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定-中国气体分离设备商务网
SY5984-1994
油(气)田容器、管检
道查
和规
装定
卸
设施接地装置安全
自 1995-7-1 起执行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田所有盛装和输送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金属容器、非金属
容器、管道及装卸设施接地装置的安装和检测。
2引用标准
GBJ 74 石油库设计规范
SY/T 0060 油田防静电接地设计规定
术语
3.1接地装置
接地端头、引下线、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组成的装置。
3.2接地端头
引下线自容器、管道、装卸设施引出始端及连接的位置(点)。
3.3引下线
避雷针或设备与接地干线或接地体的连接线。
容器
4.1金属储罐、非金属储罐的防雷防静电设计应符合GBJ 74 第11章第2条、第3条中有关规定。
4.2金属油(气)储罐罐体应设有固定式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接地点沿罐底周边每30m不小于一个,但周长小于30m的单罐接地点不少于两个。
4.3油罐上的温度、液位等仪表测量装置、采用铠装电缆或钢管配线,电缆外皮或配线钢管与罐体为电气连接。铠装电缆的埋地长度大于50m。
4.4地上非金属油罐应设有独立避雷装置。油罐的金属附件与罐体外露金属件为电气连接并接地。未作电气连接时,整个罐顶应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做成不大于6m×6m的钢网加以铺盖并接地。罐内设置的防静电导体应引至罐外接地,并与油罐金属管线连接,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
4.5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室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为电气连接并接地,其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欧。
4.6浮顶罐的浮船与罐壁之间应有两根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软铜绞线作电气连接。
4.7球型储罐体应设有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点沿球体外围均匀布置,其间距不大于30m,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
4.8油、气集输生产装置中的立式和卧式金属容器(三相分离器、电脱水器、原油稳定塔、缓冲罐等)的本体至少设有两个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点分别设在卧式容器前后封头底部及立式容器两侧地脚螺栓位置,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
4.9各种储罐顶部附件(机械呼吸阀、液压安全阀、阻火器等)的对接法兰必须用6mm2多股铜线跨接。
4.10油罐罐口检尺量油及定期取样的量油尺、取样器、温度计应采取措施接地,所用的绳索应采用电阻率小于108欧×cm的天然纤维材料。
4.11高架罐(原油罐、成品油罐、燃油罐)的罐体必须设置两处以上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接
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
4.12钢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可兼作防静电接地装置。管道
5.1站内、罐区、装置区中各个固定相对独立的钢油罐、塔架等建(构)筑物的管道,可通过与工艺设备金属外壳的固定连接(包括法兰连接)进行防静电接地。
5.2与管道连接的泵、过滤器、缓冲器防静电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宜小于100欧。
5.3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道在进出站处、与其他有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处、管道分岔处以及无分支直管道每隔200~300m处均应设有防静电和防感应雷接地装置、接地点宜设在固定管墩(架)处,接地电阻值小于30欧。
5.4装有绝缘法兰的管道及金属配管中非导体管段,在两侧的金属管上应分别有防静电接地点。
5.5山区、沙漠管道的防静电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0欧;其余地区不大于100欧;兼有防感应雷
作用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30欧。
装卸设施
6.1装卸油(气)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的栈桥、台站和码头区的所有管道、设备、建(构)筑物的金属体和铁路钢轨等(作阴极保护者除外),均应连成电气通路并接地。
6.2栈桥的每根铁路钢轨和栈桥鹤管法兰处应用两根直径不小于5mm的金属线连接;每200m钢轨处有一接地点,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欧。
6.3装卸站台船位或车位停靠点,应有静电接地干线(或接地体)和若干个静电接地的端子排板。码头的接地体至少应有一组在陆地上。
6.4码头引桥、趸船等应有两处相互连接并进行接地。连接线可选用35mm2多股铜芯电缆。码头的固定式栈桥的桥墩钢筋应与本桥金属相连接。
6.5卸油鹤管及装油软管应选用有金属螺旋线或金属保护网的胶管制作,管端应用截面不小于
4mm2的铜芯软导线与接地极稳固连接。
6.6汽车槽车、液化气槽车装卸作业中防静电接地线宜采用专用防爆型静电接地磁力接头(也可采用橡套电缆如YCW 3×6mm2三芯并成一股,TRJ 25mm2单股等),接地连接可选用电池夹头、鳄式夹钳、蝶形螺栓、鱼尾夹头、电焊夹头或专用夹头等器具,严禁用接地线缠绕方式连接。接地点应避开油箱。槽车尾部应配用导静电橡胶拖地带,禁用拖地链条。
接地装置
7.1引下线
7.1.1固定容器、设备、管道其防雷接地装置的刚性导体引下线,宜采用镀锌扁钢制成,扁钢厚
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小于40mm,当采用镀锌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
7.1.2固定容器、设备、管道的防静电接地引下线,宜选用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小于25mm 的镀锌扁钢或直径不小于10mm的圆钢制作。
7.1.3引下线应采取最短途径,并避免死弯。
7.1.4一台设备多点接地时,应设过渡连接的断接卡子。
7.1.4.1断接卡子应设在引下线至接地体之间。
7.1.4.2断接卡子宜水平安装,距地坪高度以拆装方便而定。
7.1.4.3断接卡子与上下两端采用搭接焊连接,焊接处不应有夹渣、气孔、咬边及未焊透现象,搭接长度应为扁钢宽度的两倍。
7.1.4.4断接卡子采用配锁紧螺母或弹簧垫圈的M 10×30(镀锌)螺栓紧固、连接金属面应除锈、除油污。
7.1.5测试点要标出明显标记。
7.2接地端头
7.2.1可供直接接地的接地端头有:
a.设备、管道外壳(包括支座)上预留的裸露金属表面;
b.设备、管道的金属螺栓连接部位;
c.采用专用的金属接地板或螺栓。
7.2.2采用金属接地板或螺栓作接地端头的要求:
7.2.2.1金属接地板或螺栓可焊(或紧固)于设备、管道的金属外壳或支座上。
7.2.2.2金属接地板或螺栓的材质:设备、管道的金属外壳为黑色金属材料时,应选用不锈钢;
设备、管道的金属外壳为有色金属材料时,应选用与设备、管道外壳相同材质的材料。
7.2.2.3专用金属接地板不小于50mm*5mm(宽度*厚度)。接地连接用的最小有效长度,对大型设备至少为110mm(2孔直径11);小型设备至少为60mm(1孔直径11)。接地螺栓为M10×30。
7.2.2.4当选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作静电接地时,应符合SY/T 0060中4.2.4要求。
7.3接地体与接地干线
7.3.1接地体应采用钢管或角钢制作,钢管最小壁厚为3.5mm,角钢最小壁厚为4mm。
7.3.2接地体埋入地下深度不小于3m。
7.3.3罐组的接地干线应符合设计要求。
接地电阻的检测
8.1测试及测试时间
