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15篇)
小班数学教案1
活动准备:
鞋子、袜子、夹子、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老师遇到难题了!你们看这里的鞋子,老师想把它们一双一双的整理好,可是这么乱,我都不知道怎么整理了。
我知道小(1)班的小朋友特别能干,老师想请你们把鞋子一双一双的整理好,好吗?我们开始吧!
二、初步探索:
1、幼儿进行自由配对,询问:
A、你整理的是一双什么鞋子?
B、它们的样子是不是一样的?
C、它们一样大吗?
D、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2、请小朋友拿着你整理好的鞋子围成一个圈坐到老师前面来。提问:
A、小朋友刚才你整理的是一双什么鞋子?
B、数一数这双鞋有几只?
C、这两只鞋它们一样大吗?我们来比一比?
D、它们的样子是不是一样的?颜色是不是一样的?
小朋友看看你整理的是不是一双鞋?
3、小结
原来两只鞋子它们要样子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才叫一双鞋。
三、巩固经验:
1、今天早晨,老师洗了许多袜子,想把它们都晒干,可是
有许许多多的袜子,我都分不清哪只和哪只是一双了。老师请小朋友们帮忙:把袜子一双一双的整理出来,再拿到后面的绳子上用夹子夹好,好吗?
那么,让我们开始整理吧!(幼儿自由整理)
2、我们来看看,这些袜子都是一双一双的吗?
四、结束部分:
小朋友,你们的小手真能干,回到家可以做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了。
我们一起来玩“小手真能干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活动的目标符合我们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又适当的增加了难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在活动中,教师更多是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支持、推动幼儿主动学习。第4篇、小班数学按物体的颜色分类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2、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初步尝试按鞋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等特点进行配对。
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养成自己整理鞋子的良好习惯。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半圆形的座位安排,中间留有空地;经验准备:宝宝有穿脱鞋子的经验材料准备:与幼儿人数相近的大小、颜色、款式各异的鞋子散落放在鞋架上,用布先遮起来;人手一张白纸;欢快的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奇怪的鞋子师:娃娃家里的宝宝呀,特别爱漂亮,她每天都要换一双新鞋子,所以她的鞋子特别多,最后,连她自己都分不清哪两只是一双了,有一天他穿了一双很特别的鞋子,一只是大的红鞋子,一只是小一点儿的花鞋子(教师边讲边出示两只鞋子),可是这一天,她非常不开心,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不开心吗?(幼儿猜测,引导幼儿发现两只鞋子的不同)小结:两只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也不一样的鞋子不是一双,所以穿的人当然就不舒服了。
二、我的鞋子师:那我们穿的鞋子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师:我们穿的鞋子的大小相同,颜色一样,款式也一模一样。除了这些秘密外,它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教师提供白纸,引导幼儿观察鞋底的秘密小结:两只大小相同,颜色一样,款式一样,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也相同,但朝向相反的鞋子,我们叫它一双鞋。
三、鞋子配对(出示鞋架和随处乱放的鞋子)师:娃娃家的宝宝经常把鞋子乱丢乱放,害得妈妈找也找不到,还常常把鞋子穿错。听说我们小朋友很聪明,能够把鞋子一双一双的整理好,他们家的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整理一下,好吗?可是怎样的两只鞋子才算一双呢?
师:我们脚上穿的鞋子的款式、颜色和大小都是一样的,请你也按照鞋子的大小、颜色、款式、鞋底的花纹和形状以及朝向等特点,把这些鞋子一双一双的配配好,再把它们摆放在座位前。
师: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两只鞋子放在一起呢?
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鞋底的形状和花纹也一样,凹型所朝的方向不一样的两鞋子叫一双,所以要放在一起。
四、养成整理鞋子的好习惯师:我们的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把娃娃家的鞋子一双一双的摆放整齐,这下娃娃的爸爸、妈妈和宝宝要穿鞋就很方便,也不会穿错了,看上去也很漂亮。平时,我们回家换下来的鞋子也要一双一双的放整齐,下次穿的时候会又方便又快,而且,看上去也舒服。
活动反思:
1、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教育。
本活动的设计以“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经验,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当幼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配错鞋子),于是我生成了《鞋子对对碰》这一活动。通过幼儿的实践,来解决幼儿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
2、让幼儿在同伴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学习。
同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让他们共同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修正。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台”。
活动的目标符合我们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又适当的增加了难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在活动中,教师更多是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支持、推动幼儿主动学习。
小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体轻重,并能大胆地用语言讲述:××轻,××重。
3、学习整理操作材料,保持桌面的整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时感觉过轻重。
2、物质准备:
教具:玩具卡车两辆,玩具天平一个。实物:大橡皮泥、小橡皮泥各一块、棉花、积木、玻璃球。
学具:幼儿用人手一册,人手一支笔;每组一个天平,一筐实物(纸球、积木、铁片、雪花片棉花、积木、玻璃球等)。
活动过程:
一、看看掂掂,感知货物轻重。
出示两辆相同的大卡车,上面分别放有大橡皮泥和小橡皮泥,引导幼儿观察并猜一猜:卡车上运送一种货物,它们有什么不同:哪个重?哪个轻?
