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倍捻机捻度不匀的预防措施
倍捻机捻度不匀的预防措施
针对倍捻机出现强弱捻、捻不匀较大的问题,我们通过规范操作方法、整改设备等有效的措施改善捻度不匀,提高了纱线质量。
一、车工接头: 从并筒上拉出约1M长的纱线,并穿过退纱器,脚踩脚踏板,刹住锭子,将纱线绕在引丝线一端,引丝线另一端从锭子进丝口插入,经过锭子中心,并从加捻盘的出丝口穿出,向上将纱线分别穿过气圈导丝器、过丝滚轮、超喂罗拉,然后右手的拇食指捏住引出来的并筒纱线,同时左手找出筒子线,双手将两纱线合并打结,验结后,左手将手缠回丝放入工作口袋中,随后时、中指握住摇架的手柄,拇指点住上筒纱以免倒转,同时右手挑起接头后的纱线,提至右肩部将纱线拉直,捻结要在距右手下方的8—12CM处,然后松开刹锭器,右手上纱线随锭子的转动,部分卷绕到加捻盘上,形成纱线包绕角,捻结要退回到气圈控制器与过丝滚轮之间,右手将纱线放至两过丝滚轮之间,随即摁下筒纱纺纱。放线时间应根据捻度大小试验确认。
注意:从储纱罐引出的纱线应是不加捻纱线,否则用此方法放线会造成强捻纱。
二、落纱工:
1、由于落纱工在落纱称重时造成的强弱捻隐患较大,要求落纱前或交接班时不允许在倍捻机上对单筒逐一称重。重量控制方法如下:
(1)按照倍捻筒纱单重1.89KG计算,如果验纱组的最大回潮是7.8,则标准重量为1921g,最小回潮是7.0,则标准重量为1910g,平均数为1915g,为解决验纱组超轻超重纱,偏轻偏重浮动数为30g,实际倍捻筒纱重量为:偏轻是1885g,偏重是1945g。(均包括纸管)。(轻重纱浮动范围根据验纱组反应,并、捻、验三个工序、上下班之间要求及时联系沟通)。
(2)根据倍捻偏轻、偏重筒纱的净重算出各支数的定长,按照一个倍捻筒子需要2个并线筒子计算出1个并筒的长度,并且并线定长数2面车也分为轻纱、重纱,重量相差25g左右,用号签进行区分。同时并线筒子每台车的A面专供倍捻A面偏重纱,B面轻纱专供倍捻B面偏轻纱。
(3)并筒的重量为:倍捻筒纱重量减去管重除以2加上并线管重。
(4)交接班时,可每台车允许抽查1-2个筒纱重量,但必须打断头重新接头。(5)倍捻单重在储纱罐允许的范围内的品种,要求一个并筒达到重量。
2、生头方法:
脚踩脚踏板,刹住锭子,用引丝线将纱线从加捻装置引出,左手拿纸管,右手的拇食指勾住纱线,右手将纱头全部放到纸管大头内(不能外露,以免造成多尾),左手将纸管放到摇架夹板处,使夹板加夹住纸管,左手摁下摇架,右手将纱线引至筒管大头,离筒管脚0.5cm以内,随纸管运转纱线卷绕到纸管的底部,形成纱尾,同时脚放开脚踏板,使加捻盘运转,所缠绕纱尾不低于8-10圈(在保证捻度的情况下,尽量少缠,减少回丝的浪费),然后将纱线导入导纱瓷牙纺纱。
三、设备方面:
1、减少瞬断及设备断头,车工巡回接头要求及时,保证运转状态。
2、加强倍捻龙带管理,预防因龙带上下浮造成的强弱捻。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们倍捻捻度CV%值由4.8%降至4.5%以内,强力CV%由8.9%降至8.3%。
第二篇:不合格品控制及纠正预防措施
不合格品纠正预防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塔产品质量水平,尽可能减少质量缺陷的发生,特制定质量缺陷防治纠正措施。
一、技术资料准备。1.预防
放样是铁塔生产的首道工序,放样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为了防止放样出现较多或较大的失误,在此对放样的整个过程做缺陷预防措施。
A)生产计划由主管或专职技术员根据杆塔明细表制定,主管制定的生产计划由专职技术员审核,专职技术员制定的生产计划由专职技术员审核,以防生产计划多下或缺失一基或几基铁塔。
B)放样员拿到图纸后,先进行审图,根据加工工艺要求或统一加工说明制作审图记录,列出图纸需要的更改或设计缺陷,交由专职技术员审核,并联系设计院确认后,再进行放样。
C)放样过程中,凡是涉及到控制尺寸,挂线点,变坡,重量规格变更,需要专职技术员联系设计院确认,并在图纸上进行签字确认。放样完成后,由放样员进行互检,试组塔型进行一次互检,不试组的塔型进行二次互检。
D)统计员根据主管或专职技术员制作的生产计划配段表进行生产明细的制作,配段表上制表和审核必须签字,没有签字的找主管或专职技术员确认,生产明细制作后,由统计员互检,确认所有件号数量根据生产计划制作。
2.纠正
A)如在铁塔生产过程中发现样杆图或明细表存在错误,应第一时间联系生产车间停止相关件号的生产,并对所有涉及件号的放样资料进行修改,并签署放样资料修改记录。
B)当在生产过程中,因放样错误产生不合格零部件,应及时挑出,并填写返工报废单,能返工的进行标识,并放置不合格品隔离区,如造成报废,应第一时间报告统计员,统计损失,第一时间销毁报废零部件,以防和合格零部件弄混,返工后的部件联系质检员进行复检,并在返工单上进行复检确认签字。
二、生产过程
1、缺陷
铁塔生产制作过程中,质量缺陷主要集中在编程错误,自动线操作误差大,原材料变形没有矫正,钢印压制错误,眼孔缺陷严重,挂线孔没有进行钻孔。
2、预防
为防止生产制作过程中因编程错误出现大批量不合格品,所有零部件在生产首件时,由操作工进行首检,并进行记录,首检主要查看零部件规格,眼孔数量,大小,以及钢印压制是否正确,并对眼孔缺陷进行观察,生产后对缺陷严重的眼孔进行打磨。对变形严重的原材料进行矫正,对所有的挂线孔进行钻孔操作。
3、纠正
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合格零部件,应及时挑出,并填写返工
