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江新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办法(渝两江管发66号文)
两江新区管委会
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强化财政资金管理,规范财政投资评审行为,依据《预算法》、财政部《关于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规定》和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投资评审是财务局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预算和竣工决(结)算进行评估与审查,以及对其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对资产处置进行评估的行为。
第三条 管委会成立财政投资评审委员会,由分管财务的管委会副主任任组长,成员由财务局、计划统计局、监察室(审计局)和项目单位负责人组成。负责审定投资重大变化、设计变更或增加工程投资等项目,研究解决建设项目中的重大投资问题。
第四条 财务局是负责两江新区财政投资评审的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评审和负责管委会财政评审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
-1-作。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包括管委会批准设立的投资评审机构或委托的中介机构。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使用财政性资金以及使用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或还款担保的借贷性资金投资的项目。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的财政性资金,是指财政预算内、外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基金,土地储备整治收益,举债资金以及管委会接受捐赠的资金。
第二章 评审的内容和方式
第七条 评审的内容包括:
(一)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预算评审
1.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2.项目预算审核;
3.项目招标文件评审(主要审查招标限价编制原则、付款方式等合理性审核,其他内容由主管投资和建设的相关部门审查);
(二)调整预算的评审
工程建设中设计变更和功能变更需要增减投资预算,且调整金额占投资预算的10%以上或在100万元以上的;
(三)建设项目竣工结(决)算评审
-2-1.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以及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其他事项; 2.项目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 3.工程形成的固定资产情况和结余情况。
(四)对管委会决定的100万元以下项目实行集中评审。
(五)财政性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及追踪问效。第八条 财政投资评审方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对项目预、决(结)算实行全过程评审;
(二)对项目预、决(结)算进行单项评审;
(三)对财政建设性资金进行专项检查;
(四)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五)对自然灾害等涉及人民财产安全等特殊项目应另行建立应急评审机制,实行动态监管,事后评审。
第三章 评审要求
第九条 财务局开展评审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收集资料,现场踏勘,核实价格,沟通情况,出具初步结论,出具审查意见等。
第十条 根据评审内容确定评审时间
(一)预算审核(最高限价审核):实行与施工图预算编制并联审核制度。业主单位在提供经相关部门认可的施工设计图
-3-后,财务局同时委托评审机构进行预算审核,同时作为招投标的最高限价审核,原则上7个工作日内完成。
(二)结算审核:结算送审金额3000万元以下的,28个工作日完成,3000万元以上的原则上不超过40个工作日。
(三)决算审核:项目结算审核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
(四)资产评估:5――10个工作日完成。
(五)报表及专项资金审核:15——28个工作日完成。
(六)由于特殊原因需要提前和推延工作时间的,由财务局根据工作任务确定工作时间。
第十一条 凡总投资预算未经财务局审核,擅自开工建设的,财务局或项目单位的资金管理部门不予划拨建设资金。
第十二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发生重大设计变更、增加计划外工程或受政策影响、不可抗拒自然灾害、重大市场变化影响等,确需突破财政审批投资预算的,项目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应及时通告财务局及相关部门,财务局应立即组织专家到现场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按程序报批实施。未经报告擅自建设的,其超投资部分建设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自行负责或不得纳入投资。
第十三条 财务局根据管委会批准意见,应完善项目调整预
-4-算批复手续。抢险应急工程也应在工程实施完成后完善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 项目单位和财务局依据竣工决算批复及时进行会计帐务处理和办理资产转固。
第四章 评审报告审批
第十五条 一般审批程序:5000万元以下的评审报告由财务局征求建设部门意见后审批;5000万元——10000万元的项目,财务局征求建设部门及分管建设的委领导意见后,由分管财务局委领导审批;10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需提交管委会评审委员会审批。
第十六条 特殊审批程序:对抢险排危等自然灾害项目及管委会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应另行建立特殊审批程序。
第五章 评审机构及费用
第十七条 财务局应制定投资评审机构管理办法,加强监管。财政投资评审可采取自行评审和委托评审相结合,原则上审核预算的机构不能进行同一项目的结(决)算审核。
(一)自行评审由财务局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组成专家组评审,或由成立的投资评审机构完成。
(二)委托评审由财务局从入围的中介机构中通过公开排序或随机抽取方式选择机构进行评审。
(三)对抽取的评审专家和委托的投资评审机构,凡在审计部门和上级财政部门审计复审时,审计复审结论在正负3%以内的视为正常值;误差率超过3%的,视为超常值,取消入围专家和机构的权利,并责成相关单位追回拨款,执行审计决定。
第十八条 政府投资项目预、决算咨询评估费用由财务局纳入财政专项预算或通过进入项目成本方式解决,财务局另行制定评审费用支付办法。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财务局、监察室(审计局)及管委会相关部门应依照相关规定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第二十条 项目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管委会相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依法追究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完善预算手续擅自开工的;
