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气线路火灾原因及预防
电气线路火灾原因及预防
来源:安全管理网
更新日期:2011年03月29日
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条规定:“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量也日趋增长,电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电气火灾大量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电气火灾占火灾发生次数的35%左右,给国家和个人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电气线路不规范则是引发电气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此笔者仅对电气线路火灾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浅抒己见。
一、电气线路发生火灾的因素 1.电气线路的选型不当。
根据国家有消防安全技术规定,电气线路的安装和选材必须根据不同的场所、不同的电器设备选用不同的电气线路。但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尤其是建筑工程验收中,经常发现一些单位在购买电气线路时只图电气线路的价格便宜,而购买一些没有质量保证、“三无”、甚至是假冒伪劣电气线路产品,不能满足消防安全使用要求。
2、电气线路的安装、施工存在违章操作及无证操作现象。
大量的火灾事实表明,一些场所和单位在对电气线路安装和施工时,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和要求,随意增加用电设备,导致用电负荷长期超过设计容量,从而引发火灾。特别是在宾馆、超市、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一些业主缺乏基本的安全常识,擅自做主,随意拉接临时线路,由此而引发的火灾十分普遍。同时,一些从事电焊等特殊工种业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不高,有的甚至未经任何有关部门专业培训,无证上岗作业,这类从业人员由于缺乏基本的电气安装知识,无法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作业,留下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
3、电气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管理不善。
一些单位对电气线路不能按规定及时进行检查和维护,当线路出现故障和问题时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一些线路由于检查维护不到位,特别是因电气线路老化引发火灾的概率相当突出。尤其是一些老建筑平时缺乏必要的检修和更换,加之电气设备的高负荷运行,导致电气线路破坏、漏电等,久而久之造成电气线路打火短路而发生火灾。同时,一些用户与供电部门在用电过程中缺乏配合协调,造成日常用电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漏洞。
二、电气线路火灾的预防
1.加大对施工、用电过程总电气线路的检查、检测力度。
公安消防机构监督人员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中应当严格按照《消防法》和有关的国家有关的消防安全技术规定,对有关单位与场所安装和使用的电气线路要加强管理,组织检测。新建、改建、扩建和内部装修工程,应加强电气线路施工过程的监督,在工程验收时,用电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电气检测资质的中介组织进行电气线路用电检测,并将检测报告和电气线路的有关合格证明送公安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消防机构根据检测报告下发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由于公共聚集场所用电量大,电器功率普遍较高,公众聚集场所应建立定期的电气安全检测制度,公共聚集场所应当配置专(兼)职电工,进行定期的检测,这样既能及时发现并整改电气线路的老化、损坏、乱拉乱接等现象,又能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2.规范电气线路的产品选择、施工安装。
业主应当依法购买正规的厂家生产的电气线路,在购买时应查看产品型号、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确认产品的出厂检测报告、合格证明书,以免上当受骗。同时,公安消防机构应积极配合工商、质检等部门加强电气线路生产、销售市场的检查工作,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电气线路进入安装、使用环节。在施工环节上要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凡是从事电焊、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法经培训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同时,加强对零、散装修队伍资质监督,凡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人员不得从事电气行业的操作,防止不具备装修资格的人员违章进行电气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对电气线路的选型应符合场所和设备的要求,根据不同功率的设备选择线径的大小,根据不同的场所选择防爆型、防水型等电气线路,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预防线路的绝缘老化,在电气线路敷设过程中,隐蔽敷设或闷顶内有可燃材料时配电线路必须穿金属管保护,在必须使用铜芯线的场所不得使用铝芯线。
