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

时间:2019-05-14 21:4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

第一篇:浅议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

浅议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

摘要:

近年来,刑事证据制度改革已成为中国法学界和司法界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这表明,中国的司法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而且是更有实际意义的阶段。司法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而离开了恰当的证据制度,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就都是空中楼阁。目前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审判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已经成为司法“痼疾”。修改后的新刑诉法在证人出庭问题上的规定比原来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就新刑诉法下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有关规定的进步性、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刑诉法 证人 出庭作证 进步性 问题 完善措施

一、出庭作证的概念及现状

(一)证人出庭作证的概念

证人是指知道案件情况并提供证言的人。在我国,除因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而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以外,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应如实地提供证言,如果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不同于见证人。证人出庭作证是指解案件事实情况的人接到人民法院出庭作证通知后,在指定的时间、地点出庭就其所知如实陈述,回答质询的行为。证人出庭作证并接受询问,是实现控辩式审判方式的一项基本条件,也是查明案件事实的一项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对证人的范围未作规定,但是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法未作规范的,可以参照民事诉讼中的有关规定。因此,在我国,刑事案件中只接受自然人(公民)作为证人,不接受单位作为证人,即单位不能以单位名义提供证人证言。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个人、单位均可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

(二)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近年来,刑事证据制度改革已成为中国法学界和司法界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这表明,中国的司法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而且是更有实际意义的阶段。司法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而离开了恰当的证据制度,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就都是空中楼阁。目前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审判实践中,证人不出庭作证,已经成为司法“痼疾”。据统计,我国证人出庭率不超过8%。多年来,我国的审判实际上是以书面证言为中心的,这也是在实践中证人一般不出庭的原因之一。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包括警察在内的各种证人,一般都不出庭,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证人都不愿意出庭,因为在法庭上要接受对方律师的盘问,有可能处于一种尴尬或者难堪的境地。其次,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还没有专门针对证据制度的系统规定,仅是在各部门法中散见零星的对于证据的片面规定,法律规定方面的欠缺导致了在司法实践中操作的种种弊端,极大的阻碍了公正司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等刑事诉讼法原则的实现。

二、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立法创新

(一)明确应当出庭作证范围

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范围问题,修改后的新刑诉法的规定比原来的刑诉法更加符合诉讼要求,适应诉讼规律,明确规定了作证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应尽作证义务,出庭作证;凡是证人证言都要接受法庭控辩双方质证;还规定了伪证和隐匿罪证的法律责任。在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范围上,在保留原来比较理想的规定的基础上,增加规定了证人应当出庭的情形。新刑诉法第187条规定:控辩双方对书面证言有异议,且该书面证言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提供该书面证言的证人有必要出庭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也就是说,同时满足该条规定的三个条件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对于有争议的书面证言,是否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最终由法官裁量。经过庭前会议听取控辩双方意见,法官可基本确定应出庭证人名单并通知出庭。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时目击犯罪情况的,也可作为证人出庭作证。

(二)证人不出庭的法律后果

在新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前,由于法律没有明确的强制措施和制裁条款,司法机关对于证人不出庭无可奈何。新刑诉法第188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也就是说,新法对应出庭而不出庭的法律后果规定有三种:强制到庭、训诫与拘留。

以拘传的方式强制证人到庭,是处理证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通常做法。例外情形是被告人的近亲属有权拒绝出庭作证,这有利于家庭关系的维系。但不等于传统的“亲亲相隐”入法,因为近亲属依然不享有拒绝作证权,依然负有作证义务。

对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尤其是强制到庭后继续无正当理由不提供证据的证人予以一定的处罚是必要的,因为有的案件证人出庭作证对正确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法律明确的处罚方式是轻则予以训诫,重则予以短期治安拘留。

(三)证人出庭作证的保护

为鼓励和引导证人出庭作证,打消其作证的后顾之忧,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给予相应的法律保护,包括人身安全保护和财产权益保护,具体体现在:

