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最新版)

时间:2019-05-14 21:4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消毒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最新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消毒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最新版)》。

第一篇:消毒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最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 第8号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修改〈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等8件部门规章的决定》已于2015年12月31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主 任 李 斌 2016年1月19日

消毒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消毒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服务机构以及从事消毒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其他需要消毒的场所和物品管理也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全国消毒监督管理工作。

铁路、交通卫生主管机构依照本办法负责本系统的消毒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消毒的卫生要求

第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第五条 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第六条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七条 医疗卫生机构购进消毒产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第八条 医疗卫生机构的环境、物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排放废弃的污水、污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第九条 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第十条 加工、出售、运输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来自疫区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皮毛,应当进行消毒处理。

第十一条 托幼机构应当健全和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对室内空气、餐(饮)具、毛巾、玩具和其他幼儿活动的场所及接触的物品定期进行消毒。

第十二条 出租衣物及洗涤衣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相关物品及场所进行消毒。

第十三条 从事致病微生物实验的单位应当执行有关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对实验的器材、污染物品等按规定进行消毒,防止实验室感染和致病微生物的扩散。

第十四条 殡仪馆、火葬场内与遗体接触的物品及运送遗体的车辆应当及时消毒。

第十五条 招用流动人员200人以上的用工单位,应当对流动人员集中生活起居的场所及使用的物品定期进行消毒。

第十六条 疫源地的消毒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第十七条 公共场所、食品、生活饮用水、血液制品的消毒管理,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

消毒产品的生产经营

第十八条 消毒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第十九条 消毒产品的生产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对生产的消毒产品应当进行检验,不合格者不得出厂。

第二十条 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生产企业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后,还应当取得所在地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从事消毒产品的生产。

第二十一条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对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要求的,发给卫生许可证;对不符合的,不予批准,并说明理由。第二十二条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消证字(发证年份)第XXXX号。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生产项目分为消毒剂类、消毒器械类、卫生用品类。

第二十三条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四年。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满前三个月,生产企业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卫生许可证。经审查符合要求的,换发新证。新证延用原卫生许可证编号。

第二十四条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迁移厂址或者另设分厂(车间),应当按本办法规定向生产场所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产品包装上标注的厂址、卫生许可证号应当是实际生产地地址和其卫生许可证号。

第二十五条 取得卫生许可证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变更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生产类别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同意,换发新证。新证延用原卫生许可证编号。

第二十六条 生产、进口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和新杀菌原理生产消毒剂和消毒器械(以下简称新消毒产品)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取得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

生产、进口新消毒产品外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和卫生用品中的抗(抑)菌制剂,生产、进口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卫生安全评价,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要求。产品上市时要将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向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备案应当按照规定要求提供材料。

第二十七条 生产企业申请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在华责任单位申请进口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应当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新消毒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申请。国家卫生计生委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批准的新消毒产品,发给卫生许可批件,批准文号格式为:卫消新准字(年份)第XXXX号。不予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第二十八条 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有效期为四年。

第二十九条国家卫生计生委定期公告取得卫生行政许可的新消毒产品批准内容。公告发布之日起,列入公告的同类产品不再按新消毒产品进行卫生行政许可。

第三十条 经营者采购消毒产品时,应当索取下列有效证件:

(一)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二)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或者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

有效证件的复印件应当加盖原件持有者的印章。

第三十一条 消毒产品的命名、标签(含说明书)应当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有关规定。

消毒产品的标签(含说明书)和宣传内容必须真实,不得出现或暗示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第三十二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消毒产品:

(一)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或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准文件的;

(二)产品卫生安全评价不合格或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要求的。

第四章

消毒服务机构

第三十三条 消毒服务机构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备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的消毒与灭菌设备;

(二)其消毒与灭菌工艺流程和工作环境必须符合卫生要求;

(三)具有能对消毒与灭菌效果进行检测的人员和条件,建立自检制度;

(四)用环氧乙烷和电离辐射的方法进行消毒与灭菌的,其安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消毒服务机构不得购置和使用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消毒产品。

