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报告-2017-2022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预测及.

时间:2019-05-14 22:5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业研究报告-2017-2022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预测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业研究报告-2017-2022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预测及.》。

第一篇:行业研究报告-2017-2022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预测及.

2017-2022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预测 及投资咨询报告 报告信息

报告目录

第一章 铁路运输相关概述 第一节、铁路运输相关介绍

一、行业性质

二、优缺点分析

三、具体内容

第二节、铁路运输行业的成本

一、行业成本特点

二、行业成本分类

三、企业成本管理

四、企业成本控制 第三节、铁路运输服务业

一、特点分析

二、作用阐述

第二章 2015-2017年中国铁路的建设发展 第一节、2015-2017年中国铁路产业发展综述

一、产业发展特征

二、产业发展概况

三、产业改革发展

四、安全管理规定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铁路建设情况分析

一、建设情况回顾

二、建设现状分析

三、建设形势分析

四、重点建设任务

第三节、2015-2017年中国铁路建设投融资分析

一、投融资体制改革政策

二、融资渠道拓宽条件

三、筹资融资策略分析

第四节、中国合资铁路建设情况分析

一、运营管理模式

二、鼓励政策分析

三、建设经验分析

四、突围发展建议

第五节、中国铁路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产业发展的问题

二、企业规范化阻碍

三、投融资问题及对策

四、瓶颈解决途径分析

五、基本建设发展对策

第三章 2015-2017年世界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状况 第一节、世界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的总体概括

一、主要路线及特点

二、联运特点及范围

三、行业发展状况回顾

四、企业商业运营模式

五、世界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2015-2017年美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

一、主要运输方式

二、行业发展概况

三、货运发展分析

四、改革发展成就

第三节、2015-2017年英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

一、布局与服务

二、管理体制分析

三、行业发展综述

四、行业投资规模

第四节、2015-2017年德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

一、铁路货运特点

二、铁路改革及借鉴

三、行业发展规模

第五节、2015-2017年俄罗斯铁路运输行业发展

一、行业规模状况

二、行业投资计划

三、中俄合作发展

第四章 2015-2017年中国铁路运输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中国铁路运输发展的综述

一、行业运营能力

二、重载运输成效

三、电子商务应用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分析

一、行业发展回顾

二、行业发展现状

三、行业形势分析

第三节、中国铁路运输业税收发展分析

一、税收的意义

二、影响的因素

三、营改增政策

四、相关建议

第四节、中国铁路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铁路垄断问题

二、价格机制问题

三、运输能力问题

第五节、中国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策略

一、打破市场垄断

二、健全价格机制

三、提高运输能力

第五章 2015-2017年中国铁路客运发展分析 第一节、中国铁路客运总体发展状况

一、安全优质发展

二、城际客流特点

三、目标市场分析

四、高铁发展优势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铁路短途客运市场分析

一、市场优势及成因

二、市场参与必要性

三、市场目标定位

四、市场发展要素

第三节、2015-2017年中国铁路客运专线分析

一、专线特点与优势

二、管理模式与体制

三、专线建设进展

四、客运专线铁路网

五、发展意义分析

第四节、中国铁路旅客运输质量分析

一、客运质量内涵

二、产品质量特性

三、客运质量不足

四、服务质量管理

第六章 2015-2017年中国铁路货运发展分析 第一节、铁路货运相关知识

一、相关定义与分类

二、货运优缺点分析

三、货运相关流程

四、运输货物分类

五、货物运输规则

第二节、2015-2017年中国铁路货运发展概况

一、改革发展状况

二、业务流程再造

三、发展形势分析

第三节、2015-2017年中国铁路货运价格体系分析

一、价格体系介绍

二、价格调整动态

三、完善运价体系

第四节、中国铁路货运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收入清算问题

二、市场份额风险

三、竞争弱势分析

四、阻碍因素分析

五、未来竞争风险

第五节、中国铁路货物运输发展战略分析

一、收入管理策略

二、市场发展策略

三、行业发展对策

四、新体制应对战略

第七章 铁路客货运量的预测模型分析 第一节、铁路旅客运输盈利核算程序

一、旅客列车贡献毛益

二、客运段贡献毛益

三、客运输贡献毛益

第二节、客货运量预测方法研究

一、客货运量预测方法

二、物流园区货运量预测 第三节、铁路客运路风管理分析

一、客运路风定位

二、客运运需矛盾

三、客票价格管制

四、管理用工制度

五、制度问题分析

六、路风管理对策分析

第八章 2015-2017年铁路运输重点区域发展分析 第一节、2015-2017年河北省铁路运输发展状况

一、行业发展回顾

二、行业发展方案

三、行业发展规划

第二节、2015-2017年湖北省铁路运输发展状况

一、铁路建设状况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三、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2015-2017年浙江省铁路运输发展状况

一、行业发展规模

二、发展现状分析

三、行业发展形势

第四节、2015-2017年广东省铁路运输发展状况

一、旅客运输规模

二、货物运输规模

三、发展形势分析

第五节、2015-2017年江苏省铁路运输发展状况

一、行业投资规模

二、行业发展现状 第六节、其他地区

一、河南省

二、广西自治区

三、江西省

四、山西省

五、黑龙江省

第九章 2015-2017年中国铁路运输市场营销分析 第一节、铁路运输市场营销概述

一、信息咨询系统

二、服务营销策略

三、营销关键因素

四、客货营销问题

五、客货营销新战略

第二节、铁路客运市场营销发展分析

一、营销环境分析

二、营销战略意义

三、客运营销策略

四、客票营销策略

五、企业促销策略

六、营销机制问题

七、营销管理缺陷

八、市场营销建议

第三节、铁路货运市场营销发展分析

一、经营劣势分析

二、营销策略分析

三、营销措施分析

四、营销困境分析

五、营销发展对策

第四节、铁路货运营销支持系统研究

一、系统基本组成

二、系统功能分析

三、系统网络构成

四、系统设备配置方案

五、应用软件开发环境

六、相关部门及相关系统

七、数据组织及处理流程

第五节、铁路货运营销管理系统设计

一、客户关系管理(CRM

二、软件及硬件平台

三、系统的实施应用

第十章 2015-2017年铁路运输与现代物流的发展分析 第一节、铁路发展现代物流业分析

一、发展意义

二、发展形势

三、优势分析

四、发展机遇

五、发展问题

六、发展对策

第二节、铁路货运企业发展物流分析

一、发展必要性

二、发展规划过程

三、企业体制创新

四、发展战略措施

五、发展存在问题

六、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铁路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分析