报废单,能返工的进行标识,并放置不合格品隔离区,如造成报废,应第一时间报告统计员,统计损失,第一时间销毁报废零部件,以防和合格零部件弄混。对加工后变形严重的零部件进行矫正,并填写返工报废记录,返工后的零部件联系质检员进行质检,并在返工报废处理单上进行复检确认。
三、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现象
钢筋绑扎错误、搭接及锚固长度不足、钢筋严重锈蚀但未经除锈、钢筋偏位、下料尺寸不准、已加工成形的钢筋变形、骨架尺寸不准及变形、保护层尺寸不准、钢筋位移及错误、同一截面接头过多、箍筋接头位置同向、箍筋间距过大且不一致、遗漏钢筋、连接接头不良、绑扎接点松扣、钢筋漏绑超过规范允许值、二排筋位置不当等。
2、预防
钢筋工程大部分质量通病是由于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格造成的,所以预防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
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包括: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钢筋加工质量控制;钢筋安装质量控制;钢筋安装质量控制;钢筋成品保护。
(1)钢筋进场时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2)钢筋保护层偏差过大。钢筋保护层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否则,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能或者说是构件的整体性受到破坏,因此,垫块和马凳数量必须足够,尤其要以后浇带、临水面、柱和梁为重点
控制部位。
(3)钢筋焊接质量控制。钢筋焊接前,先进行试焊并确定焊接工艺,合格后在全面施工;正式焊接前,对电源电压进行检查,钢筋上的铁锈油污必须清除,其接头必须自然冷却,施工完成后,先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抽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4)钢筋在同一截面范围内接头必须满足设计或者规范要求;(5)钢筋间距、数量、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绑扎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搭接及锚固长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定位必须准确。二排钢筋位置恰当。
(6)必须严格按照料单进行下料制作。(7)作好成品保护工作。
四、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由于本工程采用的是商品混凝土,故从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时开始控制。
1、现象
混凝土外观蜂窝、麻面、孔洞、缝隙和夹渣、裂缝、烂根等,坍落度不满足要求、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振捣不密实、浇注顺序不当,养护时间不足或者方法不当、拆模时间过早、几何尺寸不准及外部观感差等。
2预防
(1)、供料期间必须安排专人对混凝土进行检查,其重点是:原材料质量、计量控制、坍落度控制、设备检查、目测搅拌是否均匀。
(2)、混凝土进场时应按要求做好试件取样取样工作。(3)、浇注混凝土时,必须进行有效的组织,避免冷缝的出现。(4)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及补救方法:
一次下料过多、或者是高度过大;模板质量差,严重漏浆;振捣不密实;钢筋间距小且石子粒径过大等。
补救方法:
表面抹浆修补:对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麻面、露筋、露石的混凝土表面,为保护钢筋和混凝土表面不受侵蚀,用1:2-2.5的水泥砂浆修补;
细石混凝土填补:严重的蜂窝或露筋较深或存在孔洞时、必须凿除松散的石子,冲水洗净并充分湿润后,支设模板,再用比原强度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并仔细捣实。
(5)加强对模板质量的控制,避免出现烂根、几何尺寸不准等缺陷
(6)养护时间必须充足。
(7)清理混凝土面时必须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五、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
1、现象
未按配合比进行砂浆配料、墙面平整度及垂直度差、砖不按规定湿水、拉结筋不按规定放置或长度不足或锈蚀、砂浆饱满度未达标准要求、砂浆与砖接触不良、留槎不良、严重通缝投亮、轴线偏移、组砌混乱、墙体温度裂缝等。
2、预防
(1)必须使用合格材料。对厂家的相关证件进行检查。(2)放线尺寸、标高必须精确无误。
(3)临时洞口、沟槽、脚手眼等的设置和楼面堆载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用砂浆填满。