(1)人身安全保障

对出庭作证证人的人身安全保护主要体现在新刑诉法第62条,主要有三个内容。一是对于证人保护的案件范围,考虑到警力现状,限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二是对于保护的对象,不限于证人本人,还包括其近亲属。证人的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也可以向公检法机关请求保护。三是保护的措施具体且注重预防性保护,比如,不公开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遮蔽容貌、改变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禁止特定的人接触证人及其近亲属,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等。新法对证人出庭作证予以特别人身安全保障有助于减少证人因害怕出庭作证后打击报复的顾虑和畏难情绪,也从法律层面给予了证人必要的人身保障。这是旧法所未涉及的。旧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证人出庭作证,但基本上流于形式,这与法律缺乏对证人的相关保护制度不无关系。因此,新法吸取了这一教训,并结合司法实践与域外经验,强调了对证人出庭作证的特别保护。

(2)财产权益保障

对出庭作证证人的财产保障主要体现在新刑诉法第63条。即:一是明确了作证补助,对于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应当给予补助,并列入司法机关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予以保障。二是明确证人所在单位不得因证人作证而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或其他福利待遇,进一步落实证人不会因其作证而使自己的经济利益受损。证人出庭作证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还可能误工,不对其相应的经济补助,就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证人就很难有出庭作证的利益驱动机制。而保障证人因出庭而减损工资等收入,则从立法上强化了对证人的制度保护,消除证人因出庭而减损经济收入的顾虑。

三、新刑诉法下证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虽然修改后的新刑诉法对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的问题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创新,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证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

(1)证人出庭作证的素质与立法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不相匹配

具体而言是指证人出庭作证的法律意识不强,素质不高,与立法上关于人出庭作证的规定不相适应。证人并不能发自内心自愿出庭作证,而且相关制度执行起来有点强人所难的意味,如强制证人出庭制度。此外,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证人不愿出庭的现象,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2)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规范来配套刑诉法的修改,以确保新证人出庭作证的落实到位。

虽然新刑诉法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予以了立法保障。包括证人不出庭将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对出庭证人加强了包括人身安全与财产权益保障的法律保护。但这些规定仍然过于宽泛和虚化,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为证人出庭候的经济补助由谁来出,具体标准如何?证人遇到威胁和打击报复,由谁负责?证人若觉得存在现实威胁,应当如何启动人身安全保护机制?证人出庭候单位克扣其工资和收入,应当由谁来处罚其所在的单位和保障证人的权益?这些立法均未有一个详实的操作细则,而只是一个宽泛的规定,相当缺乏现实的操作性。很难对证人起到切实、必要的保护。

(二)证人出庭作证的完善措施

(1)加强宣传和引导,鼓励和倡导证人出庭作证

针对证人出庭作证的素质与立法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不相匹配问题 应该加强宣传和引导,鼓励和倡导证人出庭作证,为证人出庭作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为目前证人出庭作证的意识和素质还有所欠缺,并且立法刚刚出台,可能很多人对证人出庭作证依然是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因为其并不增加公众的实际利益,反而可能引来打击报复等风险,因此要让证人出庭作证在全社会被普遍接受需要一个漫长和反复的认知过程。我们不可毕其功于一役,以为有了立法就完善大吉,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历史会就此画上句号。因而,对于落实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证人出庭作证的集中宣传,充分利用运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宣传,通过宣传让公众知晓该规定,减少证人出庭的抵触情绪。宣传不仅是面向公众,也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因为如若单位领导不理解,害怕牵连,而通过克扣工资、解聘等方式限制证人出庭作证,那么证人出庭只能止步于立法,而无法落实到实践中。本来证人出庭作证在我国就缺乏司法传统和文化基因,民众对诉讼都是敬而远之,更何况是可能会带来打击报复的证人出庭作证。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面向社会播放公民作证的庭审实况,像提倡见义勇为那样,鼓励公民向司法机关如实作证,懂得向司法机关如实作证对于打击犯罪、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形成人人敢于作证、人人愿意作证的环境氛围。

