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时间:2019-05-14 22:2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第一篇: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

摘要

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应从德育方法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使之真正能够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自身的规律。分析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中学生的影响,中学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改进。从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的角度来探讨中学生的德育方法,这是较少思考的一个问题,但却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引导的形式下,提高学生选择与鉴别的能力尤为重要,所以,对中学德育方法的研究有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中学德育方法;启示及对策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还处于自我价值系统形成阶段,所以面临着许多来自内心世界或外部世界的矛盾冲突。在学校对中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就是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些矛盾,形成完善的人格,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其实,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就是为了让他们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生的种种心理因素都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所以要从这一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具体内容

社会化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机制究竟如何?从心理机制探讨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使命。金盛华(1996)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侧面很好地揭示社会化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机制:

(一)社会角色引导

社会对于一个人的要求、期望与对待,直接决定于他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因此,一个人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生活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并依据社会对于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在中国,由于社会统一性程度很高,社会对于某种社会角色,特别是进入正式社会化机构──各种学校,以接受社会化为主要任务的中学生,其社会生活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以中学生道德社会化为例,无论他们生活在哪一个具体的地区,也无论他们自身的特点如何、家庭背景如何,他们都必定接受同样的道德教育,接受同样的品德训练,并被同样或高度一致的评价系统评判。也就是说,他们有着一致性程度很高的社会化环境,并由此建立起高度一致的社会化经验。事实也证明,他们对于事物的基本看法、对于社会事件的观念与态度以及其基本的价值倾向,具有很高水平的一致性。

从倾向上说,个人越是缺乏独立的、稳定的自我价值体系,其社会判断与自我价值判断越依赖于以社会既存的状况和大多数人的选择作为参照。具体到中学生,由于他们还没有发展起成熟的个人独立评价系统,他们对于社会、他人及其自身的正确和错误、成功和失败、应该和不应该以及有价值和没有价值进行判断、取舍时,更倾向于依赖社会所倡导的基本价值标准。也正是由于这种参照作用,外部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作用直接同人们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小越是依赖于外部社会的直接反馈与支持,受到社会影响的作用也越大。

(二)社会比较机制

费斯廷格(1957)发现,无论从动机的出发点来说,还是从评价所涉及的内容说,人们的自我评价都倾向于是社会性的。由于更多的时候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进行社会性评价的绝对标准,人们必须通过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对比,才能够对自己的状态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这种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社会比较。在许多情况下,社会比较是人们形成明确自我评价的唯一途径。高田利武(1979)通过实验发现,在缺乏客观的物理标准的情境中,人们自我判断的确信程度会下降,此时他们要求知道别人的判断并将自己的判断与别人的判断进行比较的倾向明显加强,人们面临的情境越是偏于社会方面,越是缺乏客观标准,他们要求进行社会比较的倾向也越强。

人们的自信心状况直接决定着他们的社会比较的性质及其社会化后果的指向。如果人们的自我胜任感得到确立,能够形成良好的自我肯定感,那么他们的社会比较倾向于是积极导向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倾向于选择比自己优秀的人作为比较对象,并且也存在着较多的、自发的自我努力。毫无疑问,这种倾向会导致人们的整个动机系统与心理结构朝着积极的社会化方向发展。相反,如果人们的自我胜任感受到威胁,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肯定感,那么他们的社会比较倾向是消极引导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倾向于选择比自己低劣的人作为比较对象,自发的自我努力活动也较少。这种倾向会导致人们整个动机系统和心理结构朝着背离社会化目标的方向改变。很显然,中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胜任感和发展良好的自我肯定概念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社会比较对于人们的社会化过程有着如此重要的影响,充分利用这种社会比较机制,引导人们,特别是中学生扩展自己的社会比较范围和深化社会比较的性质,就成了促进他们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社会学习机制

班杜拉认为人们的社会化远不只决定于行为实践,观察学习的经验及其相关的心理机制对于人们的社会化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个人仅仅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后果的观察,就可以学习到各种行为、行为规则与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人们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既受到行为实践的影响,也要受到其观察经验的影响。

