课文既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诗歌描写了春雷把柳树叫醒、春雨给柳树洗澡、春风为柳树梳头、春燕和柳树做游戏、小朋友陪伴柳树一起玩耍的情景。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想象丰富合理,弥漫着逗人的童趣,有利于启迪孩子们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想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好,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欣赏大自然的美和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我把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朗读来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悟春天的美;学习用优美的诗句来描绘春天里的美好事物作为本课的重点、难点。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学习必须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教师不用太多的讲解与分析,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情境创设、情感朗读、合作表演、直观感受、文本扩展”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一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也能简单表达自己的思想,但语言是零碎的、不规范的,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感悟、积累语言。因此,我和孩子们选用了 “复习旧知,积累词语——观察图片,引入课题——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细读课文,指导朗读——拓展阅读,深层感悟—学编诗歌,理解运用——欣赏《春天在哪里》”的学习方法,使孩子们不但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还能培养熟读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四、说流程

(一)复习旧知,积累词语。

1、认读词语,说自己的发现。

2、说出一些描写春天的词语。

(设计理念: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只有多积累优美的词语,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二)观察图片,引入课题

1 、引导看课文主题图。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指导读题。

3、学习“醒”

(1)交流“醒”字的识记方法。

(2)你们的认字方法都不错,谁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醒”呢?

(3)每天早上,都是谁怎样把你叫醒的?

4、看题,质疑

(设计理念:通过看图,整体感知单元主题——春天,在课题中学习本课的生字“醒”,分散识字,有效降低识字难度。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想,都是谁来叫醒了柳树?在书上圈注出来。

2、生交流。师板书:雷、雨、风、燕

3、指导书写“春”字。

(设计理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相机指导书写“春”,低年级写字指导,尽量做到分散完成,每课时完成一部分,这样更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

(四)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春雷、春雨、春风、春燕他们叫醒了柳树,那他们是怎样叫醒柳树的?相机学文。

(设计理念:抓住文中的关键东西,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同时为后面的写话做好铺垫。

(五)拓展阅读,深层感悟。

读儿歌,说说谁也醒了?是什么样的?《迎春花》《春天到》《滴答滴答下雨了》。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而我们班的孩子,大多达不到这个阅读量上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勤于观察,善于表达,并注重知识的拓展迁移,使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因此,在学完了这篇诗歌之后,我适时出示与春天和柳树有关儿歌,让孩子们再次感受春的无穷魅力。

(六)学编诗歌,理解运用。

(设计理念:语文的学习,就是语言运用的过程,只有孩子们学会了运用语言,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语文。在学习中,孩子们参与并快乐着,从他们眼睛里折射出的画面,比诗更蕴含深意。因为,一颗孩子的心,就是一篇童话,一个孩子的'眼里,就有无数首优美的童话诗。)

(七)欣赏《春天在哪里》

五、说板书设计

柳树醒了

春雷 说话

春雨 洗澡

春风 梳头

春燕 捉迷藏

孩子们 玩耍

六、说课后反思。

《柳树醒了》是一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儿童诗。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柳树写成妩媚动人的春姑娘,同时也将春雷、春雨、春风、春燕都赋予了生命的活力。这些事物和孩子们一起构成了美丽的春之景。内容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的课堂,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在教学中,着力进行语言训练,丰富孩子们的语言,发展语言,打开孩子们想象的大门,相信他们眼中折射的画面,比诗更蕴涵深意。这一课结束,我反思如下:

1、在交流“醒”字的认字方法后,通过做动作,感悟醒的意思,然后,我引深了一个话题:每天早上,都是谁怎样把你叫醒的?孩子们的回答真精彩,如有的说:每天早上是妈妈把我叫醒的,有的说:每天早上是我的小闹钟把我叫醒的……无论何种方式,都让孩子感到无比的愉快。我随机引导:我们过了一年长大了,应该学会自理,用小闹钟叫早的方式比较好,早睡早起身体棒。

2、让孩子们和春雷对话,和柳树细语。通过角色的扮演,迁移感情,更深层次感悟文本,内化思想。

3、拓展阅读落到了实处。拓展材料紧扣一个问题展开:“儿歌中的什么也醒了,是什么样的?”“图片中的什么也醒了,是什么样的?”“你还知道什么也醒了?”紧扣“醒”字拓展阅读,为最后环节的消化语言,运用语言做好了铺垫。