3.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用电单位对已经安装的电气线路不能随意改变原有的设计、敷设功能,对需要更改的用电线路应与供电部门取得联系,征得供电部门的同意后方可更改,同时一旦发现存在火灾隐患火灾存在安全隐患的用电线路,应当立即向公安消防机构报告,以便及时修复,消除安全隐患。对于供电部门来说,应严格按照有关用电规定进行电气线路的安装施工、维护保养,并要认真履行合同或协议中的条款内容,定期对公共线路进行检查、维护,同时提供抢险服务,确保一旦出现险情,及时予以消除,从而减少双方在用电管理中的责任纠纷。用电单位应选用责任心强、技术全面的人员作为本单位专(兼)职电工操作人员,公安消防机构加强对用电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尤其是对公共场所,检查单位是否落实有关用电安全制度,督促单位履行对用电线路的日常维修,对发现的电气线路火灾隐患应责令单位立即或限期整改。公安消防机构应加强对辖区内供电部门的监督,督促其在电气线路安装敷设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消防安全规定,以免遗留先天隐患。
第二篇:电气线路的火灾原因及预防措施
电气线路的火灾原因及预防措施
线路由于架设不正确或安装和使用时违反安全规程,随时有可能形成短路、导线过负荷或局部接触电阻过大,以致产生电火花或高温,造成线路火灾。
电气线路发生火灾,主要是由于线路的短路、过载或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产生电火花、电弧或引起电线、电缆过热,从而造成火灾。
一、短路
(一)定义:电气线路中的导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地线)的连接,在回路中引起电流的瞬间骤然增大的现象叫短路。
根据欧姆定律,短路时由于电阻突然减小则电流将突然增大。因此,线路短路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会发出很大的热量,这个热量不仅能使绝缘层燃烧,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邻近的易燃、可燃物质燃烧,从而造成火灾。
(二)短路的形式
相线之间相接叫相间短路;相线与零线(地线)相接叫直接接地短路;相线与接地导体相接叫间接接地短路。
(三)电气线路发生短路的主要原因有:
1.使用绝缘电线、电缆时,没有按具体环境选用,使绝缘受高温、潮湿或腐蚀等作用,失去了绝缘能力。
2.线路年久失修,绝缘层陈旧老化或受损,使线芯裸露。3.电源过电压,使电线绝缘被击穿。
4.安装、修理人员接错线路,或带电作业时造成人为碰线短路。
5.裸电线安装太低,金属物不慎碰在电线上;线路上有金属物件或小动物跌落,发生电线之间的跨接。
6.架空线路电线间距太小,档距过大,电线松弛,有可能发生两线相碰;架空电线与建筑物、树木距离太近,使电线与建筑物或树木接触。
7.电线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电线断落接触大地,或断落在另一根电线上。8.不按规定要求私拉乱接,管理不善,维护不当造成短路。9.高压架空线路的绝缘子耐压程度过低,引起线路的对地短路。
(四)防止短路的措施
1.按照环境特点安装导线,应考虑潮湿、化学腐蚀、高温场所和额定电压的要求。2.导线与导线、墙壁、顶棚、金属构件之间,以及固定导线的绝缘子、瓷瓶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
3.距地面2m以及穿过楼板和墙壁的导线,均应有保护绝缘的措施,以防损伤。4.绝缘导线切忌用 铁丝捆扎和铁钉搭挂。5.定期对绝缘电阻进行测定。6.安装线路应为持证电工安装。7.安装相应的保险器或自动开关。
二、过载(超负荷)
(一)定义:电气线路中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致于使电线过热的电流量,称为安全载流量或安全电流。如导线流过的电流超过安全电流值,就叫导线过载。电线过载,一般在不考虑电压降的情况下,以温升为标准。
一般导线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65度。当过载时,导线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值,会使绝缘加速老化,甚至损坏,引起短路火灾事故。
(二)发生过载的主要原因有:
1.导线截面积选择不当,实际负载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2.在线路中接入了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了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
(三)防止过载的措施 1.合理选用导线截面。
2.切忌乱拉电线和过多的接入负载。3.定期检查线路负载与设备增减情况。4.安装相应的保险或自动开关。
三、接触电阻过大
(一)定义:导体连接时,在接触面上形成的电阻称为接触电阻。接头处理良好,则接触电阻小;连接不牢或其他原因,使接头接触不良,则会导致局部接触电阻过大,产生高温,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引起绝缘材料中可燃物燃烧。
(二)发生接触电阻过大的主要原因有:
1.安装质量差,造成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连接点连接不牢。2.导线的连接处沾有杂质,如氧化层、泥土、油污等。3.连接点由于长期震动或冷热变化,使接头松动。4.铜铝混接时,由于接头处理不当,在电腐蚀作用下接触电阻会很快增大。
