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上班时衣帽整齐,不留长指甲、不戴首饰,进行无菌操作时戴口罩。进入隔离单元,应穿戴好隔离衣裤、换鞋、戴口罩。下班、就餐及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工作期间严格执行手洗手或手消毒指征。
二、非传染性病区不允许收治传染病人,以防交叉感染。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cm。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隔离病房或隔离病床应有隔离标识。在每个病区的末端,应设2间隔离病室。
三、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或同时患有传染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上报疫情、严格执行相应隔离措施;
2、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传染病的医疗机构;
3、接触或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4、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医疗器械应按照“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处理流程”进行。其余传染病用后的医疗器械,清洗前不使用消毒剂预处理。
四、做好病人的卫生宣教,每月召开公休会征求意见,积极宣传医院内相关制度和消毒隔离知识。
五、被传染病病人的脓、血、排泄物等污染的布类,应装入黄色医疗废物袋内,注明“某传染病污染”字样,送洗衣房单独处理或送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池。六、一般病人的被服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换下的脏被服装入污染袋内,有血液、体液的应置于防水袋内(黄色医疗袋内),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点被服。
七、住院病人宜勤理发、洗头及剪指甲或淋浴,保持个人清洁卫生。
八、病房环境必须保持整洁。空气应根据天气情况,每天上、下午进行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物体表面如: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电话、门窗、洗手池、卫生间等,每天用清洁抹布擦拭2次,保持清洁。地面无明显污染时,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拖地每日2次。物表、地面当遇有病原菌污染时,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浓度的含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细菌繁殖体、肝炎病毒、芽孢污染者,分别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2000mg/L与2000mg/L—3000mg/L,作用30分钟);病床每日晨湿扫,一床一巾;床头柜一柜一抹布,抹布用后用250mg/L—500mg/L有效氯浸泡消毒30分钟,清洗、晾干备用。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床单位包括病床、床垫、枕芯、毛毯、棉被、床单等)。
九、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置黄色塑料袋内,损伤性废物置利器盒内,每日或隔日封闭运送至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地,医疗废物桶每日或隔日清洗、消毒,每次转运的医疗废物应进行认真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生活废物置黑色塑料袋内,每日运送,纸篓每周刷洗。
十、病人脸盆、便盆、便壶等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专人专用,病人出院时不能带出医院,应按医疗废物处理。
十一、病区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地拖布定点放置,并有明显标记,分开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当地面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浓度的含有效氯消毒液喷洒地面,作用30分钟,作用30分钟,用清洁拖把拖干净后,拖把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悬挂晾干。
十二、病人所用医疗器具均按国家规范要求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第二篇: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上班衣帽要整洁,不带手饰、耳环、不留长指甲,下班、外出时应脱去工作服,不许穿工作服进入会议室、图书室、食堂等。
2、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手部卫生,操作前应洗手、带口罩、帽子,操作后及接触病人前后均应洗手或用消毒巾、消毒液抹手。
3、各病室应定期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每日晨间湿法扫床,一床一套,床刷专用,湿式清扫地面,病房内用品(桌、椅、床头柜等)每天用专用抹布湿擦,一桌一布,用后消毒清洁备用。病人出院、转科、死亡,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其他表面(病历夹、门把手、洗手池等)每天保持清洁,当地面、物体表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应使用消毒剂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病房或床单元必须按要求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4、住院病人应统一穿患服。衣服,被褥每周酌情更换1-2次,必要时随时更换,保持清洁、整齐,换下的污物放入污物袋,防止落地,减少污染。
5、治疗室、换药室、抢救室,特殊病房等,每天进行通风、换气,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2次,每次照射时间30分钟以上,紫外线灯管每周须用95%酒精擦拭一次,并做好记录。每月应做好环境与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工作。
6、医疗用品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各临床、医技科室使用后的 器械物品包交由医院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使用后直接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
7、凡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能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器械,应使用低温灭菌或用2%戊二醛浸泡10个小时,容器每周更换一次;干置的无菌容器及持物钳每4小时更换1次。
8、置于无菌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9、物品放置正确,无菌物品专柜专放,无菌物品存放时应高出地面20cm,距墙15cm,保持清洁,有效期内使用,灭菌包与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标签明显。