4、语言运用。通过学习,孩子们做的小诗还是令人满意的,也有让我感到惊喜的。但是,素材还不够丰富。如果课前安排更长一点时间去观察春天,去了解春天,相信效果会更好,思维会更活跃。

5、写话的方式略显单一,在这里我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如果让孩子们自由发挥,也许会有更多的惊喜。第二课时的语言运用,我让孩子们自由地写,素材丰富了很多,有孩子用第一课时的仿写方式写,也有写成的自由的儿歌,还有的写了几段话,效果非常好。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所见》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里的一首古诗。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描述了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歌儿,忽然又不唱了的一刹那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热爱乡村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诗4行展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句话体现《牧童行歌图》,第二句话体现《牧童捕蝉图》。全诗的最大特色是:对仗工整,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由远及近、动静结合。本课文配有一幅插图,但画面上没有画出后两句诗句的画面。因此,在教学时,教师有有必要另外再出示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图画。

二、说学情

学生的的朗读水平不高,理解能力有限,对古诗还生疏,学生的.情感难以与诗人产生共鸣。要让学生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一定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实现。所以我把引导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作为本诗教学的重点,把学生引入诗人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从古诗中所感受到的情景定为本诗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I、理解诗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并根据古诗展开联想,编写一篇小短文。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学习重点是理解古诗的意思,难点是借语言文字,想象古诗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四、说教法

l、直观教学法; 2. 图文结合法; 3. 质疑法:;4.以读代讲法,自主探究法。学生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很大的优势,因此本课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先进的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新颖的形式,精彩的画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消解学生观察体验、抽象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图文对照,让图中的情境美和文中的语言美统一再现,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觉得自己仿佛身临其境。

五、说教学流程

(一)由夏天捕蝉激趣导入,并引导学习本节目标。

(二)以小组按提纲独学、对学、群学。

1、组长组织,一人一题,按顺序逐题核对,在组内共同的疑难地方做上标记。

2、朗读和写话的内容按提示对子间互学。2号督促做得不对的同学主动更正。

(三)展示交流

展一,正确、有节奏朗读读古诗,交流生字学习。

展二,看图写话,组内推选,展示精彩。

展三,交流词意和句意,每组4号,一人一词或一句。

展四,交流“读出感情”1、2题。

展五,以组比赛背诵。

(四)教师点拨

1、与同音字、形近字区分记忆。

2、写出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连词成句,组织通顺。

4、结合重点词、句说说体会。

(五)达标检测。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7

《王冕学画》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7课,本文讲的是元朝著名画家王冕小时侯学画荷花的故事,表现了王冕刻苦学习的顽强意志和好学精神。编排此课,是为了激发学生刻苦学习、养成勤学苦练的良好习惯。

在领会大纲精神、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情况综合把握的基础上,我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冕的画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下苦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编排此课的意图,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讲王冕刻苦学习和观察荷花的词句,认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

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体验状况,根据本节课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板书课题:王冕学画,质疑: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二、三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按引导学习第五句——自学三、四句——读一、二句——朗读全段——看录象想象——看板书指导背诵的步骤教学。值得强调的是本节课的.板书着重于第二自然段,既:

夏天的傍晚——一阵大雨过后,满湖通红——荷花更鲜艳—粉红花瓣

碧绿荷叶

出了神 想(画下来)

这种板书既是对文章内容的提炼,简练而又科学,又是学生背诵的纲目。

(三)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第三自然段,指导讨论,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苦工夫才能成功的道理,然后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四)再读全文,复述课内容,并谈谈自己从王冕身上得到的启示。这种教学设计既加强了读的训练,又使学生的说话得到了训练,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刻苦学习的愿望。

(五)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进行写字训练。这种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又加强了写字训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六)练习设计:用投影打出:

1、选合适的词填空,再读句子。

①荷花开得( )鲜艳。(很、更)

②王冕只念了三年书,( )去给人家放牛。(就、才)

③他用( )( )节省下来的钱买画笔。(平时、有时)

2、读一读,再把句子抄下来。

①他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②大雨过后,荷花更美丽了。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失物招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共有八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课文记叙了一年级一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植物园参观,同学们乱扔垃圾,被张爷爷提出批评的事,告诉同学们要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教学目标

(1)认识“失”“准”等14个生字,并加以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环保意识教育,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3、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加以应用,理解课文,读出感情。

4、教具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②小黑板③小同学图像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导读启思,图文对照,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自学。