8.1.1每年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应对防雷装置接地电阻测试一次。
8.1.2轻烃、原油稳定等装置可在小修、大修期间进行静电测试。
8.1.3测试须由持证电气人员进行。
8.1.4罐组的接地电阻值应逐罐分别测试,单罐的接地电阻值应在断接卡子断开前整体测试,断
接点的电阻值应逐个断开测试。单个断开接地点的电阻值测试完后应立即恢复断接过渡连接。
8.2测试数据的技术处理
8.2.1测试记录包括时间、地点、设备名称及编号、测试点编号及数值结果、测试人和整改建议
等内容。
8.2.2测试单位应正式出具测试报告,测试报告一式三份,由生产单位、测试单位各保管一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一份。
8.3接地电阻测量仪的选定
8.3.1接地电阻测量仪型号由各单位主管部门批准选定。
8.3.2接地电阻测量仪必须按检定周期进行检定。
8.3.3接地电阻测量仪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校验,保证性能完好准确。
接地装置的例行检查
接地装置每年检查两次,检查分为外观检查和资料检查,其内容应分别符合9.1条与9.2条之规
定。有接地装置的生产单位应对此建立档案或台帐。
9.1外观检查主要内容
a.接地装置锈蚀或机械损伤情况,导体损坏、锈蚀深度大于30%或发现折断应立即更换;
b.引下线周围不应有对其使用效果产生干扰的电气线路;
c.断接卡子螺母接触是否均匀牢靠;
d.接地装置周围土壤有无下沉现象。
9.2资料检查主要内容
a.资料齐全完整,数据准确;
b.接地电阻测试符合本规定要求,单个数值无明显差别。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石油勘探局安全处。
本标准起草人凌生弼、朱跃生、杨克祥、张兴华。
第二篇: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定
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定 【标准号】SY5984-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田所有盛装和输送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金属容器、非金属容器、管道及装卸设施接地装置的安装和检测。2引用标准(略)3 术语 3.1接地装置
接地端头、引下线、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组成的装置。3.2接地端头
引下线自容器、管道、装卸设施引出始端及连接的位置(点)。3.3引下线
避雷针或设备与接地干线或接地体的连接线。4 容器
4.1金属储罐、非金属储罐的防雷防静电设计应符合GBJ 74 第11章第2条、第3条中有关规定。
4.2金属油(气)储罐罐体应设有固定式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接地点沿罐底周边每30m不小于一个,但周长小于30m的单罐接地点不少于两个。
4.3油罐上的温度、液位等仪表测量装置、采用铠装电缆或钢管配线,电缆外皮或配线钢管与罐体为电气连接。铠装电缆的埋地长度大于50m。
4.4地上非金属油罐应设有独立避雷装置。油罐的金属附件与罐体外露金属件为电气连接并接地。未作电气连接时,整个罐顶应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做成不大于6m*6m的钢网加以铺盖并接地。罐内设置的防静电导体应引至罐外接地,并与油罐金属管线连接,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
4.5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室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为电气连接并接地,其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欧。
4.6浮顶罐的浮船与罐壁之间应有两根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软铜绞线作电气连接。
4.7球型储罐体应设有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点沿球体外围均匀布置,其间距不大于30m,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
4.8油、气集输生产装置中的立式和卧式金属容器(三相分离器、电脱水器、原油稳定塔、缓冲罐等)的本体至少设有两个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点分别设在卧式容器前后封头底部及立式容器两侧地脚螺栓位置,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4.9各种储罐顶部附件(机械呼吸阀、液压安全阀、阻火器等)的对接法兰必须用6mm2多股铜线跨接。
4.10油罐罐口检尺量油及定期取样的量油尺、取样器、温度计应采取措施接地,所用的绳索应采用电阻率小于10 8欧×cm的天然纤维材料。
4.11高架罐(原油罐、成品油罐、燃油罐)的罐体必须设置两处以上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
4.12钢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可兼作防静电接地装置。5 管道
5.1站内、罐区、装置区中各个固定相对独立的钢油罐、塔架等建(构)筑物的管道,可通过与工艺设备金属外壳的固定连接(包括法兰连接)进行防静电接地。5.2与管道连接的泵、过滤器、缓冲器防静电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宜小于100欧。5.3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道在进出站处、与其他有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处、管道分岔处以及无分支直管道每200~300m处均应设有防静电和防感应雷接地装置、接地点宜设在固定管墩(架)处,接地电阻值小于30欧。5.4装有绝缘法兰的管道及金属配管中非导体管段,在两侧的金属管上应分别有防静电接地点。
5.5山区、沙漠管道的防静电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0欧;其余地区不大于100欧;兼有防感应雷作用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30欧。6 装卸设施
6.1装卸油(气)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的栈桥、台站和码头区的所有管道、设备、建(构)筑物的金属体和铁路钢轨等(作阴极保护者除外),均应连成电气通路并接地。
6.2栈桥的每根铁路钢轨和栈桥鹤管法兰处应用两根直径不小于5mm的金属线连接;每200m钢轨处有一接地点,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欧。
6.3装卸站台船位或车位停靠点,应有静电接地干线(或接地体)和若干个静电接地的端子排板。码头的接地体至少应有一组在陆地上。
6.4码头引桥、趸船等应有两处相互连接并进行接地。连接线可选用35mm2多股铜芯电缆。码头的固定式栈桥的桥墩钢筋应与本桥金属相连接。
6.5卸油鹤管及装油软管应选用有金属螺旋线或金属保护网的胶管制作,管端应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铜芯软导线与接地极稳固连接。
6.6汽车槽车、液化气槽车装卸作业中防静电接地线宜采用专用防爆型静电接地磁力接头(也可采用橡套电缆如YCW 3*6mm2三芯并成一股,TRJ 25mm2单股等),接地连接可选用电池夹头、鳄式夹钳、蝶形螺栓、鱼尾夹头、电焊夹头或专用夹头等器具,严禁用接地线缠绕方式连接。接地点应避开油箱。槽车尾部应配用导静电橡胶拖地带,禁用拖地链条。7 接地装置 7.1引下线
7.1.1固定容器、设备、管道其防雷接地装置的刚性导体引下线,宜采用镀锌扁钢制成,扁钢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小于40mm,当采用镀锌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
7.1.2固定容器、设备、管道的防静电接地引下线,宜选用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小于25mm的镀锌扁钢或直径不小于10mm的圆钢制作。7.1.3引下线应采取最短途径,并避免死弯。
7.1.4一台设备多点接地时,应设过渡连接的断接卡子。7.1.4.1断接卡子应设在引下线至接地体之间。
