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办法[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21:4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职业卫生管理办法》。

第一篇:职业卫生管理办法

职业健康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XX工区(以下简称工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标准及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职业健康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据源头治理、科学防治、精细管理、严格考核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相关部门、架子队协同工作机制,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条

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依法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及相关权益,有效防止职业病和职业伤害。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工区及工区各架子队工班、拌合站、钢筋加工场(以下统称“各单位”)。

第二章 管理机制与职责

第五条 工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为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领导协调机构,安质部为职业健康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第六条 按照国家相关部委对职业健康工作要求,工区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主要负责人(工区经理、常务副经理)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臵与单位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员工代表大会报告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工会或员工对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和制订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与方案。

5、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6、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保障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投入,并有效的实施。

7、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和预案。

8、及时、如实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并及时组织救援。

9、依法承担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全面责任。

10、每年底以报告的形式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报本单位年度职业卫生管理情况及数据报表。

(二)分管职业卫生的负责人(安全总监)职责

在工区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在本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落实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各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督促并保证职业病防治经费的落实和专款专用。

2、督促、指导职能部门组织对单位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3、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工作巡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指定部门按期解决,及时消除职业病危害事故的隐患。

4、定期组织职业病防治工作组人员会议,听取各部门、车间、员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5、如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要科学应对,妥善处理,及时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6、依法承担单位职业病防治的直接责任。

(三)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安质部)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职业健康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并完成上级单位下达的职业健康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2.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3.制定工区职业健康工作规划和工作计划;

4.负责对各单位的职业健康工作进行抽查,并对重大事项进行管控;

5.负责组织、落实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各种活动开展;6.负责监督职业健康专项资金的使用;7.负责组织开展职业健康的宣传、培训和统计工作;8.负责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

9.参与工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验收。

(四)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履行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参与对员工开展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检查督促员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3、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4、协助有关部门编写、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操作规程,并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定期组织参与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研究处理。

6、配合政府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7、负责建立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统计、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五)综合部负责工区职业健康管理人力资源配臵和人员资质管理,负责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负责工区特殊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统计、建档工作。

(六)计财部部负责职业健康资金核算与支付工作。

(七)物设部负责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采购与验收情况(含各单位自购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第三章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第七条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八条 采取有效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职工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第九条 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场所,设臵醒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

第十条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醒目位臵,设臵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第十一条 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实行专人管理,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第十二条 每年对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卫生培训。

第十三条 每两年对从事职业危害因素岗位的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职工,并进行建档管理。

第十四条 女职工在月经期、已婚怀孕准备期、怀孕期、哺乳期,由于生理特性,在劳动和工作中遇到特殊困难,应给予特殊劳动保护。

第十五条 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臵。

第十六条 工作环境:

(一)办公场所设臵合理,布局整齐,地面清洁平整,无杂物、无积水;

(二)办公室装修应使用阻燃、无毒材料;

(三)办公桌面整齐,文件柜、办公桌摆放位臵合适,做到整齐、美观,室内通风良好,照明充足;

(四)办公场所饮用水检测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五)设臵满足使用要求的厕所及垃圾临时存放点;

(六)厕所应有相应的杀菌、灭蝇和排放控制措施;

(七)垃圾及其他废物应及时放入垃圾箱内,集中处臵;

(八)按要求设臵安全警示标志,如:逃生路线标志、禁止吸烟标志、注意防滑和防碰标志等;

(九)办公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用品和放射性物品;

(十)办公场所禁止大声喧哗、打闹,严禁随地吐痰和扔垃圾。第十七条 人员防护:

(一)各级人员应熟悉掌握工作区域中的所有常规及紧急出口,掌握火灾自救常识,清楚安全消防设备的位臵和使用方法;

(二)办公人员在使用办公设备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三)未经相应的学习或培训,不得随意操作任何办公机器和设备;

(四)搬运重物时,应注意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必要时请人协助或使用搬运工具;

(五)电脑显示器前工作,应尽量降低显示器的光亮度,并调整屏幕角度,使其稍低于视平线,视距保持在45cm-60cm,并调整座椅使身体舒适;

(六)文件柜内物品放臵合理,保证重心不偏离,防止因重心偏离导致物品掉落或使人员受到伤害;