(4)拉结筋放置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砂浆强度必须达标,灰缝必须饱满(重点控制窗边),平整度、垂直度的允许偏差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外表必须美观。
(5)构造柱、过梁等的设置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含钢筋配置)。(6)组砌方式必须合理,以底砖和顶砖最为重要。(7)墙体留槎方式必须正确,应严格按交底留设。
(8)砌筑前应按要求对砖进行湿水等处理,避免因砌体收缩而产生墙体裂缝。
(9)砂浆必须按要求制作试块送检。
六、抹灰工程
1、现象
砂浆配合比不当、基层未清理干净、空鼓、开裂、一次抹灰超厚、水平度、垂直度及阴阳角不满足规范要求、各洞口尺寸偏差过大等。
2、预防
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的配置,抹灰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不同材料交接处应挂网进行补强以防止开裂,打灰饼以保证其平整度和垂直度,对于超厚位置应分层抹灰,必要时加钢丝网进行补
强防止开裂。不得有空鼓现象出现,各门洞尺寸必须准确无误。
七、防水工程,1、防水施工前,应对找平层进行验收,找平层必须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
2、防水施工时对防水层的细部做法、卷材搭接缝和搭接宽度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八、预应力施工
预应力施工时对预应力筋布筋数量;预应力筋所在位置及其间距;锚固端埋置位置、高度和螺旋筋或网筋位置、数量及其固定;张拉端预留张拉尺寸、高度;曲线形状是否满足要求,一般隔0.8~1.0米设一支撑来保证曲线形状,固定是否牢固;波纹管有无破损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质量合格。
九、成品保护
工程施工过程中,制成品、工序产品及已完分部分项工程作为后序工程的作业面,其质量的保护必将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忽视了其中任一工作均将对工程顺利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制定以下成品保护措施。
钢筋绑扎成型的成品质量保护
1、钢筋按图绑扎成型完工后,应将多余钢筋、垃圾等清理干净;
2、接地及预埋等焊接不能有咬口、烧伤钢筋现象;
3、木工支模及安装预埋、砼浇筑时,不得随意弯曲、拆除钢筋;
4、绑扎成型完工的钢筋上应方案设置水平走道板,防止踩踏使
钢筋弯曲变形;
5、模板隔离剂不得污染钢筋,如发现污染应及时清洗干净;
模板成品质量保护
1、模板支模成活后及时将全部多余材料及垃圾清理干净;
2、安装预留、预埋应在支模时配合进行,不得任意拆除模板及重锤敲打模板、支撑,以免影响质量;
3、模板侧模不得靠钢筋等重量物,以免倾斜、偏位,影响模板质量;
4、水平走道板,不得直接搁置在侧模上,砼浇筑时,不得用振动棒等撬动模板、埋件等;
5、模板安装成型后在浇筑砼时,应派专人值班保护,进行检查、校正,以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砼成品保护
1、砼浇筑前应将散落在模板上的砼清理干净,雨期施工砼成品,应按雨期要求进行覆盖保护;
2、砼终凝前,不得上人作业,应按方案规定确保间息时间和养护期;
3、不得重锤击打砼面,不得随意开槽打洞,安装应在砼浇筑前做好预留预埋。
第三篇:不合格品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不合格品的控制和预防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不合格品的控制和预防。质量管理应由事后质量检验把关控制转变为“预防式”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质量管理如同医生看病,治标不能忘治本,许多企业虽然高悬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标语,而现实中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重结果轻过程”质量管理误区。为了彻底走出“事后控制”的误区,提高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的执行力,企业必须在质量管理中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层层把关,人人负责,才能使质量控制在每一个产生的源头。
不合格品管理 1.目的
通过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处理,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需要。2.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来料到出货,包括客户退回来的不合格品。3.职责和权限