大家知道,线路接通电源之后,电流通过电线、接头和设备就会发热,这是正常现象。接头做得好,接触电阻不大,连接点的发热量就小,可以保持正常温度。如果接头接得不好,接触电阻就会增大,同时产生的热量也就多。在一定电流下,电阻越大发热量就越多。因此,有较大接触电阻的线段就会强烈发热,使温度急剧升高引起导线绝缘层的燃烧,以致引起附近电线上的粉尘、纤维等物质燃烧起来,若处理不当就会引起火灾。如棉纺厂的电动机振动时,就有可能使接头松动,产生接触电阻过大,因局部温度升高引燃棉尘或飞絮发生火灾。
(三)防止接触电阻过大的措施:
1.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头,对于必不可少的接头,必须紧密结合,牢固可靠。2.铜芯导线采用绞接时,应尽量再进行锡焊处理,一般应采用焊接和压接。3.铜铝相接应采用铜铝接头,并用压接法连接。4.经常进行检查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为了防止或减少配电线路事故的发生,必须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进行设计,安装使用时要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维护管理,及时消除隐患,保障用电安全。
第三篇:酒店电气线路的火灾及预防
电气线路的火灾和预防
据有关消防部门的统计,由于电气线路问题,而造成火灾的占火灾数50%,电气线路由于敷设不正确或安装和使用时违反安全规程,随时有可能形成短路、导线过负荷或局部接触电阻过大,以致产生电火花或高温,造成线路火灾。第一节电气线路的火灾原因及预防措施
电气线路发生火灾,主要是由于线路的短路、过载或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产生电火花、电弧或引起电线、电缆过热,从而造成火灾。短路
定义:电气线路中的导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地线)的连接,在回路中引起电流的瞬间骤然增大的现象叫短路。
根据欧姆定律,短路时由于电阻突然减小则电流将突然增大。因此,线路短路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会发出很大的热量,这个热量不仅能使绝缘层燃烧,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邻近的易燃、可燃物质燃烧,从而造成火灾。短路的形式
相线之间相接叫相间短路;相线与零线(地线)相接叫直接接地短路;相线与接地导体相接叫间接接地短路。
电气线路发生短路的主要原因有:
1.使用绝缘电线、电缆时,没有按具体环境选用,使绝缘受高温、潮湿或腐蚀等作用,失去了绝缘能力。
2.线路年久失修,绝缘层陈旧老化或受损,使线芯裸露。3.电源过电压,使电线绝缘被击穿。
4.安装、修理人员接错线路,或带电作业时造成人为碰线短路。
5.裸电线安装太低,金属物不慎碰在电线上;线路上有金属物件或小动物跌落,发生电线之间的跨接。
6.架空线路电线间距太小,档距过大,电线松弛,有可能发生两线相碰;架空电线与建筑物、树木距离太近,使电线与建筑物或树木接触。
7.电线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电线断落接触大地,或断落在另一根电线上。8.不按规定要求私拉乱接,管理不善,维护不当造成短路。9.高压架空线路的绝缘子耐压程度过低,引起线路的对地短路。防止短路的措施
1.按照环境特点安装导线,应考虑潮湿、化学腐蚀、高温场所和额定电压的要求。
2.导线与导线、墙壁、顶棚、金属构件之间,以及固定导线的绝缘子、瓷瓶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
3.距地面2m以及穿过楼板和墙壁的导线,均应有保护绝缘的措施,以防损伤。4.绝缘导线切忌用 铁丝捆扎和铁钉搭挂。5.定期对绝缘电阻进行测定。6.安装线路应为持证电工安装。7.安装相应的保险器或自动开关。过载(超负荷)定义:电气线路中允许连续通过而不致于使电线过热的电流量,称为安全载流量或安全电流。如导线流过的电流超过安全电流值,就叫导线过载。电线过载,一般在不考虑电压降的情况下,以温升为标准。
一般导线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65度。当过载时,导线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值,会使绝缘加速老化,甚至损坏,引起短路火灾事故。发生过载的主要原因有:
1.导线截面积选择不当,实际负载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2.在线路中接入了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了配电线路的负载能力。防止过载的措施
1.合理选用导线截面。
2.切忌乱拉电线和过多的接入负载。3.定期检查线路负载与设备增减情况。4.安装相应的保险或自动开关。接触电阻过大
定义:导体连接时,在接触面上形成的电阻称为接触电阻。接头处理良好,则接触电阻小;连接不牢或其他原因,使接头接触不良,则会导致局部接触电阻过大,产生高温,使金属变色甚至熔化,引起绝缘材料中可燃物燃烧。发生接触电阻过大的主要原因有:
1.安装质量差,造成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连接点连接不牢。2.导线的连接处沾有杂质,如氧化层、泥土、油污等。3.连接点由于长期震动或冷热变化,使接头松动。
4.铜铝混接时,由于接头处理不当,在电腐蚀作用下接触电阻会很快增大。
5.大家知道,线路接通电源之后,电流通过电线、接头和设备就会发热,这是正常现象。接头做得好,接触电阻不大,连接点的发热量就小,可以保持正常温度。如果接头接得不好,接触电阻就会增大,同时产生的热量也就多。在一定电流下,电阻越大发热量就越多。因此,有较大接触电阻的线段就会强烈发热,使温度急剧升高引起导线绝缘层的燃烧,以致引起附近电线上的粉尘、纤维等物质燃烧起来,若处理不当就会引起火灾。如棉纺厂的电动机振动时,就有可能使接头松动,产生接触电阻过大,因局部温度升高引燃棉尘或飞絮发生火灾。防止接触电阻过大的措施:
1.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头,对于必不可少的接头,必须紧密结合,牢固可靠。2.铜芯导线采用绞接时,应尽量再进行锡焊处理,一般应采用焊接和压接。3.铜铝相接应采用铜铝接头,并用压接法连接。4.经常进行检查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为了防止或减少配电线路事故的发生,必须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进行设计,安装使用时要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维护管理,及时消除隐患,保障用电安全。
第二节 特殊场所电气线路的 防火要求 特别潮湿房屋
特别潮湿房屋是指浴室、厨房、洗衣房,以及散发出水蒸汽的地方。绝缘导线受潮会使绝缘性能降低,甚至损坏,发生短路。其主要原因是:(1)导线规格、型号选择不当;(2)导线敷设方式不合理等。该场所电气线路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线路敷设应尽量采用绝缘导线穿PVC防火硬塑料管或钢管进行敷设。钢管必须经过防锈处理,管口应采取相应的防水处理。也可以采用瓷瓶明线敷设。还可以采用有保护层的绝缘导线,如铅皮线、塑料护套线明设。
2.注意事项 导线的绝缘耐压强度,必须符合线电压要求,穿管时则不应低于500伏。3.检查维护 电气线路必须经常注意停电检查,测试绝缘电阻,清除电线表面的积灰。尤其是在霉雨季节前,必须进行清扫工作。高温房屋
高温房屋是指热处理工房、烘房、高温老化室等处。由于周围的环境温度较高,使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大大降低,易引起导线过载。同时,电线的热量不易散发,绝缘容易老化损坏。因此,在高温房屋配线时,还应考虑周围环境的温度,符合以下要求:
1.线路敷设 在按照安全载流量确定导线截面以后还必须根据全年最高的实际环境温度进行校正。敷设时尽可能远离加热炉等加温区。连接加热器的导线,宜采用铜芯玻璃编织橡皮线,并在电线外用石棉套或PVC防火硬塑料管保护。
2.注意事项 敷设在高温房屋的导线容易老化,因此必须定期检查测试导线的绝缘强度。多尘房屋
1.多尘房屋一般是指纺织厂、水泥厂、面粉厂和铅笔厂等有大量粉尘飞扬的车间厂房。有导电粉末的,则危险性更大。金属粉末悬浮在空间,容易积聚在导线的表面,若导线绝缘损坏,使带电的线芯外露,电流就会通过这些粉末泄漏,造成对地短路或相间短路,引起燃烧。
2.线路敷设 应采用电线穿管明敷或暗敷。电线管的端口,应灌沥青封闭,电气设备应采取防尘措施,灯头盒、挂线盒、灯头以及电动机的接线盒都应密封,并经常清除房屋的积尘。
3.注意事项 有火灾及爆炸危险尘埃环境的电器应安装防爆电器。有腐蚀性气体的房屋
1.有腐蚀性气体的房屋,是指有酸性、碱性等腐蚀气体的房屋,如电解室、电镀室等。酸碱类都是良好的导电介质,能腐蚀导线的绝缘,引起事故。
2.线路敷设 应用PVC防火硬塑料管内穿绝缘导线明、暗敷设,配用的管路附件均应为塑料材质。如采用钢管敷设,则应经过防腐处理。如电流量很大,采用铜、铝线明敷时,应用瓷瓶固定,并涂防腐蚀漆保护。
3.注意事项 腐蚀性气体能使用电设备接点表面氧化,造成接触电阻大,接点过热,严重时,能引燃附近的可燃物。因此,必须经常消除接点表面的氧化物,电镀槽上电极接点更应随时处理干净,保证接触良好。集会场所
集会场所是指影院、剧场、体育馆、文化宫、俱乐部等处,这些场所大多设有舞台,舞台上可燃物很多,如布景、道具、幕布,如果电气线路发生短路、过载都能引燃这些可燃物。一旦发生火灾,人员众多,秩序混乱,疏散困难,往往造成重大事故。影剧院
1.线路敷设 应采用PVC防火硬塑料或钢管内穿绝缘电线明、暗敷设。
2.舞台上一般都必须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对用于天幕灯、效果灯等移动灯具的引线则应采用坚韧的橡套电缆(软线)或塑料护套线。
3.配线方式 应根据负载情况、分支回路配线,防止在同一支路 接入过多负载。注意事项
1.舞台上所有电气设备应在后台控制,其总容量应与线路 安全载流量相匹配,并设置熔断器保护。凡是外露的带电部分都必须有防护设施,插座也应有适当的护罩和盖板。2.天幕灯与幕布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cm,台前的面光灯也应设防护网。3.演出时,严禁擅自增加容量,乱拉乱接。露天球场
线路敷设 应采用橡皮或塑料绝缘铜芯线敷设,其截面不应小于4mm2,敷设的要求与架空线相同。注意事项 悬挂灯具的钢丝绳应有足够的机构强度,钢丝绳中间应适当加装挡线瓷瓶。灯具的离地高度不应低于6m,并加装防护罩。易燃建筑
易燃建筑是指由芦苇、油毡、竹、木等可燃材料搭建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容易漏雨、受潮,造成电气线路绝缘损坏,发生短路事故,甚至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火灾。因此,易燃建筑内一般不宜安装电气线路,如因需要必须安装时,则应采取以下防火安全措施:
1.线路敷设 在易燃建筑内,不应采取塑料线或橡皮线直接明敷,更不应紧贴顶棚敷设。而必须采用瓷瓶明线敷设,并应在屋架的下弦布线,线间距离不应小于60mm。电线截面的选择应严格根据实际负载计算,照明灯具、开关等的安装应符合电气安装规程的有关要求。
2.注意事项 导线穿过易燃材料时,必须穿钢管或瓷管保护,并按每管一线。控制开关、熔断器等均应安装在专用的配电箱内。临时用电线路
1.临时用电线路,由于时间不长,人们往往对其重视不够,敷设简陋,元器件、材料不按条件选用,因而引起火灾的可能性很大。
2.临时用电线路应在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后才可装设。安装时应采用合格的器材。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按期拆除。
