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1
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如何高效的实现家、校共同教育?带着迷茫与疑问,认真观看了《第五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云上大会》,感触很深,也找到了答案。
曾经以为是孩子的问题才造成了家长的焦虑,听完陈默老师《“双减”之下父母如何应对》的演讲,认识到是家长自己的焦虑、虚荣、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导致孩子们缺乏学习、探索的兴趣和糟糕的亲子关系,让父母无法为孩子们充满乐趣的主动学习和良好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陈默老师的演讲告诉我们要放下焦虑,回归到父母该有的样子,从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开始,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起居,不要三句话不离成绩考试,静心的`多陪伴孩子成长,陪孩子运动阅读,以身作则做好道德榜样,带领孩子们在生活劳动中积累智力和社会经验,让孩子拥有治愈一生的童年。
这是一场优质的教育思想碰撞,给予我们的启迪是深刻的,当然关键还是在思考后的落实和执行,我们应该庆幸遇上“双减”政策,也要借着“双减”的东风,引导出一场持续的良好教育和美好成长!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2
今天有幸聆听了杨正伟老师的讲座,我深切的感受到他是一位有爱心,治班有方的班主任,同时为他的“五个一”构建和谐家校关系深有所感。
一、爱心是所有教育艺术的源泉。
杨老师对学生是深深爱着的,要不然他不会对班里两位同学的心理理解那么透彻。杨老师对学生的爱,换回来的也是学生对他深深的信任。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就有了基础。从杨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教育艺术就是爱心。
二、别出心裁有方法。
从杨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无论是开学制作一份档案,还是写好一封书信,都是杨老师在工作中精心设计的好方法,他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受益无穷。作为班主任引导学生学会包容、感恩,引导家长要努力平衡子女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孩子与家长共同成长。
家校共育是源于同一颗爱孩子的心。如何正确、有效地指导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这需要班主任多研究学生、多学习理论,需要作为班主任走进学生的内心,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家校共育素养,继续寻求家校共育的有效方法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3
学校与家庭最根本和最原始的活动都是让孩子们能够幸福成长,而缺失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和谐统一发展,教育才有可能发挥其的育人效益,更好地促进孩子幸福成长。
然而所有这些宏观的道理都应该从微观的细节入手去做。杨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地给我们介绍众多细节。“五个一”每一个“一”都是细节,都可能被忽视。需要家长和老师都重视起来。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说明,古人早已认为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一体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任何一方都是孤掌难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孩子有着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能做到以情动人。
另外,父母和孩子的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最细,所以父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学校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师也经过专业训练,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有计划、有系统,从而更专业地培养和教育孩子。所以,家庭和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各有所长,如能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家校合力,定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幸福成长。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4
我通过学习了家庭教育公开课收获颇丰,深刻体会“双减”的实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将来能独立生活的更好。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教育要去“面子”,孩子是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个体。
一、家长们爱孩子,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
尊重孩子,就是在日常的教育中坚持与孩子协商,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不把自己的兴趣或未竟理想强加给孩子。家庭教育要从倾听开始,放下手机、放下工作,全身心投入观察理解孩子所思所想。家庭教育不需要那么明确的目的性,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让孩子感受到爱是一门学问。
二、要适应“双减”后没有补习班的现状、保证孩子足够的睡眠。
各种各样新的职业产生,转变观念多元化评价,聚焦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等培养。不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较打击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就像人的五个手指有长有短,独一无二。不过分焦虑,充分包容给孩子更多的尝试和容错机会,等待他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家庭教育要多些同理心,换位思考,做到独立性,民主性,协商平等的沟通。关注身体,心理,人格健康,不抢跑,在长周期里看他的学习是高效的,发展是和谐的。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填满,有足够兴趣和自由的选择。孩子成长家长也在成长,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家风和家庭教育环境。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5
观看完《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的专题讲座,我获益匪浅,感触颇深,明白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正如讲座中说的,过度关爱,会导致过度依赖;过度操心,会导致过度懒惰;过度限制,会导致过度低能;过度期望,会导致过度压力。我们不能做孩子事无巨细的保姆,凡事包办,而是要做孩子成长中的导师,做永不退休的父母。
要做孩子心灵上的倾听者,多和孩子做一些心灵层面的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只有不断学习,父母才能承担“教育者”的角色,与孩子共同成长。
要做孩子成长中的欣赏者,当孩子积极努力,体验过程时,做孩子的陪伴者,有人关注和分享,会让孩子更加努力,更加坚定,在鼓励和肯定中收获更大的成功。
