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孝亲敬老事迹材料
个人孝亲敬老事迹材料1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几乎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可是,在如今利益为先的21世纪,真正能牢记这句话的人却堪称凤毛麟角,更别提能时时刻刻做到这一点的人了。
对此,我想应该有不少人感到深深的惋惜和哀叹吧。要知道,孝,是一个家庭的最好的调和剂,是一个国家不可丧失的根源之本,甚至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开展脚步。
普普通通的一个“孝〞字,写起来何尝潇洒和容易,很多人,很多看似知识渊博的君子和学士,总是站在金碧辉煌的大厅或是学校讲堂上侃侃而谈,谈自己对社会的奉献,谈自己身上别人遥不可及的“高贵〞品质……每当在电视里看到这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的虚伪的笑容,我就总恨得牙痒痒。
有功夫把大把大把的时光消耗在争名夺利上,却没有时间去陪陪自己年逾古稀的父母吗在外面吃喝玩乐,高谈阔论,却舍不得多花一点精力去陪父母说说心里话,这,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孝顺吗我想,这真是世界上最荒唐的一个笑话了。
所以,我很想奉劝在事业的王国学有建树的中年人,请放下自己的身段,多多回头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吧,看看他们此刻到底过得好不好,看看他们有没有露出舒心的微笑,看看他们是否还在为你牵挂……不要觉得做这一切很劳累,很麻烦,因为它本就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应当承当的责任。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也会变得口齿不清,到那个时候,你就会明白自己父母的良苦用心。
其实,他们要的并不多,不是黄金万两,也不是高楼别墅,而是,你简简单单的一句问候,和久违的一顿温馨的团圆饭罢了。
想到这儿,我停下了笔。转头看着正在沙发上聊着天的父母,一股酸涩的心情涌上心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似乎也是一个不孝女了,口口声声喊着孝顺,却鲜少主动为父母做过一点事,可对于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爸爸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却豪不害羞地接受着,甚至没有一声谢谢。
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吧!
所以,我默默在心底发誓:从今天开始,牢记孝顺两字,好好照顾爸爸妈妈,哪怕只是陪他们说说话……
个人孝亲敬老事迹材料2
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把这本书合起来了。终于,我读完这本书了。这本书分为六大篇,分别是助人为乐篇、见义勇为篇、诚实守信篇、敬业奉献篇、孝老爱亲篇、自强不息篇。其中让我感触最深刻的是孝老爱亲篇。这本书上每一个人物都感染着我,教育着我。都值得我们学习。书中有助人为乐的党素珍,有见义勇为的林浩,有诚实守信的徐丽珍,有敬业奉献的袁隆平有孝老爱亲的曹亚于,还有自强不息的侯晶晶等等。
不过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捐肾救夫的孝女——曹亚于。
这个孝女是因捐肾救父带父亲上学而感动天下的“当代孝女”——曹亚于。这个女孩很可怜,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便南下福建打工,她和弟弟妹妹都是在外婆家长大的。不过,让她欣慰的是,父母一年后或几年回家一下,每次都带一些东西回家,虽然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但和父母团聚的日子是她和弟妹们最快乐的.时光。本已满足的她却突然接到父亲患上了尿毒症的消息。她急忙赶往重庆西南医院看望父亲。经医院确诊,父亲已经适度症晚期,双肾坏死,必须尽快换肾,否则生命只能用天来计算。这无疑是当头一棒。这个本已不富裕的家庭又要承受着巨额费用。曹亚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她经过反复思考,决定用自己的肾来救父亲,医生说:“孩子,风险很大,你确定吗?”“我确定!”一个坚定的声音传来。不过家人却不同意,经过曹亚于反复哀求,最终医生答应了。还好,一切很顺利。接下来,就要筹集医疗费了,母亲带着弟妹打工,曹亚于也想辍学打工,可家人坚决不同意,父亲泪汪汪的对她说:“孩子呀,不能因为我毁了你的前程啊!”最后经过社会的帮助,曹亚于一家渡过了难关。
读到这儿,我哭了,感动的哭了。“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完全相信、理解了这句话。这个女孩用并不宽阔的双肩,扛起了一个家庭,扛起了自立自强的精神大旗。如果我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也许不会像她那样做,但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发誓:今后一定做个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孝老爱亲的人。好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曹亚于学习。
个人孝亲敬老事迹材料3
读了《孝亲敬老》五十多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我被故事中的主人公深深地感动了,最令我敬佩的是孔繁森爷爷。
自古忠孝两难全,而孔繁森爷爷却做得非常好。他一直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但在他心中也有着刻骨铭心的母子之情。爷爷是个孝子,平时总要在百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与老母亲聊聊家常,与妻子争着照料母亲。有一年的元宵节,他带着老母亲去看灯,但没有动用局里的小汽车,而是借了一辆板车推着老母亲去看灯展。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穿着厚厚的棉衣坐在板车上,腿上还盖着棉被,孔繁森爷爷则在寒风中推着板车穿梭于人流之中。
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孔繁森爷爷对人民都充满无私的爱。爷爷来到西藏,担任中共阿里地委书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每当夜深人静,爷爷总会想起远在千里之遥的亲人。为了党的事业,他把对亲人的感情深埋在心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把藏族同胞当作了自己的亲人。在西藏的高原上,大雪纷飞时,在那间破旧的小土房,当孔繁森爷爷看到孤寡老人衣衫褴褛,双脚的脚趾露在破鞋的外面时,立刻撩开自己的衣襟,把老人的双脚放在自己的胸前,用自己的体温给老人暖脚……一切是那么自然,仿佛面对的是自己的至亲父母。老人的眼眶里热泪滚动……如果没有对人民无私的爱,怎会有这样的举动?
