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连理工大学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办法(试行)
管理与经济学部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办法
根据党章及校党委组织部的有关规定,结合管理与经济学部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
凡调入、调出我校及在本校范围内因学习或工作调动的党员,按照党员管理的规定,均需办理组织关系接转手续。管理与经济学部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由学部党委办公室负责。
二、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转移程序
应届毕业生党员本人到管理与经济学部党委办公室(科技园C座315房间)办理组织关系调动的手续。办理手续前,请毕业生党员本人务必与所去单位组织部门联系确认组织关系接收地址,在办理时还要提供个人的学生证或身份证。
1、已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应及时到党委办公室办理组织关系调动手续。
2、校内调转(留校工作或已录取为本校硕、博研究生)的毕业生党员,也要及时到党委办公室告知,由党委办公室的老师直接从“党员信息系统”直接调转。
3、对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应将组织关系及时转到家庭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无特殊原因,原则上学校不再保留组织关系。如有出国等特殊原因可向院党委提出申请保留组织关系,申请批准后其党员组织关系可暂时保留在本校。待回国就业单位落实后,应立即将党员组织关系按规定转出。
4、离校时没经申请无故将党组织关系滞留学校超过6个月以上,原则上按照自动脱党处理,不再办理接转组织关系事宜。
三、*组织关系接收地址(介绍信台头)的说明*
1、(大连市内):去往大连市委所辖各基层党组织的党员详细问清接收党组织关系的组织部门。如:所去单位为: IBM大连分公司,组织关系转入至:大连高新园区党委。
2、(大连市以外):除大连市委所辖各基层党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组织关系介绍信开往与大连市委组织部相对应的组织部门(即所在单位的上级组织部门)。如:所去单位:东北大学,组织关系转入:沈阳市委组织部。对于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些地区的组织部门比较详细复杂。去部队工作,接收组织关系的党组织名称为组织科以上级别。
四、办理党员组织关系的具体要求
(一)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应该由党员亲自办理。
(二)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由本人携带,并妥善保管。一旦发生丢失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情况,党员要根据具体情况立即向院党组织说明,写出书面报告。由党组织对丢失介绍信的情况进行核实,报校党委组织部,经批准后予以补办。对丢失组织关系介绍信的党员,院系党组织应给予批评教育。
(三)如毕业生在离校后发现介绍信出错需要更换,请与党委办公室联系后,在有效期(90天)内携介绍信原件办理更换手续。
(四)如因特殊情况确实需要找人代办,请向代办人提供如下信息:姓名、学号、介绍信台头(也就是组织关系接转地址)、所去单位名称(如果没有确定工作单位不用提供此项)。同时提醒代办人携带代办人本人的学生证或身份证。
如果欠交党费,还需要补交从所欠月到转组织关系当月的党费,每月0.2元。
管理学院党委办公室电话:84707664 联系人:陈老师
管理与经济学部分党委
2011年12月13
第二篇: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办法
党员管理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党员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切实加强党员管理,做好党员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切实加强党员管理,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转接权限。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可在全国范围内转接组织关系,市直属各单位党(工)委(包括宁波大学、宁波高专、浙江万里学院)可在全市范围内直接转接组织关系。
二、离退休或退职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干部、职工党员在办理离退休或退职手续时要同时处理好党员组织关系。离退休干部的党员组织关系一般保留在原单位;退休职工和退职干部职工党员的组织关系一般应转达到居住地街道或乡镇党组织。离退休或退职党员,受聘到另一单位工作,如时间在六个月以上的,应将其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新的工作单位;如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应由原党组织开具党员证明信,由所去单位安排组织生活如所去单位无党组织,可将党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或居住地街道、乡镇党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单独建立离退休干部职工党组织。
三、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大中专学生党员毕业后,所分配的单位无党组织的,其党员组织关系应和人事档案一起转到市、县(市)区人才交流中心流动人员党支部。对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至本人或父母居住地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将组织关系暂挂靠在市、县(市)区人才交流中心流动人员党支部。
四、复员退伍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在复员、退伍军人党员安置前,可将党员组关系暂时转到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或县(市)区民政局复退军人党支部。落实单位后,应及时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在单位。如所在单位无党组织的,可将党组织关系转到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或本人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对一年后仍未落实工作单位、党员组织关系挂靠在民政局复退军人党支部的,应将党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居住地或户粮关系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
五、下岗职工党员组织关系转接。(1)滞留于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党员,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至再就业服务中心党组织;(2)已有新的固定工作地点、时间在六个月以上的,应及时将党员组织关系转至现就业单位党组织;如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以内的,可由原党组织开具党员证明信,由所去单位党组织安排其组织生活;(3)尚无固定工作地点的外出下岗职工党员,如原党组织不便管理的,可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按流动党员管理办法管理;(4)对企业内部下岗待工或生产、季节性待工党员,原则上由原企业党组织负责管理。
六、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丢失的处理。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一旦丢失,党员要及时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或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委组织部门报告。党组织应对丢失介绍信、证明信的情况进行审查,如确系本人不慎丢失,可由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予以补转,并立即通知接收单位党组织,原介绍信或证明信作废。接转单位在接转达时,要对介绍信进行认真审查核对。对丢失介绍信、证明信的党员,应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还应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