(2)未经批准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的;
(3)未按规定及时组织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的;
-6-(4)其他严重违反本通知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第二十一条 管委会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其限期纠正,并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违规批准增加建设资金的;(2)违规拨付建设资金的;
(3)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第二十二条 咨询、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规定的,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追究和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两江新区管委会财务局负责解释。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我国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监管评审问题研究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监管评审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逐步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政府投资财政监管评审工作的作用越发明显,它是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口投资控制要点的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建设项目管理方式。针对财政监管评审当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审计工作的不同点,提出财政监管评审工作的重点。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监管评审;审计
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为了适应和推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生活需要,以及出于政治、国防等因素的考虑,由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发行国债或地方财政债券、利用外国政府赠款以及国家财政担保的国内外金融组织的贷款等方式独资或合资兴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它与一般投资项目比较具有非盈利性、效益多样性、成本与效益的不匹配性等特点[1]。而政府投资财政监管评审,是以工程施工过程投资控制为主,并充分有效结合项目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口投资控制要点的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建设项目管理方式。实践证明,其对节省国家建设资金的积极作用[2]。
近年来,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逐步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安全有效的运行,成为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部分单位不重视立项审批工作、部分单位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三超”(超估算、超概算、超预算)现象非常突出、管理体制不顺,权限不明,部分项目无法进行监管[3]。因此,在政府投资财政项目监管评审时,要把握好并采取与之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有效防范国有建设资金流失,取得较好的投资管理效果。
二、我国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监管评审的现状分析[4]
政府投资项目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影响范围大。政府投资项目的财政监管评审研究需要建立规范统一的政府项目支出经济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制度,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和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并将政府部门项目支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评价制度纳入财政管理制度范畴。我国此项工作起步较晚,虽然政府一直持续进行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在管理观念、政府职能、组织结构等方面不断借鉴和引进国际流行的管理机制、管理技术和工具,但由于基础薄弱,且缺乏这方面的系统性研究,现在仍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财政改革的客观需要,使得财政评审风险增大。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风险,是指财政评审有关的单位或个人因财政评审事项所引起的损失。对财政评审风险的种类和发生财政评审风险的根源进行分析。最终提出了规避财政评审风险的措施,以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掌握财政评审的风险体系,了解规避风险的措施,才能够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一)政府投资项目的法律保障不够、相关制度不健全
从西方各国政府项目财政监管评审研究的发展实践看,评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必须得到立法的支持,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发展道路,以保证政府部门项目支出达到预期目标。而我国公共投资部门虽然也提出要完善项目投资决策程序,对国家重点投资项目从立项决策、建设决策、竣工验收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 但尚未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约束,缺乏法律和制度的保障,而且各环节的约束不够细化,没有具体的细化指标进行约束。这样使得有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招投标和合同中常常出现严重违规现象,但国家立法不够完善,没有相关细致的法律约束,使得国家财政资金在不同程度上遭到损失。有的虽然有法律明确规定,但漏洞很大,使得有些甲乙方有机可乘,穿过立法本身,达到自身利益不断放大的目的。例如,《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七条至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方式。有些建设单位在招标之前已经指定了明确的施工单位,违背了《政府采购法》。但是建设单位捏造工程紧急需要、材料供应来源单一等借口,把本应是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变为了单一来源的采购方式。由此可见,国家法律中的确存在漏洞,立法约束力不够。