7.1.4.2断接卡子宜水平安装,距地坪高度以拆装方便而定。
7.1.4.3断接卡子与上下两端采用搭接焊连接,焊接处不应有夹渣、气孔、咬边及未焊透现象,搭接长度应为扁钢宽度的两倍。
7.1.4.4断接卡子采用配锁紧螺母或弹簧垫圈的M 10*30(镀锌)螺栓紧固、连接金属面应除锈、除油污。7.1.5测试点要标出明显标记。7.2接地端头
7.2.1可供直接接地的接地端头有:
a.设备、管道外壳(包括支座)上预留的裸露金属表面; b.设备、管道的金属螺栓连接部位; c.采用专用的金属接地板或螺栓。
7.2.2采用金属接地板或螺栓作接地端头的要求:
7.2.2.1金属接地板或螺栓可焊(或紧固)于设备、管道的金属外壳或支座上。7.2.2.2金属接地板或螺栓的材质:设备、管道的金属外壳为黑色金属材料时,应选用不锈钢;设备、管道的金属外壳为有色金属材料时,应选用与设备、管道外壳相同材质的材料。
7.2.2.3专用金属接地板不小于50mm*5mm(宽度*厚度)。接地连接用的最小有效长度,对大型设备至少为110mm(2孔直径11);小型设备至少为60mm(1孔直径11)。接地螺栓为M10*30。7.2.2.4当选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作静电接地时,应符合SY/T 0060中4.2.4要求。7.3接地体与接地干线
7.3.1接地体应采用钢管或角钢制作,钢管最小壁厚为3.5mm,角钢最小壁厚为4mm。
7.3.2接地体埋入地下深度不小于3m。7.3.3罐组的接地干线应符合设计要求。8 接地电阻的检测 8.1测试及测试时间
8.1.1每年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应对防雷装置接地电阻测试一次。8.1.2轻烃、原油稳定等装置可在小修、大修期间进行静电测试。8.1.3测试须由持证电气人员进行。
8.1.4罐组的接地电阻值应逐罐分别测试,单罐的接地电阻值应在断接卡子断开前整体测试,断接点的电阻值应逐个断开测试。单个断开接地点的电阻值测试完后应立即恢复断接过渡连接。8.2测试数据的技术处理
8.2.1测试记录包括时间、地点、设备名称及编号、测试点编号及数值结果、测试人和整改建议等内容。
8.2.2测试单位应正式出具测试报告,测试报告一式三份,由生产单位、测试单位各保管一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一份。8.3接地电阻测量仪的选定
8.3.1接地电阻测量仪型号由各单位主管部门批准选定。8.3.2接地电阻测量仪必须按检定周期进行检定。
8.3.3接地电阻测量仪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校验,保证性能完好准确。9 接地装置的例行检查
接地装置每年检查两次,检查分为外观检查和资料检查,其内容应分别符合9.1条与9.2条之规定。有接地装置的生产单位应对此建立档案或台帐。9.1外观检查主要内容
a.接地装置锈蚀或机械损伤情况,导体损坏、锈蚀深度大于30%或发现折断应立即更换;
b.引下线周围不应有对其使用效果产生干扰的电气线路; c.断接卡子螺母接触是否均匀牢靠; d.接地装置周围土壤有无下沉现象。9.2资料检查主要内容
a.资料齐全完整,数据准确;
b.接地电阻测试符合本规定要求,单个数值无明显差别。
第三篇: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定SY5984-94
《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定SY5984-94》第1页,共3页
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定SY5984-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田所有盛装和输送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金属容器、非金属
容器、管道及装卸设施接地装置的安装和检测。
2引用标准
GBJ 74 石油库设计规范
SY/T 0060 油田防静电接地设计规定术语
3.1接地装置
接地端头、引下线、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组成的装置。
3.2接地端头
引下线自容器、管道、装卸设施引出始端及连接的位置(点)。
3.3引下线
避雷针或设备与接地干线或接地体的连接线。4 容器
4.1金属储罐、非金属储罐的防雷防静电设计应符合GBJ 74 第11章第2条、第3条中有关规定。
4.2金属油(气)储罐罐体应设有固定式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接地点沿罐底周边每30m不小于一个,但周长小于30m的单罐接地点不少于两个。
4.3油罐上的温度、液位等仪表测量装置、采用铠装电缆或钢管配线,电缆外皮或配线钢管与罐体为电气连接。铠装电缆的埋地长度大于50m。
4.4地上非金属油罐应设有独立避雷装置。油罐的金属附件与罐体外露金属件为电气连接并接地。未作电气连接时,整个罐顶应采用直径不小于8mm的圆钢做成不大于6m*6m的钢网加以铺盖并接地。罐内设置的防静电导体应引至罐外接地,并与油罐金属管线连接,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
4.5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室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为电气连接并接地,其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欧。
4.6浮顶罐的浮船与罐壁之间应有两根截面积不小于25mm2的软铜绞线作电气连接。
4.7球型储罐体应设有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点沿球体外围均匀布置,其间距不大于30m,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
4.8油、气集输生产装置中的立式和卧式金属容器(三相分离器、电脱水器、原油稳定塔、缓冲罐等)的本体至少设有两个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点分别设在卧式容器前后封头底部及立式容器两侧地脚螺栓位置,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欧。
4.9各种储罐顶部附件(机械呼吸阀、液压安全阀、阻火器等)的对接法兰必须用6mm2多股铜线跨接。4.10油罐罐口检尺量油及定期取样的量油尺、取样器、温度计应采取措施接地,所用的绳索应采用电阻率小于10 8欧×cm的天然纤维材料。
4.11高架罐(原油罐、成品油罐、燃油罐)的罐体必须设置两处以上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
4.12钢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可兼作防静电接地装置。管道
5.1站内、罐区、装置区中各个固定相对独立的钢油罐、塔架等建(构)筑物的管道,可通过与工艺设备金属外壳的固定连接(包括法兰连接)进行防静电接地。
5.2与管道连接的泵、过滤器、缓冲器防静电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宜小于100欧。
5.3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道在进出站处、与其他有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处、管道分岔处以及无分支直管道每隔200~300m处均应设有防静电和防感应雷接地装置、接地点宜设在固定管墩(架)处,接地电阻值小于30欧。《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定SY5984-94》第2页,共3页
5.4装有绝缘法兰的管道及金属配管中非导体管段,在两侧的金属管上应分别有防静电接地点。
5.5山区、沙漠管道的防静电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0欧;其余地区不大于100欧;兼有防感应雷作用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30欧。6 装卸设施
6.1装卸油(气)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的栈桥、台站和码头区的所有管道、设备、建(构)筑物的金属体和铁路钢轨等(作阴极保护者除外),均应连成电气通路并接地。
6.2栈桥的每根铁路钢轨和栈桥鹤管法兰处应用两根直径不小于5mm的金属线连接;每200m钢轨