第三十五条 消毒服务机构应当接受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监督。

第五章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

(一)对有关机构、场所和物品的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执行《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消毒产品的卫生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四)对消毒服务机构的消毒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五)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采取行政控制措施;

(六)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以对已获得卫生许可批件的新消毒产品进行重新审查:

(一)产品原料、杀菌原理和生产工艺受到质疑的;

(二)产品安全性、消毒效果受到质疑的。

第三十八条 新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持有者应当在接到国家卫生计生委重新审查通知之日起30日内,按照通知的有关要求提交材料。超过期限未提交有关材料的,视为放弃重新审查,国家卫生计生委可以注销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第三十九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自收到重新审查所需的全部材料之日起30日内,应当作出重新审查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销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一)产品原料、杀菌原理和生产工艺不符合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技术和新杀菌原理生产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的判定依据的;

(二)产品安全性、消毒效果达不到要求的。

第四十条 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应当经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定。未经认定的,不得从事消毒产品检验工作。

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和评价报告,应当客观、真实,符合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消毒产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第四十一条 对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或者疏于管理难以保证检验质量的消毒产品检验机构,由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认定资格。被取消认定资格的检验机构二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

第六章

则 第四十二条 医疗卫生机构违反本办法第四、五、六、七、八、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感染性疾病暴发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加工、出售、运输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来自疫区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皮毛,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的,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六十八条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四十四条 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感染性疾病暴发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 消毒服务机构消毒后的物品未达到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章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感染性疾病: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卫生用品。

消毒服务机构:指为社会提供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及场所、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等进行消毒与灭菌服务的单位。

医疗卫生机构:指医疗保健、疾病控制、采供血机构及与上述机构业务活动相同的单位。

第四十七条本办法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解释。

第四十八条本办法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1992年8月31日卫生部发布的《消毒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二篇:消毒管理办法(共)

消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消毒管理,改善卫生条件,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医疗卫生单位和从事医疗卫生用品生产、销售、使用部门以及一切需要消毒的环境。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领导全国消毒管理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把消毒工作纳入医疗卫生发展计划,制 定考核检查制度。第四条 各级卫生防疫部门是贯彻执行本办法的监督管理机构,根据本办法规定履行监督权。

第二章 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 第五条 医疗卫生单位包括:各类医院、血站、疗养院、门诊部、救护站、医务室、卫生防疫保健机构、科研部门的微 生物实验室和个体开业诊所等。第六条 各医疗卫生单位须设立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的消毒隔离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消毒技术指导和监督、监测工作,建立消毒隔离常规,并接受所在地区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督。第七条 医疗卫生人员必须接受消毒灭菌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牢固树立消毒隔离观念,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常规。从事传染病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按传染病管理办法进行工作。第八条 伸入组织、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要达到消毒。各种注射、穿刺、采血 器具必须1用1灭菌。凡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用后必须及时回收,由单位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第九条 医疗卫生单位要使用经卫生部批准的药械进行消毒,定期监测消毒效果。空气、物体表面和医疗用品必须达到 卫生标准。第十条 医疗卫生单位的污水按国家现行医院污水排放标准执行。污物、运送病人的车辆、工具等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第三篇:消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8(定稿)

《消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消毒工作及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的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军队、铁路、交通、民航卫生主管机构依照《消毒管理办法》负责本系统的消毒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 各级卫生防疫机构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消毒技术规范,对生产、经营和使用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管理。

军队、铁路、交通、民航的卫生防疫机构承担本系统内的消毒监测管理工作,并接受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指导。

第四条 国家对生产、经营、使用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卫生许可证的审批和发放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简称省级以上)的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医疗、卫生、消毒服务和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行版的所有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需要消毒的场所。

第二章 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的消毒

第六条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预防医院内感染的管理组织,负责本单位消毒监测和技术指导工作,建立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医院内感染。

第七条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必须接受消毒灭菌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第八条 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后必须及时销毁处理,并记录备案。

第九条 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科研、教学等单位使用的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必须是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的产品,并定期监测消毒效果。