一、转型原因分析

二、转型途经分析

三、发展措施分析

四、转型面临问题

五、转型策略分析

第四节、铁路货场与物流业分析

一、优劣势分析

二、功能分析

三、发展措施

四、发展目标

五、发展策略

第五节、铁路多经企业拓展现代物流业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发展策略

第六节、铁路发展物流的策略

一、规划拓展原则

二、发展途径分析

三、组建公司方案

第十一章 2015-2017年中国铁路运输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二节、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三节、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经营效益分析

三、业务经营分析

四、财务状况分析

五、未来前景展望

第四节、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

二、成长能力分析

三、营运能力分析

四、偿债能力分析

第十二章 2015-2017年中国铁路运输替代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公路运输运营状况

一、建设投资规模

二、发展现状分析

三、行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2015-2017年民航运输运营状况

一、行业发展概况

二、行业运行现状

三、行业发展趋势

第三节、2015-2017年水路运输运营状况

一、发展历程分析

年 2015-2017

二、行业投资规模

三、行业运行状况

四、行业发展规模

第四节、2015-2017年管道运输运营状况

一、管道运输概述

二、行业运行现状

三、行业问题及对策

第十三章 2015-2017年铁路运输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铁路运输产业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一、产业内竞争者分析

二、新进入竞争者分析

三、买方议价能力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五、替代品的威胁

第二节、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的竞争分析

一、铁路运输比较优势

二、铁路运输竞争策略

三、铁路客运比较竞争优势

四、道路客运比较竞争优势

第三节、铁路运输竞争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一、缺乏市场竞争

二、行业竞争对策

三、市场竞争战略

四、短途客运竞争策略

五、企业竞争策略

第十四章 2017-2022年铁路运输发展前景的预测 第一节、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一、行业发展趋势

二、优先发展主题

三、行业发展规划

第二节、中国铁路运输业发展趋势预测

一、标准化发展规划

二、集装箱联运趋势

三、行业发展趋势

第三节、2017-2022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预测分析

一、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因素分析

二、2017-2022年中国铁路客运量预测

三、2017-2022年中国铁路货运量预测

附录: 附录一:《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附录二:《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认定办法》 附录三:《铁路运输收入管理规程》 附录四:《铁路旅客运输规程》 附录五:《铁路建设管理办法》

附录六:《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 附录七:《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

关于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 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 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 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 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 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 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为经营和投资者 提供决策依据

作为制定战略

规划的依据

行业研究是对一个行业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行业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容量、行业成长空间和盈利空间、行业演变趋势、行业的成功关键因 素、进入退出壁垒、上下游关系等。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 受资料的限制,有时候不能够对行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的思路也会被资料所左右,但是无论 如何,我们还是以所掌握的资料为基础,尽可能的对资料进行整合,以揭示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为决策提供依据。

◆ 行业研究的难易程度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别,垄断性行业的研究与竞争性行业的研究不一样,主 导性行业的研究与配套性行业的研究也不一样,更为重要的是,行业不同,资料来源不同,资料的 可信度也不同。● 行业的界定 /分类 ● 行业发展特点 ● 行业规模 /结构 ● 行业进出口状况 ● 国外同行业现状 ● 产业政策 ● 行业管理体制 ● 投资状况 ● 原材料状况 ● 技术替代 ● 产品生产情况

● 产品销售情况 ● 主要销售模式

● 市场需求

● 细分市场 行业环境 行业概况 产品状况

企业状况 趋势对策 ● 行业集中度情况 ● 行业内企业特征 ● 企业竞争分析 ● 领先企业研究 ● 关键成功因素 ● 市场发展趋势 ● 技术发展趋势 ● 国家发展规划 ● 企业投资建议 ● 企业发展对策

常规行业研究报告对于企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身为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平时工作的忙碌没有时间来对整个行业脉 络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一份研究报告会对整个市场的脉络更为清晰,从而保证 重大市场决策的正确性;

二、希望进入这个行业投资,阅读一份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是您系统快速了解 一个行业最快最好的方法,让您更加丰富翔实的掌握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趋势 以及相关信息数据,使得您的投资决策更为科学,避免投资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

因此,行业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教导如何进行具体的营销操作,而在于为企业 提供若干方向性的思路和选择依据,从而避免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公司简介

中宏经略是一家专业的产业经济研究与产业战略咨询机构。成立多年来,我 们一直聚焦在“产业研究”领域,是一家既有深厚的产业研究背景,又只专注于 产业咨询的专业公司。我们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研究、产业规划、投资分析、项目可行性评估、商业计划书、市场调研、IPO 咨询、商 业数据等咨询类产品与服务,累计服务过近100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成为数 十家世界 500强企业长期的信息咨询产品供应商。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 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 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政府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 铁冶金、嵌入式软件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 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 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 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中宏经略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 采集、研

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 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 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我们的优势

强大的数据资源:中宏经略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信息中心系统丰富的 数据资源,建成了独具特色和覆盖全面的产业监测体系。经十年构建完成完整的 产业经济数据库系统(含 30类大行业, 1000多类子行业, 5000多细分产品 , 我们的优势来自于持续多年对细分产业市场的监测与跟踪以及全面的实地调研能 力。

行业覆盖范围广:入选行业普遍具有市场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和企业重组 频繁等特征。我们在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还对其中重要的细分行业或产 品进行单独分析。其信息量大,实用性强是任何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

内容全面、数据直观:报告以本年度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 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 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 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报告附加了与行业相关 的数据、政策法规目录、主要企业信息及行业的大事记等,为业界人士提供了一 幅生动的行业全景图。

深入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直在进行 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 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有 多位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 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有创造力和建设意义的对策建议:我们不仅研究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也一 直在进行职业的观察和分析,因此我们更能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

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我们行业专家的智慧宝库为您提供决策的洞察这些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 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