处有一接地点,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欧。
6.3装卸站台船位或车位停靠点,应有静电接地干线(或接地体)和若干个静电接地的端子排板。码头的接地体至少应有一组在陆地上。
6.4码头引桥、趸船等应有两处相互连接并进行接地。连接线可选用35mm2多股铜芯电缆。码头的固定式栈桥的桥墩钢筋应与本桥金属相连接。
6.5卸油鹤管及装油软管应选用有金属螺旋线或金属保护网的胶管制作,管端应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铜芯软导线与接地极稳固连接。
6.6汽车槽车、液化气槽车装卸作业中防静电接地线宜采用专用防爆型静电接地磁力接头(也可采用橡套电缆如YCW 3*6mm2三芯并成一股,TRJ 25mm2单股等),接地连接可选用电池夹头、鳄式夹钳、蝶形螺栓、鱼尾夹头、电焊夹头或专用夹头等器具,严禁用接地线缠绕方式连接。接地点应避开油箱。槽车尾部应配用导静电橡胶拖地带,禁用拖地链条。7 接地装置
7.1引下线
7.1.1固定容器、设备、管道其防雷接地装置的刚性导体引下线,宜采用镀锌扁钢制成,扁钢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小于40mm,当采用镀锌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
7.1.2固定容器、设备、管道的防静电接地引下线,宜选用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小于25mm的镀锌扁钢或直径不小于10mm的圆钢制作。
7.1.3引下线应采取最短途径,并避免死弯。
7.1.4一台设备多点接地时,应设过渡连接的断接卡子。
7.1.4.1断接卡子应设在引下线至接地体之间。
7.1.4.2断接卡子宜水平安装,距地坪高度以拆装方便而定。
7.1.4.3断接卡子与上下两端采用搭接焊连接,焊接处不应有夹渣、气孔、咬边及未焊透现象,搭接长度应为扁钢宽度的两倍。
7.1.4.4断接卡子采用配锁紧螺母或弹簧垫圈的M 10*30(镀锌)螺栓紧固、连接金属面应除锈、除油污。7.1.5测试点要标出明显标记。
7.2接地端头
7.2.1可供直接接地的接地端头有:
a.设备、管道外壳(包括支座)上预留的裸露金属表面;
b.设备、管道的金属螺栓连接部位;
c.采用专用的金属接地板或螺栓。
7.2.2采用金属接地板或螺栓作接地端头的要求:
7.2.2.1金属接地板或螺栓可焊(或紧固)于设备、管道的金属外壳或支座上。
7.2.2.2金属接地板或螺栓的材质:设备、管道的金属外壳为黑色金属材料时,应选用不锈钢;
设备、管道的金属外壳为有色金属材料时,应选用与设备、管道外壳相同材质的材料。
7.2.2.3专用金属接地板不小于50mm*5mm(宽度*厚度)。接地连接用的最小有效长度,对大型设备至少为110mm(2孔直径11);小型设备至少为60mm(1孔直径11)。接地螺栓为M10*30。
7.2.2.4当选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作静电接地时,应符合SY/T 0060中4.2.4要求。7.3接地体与接地干线
7.3.1接地体应采用钢管或角钢制作,钢管最小壁厚为3.5mm,角钢最小壁厚为4mm。《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定SY5984-94》第3页,共3页
7.3.2接地体埋入地下深度不小于3m。7.3.3罐组的接地干线应符合设计要求。8 接地电阻的检测
8.1测试及测试时间
8.1.1每年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应对防雷装置接地电阻测试一次。
8.1.2轻烃、原油稳定等装置可在小修、大修期间进行静电测试。
8.1.3测试须由持证电气人员进行。
8.1.4罐组的接地电阻值应逐罐分别测试,单罐的接地电阻值应在断接卡子断开前整体测试,断接点的电阻值应逐个断开测试。单个断开接地点的电阻值测试完后应立即恢复断接过渡连接。8.2测试数据的技术处理
8.2.1测试记录包括时间、地点、设备名称及编号、测试点编号及数值结果、测试人和整改建议等内容。
8.2.2测试单位应正式出具测试报告,测试报告一式三份,由生产单位、测试单位各保管一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一份。
8.3接地电阻测量仪的选定
8.3.1接地电阻测量仪型号由各单位主管部门批准选定。
8.3.2接地电阻测量仪必须按检定周期进行检定。
8.3.3接地电阻测量仪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校验,保证性能完好准确。接地装置的例行检查
接地装置每年检查两次,检查分为外观检查和资料检查,其内容应分别符合9.1条与9.2条之规定。有接地装置的生产单位应对此建立档案或台帐。
9.1外观检查主要内容
a.接地装置锈蚀或机械损伤情况,导体损坏、锈蚀深度大于30%或发现折断应立即更换;
b.引下线周围不应有对其使用效果产生干扰的电气线路;
c.断接卡子螺母接触是否均匀牢靠;
d.接地装置周围土壤有无下沉现象。
9.2资料检查主要内容
a.资料齐全完整,数据准确;
b.接地电阻测试符合本规定要求,单个数值无明显差别。-----------------------------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安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石油勘探局安全处。
本标准起草人凌生弼、朱跃生、杨克祥、张兴华。
第四篇:SY5984-2014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规范
SY5984-2014 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田容器、集输管道、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及接地检测等方面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油(气)田所有盛装和输送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金属容器、管道及装卸设施接地装置的安装和检测。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599-2009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SY/T0060-2010 油田防静电接地设计规定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地端头
容器、管道、装卸设施等接地的引出始端或链接的位置(点)。
3.2 引下线
接闪器或设备与接地干线或接地体的连接线。
3.3 接地装置 接地端头、引下线、接地干线与接地体组成的装置。容器
4.1 金属储罐的防雷静电设计应符合GB50183-2004中9.2.2的规定。(9.2.2 工艺装置内露天布置的塔、容器等,当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 时,可不设避雷针保护,但必须设防雷接地。)
4.2 金属油(气)储罐(包括球罐、高架罐等)应设有固定式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接地点沿外围均匀布置,接地点沿罐底没周边30m不少于一个,但周长小于30m的单罐接地点不少于两个,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Ω。
4.3 油罐上的温度、压力、液位等仪表测量装置,应采用铠装屏蔽电缆或钢管配线,电缆钢铠或配线钢管与罐体应作电气连接。
4.4 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室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应作电气连接并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Ω。
4.5 可燃气体、油品、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凝液的钢罐应设防雷接地,并符合下列规定:
a)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应包括整个储罐。
b)装有阻火器的甲B、乙类油品地上固定罐顶,当顶板厚度大于或等于4mm时,不应装设避雷针(线),但应设防雷接地。