请个别幼儿上来掂掂,再说说:哪个货物重?哪个货物轻?
在汽车上换上一团棉花和一个玻璃球,让幼儿摸一摸,掂一掂,正确感知棉花和玻璃球的轻重。
二、观察天平器的变化,认识物体的轻重。
出示天平器,告诉幼儿天平器是衡量两个物体轻重的一种工具。然后,在天平两边分别放上积木和玻璃球,让幼儿观察天平的变化,并说说:天平吕有什么变化?天平翘起的一边表示什么?天平沉下的一边双表示什么?也可以让幼儿说一说谁重谁轻,再在天平器上演示验证,从而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物体的轻重。
出示大橡皮泥和积木,让幼儿猜猜谁重谁轻,再请幼儿教育上来将橡皮泥和积木放在天平器的两边,带领幼儿进一步感知认识物体的轻重。
三、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分辨轻重: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想一想: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圈出重的物体。
分辨轻重:请幼儿每次拿两上筐中的实物玩一玩,掂掂或在天平器上称一称,感知两物体的重量,说一说:××轻,××重。
四、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用书》P9,请个别幼儿大胆地说出谁轻谁重。
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同时玩了哪两样东西,哪个重?哪个轻?提高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分类
有幸参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届双高课的教学比武活动,在去之前准备了一些零散的经验,除了业务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力争在比赛的24个小时里,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与那里的孩子共享快乐课堂.设计的教案如下:
小班数学教案4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班的数学活动《豆豆乐》。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在农村,地里的豆慢慢地长大了,孩子们对身边的这些变化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我抓住这一契机,利用豆设计了这个以数学为主的探索活动,让孩子们在猜豆、剥豆、数豆、排豆、串豆的过程中,在自然流畅的感性活动里,自主观察与探索,自由表达与表现,从而体验到快乐和成功。
(2)内容分析
《纲要》中强调要遵循幼儿身心的规律与学习的特点,并指出“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利用身边事物和现象”. 《豆豆乐》是幼儿园小班下学期的数学活动,本活动要求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量和按照物体的大小进行排序。小班下学期的幼儿活泼好动、爱玩,并乐于在玩中去学习各种知识,对数、排序的概念和都有了些零碎的认识,同时他们对数数、排序也非常感兴趣,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我选择并设计了《豆豆乐》这个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初步学习对数量的认识。
(3)幼儿现状分析
通过半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对于感知数量和简单的AB式排列在一些活动中已初步接触过,本次活动要求幼儿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并在排序中能有所创新。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小班幼儿虽然喜欢数数、排排,但准确度不高,往往会无意识的去玩。因此,在此次数学活动中,我尝试用自然资源,让幼儿在生活中爱上学习
(4)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在制定活动目标时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数学领域的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注意了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在猜猜、排排、串串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和按照物体的大小进行排序。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5)活动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以及幼儿的认知理解水平,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知5以内的`数量。活动的难点是:按照物体的大小进行有创造性的排序。
因为活动目标中既有认知、能力的要求,有对幼儿的态度、情感的发展尤为关注。因为新《纲要》中提出了“能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数量”的目标,以豆为主要材料,通过设置帮猫妈妈做事的情境,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6)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进行了以下的物质准备:蚕豆、豌豆、牙签、框若干,四只小鸡,猫妈妈卖豆的图片以及插豆的盘子。
这种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开展的探究活动符合《纲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二、说教法
这一活动的教学对象是小班幼儿。他们年龄小、爱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
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知识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中我安排幼儿进行了独立的剥豆、排豆,操作中主要是让幼儿在感知数量的多少,提升经验,然后进行简单的观察,发现这些豆的大小不同,来引导幼儿排序。