2、学法:让学生借助拼音读文识字,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练生字,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感情朗读。

三、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揭示题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内容如果发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出愉快的情绪和清冽的求知欲。教学一开始,教师说:小朋友我们班的值日生拣到了两块橡皮,请丢失的同学到我这儿来认领,接着出示课题,释题,然后问:你想知道些什么?这样设计导语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并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紧接着教师检查反馈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再读课文,识记生字

首先让学生将画出的生字同桌交流,正音。然后检查反馈,出示生字卡,要指名认读,开火车读并组词,然后出示本课词语让学生赛读(男、女生读、小组读、齐读)等。采用形式不同的方法识记,有效的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识记。

四、指导朗读、感悟内容

先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质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通过学生自我互相评价,使学生有效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雨铃铛》是北师大版第十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本单元以“雨”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了解一些自然知识的同时,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在品味文章音韵美的同时,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本篇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富有童真,是本单元的引导性课文,也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重要阵地这一。

二、教学理念:

真正的新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是践行新课标的基本平台。在本课时中,强调落实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开放、轻松的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为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以人为本”、“为了人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等理念,更好地将课程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得到高效率落实,更好利用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确定以下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

2、方法与策略:在小组中协作、探究、发展个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四、教法与学法:

在新型的课堂中,教师担当多种角色,而在学生的眼里首先应该是一位有向心力的益友。这两者的关系决定着整个教学。教法与学法是不可分的,在本课时里,确定的方法是:师生同乐、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

依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课程标准中“学生是主体”这一主旨,为了更好地获得课堂的合理开放与和谐,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激发情绪,铺垫课堂:用学生课前的无意识演唱进入学习

“雨” 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为了让学生再现生活的体验,在学生用“雨”组词、说话、背相关的儿歌,之后用漂亮的铃铛图作为对学生前段表现的肯定,并同时引出猜字这一识字方法。在学生情绪高涨的时候,适时地提出“沙沙”、“丁零当啷”的读法,让学生在此时对本课中难点——拟声词的朗读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运用方法,自主合作:一年级的识字教学是个重点,识字量大,不只是在课堂上就能解决得了的。在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在承上的设疑之后,先让学生在初次接触课文的时候,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面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再交流方法,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充分而自主的练习,这一环节是要让学生感受的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主动学习的热情。

学生在获得较多的练习成果后,就会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这时师生一起活动,展示自主学习的成果。通过课件的生动展示、个别学生的认读、开火车、抢读中组词、说话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落实本课时的识字这一重点。

3、任务朗读,揣摩品味:为了让学生的识字得到及时的运用,让他们感受到识字之于读文的重要。在检测完字的学习情况之后,给学生自由读的时间,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之后有个人活动的空间,体验到学习的轻松。

紧接着用齐读收心,用自评发现自己的优点,以获得继续学习的信心。教师的范读则是为了让学生内心的向师性为他们的朗读导航,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就是为了让师生的互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放,同时也是在无意识中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榜样意识。在此基础上再次给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完成此过程中的口语交际。

在齐读后,给学生任务,以驱动他们的思维:雨落在哪儿,像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在这些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是要为学生的口语表达练习提供一个线索,也是为了让学生再次体验到阅读的愉悦。

用小组赛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并再次用任务对其思维进行驱动:春雨招呼了谁,招呼它干什么。这一任务的提出旨在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表达的完整性。

4、放飞想像,回归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尤其应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为重点。因此在对文本的延伸中,我充分赏识个性,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如果你是春雨,你还想招呼谁,招呼他来做什么。并将这种想像做深层的挖掘,用课件展示的生动的生活场景作牵引:在生活中,你还见过雨落在哪里,像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意在让学生在无拘无束地想像与交流中展现个性与童真,在发挥创造力的同时,体味到诗歌的美、春天的美、大自然的美。

5、无尽延伸,回味无穷:用精炼而充满童话色彩的小结语言——雨有个哥哥叫去雷,有个弟弟叫雾,雪花是它的姐姐,彩虹是它的妹妹,云、冰雹……都是它的好朋友,它们在大自然中等着我们去观察呢。让学生的想像无限延伸。最后用歌曲《小雨沙沙》和小雨说再见,是为了在高潮中结束本课时,让学生在课余仍有回味的内容,同时也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观察与探索打下思想的基础。

六、关于板书:

只板书课题和本课中出现的两个拟声词。在追求简捷的同时,追求在书写示范上的实效,用规范而富有美感的书写为学生作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书写。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国际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二板块中的表达——“我来写”。它撷取了生活中常见的四种情境,是一次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想象力,富有创造性,且又蕴含环保教育现实意义的表达。此次表达既有助于培养孩子们遵守社会公德,又在表达中潜移默化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与以往不同的是它在“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写”的新要求。这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真正面对较高层次的表达要求,同时也为以后的写作做了铺垫。

《课标》在第一学段中指出:“写话要使学生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既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话。这是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更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的开始。为此,根据本次表达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我把说和写整合为一个整体,使说与写的目的性更强,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懂图意,能说出自己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鼓励以自己的方式表达。

2、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

3、在听说写等语文实践中,初步培养观察、思考、想象、合作、交流等多元智能,体验表达的乐趣,分享所思所得。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能说出自己看到的和自己想到的,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是教学重点,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是教学重点。

二、标新立异,说教法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教师合理运用快乐教学法,以图画、多媒体演示,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诱发学生语言的兴趣,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是思维,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因为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自信心、表达欲特强,但持久性较差。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花样新、多,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为落实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引导观察,激情想象,(3)联系生活,情境交际。因为语文教师是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的引导者、点拨者、鼓励者和协调者。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主动参与,说学法

《我来写》是一次看图写话,是看图作文的基础。某种意义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我将引导学生在“看一看”中富有个性的观察;在“想一想”中联系生活、善于思考问题;在“听一听”中学会聆听,学习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在“说一说”中独立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写一写”中实践培养学生的勇气和“有意识的”表达。教给学生看图说话的学习方法:看、思、说、写、改。建议学生采用这种学习方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认务。

四、和谐互动,说流程。

(一)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一堂成功的表达课必须导入为前提,让孩子们置身其中,乐而动情,进而情动而辞发。作为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即对图片、故事、动物、游戏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说的欲望。课堂伊始,我用优美的语言配以生动的画面:“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小草小花过得怎样了?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吗啊啊?”这样亲切自然而又充满人情怀的设计会带领学生带着冲动和激情主动进入课堂。接着,播放画面,学生在视觉与听觉中感受美丽的春天,欣赏鲜艳的花朵,就向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一样满足。画面停下,问同学们“你感觉怎么样?”学生一定会回答“美”。“美在哪儿”这时教师要专心听学生讲话,从他们的语调、语音及神态中,捕捉闪光点,深入的.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感受,点燃学生的激情。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积极的表达,抒发真实的情感,建立审美意识。“同学们,你们还想再看看美丽的鲜花吗?”画面滚动有人在折花,一枝、两枝。“现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学生很容易进入积极的保护角色,主动发言,指责这种不道德行为,树立环保意识的同时,也约束自己的行动。

(二)指导看图,交流表达,归纳学习方法。

这一环节,是教学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第一幅画面,设计如下问题。

1、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好了同桌间说一说。

2、小组内活动,如果每个人都摘花,你想象一下,春天会是什么样呢?想象作为表达的必要手段与方法,一定会广开思路,发散思维。

3、作为一名小学生,你想做点什么?你能做些什么?强调“你能你想”,引导学生个性表达,师生充分交流之中渗透环保教育。

之后,我设计一个活动:现在,花王国的大门向我们这群充满爱心的小天使们敞开了。诚挚的邀请大家到花仙家里做客,让我们为花花草草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吧!让所有的人都爱花护草,让人类永远拥有春天!请你再仔细想想,写下最特别的自己的话。这里强调设计自己的话,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教师作为一个交流者积极参与其中。这个活动,是对前面说话的画龙点睛,也为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展台。教师要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给与恰当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予以鼓励。因为《课标》指出:口语交际应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而且强调“写作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第一幅图教学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方法。设计这一环节,我基于“以人为本,助人自悟”这一创新理念的考虑,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旺盛的主人翁精神状态,浓厚的表达兴趣,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

(三)分散思维、联系生活、拓展创新。

建议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在小组里,选择其他几幅图进行表达。教师变换身份,采访学生,了解表达的情况,并及时给与导向与鼓励,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联系生活,因势利导,抓住有利契机,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约束自己的言行。其中,第二幅图是关于节约用水的话题,对于7、8岁的孩子,描述看到的内容并不难,理解作者的用意,体会这种意境,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硬向学生灌输环保教育的方法,效果一定不佳。我准备了一段录像,让学生看到水资源的匮乏,这样再来写话,就很容易把重点落实,也分散了教学的难点。