第十条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手术室、产房、婴儿室、烧伤科等有关科室和实验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医疗用品等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医院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运送传染病人的车辆、工具和污染物品等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

第十一条 发生医源性感染,导致传染病暴发或流行时,医院应当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卫生防疫机构应当做好对医院消毒工作的技术指导。

第三章 疫源地消毒

第十二条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艾滋病疫源地,要在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的监督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消毒,或由当地卫生防疫机构负责进行终末消毒。

第十三条 乙类传染病中的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脊髓灰质炎、白喉等必须按照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由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消毒处理,或由当地卫生防疫机构组织消毒。

第四章 预防性消毒

第十四条 来自疫区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皮毛、羽毛及其收购、运输、加工部门和可能导致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播蔓延的物品和场所,必须按照卫生防疫机构的要求进行消毒。第十五条 托幼机构的室内空气、餐具、毛巾、玩具等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消毒处理。第十六条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公共场所的消毒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生活饮用水的消毒,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第十八条 单位或个人经营国家允许经营的旧衣、旧物,必须按照卫生防疫机构的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第十九条 殡仪馆、火葬场和停放尸体的场所及车辆必须建立经常性消毒制度。

第五章 医疗卫生用品的消毒

第二十条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根据其用途,应当达到灭菌或消毒,并取得省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和获得“卫生许可证”。卫生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方可出厂、销售。凡从事此类用品生产、销售的单位,必须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卫生防疫机构的监测管理。

第二十一条 生产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的原材料必须清洁、对人体无毒无害。凡经消毒灭菌后的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产品,要严格防止再污染。包装上应当注明批准文号、厂名、批号、消毒方法、消毒日期和有效期,并附详细使用说明,介绍产品保存条件和使用注意事项等。

第二十二条 经营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的部门,应当按照产品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和规定,保存、运输。不得销售无厂名、厂址、批号、消毒标签及无有效期限或过期产品。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

(一)对消毒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二)责令被检查单位或个人限期改进消毒工作。

(三)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本办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四条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内设立负责消毒管理工作的卫生监督员,执行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消毒卫生监督任务。

卫生监督员由合格的消毒卫生专业人员担任,并由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聘任发给证件。

军队、铁路、交通、民航的卫生主管机构,依照本办法可以在本系统内设立和聘任从事消毒卫生专业人员担任卫生监督员。

第二十五条 卫生监督员执行下列任务:

(一)监督检查消毒措施执行情况。

(二)进行现场调查(包括:采集必需的标本,查阅、索取、复制必要的文字、图片、声象资料等),并写出调查报告。

(三)对违法单位或个人提出处罚建议。

(四)执行卫生行政部门交付的任务。卫生监督员在执行任务时,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拒绝、隐瞒,卫生监督员应当对有关技术资料和所提供的情况保守秘密。

(五)及时提出消毒措施的建议。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的单位必须按《消毒药械和医疗卫生用品审批程序》的规定,申请并获得卫生许可后,方可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办理生产营业执照,并接受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卫生防疫机构的监测管理。

一次性使用的输液(血)器、注射器的研制、生产单位,必须经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登记,产品由卫生防疫机构或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消毒实验室,进行消毒监测合格后,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发给“卫生许可证”。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设立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审评委员会,负责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的审评工作。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在全国认定消毒鉴定实验室,负责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和有关技术鉴定工作。

第二十八条 从事消毒服务的单位应当接受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和卫生防疫机构的监测管理及业务指导。

第七章 罚 则

第二十九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或个人,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以处罚。

第三十条 经卫生防疫机构监测消毒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产品使用超出审批限定范围的,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改进。对限期改进后的产品,仍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由发证的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其“卫生许可证”。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消毒药剂、消毒器械的审批和监测及疫情消毒处理,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用语含义如下:

消 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达到无害化。灭 菌:是指用化学、物理方法达到杀灭一切微生物。

