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发文毕)[定稿]

时间:2019-05-14 21:5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发文毕)[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发文毕)[定稿]》。

第一篇:1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发文毕)[定稿]

鲁保监发[2008]80号

关于印发《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分类监管

暂行办法》的通知

驻济各财产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平安财险青岛分公司、大众保险青岛分公司、大地财险青岛分公司:

为加强对财产保险机构经营状况的监测,完善财产保险机构评议和风险预警机制,提高保险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行业科学发展,防范经营风险,我局结合山东财产保险业的实际,制定了《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分类监管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望各公司按照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主动完善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特此通知

二○○八年九月十二日

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分类监管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财产保险机构经营状况的监测,完善财产保险机构评议和风险预警机制,提高保险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行业科学发展,防范经营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山东财产保险业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山东保监局辖区内经营的财产保险机构。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分类监管是指山东保监局在综合分析辖内各财产保险机构监管指标、行政处罚、诚信测评、行业服务标准执行情况等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保险机构经营与风险状况进行赋分,据此确定类别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的方法。

第二章 目标与原则

第四条

分类监管的目标是在对保险机构进行综合评议、了解保险机构风险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差异化监管措施,督促

保险机构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山东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条

分类监管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分类监管范围覆盖山东保监局辖内所有财产保险机构,涉及到保险机构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二)统一性原则。分类监管以全面、客观的财产保险机构评议为基础,保持目标、范围和标准的一致。

(三)公正性原则。分类监管以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为准则,确保评议过程、结果等各方面科学、准确、客观、公正。

(四)及时性原则。保险机构类别评定通常选择按季、半年、年度进行;必要时可开展专项评议,随时调整保险机构类别。

第三章 财产保险机构分组确定办法

第六条 山东保监局对辖内财产保险机构建立分类监管档案,记载各公司各时期各方面的监管信息。分类监管测评分年度测评及季度测评。

第七条 因偿付能力不足等问题被中国保监会采取相应监管措施的公司,直接列为重点监管机构。进入山东市场不足12个月的保险公司暂不列入分类监管测评范围。其余保险公司按以下标准分为两组:

一组:进入山东市场超过36个月,并且地市级分支机构超过8家(含8家);

二组:进入山东市场不超过36个月,或者地市级分支机构不足8家。

不同组别公司适用不同的评议标准。

第八条 每年2月15日以前,完成《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年度综合评议指标表》(见附件1)中定量、定性指标的填报;并对定性指标做出书面填报说明。

第九条 每季度第一个月完成《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季度综合评议指标表》(见附件2)中指标的填报。

第四章 财产保险机构年度评议指标

第十条 财产保险机构年度综合评议涉及保险机构的发展状况、财务状况、合规经营、服务质量共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的评议包含定量、定性两部分具体的测评指标。

第十一条 发展状况。评价保险机构当前业务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定量指标主要通过保费增长及其稳定性、业务结构等指标进行测算;定性指标主要从公司创新能力、业务发展政策等方面进行测评。

第十二条 财务状况。评价保险机构的经营质量、效益与财务安全。定量指标主要从承保利润情况、赔付率、费用率、应收保费率、单位保费风险承担额度等方面进行测算;定性指标主要从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取方法、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充足性、费用成本增长与保费规模增长比较、财务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测评。

第十三条 合规经营情况。评价保险机构的依法合规经营能力和内部合规管理水平。定量指标主要从机构受处罚情况、合规经营指标、监管规定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测算;定性指标主要从监管政策落实情况、违规责任追究、合规部门建设、监管数据报送情况等方面进行测评。

第十四条 服务质量。评价保险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消费者满意程度。定量指标主要从结案率、赔付及时性、诚信状况社会公众测评等方面进行测算;定性指标主要从客户服务制度、服务管理水平、客户服务标准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测评。

第十五条 各项测评指标分别设臵一定的标准分值,根据测评的实际得分确定被评保险机构综合评议总分,满分为100分。

第五章 年度评议结果运用

第十六条 山东保监局以《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年度综合评议指标表》为基础,向被评议保险机构预先告知,综合被评议机构意见后,确定各保险机构各测评指标得分与综合评议总

分。

第十七条 监管类别是规划监管工作和配臵监管资源的主要依据。山东保监局对不同类别的保险机构采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监管。

对于常规公司,根据其不同类别,分别采取以下监管措施。

(一)一类公司,综合评议得分85分(含)以上,经营稳健,管理水平较高,风险控制能力较强,归属报告性监管对象。视情况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激励措施:日常监管以非现场监管为主,除保监会统一部署的现场检查外,原则上不安排主动性现场检查;为其开拓业务积极提供政策支持;依法及时办理其行政审批事项。