对问题产品进行判定、追溯、标识隔离和对处理结果进行跟踪记录。(对于已发生的品质问题进行判定,是该返修、放行还是报废;追溯就是这问题是刚刚发生的,还是之前已经生产了部分有问题的产品;对有问题的产品进行标识并隔离,防止与其他产品混乱;若产品需要返工、退货或报废,需通知相关部门或责任人,并记录质量台账。)4.不合格处理 当发现产品品质问题时,我们是不是直接就报废?肯定不是,那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每个工作岗位讲一下,我们是怎么检的,在发现产品质量问题时又是怎么处理的。
货源检验:
原材料检验:首先检查外观外形是否有变形、弯曲、磕碰、腐蚀、裂纹等缺陷,其次按照图纸检验尺寸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符合规范。根据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并通知相关部门。合格产品可以进仓,不合格产品退货或特批放行等(特批放行产品需隔离发放)。
采购件检验:包含锻打毛坯、外协加工件、铜管、铜球及其他零件,按照抽样标准(AQL1.0或4.0)抽检产品,首先检查外观外形是否有变形、弯曲、磕碰、腐蚀、裂纹等缺陷,其次按照图纸检验尺寸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符合规范。合格产品可以进仓,不合格产品退货或特批放行等(特批放行产品需隔离发放)。
工序巡检:首先我们要校对自己的量具检具,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始检验工作;对发现工序不合格时,立即要求操作工调机纠正,实物标识隔离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理;若质量波动大,检验员有权勒令停机解决问题,并报告主管;当我们巡检发现现场有批量质量问题时,不能擅自处理,必须报告生产部与品管部领导处理。成品检验:
按照图纸全数检验是否有漏序现象;
正常情况,依据图纸按抽样标准检验关键几何尺寸,规定螺纹抽样检验10~20%,重要内孔或外径尺寸抽样10%,出现不合格加量检验,必要时全检;
阀体水下试气、气动量仪阀体内孔检测、阀体校形等项目全检;
检验成品的外观外形是否存在磕碰、腐蚀、裂纹、毛刺等缺陷;
检验时发现不合格品,实物标识隔离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理;
发现品质异常立即按“品质异常处理单”传递信息,报告主管。
每班由检验员填写“质量台账”。
经检验员检验合格的产品实物,当班包装并投放检验“合格证”,“合格证”应有检验员责任代号和日期,包装物上应注明包装入库的时间。
出货检验:按《检验计划和过程控制》规定和顾客规定的抽样水平,检验项目抽样检验,出具“质量检验报告”。概括来说,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不合格品的判定。
2、对不合格品要及时做出标识并隔离。
3、做好不合格的记录,确定不合格的范围。
4、评定不合格品,提出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决定返工、返修、特批放行、降级、报废等处置,并做好记录。
5、对特批放行的不合格品要及时隔离存放,严防误用或误装。
6、根据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对不合格品做出处理并监督实施。
7、通报与不合格品有关的职能部门、外协厂家,必要时也应通知顾客。
不合格品的预防
以上是产品出现不合格后的处理,此时此刻,我们就算处理得再好,对已经发生的不良,我们也不能按返回键把它给还原。所以就要我们在前期的工作中付出更大的努力,配合好相关部门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水平,尽可能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在这里,我所说的不合格品并不单指巡检在工序过程中发现的品质异常,也包括客户抱怨、退货,进料不良,外协加工不合格,以及成品检验不合格。我们每个月都会做一份月度质量报表,这份报表不是我们胡编乱造写出来的,是根据各岗位提供的数据整理出来。其中会不会有些产品出镜率很高?答案是肯定的。有个产品我印象特深,我参加的第一个会议是161531的问题讨论会,当时的问题是螺纹歪,烧焊后变形,3月份的质量报表有它,4月份的质量报表还有它。像这一类的产品,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关注些,在生产前,把需要改善的工艺工装、设备和检具改善好,这不是我们品管一个部门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抽检力度,更重要的是指导操作工自检技能。毕竟我们巡检不是只负责某台设备或某个员工,如果操作工自检能做到并做好,这样可以减轻我们的工作负担,更能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产品合格率。
顺便提下,我们巡检的时候可以把容易出现问题或前次检验有问题的产品先检,这样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的发生。除了巡检,其他岗位也一样,如果哪款产品或材料经常性出现某种问题,我们就该重点防范了,更甚至扩展下,类似产品是否也容易出现此类问题。
第四篇: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
有限公司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