(2)出台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相关实施细则与配套规范,确保证人出庭 虽然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制度进行了大篇幅的修改,细化了证人出庭作证的范围,强化了证人不出庭的后果及对证人出庭作证的保护。但限于立法的粗疏,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要落实到位,还需要相关实施细则与配套规范的出台,通过细化立法关于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规定,促进和保障证人出庭作证。新修订的刑诉法对证人出庭作证进行了改进,但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因为其条文的粗糙性仍然无法满足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助由谁来出,发放方式和具体标准如何均当进行细化。证人受到威胁或打击报复当如何启动预警和保护机制,这都是一个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和模糊的地带。程序的缺乏一方面意味着操作空间大,随意性强。但另一方面有可能意味着无法具体实施和操作或因为缺乏具体的程序条款容易五花八门,无法实现标准的统一化。因此,要落实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不可能仅仅止步于现有的法律规定,而应当出台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促进和保障证人出庭作证,将证人出庭制度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王欣编:《证人要出庭作证将写进新刑诉法 现出庭率不超8%》,中国青年报,2005年8月版

2.王永杰著:《从讯问到询问:关键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研究 》,法律出版社,2013年1月版

3.郭章辉著:《新刑诉法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政府法制网,2013年4月版

4.邓俊明著:《新刑事诉讼法视域下的证人出庭制度》,中国法院网,2013年5月版

第二篇:浅议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

浅议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

黄泽冰100301021510法学2班

证人不愿意出庭,出庭率低一直是困扰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一大顽疾。之前,司法机关和相关人员对证人出庭只能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去尽力争取。公开数据显示,全国法院一审刑事案件中,证人出庭率不超过10%,二审案件的证人出庭率不到5%。许多案件在初查和侦查阶段证人不愿作证的现象也相当普遍。本次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作为重点解决的问题。此次修改,将近九分之一的条文涉及证人制度,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对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制度的高度重视。

证人出庭作证一直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刑事诉讼法》对庭审方式规定所要求的,它对于诉讼当事人权益的保护、增强诉讼活动的透明度、保障诉讼司法公正有着巨大的意义。但现实社会中,证人没有出庭作证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困饶着诉讼活动的顺利和公正。

新《刑事诉讼法》完善证人出庭制度的亮点与存在的问题:

一、通过立法确立强制证人作证制度

本次新《刑事诉讼法》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完善,并且明文规定,相关证人如果没有正当理由不按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作证。并且明确了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作证的惩罚措施。这是我国首次在《刑事诉讼法》中以条文的形式确立强制出庭作

证制度。新刑诉法188条第1款“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对需要出庭作证的证人进行例外排除,体现并保留了人性之合理精神,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此外,为了符合我们民族“亲亲相隐”的传统思想和体现人权保护的理念,本次立法还免除了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的强制到庭作证义务,这实际上是规定了“免证权”,这种规定也是与国际上很多国家的法律理念相一致的。但另一方面,关于证人权利问题。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证人保护范围较窄,并且其未对如何保证这些保护措施的实现作出具体规定。同时,新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证人因出庭作证而遭普到了现实的打击、报复所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的补偿以及证人如何即刻领取出庭作证费用问题作出规定。虽然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制度进行了大篇幅的修改,细化了证人出庭作证的范围,强化了证人不出庭的后果及对证人出庭作证的保护。但限于立法的粗疏,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要落实到位,还需要相关实施细则与配套规范的出台,通过细化立法关于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规定,促进和保障证人出庭作证。新修订的刑诉法对证人出庭作证进行了改进,但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因为其条纹的饿粗糙性仍然无法满足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证人出庭作证的经济补助谁来处,发放方式和具体标准均当进行细化。

二、增加了警察在必要时出庭作证

修改后的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警察也要出庭作证,但由于对警察出庭作证的规定还很原则,警察出庭作证在程序和证据两个方

