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病案防止丢失、损毁、篡改、非法借阅制度
病案防止丢失、损毁、篡改、非法借阅制度
为了保护病案的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性,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一、病人住院期间,其住院病历由所在病区负责整理、统一保管。科室应将收到的住院病人的检查报告等结果24小时内归入住院病历。科室必须严格保管病历,严禁病员翻阅病历。严禁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住院病历、急诊留观病历因医疗活动或复印、复制等需要带离病区时,必须由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携带和保管。
二、病人出院后的住院病历由病案室负责保管,年限不少于30年。病案室必须严格保管病历,严禁非法借阅病历。除涉及病人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外,其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借阅病号的住院病历。
三、因科研、教学、医疗纠纷、职称晋升等使用病历时必须经医务科同意,并在病案室办理相关手续,按时追回;追回时严格检查病历的完整性,如发现有损毁、篡改时,追查责任人,按院有关规定处罚。严重者上报分管院长或院长。
四、病案丢失要及时上报病案室,写出检查。病案室上报分管院长或院长。按每份处罚责任人贰千元处理。
五、丢失、损毁、篡改、非法借阅一切后果由责任人承担。必要时上报由卫生局处理。
病案室
第二篇:防止篡改、损毁、丢失、伪造病案制度
防止丢失、损毁、篡改、伪造病历制度
为了保护病历的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性,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一、病人住院期间,其住院病历由所在病区负责整理、统一保管。病区应将收到的住院病人的检查报告等结果于24小时内归入住院病历。科室必须严格保管病历,严禁病员翻阅病历。严禁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住院病历、急诊留观病历因医疗活动或复印、复制等需要带离病区时,必须由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携带和保管。
二、病人出院后的住院病历由病案室负责保管,年限不少于30年。病案室必须严格保管病历,严禁非法借阅病历。除涉及病人实施医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及科教相关人员外,其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借阅病人的住院病历。
三、因科研、教学、医疗纠纷、职称晋升等使用病历时必须经医务科同意,并在病案室办理相关手续,按时追回;追回时严格检查病历的完整性,如发现有损毁、篡改时,追查责任人,按院有关规定处罚。严重者上报分管院长或院长。
四、病历丢失要及时上报病案室,写出检查。病案室上报分管院长或院长。按每份处罚责任人贰千元处理。
五、丢失、损毁、篡改、伪造病历一切后果由责任人承担。必要时上报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
第三篇:病案借阅制度
病案借阅制度
一、本院医生借阅病案。要办理借阅手续。凡翻阅病案、应在病案室进行,未经允许不得带出室外。
二、本院各级医师均可查阅病案。实习、进修医师原则上不允许借阅,须经医教科主任签字并办理手续。
三、因临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需要,借阅10份以下的,病案人员可当场提借。如需大批量(最多不能超过30份)应当分批提借。
四、用于专题讨论或死亡讨论的病案须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同意及办理方可借出。
五、非直接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员不得借阅。
六、病案借阅期限为两周,若不及时归还,不得再借阅其他病案。
七、病案到期不归还,由病案管理人员通知本人两次,如不及时归还,从超过期限第三天起,每份病案每天扣20元。
第四篇:病案借阅制度
病案借阅制度
一、病案借(调)阅范围:
1、再次住院病人的病案。
2、临床病例讨论会、死亡讨论会等调用病案。
3、科研、临床、教学需调用病案。
4、上级部门(如医保、卫生局、卫生厅部门)如检查所需的病案。
5、外院因公临时调阅。(公检法、患者单位、医疗保险等等)
6、医院医疗质量所需病案。
7、医疗纠纷处理所需的病案。
二、病案借(调)阅制度:
1、病案属法律档案,按国家档案法进行管理。
2、病案必须经病案室装订、立卷、质检后方可检阅。