2、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小班幼儿易受情境感染的特点,有目的地创设了 “帮猫妈妈插豆”的情节,以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融入到做事情的情境中,激发幼儿的数数兴趣,让幼儿积极观察,动脑,以达到个性与素质的共同发展。
3、交流讨论法: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在剥豆排豆的过程中,我让幼儿和好朋友说说每节豆荚里有多少,比一比,在排豆的过程中,观察大小,充分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进一步感受到了参与活动的乐趣。
三、说学法
1、操作法:本活动的操作是通过让幼儿独立完成剥豆、排豆和串豆。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这样形象地比喻“孩子的学习是听过就忘记,看过就记住,做过就理解。”这句话很好地阐明了孩子的思维和学习特点:直接行动思维接受知识的速度优于具体形象思维,更优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本次活动就是以这种理念为依据,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里自由地操作。
2、情境体验法: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通过情节,使每个幼儿都有实际体验,获得愉快感、轻松感与成就感。在情节中轻松掌握了数数、排序。在反反复复的观察和交流中,并不缺少的是为孩子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努力下一步步地接近成功,从而培养孩子们喜欢帮助他人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
3、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
四、说教学过程
《纲要》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作用,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做法和说法,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观察性、操作性、交流性”.我主要分三个环节:
一、猜猜
1、猜猜这节豆荚里会住着几颗豆宝宝?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幼儿兴趣,初步感知数量。
2、每位小朋友拿出凳子下面的豆荚,与好朋友之间相互猜一猜,为幼儿提供相互交流的条件。
3、然后验证结果。做了一个喂小鸡的游戏。
二、排排
这里先让幼儿观察豆,发现大小不同,自然地引出豆宝宝排排队,然后让幼儿有意思的去排,在此基础上,让有幼儿自由发挥,创造性的给豆宝宝排队,让孩子们在体验生活乐趣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三、串串
这一环节是前两个环节的提升
1、在这部分有目的地创设了 “帮猫妈妈插豆”的情节,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根据幼儿的意愿随意的去串豆,培养兴趣,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2、让幼儿把做好的豆串送到熊妈妈的店里,这里是要求幼儿按圆点的数量插上去。
3、最后让幼儿把插好的豆拿到街上去卖,使幼儿很有成就感。
生活是丰富多彩、生动真实的,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材料,给孩子提供一个乐中学的空间。本活动充分体现了教育的生活化。老师尊重幼儿的世界,走进幼儿的生活,以豆为一根主线,引导幼儿猜豆、排豆、串豆,使孩子充分体验到了游戏中的愉悦,体验到了收获的愉快情绪,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在活动中,幼儿不断地感知,动手操作,数数排排,注重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注重形成幼儿持续学习的意向。幼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孩子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因此幼儿的兴趣得以激发,各种潜能得以开发。
小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能给苹果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颜色、大小分类摆放。
2、能用语言表达出苹果的特征,用身体语言表达出大和小。
3、在游戏中能礼貌待人,学会分享。
活动准备:
1、大的红苹果15个 ,小的红苹果15个; 大的绿苹果15个,小的绿苹果15个大的红箩筐1个,小的红箩筐1个。
2、大的绿箩筐1个;小的绿箩筐1个。
3、小刺猬的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T: 我是程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来跟你们一起做游戏好不好啊。但是我有一个好朋友也想跟你们一起玩,好不好啊?我请你猜猜他是谁?他的身体小小的,背上都是刺。是谁啊?(小刺猬)。我们鼓鼓掌欢迎欢迎。
2、摘苹果T: 马上就要过冬了,小刺猬要准备过冬的食物了。我们前面有个苹果园,我们一起帮小刺猬摘苹果,你们愿意吗?”
3、数苹果T: 我摘了很多苹果!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先数我摘的苹果。看看我是怎么数的(一个一个放在椅子上数,示范手口一致点数)一共摘了4个苹果。你们也来数数看。待会小刺猬会来问你的。(老师个别指导)T: 请你告诉别的小朋友,你摘了几个苹果。(请几位幼儿上来数数看。)T: 现在再来数数我摘的苹果。数的时候我们要用到我们的手指宝宝,我们把我们摘的苹果放在椅子下面。(把苹果贴在黑板上)
4、区分苹果的种类并分类摆放T: 那你们看看这四个苹果长的哪里不一样吗?(引导幼儿说颜色和形状不一样)原来这两个是红苹果。这两个是绿苹果。那这两个红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吗?一个是大大的,一个是小小的。(拿出大大的红苹果)那这个苹果的名字叫“大大的红苹果”(用身体语言来表示大大的。)(同样出示另外三个苹果,把四个苹果放在手上。)T: 我们把摘到的苹果放在箩筐里送给小刺猬吧。我们来看看这些箩筐是什么样子的。(有大大的红箩筐,小小的红箩筐,大大的绿箩筐,小小的绿箩筐)T: (出示大大的红苹果)那这个苹果该放在哪里呢?(请幼儿上来放苹果,同样出示另外三个苹果,让幼儿来放放看。)你们真聪明!那我请小朋友把你们的苹果来放一放。(先请一个小朋友来放,然后再请小朋友来放)T: 我请四个小朋友来检查一下,小朋友放的对不对?