想想身边的父母晚辈们,有的为了工作竟然常年累月不去探望一下父母亲;有的好长时间都懒得打个电话问个好;有的只顾自己吃喝享乐而不去照看一下年迈的父母……记得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这些父母晚辈连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更不要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了,跟孔繁森爷爷相比真实天壤之别。
我被爷爷深深地感动了。虽然我是学生,可能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我决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助人开始,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成为一个能献出爱的人!
如果每个人都能献出一份微薄的爱心,也许看起来不起眼,但就像那小小的水滴,也能汇集成河,流入大海。只要我们每人像孔繁森爷爷那样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予一点关怀,便能聚少成多,聚沙成塔;只要每人都献出一份爱,最后必将汇成爱的海洋。用我们的爱心、真心去帮助需要您帮助的人吧。让世界充满爱,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个人孝亲敬老事迹材料4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个人孝亲敬老事迹材料5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几乎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可是,在如今利益为先的21世纪,真正能牢记这句话的人却堪称凤毛麟角,更别提能时时刻刻做到这一点的人了。
对此,我想应该有不少人感到深深的惋惜和哀叹吧。要知道,孝,是一个家庭的最好的调和剂,是一个国家不可丢失的根源之本,甚至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脚步。
普普通通的一个“孝”字,写起来何尝潇洒和容易,很多人,很多看似知识渊博的君子和学士,总是站在金碧辉煌的大厅或是学校讲堂上侃侃而谈,谈自己对社会的贡献,谈自己身上别人遥不可及的'“高贵”品质……每当在电视里看到这种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的虚伪的笑容,我就总恨得牙痒痒。
有功夫把大把大把的时光耗费在争名夺利上,却没有时间去陪陪自己年逾古稀的父母吗?在外面吃喝玩乐,高谈阔论,却舍不得多花一点精力去陪父母说说心里话,这,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孝顺吗?我想,这真是世界上最荒谬的一个笑话了。
所以,我很想奉劝在事业的王国学有建树的中年人,请放下自己的身段,多多回头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吧,看看他们此刻到底过得好不好,看看他们有没有露出舒心的微笑,看看他们是否还在为你牵挂……不要觉得做这一切很劳累,很麻烦,因为它本就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应当承担的责任。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也会变得口齿不清,到那个时候,你就会明白自己父母的良苦用心。
其实,他们要的并不多,不是黄金万两,也不是高楼别墅,而是,你简简单单的一句问候,和久违的一顿温馨的团圆饭罢了。
想到这儿,我停下了笔。转头看着正在沙发上聊着天的父母,一股酸涩的心情涌上心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似乎也是一个不孝女了,口口声声喊着孝顺,却鲜少主动为父母做过一点事,可对于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爸爸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却豪不害羞地接受着,甚至没有一声谢谢。
这,才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吧!
所以,我默默在心底发誓:从今天开始,牢记孝顺两字,好好照顾爸爸妈妈,哪怕只是陪他们说说话……
个人孝亲敬老事迹材料6
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拥有多达十四亿的人口。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已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年,从未变过且流传至今的那就数孝道了。
孝,乃中华民族传统之美德。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而孝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个评价人们道德素养的尺度。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孝”的概念,那么就没有资格使用“人”这个名词来称呼自己,甚至连动物都不如。羊羔尚且懂得跪乳之恩,乌鸦也知反哺之情。那么作为灵长类的我们又该当如何呢?