卫生用品:是指需要消毒的卫生用品,包括:棉签、口罩、避孕工具、妇女卫生纸、妇女卫生巾、妇女卫生栓(杯)、消毒纸巾、隐形眼镜保存液和直接用于病人的漱口杯、一次性卫生餐具等。

医疗用品:是指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诊断、治疗用的需要消毒的医疗用品,包括: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输液(血)器、手术巾、手术衣、帽、口罩、一次性口腔镜、一次性手套、指套及其它需要消毒的医疗用品等。

消毒药剂:是指用于消毒、灭菌或洗涤消毒的制剂。消毒器械:是指用于消毒、灭菌的各种器械或装置。

第三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卫生部(87)卫防字第49号文发布的《消毒管理办法》和卫生部(85)卫防字第58号文颁发的《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消毒剂、洗涤消毒剂卫生管理办法》同时废止。附:消毒药械和医疗卫生用品审批程序 附:关于修改“消毒管理办法的几点说明”

自一九八七年九月十八日卫生部颁布《消毒管理办法》以来,全国各地在贯彻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对于改善群众卫生条件起到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消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原“办法”与当前群防群治工作出现不相适应的状况。为了加速消毒管理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进程,适应改革开放,实现四化建设的需要,对原“办法”作了进一步修改,并作如下说明:

消毒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也是群众卫生、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消毒工作是传染病控制、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传染病、食品及公共场所的消毒并不能全部覆盖消毒工作,如医院、托幼机构的消毒、消毒药剂器械和医疗卫生用品的管理及工业消毒灭菌等。因此,消毒管理仍有自成体系的必要。修改后的《消毒管理办法》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作为主要依据,又保持自成体系的完整性,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根据四年来执行《消毒管理办法》中存在的问题,作以下几方面修改。总则中规定《消毒管理办法》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为依据,这不仅是由于消毒工作与传染病控制有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是为了使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充分认识消毒在防病治病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将其纳入卫生发展总体规划。也是为了使从事医疗、卫生用品生产、销售部门提高接受消毒卫生监督的自觉性。

总则中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消毒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而各级卫生防疫机构执行监测管理,并接受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履行监督权。将监督与监测分开,这是为了强化法制管理、发挥卫生行政部门执法的职能,发挥卫生防疫部门作为卫生监督业务机构的作用,克服监督监测一体所带来的弊端,推动我国消毒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第二章第九条规定各级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及卫生防疫机构必需使用的消毒剂、器械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必须是获得省级以上“卫生许可证”的产品,并定期监测消毒效果。这是根据当前消毒药械及医疗用品管理仍存在许多漏洞,少数人不顾群众生命安危,制造、销售伪劣产品、医院少数人员只顾经济利益,不问产品质量,致使部分劣质产品,甚至未经消毒的产品进入医院直接用于病人、导致医疗事故,为了杜绝受污染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不经处理,流入社会或再次使用,在第八条中规定此类用品用后必须销毁处理,并记录备查,以利监督管理。

第三章第十二条关于甲、乙类传染病疫源地实施消毒的责任,与原“办法”有所不同,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七条规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需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第四章第十六条关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公共场所的消毒是修改后“办法”中所增加的内容,近年来传染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中经口传播的传染病为多见。调查资料表明饮料、食具和食品工业器具的污染较为严重,因此,在消毒管理办法中有必要强调对用于该方面消毒的药剂和消毒器械质量管理,并为从事食具消毒人员提供合理使用方法,以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