5、结束活动 T: 有了这么多的苹果,小刺猬不愁冬天没的吃了,他真开心,他说“我们一起唱首歌吧!”
小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2、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尝试拼合图形。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用硬纸板制成一条“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土坑”,镂刻下来的图形涂上颜色即成“石块”。(将个别圆形、正方形两等分)
2、兔妈妈胸饰。
活动过程:
1、游戏“做夹心饼干”,复习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教师扮成兔妈妈,幼儿扮成小兔。
教师:“天气太冷了,兔奶奶生病了,我们去看望她好吗?”
教师:“我们带点什么去好呢?”
游戏“做夹心饼干”,要求将图形标记贴在胸口,找一个贴相同图形的幼儿做朋友,最后要说出做的是什么形状的夹心饼干。
2、引起幼儿玩“修路”游戏的兴趣。
教师:“做好了夹心饼干,我们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到兔奶奶家要经过一条小路,可是这条小路坏了,怎么办呢?”
3、幼儿“修路”,辨知图形。
教师先带领幼儿观察一下小路有哪些图形,然后请幼儿拿“石块”一一对应地嵌入小路的“土坑”中。
3、尝试组合图形。
启发幼儿想办法把两块半圆形的“石块”和两块长方形的“石块”嵌入“土坑”中。
4、游戏“踩石头”。
教师:“小路修好了,我们一起到兔奶奶家去吧,不过在过小路的时候我们一起来玩个踩石头的游戏,我拿出什么形状的图形,你们就去踩什么形状的“石头”并说出这是什么形状。“
5、到兔奶奶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数学教案7
一、教学内容:
小班数学活动《小熊看戏》
二、教学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序数,能按照序数找到相应的位置。
2、愿意做小剧院的志愿者,为大家服务,安排座位。
三、教学准备:
1、准备10张小椅子(排成两排,每排5把椅子,前排椅子贴红色标记,后排椅子贴蓝色标记,贴上点点数字标记)。
2、戏票10张,红点卡1~5当作红票,蓝点卡1~5当作蓝票。
3、志愿者胸牌5~6个,演出头饰及服装若干。
4、小旗帜(数数开始方向标记)。
5、幼儿画册(第二册P18)。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按照序数找到相应的位置。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练习法、观察法、谈话法等。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今天小熊要去小剧院看表演,你们有没有去小剧院看过表演呀?
(二)、介绍小剧院。
1、介绍戏票。
介绍戏票和座位的关系,告诉幼儿观看演出时必须对号入座,不同颜色的戏票分别对应不同的座位。
提问:红色戏票坐第几排?蓝色戏票坐第几排?
2、游戏:找座位
引导幼儿按照序数找相应的位置。
师:“第一排第一个座位,第一排第二个座位……”
3、讨论
师:你们觉得小剧院需要几个志愿者?
(三)、游戏:小剧院(可做延伸)
1、规则:请志愿者带着观众找到座位,其余幼儿做演员在舞台上演出。
2、进行角色交换,继续游戏。
小班数学教案8
一、活动目的:
1、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助人为乐的情感。
3、感知圆形、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准备:圆形、正方形妈妈“哭”和“笑”的图片各一张;正方形圆形宝宝小卡片若干;圆形正方形小盆、饼干、盘子、椅子等;情境创设:图形宝宝的家。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入座
老师带小朋友学小鸟飞进入活动室。
忽然听到哭声,大家找一找。原来是图形妈妈在哭(出示图片圆形妈妈和正方形妈妈在哭)原来是他们的图形宝宝不见了。
2、游戏:帮图形妈妈找宝宝
小朋友们认识她们的宝宝吗?
