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是基础教育走向未来的重要抉择

时间:2019-05-14 21:5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是基础教育走向未来的重要抉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是基础教育走向未来的重要抉择》。

第一篇: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是基础教育走向未来的重要抉择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是基础教育走向未来的重要抉择

2016-04-05贾炜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

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号diyijiaoyuedu)今天正式推出了!

“第一教育专业圈”是专门面向教育专业人士的微信平台。在这里,我们聚焦教育的核心,深入教育的内部,探讨真正的教育,为广大教育专业人士打造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教育智库。

今天,“第一教育”同步推出“第一教育专业圈”的“创刊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贾炜的文章《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是基础教育走向未来的重要抉择》。该文原刊于《上海教育》杂志2015年09B刊,版权所有。

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贾炜

2007 年 8 月,在上海市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工作会议上,市教委明确提出了“提高课程领导力”的要求,把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作为课程改革长期坚持和重点落实的工作之一。经过八年的努力探索与实践,一大批校长带领全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以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推动了教学团队专业能力的发展;以课程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推进。

八年后的今天,尽管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背景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课程领导力却始终是深化课程改革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命题。基于对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推进策略的深层思考,我们提出将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作为引领基础教育走向未来的重要举措予以坚持和推广,以此推动和保障每一所学校在内涵建设上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地持续创新发展。

课程领导力建设走向何方

在现实情况中,不同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建设水平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也暴露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两张皮”现象,二是“经验型”决策,三是“感受度”缺乏。

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新一轮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推进过程中必须直面的现实挑战,也是上海深化课程改革工作中亟待重点突破的关键问题。

时代特点主导培养方向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的社会,未来的无限可能性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面对变化,教育必须思考和回答如何学生更好地走向未来、适应未来以及如何使他们在不确定的高风险社会中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最近,上海明确提出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撑,也必然要求基础教育重新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成才观,为培养未来的创新、创业人才奠定基础。

有研究指出,上海当前最为稀缺的人才有四类,分别是企业家、科学家、科技创业人才和风险投资人才。这四类人才具备怎样的共同特质?就此问题,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研究团队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归纳了四类紧缺人才的典型特质关键词,并通过聚类分析,梳理出若干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特质,这些特质包括:

追求与坚持——具有为实现目标付出努力的持续动力,能够在强烈的自我认同驱使下,形成较高的自我效能、目标感和坚持性,推动个体在特定领域不断开展深入学习、探索与实践。

学习与适应——具有高水平的学习能力,能够通过学习,不断更新与时代前沿同步的知识与技能,并加以综合运用,从而具备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及行业竞争的快速适应力。

创新与实践——具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基于对问题的批判思维,创造性地寻求解决方案,更能通过将思考付诸实际行动,将好的想法和创意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

交往与合作——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合作能力,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与他人沟通交流,建立广泛、牢固的人际关系,并通过明确共同目标和分工安排形成高效的团队合作。

这些上海稀缺人才的共性特质,从更大范围看,与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基于“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战略研究结果之间呈现出高度类似的国际共通性。这也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并非只局限于四类人才,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才培养的趋势和方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面对未来多变社会的各种挑战,也为上海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提供了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明确参照与指向。

现实挑战定义重点问题

在过去八年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基本与广大校长和教师达成了至少三个方面的普遍共识。从课程建设视角看,普遍认同课程建设是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的课程校本化创造过程;从学生发展视角看,普遍认同课程建设本身不是最终目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有特色的、个性化的课程才是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从团队建设视角看,普遍认同课程建设必须调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这些共识有效推动并规范了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实践行动。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不同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建设水平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也暴露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两张皮”现象。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应试教育一张皮,素质教育一张皮。许多校长担心抓素质教育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于是机械地把学校课程教学中的“应试”和“素质”完全割裂开来,这种现象随着年级增高越发明显。撇开考试文化和考试制度的影响不谈,这种“两张皮”现象其实是学校缺乏课程领导力的表现。