根据班杜拉(1977)的研究,随着人们自我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自我评价的标准与系统逐步形成,人们的自我强化(self-reinforcement)也开始成为社会化经验中具有自我引导性质的重要机制。也就是说,自我评价能使已获得高度发展的人会经常运用自我强化机制来引导自己的经验,他们会经常用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当他们的行为符合于自设标准时,他们会以自己能够支配的奖励来给自己以强化,如考试成绩优秀,自己去看电影或去公园轻松等。而当他们的行为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他们也会自我惩罚,如做错事或考试失败后主动放弃应该得到的东西或罚自己去做平常不愿意做的辛苦劳动等。

社会学习机制对于解释人们的社会化,特别是当代中学生的社会化有着主要价值。中学生由于自主生活领域不断扩展,他们的观察学习经验也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当代中学生的很多行为、观念与行为方式不是来自于系统的教育途径,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对于生活的观察,他们所认同、崇拜的对象,也往往是来自于他们特定的观察经验。

(四)亚社会认同

亚社会也称次级社会,通常指相对于宏观意义上的大社会而存在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社会背景存在的较小社会背景。例如在中国,尽管从

领土完整及政权统一的角度看,所有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国家共同体中,但是,不同地域、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之间,人们的价值倾向、生活方式在许多方面仍具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直接导致了人们的社会化环境有所不同。许多调查研究都表明,生长在广州、上海、北京的中学生在许多问题上的价值倾向和态度都是有所区别的,他们在许多方面也倾向于选择不同的价值标准进行自我评价。

作为人们现实的社会环境,亚社会是人们社会化的直接背景,外部社会对于人们的要求与期望、奖励与惩罚,都是以亚社会为出发点的。因此,人们在其社会化过程中需要认同的是作为自己直接生活世界的亚社会。他们必须接受亚社会的引导,必须完成对亚社会的良好适应,否则就不能够顺利成长与发展。这样,人们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存在于亚社会之中的大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技能,而且也同时获得了种种亚社会特别要求的行为、规范、价值观与技能。正因为如此,当代人虽在同一个大社会背景中生活,但由于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亚社会带给了人们各不相同的生活经验,因而生活于不同亚社会中的人们的社会化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不同的亚社会生活经验,是人们之所以能在获得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个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相一致,常常是中学生社会化过程产生冲突的根源。当亚社会对中学生有着与大社会相冲突的要求或期望时,如果这种冲突被中学生意识到,他们就会产生究竟是适应大社会还是认同亚社会的强大压力。一般而言,中学生还处于自我价值系统形成阶段,因而这种压力常常难于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消除。中学生发展阶段之所以充满矛盾,除了他们身心发育不平衡等原因外,外部社会的要求与期望不相一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学生德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没有一种教育活动是不需要教育方法的。《孟子集注》中言:“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科学化的基本条件,是完成德育任务、完成德育目标的关键因素。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很多如行为规范训练,系统道德知识的灌输、榜样示范、舆论监督以及表扬奖励措施等等。这些方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这种德育方法存在的不足日益显露出来。

首先,学校德育没有完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去展开工作。到了中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对社会和身边发生的事具有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但目前中学德育仍采取单一的说教灌输的方法,而不顾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从而使他们对所灌输的内容与外界现实之间的矛盾感到迷惑不解,进而导致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混乱,在心理上对学校的说教产生反感。

其次,德育不能体现当代中学生的时代特点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会心理倾向。这就要求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法也要体现时代性,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当代中学生活泼好动,求新、求异,开放,民主等。而传统的德育方法却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新鲜感,民主气氛少,必然不能引起他们自觉进行道德修养的积极性。

另外,在德育课堂上进行封闭式的、灌输式的、说教式的教育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的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而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听,不能调动学生内心的激情,积极参与德育过程,学生感受不到德育的真正价值所在不能把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品格,不能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也就是不

能培养学生自己判断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从而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改进德育方法的对策