小结:圆形宝宝长得像妈妈,它的边是光滑的,没有角的。正方形宝宝长得像妈妈,它有四条相等的边,四个相同的角。
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一找,看看它们藏在哪里。找到以后,排好队把它们送回到妈妈那里(相应的贴有图形大图形的小盆里)。然后,回到座位上。
3、图形妈妈请客
小朋友们帮图形妈妈找到了宝宝,图形妈妈高兴的笑了。(出示图片圆形妈妈和正方形妈妈笑了)图形妈妈要请小朋友去它们家里做客。老师带小朋友去,大家一定要有礼貌。
带有而进入圆形家里,引导幼儿观察圆形的家里什么是圆形的。
钟表、桌子、小凳子、盘子、饼干等。
带有而进入正方形的家里,引导幼儿观察正方形的家里什么是正方形的。桌子、椅子、手帕、盘子、饼干等。
请小朋友吃饼干,拿到饼干后举起来让老师看一看,你的饼干是正方形还是圆形。
4、延伸活动分组制作小饼干。(幼儿用图形模具泥塑各种几何图形)
设计意图:
在“认识图形”活动中,幼儿已基本掌握正方形和圆形的特征。但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思维能力相对较差,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这两种图形的认,根据幼儿对新事物探究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次复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把图形这一抽象事物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表征,幼儿可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活中丰富的形状和图案以及动手操作的辅助,把原本枯燥的内容转换成生动有趣,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从而加深幼儿的印象和记忆。
活动反思
小班数学教育中的认识平面几何图形是的难点。并且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强来达到教学目标,以故事情节贯穿活动始终,并创设情境使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首先,用图形妈妈的哭声吸引了幼儿,使幼儿有种帮助图形妈妈的渴望。从而去认真观察图形妈妈的特征;其次,通过送图形宝宝回家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通过游戏“到图形妈妈家做客”使幼儿在情境中兴味盎然地感受生活中的图形,幼儿在对各种几何图形的食品品尝的同时,又进一步认识了图形,能辨别各种图形的外形特征,正确说出其名称,让幼儿在品尝中学到知识,而又不觉得枯燥乏味。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最后的延伸活动又让幼儿感受到了操作、创作的乐趣。
本次活动是根据本班幼儿具体情况来设计的,所以教学效果达到。但是,通过反思我认为在师幼协调互动方面还有所欠缺。
小班数学教案9
活动名称:
种花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并进行形色辨识
2培养幼儿通过探索判断事物特征的能力
活动准备:
自备教具: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作业纸:
情境创设: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土地、红、黄、蓝三色小花若干,每组一个小筐
配备教具:
贝贝羊宝宝兔嘟嘟牛教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动物形象,引起幼儿的兴趣
“勤劳的贝贝羊、宝宝兔、嘟嘟牛三个好朋友要种花,他们每人都有一块地,看,这是贝贝羊的,这是宝宝兔的,这是嘟嘟牛的(依次出示),你们看,他们的土地的形状一样的,都是什么形状”(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
“贝贝羊、宝宝兔、嘟嘟牛开始种花了,给花施肥、浇水,没过几天小花就长出来了,看看,贝贝羊、宝宝兔、嘟嘟牛的地里都长出了什么颜色的花”(红、黄、蓝色)
二、幼儿操作,进行颜色辨识
“我们也一起和它们一起种花吧
发给幼儿每人一张作业纸”(听老师的要求开始“种花”)
如:三角形里种红色的花(幼儿在小筐里找到红色的小花,贴在三角形里)
三、请幼儿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请幼儿翻开书第14页,观察书中都有什么颜色的图形,红框里有什么图形,红框旁边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他们两个放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以同样方式讨论下面两组图)
人手一份几个图形泡棉,取出红框和蓝色三角形,尝试操作第一组。拼好后,请幼儿把拼好的颜色在书上涂出来(以同样方式讨论下面两组图)
小班数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1、2、3、4。
2、手口一致地正确点数物品。
活动准备:数字卡片、糖果
活动过程:
一、认一认
1、出示数字看片,与数字宝宝打招呼。
你认识这些数字宝宝吗?
他们是谁?跟这些数字宝宝打招呼。
2、这些数字宝宝像什么?
二、拍手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
师:宝宝的眼睛看清楚,看到几,拍几下。
三、数一数
1、宝宝们真聪明,都认识了数字宝宝,数字宝宝奖励你们,请你们吃糖果。这些糖果数字宝宝都给你们分好了,你听好了,不要拿多了,也不要拿少了。在你的椅子上找找有没有数字宝宝,数字宝宝是几,你就拿几粒糖,别弄错了。
2、幼儿根据数字卡拿糖果。(重点关注:幼儿点数拿糖果)
3、看看糖果拿对没有,互相说说、数数你拿了什么好吃的糖。
跟数字宝宝再见。
小班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比较大小、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使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大小、长短和高矮的含义,体会比较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和高矮。
2、使幼儿经过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大小长短和高矮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长短、高矮、大小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大小的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比较的标准和比较的方法。
2、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仪器:
实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幼儿对实际生活中大小、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把尺子,问:这把尺子长还是短?