c)压力储罐、丙类油品钢制储罐不应装设避雷针(线),但应设防感应雷接地。d)浮顶罐、内浮顶罐不应装设避雷针(线),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两根导线作电气连接。浮顶罐连接导线应符合GB15599-2009中4.1.3的规定。对于内浮顶罐,钢质浮盘的连接导线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的软铜复绞线;铝质浮盘的连接导线应选用直径不小于1.8mm的不锈钢丝绳。(GB15599-2009 4.1.3 浮顶金属储罐应采用两根截面积不小于50mm的扁平镀锡软铜复绞线或绝缘阻燃护套软铜复绞线将浮顶与罐体作电气连接,其连接点不少于两处。宜采用有效的、可靠的连接方式将浮顶与罐体沿罐周做均布的电气连接,连接点沿罐壁周长的间距不应大于30m。)
4.6 油、气集输生产装置中的立式和卧式金属容器(三项分离器、电脱水器、原油稳定塔、缓冲罐等)至少应设有两处接地,接地端头分别设在卧式容器两侧封头支座底部及立式容器
22支座底部两侧地脚螺栓位置,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0Ω。
4.7 储罐顶部附件(机械呼吸阀、液压安全阀、阻火器等)的对接法兰应采用直径不少于6mm(截面积不小于29mm)的铜质导体跨接。
4.8 油罐罐口检尺量油及定期取样的量油尺、取样器、温度计应采取措施接地,所用的绳索应采用电阻率小于10Ω.cm的天然纤维材料。4.9 钢油罐的防雷接地装置可兼作防静电接地装置。825 集输管道
5.1 油气站库内与金属油罐等生产设施相连接的管道,可通过设备金属外壳的 固定连接(包括法兰)进行防静电接地。
5.2 与管道连接的泵、过滤器、缓冲器防静电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应小于100Ω。
5.3 输油管道在进出站处、与其他有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处、管道分岔处以及无分支直管道每隔200m~300m处,均应设有防静电和防感应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小于10Ω。
5.4 装有绝缘法兰的管道及金属配管中非导体管段,在两侧的金属管上应分别有防静电接地点。
5.5 山区、沙漠管道的防静电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0Ω,其余地区不大于100Ω,兼有防感应雷作用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装卸设施
6.1 装卸油(气)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的栈桥、台站和码头区的所有管道、设备、建(构)筑物的金属体和铁路钢轨等(作阴极保护者除外),均应作电气连接并接地。
6.2 栈桥的每根铁路钢轨和栈桥鹤管法兰处,应用两根直径不小于5mm的金属线连接;每200m钢轨处设一处接地点,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6.3 装卸站台船位或车位停靠点,应有静电接地干线(或接地体)和若干静电接地的端子排版。码头的接地体至少有一组在陆地上,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6.4 码头引桥、趸船等应设有两处相互连接并进行接地。连接线可选用35mm多股铜芯电缆。码头的固定式栈桥的桥墩钢筋应与栈桥金属连接。
26.5 卸油鹤管及装油软管应选用有金属螺旋线或金属保护网的胶管制作,管端应用截面积不小于4mm的铜芯导线与接地极稳固连接。
6.6 汽车罐车装卸作业中防静电接地线宜采用专用防爆型静电接地磁力接头(也可采用橡套电缆如YCW3×6mm三芯并成一股,TRJ25 mm单股等),接地连接可选用电池夹头、鳄式夹钳、蝶形螺栓、鱼尾夹头、电焊夹头或专用夹头等器具,严禁用接地线缠绕方式连接。接地点应避开油箱。
2227 接地装置
7.1 引下线
7.1.1 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其防雷接地装置的刚性导体引下线,宜采用镀锌扁钢制成,扁钢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小于40mm。
7.1.2 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的防静电接地引下线,宜选用厚度不小于4mm,宽度不小于25mm的镀锌扁钢制作。
7.1.3 引下线应取最短途径,转弯处采取圆弧过渡。7.1.4 接地应设过渡连接的断接卡,其中:
a)断接卡应设在引下线至接地体之间。
b)断接卡宜设在距地面0.3m-1.0m之间,方便安装。
c)断接卡与上下两端采用满焊搭接,搭接长度应为扁钢宽度的两倍。
d)断接卡采用配锁紧螺母或弹簧垫圈的M12不锈钢螺栓紧固,搭接长度不小于扁钢的两倍。连接金属面应除锈、除油污。7.1.5 测试点宜标出明显标记。7.2 接地端头
7.2.1可供直接接地的接地端头有:
a)预留的裸露金属表面。
b)容器、管道的金属螺栓连接部位。c)采用专用的金属接地板或螺栓。
7.2.2 采用专用金属接地板或螺栓作接地端头的要求:
a)金属接地板可焊(或坚固)于容器支座、管道的金属外壳或螺栓连接部位。b)金属接地板或螺栓的材质:容器、管道的金属外壳为黑色金属材料时,应选用不锈钢;设备、管道的金属外壳为有色金属材料时,应选用与容器、管道外壳相同材质的材料
c)专用金属接地板不小于50mm×5mm(宽度×厚度)。接地连接用的最小有效长度,对大型设备至少为110mm(2孔直径11mm规格),小型设备至少为60mm(1孔直径11mm规格)。接地螺栓为M10×30。
d)当选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作静电接地时,应符合SY/T0060-2010中4.2.4要求。7.3 接地体与接地干线
7.3.1 接地体应采用钢管或角钢制作,钢管最小壁厚为3.5mm,角钢最小壁厚为4mm。7.3.2 接地体买入地下深度、罐组的接地干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地阻值满足规定。7.3.3 防静电接地装置可与防感应雷和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共同设置,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防感应雷和电气设备接地的规定。8 接地检测 8.1 检测
8.1.1 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应对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检测一次。8.1.2 轻烃、原油稳定等装置可在小修、大修期间进行接地电阻检测。
8.1.3 企业自检每年两次,春季一次,秋季一次。检测设备须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依法接受政府部门对接地电阻的检测。由具有资质的持证专业人员进行检测。
8.1.4 罐组的接地电阻应逐罐分别测试,单罐的接地电阻应在断接卡子断开前整体测试,断接点的电阻值应逐个断开测试。单个断开接地点的电阻值测试完后,应立即恢复断接过渡连接。检测不合格的点应进行整改并重新检测保证合格。8.2 检测报告 8.2.1 检测记录应包括时间、地点、设备名称及编号、测试点编号、测试点数据及结论、测试人员和整改意见等内容。
8.2.2 检测单位应出具正式检测报告,测试报告一式三份,由使用单位、测试单位各保管一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备案一份。9 接地装置的例行检查
9.1 基层单位对接地装置每月检查一次,分为外观检查和资料检查,其内容应分别符合9.2和9.3的规定,并建立档案或台账。9.2外观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a)接地装置锈蚀或机械损伤情况,导体损坏、锈蚀深度大于30%或发现折断应立即更换。b)引下线周围不应有对其使用效果产生干扰的电气线路。c)断接卡子螺母是否均匀牢靠。d)接地装置周围土壤无下沉现象。9.3 资料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a)资料齐全完整,数据准确。
b)接地电阻测试值符合本标准要求,同一接地体接地电阻测试值变化情况 9.4 对不合格项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
第五篇: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 术语和定义
3.1设备安全装置:设备出厂时附带的和企业增加的,用以进行安全防护或职业危害控制的设备组成部分或附属装置,应包括安全联锁装置、安全报警装置、职业危害现场通风和现场除尘装置等。
3.2特种设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设施。