面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般情况下,警察出庭作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当警察在日常生活中碰巧看到了犯罪情况的发生,依法履行职务并把犯罪嫌疑人抓住了,在这种情况下法律规定了警察应当出庭作证:第二种情况是,当控辩双方针对某项在讯问中取得的证据存在异议,被告人认为是“刑讯逼供”获得的,此时侦查人员就要拿出证据来证明其并未进行“刑讯逼供”,如果侦查人员就此证据说不清楚,无法证明其是合法得来的,那么这个证据就会被视为“非法证据”,从而不被采用。此规定将极大地约束侦查人员的行为,对减少“刑讯逼供”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应出庭不出庭是否影响相关证据的证据能力或证明力。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87条第3款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规定通过否定相关鉴定意见的证据能力,可以促使鉴定人出庭作证,同时保障被告人对证据进行交叉询问的权利。对其他证人,尤其是警察证人应出庭而没有出庭的,却没有这样的要求。

我认为,对警察应出庭作证而不出庭的,也应设置一定的不利后果。可以区分警察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证和对办案中获知的案件情况作证两种情形,分别进行规定。具体而言,警察需要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作证的,如果经法庭通知其拒不出庭,则不能认定相应收集证据的侦查行为合法,相应的证据则丧失证据能力;警察需要对办案中获知的案件情况出庭作证的,如果经法庭通知后该警察拒不出庭作

证,一般不导致相关证据失去证据能力。但在法庭对相应的证据进行质证时,被告人一方可能对该证据的某些方面或某些环节进行质疑,这时公诉人很可能不能作出合理的说明,这就会影响该证据的可信度和证明力。对此,建议可以规定为:法庭对此类证据必须严格审查,证据疑点不能合理说明或排除的,该证据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三、关于鉴定人出庭作证的问题

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87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在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对于准确定罪量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鉴定人出庭作证对于保障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保证诉讼顺利进行不可或缺。当今世界刑事诉讼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均规定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我国原刑事诉讼法并未对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以及拒不出庭作证的后果作出明确规定。新《刑事诉讼法》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吸收了原有法律、法规的合理之处,规定了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依据。

鉴定人可以不出庭作证情形规定得较笼统,没有明确其不到庭作证的情形,这样造成了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如何解决好鉴定人经法院依法通知后仍不出庭作证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以保证鉴定人出庭作证:

一、加强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在确保鉴定意见合法、公正的基础上提高鉴定人出庭作证率。公诉部门在对案件审查时,应当转变执法理念,摈弃盲目依赖、甚至迷信鉴定意见,视鉴定意见为最终判断的错误思想。加强对司法鉴定意见的程序审查和实体审查,对鉴定主体不合格、鉴定程序存在瑕疵、鉴定文书不合格等程序违法的鉴定意见依法进行补救或者排除;对与案件事实无关联、鉴定的检材、样本不符合要求、鉴定事项不当、违反科学原理等实体错误的鉴定意见依法予以排除。

二、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保障制度

新《刑事诉讼法》对特定案件中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保护问题作了规定,检察机关应当会同公安机关、人民法院采取有效措施将法律落实到位,保证鉴定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不受侵犯,解除其后顾之忧。同时鉴定机构是盈利性的中介机构,经济因素是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之一,在经济上予以适当补偿同样有助于鉴定人出庭作证率的提高,在此可以借鉴新《刑事诉讼法》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经济补偿制度的规定,对鉴定人出庭作证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给予补助。

虽然,现在我国的证人不出庭作证现象很严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全社会一起努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工作,健全我们的法律制度,在将来,这种现象一定能够杜绝。

第三篇:浅析《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浅析《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摘要:2011年8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员会第22次会上进行了初审,并已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社会各界对这部多达99条的修正案草案予以了高度关注,许多条文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议。本文主要对修正案的中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修正案的不足之处,并对此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缺陷;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3-0125-02

一、《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了证人保护措施

1、扩大了保护对象的范围

修正案第62条规定“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可见,修正案除了保护证人及其近亲属外,还将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列入了保护的范围之列。

2、规定了公安司法机关采取主动保护措施的案件范围

原刑事诉讼法中,证人要寻求保护,主要的途径是依自己的申请,而修正案第62条中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特殊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保护措施。”也即对于这几类案件,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依职权主动采取保护措施。