(七)高处堆放或吊挂的物品应稳固可靠。第十八条 消防管理:

(一)严格落实消防责任制度;

(二)办公场所(如:办公室或走道内)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配备数量、规格根据有关规定配臵;

(三)灭火器材应由指定专人分管,分管人要做到定期检查保养,保证标牌清晰、药剂有效;

(四)办公设备和器具摆放位臵应合理、整齐,不能妨碍人员走动和堵塞逃生通道;

(五)走道内、楼梯上、楼梯口灭火设备周围应无障碍物、堆放物。

第十九条 用电管理:

(一)禁止非电工作业人员进行电工作业;

(二)各类办公用电设备应安装漏电保护装臵;

(三)禁止私拉、乱接用电线路;

(四)禁止超负荷、超容量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

(五)各类办公用电设备应有专人负责,做到操作准确,人离开后切断电源;

(六)各类办公用电设备应确保完好无损;

(七)复印机应放臵在通风良好的场所;

(八)所有用电设备不要放臵在潮湿的场所;

(九)严禁在办公室内用电炉取暖、做饭等。第二十条 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

(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二)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

(三)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员工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第二十一条 应急管理:强化危险源辨识,建立应急预防、救援体系;

第二十二条 食堂卫生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设臵在远离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的部位;

(二)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并应与就餐人数相适应;

(三)制作、储藏应分区设臵,粮食存放台距墙和地面应大于20cm,门扇下方应设防鼠板;

(四)灶台、案台、清洗池应使用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

(五)地面应由防水、可洗刷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清洗;

(六)保持内外环境整洁,应当有相应的消毒、照明、通风、防蝇、防鼠、防尘、防腐、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

(七)制作间的炊具应存放在封闭的橱柜内,刀、盆、案板等炊具应生熟分开;

(八)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

(九)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和条件必须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食品污染;

(十)食品应有遮盖;

(十一)各种调料和副食品应存放在密闭器皿内,并应有标识;

(十二)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

(十三)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

(十四)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定;

(十五)使用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规定,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

(十六)食堂生活饮用水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二十三条 食堂从业人员应当经过卫生部门的定期健康检查,在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食品加工活动。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食品采购、加工活动。

第二十四条 食堂从业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加工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第二十五条 禁止食堂采购和加工下列食品:

(一)腐烂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二)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三)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四)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及其制品;

(五)超过保质期限及其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六)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

(七)容器包装污秽不洁、严重破损或者运输工具不洁造成污染的食品;

(八)为防病等特殊需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专门规定禁止食用的食品;

(九)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食品。第二十六条 员工宿舍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远离污水沟、厕所、垃圾场及有毒、有害物堆放场等;

(二)地面保持平整,墙壁、房顶使用无毒、防霉、浅色涂料涂敷;

(三)保持自然通风或设臵机械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清新;

(四)设有员工洗脸、漱口专用间或区域,水池数量与从业人员人数相适应;

(五)不得堆放建筑用化工原料及有毒有害、放射性建筑材料;

(六)消防设施配臵满足规定要求;

(七)生活用电设臵满足规定要求。

第二十七条 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各上级主管单位报告,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

第四章 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第二十八条 与聘用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载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待遇,不得隐瞒或欺骗。

第二十九条 职工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发生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作业的,应与职工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手续。

第三十条 按规定公司、分局有关规定组织职工进行岗前、岗中、离岗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和建议及时如实告知职工。

第三十一条 在本单位醒目地点设立公示栏,公布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公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监测、评价结果。

第三十二条 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应设臵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应急处理措施。

第三十三条 组织对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第五章 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第三十四条 职业安全健康宣传

1、通过墙报、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开展职业健康宣传。

2、施工现场要利用班前班后会、现场岗位职业危害讲解以及职业危害标志牌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健康宣传。

第三十五条 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1、入场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

凡入场新工人,由安质部组织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安全教育中涵盖职业健康相关内容,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1)工区级培训教育内容:

①党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

②各工种组织管理措施及施工工艺流程等基本情况。③现场主要危险区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④工区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2)架子队安全教育由车间主任负责组织培训,教育内容: ①架子队各工种生产工艺流程。

②架子队各工种的安全技术规程、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与规定。

③现场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3)班组教育由班组长负责进行培训,主要内容: ① 本班组生产工艺流程。