3.线路敷设 临时低压架空线可以采用裸导线和绝缘导线,但线间距离不得小于300mm,档距不宜超过30m,线路总长度不应超过500m。导线应用瓷瓶固定,不应将导线挂在树上,以免造成混线、断线等事故。引向电气设备的分支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中间不得有接头;在分支线路 终点杆上应装设横担、瓷瓶固定导线,不得乱拉乱绑。4.临时用电线路电源以及操作的地方应安装开关及插座且应用防雨箱保护。
5.建筑内的临时用电线路 不应沿可燃物架设。容量较小时,可以用橡套电缆或有塑料护套的软绞线,长度不得超过100m,应用插头及插座。
6.检修设备时,对电动机械设备的外壳应有良好的保护接地装置。
7.临时用电线路,严禁采用“一地一线”制安装电气照明及其他用电设备。注意事项
接电应停电进行。夜间或下班不用电时,应切断临时线路 电源。户外临时用电在使用中如遇到大风、暴雨等情况,有关电工应视具体情况暂时切断电源。等风雨过后,还应将线路重复检查一遍,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通电使用。
变配点间规章制度
为了杜绝事故,确保供电设备安全运行,制定配电间规章制度
一.坚守工作岗位,1.坚守工作岗位,保证安全用电。
2.当班人员应认真负责,严格遵守操作制度。
3.特殊情况临时岗位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代替。
4.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直属上司应制止其工作。
5.当值期间,禁止喝酒,吸烟,高声喧哗,闲谈。
6.禁止无关人员入内,确需参观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二.交接班制度。
1.按时进行交接班,当值人员过时未到时,交班人员不准离开岗位,并报告上级。
2.交班人员应详细汇报当班情况并作记录,交班人员核对无误后签字。
3.交接时间内正在处理事故或排处故障时,接班人主动配合,待处理完毕后再交接班。4.接班人员详细的听取交班人员的情况介绍,遇有不明事实及时提问,并核对现场情况是否相符。
5.对酒醉未醒接班人员,交班人员在拒绝交班的同时报告上级。三.值班巡视制度。
1.巡视检查时,不得进行其他工作,不得移动越过遮拦。
2.值班人员应按规定时间路线巡视检查。
3.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并按规定采取措施。
4.巡视检查时,绝缘异味 发红 发热 谨防小动物通过。
5.雷雨时巡视应穿绝缘靴,并不得靠近避雷设备。
6.遇特殊天气,如下雨 刮风 下雪时需加强巡视检查。四.倒闸操作制度。
1.倒闸操作必须根据电工负责人命令受命人确认无误后执行倒闸操作任务。
2.停电拉闸操作必须关闭负荷拉闸。
3.倒闸操作必须两人进行,其中一人对设备熟悉者作为监护。
4.用绝缘棒拉合刀闸(10KV熔断口)均应戴绝缘手套,雨天操作还应穿绝缘鞋。
5.在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为了解救触电人可以不经许可进行断开有电设备,但事后立即汇报。
第四篇:矿井电气火灾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矿井电气火灾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随着我国煤矿采掘机械化和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外因火灾发生的比例也逐年增高。低压电缆着火、矿用变压器着火、架线电车电弧引燃木支护棚着火等电气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而且矿井中环境复杂,电气设备众多,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近几年多次发生的矿井电气火灾事故,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重大威胁,并造成重大损失。根据1949年~1995年的统计资料,我国煤矿共发生58次一次死亡3人以上火灾事故,其中电气设备引起火灾有27起,占总次数的46.55%。作者对矿井电气火灾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和对策。
1电气火灾主要特征
1)隐蔽性强。由于漏电与短路通常都发生在电器设备内部及电线的交叉部位,因此电气起火的最初部位是看不到的,只有当火灾已经形成并发展成大火后才能看到,但此时火势已大,再扑救已经很困难。
2)随机性大。矿井中电气设备布置分散,发火的位置很难进行预测,并且起火的时间和概率都很难定量化。正是这种突发性和意外性给矿井电气火灾的管理和预防都带来一定难度,并且事故一旦发生容易酿成恶性事故。
3)燃烧速度快。电缆着火时,由于短路或过流时的电线温度特别高,导致火焰沿着电线燃烧的速度非常快,另外再借助巷道风流及其它助燃物质,使燃烧速度也大大加快。
4)扑救困难。电线或电气设备着火时一般是在其内部,看不到起火点,且不能用水来扑救,所以带电的电线着火时不易扑救。此外,矿井井巷众多,电气线路错综复杂,给火灾扑救也带来难度。
5)损失程度大。电气火灾的发生,通常不仅会单纯导致电气设备的损坏,而且还将殃及井下众多生产设备。另外,电气火灾也会引发其它一系列的矿井事故,损失更为重大。
2电气火灾危害性
矿井电气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会在井下引起“连锁”反应,火焰借助电缆线、电气设备、矿井风流、瓦斯和煤尘等引发其它事故,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
1)造成矿井电气设备、生产材料的损失和破坏。
2)火灾可能会烧毁生产设备或破坏现场工作条件,给矿井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3)引发其它事故的发生。火灾往往会改变通风机原来的工作状态,导致井下通风系统紊乱,火烟弥漫井巷,烧毁巷道和井筒,有时甚至可能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等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