最新目录推荐

1、智慧能源系列

《 2017-2021年中国智慧能源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17-2021年中国智能电网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微电网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小水电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氢能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波浪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潮汐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2020年中国燃料乙醇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太阳能利用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 2016-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

2、“互联网 +”系列研究报告

《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 +广告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 2017-2021年中国互联网 +物流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互联网+教育行业运营咨询及投资建议报告》

3、智能制造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工业 4.0 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4、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电视购物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电视媒体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5、智能汽车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智慧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智慧停车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前景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 《2017-2021 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运行动态及投融资战略咨询报告》

6、大健康产业系列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第三方医学诊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基因检测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健康体检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

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精准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16-2020 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7、房地产转型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 年房地产+众创空间跨界投资模式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养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医疗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物流地产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养老地产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告》

8、城市规划系列研究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前景调查及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深度调研及开发战略分析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9、现代服务业系列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民营医院运营前景预测及投资分析报告》 21 《2016-2020 年中国婚庆产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市场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体育服务行业深度调查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会展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整形美容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7-2021 年中国职业教育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1 年中国职业中介服务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22

第二篇:铁路运输行业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铁路运输行业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12月7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上表示,中国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已经达到7531公里,是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他表示,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网将初具规模。未来几年,中国高铁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期。

据媒体报道,“十二五”期间,铁路基建总投资在3.5 万亿元左右,比“十一五”高70%。高铁作为未来客运发展的主方向必然会继续大力发展,拥有中央政策的优先支持,具备各项领先优势的中国高铁产业,必将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在股市投资上,一些品种也将受到市场的持续青睐,高铁车辆及配件制造、信息化和电气化设备将迎来黄金时期,投资价值大幅提升。

铁路基础建设分析师看好3只股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铁路基础建设企业所获投资占高铁整个投资的40%-60%,因此,涉及的铁路基础建设公司发展前景将乐观。

铁路基础建设企业包括两类公司:一类是基建公司。包括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铁二局等,随着工程量高峰来临,上述公司将在2011年引来业绩高峰,且基建企业原本业绩基数比较大,而且毛利率较低,因此相关公司的业绩爆发性较小。

二类是相关材料设备制造企业。包括工程机械、水泥、轨道专用钢铁、轨道专用机床。其中,工程机械企业、水泥、钢铁企业由于原有的销售收入已经比较大,高铁建设的增量占收入比重并不大,因此受益的程度也不是太大。

中信金通证券分析师看好其细分子行业,由于原有公司已占有主导优势,所以,这个优势将继续保持。相对看好的铁路基建和相关材料设备制造公司有时代新材(600458)、晋亿实业(601002)、东方雨虹(002271)等。

上市公司时代新材主要生产桥梁支座、铁路轨道减震元件、风机叶片、工程塑料和绝缘制品等。公司生产桥梁支座占有率18%-20%左右,销售规模第二,需求带动毛利率恢复到25%左右;铁道部对于铁路系统的弹性元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公司为唯一生产商,充分受益,产能扩建项目将在年底全部投

产;2010年增长确定,预计每股收益1.4元,因为总股本小,存在年报送配预期,2010年中报显示高铁产品占比80%。

晋亿实业(601002)主要生产高铁紧固件。公司是国内第一家通过铁道部客专扣件上道技术审查的企业,具有全部高速铁路扣件生产资质和能力;目前公司高铁扣件国内市场占有率约23%左右,仅次于合资企业德国福斯罗扣件系统公司;在手订单众多,毛利率不断提高;预计交付高峰在2011年,2010年中报显示高铁产品占比80%。

东方雨虹(002271)主要生产铁路防水材料。公司将随着建筑防水材料应用领域逐步扩大,未来三年高铁带来的防水材料空间有望达到49亿;公司2009年中标1.9亿元的京沪高铁防水材料合同,2010年高铁订单4.5亿;目前产能率130%,供不应求;市场对其存在增发、股权激励等预期,2010年中报显示高铁产品占比25%。

车辆及配件制造分析师看好3只股票

中信金通证券报告指出,高铁车辆及配件制造的企业所获投资比例占高铁总投资的10%-15%。主要包括两类公司。一类涉及的是高铁车辆生产公司;二类涉及车辆配件制造企业。

涉及高铁车辆生产的上市公司。由于引进200-250公里/小时列车技术,通过自主研发,成功开发350公里/小时的高速列车,并且已向国际市场推广自己的高速列车技术,未来几年,利润更高的动车将在南车和北车的收入占比中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客货分离的方向将使更多的高效率大功率机车将对现有的机车实现更新换代。

根据前面数据计算的“十二五”期间将建成16448公里的高铁线路,按照每公里车辆保有密度1.4辆

/公里计算,到2015年动车组保有量为2.3万辆。2005年以来,铁道部陆续下达的动车组订单为1140列,合计9120辆,仅完成了理论采购量的40%,未来还有13880辆动车组会招标采购,且未来以300km/h以上的车辆居多。按照每辆均价2034万的估算,光车辆采购,未来5年,市场容量预计为2823亿。

根据南北车现有产能,年产400列/年,折合3200辆/年,如果要完成13880辆的车辆需要4.3年的时间,目前两家公司在手订单在2012年都已排满,预计到2016年上述两家企业都会处于满产状态。

涉及车辆配件制造的企业,由于2011年会达到基建的高峰,因此2011年高速车辆以及相关配件设备将进入集中交付期。

中信金通分析师指出,相对看好生产高铁车辆以及配件制造的中国北车、晋西车轴、太原重工。中国北车(601299)动车组生产交付安排到2012年,到2016年都处于满产状态,公司在350公里/小时动车技术上具有优势,长期增长前景乐观。由于总市值小于中国南车,具有相对估值优势,2010年中报显示高铁产品占比70%。

晋西车轴(600495)主要生产高铁车轴。总体来说,现有主营业务在销售和采购方面都不具备议价权,毛利率提升较难,业绩增长主要靠量的增长。未来看点:高铁车轴(由太钢、铁工院、清华大学和公司一起合作,生产线已经有了,目前已经通过疲劳试验);货车可能要出新车型,上述两点可能在2011年释放业绩,2010年中报显示高铁产品占比40%。