10、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无菌罐、无菌镊、盛碘酒、酒精的容器每周压力蒸气灭菌2次;小包装皮肤消毒液开启后注明开瓶日期,有效期为7天。
11、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12、换药操作应按无菌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进行,污物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
13、各种医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后用消毒剂擦拭备用。体温计一人一支,使用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经消毒处理后未开启的氧气湿化瓶、氧气管道、呼吸机管道、雾化罐、负压吸引
管有效期不超过15天,开启后干燥备用的吸氧装置和吸痰管装置有效期7天,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及湿化水每日更换一次,并注明更换时间及责任人。
14、清洁区、污染区要明确区分,治疗车物品摆放合理(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15、急救车物品应保证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吸痰管、开口器、舌钳、导管、压舌板等),并保持应急状态。
16、便器的消毒:病房便器用后,有污垢时用清洁剂去污,清水冲净,浸泡于1000mg/L含氯消毒液内30min取出冲洗干净,干燥备用。
17、当病人疑是患有传染性疾病或多重耐药菌感染时,应就地采取隔离措施,防止院内传播。
18、治疗室、病房、厕所等的拖把,应标识清楚,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19、每月各科对空气、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监测一次有记录(粘巾检验报告),使菌落数达标。
第三篇: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洗手。
2、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剂使用方法、浓度、注意事项。
3、病房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产房、婴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间、包袋间、烧伤病房、监护病房,每日空气消毒60分钟,有记录。
4、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每周95%酒精擦拭一次。照射强度低于70uw/cm2须更换。
5、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等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灭菌,干燥保存,湿化瓶使用灭菌水。
6、病房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一桌一巾,用后消毒清洗备用。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床单位必须终末消毒。
7、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至少更换一次,遇污染及时更换。非感染性与感染性血液、分泌物布类分别放置,封闭运送,禁止在病房清点。
8、弯盘、止血带用完消毒、清洗、备用。
9、各类监护仪器设备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一次,空调过滤板每周清洁1-2次。
10、餐具一餐一消毒,洗碗布专用定期消毒。
11、病人便器专人专用。
12、病房地面湿式清扫,每日清洗1-2次,遇污染随时消毒。生活垃圾与医用垃圾分开,医用垃圾分类放置,集中统一处理。
13、使用的拖把四分开,有标记,每次用后浸泡消毒,固定放置,晾干备用。
14、传染病病人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实施管理。
15、呼吸机消毒按《呼吸机清洁消毒》执行。
第四篇: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病人的安置应实施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对已确诊的传染病人应立即转科或转院隔离治疗,在未转之前,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
二、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乱串病室及外出。
三、凡遇有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密隔离,用过的房间要消毒,用过的敷料要烧毁,对其被褥、衣服必须消毒;医护人员出入病室必须穿隔离衣、帽、鞋,并每出入一次必须换衣、帽、鞋并及时消毒处理。
四、病人的被套、床单、枕套和诊查单不准带有血、尿、便痕迹,做到随脏随换。禁止在病房、走道上清点衣被。
五、病室内要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经常通风换气,消除污染。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1次,每次1小时;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用消毒液拖地消毒。
六、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消毒。
七、治疗室、病房、厕所等的拖帕,应标识清楚,分开清洗,悬挂晾干,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
八、血压计袖带应每周清洗,特殊污染后随时消毒。听诊器保持清洁,接触病人后及时消毒。
九、弯盘、治疗碗用后及放入消毒液进行预处理浸泡消毒后,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后再用;体温计用后放入消毒液内浸泡消毒,清水冲洗后晾干备用。
十、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必须进行床单元的终末消毒,其它物品按病室消毒隔离措施执行。
重症监护室(ICU、CCU)消毒隔离制度
一、监护室内应有安静、舒适及隔离的环境,布局流程合理,明确分为治疗区和监护区、医护生活办公区、污物处理区,以保证病员的安全,防止交叉感染。
二、设足够的流动水洗手设备或杰雪消毒液等消毒设施。安设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或采取机械通风,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清新。
三、监护室内谢绝家属探望,有特殊情况随时与工作人员联系。进入监护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拖鞋、衣、帽;外出时更衣。非工作人员不准随意进入监护室。
四、每日用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床、柜以及拖地两次;每日定时进行空气消毒,时间至少在1小时以上;每周室内彻底清扫一次,各种装备、仪器的表面,定时用清水擦拭,经常保持清洁。
五、每月对环境、物表以及消毒液进行微生物监测一次,对不合格的指标或接近标准的指标,必须做分析并再次监测,直至合格。
六、每日检查各类治疗包的有效期、器皿及用物,每周灭菌一次。各类穿刺导管放置期限不超过三天(冬天不超过五天)。
七、使用呼吸机时间较长的病人应标明启用时间,定时更换管道,最长使用时间不得超过7天;呼吸机管道每次使用后,及时用水冲洗干净并迅速晾干,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消毒后,将其导管清洗干净,凉干后注明消毒时间,按时间顺序摆放于治疗盘内,用无菌治疗巾覆盖并存放于治疗柜内备用,最长有效期不得超过7天。
