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严格管理和科学技术为基础勇创全国优秀焊接工程
以严格管理和科学技术为基础
勇创全国优秀焊接工程
韦艳
(广西电力工程建设公司技术质量部 广西 南宁市 530022)
摘要
本文介绍广西电力工程建设公司在承建香港中电广西防城港电厂(2×600MW级)#2机组的施工过程中,通过严格的焊接质量管理和精心的施工,使得锅炉整体水压试验一次成功、无渗漏,得到了香港业主中电防港电厂的好评,并获得了广西电力优质工程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工程奖、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一等奖。
关键词
焊接质量管理 T91焊接QC小组 P91焊接QC小组 优质工程申报
0 引言
焊接质量管理是指从事焊接生产或工程建设的企业,通过开展质量活动发挥企业内部的质量职能,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不准带有焊接规范所不允许的缺陷产品出现的管理过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公司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与工程质量目标相适应的焊接质量管理体系,对香港中电广西防城港电厂(2×600MW级)#2机组工程安装过程中的工艺、材料、焊接、热处理、检查、无损检测和理化检验等质量控制系统和影响产品焊接质量的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在此基础上狠抓技术创新。
本工程#2锅炉受热面共有焊口共计39350个,RT、UT抽检焊口39350个,总焊口一次抽检合格率为98.95%;附属管道RT、UT、PT抽检焊口593个,一次抽检合格率为100%; #2汽机四大管道共有焊口193个,无损检测184个,一次探伤合格率99.91%;中低压焊口共检测1288只,一次检验合格率99.30%;合金小径管按5%进行光谱分析,按10%的进行硬度检验,合格率均为100%;合金大、中径管按100%进行光谱、硬度检验,合格率均为100%;锅炉本体水压试验无一焊口渗漏,水压试验一次成功。
本工程在勇创全国优秀焊接工程的过程中,焊接质量全面符合国家相关检验标准,达到并超过了合同的要求,其焊接质量、进度和资料的移交都得到监理和业主的好评。首先要做好工程开工前创优策划
1.1 香港中电广西防城港电厂(2×600MW级)#2机组工程的创优焊接质量总目标是,为机组的达标投产而确保:
受检焊口无损探伤一次合格率≥96%; 焊口外观一次成优率≥96%; 锅炉整体水压一次成功、无渗漏; 汽机中低压管道水压一次成功、无渗漏;
消灭焊口漏焊,做到烟、风、煤、粉、汽、水、油焊口不渗漏; 杜绝错发、错用焊接材料;
底片透照合格率≥98%,评片准确率>98%; UT漏判率<2‰,UT误判率≤2‰; 光谱分析准确率100%。1.2 为创建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程
杜绝人身重伤及死亡事故; 杜绝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事故; 杜绝重大火灾事故;
杜绝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 严格控制各种习惯性违章; 轻伤频率≤3‰。
1.3 根据招标书合同和图纸等技术资料做好质量策划
防城港工程安装焊接、焊口数量众多,焊口位置分布复杂,安装要求等级 高,其中锅炉本体的焊口约39350个;部分焊接位置焊接难度大且焊接工艺要求非常高,焊接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总体质量。我们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焊接质量管理制度和焊接工作程序以及技术攻关措施,以确保争创优秀焊接工程的成功。
1.4 焊接工程全过程策划
焊接施工组织机构以及施工全过程安全、质量监督机构的建立和设置; 制定焊接劳动力调度计划;
依据工程总体施工进度编制施工网络计划; 依据工程总体布局制定焊接施工区域平面布置; 依据工程总体布置制定焊接施工临时设施及场地安排;
依据工程总体力能供应确定焊接施工力能供应(氧气、乙炔、氩气及施工用电等);
依据工程总体策划制定和编制焊接施工方案、重大技术措施和作业指导书; 查阅工程施工图纸,核对公司已有焊接工艺评定,完成对新钢种和新材料焊接工艺评定报审工作;
编制焊接质量检验划分表及金属、焊接监督检查和试验计划; 编制焊接材料需求计划;
编制焊接施工机械及主要工具配备计划; 确立焊接工程质量验收主要标准和依据; 依据公司质保体系建立焊接质保体系; 确定焊接人员资格和控制要求; 确定焊接材料控制要求;
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编制焊接专业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编制金属检验、热处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 编制焊工培训计划;
编制焊接质量奖罚管理办法。
1.5 创优质焊接工程全过程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
保证施工工期的措施;
重大焊接施工技术方案和重大技术措施; 季节性焊接施工保障措施; 焊接缺陷防治措施;
困难位置焊口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焊接工程(质量、安全)的主要保证措施; 降低焊接成本措施。2 严格的焊接质量管理
2.1 建立健全的焊接技术质量管理组织
为确保本工程公司各项目标的实施和实现,公司对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技术、质量等管理机构。在质量管理网络和项目质量目标中明确规定项目经理为本工程第一责任人,各层职能部门承担相关的职责。
在项目焊接管理网络中,建立起以项目总工、项目工程部、项目物管部、项目焊接专业部、项目金试室等组成的的质量管理网络,并在焊接材料、焊接设备以及焊工焊前现场考核、焊接过程监督、焊接检验等方面同时接受项目监理部、香港中电业主、当地技术监督局、电力质检中心站等的监控。2.2 编制焊接技术质量文件
为做好工程焊接质量的管理工作,项目焊接部在工程项目总工的组织、设计和指导下,在施工前编写了《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了《焊接质量检验计划》、《焊接质量策划》和一系列的《焊接作业指导书》,组织做好本工程项目的焊接工艺评定工作。2.3 做好项目各项焊接施工管理
按组织设计的要求,做好项目的焊接材料计划、焊接设备计划、现场模拟练习计划等各项工作。根据公司的管理制度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统筹计划受热面的吊装、焊接、探伤,展开多点、多面焊接作业,合理安排探伤时间,及时反馈探伤结果。加大受热面焊工和设备投入,在受热面的焊接施工只使用操作技能强、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熟练焊工,上岗前进行模拟练习并考核通过,在施工中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加快施工速度。
项目部实施了《受热面焊口经济责任考核办法》、《焊口单价法》、《焊接质量奖惩办法》、《焊接进度考核办法》等各项管理办法,体现“按劳分配”原
则,以经济为杠杆,激发焊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明确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以及部门内各层次人员焊接质量责任,使焊接质量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规范管理。
2.4 项目焊接质量管理的主要控制内容
(1)认真贯彻质量标准要求。根据防城港工程的具体要求及特点对焊接工程进行了整体质量策划,编制了工程质量计划,并制定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管理制度,并通过在施工过程中的严格贯彻执行,使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2)开展职工质量意识教育。工程质量管理以提高职工质量意识教育为基本点,着重宣传达标创优工作的重要性,使职工把“达标投产”的各项要求贯彻于施工过程之中。针对人员状况加大培训力度,分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意识培训、管理制度学习、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的学习和培训。
(3)每个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技术人员认真查阅图纸、安装规程等资料,掌握施工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4)加强质量记录的控制。在要求质检员在重视工程实物质量检验的同时,重点规范施工记录、质量记录,采用随机抽检的方法,抽查并核实施工记录的规范性、完整性、真实性。
(5)加强质检员巡检力度。施工中要求质检员对巡检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及时消除质量问题。通过勤检查、严要求,使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
(6)焊工在上岗前,必须持有有效的焊工资质证件,由项目部对证件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合格后再根据证件规定的焊接项目进行实际操作考核,考核试样经检验合格后登记注册、编号,核发上岗卡。
(7)坚持三级质量检验制度,做到工程项目产品不合格不放行、不转序,保证验收项目的优良率。明确各级质检员的职责和工作重点,通过采取严格质量验收的管理办法。
(8)严格执行焊工持证上岗制度,焊接管理人员深入一线,严格把关,对焊接技术、焊材、设备、人员、施工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指导,加强现场监督及过程控制力度,有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发现与解决,确保了焊接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金属试验人员积极配合现场施工,及时进行金属技术监督,合理安排探伤时间,有效地保障了现场的施工需要。
(9)预防焊接质量通病的出现。为了预防焊接质量通病的出现,提前调研,收集资料,研究出现问题的环境、寻找原因,制定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在施工中重点跟踪,将质量通病消除在萌芽状态,保证了工程高质量的完工。