太原重工(600169)主要生产高铁车轮、车轴。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有车轮和车轴的生产企业,2010年4月,公司公布了非公开增发预案,准备投资16.86亿,建设高铁轮对项目,计划形成年产30万片高速列车车轮、年产1万根高速车轴精加工生产能力,鉴于公司在车轮、车轴制造上的综合优势,该项目的投产将会给公司带来较好效益,2010年中报显示高铁产品占比12%。

电气化设备企业分析师看好5只股票

分析师分析认为,电气化设备企业所获投资比例占高铁总投资的25%-40%左右。铁路中应用的电气设备可按功能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一次设备负责直接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的,二次设备负责监察、测量、控制、保护、调节。

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可靠性,铁道部对涉及到铁路安全运行的产品设备(重点是通信信号设备和牵引供电系统)采取了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相关产品在通过技术方案、安全性能等严格审查后,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上道试运行,待试运行验收合格后才能申请发放相关产品的生产企业认定证书,进行推广。因此已获得铁道部行政许可的、具有丰富供货业绩的厂商将具备先发优势,更多地分享铁路投资增长的蛋糕。

铁路电气设备的采购属于站后工程,一般来说,对铁路电气设备招标的时间在全线通车前1年左右进行,供货期通常在3-9个月左右,因此铁路电气设备厂商的收入确认时点可认为大致与线路通车时间相对应。考虑到2008、2009年开工的高铁项目将在2011-2012年投入运营,因此2011-2012年是铁路电气设备企业的黄金时间!

铁路设计时速越快,对电气化牵引系统的要求越高,相应的电气设备投资比重也越大。分析师指出,电气设备在新建高铁建设总投资中占比约为9%,在新建普通电气化铁路总投资中占比为7%,在电气化改造总投资中占比为40%。预计2010-2014年铁路电气设备市场从350亿元持续增长到750亿元,以2009年为基数(约240亿元)计算,复合增长率为25%。2010-2014年间,市场总需求达2800亿元,年均560亿元;市场需求峰值将在2014年到来,达到750亿元。

中信金通证券分析师相对看好的铁路信息化和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的辉煌科技、特瑞德、鼎汉技术、卧龙电气、宝光股份等上市公司。

辉煌科技主要涉及生产铁路信号微机检测系统和铁路防灾安全检测系统。公司是铁路电气信息化的龙头企业,主要产品为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占主营业务接近80%,市场占有率在40%左右;公司新产品防灾系统已有2-3年的准备期,未来5年市场容量近20亿,另外还有新品储备中,10年中报显示高铁产品占比80%。

特瑞德主要涉及远动箱式变电站。远动箱式变电站主要服务铁路通信,每2-2.5公里高铁需要配备一

套,募投项目包括节能型变压器和 C-GIS开关设备,预计2011年可以投产。公司上市后承诺未来三年收入符复合不低于30%,2010年营收增长也不低于 30%,2010年中报显示高铁产品占比85%。

卧龙电气主要生产铁路变压器。公司下属银川卧龙变压器公司主营铁路变压器,目前市场份额在30%-40%左右;在已运行的武广和郑西高铁全部采用卧龙电气生产的铁路专用变压器;增发价17.74元,因海通证券减持压力而一直涨幅落后,股价具备安全性,2010年中报显示高铁产品占比24%。

宝光股份主要生产智能选相真空断路器。公司是智能选相真空断路器提供商。宝光产品在电气化铁道上进行了 6年的地面过分相装置试运行,取得零故障记录。预计从 2011年开始,铁道部将全面推广地面过分相装置,以之替代目前采用的车载过分相系统,而智能选相真空断路器是地面过分相装置的关键部件,其安装量为1台/公里铁道。

鼎汉技术主要生产信号通信智能电源系统。公司约占铁路信号智能电源市场30%份额,位居第一;通信电源、电力操作电源系统和屏蔽门电源系统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10年中报显示高铁产品占比60%。因此,根据上市公司高铁相关产品占收入比重的大小以及相关产品未来的发展前景,中信金通证券的报告推荐以下公司:中国北车、辉煌科技、鼎汉技术、卧龙电气、特锐德、时代新材、宝光股份。

第三篇:中国皮鞋行业发展预测

中国皮鞋行业发展预测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我国皮鞋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4年真皮标志作为中国首例证明商标的试点在全国推出,成为中国皮鞋行业质量自律,构建品牌的平台。十多年来,在实施证明商标“真皮标志”品牌战略的基础上,中国皮鞋产品技术水平迅速提升。目前皮鞋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达国际中档以上水平。

一、中国皮鞋产品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统计(规模以上企业指全部国有企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企业),2003年中国皮鞋产量为18.2亿双,到2007年产量达到33.6亿双,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16.6%,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短缺,特别是国家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影响下,中国皮鞋行业顶住压力,实现了年产33.2亿双的成绩。2009年,中国皮鞋制造业强势反弹,1-11月产量达到35.9亿双。

由于皮鞋产品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经过行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自主创新的加强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汉鼎咨询预计,2010、2011、2012年中国的皮鞋产量将分别达到39亿双、42.8、47.3亿双,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

二、中国皮鞋产品出口情况及发展趋势

皮鞋行业是能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竞争优势的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制鞋业发展迅速,目前鞋类产品产量、出口均居世界第一。出口创汇大幅增长,为吸纳劳动力和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国皮鞋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欧盟和美国。2002年中国皮鞋出口9.5亿双,到2006年皮鞋出口为13.9亿双。2006年开始,国际贸易摩擦加剧,严重影响了中国皮鞋的出口情况。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萎缩,中国皮鞋的出口数量也有所减少,出口数量为11.2亿双。2002年皮鞋出口额48.1亿美元,2008年出口金额达到98.1亿美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12.6%。

2009、2010年中国皮鞋的出口数量也会有所降低,分别同比下降8%、2%,预计出口数量为10.4、10.2亿双。2011、2012年出口数量开始恢复增长,分别达到11.0亿双(增长率8%)、12.1亿双(增长率10%)。在出口额方面,我们预计2010、2011和2012年中国皮鞋出口金额将分别达到128.5亿美元、141.4亿美元和155.5亿美元。