七、过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和党员证明信的处。理党员自带党员组织关系的,应及时转移。不按期转移组织关系是组织观念淡薄的一种表现,也是党的纪律所不允许的。对于过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要调查了解,弄清原因,分清现任对于那些无正当理由,不及时转移组织关系,导致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过期的,应给予严肃的批评和教育。其中超过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的,要按照党章规定作自行脱党自理如系经办人员工作不慎造成的,要对经办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过期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作废,由开出介绍信(证明信)的单位另行补转。各级党组织要本着对党员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党组织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应接收的党员组织关系。在转接党员组织关系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可根据党组织关系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委组织、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市直属党工委组织人事处(政治处)解决。
第三篇: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办法
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办法
党员管理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党员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切实加强党员管理,做好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工作,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一、转接权限
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可在全国范围内转接组织关系,市直属各单位党(工)委(包括宁波大学、宁波高专、浙江万里学院)可在全市范围内直接转接组织关系。
二、离退休或退职党员组织关系转接
干部、职工党员在办理离退休或退职手续时要同时处理好党员组织关系。离退休干部的党员组织关系一般保留在原单位;退休职工和退职干部职工党员的组织关系一般应转到居住地街道或乡镇党组织。离退休或退职党员,受聘到另一单位工作,如时间在六个月以上的,应将其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新的工作单位;如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的,应由原党组织开具党员证明信,由所去单位安排组织生活。如所去单位无党组织,可将党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或居住地街道、乡镇党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单独建立离退休干部职工党组织。
三、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
大中专学生党员毕业后,所分配的单位无党组织的,其党员组织关系应和人事档案一起转到市、县(市)区人才交流中心流动人员党支部。对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至本人或父母居住地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将组织关系暂挂靠在
应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还应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
七、过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和党员证明信的处理 党员自带党员组织关系的,应及时转移。不按期转移组织关系是组织观念淡薄的一种表现,也是党的纪律所不允许的。对于过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要调查了解,弄清原因,分清责任,并对责任人和当事人进行批评后由接收单位党组织给予办理。对于那些无正当理由,不及时转移组织关系,导致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过期的,应给予严肃的批评和教育。其中,对于无正当理由,6个月不转组织关系,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应按党章规定,作自行脱党处理。如系经办人员工作不慎造成的,要对经办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过期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作废,由开出介绍信(证明信)的单位另行补转。各级党组织要本着对党员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手续,党组织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应接收的党员组织关系。在转接党员组织关系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可根据党组织关系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委组织、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市直属党工委组织人事处(政治处)解决。
第四篇:党员组织关系接转
党员组织关系接转
一、转移办法
1、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学习、外出务工经商和其他原因离开原所在地或单位,以及外出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的,经党组织同意,应按规定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即开写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2、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组织关系的党组织
(1)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2)中央直属机关各部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及中央一级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3)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党委(工委)组织部;(4)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处);(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各农业师(管理局)政治部(处);(6)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旅)或相当于师以上政治部或其组织部门;(7)铁路系统的各铁路局党委组织部。
3、复转军人党员组织关系转递的基本原则
已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应及时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因某些原因尚未落实工作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父母、配偶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党员在落实单位过程中将人事关系和档案材料等暂保存在县以上政府人事(民政)部门所属复转安置部门的,这些部门的党组织如具备管理条件并经同级地方党委同意,也可以接收这些党员的组织关系,并根据不同情况,组织这些党员过组织生活。
4、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递的基本原则