(10)在焊接施工中,主动积极与监理和业主等相关单位的沟通,认真处理监理、业主、质量检测中心等提出的建议。
(11)及时完善焊接资料的整理和移交工作。项目焊接技术员每天都深入施工现场,做好施工现场的焊口记录,及时做好焊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技术攻关
香港中电广西防城港电厂(2×600MW级)#2机组工程在过热器、再热器和主蒸汽部件上分别采用了T91、T23、A335P91钢。其中:SA213T91、SA335P91等钢材中的Cr含量达到9%或者9%以上,焊接工艺要求非常高,焊接难度非常大,在施焊中如果不遵循正确的焊接工艺极易产生裂纹。对以上Cr含量高的合金钢管道以及T23、SA213TP347H、不锈钢管道焊接时,管道内壁均需要进行充氩保护。为了解决这些超焊接难题,我们积极开展焊接技术攻关和质量QC活动,组织了T91焊接QC小组、P91焊接QC小组、屏过集箱三通热处理QC小组、凝结器钛管板QC小组、钢煤斗等焊接QC小组,以质量QC活动创造焊接质量精品工程。其中多个QC活动小组奖获全区施工企业优秀QC小组奖。优质工程申报
循序渐进地进行优质工程申报工作
4.1 香港中电广西防城港电厂(2×600MW级)#2机组工程竣工后我公司按时对业主进行质量回访。
4.2 质量回访后,通过对机组运行各项目经济技术参数进行比较,确认本工程为目前广西已建的6台600MW机组中性能较优。在获业主好评后,开始申报广西电力优质工程奖。
4.3 本工程获广西电力优质工程奖后,广西电力行业协会推荐申报广西区优质工程奖。
4.4 获广西区优质工程奖后,积极整理资料申报全国优秀焊工程,终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一等奖。
结束语
通过参与焊接质量管理和申报优质工程的工作,我深刻地体会到:焊接质量管理工作一定要做到科学而严格。严格的管理再加上科学的技术攻关,工程项目就有了确保优质的基础,而优秀工程的申报就自然会有理想的结果。
第二篇:为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发挥工程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
为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发挥工程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在中国工程院第八次
院士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院士:
我代表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院士审议。
出席今天院士大会的有675名院士和13名外籍院士,我向大家表示热烈欢迎。自上次院士大会以来的两年中,先后有9位院士逝世,他们是许文思、何凤生(女)、朱之悌、李国豪、童铠、夏德全、王选、徐端夫和严恺院士。在此,我们对这9位院士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一、四年来的工作回顾
继朱光亚院长和宋健院长负责的两届班子之后,我们这一届领导班子已经四年届满了。四年来,我们牢牢把握住党中央、国务院对工程院的定位和要求,积极发挥工程院作为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的作用,依靠全体院士和全国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在促进我国工程科技事业发展及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咨询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咨询工作是我院的中心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凝聚院士的集体智慧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的重要方式和渠道。院主席团和院党组高度重视,始终把咨询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紧密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从可持续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角度出发,选定咨询项目和开展研究工作。着重强调工程院的咨询研究必须具有宏观性、战略性、综合性和前瞻性。国家级重大咨询项目通常由院领导牵头,直接组织领导,动员多学科院士和专家参与,充分发挥院士的主体作用,深入实际,反复研究,咨询报告的质量明显提高,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本届主席团任期的四年中,我院立项开展咨询研究共96项,完成79项。其中委托项目23项,自立项目73项。上报国务院的咨询研究报告共29份,送国家有关部委15份,上报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院士建议》66份。咨询研究涉及装备制造、航空航天、信息、能源、环境生态、冶金、化工、材料、交通、建筑工程、农林、医药卫生、轻工纺织等众多领域,每年都有院士和专家一千多人次踊跃参加。各咨询项目负责人和参加研究的院士及专家,都本着高度的责任感辛勤工作,充分调研,民主交流,集思广益、精心凝练,努力使各项咨询研究高质量地按计划完成。
我院的咨询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四年来,温家宝总理先后6次听取我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的汇报,在我院咨询研究报告及《院士建议》上批示18次。国务院其他有关领导也多次听取我院咨询研究汇报和在我院的咨询研究报告和《院士建议》上做出批示。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也对我院的咨询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我院许多咨询研究成果已被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采纳,为我国有关重大战略问题和工程科技问题的科学决策作出了贡献。在制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很多领域都有工程院院士作为领军人物,并带领学术团队作出集体贡献。温家宝总理高度评价了我院的咨询工作,他指出:“中国工程院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组织各方面专家,开展跨部门、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有效形式”。
在我院开展的咨询研究中,有一批关系到国家和产业发展战略全局的重大项目。其中由钱正英院士主持的《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有35位院士和300位专家参加,《东北地区水土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有31位院士和260位专家参加;由侯祥麟院士主持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有31位院士和120位专家参加;由王淀佐副院长主持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战略研究》有28位院士和270多位专家参加,由王淀佐、张彦仲院士主持的《节约型社会战略咨询研究》有33位院士和77位专家参加;由徐匡迪院长主持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中的《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有46位院士和260多位专家参加,《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有20多位院士和150多位专家参加。我院还接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开展了《十一五规划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和《高技术产业若干重点领域“十一五”发展研究》,以及科技部委托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的18个研究课题进行评议的工作。另外,还对中央领导高度关注、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课题进行了咨询研究,例如《反爆炸、生物、化学、核与辐射恐怖活动的科学技术问题和对策研究》,《煤矿灾害防治技术对策研究》等。四年来,我院咨询研究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同时制定了一整套咨询研究项目的管理制度,对各类咨询研究项目的工作程序和经费使用管理都有明确的规定,保证了咨询研究的顺利开展。
我院咨询工作的另一种形式,是多年来与国家发改委共同组织“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四年来,我院共开展了“院士行”活动24次,通常有院长、副院长或学部主任带队,所到企业43家,参加的院士约190人次、专家约170人次,为企业和行业发展以及技术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我院还参加了中组部组织的“院士专家行”活动8次,受到了行业和企业的欢迎。“院地合作”是我院发挥咨询职能的第三种方式,对促进一些地方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四年来,院地合作工作坚持“以具体项目为依托,务实合作”的指导方针,不断取得新进展,我院在全国各地的影响不断扩大,越来越受到地方各界的重视。我院与山东省的合作,主要围绕共同组织烟台国际果蔬博览会等五个博览会,同时组织多位院士进行考察调研和提供咨询服务,累计有院士500多人次以各种方式为山东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咨询服务,并为山东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成果,与100多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我院与深圳市的合作在过去四年中共开展了70余次,有380多人次院士和400多人次专家,应邀到深圳举办各类论坛和学术报告会,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等活动。我院还与天津市共同开展了人才与项目的合作,与广西自治区共同开展了生物质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合作。
