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 如何正确理解《党纪处分条例》中的不起诉(@纪检干部要好好学点刑法)(5篇可选)

时间:2019-05-14 21:3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务] 如何正确理解《党纪处分条例》中的不起诉(@纪检干部要好好学点刑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务] 如何正确理解《党纪处分条例》中的不起诉(@纪检干部要好好学点刑法)》。

第一篇:[实务] 如何正确理解《党纪处分条例》中的不起诉(@纪检干部要好好学点刑法)

[实务] 如何正确理解《党纪处分条例》中的不起诉?(@纪检

干部要好好学点刑法)

读友问: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纪处分条例》中的不起诉?刘飞答:针对检察机关相对不起诉决定和法院免予刑事处罚判决后,各地纪检机关党纪处分相差较大、影响党纪严肃性的情况,《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时对此予以规范、统一。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党员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并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纪检机关在适用该款时,应注意检察机关不起诉有多种分别是:绝对不起诉、相对不起诉、存疑不起诉以及附条件不起诉四种。为正确适用《党纪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笔者对检察机关不起诉逐一介绍:

一、相对不起诉(又称之为微罪不起诉),指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足且犯罪情节轻微的不起诉。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32条第1款规定的检察机关不起诉,就是指相对不起诉。有两种情形适用于相对不起诉:一种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另一种是犯罪情节轻微、免除刑罚的,无论是哪一种,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1款的规定,检察机关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后,纪检机关须注意:

一、相对不起诉以犯罪情节轻微为条件,而不是犯罪情节显著轻微;

二、纪律处分只需要考虑相对不起诉决定的生效时间,而不必考虑违纪行为发生时间。只要相对不起诉决定的生效时间发生在2016年1月1日之后,就无条件适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不再考虑犯罪行为发生时间。三是“犯罪情节轻微”不能等同于“违纪情节较轻”。违纪情节的判断,需要结合违纪构成要件,独立判断。如在相对不起诉的场合,可能存在多个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如贪污1万元、受贿1万、行贿1万),但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23条规定的合并处理规则,反映出被审查人人身危险性大,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

二、绝对不起诉(又称之为法定不起诉),指被不起诉人(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具备《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或者虽构成犯罪但已过追诉时效、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已经死亡的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1款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在绝对不起诉场合,纪律处分需要注意三点:一是被不起诉人(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不等同于被不起诉人(犯罪嫌疑人)没有违纪事实,被不起诉人是否有违纪事实,需要结合党规党纪及违纪构成要件独立判断,比如,被不起诉人有滥用职权的行为,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因而不构成滥用职权罪,但被不起诉人滥用职权的行为可能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可能构成违纪;二是被不起诉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但已过追诉时效或者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检察机关虽作出不起诉决定,但纪检监察机关须注意到,纪律处分没有时效限制,“纪严于法”内在要求纪检监察机关独立评判,假如被不起诉人有受贿20万元的情节,虽已过追诉时效,但纪检监察机关仍应作出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处分。三是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已经死亡的,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党员,即便已经死亡,根据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37条的规定,如果该党员的行为构成严重违纪,应当给予开除党籍的,仍应立案审查;如果该党员实施了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即便被害人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如虐待近亲属),由于该党员的行为严重影响党的形象,纪检监察机关仍应立案审查。

三、存疑不起诉,主要是指因证据上存在缺陷而决定不起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4款的规定,检察机关经过二次退回补充侦查,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6条规定,证据不足通常有以下四种表现:一是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二是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三是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四是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存疑不起诉适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一是存疑不起诉是暂时中止刑事诉讼,如果在追诉时效内,侦查机关(部门)又发现新的证据,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2条之规定,应当作出起诉决定。二是在存疑不起诉的场合,也可能存在违纪行为。比如,行为人套取公款后是否将公款用于公务支出以及用于公款的数额不清,非法占有公款的故意难以确定,因而不能认定其行为构成贪污罪,但行为人套取公款的行为违反财经会计法规,可以单独评价为违纪,根据其违纪情节给予相应党政纪处分。三是存疑是指证据上存在疑问,不是条规适用存在疑问,如果条规适用存在疑问,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

四、附条件不起诉,又称为暂缓起诉等,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时,根据犯罪嫌疑人(适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年龄、性格、情况、犯罪性质和情节、犯罪原因以及犯罪后的悔过表现等,对较轻罪行的犯罪嫌疑人设定一定的条件,如果在法定的期限内,犯罪嫌疑人履行了相关的义务,检察机关就应做出不起诉的决定。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不满18周岁的人,既无法加入中国共产党,也不能成为公务员,因此,附条件不起诉作出后,无须考虑对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给予党政纪处分。以上是笔者对检察机关不起诉决定与党政纪处分关系的初步思考,观点不一定正确,欢迎热心的读者批评指正。

下载[实务] 如何正确理解《党纪处分条例》中的不起诉(@纪检干部要好好学点刑法)(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务] 如何正确理解《党纪处分条例》中的不起诉(@纪检干部要好好学点刑法)(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