3、住院病案原则上不外借阅。外单位需调阅病案,应凭单位介绍信,经医务处签字同意,提出借阅、摘抄、复印等等方式意见,并指出查找的具体内容后,方可处理。
4、凡本院医务人员,因医疗工作需要借(调)阅病案(指单份病案)者一律填写《病案借阅单》,须经科主任签字后,凭单到病案室一律办理借阅手续,在限期内完成。调阅再次入院病案,由管床医生填写《病案借阅单》,经相应诊疗组长(主治医生以上人员)签字后,方办理借阅,借阅期限为二周。
5、本院医务人员因科研需要借(调)阅病案(指多份病案),需提前通知病案室,填写《教学科研借阅病案登记表》,由科主任或
科教处处长审签,病案统计处长签字后方办理,一次借阅限20份,限期一月。
6、本院职工因病需要借(阅)病案者,需保?处处长审签后,方可办理借阅,限期1周。
7、凡借用的病案应妥善保管和爱护,不得涂改、转借、拆散和丢失。
8、凡本院工作人员辞职、调离或、进修、出国学习前均应归还所借病案。
9、非本院工作人员一律不代办病案病案借阅手续。
10、出院病案因特殊情况需补充完善,原则上出院三日内在病案室内完成。
11、借阅病案逾期未还,按每份每天5元累计罚款,逐月报财务科与个人考核挂钩。
第五篇:防止病案丢失的措施
防止病案丢失的措施
病案是记录病人病情发生、发展变化,诊疗和转归过程的系统的医学档案,是医疗、教学和科研极其宝贵的基本资料,同时为患者就诊提供病史依据,因此它是医患双方不可缺少的原始资料。然而在医院病案科,时常出现“病案丢失”现象。这一现象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影响到医患关系。分析病案丢失现象并找出解决办法,是病案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病案丢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在患者手里:个别患者将病案存放在自己手里,因长时间不用,加之存放的随意性,再次使用时找不到,误认为还存放在医院里。②病案管理人员失误:医院每天病案的使用率高,病案管理人员工作量大,尤其在大医院,每天要提供上千份病案,因此难免有个别病案顺错位置,待再次使用时误认为丢失。③医生研究留用:有个别医生为了搞科研,采取了至少可以说是不正规方式留存或取用了病案,特别是一些疑难病例的病案,而恰恰这样的病案也正是患者最急需的。
一、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病案丢失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完善病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病案是一种特殊的档案,它的内容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应完善病案的相关规定,明确病案管理的归属问题;明确医生、患者各自对病案应负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对病案丢失、损坏、涂改等行为的惩罚条款。
2.加强病案保存和使用的管理:①采用“封闭式”管理,严把出库关。要坚持严格的出入库登记制度,减少出库窗口,追踪病案去向。②狠抓病案的流通环节,病案应由病案管理人员专人传送和回收,要坚持严格的清点签收制度。③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病案查找—出库—传递—回收到上架全过程,包干到人(组)并与分配挂钩,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责任感。④创造条件,满足需求。病案管理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医生提供全天候的服务,满足需求。⑤加强对医务人员自觉保护病案的意识教育,使医务人员支持和配合病案管理工作。
3.改进病案管理方法:医生留用病案,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们不能快捷地、就近地、及时地利用病案信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病案信息与利用应实现网络化。使利用者随时随地在医院内部的网络上使用病案信息。实现计算机化也是病案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病案借阅使用范围及期限的规定
(一)、使用范围
1、科研、教学使用
2、医疗纠纷使用
3、职称晋升使用。
(二)、使用期限
1、科研、教学使用的应在本次科研、教学活动结束后24小时内归还病历。
2、医疗纠纷使用的应在本次纠纷解决完毕后归还病历。
3、职称晋升使用的在本次职称晋升完毕后归还病历,最长不超过4个月。
三、患者出院后7天内病历应及时归档至病案室
总之,病案丢失现象是病案管理中的棘手问题,但并非无“药”可医。只要领导重视并给予支持,加上病案管理人员的努力以及全体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病案丢失现象将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