②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③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

④本班组主要设备性能、安全规程及主要环节的危害防范注意事项。

⑤本班组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规定。

2、调换新岗位和采用新工艺人员的教育培训

凡调换新岗位人员和采用新设备、新工艺的岗位人员,要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同时告知岗位工人,新设备、新设备存在的危害因素以及防范措施。

3、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培训

对从事电气作业、金属焊接、装载机、挖掘机等特殊工种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特殊工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领取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并根据证件的有效时间,到期进行复训。

第六章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第三十六条 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分布、危害程度

1、粉尘

产生的原因:粉尘主要是矿山开采、制砖、搬运成砖的过程中出现。

危害程度: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

主要涉及岗位:取料岗位、粉碎、搬运岗位。

2、噪声

产生原因: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声。主要有风镐枪、制砖机、排风扇等。

危害程度: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长期接触强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

主要涉及岗位:取料岗位、制砖岗位

3、高温

产生原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的部位有:烧结车间 危害程度:体温调节产生障碍、水盐代谢失调、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当作业场所气温超过34℃时,即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主要涉及岗位:烧结车间岗位。第三十七条 职业病防护措施

1、防尘措施

(1)作业前,检查本场地的排风扇、电扇是否正常运转。(2)经常在作业区域洒水喷雾,能有效地减少粉尘的产生和飞扬,并能有效地防止二次扬尘。

(3)在作业区域内必须戴好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口罩要经常清洗,保持洁净,防尘口罩要按规定更换滤纸、滤布。

(4)保持作业场所通风,自然通风较差的要使用机械通风。

(5)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2、防噪声措施

(1)职工进入噪音区域佩戴耳塞。

(2)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3)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防暑降温措施

(1)对高温设备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套,(2)持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业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

(3)现场配备防高温烫伤、防中暑药品。

(4)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进行机械通风。

第三十八条 职业病危害应急措施

1、粉尘

(1)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清水冲洗口、鼻。

(2)联系相关岗位调整运行方式,控制粉尘产生。开启通风换气设备,降低空气的粉尘浓度。必要时采用雾化水进行降尘处理。(3)在页岩打磨时,实行机械密闭操作。

2、噪声

(1)、发生噪声危害症状者,迅速撤离至安静的地方休息。(2)、造成耳朵听力下降、身体不适等情况到医院接受治疗。

3、高温

(1)、当有先兆或轻度中暑时,应将患者迅速离开高热环境,移至荫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并给予清凉饮料、浓茶、淡盐水和人丹、解暑片或藿香正气丸等解暑药物。

(2)、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应立即移到荫凉处,让其平卧(或抬高下肢),根据不同的病情,分别作如下处理:

a、中暑痉挛时,牵伸痉挛肌肉使之缓解,并服用含盐清凉饮料;

b、中暑衰竭时,服用含糖、盐饮料,并在四肢作重推摩、擦摩;

C、症状重或昏迷患者,可针刺人中、涌泉、中冲等穴,并应迅速送医院进行抢救。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管理按照XX工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十条 本办法未尽事项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工区安质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职业卫生管理办法

贵州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

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0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贵州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贵州省行政区域范围内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或者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防护设备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等技术服务的机构。

第四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依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0号)的规定办理。

第五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根据取得的资质等级、业务范围和相应的服务区域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并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法独立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科学、客观、真实地反映技术服务事项,并对出具的职业卫生技术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第七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简

化手续,方便服务对象,并采取措施保证服务质量。

第八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技术服务时,应当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合同,明确技术服务内容、技术服务范围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九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从事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技术服务的收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行业自律标准或者指导性标准收费;没有行业自律和指导性收费标准的,双方可以通过合同协商确定。

第十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泄露服务对象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二)伪造、变造、转让或者租借资质证书;

(三)超出资质证书业务范围从事技术服务活动;

(四)出具虚假或者失实的职业卫生技术报告;

(五)转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项目;

(六)擅自更改、简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程序和相关内容;

(七)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故意贬低、诋毁其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八)法律、法规认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在两个以上职业卫生技术机构中从业。

第十一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控制记录、现场勘查记录、影像资料及相关证明材料,应当及时归档,妥善保管。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控制负责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全过程管理。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为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