4)造成矿井内部环境污染。矿井电缆、电线及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大多为易燃物,燃烧时会放出各种有毒有害气体,造成整个矿井内部或者局部的空气污染。
5)造成人身伤害。火灾时有毒气体会借助风流作用,波及的范围较大,使灾区或波及区的工作人员受有毒气体侵袭而中毒、窒息或死亡。
3电气火灾原因
在使用电能时,引起火灾的源由可能是电弧、火花,以及炽热与发热的高温导电部分。起初可能致使电气设备中的绝缘材料燃烧,接着火焰传到巷道的支架、煤尘、瓦斯及矿内其它可燃材料上,这就发生矿井电气火灾。引起井电气火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电弧火花、漏电等原因。
1)短路。导线短路时,因有大量电流流过而使导体的发热特别快,在几秒钟,有时更快些,导体就炽热了,并且可能烧着与其连接的绝缘、木支架、煤尘和邻近的可燃物品,造成火灾。在有瓦斯及矿尘危险的矿井条件下,炽热的导体与含有瓦斯或煤尘与空气的爆炸混合物相接触,到达爆炸条件,就可能引起爆炸。
2)过负荷。当过负荷不是短接的结果发生时,导体的发热通常进行较慢,但是长时间积累,设备将达到使自己失去绝缘性能的危险温度,最后就常常引起电气设备中线路的短接而发火。
3)接地故障。中间接地的漏电,特别是矿内电缆线路两相短接时漏电也会产生火花引起燃烧。
4)接触不良。线路中个别部分接触电阻的增加,主要是接触不良的结果。实践证明,井下电缆与电缆或者电缆与设备的连接部分(接头)做得不好,往往是矿井巷道内因电流以产生火灾最常见的原因。
5)漏电。漏电是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更普遍更隐蔽。使用电器介电强度不够或电线绝缘材料性能不好等,都容易发生漏电。另外由于绝缘材料的性能下降是不能逆转的,因此漏电电流会逐渐加大,造成打火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而形成电气火灾。
6)静电。在井下,静电的产生可能是因为:砂砾或其它含在压缩空气中的混合物与橡胶管、金属管壁相摩擦,胶带与轮子摩擦,橡胶
带在带式输送机卷筒上摩擦等,从而产生电弧及火花。静电的电压能达到极高的值(约数万甚至数十万伏),极易引起瓦斯爆炸与火灾。
7)电气照明设备引起火灾。井下如果不很好地处理照明灯罩上覆盖的煤尘,有时也能引起火灾。细小的煤尘由于堆积在电灯的灯脖上或玻璃罩上,阻碍灯炮内部热量的扩散,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致使煤尘发火。
4电气火灾预防对策
矿井电气火灾仍要坚持“预防火主”的原则,严格参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确定。笔者认为做好矿井电气火灾的预防工作的基本对策有如下几处方面。
4.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电气设计及防火的要求 1)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在特定的工作场所,如在井下存在瓦斯、煤尘等易燃、易爆场所,必须按照专业的安全规程选用特制的电气设备,如隔爆型电气设备,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为了防止电缆起火,必须选择矿用阻燃电缆,电缆线路的连接和敷设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不准许盘圈成堆或压埋送电,在使用过程中防止线路的过负荷,以避免出现短路失火等现象。
2)加强对井下电气设备的管理,做好日常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井下的各种电气设备,要严禁超负荷运转,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也要防止因设备内部的故障等原因导致设备起火。要定期检查电缆线的绝缘程度及设备的运行完好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此外,应经常加强对矿井职工安全用电教育,防止人为造成电气设备及线路的机械损伤造成漏电短路而引起火灾等现象。
3)矿井电气设备要有过流,过压、漏电和接地保护措施。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在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井下配电网路均应装设过流、短路保护装置。电太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
4.2加强矿井电气管理,提高防火意识
1)建立、健全井下各项规章制度。井下电气工作人员要各司其职,做到每台电气设备都有专人负责。建立各种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建立矿井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制度,建立矿井电气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制度、矿井职工持证上岗制度等等,用制度来规范预防电气火灾的具体要求。
2)做好矿工的安全教育,提高防火意识。对广大矿井职工进行安全用电教育,是落实“安全 4)建立矿井电气火灾应急预案,并进行必要的事故模拟演练。各矿井应当建立电气火灾的应急预案,并进行电气设备预防试验性事故演习,以及模拟电气事故处理演习,确保在一旦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具有相应的扑救、避难、救援等具体防范措施。
4.3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防灭火能力