(一)树立好“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认为,“榜样”(model)即模仿的对象。人类大多数行为的产生、保持和变化皆源于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榜受奖励,人们就趋于学习这种行为;榜样受惩罚,人们就会放弃此种行为。班杜拉与合作者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证明,人的社会化不只取决于行为实践,观察学习经验以及相关的心理机制对人的社会化过程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个人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各种行为、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简而言之,“榜样”就是人们观察并学习的结果。

现在的中学道德教育,不在于让中学生从什么雷锋等过去的人物身上学习,因为那感觉非常遥远。我们可以从身边找些贴近生活的例子,那样中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现在不应该注重为学生找榜样,而要侧重于学生自己去发现榜样,我们对他们追求榜样的动机加以引导即可,比如,现在的学生喜欢追歌星、影星、体育界的明星等等,我们该做的就是引导他们看到这些人身上的优秀精神品质,而不是其他外表、高消费等不好的方面。

(二)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

1.协助建立健康的同辈群体亚文化,使之成为主流文化的有效补充。中学生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与主流文化相偏离的成分,而鉴于亚文化对群体成员道德行为的规范作用 ,一定要善于引导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这需要多方面的协作才可能达成 :政府要对主流文化观念进行梳理 ,加大主流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为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的发展确立核心;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同辈群体亚文化的形成规律与取向以及为青少年所欣赏的共享的文化内涵 ,适当调整主流文化的传播方式 缩短主流文化与青少年的心理距离以使之更易接受;为青少年创造条件 ,鼓励他们不断创造出新的积极的文化特质与模式,并运用理性分析将这些新颖的文化内容引导到主流方向上。在构建健康亚文化的过程中 ,对青少年个体心理的教育不容忽视 ,因为青少年成员对亚文化规范的遵从是由其心理层面的状态决定的。为此,应该尽量满足青少年合理的心理需求(如社会归属需求),以免使其过分囿于同辈群体的交往;强化青年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规范 ,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比较 ,帮助他们拓宽社会比较的狭窄范围 ,使其在积极的群际对比中广泛地、深入地发展自身的道德思维与道德行为 ,启发他们在丰富而又生动的道德实践中健全认知结构,达成自我同一性;利用核心人物在同辈群体中的参照与领导作用 ,加强对其的重点培养 ,使之带动青少年成员通过模仿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道德理念 ,成为同龄人的榜样、主流文化的得力助手。

(三)为中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大环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对个体道德教育发挥作用的是其所处的环境,那么,对于中学生而言,创造民主、公正的道德环境,使其在良好的道德氛围的潜移默化中、在对大多数群体的从众过程中习得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是十分关键的,道德教育应该对这样的“隐性课程”予以关注。道德文化的大环境是由一个个子环境构成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网络文化都是中学生所依托的道德文化环境,这些道德文化环境建设的情况影响着中学生的道德状态。营造道德文化子环境包涵了太多的内容 ,比如 :建立内部道德理念和谐一致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加强校园社团文化建设 为青少年提供道德角

色的交流和道德行为的参与机会;融洽社区的人际关系 ,使之温暖、友爱、互助 ,加强对社区道德行为的舆论评价,形成对社区道德行为的外部约束力 ,净化社区道德风气;用网络法制体系与网络信息控制技术对网络行为进行监督 ,用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充溢网络空间,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洁净的健康的网络环境;深化改革,加快实现社会民主与公正,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创造有利的宏观社会背景..道德环境影响的合力并不容易形成,需要多方相互联系、相互适应,共同进行长时期的努力。

(四)调动学生主体意识,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和别人比较学习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自我肯定,自我管理,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

当然德育方法的改进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学校社区等周围的环境,学生心理,老师的榜样作用等等,本文仅从宏观方面和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方面探究了改进德育方法的建议。参考文献:

[1]陈桂生.中国“德育”的若干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 研,2003,(1).25 [2]雷开春.关于青少年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的心理调查及思考[J].青年研究,2000,(5).[3]金盛华 ,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下载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个体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进中学德育方法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