要做孩子的人生规划师,将视野拓宽到课堂之外,陪他阅读丰富内心,陪他运动强健体魄,带他旅游见世面,带他体验各行各业了解生活百态。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6
7月15日,我观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家庭建设与父母携手育儿》,受益匪浅。
公开课中,刘慧教授和李宁老师讲到,父母要学会读懂孩子的表达,要重视孩子内心的感受,要允许孩子有情绪、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父母要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语言引导,培养孩子正向积极乐观的思维、表达和态度。
一直以来家长过多的重视孩子的学习,没有重视孩子的心里感受,总是觉得父母做的一切是为他好,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可平日里和孩子也会意见不一致,有时你说你的他根本听不进去,作为家长还很生气,认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不能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通过学习,我明白了,首先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与孩子平等交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正如两位老师说的给孩子最有价值的关心,而不是自以为是的对他好,要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当孩子有情绪时不能一味的打压、批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孩子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其次身教重于言传,父母首先做好自我的情绪控制,才能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父母平日里不应该总说孩子这做的不够好,那做的不对,应该以积极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善于发现细小的闪光点,父母的肯定有利于孩子形成正向积极的乐观态度。
非常感谢学校、老师们给家长们提供的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家庭教育理念,作为家长更要加强学习,与孩子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7
一、真正意义上做到以身作则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父母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效仿。作为家长,我认识到身教更大于言传,现在孩子的思想品行、道德观、人生观都在日趋成熱这就需要家长以身作则,时刻正确引领、引导孩子往德智兼备的人生轨道。
二、要做智慧型家长
学会放手。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在他自己能力范围内理应接受的行为,做父母的不能替代,要做有原则、有底线的父母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三、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会渴望得到认可,我们作为父母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而不是一味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去做对比,不轻易地否定孩子的一切。当然父母也不能无原则的宽容,做的不好的地方,是需要父母正确引导。
四、家底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
需要家长与学校联手沟通与合作,教育不是老师的事情,我们家长不能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想当然地转嫁给老师们,相反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关注和教育,让孩手感受到家庭的爱和关怀,不是丢学校就不管了。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8
家庭教育公开课,学习朱永新、李文道俩位专家的讲解,在以下方面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首先,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要有意识地观察、看见自己孩子的个体实际情况,成为“研究自己孩子的专家”,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让孩子和自己的美好相遇,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感,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隐私。孩子是独立个体,青春期孩子更是有强烈的独立需求。由于自身成长体验和时代背景,年少时的自己并没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故而在父母私拆信件并没有引起自己的不快;现在,自己的孩子对隐私和独立的需求,自己经常是迟钝和意识不到的,这方面需要注意和真诚沟通。另外,应该经常有意识地换位思考,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重视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做到共情,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因为家更应该是讲情、包容情绪的场所。
最后,遵循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是鲜活的生活化、场景化的生活体验教育,通过丰富、具体的日常活动来实现,相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情感化,更具有包容性。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更新才能跟进,感谢这个时代,能为家长赋能,与孩子共同进步。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9
通过观看双减政策的讲座视频后,作为一名中学生家长感慨万千。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再是学会生活,最后才能学会学习。“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长因此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时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相处的能力,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责任心、主动性、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培养渗透。
其次陪伴孩子参加家庭劳动,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桌,打扫家中的卫生,学习自己洗袜子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为以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条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借“双减”政策的东风,在学业压力大幅减轻的情况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最后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面向未来的人,让教育回归本真。这应该是我们一起努力的方向。让孩子学会学习的能力,把基本功打扎实,学习习惯养成,那孩子未来的竞争力也有了。让孩子拥有珍贵的童年、灿烂的少年时光,不畏未来,勇往直前。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1