(二)二类公司,综合评议得分60-84分,经营基本正常,具有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但存在风险隐患或违规情况,归属关注性监管对象。视经营情况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监管措施:在非现场监管的基础上,根据重点指标异动情况安排有针对性的专项检查;实施定期经营情况报告制度;对主要负责人定期进行监管谈话,就其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所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提示;

(三)三类公司,综合评议得分60分(不含)以下,经营秩序比较混乱,有明显的管理漏洞,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和较大违规行为,归属重点监管对象。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依法采取以下一项或多项监管措施: 倾斜监管力量,对该机构配备

更多的监管责任人;实施监管责任人派驻制度,监管责任人每月进驻重点机构不少于3天;增加非现场监管的内容,除常规性的非现场监管外,对重点业务实施专项跟踪监测,并视具体情况增加报送报表资料的种类和频率,督促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和具体整改方案进行整改;增加现场检查频率,督促其加强经营管理,强化内部控制,防范化解风险;建议总公司撤换有关高级管理人员;责令对存在严重违规的业务进行整顿或暂停办理;对部分指标持续异常的地市机构暂停受理其增设分支机构、开办新业务的行政许可项目,直至其有效整改。

第十八条 山东保监局定期将分类监管意见向被评议保险机构反馈,并视情况决定是否在行业内通报或向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 山东保监局将根据被评议保险机构的分类监管意见做出该机构年度评议报告,送达该机构的上级公司。

第六章 财产保险机构季度评议指标及结果运用

第二十条 鉴于当前保险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保险主体迅速增多,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为加强对各公司经营状况的动态监测,每个季度第一个月(即每年4月、7月、10月),按照《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季度综合评议指标表》(见附件2)中确定的指标对各公司进行测评,扶优限劣,开展预警式监管。

第二十一条 季度分析重点指标选择如下:承保利润、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率、应收保费率、批单退费比例、数据真实性等指标。各项指标由好到坏进行排名,然后按权重汇总,进行最后排名,总排名处于全省同组公司后25%的保险公司,列为当季度重点监管备选对象。对单项指标严重异常的也重点关注。

第二十二条 对重点监管对象视情况提出以下一项或多项监管措施,报局长办公会研究后执行:要求相应地市机构书面报告整改目标、进度和具体措施;与相应地市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管谈话;暂停受理相应地市的行政许可项目;要求上级公司对相应地市机构进行全面内部整顿;建议上级公司撤换有关高级管理人员;山东保监局对相应地市机构进行深入现场检查,依法严肃处理。

第二十三条 重点监管对象确定后,山东保监局向其省公司发出“重点监管通知书”(见附件3),视情况抄送其总公司。

第二十四条 重点监管对象经过整改,连续三个月以上达到监管部门要求,经省公司向山东保监局提出申请并经审核同意后,可解除对其实施的重点监管,并下发“解除重点监管通知书”(见附件4)。

第二十五条 考虑到公司间在管控水平、统计口径、数据真实性程度上的差异,为进一步掌握某公司各地市机构的运营情况,山东保监局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部分公司按照季度分析

指标对其各地市机构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针对性监管措施,报局长办公会研究后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未经山东保监局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公布保险机构年度综合评议得分和类别评定结果、季度评议结果及监管措施。凡违反规定,擅自公布评定结果,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山东保监局负责解释与修订。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1、《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年度综合评议指标表》

2、《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季度综合评议指标表》

3、《山东保监局重点监管通知书》

4、《山东保监局解除重点监管通知书》

主题词:财产保险

分类监管

暂行办法

通知 抄送:中国保监会、青岛保监局、各保险行业协会

编录:赵静

校对:毕磊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

二○○八年九月十二日印发

第二篇:担保机构分类监管暂行办法

山东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分类监管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工作,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加快建立完善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预警机制,促进我省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10年第3号)、《山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鲁金办发〔2010〕9号)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融资性担保机构是指在山东省行政辖区内设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及省外融资性担保机构在山东省设立的分支机构。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分类监管,是指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省金融办)及各设区市监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监管部门)根据客观信息,综合分析评估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依据评估结果将其归入特定监管类属,并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的行为。市监管部门每年对辖区内融资性担保机构提出分类评级初步意见,报省金融办评定。省管融资性担保机构由省金融办直接评定。

第四条 分类评级应坚持以下原则:

全面性原则。全面收集融资性担保机构相关信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整体分析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及风险状况。

持续性原则。分类评级根据评级周期,每年进行一次。

风险导向原则。根据机构风险状况进行分类评价,采取监管措施。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综合定量因素与定性因素对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评级。

第二章 分类标准

第五条 省金融办会同各市监管部门依据公司治理指标、合规经营指标、业务开展指标、风险防范指标等四类监测指标和现场监管及非现场监管中掌握的信息对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分类。