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时应戴手套,操作结束时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
九、特殊感染或高危感染病人,尤其要作好针对性的消毒隔离措施以及职业防护措施。
十、患者转出ICU、CCU监护室后,必须进行床单元的终末消毒,其它物品按病室消毒隔离措施执行。
母婴同室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母婴室应设置在新生儿房相近的独立区域,并设置有洗手装置。工作人员进入室内接触婴儿前后应洗手,非工作用品禁止携带入室。
二、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病人的引流液、体液、血液等液体标本应该用消毒液消毒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病房和走廊地面每天湿式拖地三次,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三、住院产妇建议使用一次性被褥、拖鞋,产妇哺乳前必须洗手、清洁奶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灭菌;隔离婴儿用具必须单独使用,实行双灭菌。
四、婴儿所用的被褥、衣物、尿布(建议使用纸尿裤)和浴巾等物品,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一婴一用,避免交叉感染。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必须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五、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制度。
六、室内用品、母婴床、家具等定期清洁消毒。母婴出院后,其床单元、温箱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七、母婴一方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均应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感染性强的疾病,如脓疱疮、新生儿眼炎、鹅口疮等时应及时隔离。
八、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的接触。
九、严格探视陪住制度。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每次探视结束后,母婴室应开窗通风,并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
十、每月必须对母婴室空气、物表、消毒剂以及医护人员的手作一次微生物监测,并保存好检测记录,对不合格的以及接近限值的,必须及时分析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重新监测直到合格。
十一、对有乙肝等传染病的病人,应实行隔离治疗,并在病历夹、床头卡上标明“乙型肝炎”等标志,所用用具、物品、被服单独放置,单独处理。
第五篇: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合理,区域间标识明确,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通风不好时应进行空气消毒。
二、各区域应保持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无肉眼可见灰尘和污渍。病房地面应每日进行湿式清扫,保持清洁,遇污染时立即进行消毒。每周彻底清扫1次。
三、各病区末端至少设一间隔离病房。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开放置,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以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应大于0.8m。病情较重的患者和特殊感染患者应单人间安置。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 3床,双排不应超过 6床。
四、工作人员进入病区要按要求进行着装,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医护人员在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或手消毒。
五、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等应先清洗,然后根据要求进行消毒或灭菌(被朊毒体、急性坏疽及突发性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器具和物品除外)。
六、患者使用吸氧装置每24h更换一次,湿化液应为灭菌水。墙壁阀门处、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泵等仪器应每日清洁,每周用75%乙醇擦拭消毒。
七、血压计袖带应保持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听诊器保持清洁,可用75%乙醇擦拭消毒。腋下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选用75%乙醇浸泡30min,干燥保存备用。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
八、患者的衣服、床单、被单、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被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衣物。
九、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
十、患者之间食品、物品不得混用,不得互串病房。
十一、患者排泄物及呕吐物、引流液、体液可直接倒入厕所。
十二、隔离病房的废弃物一律视为感染性废物,置于黄色专用塑料袋内,双层包装,标记清楚,及时密闭,医院统一回收。
十三、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患者的衣服、床单、被单、枕套等及时换下清洗;床垫、被褥可用床单位消毒机进行消毒;床、床头桌、仪器、设备等表面,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消毒(贵重仪器、设备表面可用75%乙醇擦拭消毒)。
十四、抹布、拖布的消毒
(一)擦床抹布(小毛巾):抹布使用后先在含有效氯250mg/L消毒剂中浸泡消毒30min,然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二)用于治疗室、换药室、办公室等抹布分别使用,不得混用。用后应先在含有效氯250mg/L消毒剂中浸泡消毒30min,再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使用时可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
(三)拖布:应有明显标记,严格分区使用。
1.一般病室、办公室、治疗室、换药室走廊每次使用后清水冲洗,悬挂晾干备用。2.病室、治疗室、换药室等地面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先用含有效氯1000mg/L消毒剂适量倒在污染地面作用30 min后,再用拖布拖干净。使用后的拖布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30min后,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3.隔离病房,使用后应先消毒,用含有效氯1000mg/L~2000mg/L消毒剂浸泡30min,再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浸泡30min,悬挂晾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