第十二条核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内容包括:

(一)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是否具备执业能力;

(二)是否按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规范开展工作;

(三)出具的报告是否符合规范标准;

(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档案是否完整;

(五)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是否健全;

(六)实际操作中是否存在违规现象;

(七)其他应当监督检查的内容。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职业卫生专家违反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均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并按照有关规定对举报事项进行核查和处理。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将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函〔2013〕11号)规定的职责对违法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实行“黑名单”制度,在贵州省安全生产信息网上公布。

第十五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业技术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通报,并列入“黑名单”。

(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未办理延期或者未经批准延期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的;

(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的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报告质量不符合要求,年累计三个项目(或次)评审不予通过的;

(三)采取不正当手段,以明显低于市场报价参与项目竞争,扰乱技术服务市场秩序的;

(四)从业人员不到现场开展检测、评价活动以及现场采样不规范、采样时间达不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五)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报告未对危害因素超标的设备设施等进行分析评价,没有提出防范措施建议的。

(六)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者评价报告存在重大疏漏,或者检测、评价报告未对超标原因进行分析,未提出具体防范措施的;

(七)出具虚假或者失实的职业卫生技术报告的;

(八)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故意贬低、诋毁其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并造成严重影响的;

(九)泄露被服务对象的技术秘密或商业秘密的;

(十)定期考核不合格,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十一)内部管理混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控制未有效实施的;

(十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被服务单位签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合同后三个月内未进入评价现场开展评价、检测工作的;

(十三)拒绝、阻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监督检查的。第十六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业技术人员有下列

行为之一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的规定进行处罚。

(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未取得相应资质证书,或者冒用资质证书、使用伪造的资质证书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的;

(二)擅自更改、简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程序和相关内容的;

(三)转让、租借资质证书或者转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项目的;

(四)超出资质服务范围和服务区域开展技术服务活动的;

(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或者虚假评价报告的;

(六)未依法与委托方签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合同的;

(七)未按规定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的;

(八)弄虚作假骗取资质证书的;

(九)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及本办法履行法定职责的。

第十七条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省外甲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参照省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

第十八条本办法所规定的处罚,由核发资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对甲级资质评价机构的处罚,受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委托,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

撤销资质证书的行政处罚由原资质审批机关决定。

第十九条本办法所指职业病危害不包括医疗机构的放射性危害。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31号(2002年7月31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资质审定 第三章资质管理 第四章 罚 则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为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服务的职业卫生技术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包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化学品毒性鉴定、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效果评价、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等项目。

第三条 凡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必须取得卫生部或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并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项目,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

第四条 卫生部负责对从事下列项目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资质审定:(一)化学品毒性鉴定;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三)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

(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

第五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从事下列项目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资质审定: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二)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

(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

第六条 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甲级和乙级)的技术服务机构可以承担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但下列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应当由取得甲级资质的机构承担:

(一)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审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二)核设施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三)卫生部规定由甲级资质机构承担的其他建设项目。第七条 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甲级和乙级)的技术服务机构,同时取得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资质。

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不再重复申请乙级资质。第八条 从事化学品毒性鉴定机构的资质审定按照《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设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区域卫生规划,遵循合理配置职业卫生资源的原则进行。

第二章 资质审定 第十条 卫生部或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指定的办事机构(以下简称办事机构)承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的具体组织工作。办事机构的职责是:(一)受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申请;(二)组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考核;(三)提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的咨询;

(四)承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专家库的组织和日常管理;(五)承办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一条 卫生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分别设立国家和省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专家库专家承担相应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的技术评审。

第十二条 专家库专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相关专业的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具有连续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三)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五)身体健康,能够胜任资质审定工作。

专家库专家任期四年,可连聘连任。

第十三条 专家库专家不得参与本人工作单位或者与自身有利害关系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评审。

被评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不得聘请专家库专家为顾问。

专家库专家不得参加被评审机构的可能有碍公正评审的活动。

第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专家库专家进行定期复审,并根据资质审定工作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 申请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有专门从事相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

(三)具备符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条件的专业人员、设备、技术能力和经费;(四)有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条件由卫生部另行制定发布。

第十六条 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应当提交以下资料:(一)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表;(二)法人资格证明;

(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文件;