第六章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聘任专业人员担任卫生监督员。经过四年来《消毒管理办法》执行的情况,凡是消毒工作进展较快,取得社会效益的地方,主要是由于领导重视,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有效措施的结果,因此,修改的办法中总结了各地经验,对上述行政部门提出,消毒监督管理四项职权和要求,并对监督员规定了五项具体任务。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的管理工作经过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是做好管理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此项工作在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主要决定于领导重视程度。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这项工作,不仅取得社会效益、促进了当地消毒药械的生产、供应、做到当地生产、当地使用、满足了群众的需要,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增加了消毒事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但是,有少数省、自治区,至今仍然是待填补的空白,其原因主要是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限制,消毒意识淡薄,而且缺少技术人员和开展消毒药剂技术鉴定的条件。大部分省、自治区的消毒药械管理工作鉴于上述两种情况,对部分消毒产品实行卫生许可,但对辖区内从事此类产品生产企业并不摸底,处于管而不严的状况,放过一些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因此,修改后的办法强调消毒药械和消毒产品实行两级审批管理的办法,要求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一般产品或在省内流通的产品,组织专家评审,发给卫生许可证书,对于进入医院的消毒药械、医疗用品或在国内各地区推广使用的产品,报卫生部批准,发给卫生许可证,为了加强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卫生许可证设正、副本,对生产单位的技术水平生产卫生条件进行审查。目前,消毒药械和消毒产品实行上述两级审批管理,是因为我国消毒工作处于起步阶段。还有相当一部分省级卫生防疫机构消毒技术水平还很不平衡,全面开展消毒药械的消毒灭菌效果的评定还有一定困难。为了发挥技术力量较强的卫生防疫机构在消毒药械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并促进技术力量薄弱地区的消毒工作,卫生部将对消毒专业队伍和实验室实行考核,批准一批实验室和专业人员作为骨干力量,为全面实行消毒药剂和消毒产品分级管理作好技术准备。

第七章罚则部门删去原办法全部内容,改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其目的是以《传染病防治法》为依据,以提高本办法的法律约束作用。另外,第三十一条规定对取得“卫生许可证”的消毒产品,经卫生防疫机构监测,产品卫生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的产品,卫生行政部门要责令限期改进或吊销其“卫生许可证”,进行处罚也是为了改进工作的一种手段。卫生防疫机构在执行消毒监测管理中或受权执行监督时,仍应以技术指导,宣传教育为主。

1987年卫生部颁布《消毒管理办法》的同时,曾召集有关专家制订并颁布了部分消毒卫生标准,这些标准在指导执行“办法”中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部分标准需要按我国具体国情作出适当修改,有些卫生标准与现有国标不一致,给具体执法人员工作上带来许多困难;为此,有必要开展大量调查研究,积累科学数据,按照国情及早制定新的切实可行的卫生标准,以利《消毒管理办法》顺利执行

第四篇: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河北省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企业卫生管理,保障餐饮具集中消毒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及《河北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餐饮具集中消毒的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活动实行备案管理。

第四条 省、设区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河北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卫生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试行)》的规定,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任何企业和个人有权举报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核实、处理。

第二章 基本要求

第六条 从事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活动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选择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的清洁区,不得建在居民楼内。生产场所周围30米内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等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污水坑塘、垃圾粪堆、开放式厕所、禽畜养殖场或者其他开放性污染源。

(二)生产场所总面积不得小于300平方米。按清洗消毒工艺流程设置回收粗洗区、清洗消毒区、包装区、成品间、包装材料间,进入机洗间和包装间要设置缓冲区和更衣室。

(三)有餐饮具清洗、消毒、烘干为一体的机械设备。清洗、消毒、包装设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按照清残渣、去油脂、清洗、消毒、包装、储存的工艺流程进行餐饮具消毒,并能够提供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消毒餐饮具。

(四)餐饮具、洗涤剂和包装材料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并满足集中消毒工艺要求。

餐饮具清洗消毒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五)消毒后的餐饮具在其独立包装上标注企业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消毒日期及保质期等内容。

(六)具备餐饮具消毒效果检测条件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测。

第七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并做好消毒餐饮具销售记录,向消毒餐饮具使用企业提供备案证明、产品批次合格证或者检验合格证。

提供餐饮具运送服务的企业,运送车辆应当密闭消毒,消毒餐饮具的盛放容器应当无毒无害、易清洗消毒。

第八条 企业应当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从业人员获得有效的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发现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调离清洗、消毒工作岗位。

第三章 备案管理

第九条 企业应当符合本办法第二章的要求,并向所在地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从事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活动。第十条 企业备案时,应当填写《河北省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备案登记表》并附以下资料:

(一)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证明;

(二)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

(三)生产场地使用证明(房屋产权证明或房屋租赁合同);

(四)生产场所平面图、生产车间布局平面图和生产工艺流程图;

(五)主要设备和设施清单;

(六)卫生管理组织及制度;

(七)从业人员健康证明。

第十一条 企业备案资料齐全,符合规范要求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通过“河北省卫生监督信息平台”,打印全省统一制式的《河北省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备案证明》。

备案资料不全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出具《备案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性告知备案企业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备案材料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能够当场更正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允许当场更正,但涉及技术性实质性内容的除外。

第十二条

备案证明应当载明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地址、备案编号、有效期限、出证机关及日期等内容,并加盖卫生行政部门公章。

备案编号格式为:冀卫餐消备+〔发证年份〕第XXXXXX-YYY号。XXXXXX指行政区域代码,按国标编码填写;YYY指备案顺序编号。

第十三条 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出具备案证明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指派2名卫生监督员对申请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并制作现场核查报告。

第十四条 备案证明遗失或损坏的,企业应当于20日内补办。补办的备案证明内容不变,注明“补”字样。

第十五条 备案证明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或者出租、出借。

第十六条 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企业备案后变更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后,向所在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备案变更手续。

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变更后的备案证明,并收回原备案证明。

第十七条 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情节轻微的,责令限期整改,记录在案;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公布名单;停业整顿到期经验收合格,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以及情节严重的,取消备案。

第十八条 集中消毒的餐饮具未达到卫生标准和要求的,依据《消毒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予以处罚。

集中消毒的餐饮具导致或者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企业备案之后一个月内将其相关信息向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并向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其网站公布已经备案的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企业名单,定期公示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督检查和抽检结果。

第二十条 省、设区市、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负责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

省卫生监督机构每年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检查或者组织专项监督检查,设区市卫生监督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和对消毒后的餐饮具进行抽检,县(市、区)卫生监督机构每半年进行一次监督检查,对消毒后的餐饮具进行一次抽检。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3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限5年。本办法实施前已经从事餐饮具消毒服务活动的企业,应当于本办法施行之日起30日内补办备案。

第五篇:关于贯彻执行《消毒管理办法》的工作情况汇报

县卫生局领导:

为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管理,控制医疗感染,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体健康,中央卫生部于1992年8月31日颁布了《消毒管理办法》。我县在全县县、乡、村全面贯彻实施本法,并逐步开展消毒监督监测工作是从1996年。6年来,在县卫生局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广泛宣传贯彻《消毒管理办法》,使全县的消毒管理工作基本走上了科学管理程序操作,并探索一些管理方法,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近几年的贯彻实施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一)规范了全县的消毒行为。通过贯彻实施《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培训,规范了全县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经营、使用消毒产品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单位或个人,托幼机构等的消毒管理技术,各单位领导的认识得到了提高,成立了以业务领导为主的控制感染委员会,专抓本单位的消毒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了消毒管理制度。各单位或个体医疗网点都相应地建立了消毒隔离制度,高压蒸气灭菌自测、消毒液配制与更换、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与销毁、安全注射等相关制度。

(三)增添了一定的消毒设施。自1994年以来县卫生局、县卫生防疫站连续二次为乡村卫生室、个体医疗点配备高压蒸气灭菌锅80多台,各医疗保健网点自购消毒贮槽、无菌杯(缸)200多个,消毒合(盘)120多个;配备有10种以上常用的消毒药剂等。

(四)清理整顿了经营使用消毒药械秩序,规范了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市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通过每年对全县4家经营消毒产品企业和医疗卫生保健使用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20多个单位的监督检查,已经使该市场得到基本规范。目前,全县对经营购进的消毒药械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产品,都获得省级以上的“卫生许可证”等三证,无三证的产品已杜绝进购。县、乡、村医疗保健机构初步推广使用了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血)器及其它一次性医疗器具,确保了注射安全。