1目的: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产品的控制。
3职责
3.1品质部:不合格品的检验、识别、初步分析及给予处理的意见。
3.2生产部及供应商:不合格品的处置及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技术部:不合格品的参与分析、技术支援及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4程序
4.1来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4.1.1来料不合格品的识别 :品质部对来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必须将其用红色箭头标示纸作好标记并与合格品隔离,标识存放于相应区域;
4.1.2来料不合格品的处理 :批次来料检验不合格品超出允收范围被判定为不合格时,由来料检验或来料组长处理,并报品质经理批准,并书面抄送采购、仓库;
4.2如其它部门对来料检验不合格来料处置方式有不同意见时,可将其交技术经理或品质经理作最终裁决; 4.3来料不合格作出处置决定后,由质检员在该批来料的外包装上贴上相应标识,并知会仓管放入相应的区域。
4.4来料不合格品的跟进如供应商的来料出现安全性能及可能导致客户严重不接受或同一物料同样问题连续二批来料不合格,检验员应依照《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处理。5生产过程不合格品的标识和控制
5.1检查不合格品的控制
5.1.1由检验员填写《首件检查报告》,交技术部、品质部、副总签字,如发现不合格涉及技术方面原因则由技术部主管确认后,将此确认单交技术部要求其改善(重大问题应填写《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由技术部负责不合格项的跟进和 改进效果;如第一次首件检验不合格则重新制作样板进行第二次检验直至合格为止。5.1.2定点检查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检查员如在产品检查过程发现不合格品应进行相应(如贴红色箭头标等)标识,将数量登记 于《质量日报表》后将其存放于不合格品区域;如所检查出的不合格项较严重时,应通知车间主任和品质经理。品质经理视状况作出相应的处理。
5.2巡检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5.2.1在巡检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应作相应的标识(如贴上红色箭头标等)并隔离存放于不合格 品区域内;
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后,应将其登记于巡检表中。如发现不合格品应及 时通知相关人员分析改善(来料问题通知来料检验,属装配问题通知生产车间改善);巡检过程中抽检发现不合格品超时应及时通知车间改善。对于不合格品处置由品质经理决 定其方式,分为:特采、报废(特采、报废必要时经技术部主管批准)、返工、返修。纠正预防 措施的发出时依《纠正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执行。5.2.2生产部自检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领料员领料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物料或上一工序流入的不良品应将其标识和隔离,经复查无误后交由品质部做出相应的处理。6.最终检验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6.1检验员于最终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应登记数量并贴上红色箭头标识,存放于不合格品区,退生 产返修或其它处理;
6.2检验人员验货不合格,对不合格情况进行记录,并报品质经理审核。当生产部门有异议时,由技术部经理作出处理决定。处置 决定为:特采裁决(必要时生产部返工;当判定为返工时由品质部发出《返工通知单》(如重大问题需发出《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生产部管理人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返工跟进;若在验货时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经分析后可能会影响到前几批产品质量,但前几批产品已到客户手中时,由业务部负责与客户沟通处理。
所有过程返工、返修后均应重检并记录直至合格为止。
第五篇:不合格品、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目的
对不合格品、不符合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不符合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采取有效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实现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2 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不符合控制的有关要求,适用于本公司Q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中不符合控制的管理。3 职责