二是“经验型”决策。我们在做教育决策时往往质性分析多、实证研究少,造成决策不稳定、不科学的问题。当学校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比较倾向于只通过邀请专家指导的方式来解决,对问题本身缺乏基础性的实证研究和大样本数据的分析与积累,致使有些决策始终停留在经验判断层面,也导致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和决策的科学性遭遇阻碍。

三是“感受度”缺乏。一些校长在重视学校的课程领导力时,往往容易忽视学生和家长的主观感受。课程领导力是一个校长对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的动态感知和持续改进的过程,这种动态调整的依据,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和家长的感受度,是他们对课程学习的体验和反馈。

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新一轮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推进过程中必须直面的现实挑战,也是上海深化课程改革工作中亟待重点突破的关键问题。

课程领导纳入整体部署 随着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许多难点问题的攻克需要从整体布局的高度加以思考,并找到关键的突破点,形成“以点带面”的全局效应。我们根据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一体化思考,确立了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三个重要抓手:

一是抓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纵向衔接,还是从学科到课程间的横向贯通,都涉及课程领导力。因此,抓课程领导力在本质上就是抓基础教育的内涵建设。我们要利用好这个工作载体,使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能够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地推进下去。

二是抓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我们始终坚持用标准和差异相统一、全面而个性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方式,引导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激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希望通过“学习基础素养”的课题研究,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出发,逐步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教学理论,以此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自觉、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推进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不断深化。

三是抓考试评价改革。考试评价改革具有引领作用,是撬动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层面改革落地的重要杠杆。更为重要的是,考试评价改革还要让教师、家长、学生都能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获得感。否则,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效就无法长期延续。

对于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这三个抓手,我们常常把它们比喻成保龄球的三个手指洞,只有同时深入其中,才能把整个保龄球抓起,共同推进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在这三个抓手中,课程领导力建设是牵动一线教育改革首当其冲的“龙头项目”。一线教学改革只有依靠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才能真正使变革发生在一线,使教学的成效体现在一线,让教师学生成长收获在一线。

课程领导力建设重在何为

提升课程领导力不仅要把握好三类课程的关系,更要关注课程结构,能够把显性和隐性的课程、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课程,包括学生自己习得的课程统整在一起,形成一次结构性重构,从而创造出“这一所”学校独特的课程体系。

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需要更加注重育人价值观的确立

任何一所学校的教育实践,都是以“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育人价值观为目标的。学校的课程领导力,既是本校育人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又是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提升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必须首先明确学校的育人价值观。

在育人价值观上,美国许多常春藤盟校都以其独特而鲜明的育人目标和价值取向而闻名。比如:耶鲁大学的育人价值观是“找到你的优势,不要成为别人的仿品”。这句话简单明了地道出了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学校还将这句话的内涵进一步演绎成9句箴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 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 发掘自身的宝藏; 活在别人的眼里是可悲的; 模仿得再像,赝品还是赝品;

找到自身的长处能促发潜能的极大发挥; 打破劣势,形成自己的新优势;

别把自己看得太高,也别把自己看得太低; 把你的优势列一张清单。

这样的育人价值观每一句都通俗易懂,围绕着一个总的育人目标深入人心,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那么,育人价值观在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中的作用是什么?

首先,育人价值观是判断学校育人行为的是非标准。我们判断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行为是否合适,标准就是它是否符合学校正确的育人价值观。比如:曾经有一位高中生,在艺术方面很有特长,但主课成绩总是很不理想。学校为了不影响高考升学率,对她做了留级处理。设想,如果学校确立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价值观,而不是以分数或升学率作为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或许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其次,育人价值观的表述不要含糊。学校的育人价值观要尽量用最简洁的话语表达清楚,这样的育人价值观既方便记忆,又容易渗透到学校教学管理的各项细节中去,成为学校人所共知的价值导向。