(二)院士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过去四年中,我院通过2003年和2005年两次增选,共选举出108名新院士。目前,工程院共有701名院士,其中女院士39名,资深院士99名。还有32名外籍院士。
四年来,我院围绕院士队伍建设,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增选工作,坚持院士标准;二是抓好科学道德建设,加强院士自律。总起来看,我院院士队伍的状况是很好的,院士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和社会上发挥了表率作用,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很大贡献,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尊重。关于增选工作
在总结以前增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院士增选的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科学规范的院士增选评审程序和办法,保证了增选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和新当选院士的质量。
1.进一步完善增选制度,规范增选程序。我院在过去四年中对院士增选制度进行了重大改进。2003年在第二轮院士增选工作中,在部分学部试行院士候选人到会做自我介绍,取得了良好效果,在2005年增选工作中已在所有学部实行。实践证明,候选人与院士们面对面作自我介绍,有利于对候选人工作业绩与人品的了解,有利于保证评审质量,显著提高了评审效率,得到了院士们的一致肯定。在2003和2005年,进一步修订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评审、选举程序规定》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等文件。2005年又在总结历次增选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进行了修订。为了提高对候选人进行评审的质量,促进院士队伍的学科结构更合理,我院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学部专业划分标准(试行)》。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改进,我院院士增选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趋于成熟,院士队伍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趋于优化。
2.合理确定增选院士名额,保证新当选院士质量。根据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实际状况,我院审时度势,在2003年和2005年的院士增选中相继减少了增选院士的名额,由1999年之前的120名和2001年的87名,减少至2003年70名和2005年60名,并且在增选评审中坚持标准,宁缺毋滥,在这两个增选年中实际增选的新院士分别为58名和50名。同时相应减少了各类渠道院士候选人提名的数量。3.接受社会监督,认真处理投诉。为了保障院士增选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保障新当选的院士既具有在国内同行中名列前茅的学术水平,也是科学道德上的楷模,我院在院士增选工作中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严肃认真地处理投诉信和各种形式的举报。及时组织院士到相关单位认真了解情况,听取举报人的意见。经过认真核实,对属实或基本属实的举报都做出了严肃处理,直至取消已经通过第二轮评审的结果。可以说,在国际上比较,我院院士的增选是非常公开、透明的,保证了增选的公正性和院士队伍的质量,维护了中国工程院的社会声誉。关于科学道德建设
工程院院士不仅代表着我国工程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中的最高学术水平,而且也应当是践行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的楷模。我院一向大力倡导科学道德,加强自身建设。四年来,我院科学道德委员会在院主席团的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弘扬科学精神,倡导优良学风,加强院士自律,在院士学风道德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每次增选工作结束后,工程院都给新当选院士及其所在单位专门发信,着重强调院士自律并提出严格的具体要求,号召新院士继续弘扬科学精神,努力成为科学道德建设的模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我院积极宣传报道院士们在科技创新上的重大贡献和为国为民为科技事业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在2004年院庆十周年大会上,表彰宣传了我院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袁隆平、王选、金怡濂和王永志等四位院士的事迹。2005年由我院党组牵头,与中科院、中石油和中石化党组联合发起向侯祥麟同志学习的活动。随后,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联合决定,把侯祥麟同志作为时代先锋,在全国开展宣传学习活动,温家宝总理参加了侯祥麟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侯祥麟院士成为科技界和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为了进一步加强院士队伍建设,我院今年上半年在北京、上海、武汉、重庆、西安、哈尔滨等院士比较集中的地方开展了调查研究,广泛了解院士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听取院士们对院士队伍建设和我院咨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主席团将认真总结这次调研的结果,根据院士们的宝贵意见及本次会上各学部讨论的意见,研究进一步加强院士队伍建设、改善院士工作生 活条件和发挥院士作用的办法。
(三)国际交流与合作继续扩大。四年来,我院与国际工程科技界的联系更加密切,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
1.成功举办多次国际会议。2002年我院主办了国际水稻大会,这是我国就单一农作物召开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主办了世界工程师大会、中国重大工程成就展和第8届中日韩工程院圆桌会议;2005年举办了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国际研讨会、中俄工程科技会议;今年又会同中科院、卫生部举办了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第二届全球大会,与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举办了国际畜牧发展大会。这些会议都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提升了中国工程院在国际工程科技界的学术地位,在相应的专业领域发挥了我们应有的作用。
我院积极参与国际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理事会(CAETS)和中日韩工程院圆桌会议等国际和区域性工程科技组织活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还积极开拓了与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和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合作与交流。顺利完成了联合国亚太农业工程与机械中心在华设立总部及其归口工作。
2.更加注重实质性合作。我院一直与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工程院保持着广泛的学术交流。2002年以来,我院又与南非、韩国、俄罗斯、墨西哥、法国和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的工程院签订或续签了合作协议。目前与我院签订合作协议的外国工程院已达32个。在合作协议框架下,我院与有关国家工程院共同举办双边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在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私人轿车与中国”、“中美城市能源与环境合作”和“中国瑞典可再生能源及环境保护”等合作项目,还成功举办了第八届中俄新材料新工艺研讨会。
3.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宣传。就近两年的粗略统计,我们工程院领导在国内会见外宾175场次。同时,院领导和院士们利用出国访问和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努力加强我院和国际工程界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2004年我院10周年院庆,邀请了25个国家和48个国际科技组织的85位外宾前来同贺,有3位外宾作大会学术报告。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提高了我院在国际工程科技界学术舞台上的声誉。
2003年,我院英文刊物Newsletter由季刊改为月刊,内容和版面不断改进,增加了学术性、时效性和信息量。我院的英文网站于2005年1月正式开通,为国际工程科技界及时了解我院情况、加强国际交流,开辟了又一个重要窗口。