3.3防护用具:指作业过程中佩带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器具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防护面罩、过滤式面具、防护眼镜、防毒口罩、特种手套、绝缘棒、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职责
4.1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4.2 公司及各单位技术装备部门负责通用设备及特种设备安全的归口管理。4.3 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对本厂设备设施安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4.4 各单位使用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设施安全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管理。管理规定
5.1设备设施通用安全管理要求
5.1.1各单位应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对设备的购入、验收、使用、保养维护、检修、报废等作出具体规定,并明确职责。
5.1.2设备设施操作人员自觉爱护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5.1.3本规定的设备设施为烟草企业通用设备设施;特种设备、电气设施和防雷系统安全管理参照对应的管理文件。5.2设备设施采购安全管理
5.2.1设备设施建设中的安全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2.2设备采购前,项目实施部门应对采购、安装、调试、验收及使用进行风险评估、应满足设备本质安全要求,并保留记录,安全管理部门应参与设备安全性能、安全装置等选型和评审。采购过程要特别强调设备结构的安全性,操作点必须没有危险。
5.2.3设备设施出厂时的合格证明、技术要求、设备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由使用部门保留并建立档案台帐。
5.3设备设施安装及调试安全管理
5.3.1设备安装及调试过程,项目负责人应确保安全装置的完好性和可靠性,因工作疏忽造成安全装置缺失、失效的,对项目负责人进行隐患问责。
5.3.2设备安装及调试现场内的坑沟孔、高压电器设备、易燃、易爆场所等必须设置围栏、盖板及危险标志,夜间应设信号灯,必要时设专人进行监护。各种防护装置安全标志,未经项目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和转移。
5.3.3设备安装及调试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米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连轴节、带轮、飞轮、电锯等外露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5.4设备设施验收及交付安全管理
5.4.1涉及特种设备及涉及安全装置较多的设备验收时,应由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参加,并保存验收记录;必要时,可聘请有资质的相关机构、技术人员参与验收。
5.4.2设备交付时,由设备使用部门对设备安全装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进行确认,并由操作工签字存档。
5.5设备设施使用安全管理
5.5.1各单位设备设施使用部门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制定设备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制、定人定机制度、操作证制度、安全检查、检验制度、维修保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
5.5.2设备使用前由设备设施厂家技术人员对设备操作工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设备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知识等。
5.5.3设备设施使用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随意取消和改变安全装置。关键要害部位,实行两人操作确认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导致重大人身事故的发生。5.5.4设备设施安全防护罩、网和防护栏应符合GB/T 8196的要求;凡传动外露于设备外部,距操作者站立平面≤2 m的旋转部件,均应装设有效的防护罩(门)、网或禁止人员入内的防护栏;网罩及与设备运转部位的距离应符合要求;防护网、罩等材质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无明显的锈蚀或变形;安装应牢固,工作时不应与可动部件有接触或产生摩擦,机械运转时防护装置无振动或松动。防护罩(门)透明度良好,外观完好、无破损,各种螺丝连接紧固、不缺失;联锁装置的位置无位移、无变形,无被碰撞、破损现象。5.5.5生产现场地面的防护栏的高度应不低于900 mm;距地面高度大于等于2 m并小于20 m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050 mm。
5.5.6液压管路或气压管路应连接可靠,无老化或泄露;控制按钮应齐全,且动作准确。5.5.7设备走台和平台应安装在牢固可靠的支撑结构上,并与其刚性连接;梯间平台不应悬挂在梯段上;栏杆端部应设置立柱或与建筑物牢固连接。
5.5.8汽、气、水、料等各类管道应完好,无跑、冒、滴、漏;管道各类阀门完好,启闭灵活,性能可靠。热蒸汽、热水管道应加保温隔热防护层,并完好有效,无法加保温隔热防护层之处,应有防止烫伤的警示标志。5.6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安全管理
5.6.1设备设施运行与维护坚持“设备专人负责,共同管理”的原则,确保设备设施安全。5.6.2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零件的使用寿命,预先制定出安全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落实专人负责实施,将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设备本质上的安全性;定期检修保养严格执行设备设施保养的周期和内容、记录要求。
5.6.3各单位涉及设备设施大修的,应制定设备设施或季度的定期检修计划,其中应包括对设备安全装置的检修;设备大修后应进行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时应对安全装置进行验收,并在验收报告中列出验收结论。设备设施维修过程有相关方参与的,须办理相关方施工许可证,确保安全施工维修。
5.6.4设备保养清扫时,应正确作业,宜采取湿式作业、擦抹等方法,避免扬尘。5.6.5设备清扫和维护检修应做到
a)设备清扫和维护检修包括润滑、保养、排除故障等,应关闭设备,停机作业,应停电并悬挂警示牌。
b)使用酒精应防止泄漏,严禁烟火,使用后及时收回到存放点或库房保存。c)使用压缩空气,应防止喷头甩出伤人,禁止高压气体面向人员方向。d)维保过程中临时用行灯必须用低压36伏。储罐、沟道,潮湿区域必须用16伏,绝缘良好。e)进入筒体、柜体内作业前,应先进行通风后方可进入,作业时应设监护人,严禁关闭门、孔等通风口;作业前将隔离开关放在关闭位置,用挂锁锁住或拔下钥匙自带,或由现场监护人员保管;在筒体、柜体内电焊作业时,应穿戴防滑鞋,应防止中毒、窒息等危害发生,属于有限空间作业的,应在作业中对含氧量进行检测,并现场准备空气呼吸器;电焊作业前后应清理现场可燃物。
f)进入设备内部进行保养检修时,应先关闭电流主开关,挂上警示牌;将隔离开关放在关闭位置,用挂锁锁住或拔下钥匙自带。警示牌上宜写上相应的维修人员的名字,联系电话,执行谁挂牌、谁摘牌的制度。保养检修工作结束后,确认设备内无人,关闭检修门、所有人员离开工作现场,方可启动设备开机。
g)设备安全检查过程中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和设备原理、构造、性能的教育培训,并确定日常点检的项目编制点检表。
5.6.6特种设备检查维护安全管理,执行Q/HNZY G AB011《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规定》。
5.6.7检修后恢复