(五)加强消毒监督监测,对控制医疗感染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消毒的监督监测,使医疗感染逐年得到降低。如我县某保健机构前几年经常性发生手术后感染事件,引起医疗纠纷,2001年我站经对其各个环节进行抽样检测,发现手术室、产房的空气细菌总数分别超过国家标准的30、130多倍,手术敷料含有厌氧菌等是造成手术感染的因素之一。针对监测结果,对该单位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后就没有发现有术后感染现象。据全县25个县、乡医疗保健单位报告,全县近二年没有发生大型医疗感染事故。

二、实施主要措施

(一)制定结合本县的相关管理政策。《传染病防治法》第五条与《实施细则》第三条、《消毒管理办法》第二条之规定: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消毒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因此,县卫生局结合房县地处边远山区的实际,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制定下发了相适应的管理文件。如1997年下发的房卫字18号,县卫生局关于印发《房县“消毒合格证”管理规则(试行)》的通知;1999年下发的房卫字6号,县卫生局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监督管理的通知》;2000年下发的房卫字11号,县卫生局关于《做好2000年医疗卫生保健机构的消毒管理工作的通知》。这些重要文件对加强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管理,提高消毒质量,规范消毒行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防止医疗感染,推进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管理程序起了决定作用。同时,规定了消毒监测与收取监测费的标准,颁发《消毒合格证》的条件及有关政策。我县在医疗保健机构实施《消毒合格证》制度来规范全县的消毒管理工作,受到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表扬。

(二)监督监测力度与监测项目。根据《消毒管理办法》,特别是省、市消杀工作计划要求,自1998年起县卫生防疫站要对县直医疗保健机构、托幼机构、生产经营与使用消毒产品(含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被监督单位,每年开展监督监测2次以上;乡镇、村级开展监督监测每年不少于1次;抽样项目6个(使用中的消毒液、物体表面、压力蒸气灭菌、紫外线强度、乙肝表面抗原污染、空气);送化验室检测细菌总数、致病菌(如大肠菌群、金葡菌、溶血型链球菌、绿脓杆菌、乙肝表面抗原、霉菌、厌氧菌、余氯)等10个项目,要求县级抽样与检测不少于5个项目。

在这几年实际开展的消毒监督监测工作中,考虑到全县经济条件差,还处于贫困等因素,每年对县、乡、村三级的消毒监测只开展一次,检测项目根据抽样项目而定。但部分现场检查不符合消毒要求的,抽样经检测相关指标不合格的单位或个体,其监督次数达二次或以上。

(三)消毒监督监测程序。

消毒监督监测对象为县卫生局认可并颁发有《医疗保健机构执业证》,经营使用消毒产品和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企业(单位)或个人;托幼机构等。

每次监督监测都是2名以上的监督人员,每到一个监督单位或个人,首先是出示证件,讲明来意,争取单位领导或法定代表人的配合,并有一名负责人陪同。在监督监测工作中,第一步是现场检查是否达到消毒条件,写出现场监督笔录,提出相关要求,然后对各操作环节的消毒效果进行抽样送检。其现场监督笔录、监测采样记录双方签字,各留一份备查。监督人员在每个单位监督结束后,将抽查样品及时送县卫生防疫站检验室化验,化验按送检要求的项目进行程序化验检测,三天内发出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主管监督人员写合格与不合格及改进意见的“卫生监督意见书”并及时返回被监督单位或个人。

如果现场监督检查条件符合消毒管理要求,抽样经检测合格,发放《消毒合格证》。现场检查条件达不到消毒工作要求,抽样监测不合格者暂停发放《消毒合格证》,待整改合格或再次抽样监测合格才发《消毒合格证》。

对消毒监测严重不合格,或拒绝监督监测,或造成医疗感染事件的,提出限期整顿或罚款处罚。

其处罚依据是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六章,第三十五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罚款;第四款: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本法提出的其它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六章、第六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严重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四)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不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的;

(五)对被甲类和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凝似传染病病人污染场所、物品未按照卫生防疫机构的要求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的;

(六)造成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验室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扩散的;