(四)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四年来,我院充分发挥院士的学术带头和纽带作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促进了我国广大工程科技人员的交流和工程科技事业的发展。共举办了29场工程科技论坛,围绕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前沿开展深入研讨,为我国工程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工程科技专家提供学术交流和展示才华的舞台。共举办了6次工程前沿研讨会,探讨我国工程科技领域的前沿问题和重点领域发展趋势。主办和参与主办了11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中国青年科技企业家管理论坛3次,举办其它各类专题学术会议110余次。
(五)工程院机关建设取得新进展。四年来,我院通过加强机关建设,特别是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机关为院士服务的意识得到加强,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办事效率逐步提高。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网络的维护和管理,保障了国务院办公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为院士提供了便捷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提高机关办公效率创造了条件。贯彻落实财政改革精神,积极争取财政资金,为我院开展咨询研究、学术活动及其他业务提供了经费保证;同时强化支出管理,努力保证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机关宣传工作紧密围绕工程院的中心任务,与各主流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介绍我院开展的重大咨询研究和重大学术活动,大力宣传院士们为国家和工程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出版工作坚持为院士服务、为工程科技事业服务的宗旨,在完成大量常规任务的同时,加强与相关单位合作,为支持院士出版优秀学术著作开拓了新的渠道。
在国务院领导的关心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正在抓紧建设新综合楼。院士们出谋划策,集思广益,在综合楼的设计和建设中,充分体现了节能和环保的思想。我院通过精心组织招投标、选定方案,加强监督和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工程建设进展基本顺利。目前主体结构等多项工程已经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装修,预计年底前可以进驻。综合楼的建成,将为广大院士和院机关创造更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二、今后两年的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做好咨询工作,为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温家宝总理在总结我院咨询研究工作时指出,中国工程院“组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研究群体,形成了研究复杂问题行之有效的机制,为科学和民主的决策探索出一种可行的方式。希望院士和专家们今后结合我国国情,继续就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开展研究”。
我们将根据温家宝总理的指示,不断总结经验,在今后的咨询工作中努力体现宏观性、战略性、综合性和前瞻性的特点,认真做好目前正在开展的《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节约型社会战略咨询研究》、《煤矿灾害防治的技术对策研究》、《中国不同区域农业资源合理配置,农业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研究》、《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战略咨询》、《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高性能纤维及相关制品国家发展战略与策略研究》、《CNGI核心网建设示范工程》、《全国工程师制度研究》等一批重要咨询研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咨询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吸纳更多院士参与重大咨询研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智慧。继续加强与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组织部的合作,做好企业“技术创新院士行”和地方“院士专家行”活动。有重点地选择确定有限目标,每年开展5-8次院士行活动。继续从地方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具体的工程科技项目为依托,开展与地方政府的务实合作。
(二)继续加强院士队伍建设,弘扬“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总结过去院士增选的经验,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院士的意见,进一步完善院士增选办法,做好院士增选工作。继续深入研究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加强对院士队伍发展规模的跟踪预测,为院士增选工作和院士队伍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大力宏扬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加强院士自律,建设一支品德高尚、学问一流、贡献杰出的院士队伍,也为净化社会风气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三)大力开展学术交流,引领我国工程科技发展。进一步加强学术与出版委员会的工作,研究确定重大学术活动的选题,指导和组织开展大型综合性、高层次的学术活动,指导对内对外宣传和学术出版工作,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院士优秀学术著作出版。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前沿问题,定期或不定期地由我院或各学部举办专题研讨会,为院士、专家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和宽松的研讨环境,并根据研讨的观点和意见形成院士建议,或作为咨询课题立项和举办学术会议的基础。
我院的工程科技论坛已举办多年,围绕工程科技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难点确定主题,进行学术研讨,对引领我国工程科技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良好的学术和社会声誉。要认真总结举办论坛的成绩与不足,不断提高质量与水平,扩大影响。要特别注意为年轻科技工作者搭建舞台,创造一个百家争鸣的宽松学术环境,促进他们尽快地健康成长。
(四)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工程科技开放式发展。继续围绕工程科技发展的有关热点问题,组织召开一系列国际会议,如研究开发全球化国际论坛、第二次国际工程科技大会等。继续积极参与国际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理事会、中日韩工程院圆桌会议和国际医学科学院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力争发挥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工程科技界搭建更有利的国际交流平台。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与瑞典和美国等国工程院的合作项目,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与合作形式,积极参加中俄两国“国家年”中的科技合作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和增强我院在国际工程科技界的影响。积极组织培训和努力提高我院机关外事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专业素质、办事能力和交流水平。
(五)继续加强宣传工作,树立科学道德的楷模。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建设科技创新文化和良好社会道德风尚作出贡献。要以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院士们为国家重大工程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战略咨询研究的成果,以及在为国家提供重大决策支持中所发挥的作用,宣传院士们为国家工程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宣传院士队伍建设的成绩和进展,扩大工程院在国内外的影响,树立良好形象,也为社会树立科学道德的楷模。进一步密切与各主流媒体的联系,保持新闻宣传渠道的畅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进一步加强院机关建设,做好服务工作。继续抓紧新综合楼的后期建设,认真做好搬迁工作,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加强我院机关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先进、安全、高效的综合楼局域网系统,开发和完善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办公效率。健全和完善财务制度,强化重大咨询项目和大型活动的经费管理,建立项目经费开支的预算、绩效评估和问责制度,提高资金和资产使用效率。
各位院士!
在本届主席团届满之时,我代表主席团,感谢全体院士为中国工程科技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和为中国工程院的发展所付出的努力;感谢各位学部主任、副主任、常委在任职期间,认真负责,努力工作,为工程院所取得的各项成绩付出的艰辛劳动。我们还要感谢以朱光亚院长、宋健院长为首的前任主席团,为工程院的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最后,我代表本届主席团,希望全体院士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要求,继续努力奋斗,为提高我国工程科学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心血,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工程院以工程科技思想库建设为载体开