(二)政府投资项目的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和方法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政府投资项目从审批、建设到运转都没有透明的操作程序,而且内部、外部的监督薄弱, 对政府投资项目应该谁来考核、考核什么等问题没有程序化、科学化,考核只是在现有的行政管理部门内部,没有广泛吸引社会公众的参与,没有引入社会考评力量,评价主体单一化。而且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的考核很容易陷入遵照上级领导的意图办事,按照例行程序做事,受官方内部自我认同心理和利益驱动的影响,容易带有主观色彩,很难使项目达到客观、科学、公正的结果。政府投资项目的财政监管评审尚未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无法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这种不完善使得有些甲乙方串通起来,联合有关政府机关部门,把有些单位及个人的利益放大化。
(三)项目本身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不够
投资项目既是消耗资源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资源的过程。资源在流动、转化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次生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利用考虑不足,尚没有明确、科学地统筹利用规划,没有建立资源的循环利用机制。
(四)项目建设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发达国家在政府项目上成立了由建筑师、工程师、合同律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的专业管理机构,并按照规定的程序选择和委托相应的工程咨询公司来管理,所有的重要技术环节都有专业人士负责,项目中的质量、技术、安全、成本等也有专人负责,并且各个环节责任明确。专业化保证了项目以高质量、低成本的完成,而我国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2004 年 7 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要推行代建制。各地也在积极响应进行试点,但仍然有不少障碍, 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详尽的代建制实施流程,尚不能为代建项目的规范化实施和全过程监管提供依据。
(五)财政监管评审与审计之间存在争抢的现象[5]
在政府工程中工程结算时往往是先由财政监管评审中心审核,出具定案单再移交审计局。但是,而这往往结论不一致,作为项目业主或施工单位对此无所适从。施工单位还要和审计局对帐,审计局最后出审计报告。审计局是政府组织内部的监督部门,在工程建设中其工作应该是侧重财务方面的,不应该再重复造价咨询的工作,逐条核对预算子目。但是,近几年,在一些地方,财政投资评审部门和审计之间出现了争抢的现象,本应是评审监管中心的职责任务却由审计部门评审了,而且这种现象层出不穷,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现象本身是政府机关职能混乱的一种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甲方、乙方、评审中心以及审计机关的工作秩序,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财政部门的资金流动程序,以致有碍于经济社会的正常有序发展。
一、我国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监管的内涵 财政监管评审作为财政预算管理固有的内在链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赋予的财政职能,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预算、决(结)算审核,为财政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和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其监管评审结论是财政行政管理部门核拨款项、办理结算、批复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交付资产的重要依据。由此可见,财政监管评审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为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审计部门也专门内设基建工程审计机构。简言之,财政是管理部门,审计是监督部门,财政评审时事前管理,审计是事后监督。财政监管评审从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审核控制资金。因此,职能的差异和评审工作特有的专业性导致了二者的工作侧重点和方式、方法有所区别。
(一)事前控制—工程预算监管评审,从源头控制资金的有效力度
为做好工程项目施工图纸预算,切实从源头有效控制资金,财政评审工作不断改革、改进,严格按照“先评审,后预算;先评审,后招标;先评审,后拨款;先评审,后批复”的“四先、四后”原则,不断加强工程预算评审环节的管理。针对所有评审项目,财政监管评审根据工程项目单位报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委批复、图纸、施工图预算资料,认真核对图纸,严格执行预算评审,并将施工图预算评审报告作为该项目拨付财政资金的控制限额,签订的施工合同不得突破该项目所批复的投资额。从预算监管评审到竣工决算评审形成一条有机链条,工程预算评审作为评审链条中必不可少的首要环节,不仅在前期将工程造价进行严格控制,而且在工程决(结)算审核时,通过对比预、决(结)算工程费用,可充分了解各项费用从前期到后期的刘翔,有效监督资金的合理使用,保证了工程决算的完整、真实、公平、公正。
(二)事中监督—全程跟踪评审,彰显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财政评审始终贯彻对贯彻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跟踪评审的工作方针,认真落实“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评审原则,有组织、有针对性地按工程进度及时实施现场跟踪评审,并结合《工程价款结算办法》,为支付工程进度款提供参考依据。
3.3 事后审核—严格的决(结)算审核为拨付项目资金提供可靠依据 《工程价款结算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工程价款结算的监督管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各级财政部门是主管基本建设财务的职能部门,对基本建设的财务活动实施财政财务管理和监督”。财政评审按照其赋予的职责,极尽生财之道、用尽聚财之力、竭尽理财之能,对项目竣工决(结)算进行严格监管评审。
财政评审机构内部一般均设立有“三级复核制度”,出具的评审意见和评审结论,都严格经过“三级复核”程序,层层把关,确保评审结论客观、公正。在通知项目单位、施工单位现场与评审中心对出具的结论进行核对时,如有不同意见,可随时提出并讨论、验证,最终以三方均认可的结论为准。在规章制度、养个程序、全程跟踪以及专业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工程决(结)算的评审真正做到了客观、公正、公平,是评审结论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为拨付项目资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4 财政监管评审与审计的区别[8]