2、当幼儿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分别拿出比它短和比它长的尺子,引起幼儿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种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教学“大小‘长短”、“高矮”。
(1)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比一比
让幼儿看图找一找、比一比。同桌小朋友互相交流。
3、练习
4、小结
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大小、长短、高矮的,比较大小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大小长短和高矮。
5、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较,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七、作业
运用已学的知识,找身边熟识的事物比一比,说一说。
小班数学教案1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体轻重,并能大胆地用语言讲述:xxx轻,xxx重。
3、学习整理操作材料,保持桌面整齐。
活动准备:
1、教具:玩具天平一个。实物:大小橡皮泥,棉花,积木,玻璃球。
2、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观察实物,感知轻重。
出示大小橡皮泥,引导幼儿观察并猜猜: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哪个重,那个轻?请个别幼儿上来掂一掂,摸一摸,正确感知棉花和玻璃球的轻重。
(2)观察天平器的变化,认识物体的轻重。
出示天平器,告诉幼儿天平器市衡量两个物体轻重的一种工具。然后,在天平的两边分别放上大小不同的橡皮泥。让幼儿观察天平的 变化,并说说:天平器有什么变化?天平翘起的 一边表示什么?天平沉下去的一边又表示什么?也可以先让幼儿说一说谁重谁轻,再在天平器上演示验证,从而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物体的轻重。
出示棉花和积木,让幼儿比较。
2、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 什么?想一想: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知道得?请你圈出重的动物。
(2)观察天平和水果,想一想,连一连使天平的两边一个重,一个轻,以及一样重。
(3)小熊和小老鼠要秤体重了,想一想,谁重谁轻,请你圈出重的小动物。
3、教师做总结。
小班数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使用体重仪和量身高的仪器。
2.尝试量身高称体重,在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体检的乐趣。
活动准备
体重仪(带有量身高的仪器)一台
活动过程
一、回忆以往经验,感知体检的项目。
1.教师:大家想想,我们保健室的老师给你们体检的时候,会检查哪些项目呢?
2.幼儿回忆以往经验并回答,教师从幼儿的回答中提取出量体重和测身高两个方面。
二、探索正确使用体检的仪器。
1.出示体检用的仪器
这是什么?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谁会用它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演示使用量体重和测身高的仪器
3.幼儿讨论正确的使用方法。
三、尝试帮助同伴称体重、量身高。
1.我们今天要称体重、量身高,请大家一起来帮忙,
我们应该怎么看测量的结果呢?
2.幼儿自由述说自己的经验,知道要看仪器上面的刻度。
教师:我们测身高时应该怎样站呢?
3.大家共同测量身高和体重。
四、请小朋友记录下自己的测量结果,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小班数学教案14
小班数学活动:比较多少
活动由来
小班幼儿对于数量的比较,没有一定的方法,多数是通过直观的观察得来的。而要将两组物体的数量在头脑中进行比较,这对于小班幼儿而言是不现实的,而一一对应的排序方法是比较物体多少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本次活动我们让幼儿通过实物操作来判断出两种物体之间多、少的关系。通过活动初步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多少”,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目标
1。能找出较多的物体,比较多少。
2。知道一一对应的方法,并能运用在活动中。
3。体验抢凳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图片3张、纸偶2个、记号笔、铃铛、凳子
2。经验准备
抢凳子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课题。
师:“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汪汪狗,一个是跳跳兔。”
二、出示礼物,感知物体的多少。
师:“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们收到了许多许多礼物。”
1。出示图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萝卜有几个?我们伸出小手数一数?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颗?请幼儿想办法比较谁的礼物多?”
2。出示图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
哪个小朋友知道3个蘑菇多,还是4个苹果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3。 出示图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块饼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几根骨头?请幼儿比较,谁的礼物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小班数学教案15
活动目标:
1、能用标记记录图形的颜色和大小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图形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3、活动后能将材料收拾整齐。
活动准备:
教具:摸奖箱、各种图形卡片、大的标记图5张、标记卡片若干张(大小、形状、颜色标记)
学具:幼儿人手1-2份操作材料;颜色、大小、形状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摸奖游戏
1、师:小朋友,今天有许多图形宝宝来和小朋友们玩,它们在哪里呢?在老师的箱子里,等一会,请小朋友们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摸出来,摸到以后,请你说一说,你拿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宝宝。
2、幼儿摸图形,并自己说说图形。
3、摸奖游戏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现在我们要跟图形宝宝们来玩一个“摸奖”的游戏。怎么玩呢,小朋友手里的图形宝宝是奖券,老师来摸奖,请中奖的小朋友到前面来领奖。
(1)教师摸奖
(2)请一名幼儿摸奖,依次下去。
4、结束摸奖游戏
师:好了,摸奖游戏就先玩到这里,我们下次再玩。
二、看图形选标记
1、师:又有几个图形宝宝们来玩游戏了,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依次介绍。
2、师:这些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呢?