三、中国皮鞋市场重点企业对比分析

目前,我国皮鞋制造企业众多,规模大小不等,大部分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1)品牌知名度和接受度分析

2009年12月在中国十个皮鞋消费重点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南京、福州、成都、济南、郑州针对中国市场上18个主要皮鞋品牌做了一次《2009年中国皮鞋消费情况调查》,根据实际回收的总共1500份问卷,我们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在品牌认知度方面,无论是无提示第一提及率还是提示后提及率,百丽都排在第一位,这显示了百丽在中国皮鞋消费市场绝对领先的地位。在无提示第一提及率方面,奥康以32.1%的提及率排在第二位,这说明了这家老牌的皮鞋企业一直以来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的努力(尤其是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皮具产品供

应商)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在提示后第一提及率方面,达芙妮凭借其在女鞋市场的出色表现,获得了52.2%的提及率,仅排在百丽之后,排在3-5位的则分别是奥康、花花公子和红蜻蜓。

在消费者最喜欢的皮鞋品牌方面,百丽依然占据第一名的位置,排在其后的分别是达芙妮、奥康以及星期六。

在消费者最经常购买的皮鞋产品方面,奥康超越百丽排名第一,这一方面是由于其产品的价格定位低于百丽,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同时也是因为其产品不像百丽那样绝大部分都是女鞋,男鞋很少,消费者95%以上都是女性;奥康男鞋与女鞋并重,实际的购买群更广泛。

正是在品牌运作方面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奥康在2009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中以66.88亿元位于第35位,是除百丽外唯一登上此榜的皮鞋企业。

(2)国内重点皮鞋企业市场份额情况

在中国皮鞋行业竞争格局中,百丽通过在香港上市募集了足够的资金来快速抢占市场,在国内各大城市的主流商圈和大型百货商店占有绝对优势。达芙妮为台湾企业,在大陆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销售额也快速增长。除去这两家上市企业,对国内重点企业按照销售额排名,奥康位列第一,红蜻蜓排在第二位。奥康于1998年开出国内第一家皮鞋自营专卖店,2003年实施多品牌经营。通过创新营销模式、销售终端管理的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强有力的品牌运作能力,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速度。通过与百丽走差异化营销路线,在全国各地布点快速抢占市场份额。2009年底,奥康的销售额约为14亿。

红蜻蜓近几年来发展也较快,重点打文化牌,以全国的终端网络构成的营销体系和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蜻蜓品牌,有利的促进着企业的稳定发展。红蜻蜓的销售终端紧邻奥康的店铺。2009年底,红蜻蜓的销售额约为11亿。

各重点企业大都实施多品牌战略,在众多皮鞋品牌中,奥康品牌凭借2009年销售收入约12亿,位列单品牌销售第一。

(3)重点区域对比情况

在中国皮鞋市场上,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形成了少数大品牌企业占据全国市场、部分中型企业占据区域性市场、大批小企业为补充的竞争格局,其中百丽、达芙妮、奥康、红蜻蜓、康奈、星期六等大型鞋企的皮鞋产品覆盖全国。受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生活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东南沿海城市的人群对鞋类产品的购买力最强,华东区域各鞋企的市场份额情况如下:

(4)重点企业产品对比情况

汉鼎咨询通过对各企业皮鞋产品在品牌、质量、款式、价格方面研究发现,百丽在各项指标方面都位于行业最高水平,奥康紧随其后,但由于奥康在价格方面低于百丽产品,符合大众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5)细分产品对比分析

在中国皮鞋行业重点企业中,达芙妮和星期六是纯女鞋品牌,百丽、红蜻蜓、哈森则是女鞋占其总销量和销售额的大部分(基本在60%-70%之间),奥康、康奈、金猴、富贵鸟、吉尔达和亨达则是男鞋占其销量和销售额的大部分。因此,结合重点企业的销售额情况计算,在女鞋市场,在销量和销售额排名前三名的企业分别是百丽、达芙妮和红蜻蜓;男鞋市场销量和销售额排名前三名的则是奥康、康奈和红蜻蜓。

男鞋方面,奥康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男鞋市场第一标志性领军品牌。2009年,由《皮届》主办的“首届皮届读者心目中最受关注的品牌”评选活动中,在近100个品牌中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心中“男鞋第一品牌”荣誉。在《2008年中国品牌价值报告》中,奥康的行业地位为中国第一大男鞋制造集团,其品牌价值为61.19亿。2009年奥康的品牌价值为66.88亿,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品牌价值逆市增长5.69亿元。

女鞋市场上,无论是按照销售额还是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百丽排在第一位,达芙妮位于第二位。在品牌知名度上,排在3-5位的依次是奥康、红蜻蜓、星期六。奥康凭借其强大的品牌价值在女性消费者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红蜻蜓自创立以来就大力开拓女鞋市场,也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而星期六作为已上市企业,在品牌知名度建设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6)终端销售能力对比分析

皮鞋产品属于典型的居民日用消费类产品,其最终消费者是通过诸如百货商场的鞋柜、皮鞋专卖店等销售终端来购买产品的,这些销售终端不仅承担着销售皮鞋产品的功能,也担负着为皮鞋品牌做宣传的功能。因此,销售终端的单店销售能力直接决定了鞋企的营销能力。2009年,奥康的单店销售能力约为81万/元,远远高于其他重点企业的单店销售能力。

四、皮鞋消费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皮鞋行业的直接下游需求市场是皮鞋零售业。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零售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并在向现代零售市场体系方向发展和完善,零售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鞋业制造基地,同时又是世界第一大鞋类产品消费市场,由于人口基数大,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中国的鞋类市场的销售规模庞大且逐年稳步增长。

(1)皮鞋消费市场状况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中国鞋类消费市场的分析,2003年中国城镇、农村消费鞋类产品分别为13.4、7.7亿双,到2008年则分别达到17.2和8.6亿双,总量为25.8亿双,超过美国的21亿双。

中国皮鞋的销售比例由早期9%已上升至2009年的32%左右。消费群也由原来的城市扩展至农村地区,产品也开始由低级向中高级次发展。但国内鞋类消费总量的85%为中低档品,而大多数高档鞋类产品均从国外进口。