维修后由项目负责人对安全装置的完好性进行检查,设备操作人员和设备使用部门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5.7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管理
5.7.1 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台帐或清单,主要包括安全联锁装置、安全报警装置、职业危害现场通风和现场除尘装置技术资料、安全附件、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保养记录、各类设备安全装置定期检修、大修方案、保养情况记录,设备设施改造记录、登记设备设施的购买使用日期及重要零部件更换情况、设备完好情况。设备设施保养指导书或规范性图示,设备点检卡。
5.7.2设备设施所在车间应明确管理和检修责任班组或责任人,建立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台帐,并定期更新。
5.7.3急停开关应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开关形状应区别于一般控制开关,按钮应突出其他按钮的外平面,按钮头应有醒目的红色标记。周边无障碍物。
5.7.4各单位对防护器具必须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设备设施、仪器仪表、电器方面的安全保护装置。在操作人员接近可动零部件并有可能发生危险的紧急情况下,设备应不能启动或自动停机、制动。安全装置应便于调节、检查和维修,并不得成为新的危险源。并避免其于可动零部件之间产生接触危险。
5.7.5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必须确定责任人进行维护,保证灵敏好用。安全装置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废置不用,若确有必要申请拆除应经安全保卫部同意;除安全装置专责维修人员外,其他人一律不得乱动。
5.7.6安全管理部门或专兼职安全员每季度对安全装置维护保养情况监督检查不少于一次,并保存记录。安全联锁装置应符合GB/T 18831的要求,其中:
a)防护罩(门)打开后,绿色准备灯应立即熄灭,红灯应该亮起,或操作显示屏上显示报警信息。
b)设备相应部位应立即停止工作;关闭后,人工在控制程序上进行复位,确认故障消除后才能重新运转。
c)防护罩(门)透明度良好,外观完好、无破损,各种螺丝连接紧固、不缺失;联锁装置的位置无位移、无变形,无被碰撞、破损现象。d)严禁人为变动、破坏或拆卸安全联锁装置。
5.7.7 机械手应符合GB/T 20867的相关要求,并符合下列要求: a)作业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封闭的防护栏。
b)必备的检修门和开口部位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设安全销和光电保护等防护装置或上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接触设备运转部位、设备误启动。
c)液压管路或气压管路应连接可靠,无老化或泄露;控制按钮应齐全,且动作准确; d)执行机构应定位准确、抓取牢固;如有自动锁紧装置,应灵敏、可靠。5.7.8管道和压力容器压力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a)汽、气、水、料等各类管道应完好,无跑、冒、滴、漏;管道各类阀门完好,启闭灵活,性能可靠。
b)热蒸汽、热水管道应加保温隔热防护层,并完好有效,无法加保温隔热防护层之处,应有防止烫伤的警示标志。
c)压力容器的压力表应设置上限红线标志,压力控制在红线所示安全工作范围内;压力表应有定期检验合格的标志。5.8设备设施安全标识管理
5.8.1设备设施所带的安全标识完好、清晰、不被遮拦;外文安全标识应翻译后张贴中文标识。根据设备设施风险程度,可增加相应的安全标识,使用中文并完好、清晰。5.8.2作业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封闭的防护栏;必备的检修门和开口部位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设安全销和光电保护等防护装置或上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接触设备运转部位、设备误启动。
5.8.3压力容器的压力表应设置上限红线标志,压力控制在红线所示安全工作范围内;压力表应有定期检验合格的标志。
5.8.4各单位安全标识由安全保卫部门监督管理,各使用部门对辖区内的安全标识定期清洁维护,确定责任人。
5.9安全操作规程管理要求
5.9.1安全操作规程由设备管理部门牵头编制,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原则,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编制应依据工艺流程、设备(设施)性能、操作方法及工作环境制定,一般应以作业工序、作业岗位为基本单元编制;相同设备设施,且作业方式相同,可以合并,否则应单独编制安全操作规程;需编制的作业岗位应包括作业和设备操作岗位、检修岗位、仓储岗位、检验检测岗位等,并形成文本清单;安全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设备和作业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穿戴要求等,内容应符合国家、行业的法规和标准要求,突出重点,文字力求简练、易懂、易记。条目的先后顺序力求与操作顺序一致。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的操作维护要求,结合生产及工作环境进行编制。符合YC/T 384.2中相关作业要求。操作现场有岗位操作规程,其中应包括安全操作要求或单独编写安全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设备和作业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穿戴要求的描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宜单独编制,也可与岗位说明书相结合。
5.9.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在投入使用前应先修订或重新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随工艺或设备的变更情况,及时进行更新,保持有效版本; 5.9.3安全操作规程可单独制定,也可与设备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整合发布;下发到现场作业人员。
5.9.4由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的部门、班组应按本企业部门、班组对待,组织其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开展班组安全活动等;其中如派遣机构有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应经过企业确认后,方可使用。
5.10微波装置安全管理要求:
5.10.1设备微波装置防护装置完好,无损坏。
5.10.2指定设备检修人员,每月检查一次,确保联锁有效,并保持记录。5.10.3每两周更换一次微波松散设备门密封条,并保存记录。5.10.4设备微波装置所在部位应有安全警示标志。5.11公用电饮水机安全管理
5.11.1各单位购买饮水机时要选具有产品合格证的正规厂家的产品,产品要有缺水、漏电、接地保护。5.11.2饮水机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周围不要有易燃易爆、热源、火源、腐蚀性气体或灰尘大。插座及漏电保护器装置应安装牢固;在使用饮水机时,若发现有异常气味或噪音,应立即断开电源,及时维修。
5.11.3饮水机确定专人负责,必须上明锁,经常观察饮水设施内外部的卫生和水质情况,及时清除污垢,保证职工饮用水的干净和卫生。5.12辅连设备安全管理
5.12.1转动外露于设备外部的运动部件,均应装设有效的防护罩或防护盖。5.12.2启动输送设备前,确保设备上无人或异物。
5.12.3喂料口作业应观察防护网完好,防止肢体进入。5.12.4严禁踩压电子皮带秤、振槽、振筛、输送带。5.13工作现场工业梯台、走台、护栏、格栅安全管理 5.13.1钢直梯