3.1本程序由******归口管理,负责对QHSE管理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纠正措施执行情况和不合格品控制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应填写《()检查、整改记录单》,并跟踪验证其实施效果。
3.2质量安全环保科负责组织对风险控制、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持续改进的策划,负责质量持续改进的策划,出现或潜在的质量问题时,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当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时,填写相应的《()检查、整改记录单》,并跟踪验证其实施效果。
3.3保卫部负责组织对风险控制、环境管理和应急的持续改进的策划,当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时,填写相应的《()检查、整改记录单》,并跟踪验证其实施效果。3.4党群工作科负责健康持续改进的策划,当出现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时,应填写《()检查、整改记录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3.5 井控办公室组织公司井控专项检查,监督、指导基层队(站)日常的井控管理工作,当出现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时,应填写《()检查、整改记录单》,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3.6各作业大队对不合格品、不符合进行调查、评审,组织返工。3.7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
3.8概预算管理部/物资供应站负责对严重不合格品进行调查,组织评审,负责对一般不合格品处置进行更换或退货处理。
3.9 主管经理对严重不合格、不符合的处置进行审批,对降级使用放行不合格品进行审批。QHJX/CX-B/1-26-2012 4 工作程序 4.1不符合的分类
1)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2)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3)QHSE管理体系审核、管理评审发现的不符合。4)采购产品的不合格。5)HSE监测不合格。6)各类事故。
7)顾客或相关方提出的不合格。4.2不符合项的识别
1)企管法规科(体系办公室)通过内部审核确定机关科室、直属单位、基层单位在Q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符合项,并由该部门经原因分析后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2)机关科室、各直属单位、基层单位依据产品标准及相关文件要求识别本单位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并采用记录。
3)不合格品的评审由相关部门、单位组织评审并保持记录。
4)责任单位在完成不合格品的纠正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其符合。4.3不符合的原因分析
1)设计要求不合理、不完整。
2)过程控制不当,操作不符合程序规定; 3)检验人员不具备技能,检验规程不全。4)设备存在故障。
5)测试设备与要求不适应。6)使用未检验的原材料。7)检验和试验技术状态不清。
8)资源不足、人员能力评价有误、能力不足或缺乏培训。9)环境不适宜、监测有误等情况。
10)风险评价、初始评价及变更管理的不合格。
11)项目(过程)HSE策划及HSE工作计划书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存在问题。QHJX/CX-B/1-26-2012
12)与国家、行业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不符合。4.4制定预防、纠正的依据和原则
对发生的不符合都要纠正,但并不是每个不符合都需要采取预防、纠正措施。制定预防、纠正措施应针对那些具有普遍性、规律性、重复性的不符合。4.4.1需要实施预防、纠正措施的范围:
1)管理方面;
2)生产/服务运行过程;
3)发生的各种事故、设备出现故障时; 4)内外审发现不符合;
5)体系实施效果未达到预期的要求; 6)未完成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的目标及指标。