(四)资源扩充,延伸课外。

结合班级学生在走廊说话现象严重这一情况,我请同学们为班级走廊设计提示语,既强化教学效果,也对课堂做了必要的补充,更是一次极好的道德教育活动。一堂饶有兴趣的语文课,不但能极大地吸引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还要象磁石吸铁,把学生的爱好拉向语文方面。

五、设计理念:

我认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让课堂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心甘情愿的获得知识、受到启迪、得到熏陶。那么,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精益求精。口语交际以情感呼唤情感,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心灵面对心灵,以生命延续生命的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在我们精心设计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中,积极、自信、生动、活泼的参与,体验表达的乐趣,有所感悟,受到教育,多元情智得以长足发展。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1

《春到梅花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按照内容的由易到难顺序排列。这五篇课文描述了春天的不同风光,语句优美而生动。不断向上的春笋、调皮的雨点、大眼睛般的小池塘、热闹的梅花山、美丽的大草原,或让我们永存记忆,或让我们流连忘返。五篇课文就像一根红线串连的五颗璀璨的珍珠,这根红线就是“春天”,我们可以把这组课文称之为春光篇。本课记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从整个小学阶段来看,这让学生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时完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认识四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则是让学生感受梅花山的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本班孩子大多数对梅花山还是陌生的,甚至有些孩子还不认识梅花,针对这一情况,我需要借助大量图片,紧扣课文词句,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画面,让他们置身于梅花山中,入情入景,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培养其语感。

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我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

本课我的课堂将通过联系生活,兴趣导入;游戏激趣,初读课文;入景入情,精读感悟;自主学习,识写生字;个性作业,拓展延伸五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一、联系生活,兴趣导入

语文学习与认识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梅花山就在南京市,为了拉近课本与孩子生活的距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学伊始,我便问:“在南京有一座山,每当春天来临,山上便开满梅花,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座山的名字吗?”学生自然会说出梅花山,我便相机板书,接着,由于本单元都和春天有关,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系统的概念,我用“春姑娘”将旧知与新知串联:“春姑娘唤醒了春笋和小池塘后又来到了梅花山,唤醒了山上的梅花,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幻灯出示:春到梅花山)。

二、游戏激趣,初读课文

我准备采用读词、读句、读文,三级阶梯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根据低年级孩子游戏教学的特点,我以孩子们都喜爱的闯关夺门票的`方式进行,读词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喜爱的方式读词,重点指导“晶、莹、尽、盛、蓝”的读音。读句各请一位男女生代表,重点指导长句的停顿。读文则全班齐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在词、句的掌握下,读文起来则通顺很多。闯关结束,我给孩子们播放了一组配乐梅花组图,充分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身处梅花山去踏春寻梅,播发结束后整体感知梅花山,孩子们都能说出他们的感觉——梅花山的梅花很美。

三、入景入情,精读感悟

本文共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本课的重点是感受第一段的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在第一段的教学里,我带着孩子们当游客,由远及近的去观察梅花。让孩子们边读边想,边谈感受。由远处看去满山的梅花,突出梅花开得早,开得多;走近一些放大镜头,让孩子们感受梅花盛开的样子,通过想象,通过表演,再通过朗读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直观的图片再现,让孩子们看到如“片片彩云”般的梅花树。最后站在梅花树下,让孩子们仔细去看那“一朵一朵的美花”并出示一幅单朵梅花图,让孩子们去说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晶莹透亮”这一词在直观的图中就能被学生所理解,并不需要做过多空洞的讲解。然后让孩子们再次诵读这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象,让学生整体感受梅花的形、色、质、味,从而用朗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二段写休息日人们到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从“一到休息日,……海洋。”一句让孩子们读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扣住“涌动”、“人流”结合插图,想象大街上人多时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欢乐的海洋”是对梅花山花海人潮热流场面的生动比喻,我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体验。

四、自主学习,识写生字

本文教学两课时,每课我将预留十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写字,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交流如何记忆字形,我只从旁点拨和指导。记忆后通过小游戏及时巩固字形。这个时候考虑到学生都学得有些疲劳,我会让他们做一做写字操,随后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让他们在一个安静的气氛中专心写字。我巡视指导,投影优秀字做激励。

五、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我布置了自选课外作业:

1、画一幅你喜爱的梅花。

2、和爸爸妈妈去梅花山踏春赏梅。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达到课堂向课外课外拓展、延伸的目的,真正作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体会学之欢乐。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2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二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第五课《看电视》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第二单元编排《识字2》、《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五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

《看电视》这篇课文是一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

二、教学目标

《看电视》这首诗歌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二课时,其中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一)认知目标:学生会写“家”、“完”两个字,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技能目标: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情感美,喜爱读诗歌;

(三)情感目标:学生能体会人与人之间亲情;

三、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力求做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及理论依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一)小记者采访,谈话导入新课

1、小记者采访时提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平常在家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第二个问题:你知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最喜欢看什么节目吗?第三个问题:你家的遥控器平常谁拿着,你家看什么电视节目谁说了算?

2、小记者采访代替了教师的平淡谈话带入,让他们带着新鲜、好奇进入本课学习,而且所采访的问题为后面学习课文时解决重难点搭设了一个桥梁,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

(二)听看结合,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动画范读,渲染烘托气氛。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感知课文,初步获得对教材整体内容的感性认识。随后教师提出问题:欢欢家看电视藏着好多秘密,你们想知道吗?要想知道秘密,就要“闯四关”(这样设计是充分掌握学生好胜、喜欢挑战的心理,设计“闯四关”游戏,激发学生主动往下学习的愿望)。

第一关:放课件,认生字,摘果子,教写“家”、“完”两个字。

第二关: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才算闯关。教师提示:遇到读不准的字要看准字音,多读几遍,知道读准再往下读。学生读完后可让学生说“哪些字经你后来努力,你读准了?”。每组喊一学生读课文来代表本组闯关。

第三关:同桌读书,一人读、一人听,读得好,奖给他一颗星。可以让他当小老师,纠正别人的错误,也可以当虚心的学生,从小伙伴那学会一个字。

第一关认生字是复习上节课所学,是为后面读课文扫清障碍。教写“家”、“完”两个字,主要是把识字量分散,体现了每节课动笔!第二关一读课文,要求明确,教师提问题“哪些字经你后来努力,你读准了?”,让学生自己解决难点,互相有启示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有了成功学习的体验。第三关二读课文,互听互帮,读得有层次、有目的,合作读书,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第四关经过一读课文二读课文后填空:

爸爸和我爱看;却换成了;

奶奶爱看;却换成了;

外面一起为妈妈换成了。

第四关的填空是将课文的主线抓出来,学生读课文后如果能将这条主线抓好,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比较容易了。同时,第四关的填空题将学生的视线直接拉入到学生课文之中。

(三)图文结合,读中悟情

针对填空题解决三个问题:

1、为什么爸爸和我爱看足球赛,却又换成了京剧?你是从课文的哪一小节知道这些的?学生读第一小节后,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

2.为什么奶奶爱看京剧却又把它换成了足球赛?出示课文上插图,学生观察图上有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奶奶当时的表情和心理。采用师生赛读、生生赛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方式重点指导读第三小节。

3、为什么我们最后又都提议换成音乐舞蹈?指导齐读第四小节,用“因为”、“所以”回答这个问题。

设计以上三个问题,正是对本课重难点的剖析,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用上“因为”、“所以”说话,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解决三个问题时,把重点放在了第二问题上。通过看图分析奶奶的表情心理,多种方式指导读第三小节,可谓是突破了重点中的难点,解决了难点中的重点。本课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同时,本课的“情”和“趣”都被抓住了。

4、用自己的话讲述欢欢家看电视的故事

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一是培养学生语言口头表达能力;二是训练学生读诗时,在头脑中形成诗歌画面,在转述过程中让学生隐隐感觉体会到诗歌分行排列的文体特征。

(四)整合全文,整体感悟

教师提出问题:欢欢家看电视的故事讲完了,她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课件出示最后一小节),学生齐读。问:你现在知道欢欢家看电视的秘密是什么吗?学生自由说。

最后一问,是对全文的一个整合,学生自由说的'答案也是对课文所要表达“情”的一个整合。

(五)小记者采访

问题一:你最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问题二:以后如果你最喜欢看的《动画城》开始了,而奶奶最爱看的《梨园春》也开始了,你会怎么办?