3、我们用什么办法把它们记录下来呢?
4、我们来给它们选一下它们自己的标记。怎么选呢?请你选一张有图形宝宝的纸条,然后给它选好标记,粘到白纸上。做好的小朋友把它送到黑板上的图形宝宝下面。
5、幼儿选标记。
三、看图形做标记
1、师:刚才,我们给图形宝宝选了标记,现在我们来给图形做标记。
2、师:请你先想一想,你准备给它做什么标记。
3、幼儿做标记。
实用的小班数学教案4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抽象、概括一组图形的共同特征,为一组图形制作两个特征标记。
2、要求幼儿学习按指示进行操作,并学习按指示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图形卡、标记卡。图形片。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出示图形卡1.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请来了很多的图形来我们班做客!看看都有些什么图形来了呢??(三角形、圆形、梯形、长方形等)这些图形什么不一样呢?那我们再仔细看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地方相同的地方呢?
(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图形)
师:它们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不可以用什么东西来做表示?(引导幼儿想出可以用标记表示)那我们用什么样的标记来表示呢?老师来这里有一些标记,你们来选一下,看看那个标记最合适呢?这个标记表示什么呢?
2、出示图形卡2.
师:老师还有一张卡片,卡片上还有很多的旗子。我们来看看吧!他们那些地方相同呢?你觉得应该做什么标记来表示他们呢?
(让幼儿想出可以用标记的方法)
二、小组活动。
1、一二组。制作特征标记。
师:这两组的活动和我们刚才的挥动是一样,先看卡片上都有什么样的图片,他们那些地方相同,应该做几个标记来表示呢?做了说说卡片上是什么图形,你做了什么标记呢?
2、三四组,看实物图填分合式。
师:先看看图上有什么,有多少,他们都有什么地方不同,然后在记录图上按标记记录每样有多少,记好了怎么都呢?
3、五六组,填房子图。
师:谁来说一说怎么做呢?(教师讲解如何填房子图)
4、幼儿的活动。
三、收拾教具,结束活动。效果分析: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在一堆物体中,把名称相同的物体找出来。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初步的比较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装实物的小盘、分类合各一只。
2、每个幼儿四块雪花插塑、四颗蚕豆、四根小棒。
3、积木、皮球、玩具汽车若干。
4、红、黄、绿塑料框各一只。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积木、皮球、玩具汽车,引导幼儿观察,有些什么玩具?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去把积木、皮球、玩具汽车分别放在红、黄、绿三只塑料框里。分完后要求幼儿说出红框里装的是积木、黄框里装的是皮球、绿框里装的是玩具汽车。
2、操作活动:分给每个幼儿雪花插塑、蚕豆、小棒各一盘,分类合一只。教师说:“小朋友看看,你盘子里有些什么东西?”(雪花插塑、蚕豆、小棒)“现在。请你们帮忙把他们分开来,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个格子里。看谁分得对又快!”
3、分组活动:
(1)、出示第一环节中分好的三框玩具,请幼儿集体回答红框里装的都是积木,黄框里装的都是皮球,绿框里装的都是玩具汽车。
(2)、请三位幼儿各捧一筐玩具、并告诉大家,这是什么颜色的框,装的都是什么玩具。
(3)、其他幼儿根据自己想玩什么的意愿分别与这三位小朋友站在一起,站好后,教师分别问:“你们都是玩什么玩具的?”
(4)、幼儿自由找地方玩,玩后要求把三种玩具仍分类放好,并边放边说——这一筐里都是什么玩具。
4、教师根据活动情况进行小结,课时结束。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实践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对物体进行排序。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胸饰人手一份(猫、狗)分颜色与大小。
学具:
(1)鲜花铺(分颜色、分大小)
(2)服装铺(分颜色、分大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大小、分颜色、分种类)
(4)食品架(薯片)(分颜色、分高矮)
(5)课件
(6)图书架(分大小、分颜色|
三、活动过程:
1、实践感知:(听音乐进场)
T:小朋友,快来看,这是谁呀?(汪汪),他们呢?(咪咪),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咪咪和汪汪排队进大商场好吗?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
咪咪,我们一起来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队的?再来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幼儿集体说,教师总结)
T:队伍都排整齐啦,接下来我们要进大商场啦,大商场里的货物可真多,有鲜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图书、有服装,还有一个好玩的电子游戏室,请汪汪和咪咪一样一样地去玩一玩,如果你发现那些商品没有排列整齐呀,就来做理货员,把它们理一理,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
3、集体参观百货商店,讨论:
T:咪咪,快来食品柜看看,这里的薯片可真多,颜色不一样,高矮也不一样,看看刚才的理货员是怎么排的呀?(讨论,如有错误,集体修改)总结:哦,原来它们是按照高矮(颜色)不同来排队。
食品柜看完了,我们再来图书室看看吧……
4、运用迁移
T:马上要过新年啦,百货商场里呀想挂一些漂亮的气球来布置新年的气氛,请我们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来帮忙想一想该怎么挂呢?看看谁想出的方法多?(先讨论)然后个别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分辨动物的花纹,练习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能正确说出总数。
2、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活动操作过程,能正确地进行操作。
【活动准备】小动物的布景,数字,糨糊,小动物图片,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动物朋友来和我们一起玩躲猫猫的游戏,你们想不想一起玩啊?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小动物的布景图,引出长颈鹿、老虎和斑马。
师:看!请你们来找一找,这个森林里藏了什么动物?找到请举手告诉我!