已经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及时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党员在落实工作单位过程中将人事关系和档案材料等暂保存在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材交流服务机构的,这些机构的党组织如具备条件并经同级地方党委同意,可以接收这部分党员的组织关系,并根据不同情况,组织这些党员过组织生活。对因某些原因,一时还不能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其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
5、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组织关系转递的原则
(1)离退休干部的组织关系一般保留在原单位,可单独组建党支部。(2)就地安置的退休工人和退职干部、工人党员,其党的组织关系一般应转到居住地区街道(或村)党组织。(3)易地安置的离退休、退职干部、工人党员,其党的组织关系应转移到接受安置地区街道、乡(镇)或村党组织。(4)离退休干部、工人党员因看病、探望子女和亲属,外出时间超过六个月以上的,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应给他们开具党员证明信,所到单位或地区的党组织应接收并安排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5)干部、工人党员离休、退休、退职后,又受聘到另一单位工作,如果时间在半年以上,应将其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新的工作单位党组织。
二、转接操作步骤
1、党员经所在党支部同意,由党支部开出从支部到上一级党委(党工委)的组织关系介绍信。
2、党员持支部开出的介绍信到上一级党委(党工委),党委(党工委)核实后,根据支部开出的介绍信,分三种不同情况开出相应的介绍信。(1)如果党员转往该党委(党工委)下属的其他支部,则开出从党委(党工委)到转入支部的介绍信;(2)如果党员转往县内其他党委(党工委),则开出从所在党委(党工委)到转入党委(党工委)的介绍信,党员持介绍信,到县委组织部办理;(3)如果党员转往县外有关单位,则开出从党委(党工委)到县委组织部的介绍信。
3、党员持党员(党工委)开出的组织关系介绍信到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经核实后,根据党委(党工委)开出的介绍信情况,开出从县委组织部到县外相应有转接权限党委组织部门的介绍信;
4、党员持县委组织开出的组织关系介绍信到县外相应有转接权限的党委组织部门,该组织部门开出从组织部门到转入党委(党工委)的组织关系介绍信;
5、党员持县外有转接权限党委组织部门介绍信到转入党委(党工委),该党委(党工委)根据介绍信情况,开出从党委(党工委)到转入支部的介绍信;
6、党员持转入党委(党工委)开出的介绍到转入支部报到。
三、转接要求
1、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要使用统一式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应在介绍信和存根上注明有效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必须加盖公章,并加盖骑缝章。介绍信的有效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应超过3个月。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党员自己携带,不能携带的,应由机要交通或机要邮政转递。
2、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一旦丢失,要及时向所在单位党组织或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委组织部门报告,由组织部门进行审查。如果确系本人不慎,由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予以补转,并立即通知接收单位党组织,原介绍信作废。对丢失介绍信的党员,应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还要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
3、党员应及时转移党组织关系,对过期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组织部门要调查了解。无正当理由不及时转移组织关系,要予以严肃的批评和教育。其中超过六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的,按照党章规定作自行脱党处理。过期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作废,由开出介绍信单位另行补转。
4、党委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过程中要及时做好党员档案的转接工作,转出单位要及时把转出党员的档案及时寄往转入单位;转入单位要主动和转出单位联系。
第五篇:党员接转组织关系程序
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程序
1、根据中央组织部的有关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是:(1)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2)中央直属机关各部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及中央一级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3)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党委(工委)组织部。(4)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处)。
(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各农业师(管理局)政治部(处)。(6)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旅)或相当于师以上政治部或其组织部门。(7)铁路系统的各铁路局党委组织部。
2、办理转移**集团的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上级主管机关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
3、办理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应开具统一式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要用毛笔或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介绍信上应注明有效期,加盖公章,介绍信和存根的连接部位要加盖骑缝章。介绍信的有效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应超过3个月。
4、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党员自己携带,不能自己携带的,应由机要交通或机要邮政传递。
5、办理转移到**集团的*市以外地区的党员组织关系应由本单位上级有在全国范围内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权利的主管机关党组织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接受单位为市委组织部,由市委组织部开具转至 1
开发区工委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开发区工委开具转至**集团党委的组织关系介绍信。
6、办理转移到**集团的*地区的党员组织关系应由本单位上级主
管机关党组织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接受单位为开发区工委,开发区工委再开具转至**集团党委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7、办理转移出**的*市以外地区的党员组织关系由**集团党委开
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到开发区工委换开到市委组织部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市委组织部开至有在全国范围内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权利的所到单位上级党组织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所到单位上级党组织再转到所到单位。
8、办理转移出*市地区的党员组织关系由**集团党委开具到开发
区工委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开发区工委换开至所到单位上级党组织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所到单位上级党组织再转到所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