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飞哥答疑20】监督对象受到诬告怎么办,怎样给予澄清 274
【飞哥答疑20】监督对象受到诬告怎么办,怎样给予澄清
274
问: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党组织或者党员时常受到诬告,由谁澄清、什么时间澄清、什么范围内澄清、澄清哪些内容? 飞哥答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43条第2款:没有发现被调查的党组织或者党员有违反规定行为的,应当作出书面结论,消除影响。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书面结论、消除影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四十四条完善了有关内容,并重申了诬告诽谤的法律责任和纪律责任。“经调查,监督对象没有不当行为的,应当予以澄清和正名。对以监督为名侮辱、诽谤、诬陷他人的,依纪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19条第4款也有类似的规定,“党组织对于不负责地揭发、检举、控告以及提出处分和罢免、撤换要求的,给予批评教育;对于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对于受到错告或者诬告的党员,应当澄清事实,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反映不实,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存在问题的,予以了结澄清。”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党组织或者党员时常受到诬告,由谁澄清、什么时间澄清、什么范围内澄清、澄清哪些内容?目前,有关规定较为笼统。
一、关于澄清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澄清的主体是党组织,是负责调查处理的党组织还是监督对象所在单位的党组织,语焉不详。笔者认为,似乎两者均可以,但从了解实情的充分程度来讲,负责调查处理的党组织出面澄清更为合适。所以,《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在第四章第二十一条规定了承办部门的澄清义务。
二、什么时间澄清?《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均未明确规定澄清的具体时间。对受监督对象来说,若能早日得到澄清和正名,受损的名誉变早日得以挽回,受监督对象便可早日得到安慰,便于受诬告的党组织和党员甩掉心理包袱,轻装上阵,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否则,周围的人听信有关传闻,监督对象思想负担较重,不利于受监督对象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有关党组织充分认识到有关事实查清后,澄清越早越好。
三、向谁澄清?毫无疑问,对反映不实的,或者没有证据证明存在问题的,承办部门应当向被反映人澄清,反馈调查结果。问题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这如何理解?笔者认为,这需要考虑此前反映的问题波及面(传播面),若此前受阅或受知面较广,则澄清的范围也应较广。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所用措辞是“公布”(包括口头公开宣布和书面公布),而不是其它用语,反映出立法者保护受监督对象名誉等合法权益的用意。
四、澄清哪些内容?按理说,反映的问题,只要查证不属实,均应澄清,涉及被反映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的,则应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为达到澄清疑虑、消除影响的效果,不仅要澄清反映不属实的结果,还应展示有关证据、调查过程,注重“说理性”,让受阅或者受知群众心服口服,相信组织的调查是客观公正的,相信受监督对象是清白的。受监督对象之所以被举报,工作中存在哪些不足或者改进之处等反思,可在澄清的同时一并指出,本质上这是对受监督对象的关爱。总之,在笔者看来,澄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关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承办部门应高度重视,对调动受监督对象、澄清周围群众疑惑、尊重群众知情权等均有益处。立法上还处在不足,建议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时明确澄清的主体、澄清的时限、澄清的范围和内容,如果有关党组织没有及时澄清,受监督对象可采取的救济路径等。以上是笔者对澄清这一问题的初步思考。不一定正确,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第二篇:【飞哥答疑12】《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施行后,党纪处分是否需征求基层党组织意见?79
【飞哥答疑12】《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施行后,党纪处分是否需征求基层党组织意见?79
问: 《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施行后,给予党纪处分,是否需要征求基层党组织意见?飞哥答疑:《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第七章 对征求基层党组织意见程序未予以提及,原因不明。笔者分析存在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已有规定。如《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第二种可能是鉴于听取本人所在单位党组织意见对案件的处理不产生实质性影响,为提高工作效率,淡化(简化)此程序。第三种可能是,此程序由省级纪委在制定工作规则实施办法时予以明确。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效力高于《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虽未明确规定,鉴于党章已经做出规定,仍须履行征求基层党组织意见。召开基层党组织会议,有助于保障受处分人的申辩权和其他党员的权利,有助于发扬党内民主。如《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必须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对于党员的申辩及其他党员为其所作的证明和辩护,有关党组织要认真听取、如实记录,并进一步核实,采纳其合理意见;不予采纳的,要向本人说明理由。党员实事求是的申辩、作证和辩护,应当受到保护。征求基层党组织意见的时间节点,可参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需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案件,在常委会审定前进行”,即在审理报告提交纪委常委会前履行征求基层党组织意见程序,且在审理报告中写明基层党组织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