审计作为监督部门,侧重于时候审计,往往当工程已经完成时才对其进行审计。而全程跟踪这样严谨、细致的监管评审可以在过程中控制一部分资金浪费和流失,比只看图竣工纸、变更签证、一堆数据更真实、有效。另外,审计部门一般是交给中介机构完成项目审计,并按审计额度的比例向项目建设单位收费,这样不仅增加了项目建设工程的成本,而且难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总之,财政监管评审和审计都是国民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职能方面的侧重各有不同。财政监管评审时财政职能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对财政支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进行技术性审核的财政监督管理活动。审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规定,有权对国家建设项目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侧重于事后审计和财务审计,是政府监督部门。
财政监管评审和审计之间,不存在职能的交叉、重复和矛盾,也不存在替代性和排他性的问题。两者应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积极发挥效应,协调发展,共同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投资监督管理体系,真正规范公共投资支出监督管理行为,发挥财政投资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产玲 尹贻林 范道津.公共项目治理理论概念模型的建立[J].中国软科学; 2004年第06期
[2] 李文基 黄启昌.如何把握政府投资项目财政管理[J].财政评审2009年第46期;
[3] 罗建华 高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运作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5期
[4] 周萍华 李家胜.论我国当前的财政投资评审 [J].财贸经济;2004年03期 [5] 樊虎.浅谈财政评审与审计之区别[J].财政评审;2011年第03期
[6] 徐杨 刘光庆 潘骏.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审计监督对策[N].大连日报;2008年02月07日
[7] 陈赟
王德雄.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04期
[8] 黄均田.浅析政府投资审计与财政投资评审的法律依据异同[N].审计论坛 ;2010年12月06日
[9] 孙璐.建设施工合同中价款调价因素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赫莹莹
罗兴东
李宁.施工合同中风险的防范[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11] 徐佩莹.实施《河南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研析[J].四川建筑;2009年第03期
[12] 李惠玲.应用清单招标与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的几点思考[J].建筑设计管理;2007年06期
[13] 羊雅芳 胡君芬.浅析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招投标中的应用[J].建筑经济;2010年02期
[14] 施丽.认真做好施工签证管理.工程与建设[J].工程与建设;2002年第01期 [15] 王伟.对施工索赔理论的基本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0年05期
[16] 彭向群
关于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审价的几点看法[J].建筑施工;2010年06期
[17] 路宝忠 唐山市“十一五”评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J].财政评审;2011年第03期
第三篇:10环保财政村庄项目管理办法发区县政府渝环发100号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文件 重庆市财政局
渝环发„2010‟100号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重庆市财政局
关于印发重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相关区县人民政府,市级相关部门,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重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重庆市财政局
—1—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2— 重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规范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确保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顺利实施,根据环保部、财政部《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环保部《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环保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协议》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本办法适用于2010年至2012年专项资金支持重庆市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申报、审批、下达、招投标、施工建设、核拨、验收、运行维护、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定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是指为有效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而连片开展的行政村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综合性污染治理项目。专项资金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村庄,实行“以奖促治”;对通过生态环境建设达到生态示范建设标准的村镇,实行“以奖代补”。农村环境连片包括,行政村地理位置相邻的“地理连片”、同种污染类型、同种治理措施或同一保护对象的“同治连片”。
第四条(原则)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 —3— 民意,改善民生;突出重点,分类实施,体现特色;层次推进,突出精品,系统打造;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保证效果”的基本原则。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管理和实施,坚持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公开透明、长效追踪”的管理原则。