小记者采访首位呼应,同时小记者所提的两个问题也是对本科内容的一个综合,而且将“情”落实到学生今后的行动上来了。

本教案在设计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感悟。学生读的有层次,先自己解决难题读,再同桌互读,培养了学生会倾听的好习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读书后要读有所收,读有所获。教案在设计时也注重了文本的整体,先整体感知,在分段细细的品读,最后在整合。在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合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本课的教学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的特征——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3

一、说课标

本单元是本册第二个集中识字单元,由《动物儿歌》《古今对》《操场上》《人之初》4篇课文组成,旨在通过集中识字的形式,完成识字任务。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其中《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童谣,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操场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看图学词学句;《古今对》和《人之初》则以通俗凝练的韵语带出识字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

二、说教材

识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大部分是形声字。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通过观察、比较,逐步了解其特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归类识字、比较识字、看图识字、韵语识字等方法,逐步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感受识字的乐趣。

三、说教学

本单元课文一浅显的韵文为主,易读易懂易记。还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有趣的动物知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四季交替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色和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在读句子、读韵语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读准字音,突破“音”和“行”的难点,并鼓励学生边读边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发现,引导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4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应做到五个“实”即:真实、朴实、扎实、丰实、平实。我致力于做真实的自己,做一名朴实的语文教师,教学生扎实的语文知识,努力让孩子的心灵得到丰实,这就是我平实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这六大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共八个单元,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我们今天所说的《荷叶圆圆》一课是本册教材的第六单元中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夏天”,单元语文要素训练重点是重视角色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从而让孩子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文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散文诗,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既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又丰富了学生内心体验,激发想象。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第一阶段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躺”等14个生字,会写“朵、机”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4、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对四季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春天桃花开了,夏天知了在树上唱歌;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本组教材带领孩子走进快乐的夏天,在课堂上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三、说设计

“成就师生梦想,开启幸福人生”是三里畈小学的办学理念,课堂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说明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无定法”说明不能视流程为教条。三里畈小学推行“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本着这一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设计如下:1、谜语激趣,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掌握字词3、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4、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我班学生喜欢猜谜语,所以我就尊重学生的爱好。开课之初,我先出示谜语:“一把大伞绿又圆,夏天站在水里边。”让学生边猜谜语边欣赏荷叶。再说一说荷叶的样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题,荷叶圆圆。这样,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提倡:在语境中巩固识字而不再是单字复现,即让学生在听、读、说的过程中尽快的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采用“三步法”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识记生字:

初读:整体感知,圈圈划划,即慢速地、大声地朗读全文,并把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划出来。

再读:展示朗读,自主识字。

多种形式识记生字:我主要采用游戏法来识记生字。“加动作识字”和“猜一猜”例如我出示生字“摇”、“蹲”学生就做出“摇”、“蹲”的动作,还有“何老师戴了一顶草帽(荷)”

在识字过程中我还适时指导学生书写“朵”、“机”这两个生字,写之前首先请学生观察它们的笔画结构和占格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为把汉字写得规范、美观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对容易出错的笔画进行书空,强化记忆。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醒坐姿(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和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规范写字姿势。

通过“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用肢体语言表演,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在良好的氛围铺垫下,我顺利的展开教学的第三环节:

(三)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首先,老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故事里来了哪些小伙伴,他们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找到相应的词语卡片粘贴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其次,让学生小组交流,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相机结合图片理解:“摇篮、停机坪”等词语意思。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创景中感悟小动物的心情并结合小动物的动作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最后带上头饰表演读文。在不同角色的表演中,孩子们很主动、很乐意地去选择、去展示,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四)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孩子们,美丽的池塘,圆圆的荷叶,还会吸引谁呢?他们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呢?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落实本节课主题思想。在结课时,我还向孩子们推荐课外阅读篇目《夏季的早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教学语言,本课我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五、说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1、多角度评价学生,让评价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自读课文时,有的孩子会读得很有感情,我就适时给以评价:老师真喜欢听你读课文啊,你的声音真好听,真有感情!