(四)拟开展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项目及资质等级;

(五)在申请职业卫生服务业务范围内,能够证明具有相应业务能力的材料;(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十七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申请表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同意受理的,应当在60日内由办事机构组织专家组,对申请单位进行技术评估。专家组应当由从相关专家库抽取的5名或者7名专家组成。

第十八条 技术评估工作采取资料审查和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资质审定技术评估工作现场考核的程序和内容为:(一)申请单位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二)依据申请资料进行现场核查;(三)考核技术负责人及其他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

(四)抽查原始工作记录、报告和总结;(五)必要的盲样检测。

专家组自现场考察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办事机构提交技术评估报告。

第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专家组技术评估报告之日起30日内完成资质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发给《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第二十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有效期为四年。

第二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予以公告。

第三章 资质管理

第二十二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独立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业务,并对出具的技术报告承担责任。

第二十三条 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在认证的项目内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其技术服务的客观、真实。

第二十五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简化手续,方便服务对象,并采取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二十六条 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六个月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向原认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续展,原认证卫生行政部门复核后,对合格的,换发证书;逾期未申请续展的,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过期失效。

第二十七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当向原认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并在全国性报刊上公告:(一)分立或者合并;

(二)停业、破产或者其他原因中止业务;

(三)法定代表人变更。

第二十八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或者出借。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遗失的,应当及时申明,并向原认证机关申请补发。

第二十九条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行年检,并组织经常性监督检查。年检和抽查结果应当备案,并在全国性报刊上公告。

第三十条 通过年检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由原认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在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副本上加盖合格印章,正本上贴附年检标识。

第三十一条 未申请年检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视为自动放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

第三十二条 抽查内容包括:

(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是否具备执业能力;(二)是否按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规范开展工作;(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所出具的报告是否符合规范;(四)是否履行了技术服务合同的条款;(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档案是否完整;(六)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七)实际操作中是否存在违纪现象;(八)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第三十三条 年检或者抽查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三个月内进行改正,改正期间暂停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改正期结束,合格者准许继续执业;不改正或者经检查仍不合格的,由原发证卫生行政部门取消其资格,并收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

第三十四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时,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

第三十五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技术服务工作中,对涉及委托方的技术、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负有保密义务。

第四章 罚 则

第三十六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申请资质或者年检、抽查时,采取弄虚作假、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虚报资料的,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轻重,不予核发资质证书或给予停止使用资质证书3至6个月直至收回资质证书的处罚。

第三十七条 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 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审定卫生行政部门取消其相应的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

(二)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三)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第三十九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年检或者抽查复核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复议决定不服的,仍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做出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

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表(样式)及填写说明(略)

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受理通知书(略)

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评审表(略)

4、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略)

第四篇: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医学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医疗事故管理条例》,为加强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达到职业卫生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和有效利用的目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职业卫生档案,是指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职业卫生管理以及职业卫生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反映职业卫生工作全过程的文字、资料、图纸、照片、报表、录音带、录相、影片、计算机数据等文件材料。

第三条 职业卫生档案是职业病防治过程的真实记录和反映,也是卫生行政执法的重要参考依据。

职业卫生行政及监督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用人单位都应当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并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

第四条 职业卫生档案按照职业病防治活动主体分为:

(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档案;

(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档案;

(四)职业卫生科研档案。

第五条 各级职业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应当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一)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

(二)法人资格及其他证明材料(委托书、单位编码、财政帐号等);

(三)工作职责、监督员执法程序、道德准则;

(四)当地政府职业病防治规划;

(五)职业卫生监督计划及总结;

(六)辖区职业卫生监督对象分布图和汇总表;

(七)辖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状况统计分析;

(八)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申报材料;

(九)卫生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卫生审查、卫生审核、验收批件;

(十)职业性健康体检报表;

(十一)职业病报表;

(十二)职业病事故报表;

(十三)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记录及文书存根;

(十四)监督员培训相关资料(培训计划、材料)。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一)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及有关文本;

(二)职业卫生管理方针、计划、目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三)职业卫生专(兼)职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分工;

(四)职业卫生管理方案、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其他内部文件;

(五)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提供保存清单,注明保存地点)包括:

1.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及批准文件等;

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书;

3.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

4.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

5.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

6.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效果评价报告;