消费者普遍接受每双100-300元人民币的皮鞋,其中,在大陆沿海城市,200元左右人民币的大陆本土皮鞋则最受欢迎。

(2)皮鞋消费场所分析

皮鞋的销售渠道包括百货商场、大型超市、皮鞋专卖店、鞋类批发市场等各种零售网络。根据汉鼎咨询《2009年中国皮鞋市场消费状况调查》研究,百货商场和专卖店成为皮鞋销售的主要销售渠道。

在中国皮鞋零售市场,百货商场已成为人们购买皮鞋的首选场所。但由于鞋企进入百货商场困难日益加大,加以百丽等早已抢占百货商场的店铺,百货商场店的竞争非常激烈。

排在第二位的是专卖店,作为开出第一家皮鞋自营专卖店的企业奥康,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在一线城市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在二三线城市占据了绝对领先的地位,甚至将其很大一部分的零售网点设在了县级城市。随着未来中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皮鞋的购买量将会呈现一个快速的增长趋势,这对奥康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3)皮鞋消费市场空间及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城市居民每年人均消费2.5双鞋,中国人均鞋类年平均消费1.9双,美国、法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分别为7.3双、5.8双、4.8双、4.2双、3.9双,中国人均鞋类消费数量与这些国家比较尚存在较大市场空间。

根据中金09年行业报告的数据,2008年我国人均鞋类消费23美元,仅为美国的1/

8、日本的1/

6、西欧的1/

6、韩国的1/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鞋类消费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目前,中国人均鞋类消费相比美、日、韩和西欧国家低很多,但是鞋类市场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增长空间很大。中国是13亿人口的消费大国,未来中国皮鞋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尤其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情况下,随着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零售市场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皮鞋的销售量和销售额整体将保持快速上升趋势。未来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鞋类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皮鞋消费量将保持快速增长。

第四篇: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上)(2008-2009)

2008-2009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基本概况

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伴随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走过了其建立、探索、发展和繁荣的光辉历程,为共和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为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及民生工程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行业之一,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建筑设计行业2008-2009发展历程,将更显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重要。

一、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环境简要分析

由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也影响到了中国经济发展,2008-2009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环境也发生很多变化,概况如下:

(一)经济投资环境分析

1.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在连续几年高速增长基础上,2008年出现明显下滑,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由2007年的13%,下降为9%,但在世界经济中仍处于高速发展地位。

2.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071亿元,增速由2007年的12.87%下降为7.1%。

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3万亿,比2007年增长25.5%,国家投资4万亿投资拉动经济效果明显。

4.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580亿,比上年增加20.9%。其中商品住宅22081亿元,增长22.6%,办公楼投资1112亿元,增长7.4%,商业用房投资3200亿元,增长14.9%。

5.国家做出投资4万亿拉动经济计划,其基本投向为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约4000亿元;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约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约15000亿元;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约1500亿元;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约2100亿元;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约3700亿元;灾后恢复重建,约10000亿元。

6.区域投资增速发生变化,其中东部地区投资87412亿元,增长20.9%,中部地区投资45384亿元,增长32.6%,西部地区投资35839亿元,增长26.9%。中部、西部投资增速高于东部。

7.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进入中期阶段,2008年城市化率达到45.1%,新一轮城市规划与建设速度加快。

(二)国家政策环境分析

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由“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转向“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及“一防一保”(防止经济过快下滑,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成为工作重点。

2.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拉动经济,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实施减税减负,调整收入格局,推进社会事业,保障民生工程,加大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工作。

3.扩大内需,促增长、保就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四川灾区灾后重建恢复建设,加大保障性住宅建设,全方位促进经济发展。

4.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好转,反垄断、反不公平竞争、开展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5.企业改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优先选择,企业发展环境更趋良好。

(三)行业环境分析

1.国家出台《关于推进大型工程监理单位创建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表明国家更加重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要引导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工程项目管理服务企业,对建筑设计行业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有积极指导意义。

2.《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投标管理办法》于2008年5月1日实施,对规范建筑工程方案招投标,强化建筑设计知识保护,推动建筑设计创作,有积极意义。

3.《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于2008年9月1日开始实施,对规范对外承包工程,促进对外承包工程健康发展,提高对外承包工程质量,培育国际竞争力有引导作用。

4.《关于加强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工作若干意见》的出台,是一部从资质管理、勘察报价、过程监管三个主要方面,规范勘察质量的法规。

5.《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出台,意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努力创造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基本统计数据

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统计资料汇编》,2008建筑设计企业基本统计数据如下:

(一)企业注册登记情况

2008年全国共有建筑设计企业4898家,占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总数14667家的33.39%,比2007年增加128家,增幅为2.61%,其中国有企业1786家、集体企业170家、股份合作企业158家、联营企业6家、有限责任公司1941家、股份有限公司410家、私营企业365家、港澳台企业24家、外资企业21家、其它企业17家。

全国共有建筑设计事务所159家,结构设计事务所44家,机电设计事务所27家,建筑装饰设计1743家,环境工程设计451家,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461家,消防设施工程设计230家,建筑幕墙工程设计230家,轻型钢结构设计148家,风景园林设计113家,照明工程设计6家。

(二)企业资质情况

2008年建筑设计企业中,甲级资质企业为1240家。占25.32%;乙级企业为1686家,占34.42%;丙级企业为1838家,占37.53%;其他为133家,占2.7%。与2007年相比,甲级企业增加102家,乙级企业增加27家,丙级企业减少4家。

(三)企业人员情况

2008年建筑设计企业期末从业人员合计为26.59万人,为同期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从业人员124.91万人的21.29%,比2007年从业人员增加1.7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为22.89万人,高级职称人员为5.96万人,中级职称人员为9.87万人,初级职称人员为6.35万人。期末注册执业人员合计54667人,其中一级注册建筑师11532人,二级注册建筑师12404人,注册工程师19620人,注册规划师1736人,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1675人,注册监理工程师2092人,注册造价工程师1485人,注册建造师1723人。

