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再吐槽朋友圈了,大家只是在“表演”而已
别再吐槽朋友圈了,大家只是在“表演”而已
朋友圈是一个无奇不有的地界。无论是婚丧嫁娶、节庆礼俗,大家都要发一发、晾一晾。更不要说平日里的各种晒,比如:晒自拍、晾美食、秀恩爱、炫美景、秀孩子、露囧事。
除了各种晒还有各类与“心灵”相关的感悟与转发,鸡汤与毒鸡汤轮番登场,让人痛快一时,麻痹自我,时过境迁,痛苦万分。
再有就是各类社会活动,集赞送大礼,转发看情谊。当然这些年少了类似“不转不是中国人”、“朋友圈都传疯了”这样的消息。
总之,朋友圈是一滩混乱的江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无聊琐事,也可以看到强人悍事。
但其实,你在朋友圈里看到的,无非是一场场的表演、一幕幕的戏剧。
加拿大的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于1959年发表的作品《日常生活中自我的表现》里面提出来一个理论,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个戏剧化表演的过程,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表演。
我们可以把这个理论简称为“拟剧理论”。
这个“拟剧理论”有一个表演框架,而这个表演框架包括了剧本期望、剧情、剧组、表演区域、假面具几个部分。通过了解“拟剧理论”,你会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句话产生更多、更深入的认知。
下面我们就来对表演框架所包含的部分进行一一说明。
·剧本期望。
无论是婚丧嫁娶、节庆礼俗,还是日常小晒、鸡汤感悟,我们的表达都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这个限度所圈出的范围就是我们社会规范所赋予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一切表达都内化了现存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这同时是我们在社会舞台上进行演出的限定。
不仅如此,我们的表演也受到其他演员和观众的影响,我们希望我们的表达是符合观众预期的,这样才能得到相应的喝彩。
·剧情。
所谓剧情,就是在某种社会情境中,人们为了给他人留下某种印象而做出的所有活动。比如说我的朋友圈就有这样一个人——H君,有段时间不发别的,只发一小段文字,吊足你的胃口,当你以为他有惊涛骇浪的情绪、张目结舌的经历时,点开全文你会发现,基调急转直下,猥琐遍地横流,高大伟岸的形象瞬间坍塌,发现他也不过是一个平常人遇到了一件平常的事。不过久而久之会感觉TA是一个诙谐之人,散发着幽默之气。
而H君在发文之前就会对他人通过这段文字如何看待自己做出潜意识的预估,结果显示,他潜意识的目的达到了。
最起码我对他产生了这样的印象,而且我信以为真,即便我很清楚的意识到在平常和他接触时,他不是这样的。
·剧组。
表演某种剧情时进行合作的一些人。以我的理解,剧组还充当着观众的角色,TA们不光配合你演这出戏,还在戏剧落幕之后进行相应的情感表达和评论。
比如说,你与三五好友一起登山游玩,途中少不了拍照合影,事后少不了将合影P图上传朋友圈,而你的三五好友更少不了对你的发图进行赞与评论。
当然,经过美化的图片成为你们共谋的秘密,这也为你们的友谊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光环。
·表演区域。
可以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表演的舞台,后台是化妆和休息的地方。
相对朋友圈而言前台就是我们在朋友圈中表达的那部分自我。而后台则只能用私信来表达不能或不愿公开的那一部分。
比如很久之前浏览朋友圈,第一条就是W小姐在KTV喝酒的照片,于是,我第一时间点赞,并评论道“这么有情调啊!”。
结果没想到,W小姐直接私信,我们就这样聊了起来,聊着聊着就发现,原来她独身一人刚到异地,感到很不适应和孤独,于是向我倾诉了很多。
让我感到原来整天神经质笑嘻嘻的她,也有这样不为人知的脆弱一面。而这一面是我们光看她发的朋友圈所察觉不到的。
·假面具。
假面具实际上对应着剧本期望,在社会规范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我们所表达的都是带上面具进行修饰、伪装之后的表达。
当然你可以说,“我很真实啊,生活中发生的事,我就原本记录,并没有加以修饰”。那我会说,你其实只在表达你“真实”的一面,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做到真正的真实,这种真正的真实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还原生活、表达内心。
要做到真正的真实是很难的,很多艺术家、文学家毕生都在希望通过创作作品达到真正的真实,很多哲学家也都希望通过践行自己的理论从而达到真正的真实,但真正做到的却为数不多,甚至屈指可数。
但每个人都向往真正的真实,在通往真正的真实的路上遇阻是常态,所以大部分人都很难摘掉逐渐和自身融为一体的假面具。
印象管理
欧文·戈夫曼认为“拟剧理论”的实质,是一种印象管理,他认为表演是被有意或无意地设计出来的,用以给他人制造一个“我们是谁”的印象,这是一个理想化的“自我”。
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具体目标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
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
由此,欧文·戈夫曼划分出来四种表演模式。
一、理想化表演
理想化的表演首先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掩饰。在发布内容前,我们会自己斟酌自己想发布的内容,心里暗暗评估这条内容是否能够获得圈友的肯定,是否会被某些人耻笑。我们精心编辑文字与图片,等待着“赞”与回复。
二、误解表演
这种表演的目的是使观众产生错觉。比如一个本来大脑空空如也的人,总是喜欢发一些书吧、影院的现场照片,给人一种精神世界丰厚的假象,或者一些平平常常的人刻意去炫耀自己的奢侈物件以显示自己的“高档生活”。让观众对现实生活中的自己产生误解。
三、神秘化表演
这是一种与观众保持一定距离,使对方产生一种崇敬心理的表演。戈夫曼认为,对一个人越熟悉,就越容易轻视他。
所以,有的“熟人”更愿意发布让人看不懂或曲高和寡的内容,以将自己与大多数人区隔开来。这样做就是让观众对演员产生“陌生”的感觉,同时表演者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寻找“知音”。
四、补救表演
补救表演包括两个层面。
一方面,表演者会将场外遇到的尴尬情境修饰、美化放入场内,以获取场内人,即“圈内人”的接受与认可,实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另一方面,当表演者在发布内容时不经意间出现了尴尬,那么表演者则可以删除内容以制止尴尬情绪的蔓延。观众也可以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让表演者完成演出。
在朋友圈的世界里,我们是戏剧的表演者、观众,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同样是表演者、观众。区别在于,在朋友圈的世界,我们的表达可以经过修饰、斟酌、反思;而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往往一个停顿的反应、错误的表达就会暴露出你的秘密。现实的人际交往是没有预演的战场,朋友圈的世界则是可以彩排的人生。你想好今天发什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