第五条(对象范畴)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包括:村镇饮用水源保护、农饮水净化、村庄垃圾收运系统、村民聚居点污水处理、村民散户污水治理示范、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整治、重点次级河流面源污染综合控制及生态修复措施、农村老垃圾场封场处理、无主工业渣场整治。
第六条(各级责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以行政村(含涉农居委会,下同)为基本实施单元,原则上以乡镇人民政府(含涉农街道办事处,下同)为业主。业主对项目建设与管理、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设施运行、维护全过程负责。区县财政局、环保局负责向市财政局、市环保局进行项目申报和日常监督管理,市财政局、市环保局负责组织向国家申报。市环保局负责组织编制《重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实施计划》)、《重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等,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投入要求)各地应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建立农民参与制度,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4—
第二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八条(重点区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域以重庆市主城区、三峡库区21条次级河流、统筹城乡示范区、大型饮用水库周边的连片行政村为重点实施区域,兼顾县城及建制镇周边、自然保护区、旅游区、生态系列创建区等区域。每个项目示范区域的农村受益人口原则上不得低于2万人。
第九条(重点对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对象以城市近郊型、场镇型、农耕型、畜禽散养型、生态旅游型、饮用水源保护型6大类行政村为重点,并注重与发展改革、农业、建设、国土、市政、卫生等部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推进村、统筹城乡的试点示范村、生态产业村、卫生村、旅游村、“一池三改”重点村、“农民新村”建设、巴渝新居及农村危旧房改造等项目的资源整合。
第十条(项目申报)市环保局、市财政局根据《实施计划》和专项资金预算,联合发布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申报通知。区县财政局、环保局应结合当地特点,按照《技术指南》选取农村环保适用技术进行项目申报,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效果。项目申报材料应包括:资金申请报告、项目申报方案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等。
项目申报方案属于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包括:村庄基本情况、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治理方案(预期实现目标、拟采取的主要措施、进度安排、效益分析)、资金需求和筹措方案、项目实 —5— 施后运行保障措施等。
第十一条(申报审查)市环保局、市财政局按照“符合专项资金支持重点,符合《实施计划》,实施条件成熟,资金筹措方案可行,杜绝重复投资和形象工程”的原则和要求,对区县的项目申报进行审查。对项目申报审查合格的,由业主组织项目实施方案编制。
第十二条(方案编制)
项目实施方案由区县环保局协助业主,按照市环保局印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委托具备省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环境工程专项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的单位编制。
项目实施方案要因地制宜、厉行节约、注重实效,要强化示范区域的工程措施、运行管理措施、长效管理机制,要针对六大类型行政村实行“一村一策”,要体现“农村聚居点与村民散户污染治理并重”,要突出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粪污等污染综合整治与资源综合利用措施。
区县环保局应充分征求区县相关部门意见后再行上报项目实施方案。
第十三条(方案审查、审批、立项)市环保局会同市财政局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评估。根据专家评估报告,市环保局负责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审批,明确项目建设的工程量、工期、项目建设管理与长效管理、资金使用要求、项目验收等要求。市财政局会同市环保局分批次下达项目资金计划。
—6—
第三章 项目工程建设
第十四条(项目招投标)业主应委托市级招投标机构,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审批文件,组织项目工程建设招投标。市财政局会同市环保局对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
投标人须具备重庆市环境污染治理资质证书乙级(废水类)及以上资质,且同时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及以上或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叁级及以上资质,投标人注册资金不得低于300万元。
投标人不得借用他人资质证书参与招投标。
第十五条(合同签订、备案)中标单位须在招投标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与业主签订工程建设(或施工)合同,并将工程建设(或施工)合同报市环保局备案。未完成工程建设(或施工)合同备案的,不得进场施工,区县财政局对该项目不予报账。
第十六条(义务监督员制)实行项目义务监督员制度,区县环保局要协助业主选取村民代表作为项目义务监督员。
义务监督员应具备较强责任心、公德心、政治觉悟和奉献精神,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主要负责建设施工单位原材料进场数量的核定。义务监督员严禁由项目建设施工方人员充当,并不得借故“吃、拿、卡、要”。
第十七条(项目延期)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和项目验收的,业主须提前一月书面报请区县环保局同意,并报市环保局备案。
第十八条(项目变更)项目实施方案内容一经审查批准,—7— 原则上不得调整,不得降低治理目标要求、压缩投资规模等。确因客观原因需进行项目建设内容调整的,须报市环保局审批。
第十九条(工程监理)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业主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参与工程监督管理。
第四章 项目考核验收
第二十条(验收程序)业主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内容。项目竣工后,由业主向区县环保局、财政局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验收资料。