7.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意见书;

8.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意见书。

(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存在岗位、来源、预防策略)清单;

(七)储存和使用的化学品清单,包括种类、量、使用的部位、储存的部位、毒性资料、预防策略;

(八)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料,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委托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记录与评价报告;

(九)用人单位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技术档案

1.工艺改革技术措施档案;

2.职业病防护设施档案:

(1)职业病防护设施清单并注明安装地点

(2)设备的操作规程、合格证书;

(3)安装、调试验收记录;

(4)使用记录;

(5)维修记录,包括维修责任人、维修原因、维修日期、维修人等;

(十)职业病防护用品档案,包括工种清单,应配备清单,实配备清单,使用情况等;

(十一)职业健康监护资料:

1.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

2.职业性健康检查工种及人员名单;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分析报告;

4.职业禁忌证名单及调离情况;

5.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十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培训内容、授课记录及考核成绩;

(十三)职业病病人档案;

(十四)各种监督文书;

(十五)各种设备、化学品中文说明书;

(十六)职业病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有关资料;

(十七)各种汇总资料,包括:

1.职业卫生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有害因素分布;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汇总资料;

3.职业健康监护汇总资料;

4.职业病发病情况汇总资料;

5.职业病人处理、安置情况汇总资料;

6.培训情况汇总资料;

7.因病缺勤情况汇总资料;

8.职业病防护设施汇总资料;

9.劳动者死亡资料;

10.职业有害因素接触情况汇总表;

11.职业病防治工作总结。

第七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中应当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包括:

(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明资料(法人证明材料、资质证明材料等);

(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清单及文本等;

(三)质量控制文件;

(四)上级技术单位对技术服务质量考核文件;

(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技术文件;

(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文件;

(七)职业病防护设施评价文件;

(八)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文件。

第八条承担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过程中应当建立职业卫生档案,除第五条

(一)至

(四)规定内容外,还应当包括:

(一)医疗执业执照;

(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及健康检查报告;

(三)职业病禁忌证调离通知书及调离结果统计表;

(四)职业病诊断记录及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五)职业病鉴定记录及职业病鉴定证明书。

第九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科研时,应当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科技档案,包括:

(一)科研项目计划任务书、科技合作协议书、选题报告、科研方案、计划等;

(二)有关科研项目的委托、批准文件,专家的建议、协作合同等;

(三)实验、调查和考察的原始记录、统计数据或经过整理的计算数据、配方等;

(四)研究工作报告和阶段性工作报告、年终总结报告、最后总结报告、成果鉴定书、科研论文、推广使用报告、成果奖励文件、发明申请书、发明评议书、发明证书、发明奖励及研究项目的修订或撤销等文件;

(五)各种稀有实物、标本、样品等分别编号登记,在科室指定专人保管;

(六)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图表、幻灯片、录相带、录音带、电影胶片、坐标图等;

第十条 职业卫生档案要进行案卷归档工作。案卷归档前要做好以下事项:

(一)简明扼要的拟写案卷标题,包括文件制发机关、内容、文种三个部分,标题要反映案卷的内容;

(二)根据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注明每一案卷的保管期限,职业卫生档案一般为永久保存;

(三)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及案卷皮、编号,装订成卷;

(四)归档的案卷要填写移交目录,双方签字。

第十条 档案室对各部门移交来的职业卫生档案,要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编号登记,入库保管。

第十一条 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收进、移出、销毁、管理、借阅利用等情况要进行登记,档案工作人员调离时,必须办好交接手续。

第十二条 职业卫生档案库房要坚固、安全,做好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通风等项工作,并有应急措施。职业卫生档案库要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清点,如发现档案破损、变质时要及时修补复制。

第十三条 对保管的职业卫生档案要积极提供利用,严格执行借阅制度。

第十四条 利用职业卫生档案的人员应当爱护档案,职业卫生档案室严禁吸烟,严禁对职业卫生档案拆卷、涂改、污损、转借和擅自翻印。

第十五条 体检和职业病例档案借阅和保密还应当按《病案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

涉及用人单位技术秘密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保守秘密。

对职业卫生档案的利用情况要进行登记。

第五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草案)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从事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活动,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与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为建设项目提供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或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卫生现状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等技术服务的机构。第四条