展实践活动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8年11月30日 09:36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孙闻)中国工程院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的两院“是国家的科学技术思想库”要求,紧密结合当前科技工作和当前经济形势,以“建设支撑科学发展的工程科技思想库”为实践载体,积极发挥“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作用,组织广大院士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工程院组织开展了96项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并关系国计民生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咨询项目。院士们站在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高度开展咨询,以对党、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确保咨询研究报告的科学严谨和高质量,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国家科技决策提供了多方面的咨询意见,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这一命题,工程院启动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重大项目。在中组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包括170余位院士在内的近300位专家,参加了该项目12个课题组及项目综合组的研究工作,并在各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了项目研究报告。报告深入研究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战略机遇、发展态势及人才特征等,研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农业的现代化及其可持续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工程院启动了“中国区域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环境综合治理和农业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和“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两项重大涉农咨询项目,并在两个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研究》咨询报告。
在“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战略研究”咨询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院的有关专家认真对比了国内外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和经验教训,分析了我国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提出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重点和发展政策的建议。可再生能源是国际关注的主要研究领域,事关能源发展的方向与国家战略。
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工程院组织有关院士、专家启动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咨询研究项目。这个项目分设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4个课题组和综合组,通过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新的认识,为国家及相关部委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地区持续出现罕见雨雪冰冻灾害,5月又发生了汶川特大地震。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我国抗灾救灾能力明显不足,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迫切需要科技支撑。这一切一直牵动着工程院领导和广大院士的心。为此,工程院紧急启动了《我国抗灾救灾能力建设和灾后重建策略研究》重大咨询,并围绕“救灾装备”等方面设14个研究课题。150多位院士参加了咨询,院士专家们针对抗灾救灾能力建设,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将于年底前后形成研究报告。
此外,根据当前的形势和实际需要,近日工程院又启动了“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制造业产品质量”“生物安全”等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目前,这些项目的研究工作正在加紧进行。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工程院党组领导率先垂范,深入第一线,针对各地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宣讲科学发展观,从工程科技的角度提出咨询意见。
关于中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研究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
一、中国工程面临的形势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市场经济。2005年,我国制造业的规模已经居于全世界第三位,列美国和日本之后。我国的电风扇、VCD、电话机、收录机、微特电机、拖拉机、水泥、缝纫机、集装箱港口机械等产品的产量已占世界份额的50%%以上。近几年,我国政府在公益性工程领域投资巨大。2006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0万亿元人民币。我国不仅产业规模远胜于水平,人力资源规模也远胜于水平。到2005年,我国拥有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其中工程科技人力资源约占1/3。
从当前的发展情况看,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高潮在未来15?20年内不会有明显减缓的趋势。我们存在的问题是规模大、水平低,其主要原因是:
我们仍在走发达国家工业化已经走过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老路;我国企业科技创新的愿望和能力双重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科研经费支出仍不足,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研发投入尤为缺乏;对工程科技人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影响积极性发挥;工程科技人才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机遇与任务
第一个机遇是我们国家的科技创新目标已经确立。《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立: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核心竞争力要有“质”的提高。
第二个是中国宏大的工程规模为中国工程科技人员的成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古今中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没有需求和工程实践提供的工作岗位是不可能产生有作为的工程科技人才的,这也是工程科技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
第三个机遇是全球都面临着工程师短缺的问题。全球有近40%%的雇主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合适的人才,最缺的人才有三类:业务代表、工程师、技术人员。工程师的素质正处于换代之际:如美国工程院提出了2020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关键特征是,分析能力、实践经验、创造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终身学习能力等。
与部分发达国家最好的学生不读工程专业相比,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生源好、规模大、就业市场广阔,如能唤醒其创新的潜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工程科技人才(量和质)很有可能成为世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是工程与科学的关系问题。当代工程常常基于科学的应用,工程是与科学密切相关的,但应认识到,工程远远大于科学的应用,而且往往早于科学而出现。工程技术是基于科学再加上经验。工程的成功不但要靠科学知识,还需要大量的社会知识。工程的成功不仅依靠团队,还必须与市场和社会密切配合。因此,工程师不等于应用科学家,他既应用自然科学,又应用社会科学,还要使用经验。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知识只有工程化后才会成为力量。