通过这次家庭教育公开课的学习,让我对“双减”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从外观上可以看到孩子们的作业在校内就能完成,与之前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其次假期补课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内观上看孩子们参加文体活动、阅读以及睡眠的时间增加了,学校课程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孩子们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健康发展才是国家、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达成的目的。
其次,通过学习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也消除了我对“双减”后的焦虑,让我明白了政策背后的真正含义,作为家长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孩子独特的潜质,对孩子的评价不能太过单一,不要拿别人的孩子当榜样,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孩子的负向评价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家长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给孩子,与孩子交流时要换位思考,要民主、协商、平等的沟通,家长要真正意识到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
总之,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家庭教育时间更加充裕,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家长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做到家校协同。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2
学校与家庭最根本和最原始的活动都是让孩子们能够幸福成长,而缺失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教育。所以,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和谐统一发展,教育才有可能发挥其的育人效益,更好地促进孩子幸福成长。
然而所有这些宏观的道理都应该从微观的细节入手去做。杨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地给我们介绍众多细节。“五个一”每一个“一”都是细节,都可能被忽视。需要家长和老师都重视起来。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说明,古人早已认为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一体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任何一方都是孤掌难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孩子有着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能做到以情动人。
另外,父母和孩子的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最细,所以父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学校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师也经过专业训练,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有计划、有系统,从而更专业地培养和教育孩子。所以,家庭和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各有所长,如能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家校合力,定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幸福成长。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3
观看完《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的专题讲座,我获益匪浅,感触颇深,明白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家庭是孩子永远眷恋且永不停课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卸任的教师。”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正如讲座中说的,过度关爱,会导致过度依赖;过度操心,会导致过度懒惰;过度限制,会导致过度低能;过度期望,会导致过度压力。我们不能做孩子事无巨细的保姆,凡事包办,而是要做孩子成长中的导师,做永不退休的父母。
要做孩子心灵上的倾听者,多和孩子做一些心灵层面的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只有不断学习,父母才能承担“教育者”的角色,与孩子共同成长。
要做孩子成长中的欣赏者,当孩子积极努力,体验过程时,做孩子的陪伴者,有人关注和分享,会让孩子更加努力,更加坚定,在鼓励和肯定中收获更大的成功。
要做孩子的人生规划师,将视野拓宽到课堂之外,陪他阅读丰富内心,陪他运动强健体魄,带他旅游见世面,带他体验各行各业了解生活百态。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4
今天有幸聆听了杨正伟老师的讲座,我深切的感受到他是一位有爱心,治班有方的班主任,同时为他的“五个一”构建和谐家校关系深有所感。
一、爱心是所有教育艺术的源泉。
杨老师对学生是深深爱着的,要不然他不会对班里两位同学的心理理解那么透彻。杨老师对学生的爱,换回来的也是学生对他深深的信任。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就有了基础。从杨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教育艺术就是爱心。
二、别出心裁有方法。
从杨老师身上,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做一个有心人,无论是开学制作一份档案,还是写好一封书信,都是杨老师在工作中精心设计的好方法,他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受益无穷。作为班主任引导学生学会包容、感恩,引导家长要努力平衡子女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孩子与家长共同成长。
家校共育是源于同一颗爱孩子的心。如何正确、有效地指导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这需要班主任多研究学生、多学习理论,需要作为班主任走进学生的内心,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家校共育素养,继续寻求家校共育的有效方法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5
一、真正意义上做到以身作则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父母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效仿。作为家长,我认识到身教更大于言传,现在孩子的思想品行、道德观、人生观都在日趋成熱这就需要家长以身作则,时刻正确引领、引导孩子往德智兼备的人生轨道。
二、要做智慧型家长
学会放手。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在他自己能力范围内理应接受的行为,做父母的不能替代,要做有原则、有底线的.父母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三、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会渴望得到认可,我们作为父母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而不是一味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去做对比,不轻易地否定孩子的一切。当然父母也不能无原则的宽容,做的不好的地方,是需要父母正确引导。