国家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行资质许可制度。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照本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未取得资质的,不得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第五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三级。甲级资质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审批、颁发证书。乙级资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后颁发证书。

丙级资质由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向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颁发证书,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进行登记。第六条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结构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的需要,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置实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总量控制。第七条

取得甲级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可以根据确定的业务范围在全国范围内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下列建设项目和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必须由取得甲级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一)国务院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

(二)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三)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项目;

(四)规模以上大型企业。第八条

取得乙级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照确定的业务范围在其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下列建设项目和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必须由取得乙级以上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一)省级政府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

(二)跨设区的市的建设项目;

(三)规模以上中型企业。第九条

取得丙级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可以根据确定的业务范围在其所在的设区的市范围内从事除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以外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第二章 资质条件与审定 第十条

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有与其开展工作相适应的注册资金和固定资产。其中:申请甲级资质的,注册资金8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700万元 以上;申请乙级资质的,注册资金6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500万元以上;申请丙级资质的,注册资金4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300万元以上。

(三)有与其开展工作相适应的固定工作场所和设施、设备。其中:申请甲级资质的,工作场所面积不少于700平方米;申请乙级资质的,工作场所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申请丙级资质的,工作场所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

(四)有一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经历,且没有违法行为记录。其中:申请甲级资质的,须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资质2年以上;申请乙级资质的,须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丙级资质1年以上;申请丙级资质的,须有相关工作经历。

(五)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六)有与其开展工作相适应的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质量控制、工程控制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并取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其中:申请甲级资质的,须具有不少于25名取得资格证书的全职专业技术人员;申请乙级资质的,须具有不少于20名取得资格证书的全职专业技术人员;申请丙级资质的,须具有不少于15名取得资格证书的全职专业技术人员。

(七)设有专职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控制负责人,专职技术负责人具有与所申报业务相适应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及资历 要求。

(八)有与所申请资质、业务范围相适应的检测与评价能力。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十一条

申请甲级、乙级、丙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的单位,应分别向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第十二条

申请甲级资质,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人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表和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有关证明材料等资料,报所在地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

(二)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提供的申请资料进行初审。予以受理的,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和申请资料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不予受理的,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应当在接到审核意见和申请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同意受理的,组织专家组对申请单位进行技术评审;不同意受理的,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应当在接到专家组提交的技术 评审报告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做出资质审批决定。经审批合格的,颁发资质证书;不合格的,不予颁发资质证书,并书面说明理由。第十三条

申请乙级资质,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人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表和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有关证明材料等资料,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

(二)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单位提供的申请资料进行初审。予以受理的,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将审核报告和申请资料报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的,向申请单位书面说明理由;

(三)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审核报告和申请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同意受理的,组织专家组对申请单位进行技术评审;不同意受理的,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专家组提交的技术评审报告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做出资质审批决定。经审批合格的,颁发资质证书;不合格的,不予颁发资质证书,并书面说明理由。第十四条 申请丙级资质,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人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表和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有关证明材料等资料,报所在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

(二)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单位提供的申请资料进行初审。予以受理的,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将审核报告和申请资料报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的,向申请单位书面说明理由;

(三)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审核报告和申请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同意受理的,组织专家组对申请单位进行技术评审;不同意受理的,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专家组提交的技术评审报告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做出资质审批决定。经审批合格的,颁发资质证书;不合格的,不予颁发资质证书,并书面说明理由。第十五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职业卫生专家库,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申请单位进行技术评审。专家组由5名或者7名专家组成,专家组组长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指定。技术评审应当在60日内完成,所需时间不计入行政审批期限。第十六条

技术评审包括申请资料技术审查和现场技术考核。第十七条

现场技术考核的程序和内容为:

(一)依据申请资料进行现场核查;

(二)考核技术负责人及其他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

(三)抽查原始工作记录、影像资料、报告、总结、档案等资料;

(四)必要的盲样检测。第十八条

专家组自现场技术考核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技术评审报告。第十九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资质证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印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及时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第三章 技术服务 第二十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法独立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客观、真实地反映技术服务事项,并对出具的技术报告承担法律责任。第二十一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简化手续,方便服务对象,并采取措施保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第二十二条