第六条 按照监测指标的得分确定评价类别,由高到低评为A、B、C、D、E五类。评价得分满分为100分,每项分值减扣最低可至0分。得分高于90分(含90分)评为A类,得分为80至90分(含80分)评为B类,得分为70至80分(含70分)评为C类,得分为60至70分(含60分)评为D类,得分在60分以下评为E类。

(一)A类机构,表明公司经营非常稳健,治理结构、内控制度与业务发展匹配,风险管控能力强,业务管理规范,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融资担保服务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业务创新能力强,经营业绩优良,股东大力支持公司业务发展。

(二)B类机构,表明公司经营稳健,治理结构、内控制度与业务发展基本匹配,风险管控能力强,业务管理较为规范,能够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融资担保服务能力较强,经营业绩较好,股东积极支持公司业务发展。

(三)C类机构,表明公司经营存在一定不稳定性,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存在薄弱环节,风险管控能力较强,业务管理存在欠缺,基本能够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融资担保服务能力处于行业中游水平,股东能够对公司业务发展给予支持。

(四)D类机构,表明公司经营存在严重问题,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薄弱,风险管理能力低,业务发展缓慢或停滞,存在违规经营行为,获利能力差并严重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可能对被担保人和债权人的利益造成威胁,股东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支持能力不足。

(五)E类机构,表明公司经营存在重大风险问题,出现严重违法或违规经营行为,业务发展停滞,财务状况恶化,在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合规管理等很多方面存在关键性缺陷,对公司的稳健性构成严重威胁,严重威胁被担保人和债权人的利益,股东不能对公司的业务发展提供支持。

第三章 分类依据

第七条 公司治理情况(10分)

(一)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确立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的管理体制,重大事项经董事会研究决定,以上每项制度得1分。注册资本在1亿元(不含1亿元)以下的可以不设董事会和监事会,但应设执行董事和监事。(5分)

(二)按照章程规定召开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实现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三权分离。不按章程规定召开的,每次扣1分;股东、董事、监事无故缺席且不派出授权代表参会的,每次扣1分;未实现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三权分离的,扣5分。(5分)

第八条 合规经营情况(40分)

(一)资金运用情况(25分)

上月均对外投资额度占净资产不高于监管规定上限的,得25分,每增加1个百分点,扣0.5分。

(二)客户保证金管理情况(15分)

制定客户保证金管理制度;定期向监管部门报送客户保证金账户管理情况报告;实行专户管理,不得与基本账户、一般账户等其他账户混用;客户保证金专户数量符合属地监管要求;与市监管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客户保证金三方监管协议。以上任何一项不达标,扣3分。作出承诺不收取客户保证金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得15分。

第九条 业务开展情况(25分)

(一)融资性担保业务开展情况(10分)

融资性担保业务在保责任余额达到净资产5倍—10倍,得10分;3倍—5倍,得7分; 1倍—3倍,得5分;低于1倍,不得分。出现1笔担保业务超过净资产10%的,扣1分,以此类推。原则上担保责任余额超过自身净资产10倍的,不得分。

(二)围绕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支持创业创新开展业务情况(10分)

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重点支持“三农”、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创新,涉农贷款、中小微企业贷款、创业贷款担保余额合计占贷款担保余额的比例达到60%的,得10分,每下降1个百分点,扣0.5分。

涉农贷款、中小微企业贷款、创业贷款担保余额均按各个季度末平均值计算。本办法所称涉农贷款是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07〕246号)口径统计的以下贷款:农林牧渔业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及其他贷款;中小微企业按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界定;创业贷款是指区别于现行消费贷款,用来满足城乡居民个人创业需要而发放的小额度信用贷款。

(三)盈利情况(5分)

净资产利润率在2%(含2%)以上的,得5分,每下降0.2个百分点,扣0.5分。

第十条 风险防范情况(25分)

(一)建立信息披露机制(5分)

及时向监管部门报送经营情况、资金运用情况、重大变更事项信息、有法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按照要求将省金融办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依法合规经营承诺书、县级主管部门的监督电话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进行公示。任何一项不达标,直接扣减为0分。

(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10分)

制定能确保内部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管理制度,包括担保评估制度、决策程序、事后追偿和处置制度、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并能有效执行,且定期评价完善。建立完善财务制度,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制定业务操作流程,规范项目受理、评审、审批、签约承保、保后监管、代偿、追偿等全部业务环节的工作流程、操作规则和运行机制,具有符合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公司章程要求的明确的项目评审标准。明确担保费收取标准,禁止以手续费、评估费等名义变相收取担保费。融资性担保项目发生代偿时,依据法律和合同约定切实履行担保人的权利和义务,及时对被担保人和反担保人的相关财产采取必要保全措施。融资性担保项目发生代偿后,及时进行追偿。上述措施到位的,得10分,缺少一项扣1分。

(三)建立完善风险准备金提取制度。(5分)

按照规定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担保赔偿准备金。其中一项准备金不按规定提取的,扣2.5分。