四、家底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
需要家长与学校联手沟通与合作,教育不是老师的事情,我们家长不能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想当然地转嫁给老师们,相反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关注和教育,让孩手感受到家庭的爱和关怀,不是丢学校就不管了。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6
7月15日,我观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家庭建设与父母携手育儿》,受益匪浅。
公开课中,刘慧教授和李宁老师讲到,父母要学会读懂孩子的表达,要重视孩子内心的感受,要允许孩子有情绪、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父母要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语言引导,培养孩子正向积极乐观的思维、表达和态度。
一直以来家长过多的重视孩子的学习,没有重视孩子的心里感受,总是觉得父母做的一切是为他好,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可平日里和孩子也会意见不一致,有时你说你的他根本听不进去,作为家长还很生气,认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不能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通过学习,我明白了,首先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与孩子平等交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正如两位老师说的给孩子最有价值的关心,而不是自以为是的对他好,要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当孩子有情绪时不能一味的打压、批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孩子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其次身教重于言传,父母首先做好自我的情绪控制,才能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父母平日里不应该总说孩子这做的不够好,那做的不对,应该以积极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善于发现细小的闪光点,父母的肯定有利于孩子形成正向积极的乐观态度。
非常感谢学校、老师们给家长们提供的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家庭教育理念,作为家长更要加强学习,与孩子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7
家庭教育公开课,学习朱永新、李文道俩位专家的讲解,在以下方面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首先,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要有意识地观察、看见自己孩子的个体实际情况,成为“研究自己孩子的专家”,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让孩子和自己的美好相遇,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感,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隐私。孩子是独立个体,青春期孩子更是有强烈的独立需求。由于自身成长体验和时代背景,年少时的自己并没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故而在父母私拆信件并没有引起自己的不快;现在,自己的孩子对隐私和独立的需求,自己经常是迟钝和意识不到的,这方面需要注意和真诚沟通。另外,应该经常有意识地换位思考,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重视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做到共情,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因为家更应该是讲情、包容情绪的场所。
最后,遵循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是鲜活的生活化、场景化的生活体验教育,通过丰富、具体的日常活动来实现,相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情感化,更具有包容性。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更新才能跟进,感谢这个时代,能为家长赋能,与孩子共同进步。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8
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如何高效的实现家、校共同教育?带着迷茫与疑问,认真观看了《第五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云上大会》,感触很深,也找到了答案。
曾经以为是孩子的问题才造成了家长的焦虑,听完陈默老师《“双减”之下父母如何应对》的演讲,认识到是家长自己的焦虑、虚荣、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导致孩子们缺乏学习、探索的兴趣和糟糕的亲子关系,让父母无法为孩子们充满乐趣的主动学习和良好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陈默老师的演讲告诉我们要放下焦虑,回归到父母该有的样子,从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开始,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起居,不要三句话不离成绩考试,静心的`多陪伴孩子成长,陪孩子运动阅读,以身作则做好道德榜样,带领孩子们在生活劳动中积累智力和社会经验,让孩子拥有治愈一生的童年。
这是一场优质的教育思想碰撞,给予我们的启迪是深刻的,当然关键还是在思考后的落实和执行,我们应该庆幸遇上“双减”政策,也要借着“双减”的东风,引导出一场持续的良好教育和美好成长!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400字(精选9篇)9
“双减”政策实行以来,让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减轻了不少,在家的时间也充裕了,该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时间呢?视频中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一、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学习和生活。
陪伴不仅仅是孩子学习时在一旁的陪同,只关注课内的学习内容,更多需要在生活中更多的交流、谈心,及时堂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他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教育理论,更好的与孩子沟通。
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增强,需要我们家长也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成长。
三、坚持体育锻炼,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
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运动可以磨练意志,帮助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条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在“双减”后学业压力大幅减轻的情况下,我们要帮助孩子扎实、健康的成长,高效的学习,和谐的发展,孩子才能走得更远、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