再次,育人价值观决定了学校长远发展的目标。有了育人价值观的指引,学校不仅能明确今天要做什么,而且能知道 10 年、20 年后需要坚持些什么。育人价值观的深入人心和持久扎根最终会形成学校文化,使学校的教学实践成为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承与浸润,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同步养成学校特有的精神气质。

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应当更加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另一所学校的特征所在。看一所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否明确,主要的参考标准有三条:一是看学校是否能用一句话讲清楚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看学校最终培养的学生具有哪些特质;三是看学校的教师们平时都在谈论些什么。

学校发展需要明确的定位。明确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学校是否具有长期坚持的战略思维。办学定位长期坚持的核心是责任感。有责任感的校长和教师常常会“没事找事” “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自己的事不当事”,这是我们对责任感的理解和形象描述。

所谓没事找事,就是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一些能够以小见大的事。比如:杨浦区平凉路三小在培养学生写数字的书写兴趣时,考虑到不同数字的书写难度,安排先从 1、7、4 等直笔画数字开始,逐步过渡到 8、0 等难写的数字,从中可以看出学校对学生的细心研究,把原本不起眼的小事,变成了从学生学习规律出发实施教学的好事。

所谓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就是把别人的孩子、别人班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自己班的学生来看待,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比如:长宁区新实验幼儿园的教师允许刚入园的孩子带自己的被子来园,因为被子上有自己的味道,孩子在午睡时更有安全感,睡得更安稳,体现了教师如同“妈妈般”的细致关怀。

所谓自己的事不当事,就是当自己的得失和学生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的校长和教师能否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始终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首位。

学校长期坚守的办学定位还应体现在课程领导力建设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校本化实施意味着将课程赋予“这一所”学校的特定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课程领导力不仅要把握好三类课程的关系,更要关注课程结构,能够把显性和隐性的课程、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课程,包括学生自己习得的课程统整在一起。这样的课程领导力建设,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形成一次结构性重构,从而创造出“这一所”学校独特的课程体系,并最终体现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和育人价值观。

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应当更加体现评价改革的探索和引领作用

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除了要确立学校的育人价值观、形成学校明确的办学定位外,校长还要有意识地把各个条线、各个领域布置的工作与自己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系统思考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顶层设计。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我们需要在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中特别关注课程领导力与评价改革之间的关系。

评价改革要与考试和人的发展联动。教育教学评价不仅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更要关注学生发展的差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人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评价的重要价值在于改进和激励人,学校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形成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与此同时,课程领导力建设下的教育教学评价一定要与考试评价、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相结合,否则,相互脱离的课程建设和考试评价必然会造成“两张皮”的现象。目前,市教委正在区县、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通过学业质量评价绿色指标、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小学“零起点”等第制等评价改革工作的推进和中、高考改革的探索,为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提供评价机制的配套和保障。

课程领导力建设如何推进

今后我们看一个校长的发展潜力、制定一个校长的遴选标准、看一个校长的成长空间,课程领导力都要放在重要位置,促使校长把自身的课程领导力作为职业生涯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来不断加以提升。

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关键在校长

校长是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责任主体,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统帅。在课程领导力建设过程中,校长应深刻认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能力定位,主动承担好统领学校课程改革发展的领导责任。

校长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角色定位,借用企业家的提法,就是要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算别人算不清的账、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意味着校长的眼光要比一般教师更长远,能够通过主动研究未来,找到学校能够长期坚持的办学定位和育人价值观。

算别人算不清的账,意味着校长必须紧扣学校的育人价值观进行教学管理的决策和评价。学校每年有几个学生考进名校、分数今年比去年涨了多少,这些都很容易算清楚。然而,学校提供的教育在学生的一生中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学校是否帮助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这个账却没有几个人能算清楚。这是因为,即便一个孩子未来很有成就,也不一定能够证明完全就是一所学校的功劳,但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是校长真正应该算的账。

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意味着校长要引领一系列的学校制度建设,通过制度的激励和保障,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校长要思考构建怎样的制度才能以机制选拔人,以价值观引导人,以绩效激励人,以事业发展成就人,这些都是唯有校长才能做的事。