古时候《二十四孝》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耳熟能详,故事中的人物也都值得我们敬佩与学习。然而,又过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到了这个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够向他们那样去孝敬自己的父母呢?在这个现实主义的物质社会,很多人也都变的现实。一味追求自己的地位、赚取自己的薪水、寻求自己的恋人,那么又有谁能够真正想到过自己的'父母呢?很多人以为能给自己的父母足够的零花钱,让他们住豪宅就是尽孝了,且不知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于是“空巢老人”就应时而生。而那些空巢老人最需要的就是关爱,能够儿孙绕膝,享受一家人美满的快乐。然而,这些正是那些做子女的所不能给的。因为他们要工作、要赚钱、要追求地位。然而我们反过来想一下,自己的父母都已年迈,这些做子女的又能尽孝几年呢?且不知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恳请那些正忙于工作的子女们好好反思一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尽孝。哪怕是陪父母逛下街、看场电影、聊聊天~这些看起来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却恰恰是父母最需要的。这平凡的一件事就能让他们高兴好几天。如此看来,尽孝又何尝不是一件简单而有趣的事情呢?
所以了解自己的父母,认清父母的需要,让父母快乐,让自己问心无愧才是你当前最应做的。现如今,我们不仅要知道“百善孝为先”,更要做到“百忙孝为先”。把手头的工作放一放,多陪陪父母,这样才能真正履行好一个做子女的职责,才能真正把“孝”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个人孝亲敬老事迹材料7
11月8日晚上八点,我如约坐在电视机前,准备观看央视一套和少儿频道并机播出的“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这是一次和孝心的牵手,也是一次和感动的约会,随着两位主持人娓娓道来的话语,随着一个个候选短片的播放,一个个孝心少年走到了我们的面前,更走进了我们的心里。
在最终获奖的十位孝心少年中,既有把自己的骨髓捐赠给母亲的“阳光少年”邵帅,又有为给妈妈治病攒钱送票而脚步匆匆的“奔跑女孩”路玉婷,既有放学之后和妈妈一起卖烤肉串而四科成绩满分的“烧烤女孩”高雨欣,又有为给奶奶买药、姐弟俩上山掰玉米、相互照顾的湖北姐弟林章羽、何秀巡,既有尽心照顾继父和奶奶、孝心跨越血缘的福建女孩王琴绣,还有制作铁板床千里推着父亲去上海看病的安徽女孩黄凤,既有有每天一个人推着患尿毒症的妈妈去化疗的蒙古族少年赵文龙,还有一个人撑起一个五口之家的重庆女孩吴林香,既有每天一个人照顾背着五十多斤重柴禾、挑着八十斤重水桶扛起全家重担的湖南女孩龙花,更有面对妈妈两次白血病复发而依然坚强的浙江女孩徐沁烨……一个个的孝心少年在异常艰苦的家庭环境中,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扛起了全家的重担,用自己的`坚强诠释了“孝”的含义。
在这十位“孝心少年”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便是来自湖北恩施的那两位“小姐弟”林章羽(随母亲姓)和何秀巡,妈妈不幸患病去世,爸爸外出打工,奶奶常年生病,照顾奶奶的重任便落在了姐弟俩的身上,他们两个一起上山把成熟的玉米一娄娄背回家,心疼姐姐的弟弟何秀巡借口让姐姐看天上飞机的机会,把姐姐背篓中的玉米拿出来放进自己的背篓里,而下山的路上,走在后面的姐姐又悄悄地把弟弟背篓中的玉米拿出来,这样的相互体贴怎能够不令人动容?回到家里来不及休息,姐弟二人为了攒够给奶奶买药的钱,便背着玉米和茶叶去镇上卖,弟弟的肩膀被几十斤重的背篓勒的红红的,可也不肯放下来让姐姐帮助背,姐弟二人为了攒钱给奶奶买药,卖完了东西的钱自己舍不得花一分……最后,姐姐到县城读高中,照顾奶奶的重任便落在了年幼的弟弟身上,在颁奖晚会上,弟弟说自己照顾奶奶和姐姐一样好。这样的孝心、这样的姐弟情、这样的坚强、这样的体贴怎能够不令人泪流满面?
在此次颁奖典礼的最后,主持人向我们分析了“孝”字的含义,上边一个“老”,下边一个“子”,老人在紧紧地呵护着孩子,而孩子又在托举着老人,老人和孩子相互依存,紧紧依靠,谁也离不开谁,这就是“孝”字的真正含义。乌鸦尚知反哺,羔羊尚知跪乳,更何况我们这些人类呢?