(七)生产、经营、使用消毒药剂和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卫生材料、一次性医疗器材等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等。

我站在2000年至2002年基本上没有给罚款处罚,只给予责令限期改正处罚。

(四)严格收费标准。

消毒监测收费:其标准是按照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卫生厅联合下发的鄂价字(1996)256号文件执行。该文件规定消毒监测根据抽取样品和监测项目不同,抽取一份样品收取监测费80—400元,而我们一律是抽取一份样品,不管监测哪个项目统一按低标准收取监测费88元(含采样费8元);新开业的颁发《消毒合格证》30元,验证20元;2000年至2001年根据县物价局批复的《关于明确卫生监督收费标准》,收取了50—100元的现场卫生审查费。2002年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已取消了消毒监测现场卫生审查费。消毒监测收费在实际工作大部份没按88元标准收取,一般采取低标准收取,有的甚至只收了20—40元。而且收费都出示了全额县财政局预算外管理票据。

三、存在的问题:

(一)有极个别消毒监督人员,在监督监测中缺乏工作方法或不能依法行事,擅自降低收费标准,使各点收费不一致,导致被监督对象有意见。

(二)因我县村级医疗点分布在边远山区较多,交通不便,路程较远,少部分村级医疗点的抽样与送样间距超过时限,有时因气温过高,培养液时间过长等因素,导致样品检验不合格。

(三)只注重监测,不重视监督和经常性督导检查。

(四)部分单位领导或个人对消毒监督监测工作认识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使之配合不力等。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2002年我们必须要克服以前的工作不足,对已经暴露出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认识,必须在以后的工作进行彻底改进。

(一)进一步加强对《消毒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和对县、乡、村医疗人员消毒规范和法律知识的宣传培训,不断提高他们对消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规范医疗保健机构的消毒行为,使全县的消毒工作逐步形成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科学管理。

(二)进一步加强对消毒管理工作的领导,层层要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充实专业队伍,使全县的消毒监督监测工作抓到一个新的水平。站将其监督监测工作质量列入站年终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实行奖惩。

(三)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测质量,坚决改变以往只注重抽样监测而轻视现场卫生监督的局面。其做法是从2002年起已成立2个消毒监督监测组,将20个乡镇分二片包干进行监督,其监督力度要达二次以上,监督覆盖面要达到98%。远离县城的乡、村消毒监测样品采取冷冻保藏,快速送检以提高监测样品合格率。

(四)加强监督人员的素质建设,严格执法程序,克服过去在消毒监督监测工作的随意性。

(五)严格物价政策,按标准收费,杜绝随意性收费,无票证收费,白条收费。

房县卫生防疫站

2002年6月1日

下载消毒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最新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消毒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最新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消毒规章制度

    消毒规章制度1 为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各学校积极筹备卫生清洁消毒物资,为开学和开学后日常防疫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一定要规范储存、使用和管理,做好相关安全工作。1、清洁消毒物......

    消毒制度

    灵童幼儿园消毒制度 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学校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定消毒制度。 一、消毒时间 每天放晚学后,消毒人员对学校重点......

    消毒制度

    皮山县第三中学消毒制度 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学校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消毒制度。一、 消毒时间 每天早读之前进行宿舍消毒,晚......

    消毒工作总结

    消毒工作总结 消毒工作总结1 时间在幼儿的成长中过去了,对于我个人,要学习的东西、知识还有很多,无论是教育还是保育,都是我学习的目标。要把好的方面坚持住,不够的地方像别人学......

    长春市公共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督管理办法(共五则)

    长春市人民政府令 第60号 《长春市公共餐饮具集中消毒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15年1月22日市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市长:姜治莹 2015......

    哈尔滨市公共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管理办法(共五则)

    哈尔滨市公共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共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上海市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上海市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保证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生活......

    解析化制场之消毒方法消毒设备及管理办法

    化制场之消毒方法消毒设备及管理办法 第 1 条本办法依动物传染病防治条例第十六条第二项规定订定之。第 2 条本办法所称化制场,指动物传染病防治条例施行细则第九条所称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