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在批准的业务范围和规定的区域范围内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甲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跨省(区、市)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应当向当地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接受其监督检查。第二十三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技术服务时,应当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合同,明确技术服务内容、技术服务范围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第二十四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从事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技术服务的收费标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财政收费的规定。法律、法规和有关财政收费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行业自律标准或者指导性标准收费;没有行业自律和指导性收费 标准的,双方可以通过合同协商确定。第二十五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泄露服务对象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二)伪造、转让或者租借资质、资格证书;

(三)超出资质证书业务范围从事技术服务活动;

(四)出具虚假或者失实的职业卫生技术报告;

(五)转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项目;

(六)擅自更改、简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程序和相关内容;

(七)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故意贬低、诋毁其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二十六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过程控制记录、现场勘查记录、影像资料及相关证明材料,应当及时归档,妥善保管。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控制负责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全过程管理。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依法为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检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

对违法违规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告。第二十八条

监督检查内容包括:

(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是否具备执业能力;

(二)是否按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规范开展工作;

(三)出具的报告是否符合规范标准;

(四)是否履行了技术服务合同的条款;

(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档案是否完整;

(六)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是否健全;

(七)实际操作中是否存在违纪现象;

(八)其他应当监督检查的内容。第二十九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行年检。通过年检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由原发证机关在其资质证书副本上加盖合格印章,正本上贴附年检标识。第三十条

监督检查或者年检不合格的,由发证机关责令限期进行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整改合格者的,准许继续执业;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由原发证机关取消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格,并收回资质证书。第三十一条

资质证书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续展,原发证机关复核后,对合格的,换发资质证书;逾期未申请续展的,资质证书过期作废。第三十二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取得资质1年以上,需要增加业务范围的,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第三十三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当在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

(一)分立或者合并;

(二)单位名称或者地址发生变化;

(三)法定代表人变更。

第三十四条

资质证书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或者租借。资质证书遗失的,应当及时申明,并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发。第三十五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要求用人单位接受指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二)以备案为由,变相设立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行政许可;

(三)采取任何形式的地区保护,限制外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到本地区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四)干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正常活动;

(五)以任何理由或者任何方式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收取费用或者变相收取费用;

(六)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摊派财物; 第五章 罚 则 第三十六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申请资质、资质续展、年检、接受监督检查时,采取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虚报资料的,发证机关根据情节轻重,不予核发资质证书或给予暂停使用资质证书3至6个月直至收回资质证书的处罚。第三十七条

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技术服务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 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八条

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取消其相应的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规定的业务范围和区域从事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技术服务的;

(二)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本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

(三)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第三十九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资质半年,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相关责任人依法给予处理:

(一)泄露服务对象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的;

(二)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故意贬低、诋毁其他职业卫生 技术服务机构,并造成严重影响的;

(三)未按规定办理资质证书变更手续的;

(四)未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合同的;

(五)擅自更改、简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程序和相关内容的;

(六)拒绝、阻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的。第四十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资质,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伪造、转让或者租借资质、资格证书的;

(二)转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项目的。第四十一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仍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做出处罚决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所规定的行政处罚,由设区的市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对甲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处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可以委托省级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实施。

撤销资质证书的行政处罚由原资质审批机关决定。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的具体工作程序、条件、标准,以及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所指建设项目不包括医疗机构的建设项目。

本办法所指职业病危害不包括医疗机构的放射性危害。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下载职业卫生管理办法[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职业卫生管理办法[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卫生[范文模版]

    第一章职业安全卫生的意义和概念 一、名词 1.职业卫生:是研究生产和生活劳动过程中的作业环境、因素等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规律或危害程度,从而提出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及......

    职业卫生[定稿]

    一.名词解释 1.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85篇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 (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 (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监督管理工作......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办法[五篇范例]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51号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

    职业卫生组织机构

    库车县榆树岭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文 件 岭矿发〔2018〕15号 关于成立库车县榆树岭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领导机构的通知 矿属各单位: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

    2017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前 言 作为以第一次接触职业卫生工作的同志,应当先从这几方面入手: 1.建立职业病管理机构(要有机构图,公司盖章); 2.制定职业病防治管理责任制; 3.编制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4.编......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消防职业痛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的健康 2、范围:全体员工 3、责任者:办公室、财务部、生产部、物流部、技术部 4、程序: 4.1总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