1)应用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目前应用在电气防火的产品主要有防漏电报警系统、防过载报警系统、电缆温度报警系统等类型,其特点是能准确地探测到电缆线路的异常状态,通过处理将信息提供给维护人员,这样可以将电气火灾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积极开展对矿井电气火灾发生、发展机理和规律研究,不断研究开发矿用火灾报警设备、灭火设备和逃生设备;使矿井电气火灾在预防、监测和扑救三方面,实现立体化的防治措施。
5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预防矿井电气火灾的发生,减少因矿井火灾造成的巨大损失,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注重预防,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电气设备的使用、检查和维护;充分加强对井下电气设备的管理,做好职工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建立应急预案,应用新技术和新装备,提高防灭火应变和防治能力。
《矿业安全与环保》(时训先、蒋仲安、何理)
第五篇:矿井电气火灾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矿井电气火灾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随着我国煤矿采掘机械化和电气化程度的提高,外因火灾发生的比例也逐年增高。低压电缆着火、矿用变压器着火、架线电车电弧引燃木支护棚着火等电气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而且矿井中环境复杂,电气设备众多,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近几年多次发生的矿井电气火灾事故,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重大威胁,并造成重大损失。根据1949年~1995年的统计资料,我国煤矿共发生58次一次死亡3 人以上火灾事故,其中电气设备引起火灾有27起,占总次数的46.55%。作者对矿井电气火灾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和对策。
电气火灾主要特征
1)隐蔽性强。由于漏电与短路通常都发生在电器设备内部及电线的交叉部位,因此电气起火的最初部位是看不到的,只有当火灾已经形成并发展成大火后才能看到,但此时火势已大,再扑救已经很困难。
2)随机性大。矿井中电气设备布置分散,发火的位置很难进行预测,并且起火的时间和概率都很难定量化。正是这种突发性和意外性给矿井电气火灾的管理和预防都带来一定难度,并且事故一旦发生容易酿成恶性事故。
3)燃烧速度快。电缆着火时,由于短路或过流时的电线温度特别高,导致火焰沿着电线燃烧的速度非常快,另外再借助巷道风流及其它助燃物质,使燃烧速度也大大加快。
4)扑救困难。电线或电气设备着火时一般是在其内部,看不到起火点,且不能用水来扑救,所以带电的电线着火时不易扑救。此外,矿井井巷众多,电气线路错综复杂,给火灾扑救也带来难度。
5)损失程度大。电气火灾的发生,通常不仅会单纯导致电气设备的损坏,而且还将殃及井下众多生产设备。另外,电气火灾也会引发其它一系列的矿井事故,损失更为重大。
电气火灾危害性
矿井电气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会在井下引起“连锁”反应,火焰借助电缆线、电气设备、矿井风流、瓦斯和煤尘等引发其它事故,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
1)造成矿井电气设备、生产材料的损失和破坏。
2)火灾可能会烧毁生产设备或破坏现场工作条件,给矿井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3)引发其它事故的发生。火灾往往会改变通风机原来的工作状态,导致井下通风系统紊乱,火烟弥漫井巷,烧毁巷道和井筒,有时甚至可能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等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
4)造成矿井内部环境污染。矿井电缆、电线及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大多为易燃物,燃烧时会放出各种有毒有害气体,造成整个矿井内部或者局部的空气污染。
5)造成人身伤害。火灾时有毒气体会借助风流作用,波及的范围较大,使灾区或波及区的工作人员受有毒气体侵袭而中毒、窒息或死亡。
电气火灾原因
在 使用电能时,引起火灾的源由可能是电弧、火花,以及炽热与发热的高温导电部分。起初可能致使电气设备中的绝缘材料燃烧,接着火焰传到巷道的支架、煤尘、瓦 斯及矿内其它可燃材料上,这就发生矿井电气火灾。引起井电气火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过载、短路、接触不良、电弧火花、漏电等原因。1)短路。导线短路时,因有大量电流流过而使导体的发热特别快,在几秒钟,有时更快些,导体就炽热了,并且可能烧着与其连接的绝缘、木支架、煤尘和邻近的可燃 物品,造成火灾。在有瓦斯及矿尘危险的矿井条件下,炽热的导体与含有瓦斯或煤尘与空气的爆炸混合物相接触,到达爆炸条件,就可能引起爆炸。
2)过负荷。当过负荷不是短接的结果发生时,导体的发热通常进行较慢,但是长时间积累,设备将达到使自己失去绝缘性能的危险温度,最后就常常引起电气设备中线路的短接而发火。
3)接地故障。中间接地的漏电,特别是矿内电缆线路两相短接时漏电也会产生火花引起燃烧。
4)接触不良。线路中个别部分接触电阻的增加,主要是接触不良的结果。实践证明,井下电缆与电缆或者电缆与设备的连接部分(接头)做得不好,往往是矿井巷道内因电流以产生火灾最常见的原因。
5)漏电。漏电是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更普遍更隐蔽。使用电器介电强度不够或电线绝缘材料性能不好等,都容易发生漏电。另外由于绝缘材料的性能下降是不能逆转的,因此漏电电流会逐渐加大,造成打火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而形成电气火灾。