(四)严控代偿风险。(5分)

担保损失率(本累计担保损失额/本累计解除的担保额*100)为0的,得5分;大于0,小于1%(含1%)的,得2分;大于1%的,不得分。

第十一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分类评级不得高于D级:

(一)内超过3次未按规定报送统计数据信息,或报送虚假统计数据;

(二)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拒绝监管谈话;

(三)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擅自变更有关事项,特别是擅自变更资本金、第一大股东及业务范围等;

(四)违反承诺收取客户保证金,账外变相违规收取客户保证金,挪用客户保证金,担保责任解除后拒不归还客户保证金,存在上述任何一项行为的;

第十二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凡是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管部门认定后,分类评级直接归到E级:

(一)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包括非法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受托投资、抽逃注册资本以及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等;

(二)已发生《山东省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应急预案》规定应报告的重大风险事件情形,未按规定报告或有效处置,并造成恶劣影响;

(三)存在严重违规经营行为,特别是严重偏离主业、严重超范围经营、严重违规投资、风险集中度过高、代偿率过高等可能对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响,且对违规事项拒不改正;

(四)使用非法手段催收或者指使他人非法催债,拒不改正并造成恶劣影响;

(五)拒不参加融资性担保机构年审;

(六)连续两年未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

(七)涉嫌洗钱犯罪及从事恐怖融资活动;

(八)拒绝或阻碍监管部门监督检查;

(九)其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三条 融资性担保机构出现下列情形的,可提出申请,经监管部门确认后,酌情予以加分。

(一)创新担保产品和模式,具有积极服务中小微企业、“三农”及创业创新的典型做法,及时上报监管部门,经省金融办认可。(10分)

(二)当年受到地市(厅)级以上表彰。(5分)

(三)接受外部信用评级且信用等级良好。(5分)

(四)内增加注册资本。(5分)

第四章 监管措施

第十四条 监管部门依据分类评级结果,对融资性担保机构采取不同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措施。

第十五条 对A类机构,监管部门积极支持公司发展,相应降低现场检查的频率,并在新业务开展等市场准入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

第十六条 对B类机构,监管部门应指出公司存在的薄弱环节,督促其进行整改,在现场检查

时应重点关注存在风险的领域;根据公司的实际风险状况,在新业务开展等市场准入方面进行相应的监管指导。

第十七条 对C类机构,监管部门应加强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每半年至少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进行一次监管会谈,并保证一定的现场检查次数;必要时可在高管人员任职资格、新业务开展等市场准入方面进行限制。

第十八条 对D类机构,监管部门每季至少与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进行一次监管会谈,了解公司最新的经营管理情况及采取的风险控制和化解措施;提高现场检查频率,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必要时可采取限制公司部分或全部业务、暂停受理变更申请、要求公司进行重组或更换高级管理人员等监管措施。

第十九条 对E类机构,监管部门应及时制定和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采取责令暂停业务、通报辖内金融机构、劝导退出融资性担保行业、移交司法机关等措施。对已经无法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应根据有关规定采取强制退出措施,向社会发布公告注销《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第五章 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各市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融资性担保机构分类监管工作,从构建完善融资性担保行业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和监管体系出发,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制定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监管人员队伍建设,持续开展监管人员培训,有效提高监管工作水平。要安排有效工作力量,积极推进实施行业分类监管,明确奖惩标准,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切实增强监管效能。

第二十一条 分类评级数据依据:监管部门应从融资性担保机构银行对账单、银行流水、财务报表、账簿等有关资料中获取经营数据,涉及的经营业务和财务数据须经过中介机构审计认定;定性指标涉及的公司情况须经监管部门认定;涉及违法行为的须经有关部门认定。

第二十二条 分类评级周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对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分类评级工作应在每年1月开始,6月底前完成。

第二十三条 监管部门可以将分类评级与行业年审工作合并开展。每年1-4月,市监管部门组织市、县两级人员对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初评。在综合分析信息的基础上,切实发挥主监管员的作用,提出辖区内融资性担保机构分类评级初步意见,于4月底之前将初评意见及工作底稿报送至省金融办。市监管部门可以组织县(市、区)主监管员开展交叉评级工作。

第二十四条 省金融办对初评意见进行评定,于5月底前形成分类评级结果。在评级过程中,省金融办可以对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抽查核实,并对评级结果进行调整。

第二十五条 评级结果由省金融办向各市监管部门和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反馈,融资性担保机构需在15个工作日内对评级结果提出反馈意见,如无异议,向市监管部门报送主要风险和问题的防范及整改措施,省金融办将定期在行业内通报或向社会公布评级结果。

第二十六条 评级工作结束后,省金融办及各市监管部门做好评级工作和评级结果材料等文件、资料的存档工作。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4年2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6年2月9日。

下载1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发文毕)[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1山东财产保险机构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发文毕)[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