2、即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

比如在识字闯关比赛环节,学生进行汇报时,我就做了如下评价:你认字真有进步,能再响亮的给同学们读一遍吗?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声中建立了自信,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体验和享受了成功。

3、培养合作意识,重视小组评价,以及小组之间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对汇报个体的评 价,忽视了小组合作的其他个体的存在,导致了小组合作之后,学生仍然热衷于个体竞争,我会利用小组得星星的方式促进小组合作。如:在朗读课文,全班展示环节,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评价:你瞧,这个小组的同学,角色把握的真好,配合的也真好等。对于优等生而言,应注重评价他(她)对后进生的培养、帮助情况,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六、说开发

1、挖掘教材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例如在教学本节课时,将课本中精美的插图运用到课件中,让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听,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做既营造亲切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巧用生成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的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

3、运用媒体资源。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课堂,正显示着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把文本搬上频幕,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从而优化语文教学。

4、挖掘课外资源。采取的是温儒敏教授推崇的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本课我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是《夏季的早晨》。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观察荷叶并手工制作荷叶。在科学课上一起探索荷叶底下的奥秘。并确定当月阅读主题活动为“夏季”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5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20课《小熊和小鹿》的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小熊和小鹿》是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以人格化的手法,讲述了小熊和小鹿都很守信用的事。故事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寓道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告诉我们答应过别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时做不到,也要及时通知对方并做出解释。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从小树立守信用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按新课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从实际中体会什么叫“讲信用”,学做诚实守信、善理解的孩子。

三、教学重难点

为了诱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引导学生以多形式的读来解决问题,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为:让学生从实际中体会什么叫“守信用”,领悟出做一个好孩子一定要守信用。

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想象力,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在理解本课教学内容上不会有很大的难度。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及课件来引导学生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五、教法分析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倡导“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理念,综合采用了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诱导质疑、激疑导入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快速的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采用激疑的方式导入新课。

(二)复习词语,初读课文字词学习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承接上一节课刚刚学完的生字词,我先利用课件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以多形式的读来复习巩固新词,为后面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精读课文,感悟内化

1、我采用“师引生学”的方式学习第1自然段。我先让1、2组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妈妈要带小熊去奶奶家,小熊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得出来?接着请个别生反馈,我相机出示课文插图一和句子:小熊乐得直打滚儿,美滋滋的说:“太好了!我正想奶奶呢。”图文结合,抓住重点词语“直打滚儿”引导学生体会小熊当时的心情,从而引导学生品读句子:小熊乐得直打滚儿,美滋滋的`说:”“太好了!我正想奶奶呢。,感悟小熊非常想去奶奶家。

2、我让学生自主学习2—4自然段。我先利用课件出示学习要求,接着通过小熊和妈妈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小熊不能去奶奶家的难过心情和他答应了小鹿的约定,就坚决要留在家等小鹿的坚决态度。最后,我通过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再次感悟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让学生在读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增添学生的朗读乐趣。

3、学习5—6自然段,我先让3、4组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妈妈走后,小熊在家是怎么做的?然后请个别生反馈,我相机用出示课件:课文插图2,让学生从图2和等啊等这个词体会出小熊等了很久,并引导学生感悟小熊此刻的心情;接着利用课件播放闹钟滴答滴答的声音和出示实物闹钟,请一个学生表演在等待小鹿的小熊。通过形象直观的表演让学生体会小熊在等待中的着急和失望心情,感悟小熊是个守信用的孩子;最后指导学生带着失望的感情朗读第6段;紧接着,我用课件出示拓展练习:说一说,你有过失望的时候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我让学生合作学习7—8自然段,我先出示学习要求,接着让学生从小熊与小鹿爸爸的对话中了解小鹿没来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感悟小鹿也是个守信用的孩子。最后设计拓展练习:课文中的小熊和小鹿你更喜欢谁,为什么?让学生再次体会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孩子,因为他们守信用,所以才得到大家的喜爱。

5、学习第9自然段。我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做巩固练习:照样子说一说,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和……都……句式,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四)回读全文,引导学生再次感悟文本。

(五)延伸拓展续编故事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延续故事情节,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从而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作业设计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想培养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七、板书设计(课件出示)

小熊不去等和(约好去种树)守信用小鹿生病道歉简洁明了,能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加以概括归纳,是教与学思路的体现,也课文内容的缩影。

下载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 采用多种方式识字,注重识字教学的应用性——《姓氏歌》说课一直以来,在识字教学中,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是重中之重,多识字是为了便......

    一年级语文下册《失物招领》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下册《失物招领》说课稿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失物招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共有八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课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语文说课稿1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失物招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共有八个自然段,配有两......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找规律》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第一课时2......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研说教材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研说教材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题目为:亦教亦研,灵动飞扬。研说的流程主要包括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程说明书 课程名称: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程类型:基础性课程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小学语文学科一年级下册 课 时 数:136(机动26课......

    一年级下册语文四个太阳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语文四个太阳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语文四个太阳说课稿1 一、说教材《四个太阳》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的第1篇文章。本文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