看完此次颁奖典礼之后,我陷入了沉思:这些获奖的“最美孝心少年”,几乎全部是单亲或者离异家庭,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孩子们的孝心被唤醒、被激发、被展现,而在父母健在的正常家庭,孩子们被父母精心地呵护,“孝”的意识被深埋、被隐藏,而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呵护孩子的同时,让孩子观看类似的节目,让孩子的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让孝心的花朵在将来倔强地绽放……
-孝 亲 敬 老 事 迹
-墨菊
墨菊,女,今年40岁,在西部市第九小学工作,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她这个人和她的姓名一样普通又平凡。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她工作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作为妻子,她做到了贤良体贴;作为母亲,她做到了慈爱善良;作为儿媳,她做到了百事孝为先。
1994年墨菊与在西部市恩源农场工作的爱人结婚同时也踏进西部市十四中,妻子教师双重责任一肩挑。当时她爱人家由于孩子多,经济条件极不宽裕,我俩微薄的收入要贴补家用,结婚时就没有足够的能力购置自己的住房,听从爱人父母的安排和他们住在一起。爱人在家为长子,下有好几个弟妹,婚前在家是父母最宝贝的小女,兄长最疼爱的小妹,结婚住在婆母家,她却是婆母的长媳,爱人弟妹的长嫂,融入新家庭期间她经历了太多的努力,忍耐和眼泪,最终,她得到婆家人的认可和喜爱,成了婆家大家庭很自然的一员。感受到作为另一个家庭成员的幸福。不久她有了孩子,膝下承欢,其乐融融,她渡过了婚后轻松,舒心的时光。
孩子需要抚养,家庭需要料理,工作需要进尽责,这些虽然繁杂,但都没有击退和压垮坚韧的她,她快速成长,游刃有余与母亲,妻子,儿媳,教师多种角色之间。
在家她是开心果似的一员,在校她是名称职的老师。工作中
她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从来无怨无悔地默默接受领导安排的任务,她喜爱读书,尽最大努力利用多种途径虚心学习,他的工作一年比一年出色。她在单位是同事的知心人,是孩子的恩师,是家长的好朋友。
生活,往往有让人措手不及之事。在2008年12月噩运向她袭去。她年仅65岁身体一向硬朗的婆母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抢救室,经过医生50多天的全力抢救,命是保住了,可是,婆母却成了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症病人,只能躺在床上让人伺候。从此,身为教师母亲和婆家长媳的她,几乎没有了闲暇时间。除了上班外的所有时间都围着婆母转。
婆婆躺在床上不能动,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心里难免产生急躁情绪。她看在眼里,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劳累和疲倦,在下班料理完婆母的吃喝拉撒和家人的一日三餐后,就强打精神和婆婆坐在一块闲聊天,拉家常,哄婆婆开心。只要有空坚持给婆婆按时吃药、擦身翻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在她和家人精心的照顾、关心下,婆婆的被褥整天干干净净的,婆婆从头到脚都是干净、整洁的,每当亲戚邻里来看望婆婆时,婆婆都会流着激动的泪向他们诉说,我虽然身体不好,但我命好,有这样孝顺的好媳妇。
婆婆因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有的时候言语还很难听,每当这个时候,她暗暗告诉自己,婆母是病人,不能和她一般见识,照顾她是儿媳义不容辞的责任,她从不跟婆婆计较。
给婆婆擦身子她力气小翻不动,就用棉垫垫着,一点一点的擦,然后再全身按摩,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锻炼,婆婆的病渐渐有了起色,看到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些琐事,都会有一些不快乐,老年人都有一些个性和脾气,有时会唠唠叨叨,有时也会发火,每到这时,她都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从不和老人争辩,等事情过后,她再细心的了解老人生气的原因,并对老人进行安慰和劝解,让老人开心满意。
有时候老人会和家人因为看法上不同,发生一些不快,而此时,她又成为了“和事佬”,周旋于两者之间,尽最大的努力去排除误会、化解矛盾,使家人重归于好,使老人尽享天伦。
就是这样,她从点滴中学会关爱老人,从琐碎中牵记着老人,用言行感染着老人,从困境中扶助着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坚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撑、生活挚友和坚实后盾。
有人说她付出太多了,可她却不这么想,她觉得作为一个人要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良心。为人媳,侍奉二老;为人女,孝敬双亲;为人妻,家庭和睦;为人母,儿孝女贤。这是天经地义,作为女人,作为人媳,人妻,人母,她流过泪,有过委屈,也埋怨过老天对自己的不公。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她说:因为父母给了她生命,公婆给了她关爱,丈夫给了她支持,孩子给了她力量。工作给了她智慧。
人说家和万事兴,如果家庭和睦了,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她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始终认为尊老、爱老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因为每个人都有老了的时候,只有我们为下一代儿女树好尊老、爱老的标尺,让他们从小在爱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才能让他们明白,爱心、孝心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责任和品质。知亲恩,善待儿女;求子顺,孝奉双亲。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没个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温馨的家庭是动力的源泉,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我们步入老年后,让我们都能够自豪的说声:“做人,我一生无愧吧!”
201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