(四)企业业务完成情况

2008年建筑设计企业完成工程勘察合同额总计20.98亿元;完成工程设计合同额总计400.55亿元,其中专项设计合同额14.20亿元;完成工程技术服务合同额20.80亿元,其中工程咨询9.93亿元,工程监理3.56亿元,项目工程管理2.59亿元,工程咨询造价0.58亿元;完成工程承包合同额164.82亿元,其中岩土工程治理3.78亿元,工程承包148亿元,专项承包13.03亿元;完成境外工程合同额14.63亿元,其中工程勘察设计3.59亿元。

(五)企业财务状况

2008年建筑设计企业完成营业收入合计676.77亿元,其中工程勘察收入22.18亿元,工程设计收入360.12亿元,工程技术服务收入13.43亿元;工程承包收入172.04亿元,其他收入99.22亿元,境外收入9.78亿元;营业成本562.24亿元;人均营业收入25.45万元(按完成营业收入676.77亿元,期末从业人员26.59万人计算数据);营业税金及附加为29.19亿元;利润总额-39.55亿元(另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纯建筑设计企业利润率约为7-8%);净利润5632万元;资产合计668.13亿元;负债合计331.80亿元;所有者权益总计229.71亿元。

(六)企业科技活动情况

2008年建筑设计企业科技活动费用总额为7991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8%;科技成果转让收入总额11636万元;企业累计拥有专利674项;累计拥有专有技术445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225项,其中国家级241项。参加编制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674项(284册),其中国家级241项(95册)。2008-2009中国建筑

设计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迅速,不论是队伍数量,经营规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有较快发展,完成了大量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建筑设计任务,创作出了一定数量与品牌的优秀作品,为我国工业与民用建设发展,为城乡面貌和居住条件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环境发生逆转,中国经济形势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建筑设计企业也身陷其中。但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中国建筑设计企业的积极应对,中国建筑行业总体发展平稳。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现状与特点如下:

一、行业改革发展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建筑设计行业体制改革发展不断深化,企业主要经营模式、产权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继续向多元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产权结构多样化的建筑设计行业企业,队伍结构更趋市场化,很多建筑设计企业紧密围绕专业化、社会化和公司治理法制化的总体方向,全面贯彻改企建制、政企分开、调整结构、扶优扶强、做精做细的基本思路,开始通过改制实现自身组织、体制突破、创新企业发展模式。除个别国有建筑设计院仍为事业单位编制外,大部分建筑设计院已完成企业化转轨和产权制度改革,还有很多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总体上具有以下特点:

1.近年来,建筑设计单位改企建制成绩显著,大部分建筑设计院完成改企,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截止2008年底纯国有建筑设计企业数量为1786家,仅占总数的36.46%,而其他性质公司数量比例为63.54%。

2.建筑设计企业改制发展不十分平衡,还有少部分地区部分建筑设计院,还没有完成改企。有的虽已改企,但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个别建筑设计院仍在沿用传统事业单位模式,发展受到制约与影响。

3.部分已经改制的建筑设计企业,正在探索进行二次改制。由于一次改制中缺乏经验,在诸如股权设置、公司章程、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完善地方,通过几年运行后,正在探索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二次改制加以完善调整。

4.建筑设计企业优化整合不断加强,企业实力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一些新改制的企业,凭借全新的理念及灵活的激励方式,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企业经营模式及品牌建设得到提升,企业规模效益得到跳跃式发展。

5.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建筑设计企业开始关注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开始选择决定明天生存的空间与后天的地位,企业发展战略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

6.大型建筑设计院改制进展缓慢,管理层及骨干员工持股受到限制,企业改制进一步规范。

二、行业业务发展现状及特点

2008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建筑设计企业业务完成情况依然良好,仍保持平稳增长(见下图表1)。

其中境外工程及工程承包完成合同额增长最快,高达253.38%与122.7%,表明建筑设计行业业务范围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业务拓展效果明显,其特点:

1.从事建筑设计业务的企业类型呈多元化构成,既有国有独资建筑设计企业,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设计集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属下各设计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又有民营设计企业,如天华、三益中国等民营公司;既有境外设计企业,又有各类专业设计事务所和工作室。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最大的200家国际建筑设计公司中,目前已有约70%在我国设立分枝机构或有业务活动。境外设计机构进入中国,一方面提升了本土设计水平,另一方面与境内设计机构在高端市场的争夺也日见激烈,从国家大剧院开始,在国内高端市场的前期方案竞标中,有很大部分被境外设计机构收入囊中。如上海中心(高度632米)的设计者是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所;东方艺术中心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等等。有统计资料显示,外国建筑师从上海大型项目设计中拿走的方案设计费,要占全部设计费的近1/3。表明我国一流设计机构的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建筑设计企业专业化进程逐渐加快,特色经营各有千秋。即俗话讲,存在即为合理,每个建筑设计企业只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拥有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即有自己的市场地位。分析有以下类型:

(1)正在向工程公司转型的设计院

建设部2004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发展工程咨询等现代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培育项目管理、招标代理、工程造价咨询、工程保险评估机构等工程咨询服务机构,积极与国际接轨。

工程咨询业2009-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工程咨询业是为投资建设项目决策与实施全过程提供咨询服务,服务范围包括规划咨询、可行性研究、评估咨询、工程勘察设计、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和设备监理。到2015年底前,全行业营业收入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将不低于6%。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其业务范围基本上是定位在工程设计上。尽管改革开放以后提出了工程咨询的概念,但工程咨询只是作为工程设计业务的延伸和补充,突出的依然是工程设计,没有把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对象来研究。

目前,国内的普通现状是业主自己总承包,然后进行设计分包,施工分包,招投标,采购分包等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业主不是很专业,技术能力也不够,难以很好地完成协调管理工作。

2004年7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有一条[原文]: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解读]:所谓“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代建制”,突破了政府工程旧有方式,投资行为受到了规范。这将有效地提高项目质量,预防部分政府投资项目中的腐败行为。