在校长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能力定位上,一个校长要具备很多基本能力,比如:学校发展战略规划能力、课程和教学的领导能力与执行力、协调和激发教师团队潜能的能力、资源统整能力,还包括社交能力、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等,其中课程领导力应当成为校长的核心能力。在课程领导力这个核心能力中,实证研究和加强实践是两个重要的提升环节。

实证是科研的需要,也是教育科学实践的需要。校长要树立大数据观念,使学校的各项决策和教学实践都能够建立在数据的积累与分析之上。尽管教育的过程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做到每个数据都非常精准、每个判断都非常精细,但实证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值得我们推广和落实。

实践是学以致用的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育的过程如果没有体验,就不能转化为内在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国外的许多学习是与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服务性学习,学生在社会调查中认识社会,再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去。在这一点上,我们常常习惯把实践单列开来,认为实践就是一种志愿服务,属于德育范畴,导致学生往往缺乏“会做事”的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一定要与学以致用紧密结合在一起,防止出现教学分离、知行脱节的现象。

提升课程领导力需要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保障

在推进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的进程中,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具有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首先,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要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的正向引导。今后我们看一个校长的发展潜力、制定一个校长的遴选标准、看一个校长的成长空间,课程领导力都要放在重要位置,促使校长把自身的课程领导力作为职业生涯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来不断加以提升。

第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善于对校长进行激励。在对校长的激励机制上,一方面,我们要动脑筋、盘资源,为校长提供展示的平台,使学校的好的育人价值观和办学定位能够得以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相关专题培训的组织,为校长提供提升课程领导力的指导和帮助。

第三,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还要为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除了使用一些传统方式以外,在当下这个“互联网 +”时代,特别要利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形成专业社交群体,支持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的常态化实施。同时,多搭建一些论坛、平台加强对话交流,扩大上海优秀校长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广泛传播他们的教育思想。

站在新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背景下,区县和学校的教育工作有很多机遇需要抓住,也有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去勇敢面对。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是基础教育走向未来的重要抉择,我们将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新的目标下,在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任务驱动下,积极调动每一位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性,让每一所学校都能用不断提升的课程领导力,推动上海基础教育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目标。

第二篇:参加华东师范大学“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专题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华东师范大学“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专题

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河洲中心小学

熊美根

从11月16日至11月2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了“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校本研修培训,先后听取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谢利民等11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特级校长关于“校本研修,提高教学质量”所做的专题报告。通过这次学习对什么是校本研究,如何组织校本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下是我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校本研究,注重读书学习。

课程改革时教师最大的挑战是对教师观念的挑战,校本研究就是要搞研究,要获取新的理念只有读书才能得到。

二、校本研究是以学校为阵地的。

这就强调了学校研究的内容是以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因此,校本研究的研究内容是有针对性的,是解决老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校本研究是以教师为主体。

只有让教师来解决自己教育教学中产生问题。才能改变教师的自提高教师的素质,老师把工作的研究当成学生的研究,每个老师都拥于他们不同的个性,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要尊重他。

四、校本研究,坚持教育反思。

人对教育规律的认识都是多次反复的实践,探索出来的。因些,每一个环节都有了和谐的地方,必须通过反思去参与指导,才能避免 1

下一次实践重复这个错误,教师发生的直接变化,反思的步骤就是坚持互动。

当课程改革步入关键之年,课改进入纵深发展阶段,困扰我们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专业水平,如何激发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得到真正全面的发展?“校本研究”让我们感受到在课改中,成功者是成功,失败者也是一种成功。“校本研究”让我们的双眼有了自信的光芒,头脑有了睿智的思想,工作有了创新的火花。

我想要说,凡事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实践,那我们的教学就能真正的成为一门艺术,绝对就不是一种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简单劳动了。为了自已专业水平的提高,为了使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得到更好的发展,我要继续努力。

下载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是基础教育走向未来的重要抉择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是基础教育走向未来的重要抉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