6)静电。在井下,静电的产生可能是因为:砂砾或其它含在压缩空气中的混合物与橡胶管、金属管壁相摩擦,胶带与轮子摩擦,橡胶带在带式输送机卷筒上摩擦等,从而产生电弧及火花。静电的电压能达到极高的值(约数万甚至数十万伏),极易引起瓦斯爆炸与火灾。7)电气照明设备引起火灾。井下如果不很好地处理照明灯罩上覆盖的煤尘,有时也能引起火灾。细小的煤尘由于堆积在电灯的灯脖上或玻璃罩上,阻碍灯炮内部热量的扩散,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致使煤尘发火。
电气火灾预防对策
矿井电气火灾仍要坚持“预防火主”的原则,严格参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确定。笔者认为做好矿井电气火灾的预防工作的基本对策有如下几处方面。4.1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电气设计及防火的要求
1)井下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在特定的工作场所,如在井下存在瓦斯、煤尘等易燃、易爆场所,必须按照专业的安全规程选用特制的电气设备,如隔爆型电气设备,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为了防止电缆起火,必须选择矿用阻燃电缆,电缆线路的连接和敷设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不准许盘圈成堆或压埋送电,在使用过程中防止线路的过负荷,以避免出现短路失火等现象。
2)加强对井下电气设备的管理,做好日常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井下的各种电气 设备,要严禁超负荷运转,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使用。同时也要防止因设备内部的故障等原因导致设备起火。要定期检查电缆线的绝缘程度及设备的运行完好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此外,应经常加强对矿井职工安全用电教育,防止人为造成电气设备及线路的机械损伤造成漏电短路而引起火灾等现象。3)矿井电气设备要有过流,过压、漏电和接地保护措施。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在井下由采区变 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 远程控制装置。井下配电网路均应装设过流、短路保护装置。电太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保护接地。4.2 加强矿井电气管理,提高防火意识
1)建立、健全井下各项规章 制度。井下电气工作人员要各司其职,做到每台电气设备都有专人负责。建立各种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建立矿井电气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制度,建立矿井电气事故的 调查和处理制度、矿井职工持证上岗制度等等,用制度来规范预防电气火灾的具体要求。
2)做好矿工的安全教育,提高防火意识。对广大矿井 职工进行安全用电教育,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一条重要措施,也是避免电气火灾事故的可靠保证。对新工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要掌握安全用电 的知识、电气火灾的处理方法、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等,使其在思想上对电气火灾事故高度重视。
3)进行专项整治工作,消防电气火灾事故隐患。矿井企业内部应经常组织井下消防的专项整治工作,消防措施和设备是否齐全,安全职责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存在其它事故隐患等等,如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切实降低电气火灾的发生概率。
4)建立矿井电气火灾应急预案,并进行必要的事故模拟演练。各矿井应当建立电气火灾的应急预案,并进行电气设备预防试验性事故演习,以及模拟电气事故处理演习,确保在一旦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具有相应的扑救、避难、救援等具体防范措施。
4.3 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防灭火能力
1)应用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目前应用在电气防火的产品主要有防漏电报警系统、防过载报警系统、电缆温度报警系统等类型,其特点是能准确地探测到电缆线路的异常状态,通过处理将信息提供给维护人员,这样可以将电气火灾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积极开展对矿井电气火灾发生、发展机理和规律研究,不断研究开发矿用火灾报警设备、灭火设备和逃生设备;使矿井电气火灾在预防、监测和扑救三方面,实现立体化的防治措施。结语
综 上所述,为了有效地预防矿井电气火灾的发生,减少因矿井火灾造成的巨大损失,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注重预防,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电气设备的使用、检查和 维护;充分加强对井下电气设备的管理,做好职工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建立应急预案,应用新技术和新装备,提高防灭火应变和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