3、明确了保护措施的种类

原刑事诉讼法仅规定了应当对证人及其家属进行保护,但是如何保护,法律却未作规定,修正案第62条对保护措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包括:(1)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2)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3)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4)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5)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二)规定了证人、鉴定人的强制作证义务及不作证的法律责任

原刑事诉讼法仅规定作证时证人的义务,但是如果证人不出庭作证,法律却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后果,这就使得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形同虚设,没有任何的强制效力。对此修正案第187条规定:“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异议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对于鉴定意见,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异议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第188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三)规定了证人经济补偿制度

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还有一大原因就在于因作证而遭受的损失无法获得补偿,对此,修正案第63条明确规定了“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应当给予补助。证人作证的补助列入司法机关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予以保障。”“有工作单位的证人作证,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二、修正后的证人出庭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保护措施不够全面

法律规定了公检法三机关可以采取“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等保护方式。但是哪些人是“特定人员”?何谓“专门性保护措施”?法律作明确说明。现有的保护措施只注重了事前保护,那么事后证人及其家属的安全如何保障呢?证人保护不到位该如何处理呢?这些问题,修正案并未予以规定。

(二)对证人和鉴定人出庭做了不同的规定

草案对证人和鉴定人在出庭条件和不出庭的法律后果的规定上有所不同,其一,证人出庭的条件高于鉴定人。证人出庭的条件是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并且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鉴定人出庭的条件不包括鉴定意见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这一要素。其二,不出庭的后果不同。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但证人拒不出庭,却无此规定。同样是出庭作证,如此规定是否有必要呢?

(三)证人补偿措施不到位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后有获得补偿的权利,但是,法律并未明确刑事证人经济补偿的标准、具体的补偿办法以及具体的补偿机关。

三、对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完善的建议

(一)完善证人保护措施

1、明确证人保护机构

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检法三个机关都有证人保护的义务,但实践中,具体哪个机关保护却并不明确,这就可能造成三大机关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因此,笔者建议,既然三大机关都有保护的权能,那么根据诉讼进程确定保护机关更为合理,也即在侦查、审查起诉、诉讼阶段的证人保护应分别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进行。

2、明确保护期间不得与证人、鉴定人员或被害人接触的人员范围

证人保护期间哪些特定人员不得与证人、鉴定人员或被害人接触呢,法律应该有所明确。例如与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员、实施保护措施的公安司法人员外的其他与本案无关的人员等,但证人的近亲属及律师除外。

3、建立事前保护和事后保护相结合的保护措施

修正案中规定的保护措施仍然局限于事前保护,却忽略了证人的事后保护。证人因作证可能导致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情形并不一定会随着案件的结束而消失,对于某些案件来说,作证后,证人及其亲属可能遭受危害的可能性反而会增大。因此,笔者建议应加强对证人作证后的安全保护。借鉴英美等国对证人的保护措施,对一些重大的刑事案件,如果有证据证明证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可视其情况由公安机关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例如可以根据证人申请或依法决定为证人改名易姓、迁移住所或者整容等等,以防止证人及其近亲属受到打击报复,并对侵害证人权利的行为予以制裁。规定对证人及其近亲属实施威胁、侮辱、诽谤、殴打以及其它打击报复行为,构成犯罪的给予刑事处罚;尚不构成犯罪的,分别给予罚款、拘留等民事或行政制裁。

4、建立证人保护监督机制

对于证人保护,应由检察机关行使监督职能,以保证公检法三个机构能忠实履行自己的义务。建议规定“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视案件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认为无需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的,应在3日内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证人、鉴定人及被害人认为理由不成立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接申诉后,应当在3日内进行调查核实。对于确有保护必要的,应当要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采取保护措施。检察机关应对证人保护进行全程监督,对于保护不力或怠于保护的行为,检察机关应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因保护不当造成被保护对象人身或财产受到伤害的,应追究保护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统一证人和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规定