二是工程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工程具有为社会服务和创造财富的明确目的。因此工程和市场有密切联系。工程的发展既受科学、技术与经验的引导,又受经济与市场的引导。
三是创新的普遍性问题。“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不是仅指宝塔尖的高层次人才,也指在工程科技各个领域中做出成绩的工程科技人员。如某项工程,在不影响质量情况下节能、降耗、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等都是创新。创新就是怎么把事情做得更好,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
四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多样性问题。中国的工程科技人才传统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理论加技术实践,最后培养出大量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技术人才,这主要是学前苏联的模式;第二类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新技术,研究的结果是发表科研成果,是工程科学方面的人才,这主要是学美国的。但是,中国的发展还需要另外几种人才:一种是理论加技术实践加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进行技术交叉创新的人才;一种是理论加技术实践再加上创新设计,从而能开发出新产品的人才;再一种是理论加技术实践再加创业与市场能力的人才,也就是能做工程管理与经营的工程师。因此,中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要在学习外国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
五是产业方向问题。工程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既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率的引擎,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既体现着企业的精神、品牌,也是扩大知识产权“疆域”的桥头堡。产品创新可以说是培育创新科技人才的温床。创新人才归根到底要在创新的活动中培养。
六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方向问题。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主要是因为:工程教育的定位不明确,培养工程师的目标不清晰;培养人才的层次、结构和类型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脱节;工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落后、学科交叉不力、缺乏特色,导致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不能统筹发展;工程理念、创新设计和实践教育环节薄弱,造成学生的工程知识、动手能力差,缺乏敬业精神,毕业后不能较快适应工作;工科教师队伍的非工化趋向严重,评价体系错位,重论文、轻实效;教育培训本身与产业的需求结合不紧密,培训视野不开阔,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基础教育缺乏对工程科技与创新的兴趣培养,青少年只想当科学家,很少想当工程师。目前的“科学教育”只重知识的传授,缺乏从小培养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与高等工程教育无法衔接。
四、建议和对策
第一是建议是倡导尊重工程的文化。我们要从小学开始,理解工程的创造性和综合性。全社会都要尊重工程文化,崇尚求精、求实、求新,精于设计、善于持续的工程精神。要鼓励解决问题的奇思妙想、标新立异,要在全社会树立工程科技与工程师应有的地位,强化工程和科学、产业、市场的联系与合作。
第二是改革高等工程教育。要强化工程实践训练和全工程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人文素质。同时不能偏废扎实的基础、专业和前沿交叉知识教育。要研究走宽、专、交的培养创新人才道路的可能性。
要培训和改造师资队伍。鼓励和支持大学工科教师到企业兼职,吸引企业优秀的工程科技人员到大学任教。建立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的制度和办法,规定工科教师必须有工程实践锻炼和培训的经历;建立企业鼓励优秀人才到大学任教和接纳大学教师兼职的机制。
第三是建立创新实验与实习基地。在重点大学,建立一批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室和交叉型实验室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明确企业承担继续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和接纳学生实习锻炼的责任。国家以减免税等鼓励形式,挑选信誉高、责任感强、有竞争力的企业,建立一批工程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良的生产实践场所。
第四是要强化工程师再学习,建立产学合作的继续工程教育机制,有计划地再培训企业中优秀的工程师。
第五是设立国家工程科技创新基金。比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国家工程科技创新基金,对工程科学技术研究形成长期稳定的支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工程科技领域(如机械、电力、化工、纺织、轻工、冶金、水泥、煤炭、水利、建筑等),进行前沿研究、交叉研究,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重点支持节能降耗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研究开发,为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智力支撑。
编者按
2007年6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工程院和香港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面向21世纪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论坛”在深圳市举行,来自大陆和香港的60多位院士、专家、学者围绕着高等工程教育的内容、培养模式、产学研的结合、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毋庸讳言,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和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很多不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地方。找准这些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必定会促进中国优秀工程科技人才的涌现。本报今天特刊登这次论坛上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第三篇:以创模为契机 打造铁岭生态新城.doc(最终稿)
以创模为契机 打造铁岭生态新城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各级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平台。对提高城市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铁岭市委市政府对创模工作高度重视,几年来秉承“环保、绿色、低碳”的理念,实施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并于2006年,高起点规划了铁岭新城,创模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如何以创模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打造铁岭新城,实现生态、环保、低碳的目标,应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要把生态规划作为铁岭新城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好的环境来自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没有规划就没有办法控制环境,规划是龙头,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对铁岭新城而言,打的是生态牌、环保牌,所以生态规划尤显重要,是指导新城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所谓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市的新城区规划建设可以说起点非常高,全国和国际知名的20多家设计单位,对总规、控规和包括市政、园林、桥梁、公路等在内的新城区的每个大系统都进行了精心的规划设计。并在规划设计中充分体现生态理念,打造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初步呈现“两条碧水穿城过、十里湖山尽入城”的山水景观特色,展现“春花笑绿水,秋树舞轻烟,湖天共一色,铁岭将胜仙”的美妙景致。可以说铁岭新城充分体现了生态主导的理念。但从生态规划的角度讲,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完善,还应更加注重细节。如对绿化、美化的规划,要以园林城、水城、环保模范城为抓手,充分体现生态为本、环境优先。对新开发的建设项目,建筑面积要有明确规定,绿化面积也要有明确规定,公园数、绿地面积要有指标规定。逐步实现由绿化到美化到多样化到艺术化。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规划,要统筹并优先考虑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收集系统、垃圾填埋场、中水回用系统、污废分离系统等的规划。这样才能体现新区“生态、环保”等特点。