验收资料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单位申请验收的文件;项目建设及试运行情况报告;工程质量检验报告(单体工程建设投资在50万元及以上的);招投标相关材料,项目工程建设(或施工)合同,项目建设档案资料,工程监理报告,项目资金财务决算报表及凭证复印件,竣工决算报告,村务公开资料,相关图片资料,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制度及运行管理费用落实情况,其他与项目验收有关的资料。
由市财政局、市环保局按有关规定委托中介机构开展竣工决算审核。竣工决算审核应在项目验收前完成。
区县环保局会同财政局应在收到业主的验收申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预验收。对预验收合格的,报请市环保局、市财政局组织项目验收。
—8— 第二十一条(验收内容、标准)市环保局会同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项目验收。项目验收内容包括:工程量完成情况、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责任制的建立与落实情况、村民满意度、连片整治示范效果、项目运行保障措施等。
对单个行政村,项目验收时应达到以下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满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或《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村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60%,重点示范村生活污水处理率≥75%,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70%。
项目验收标准参照《技术指南》。对单体项目污水处理能力大于100立方米/日的或污水处理能力大于50立方米/日且出水直接排入江湖水体的污水处理设施,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主控悬浮物、色度、化学需氧量指标,选控氮、磷等指标。项目验收时,业主需提供该污水处理设施进、出水的水质监测报告。
第二十二条(验收评价)项目验收评价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市环保局根据验收的实际情况对项目给予合格或不合格评价。
存在下列情况的评为不合格工程:未经市环保局批准同意,擅自更改项目实施方案或设计方案的;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的;未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项目建设内容的;存在滞留、—9— 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资金等违反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和财经制度行为的。
对项目验收不合格的,由市环保局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并予以通报批评。
第五章 项目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领导小组)市人民政府设立“重庆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分管环保的副市长任组长,市人民政府分管财政、环保的副秘书长、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局长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具体负责重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日常工作。由市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县人民政府应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区县组织领导机构的成立情况,纳入区县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范畴。
各区县应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负责项目推进工作,要选派责任心强、工作协调能力好、作风正派的同志充实办公室。区县人民政府应落实环保局和财政局的领导与项目村实行对口包干负责制。
第二十四条(目标责任)项目实行目标责任制,要建立“部门联动、资源整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其执行情况纳入区县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和环保系统目标任务考核范畴。
—10— 市财政局、环保局逐年与示范区县签订《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协议》。
区县财政局、环保局要与业主签订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建成时间、资金管理、竣工验收、日常运行管理以及奖惩措施等,并将项目执行情况纳入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范畴。
第二十五条(环境成效评估)项目验收1年后,市环保局按环保部有关规定组织对项目环境成效进行整体评估。环境成效评估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对环境成效评估结果为优的区县,由市环保局予以通报表扬。对环境成效评估结果为中或差的区县,由市环保局予以通报批评,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第六章 项目长效机制
第二十六条(镇级运行维护机制)
自项目验收之日起,业主负责项目的日常运行管理(市人民政府有规定的除外)。示范区县要建立项目运行维护费用保障制度。
业主要落实镇级专职环保员制度、村级保洁员制度,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督巡查,并设立环境举报公开电话,鼓励村民参与监督管理。建立一支集农村户用沼气池、村镇供水与饮水净化、污水与垃圾等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为一体的专业维管或物业管理队伍,逐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 —11— 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二十七条(月报、季报制)实行项目建设月报制、项目运行季报制。
在项目建设施工期,区县环保局要按月向市环保局报送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实施情况。
在项目运行期,区县环保局要参照“重点污染源”的监察管理程序,对项目的运行管理情况按季度组织进行环境监察,并将环境监察结果上报市环保局、市环境监察总队。环境监察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运行管理人员到位情况、项目运行情况、项目运行维护资金落实情况等。
市环境监察总队对区县环境监察结果进行抽查,抽查结果纳入区县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以及环保系统目标任务考核范畴。
对环境监察中发现的项目运行管理人员不到位、项目建成后不运行或运行率低、运行维护资金未落实等问题,由市环境监察总队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第七章 项目建设资金管理
第二十八条(资金管理原则)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实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公开透明、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