4.4.2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具体执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4.4.3企管法规科(体系办公室)负责内审不符合项控制的管理;机关科室、直属单位、基层单位负责本单位不符合项控制的管理。并保留对不符合项纠正的相关记录和资料。4.4.4各直属单位、基层单位依据产品标准及相关文件要求识别本单位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并采用记录。
4.4.5 不合格品的评审由相关部门、单位组织评审并保持记录。4.4.6 责任单位在完成不合格品的纠正后应再次进行验证,证实其符合。4.5不合格品、不符合预防、纠正措施方法和步骤: 4.5.1进货不合格品预防、纠正措施方法和步骤:
4.5.1.1验收过程发现的不合格品,由物资供应站检验人员和参与验收的相关职能部门予以认定,并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
4.5.1.2验收过程发现的不合格品由物资供应站检验人员记录不合格品的性质,不合格出现的区域,在产品实现过程中所处的位置(进货阶段、过程阶段、交付阶段),统计不合格数量,记录发生部门,发生日期,过失人。4.5.1.3不合格品的标识和隔离。
a)经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检验人员对其进行标识和有效隔离,应在到货登记验收台账中注明。
b)不合格品的标识应保持清晰,防止误用。QHJX/CX-B/1-26-2012
4.5.1.4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由使用单位在产品有效期内填写《采购品使用反馈意见表》,经物资供应站上报概预算管理部后,组织生产运行科、质量安全环保科、设备管理科、企管法规科、以及使用单位对不合格品进行调查和评审,根据不合格事实,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不合格品发生的原因,性质和影响程度,并出具《不合格品调查报告》,制定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物资供应站根据不合格品调查报告和评审结果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
4.5.1.5经评审的不合格品,由概预算管理部根据采购合同退换货条款的规定拒收,向供方提出退货、索赔,并建立不合格品退换货记录。4.5.2施工中的不合格预防、纠正措施方法和步骤:
4.5.2.1经返工的不合格品必须由大队按规定检验规范重新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4.5.2.2顾客提供的不合格品由各作业大队根据处置意见向顾客或其代表联系协商解决。4.5.2.3无法返工的不合格品,由概预算管理部按《不合格品处置单》处置决定实施。4.5.2.4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按质量问题对待,除执行不合格品的处置规定外,由工程技术科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同时及时与顾客协商处理的办法,消除影响,以满足顾客、用户正常要求。4.5.3体系运行中不符合预防、纠正措施方法和步骤:
QHSE管理体系内部、外部审核发现的不符合,由责任部门/单位按照《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执行。外部审核时出现的不符合,由责任部门/单位组织制定纠正措施,经批准后实施,企管法规科(体系办公室)负责协调有关事宜,并进行纠正后的验证。4.6预防措施的管理
4.6.1机关科室、直属单位、基层单位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潜在的不符合项、事故,制定预防、纠正措施。4.6.2预防措施的评审
1)纠正、预防措施实施后,由主管部门进行效果验证。
2)制定的措施涉及文件修改时应按照《文件管理程序》规定执行。
3)经验证发现所采取的措施效果未达到要求时,有关责任部门/单位应继续分析原因,再次制定措施并实施。
4.6.3需上级或相关专业部门解决的重大纠正、预防措施,应报相关部门批准后实施,需要时还应提交管理评审。QHJX/CX-B/1-26-2012 4.7预防措施的验证
4.7.1制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经相关负责人批准后,由该单位进行组织实施,不符合项纠正后,由企管法规科(体系办公室)负责验证。
4.7.2机关各处室负责对Q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与本部门相关的不符合项的识别和措施的制定、实施、验证。
4.7.3各直属单位、基层单位负责Q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与本单位有关的不符合项的识别和措施的制定、实施、验证。5支持性文件 5.1《文件管理程序》
5.2《供方(承包方)和采购控制程序》 5.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6 记录
6.1《采购使用反馈意见表》 6.2《不合格品的处置单》 6.3《()检查、整改记录单》 6.4《监督日志》
6.5《现场检查表(大修)》 6.6《现场检查表(试油)》 6.7《现场检查表(小修)》 6.8《作业现场QHSE综合记录本》附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