5.13.1.1单段梯高宜不大于10 m,攀登高度大于10 m时宜采用多段梯;梯段高度大于3 m时,宜设置安全护笼;单梯段高度大于7 m时,应设置安全护笼;当攀登高度小于7 m,但梯子顶部在地面、地板或屋顶之上高度大于7 m时,也应设置安全护笼;结构件不应脱焊、变形、腐蚀和断开、裂纹等缺陷,构件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安装后的钢直梯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它缺陷;安装后应认真除锈并做防腐涂装。
5.13.1.2使用时应经常检查其各部分强度,如不符合要求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维修部门修理;使用3 m以上的直梯时,只允许一个人在上面,并有监护人。5.13.2钢斜梯
5.13.2.1梯高宜不大于5 m;大于5 m时宜设梯间平台,分段设梯;单段梯的梯高应不大于6 m;梯级数宜不大于16;踏板应采用花纹钢板或经防滑处理的钢板;结构件不应脱焊、变形、腐蚀和断开、裂纹等缺陷,构件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安装后的钢斜梯不应有歪斜、扭曲及其它缺陷;
钢斜梯安装后,应认真除锈并做防腐涂装。
5.13.2.2钢斜梯使用时应检查其各部分强度,如不符合要求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维修部门修理;使用5m以上的斜梯时,只允许一个人在上面,并有监护人。5.13.3走台、平台
5.13.3.1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1.2 m及其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的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其中在平台、通道或工作面可能使用工具、机器部件或物品场合,应设置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平台地面到上方障碍物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 m;平台应安装在牢固可靠的支撑结构上,并与其刚性连接;梯间平台不应悬挂在梯段上;栏杆端部应设置立柱或与建筑物牢固连接;钢走台、平台铺板应采用不小于4 mm厚的花纹钢板或经防滑处理的钢板;相邻钢板不应搭接;结构件不应有松脱、裂纹、扭曲、腐蚀、凹陷或凸出等严重变形,更不应有裂纹钢走台、平台安装后,应认真除锈并做防腐涂装。
5.13.3.2轮式移动平台主要受力构件及焊缝应无变形、腐蚀、裂纹等缺陷;升降台在升降过程中自然偏摆量、支腿回缩装置、防止工作台失控下降的安全装置、锁定装置、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等符合要求;升降车和行驶速度大于4 km/h的自行式升降台应设置报警装置;工作台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 m的保护栏杆或其他保护设施,且无破损;工作台表面应防滑 5.13.3.3平台、走台使用和作业应经常检查其各部分强度,如不符合要求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维修部门修理;在平台、走台上的操作人员应注意力集中,不准携带重物进行高处作业;在平台、走台上作业,不准往下抛掷材料、工具和其他物品.移动平台使用操作时设备应放置稳固,并防止滑动,平台上有人时不应移位;使用处下方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范围内,不准堆放杂物,在平台上作业时不应穿光滑硬底鞋,登高人员物品不应超载,并有监护人。
5.13.4活动轻金属梯及木质梯、竹梯
5.13.4.1活动轻金属梯梯长应小于8 m,不应超过10 m,两节梯子梯长比为1:1,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150 mm。梯宽不应小于300 mm。踏板间距为270 mm~300 mm,顶节梯子和底节梯子最下一个踏板与梯梁底端距离均为275 mm;工作角度为75°±5°;轻金属直梯具备伸缩加长的直梯,其止回档块完好无变形、开裂;人字梯的铰链完好无变形,两梯之间梁柱中部限制拉线、撑锁固定装置牢固;木质梯,其梯柱的截面不应小于30 mm×80 mm,横梁截面不应小于40 mm×50 mm,同时木质中不应有死结、松软结或腐朽结,梯柱上不应有长度在100 mm以上和深度超过10 mm的裂纹;竹梯,构件不应有连续裂损2个竹节或不连续裂损3个竹节;梯脚防滑措施完好,包有防滑橡皮,无开裂、破损;结构件不应有松脱、裂纹、扭曲、腐蚀、凹陷或凸出等严重变形,更不应有裂纹。
5.13.4.2梯子使用应建立各类梯子台帐,并每月至少检查一次,保存记录;操作时登高梯台应放置稳固,使用前应先固定住轮脚,并插好保险销;不应在梯子底下垫物来抬高梯子; 梯子使用处下方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范围内,不准堆放杂物;使用梯子时不应穿光滑硬底鞋,只允许一个人在上面,并有监护人;梯上有人时不应移位;在梯子上作业,不准往下抛掷材料、工具和其他物品;使用梯子登高,超过5m无固定平台的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应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体防护用具,安全带、安全绳应挂扣在作业面上方固定、牢固的构件上。
5.13.5钢格栅网架区域安全管理
5.13.5.1钢格栅的选用及安装应符合YBT4001.1-2007要求。
5.13.5.2钢格栅网架区域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由实行属地管理,由钢格栅所在部门进行管理。5.13.5.3 施工方需要施工,必须报请所在部门审批,由所在部门开具施工证。施工证上必须签有施工方责任人姓名、现场监护人姓名、施工开始时间、施工结束时间、施工后必须经所在部门复查人员对现场复查后签字。
5.13.5.4所在部门生产时间,不得开具施工证,严禁任何单位在钢格栅网架区域施工。5.13.5.5钢格栅网架区域大门实行上锁制,钥匙由所在部门安全员管理。
5.13.5.6施工方凭施工证进入现场施工,钢格栅网架下方必须设有现场监护人,现场监护人具有警告、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下方的权利,无关人员必须绕行。现场监护人应精力集中,不得擅自离岗或做与现场监护工作无关的事。
5.13.5.7施工方应制定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13.5.8施工方如需动火,必须同时持有动火证,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并做好钢格栅网架上下防火工作,施工过程中,所在部门有权对施工过程进行抽查,对违规行为有权制止,并各单位报安保部门进行处理。5.13.5.9施工结束,施工方不得在钢格栅网架区域遗留各种未固定牢固的金属和非金属物品。不得擅自离开所在部门,施工方必须主动与所在部门复查人员一起,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确认钢格栅区域无未固定牢固的金属和非金属物品后,在施工证上签署复查人员姓名后方可离开,复查人员对检查结果负责。5.13.6电梯井和管道井安全管理
5.13.6.1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洞外,不应开设其它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
5.13.6.2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5.13.6.3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5.13.6.4管道井(含强电井、弱电井及空调设备间)日常应处于锁闭状态,严禁无关人员私自进入和占用管道井。
5.13.6.5各单位应明确管道井主管部门,应指定专人保管管道井钥匙,并做好编号,非工作需要不得使用和外借。钥匙的领出、收回要有签字存档。
5.13.6.6进管道井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需穿越非管理归属线路设施时需通知相关部门同意方可实施。
5.13.6.7外来施工人员因工作需要开启管道井时,由主管部门委派专人进行现场指导把关,不得由外来施工人员自行领取钥匙进行相关操作。
5.13.6.8主管部门要定期对管道井及归属线路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维护。检查内容包括:钥匙是否遗失、锁具是否完好、管道井内是否堆放有杂物、管道井布线系统是否有更换或异动等,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