区县财政局、业主及项目施工单位应自觉接受各级财政、环保、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或逃避检查。
第二十九条(公示制)业主应当按照政务公开、村务公开 —12— 要求,将项目建设资金安排和使用的详细情况、项目安排和具体实施情况等向受益地区农民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日。有条件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将示范项目内容及其资金使用情况在政府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条(区县管理制度)区县财政局会同环保局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的监管制度,加强对业主使用项目资金的监督和考核,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第三十一条(专户、专帐管理)区县财政局应设立项目资金专用账户,国家资金、市级财政资金、区县财政配套资金等纳入专户管理,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业主应建立项目资金财务专帐,实行“专账、专人”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各级相关部门、业主,不得以任何名义滞留、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
国家和市级资金不得用于发放人员工资、津贴补贴、楼堂馆所建设、购置机动车辆,不得用于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地形测量、征地租地、青苗补偿、审计费、监理费、项目运行维管费等工程建设前期费、建设管理费、项目运行费等。
第三十二条(区县财政报账制)项目资金实行区县财政报账制。区县财政局、环保局要加强对项目资金报账工作的审核和管理,及时履行报账手续。
项目资金原则上按照“进场施工、分别完成工程量的30%、50%、70%、90%、完成项目验收”六个阶段,分别按合同总额的10%、20%、20%、20%、20%、5%的额度进行报账。区县财政局预留 —13— 合同总额的5%作为工程建设质量保证金,对项目验收1年后环境成效评估结果为优或良的,区县财政局再行报账。
业主根据工程量完成情况,向区县环保局提出资金报账申请,并附具备义务监督员签字的工程建设发票。经区县环保局核查合格后,由业主报区县财政局进行报账。
第三十三条(项目审计)工程竣工后,区县人民政府应指派审计部门对项目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第八章 罚 则
第三十四条(区县无领导机构)对未成立区县组织领导机构的,将取消该区县已安排的项目,追缴已拨付资金。
第三十五条(违反资质管理)对转让、出借资质证书的和借用资质证书的,由资质证书发放部门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六条(违反工程监理规定)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建筑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由市建委责令其改正、处以罚款、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七条(验收不合格)对项目验收不合格,且限期整改未能完成的,将追缴已拨付资金,取消该区县三年申报市级和国家的环保项目资格,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第三十八条(成效评估不合格)对环境成效评估结果为中 —14— 或差,且限期整改未能完成的,取消该区县三年内申报市级和国家的环保项目资格。
对区县环保局在环境监察中弄虚作假的,取消该区县三年申报市级和国家的环保项目资格,并对该区县环保局予以通报批评。
第三十九条(运行管理不落实)对环境监察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未能完成的业主,取消该业主三年申报市级和国家的环保项目资格。
第四十条(违反资金管理)对滞留、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或有其它违规行为的,视情况采取中止资金安排、追缴已拨付资金、取消三年申报市级和国家的环保项目资格等措施予以处理。对情节严重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各区县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市环保局和市财政局备案。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环保局、市财政局负责解释。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主题词:环保
农村
办法
通知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环保部规财司、生态司,财政部经建司。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10年11月22日印发
—15—
第四篇:马楠《新时期财政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评审暨造价精细化管控落地实战》
《新时期财政投资项目造价全过程跟踪评审暨精细化管控落地实战》
高端课程培训方案
(2015年最新研发)
【课程背景】
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刚刚结束的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利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城镇化和转型升级两大对建筑业利好的背景下,可以预见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投入的加大,政府、财政投资项目数量规模急剧增加,随之工程评审、审计业务空前膨胀,这给我们工程审计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
但当前的工程评审、审计中普遍存在重事后审计部门处理,轻过程审计监督和防患于未然,只治标不治本。整个工程实施过程出现了监督视野中的“盲区”,国家有关工程审计法规不能及时地贯彻执行。而建设工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进行系统的监督和管理,否则就会违背工程建设内在规律,导致建设工程内在有机联系的紊乱,形成施工、监理、造价、管理、审计相关脱节,其结果是出现“图纸一变再变、概算一调再调、投资一增再增、工期一拖再拖”的局面。
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行国家评审及审计部门倡导的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评审!其核心就是对其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为了使广大评审、审计人员掌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之道,真真领会新版《清单计价规范》的在工程审计中本意,同时也为了使广大工程投资与造价管理人员掌握造价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关键环节操作,我们开发了国内最新课程《新时期建设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评审暨精细化管控落地实战》培训。【课程价值】
破解: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与造价精细化管理操作之道;