生态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不单单是政府和专家的事情,更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除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外,还要让老百姓知道,要通过各种渠道增加宣传力度,要吸引老百姓参与,集思广益,这样才能使老百姓了解新城区,热爱新城区,规划才能更科学、更现实,更能体现以人为本。
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作为铁岭新城建设的重要方面
生态环境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生活美好的重要内容。几年来,通过环保模范城的创建,铁岭市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二级以上优良天数在全省名列前茅;辽河干流、支流水质明显改善,全流域消灭劣五类;各县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28万吨;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8%等等。但就目前对铁岭新城而言,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是提升铁岭新城品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借助创模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包括方方面面内容,其中城市绿化、污水、垃圾等是一个重要方面。
在城市绿化方面,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但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实际,从新城实际情况出发,从北方的气候特征出发,选择适宜的花草树木,做到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在污水处理方面,要保证新城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并尽快建设实施中水回用系统,解决城市绿化用水及建设用水问题。在垃圾管理方面,要借鉴外地经验,在条件适宜的小区、社区等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探索适宜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尽量做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要把莲花湖湿地的保护和修复作为建设铁岭新城的重要突破口
湿地是“地球之肾”,对莲花湖湿地而言,更是铁岭新城的肾,是铁岭新城的魅力所在。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块湿地,新城就不会有这么好的生态环境,不会有现在的知名度,更谈不上北方魅力水城、人与鸟共居的城市。所以要把湿地的保护和修复作为新城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重要的突破口。经过这几年的保护和修复,莲花湖湿地功能逐步显现,生物多样性得到回复,前不久被国家环保部确定为首批生物多样性恢复实验基地。但如何保护好这块湿地,使之可持续发展,应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要严把进入湿地的水质关,一是对凡河流域点源和面源进行治理,使凡河水质稳定在Ⅲ类以内进入湿地,以确保湿地水质不受污染,二是避免其它污水通过不同渠道进入湿地,污染湿地水质;要严格控制进入湿地的机动车及游客数量,确保湿地生物(尤其鸟类)的生境不受影响;要注重湿地保护和修复的生态化,而避免景观化、格式化,如减少硬覆盖,减少各种人工建筑等。
要把居民素质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培养作为提升铁岭新城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
城市居民的素质高低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决定城市的形象,必须把居民素质的提高和培养摆在城市发展的突出位置。随着创模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以实现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和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等约束性指标为契机,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成立社区环保组织,组织开展各种环保活动,如“绿色家庭”创建、争做“环保主妇”、聘请专家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开辟环保专栏等等。倡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少做一点车、少喝一点酒、少讲一点排场,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绿色、低碳”。这几年铁岭新城的学校建设快速发展,从中学到大学,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生已成为新城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素质的提高将会直接影响新城未来的发展。当前,应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可通过在学校开设环保课程、组织环保知识竞赛和各种社会实际活动,全面提升师生环境素养,并逐步融入他们的各种行为,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进而带动全民广泛参与,为提升居民素质、提升新城形象奠定良好基础。
铁岭市环境保护局 钱建平
第四篇: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2、学习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化学探究学习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认识科学实验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探究结果。【教学难点】 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实验准备】
教师: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饮料管、澄清石灰水,滴管、火柴梗(或细木条)、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若干,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若干。学生:利用玻璃杯、盆子、吸管、进行收集呼出的气体的操作训练。【教学设计】 信息平台
学生回忆小学自然(或科学)课,七、八年级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教师演示学生当助手:
①向一瓶氧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 ②向一瓶空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 ③向一瓶二氧化碳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 ④向一瓶二氧化碳中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分析思考得出如下结论: A、氧气可以支持燃着的细木条燃烧,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相对含量越多。
B、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出现的白色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越多。【点评】
由于学生刚进入化学学习,实验操作能力有限,在此教师要求学生当助手的实验操作,为后面学生的实验探究作了一次直观的示范,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搭建了相关信息的平台 问题质疑
“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有什么科学的奥秘呢?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点评】
“呼吸”常见的现象不平常 讨论交流
请提出你们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活动探究
1、分别收集两瓶空气(A、B)、两瓶呼出的气体(C、D)向A、C中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做好观察的记录。
2、另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B和D瓶气体中,观察木条燃烧的情况。
3、对着玻璃片呼气。【点评】
注意实验仪器的编号标记,体现了教师的严谨作风 展示交流
交流分组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评价整合
1、对异常现象的分析:
①对C瓶内无浑浊现象的分析:a、滴入澄清石灰水后没有盖玻璃片就振荡,二氧化碳扩散后,瓶内量少。b、可能是没有进行深呼吸而收集的气体。
②对点燃的木条不是同时放入两集气瓶内,产生的实验现象评价。你认为怎样操作更简便? 【点评】
对异常现象的分析,能突破的本次探究的难点,结合生物学知识:呼出的气体是指经过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的气体,而不是含一口气又吹出来的空气
2、对异常观点的分析:不对着玻璃片呼气,也可得出类似的结论。此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点评】
对异常观点的分析也是本个案中的又一个亮点,因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的现象,通过平时的生活常识(如冬天嘴中冒出的白色)等途径可知道 反思小结
通过上述活动探究:
1、你对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哪些物质的多少有什么初步结论?