请幼儿说说看找到的小动物。
2、将长颈鹿请出来,引导幼儿观察它的花纹,讨论花纹的不同和数量。
(1)师:“看到了这么多动物,我们一个一个把他们请出来吧”。
“请一个小朋友来指指看哪个是长颈鹿”。
“他指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把长颈鹿请出来,一起说‘长颈鹿快出来,长颈鹿快出来’”。
(2)引导幼儿观察长颈鹿的花纹,知道它的主要特征。
师:快看,长颈鹿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的,哪个小朋友能说说看。
小结:长长的脖子有圆圆的花纹,就是长颈鹿。
(3)师:长颈鹿身上的花纹一样吗?那我们来数数,脖子上有几个小小花纹,先把小手伸出来。
(4)师:数到5个圆形花纹,那我们就用数字5来表示。
(5)请一个幼儿上来数数身上的。同样贴上相应的数字。
3、将斑马请出来,引导幼儿观察它的花纹,讨论其数量和形状。
(1)师:长颈鹿已经被我们找出来了,那接下来我们还能找到什么动物,我请个小朋友来找找看。
(2)师:他说这个是斑马。那我们看看是不是斑马?我们一起喊‘斑马快出来,斑马快出来’。
“真的是,斑马说你们可真厉害,它又要考考你们了。它啊要请你们看看它的身上有几条花纹。”
(3)请一名幼儿上来数数,并帖上相应的数字。
师:他说3条,你们同意么?我们一起来数数看,把手指头拿出来。
“说的真棒,那我们就用数字3来代表斑马有3条黑黑的条形花纹”。
4、将老虎请出来,观察它的花纹,讨论其数量。
(1)引导幼儿说出老虎
师:我们小六班的小朋友真棒,已经找到两个小动物了,还有小动物藏着么?你看到什么地方?
(2)观察老虎的尾巴以及其花纹,并知道老虎和斑马的不同。
师:你怎么看出来它是老虎啊?
“你们看到它长长的尾巴了,尾巴上也是黑色的花纹。咦?那它怎么不是斑马啊?
(3)邀请幼儿数数老虎花纹的数量。
师:你们可真厉害啊,我们一起请大老虎出来,一起说‘大老虎快出来,大老虎快出来’。大老虎出来了,它悄悄的跟我说,哎,都怪我的尾巴没藏好,被你们发现了,那请你们数数我的尾巴上有几条花纹?我们用数字4来代表老虎有4条花纹。
5、教师示范,幼儿点数操作。
(1)师:你们本事可真大啊,其实啊后面还有许多动物朋友呢,我们一起数123把它们请出来好不好?
(2)观察小动物的身体,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哪里不见了花纹。
师:哇,好多小动物啊。咦~好像不太对,他们身上像少了些什么?你们看看,少了什么啊?
(3)教师示范如何找小动物的花纹,引导幼儿看旁边的数字。
师:小动物们又悄悄跟我说了。哎呀呀,他们可着急了,没了花纹可怎么办呀。我们来帮它们找找好不好。我们先帮一个小老虎好吧。请个小朋友来找一找它的花纹。他找的对不对啊?你们怎么找出来的呀?
小结:每个小动物旁边都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就是告诉你,小动物缺少几条的花纹。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知道
师:还有这么多小动物没找到自己的花纹呢,要请你们帮帮忙了。我每人给一个小动物,请你们先看清楚动物旁边的数字,确定它少了几条花纹,然后从桌子中间的篮子里找一找,用糨糊帮小动物粘回去。粘好的小朋友把小动物送回这边的森林里哦。
三、结束部分。
师:你们可真棒啊,动物的花纹都被你们找到了,小动物真开心,它们说它们还有许多好朋友要你们帮忙呢。我们一起去把它们先找出来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