指导:帮助工程审计和造价管理人员对造价全过程跟踪管理进行规划;
方法:提供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与精细化控制的方法,超级实战,拿来即用; 实操:大量实操工具资料,让您稍加修改即刻应用。【课程时间】2天 【培训对象】
1.国家及地方各级审计系统、各级财政评审系统的人员;
2.建设单位主管基建审计的总经理、项目总经理、审计主管以及纪检人员;
3.房地产企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成本总监、财务总监、项目总经理等主管人员;地产企业从事工程管理的工程、造价、预算、合约等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
4.建筑施工企业的总经理、成本总监、财务总监、总工程师、项目总经理、法务总监等主管人员以及从事项目管理的工程、招投标、预算、合约等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
5.造价咨询公司的总经理、成本总监、总工程师、项目总经理以及从事造价咨询管理的经营、预算、合约等部门负责人及业务骨干。
6.各级政府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发改委、建委、财政评审、审计等系统的行政人员。【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评审的现状及工程造价管理战略解析
第1讲 当前财政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评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新常态”下财政投资项目评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新时期财政投资项目对于造价的跟踪评审的新要求 3.新形势下财政府投资及政投资项目造价评审的现状 4.当前财政府及政投资项目造价评审亟需解决的难点 5.当前政府投资及财政投资项目造价评审的三大误区 6.政府投资及财政投资项目造价评审中常见重大偏差 7.政府投资及财政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分析 8.政府投资及财政投资项目造价评审新思路、新方法
第2讲 政府及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的必由之路——全过程跟踪评审 1.全过程跟踪评审的目的——降低投资、提高效益 2.全过程跟踪评审的对象——全部造价 3.全过程跟踪评审的阶段——全过程 4.全过程跟踪评审的主体——评审机构 5.全过程跟踪评审的方法——过程跟踪
6.全过程跟踪评审的要点——总价的确定与控制 7.跟踪评审审计发展趋势——主动创造投资效益 8.跟踪评审审计指导思想——全过程精细化
第二部分 当前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问题与挑战
第3讲 当前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第4讲 新政策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第三部分 新形势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解决方案及操作实战
第5讲 建设项目招投标环节跟踪审计解决方案及操作实战 1.“招标工程量清单”审计操作及对策 2.“招标控制价”审计操作及对策 3.投标报价审计操作及对策
第6讲 建设项目合同价款约定环节跟踪审计解决方案及操作实战 1.合同约定原则、方法及审计对策
2.单价合同、总价合同及成本加酬金合同约定原则及审计对策 3.约定合同法律效力及审计对策
第7讲 建设项目工程计量环节跟踪审计解决方案及操作实战 1.工程计量的程序、方法、责任承担及审计对策 2.单价合同计量的审计对策 3.总价合同计量的审计对策
4.工程计量跟踪审计工具——计量跟踪审计工具的使用操作
第8讲 建设项目合同价款调整环节跟踪审计解决方案及操作实战 1.合同价款调整程序方面的审计对策 2.法律法规变化导致价款调整的审计对策 3.工程变更导致的价款调整疑的审计对策
4.项目特征描述不符导致的价款调整审计对策 5.工程量清单缺项导致的价款调整审计对策 6.工程量偏差导致的价款调整的审计对策 7.物价变化导致的价款调整审计对策 8.暂估价导致的价款调整审计对策 9.计日工导致的价款调整审计对策 10.现场签证导致的价款调审计对策 11.不可抗力导致的价款调审计对策
12.提前竣工(赶工补偿)导致的价款调审计对策 13.误期赔偿导致的价款调整审计对策 14.施工索赔导致的价款调整审计对策 15.暂列金额导致的价款调整审计对策
16.变更、签证、索赔及价款调整四大跟踪审计审计工具的应用技巧 第9讲 建设项目合同价款中期支付环节跟踪审计解决方案及操作实战 1.预付款支付的跟踪审计对策
2.安全文明施工费支付的跟踪审计对策 3.总价措施费用支付的跟踪审计对策 4.进度款支付过程中的跟踪审计对策
5.应对工程价款跟踪审计的有力工具——支付跟踪审计工具的应用 6.价款支付中承包方若干次“停工权”使用及跟踪审计对策 第10讲 建设项目竣工结算环节跟踪审计解决方案及操作实战 1.竣工结算与支付的跟踪审计对策
(1)传统竣工结算编制方法及跟踪审计对策(2)快速竣工结算编制方法及跟踪审计对策(3)竣工结算办理中的跟踪审计对策(4)结算款支付中的跟踪审计对策
(5)质量保证金扣留返还中的跟踪审计对策(6)最终结清结算中的跟踪审计对策
(2)加速结算、准确结算的跟踪武器——期中价款结算跟踪审计工具的应用 2.合同解除的价款结算与支付中疑难问题对策
(1)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的结算与支付中的跟踪审计对策(2)因发包人违约解除合同的结算与支付中的跟踪审计对策(3)因承包人违约解除合同的结算与支付中的跟踪审计对策
第四部分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1.新形势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2.新形势下建设项目企业内部全过程跟踪审计挑战与对策 3.新形势下国有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挑战与对策 【专家师资】
马楠教授简介 华北科技学院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造价与房地产研究所主任,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聘研究员、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特聘专家、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电力工程造价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房地产总裁班客座教授,华本城市地产研究院成本管理首席研究员。《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规程》等国家规范标准起草组专家。
研究领域及技术专长 马楠教授出身于工程施工管理一线,是从工程管理现场摸爬滚打出来的集工程技术、项目管理、造价及成本控制、合同与法务管理于一身的新一代精锐代表。20多年此领域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国内首次提出了“全过程控制”、“精细化管理”、“重心前移”、“流程再造”等新的工程成本管理及造价控制先进理念,并不遗余力地指导企业落地化,产生巨了大效益。曾为数百家企业和政府机构、行业团体以及高校提供相关培训1000余场次,圆满完成了中海油、中建系统等若干工程项目的结算纠纷及合同争端的专项论证、咨询、鉴定及评审工作。擅长提供造价鉴定非诉讼服务、专项谈判及委托交涉、工程商务培训及专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