2、通过对异常现象的分析,你有什么感受? 【点评】
科学实验要有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规范的操作
3、通过对异常观点的分析,你有什么感受?
4、在探究实验和交流反思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成长记录
请将本节课你感受最深的情节或体验,记入你的成长记录中。深化拓展
竹节在受热后由于节内气体膨胀炸裂。依据所学的生、化知识设计实验来探究竹节内的气体成分与空气成分有何异同? 【点评】 竹节为密闭结构,只有呼吸作用,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竹节内气体中CO2含量比空气高。让学生设计实验去探究。将课堂探究内容迁移拓展,独具匠心。
第五篇:学习全国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马部长讲话的体会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学习全国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马部长讲话的体会
2009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的召开,是卫生部对护理事业的高度关注,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会议中马晓伟副部长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对当前的护理工作有了更深入、全面的认识,为我们开创护理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坚厚、清晰的思想基础。对我们护理战线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鼓舞了我们的信心。其中的会议精神,更是为整个护理队伍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鲜活力,必定引导着护理事业科学、持续、快速地发展。
基础护理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得很好!这一点我们是能够达到统一认识的。凡是在临床一线工作过的护理同志都知道基础护理的重要性,也正如马部长所说:护理就是护理,就是对病人的照顾工作。基础护理做好了,才能带给病人安全与舒适,才能预防和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我们也才能真正成为为患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使者;推行包餐制,实现无陪化,更是我们心中向往的一个良好、温馨的治疗、护理环境。所有治疗、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都由护士做,这样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就更多,可以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度,护士与病人之间彼此都建立一种归属感,这不仅对于改善护患关系,还是对于病人疾病的恢复都是十分有好处的,从而也就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工作中,我们也在努力地与病人多接触,为他们解决生活所需,治疗所需,给予心理护理、人文关怀,把我们所[:http://www.xiexiebang.com]学的专业知识、技能都好好地运用到为病人解决问题的实事上去,争取为患者提供身,心,社、灵一体化的服务;同时我们还通过改革排班制度,调整班次内容,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的人力和工作时间,在向着“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这一目标迈进。我们都在很努力地去做,但还是未能达到那样的一种理想的工作氛围与环境。为什么达不到?因为不够时间;为什么不够时间?归根结底就是人力的问题。人力不足,护士的时间不够用,这种情况下护士只能优先为患者解决首要的治疗与护理,也就滋生了陪护的市场。或者会说:国外为什么就能做到?人家就能做到无陪化,基础护理也全部由护士完成,可以有很多时间陪着病人。去人家那里一看,也确实是这样。但人家的人力资源是怎样的呢?比如美国的人力配备,是一个护士管三到四个病人,而我们国内的普通病房通常是一个护士管十个左右的病人。虽然,近年来我们护理队伍的数量有增加,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健康需求和欲望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在急危重症患者较多的大医院,这种人力配置已不能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同时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我们需要书写的交班表格也更多更细。所以,人力资源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的人力上去了,我们不仅能做到,还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的护理要与时俱进,要持续发展。我们的护士队伍已从以中专层次为主体,转向中专、大专、本科多层次学历结构,大专以上学历层次的护士达到51%,整体素质在提高。针对护理专业特点和多层次的护理服务需求,提供有一系列的岗前培训、分层次护士培训、各种业务学习、继续教育等学习活动,近年来派往香港国外学习的人数也有所增加,回来后发展成为专科护士。发展专科护士很重要,马部长的讲话中也强调了这一点,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要协调发展。三基三严时时抓,年年抓,也确实得到了加强,但我们要与时俱进,要发展创新,这就有赖于专科护士的发展。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新技术,结合我们国内的实况和专科特点广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患者。将学习领域、应用领域、研究领域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比如中山一院神经科派往香港学习的专科护士回来后把吞水试验和良肢位这些专科操作推广、应用于临床,大大减少了患者由于饮水呛咳而导致的误吸、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肢体的康复,提高患者愈后的生命质量。这对于专科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很好地体现了我们的行业价值的专科价值。但我们护理行业的价值需要我们更多的人来共同实现,所以我们也需要更多外出学习的机会。有学习,有交流,才有发展与创新。
“咱们的护理队伍的同志绝对是好同志,给点阳光就灿烂,不给阳光也灿烂。”马部长的这句话真的很让我们感动和鼓舞。我们护士从一开始就满怀激情,实实在在,挥洒青春和热血;通过不断地学习逐渐变得成熟干练;尽管内心挣扎过但头脑清醒,从不放弃;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这对她们来说已不是一种精神境界,而是一种工作常识;她们甘心忙忙碌碌于小小的舞台,多少次为了大家舍小家;在非典中,汶川战场中,她们又是巾帼英雄,如钢铁般的战士守卫群众、拯救生命。到2009年为止国内已有54为优秀护士获得南丁格尔奖章这一国际护理界最高殊荣更是一个有力地诠释。近年来,护士待遇在逐步改善,合同制护士待遇也普遍得到了提高。但其实她们的压力还很大,合同制护士与在编护士在福利待遇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而合同制护士在护士队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个比例还将会越来越大,这样发挥他们的潜力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提高整体护士的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将一些激励机制运用到位,缩短合同制护士与在编护士的待遇差距,保障全体护士的权益。
通过对马部长讲话的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不仅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关心与鼓舞,同时对当前的护理形势和任务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对全体护理工作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也必定秉承此次会议精神,夯实基础护理,发展专科护理,向实现“护理服务零投诉,护患关系零差距,病人护理零陪护”的目标迈进,最大限度地实现我们的行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