修正案对证人和鉴定人在出庭条件和不出庭的法律后果的规定上有所不同。但笔者认为,同样是出庭作证,证人出庭作证的条件以及不出庭的后果没有理由和鉴定人不同,立法上人为地将两者区分实属不当。修正案关于证人出庭条件的规定一方面构成对直接言词原则的重大限制,另一方面过于笼统,于司法实践中准确适用无益。就不出庭的后果看,证人不出庭的后果没有规定证人证言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不符合程序性制裁的基本要求。笔者建议应将证人和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规定作统一,鉴定人出庭条件和不出庭后果方面的规定更为合理。因此,应该统一规定为“对于证人证言或鉴定意见,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异议的,证人或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或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或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取消修正案中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及“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两个限定条件。

(三)完善证人作证的经济补偿制度

1、明确经济补偿的范围

给予证人必要的经济补偿,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激励证人出庭作证,但补偿范围不应过大,应限定在证人因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和减少的收入这一范围之内,具体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误工费等。

2、明确补偿标准

由于城市发展水平不一致,国家不可能制定统一标准。因此,建议地方法院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均生活水平予以制定。对于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由地方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并结合当地普通公民的衣、食、住、行的正常支出来确定,具体补偿费用应在证人出庭通知书中列明;对于误工费,若证人有固定工作的,补偿标准按其正常上班期间的日工资计算,若无固定工作的,可以按照当地日平均收入确定一个补偿标准。

3、明确补偿机关

修正案第63条规定“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应当给予补助。证人作证的补助列入司法机关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予以保障。”但列入哪个司法机关业务经费,法律未作说明。笔者认为,证人作证主要是在法庭审理阶段,而且其作证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国家司法机关寻求案件真相,证人的作证义务主要是对国家而非当事人履行,鉴于此,建议由人民法院进行补偿更为适宜。

证人保护,是社会文明和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证人证言对于查明案件真实情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论从国外立法、司法实践,还是从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看,构建一套切实有效的可行性的证人保护制度是我们司法改革的必然要求,因此刑事诉讼法修正应更全面地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第四篇: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人民法院:

贵院受理 与 纠纷一案,为查明案件事实,现申请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申请证人出庭作证(附证人名单),请予准许。

此致

申请人:

年 月 日

第五篇: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申请人:***,女,汉族,***年*月*日出生,住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路***号*幢***室。

请求事项:

请求贵院依法传唤证人***(身份证号:***)出庭作证。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与***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贵院已经以(2012)*民一初字第***号案件予以立案。证人***了解涉案情况,为查明案件事实,申请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四条的规定,申请***出庭作证,请予以准许。

此致

合肥市庐阳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

年月日

附:

1、证人基本情况:

***,身份证号:***,住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路***号*幢***室,联系电话:***。

2、证人身份证复印件。

下载浅议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新刑事诉讼法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申请人:个人基本情况介绍申请事项:申请证人xxx某出庭作证。申请理由:李某诉张某、赵某某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申请人为了办理涉案房屋的按揭贷款,将申请人与涉案房屋产权人......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申请人 【本文书由盈科律师研究院王金兵律师提供】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申请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工作单位、住址、联系方式。 申请理由: 为证......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申请人:xxx性别: xxx年龄:xxx职业 :xxx住址:xxx联系电话:xxx 申请事项: 申请证人XX单位XX出庭作证。 证明对象:(写明需要证明的事项,与案件有利的事项) 事实和......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Xxx人民法院: Xxx诉申请人欠款纠纷一案,贵院已受理。因证人xxx了解本案的有关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四条,申请人特申请......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人民法院: 贵院受理的的申请人诉某某(案由)一案,为查明案件事实,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54条规定,特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望准许。出庭作......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样板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务、住址请求事项:依法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事实和理由:申请人与本案原告(被告) 纠纷一案,在本案审理过程中,需要本案证......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娄星区人民法院: 贵院受理的彭树坪诉聂落英、黄章波故意伤害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一案中,现原告特向法庭申请如下目击证人出庭证实相关情况,望批准为盼! 此致附证......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______人民法院: 贵院受理______与______纠纷一案,为查明案件事实, 现______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申请证人出庭作证(附证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