“代建制”的推出,大大加强了工程咨询这一领域的市场需求,设计院拥有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是开展这一领域业务的最佳人选。一些有眼光的设计企业在这一方面已加快了发展脚步。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早在2005年就提出了“全过程”和“全国化”两大基本发展战略,所谓“全过程”就是指从前期咨询、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和到提供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咨询服务。2008年现代设计集团工程咨询、项目总承包的营业收入已占总收入的约25%,2009年增长的势头仍然很强烈;中建国际(CCDI)2007年提出把业务定义为“提供工程设计综合解决方案”,并进一步分为四个业务版块,即城市发展咨询(Consultancy),民用建筑设计(Design),项目管理(Management)和工程(Engineering),是以建筑设计核心业务为基础,向设计顾问服务全面扩展方向发展。华汇工程设计集团,其业务分为设计咨询、投资、工程承包施工三大板块,形成了从项目可研——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的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链。

调查中也发现,很多企业工程咨询业务发展迅速,营业收入的平均增长率达30%,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工程咨询和项目管理业务收入达53799万,年增长率为110%;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咨询和项目管理业务收入达18553万,年增长率为25%。

(2)以公建市场为主的设计院

大型公建市场通常被认为是高端市场,尤其是一些地标性的公共建筑,可以给设计单位带来较高的收益与声誉。该类项目由于技术难度大,进入门槛高,一些民营的小院很难有机会进入这一市场,历来被国营大院和境外知名设计公司所占领,有相当部分设计院把大型公建作为自己的主攻业务领域,如广州市设计院公建设计收入是住宅设计收入的5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8年公建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60%。

近年来一些优秀的民营设计企业也在大型公建市场获取了一定份额,如中建国际获得了2008奥运会水立方的设计机会。调查显示,公建类设计营业收入达50%以上的几乎均是一些知名的大院: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东北、西北、西南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现代设计集团等等。

在公建设计领域,国内一些优秀建筑设计院已经认识到产品创新、特色经营对于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它们通过成立面向特定产品方向的工作室、事业部来进行孵化和具体经营公建建筑设计,吸引、留住领军人物来进行产品创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华南理工在教育建筑市场、中元国际在医疗设施建筑市场、中建国际在体育建筑市场均占据了不小份额,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

(3)以住宅设计为主的设计院

我国建筑设计市场正处于成长阶段,其特征是以满足广大居民的居住消费需求为主,因此,住宅设计是建筑设计市场的主力产品,也是大多数建筑设计院业务构成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不少民营设计企业,住宅市场是他们的业务重点,得益与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这些企业得到了很大的市场空间。据统计,70%的民营公司以住宅项目为主,住宅收入占营业额的60%以上。

相对与地标性公共建筑而言,住宅市场属于低端市场,但在传统的住宅设计市场里,通过精耕细作也可以进行产品创新,形成企业自身的特色。例如在环保节能建筑方面,峰尚国际公寓项目在保障建筑功能的前提下,从设计、建设各环节,利用新型建材和设计理念降低能耗,在行业内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在住宅产品上,作为房地产商的万科同各家设计院展开合作,针对不同类型客户进行细分,形成面向青年伴侣、小太阳、中青年、中老年等各类家庭的产品类型,为实现住宅产品的产业化创新在努力。

(4)以施工图设计为主的技术劳务型设计院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的不断成熟、市场分工的细化,一些以施工图设计为主的技术劳务型设计院也应运而生。尤其是在一些三线城市,发达地区设计院对当地市场的争夺,使当地一些设计院成为施工图设计配合单位。在发达地区同样如此,有些设计院专为境外设计公司做施工图配合。

(5)与境外设计公司的合作

境外设计机构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占据着一定量的中国建筑设计的高端市场,在建筑数量和投资都非常密集的上海和北京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的超高层建筑绝大多数出自海外建筑师之手,很多国内设计单位选择与境外设计机构合作,一方面可以借机进入高端市场,另一方面也在锻炼队伍,获取工程设计经验。

例如,“水立方”设计为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澳大利亚PTW建筑师事务所和ARUP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联合设计。中建国际以此为契机成立体育建筑事业部,之后在这一细分市场上做得风生水起。上海现代集团与SOM事务所合作设计的金茂大厦,同济设计院与美国Gensler公司合作设计的上海中心大厦。调查中发现有超过六成的国内设计单位有与境外设计单位合作的经验。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建研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四家民用建筑设计大院,95年以来与这些院合作过的国外及港、澳、台设计机构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58家设计所、82个项目,而这些项目基本上是大型公共建筑、大型或高档公寓住宅建筑。

3.跨区域业务发展已成常态

作为开放最早的设计行业,地方保护的淡化使得今天国内建筑设计院的跨区域竞争已经司空见惯,为了贴近客户快速响应,很多建筑设计院已开始区域扩张。在BCI Asia评选的2006中国设计总造价最大的十个建筑设计公司中,除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还主要立足于本省以外,其他大型建筑设计院已经纷纷北上南下建立了若干分院或办事处。

变化的另一表现是国际化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在境外设计机构不断冲击国内市场的同时,国内一些有实力的设计单位也开始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上去搏击。

(1)本地市场与外地市场业务收入的比重

到外地设立分院已成了一些大中型设计院的普遍情况,在我们调查的设计单位中,有80%都在外地设立了分院或办事处,外地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外地产值占总产值的70%,除台湾、香港和西藏外在全国各省都有业务;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外地产值都占到总产值的70%,长期以来立足本地市场的上海现代设计集团2008年外地收入也占到总收入的40%以上。

根据发达国家的行业发展历程来看,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市场的一体化趋势还将进一步扩大和延伸,企业承担跨地域项目,今后将成为一种常态。

(2)拓展境外设计市场的尝试

调查中也发现约有25%的设计院有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其中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境外市场设计收入已达到或接近1亿元人民币。

我国设计院拓展境外设计市场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商务部援建工程,如同济设计院中标援非盟会议中心,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中标赤道几内亚外交部办公楼等都是商务部的援建项目,二是作为总承包公司的设计分包,如上海建工总承包的加纳共和国塔马利塞康迪体育场、特里尼达和多巴哥总理府均由同济设计院作为设计分包来参与项目。

4.影响建筑设计企业业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加

(1)行政层面对业务发展的制约

A、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一直充当“全能”的角色,承担了全部的经济职能,在转向市场经济以后,政府的经济职能并没有完全取消,还带有大量的行政色彩,还存在政企不分现象。政府在制定法律、法规时仍会向部分相关企业倾斜,由此带来行业龚断和不公平竞争。由于存在利益关系,政府在执行市场监管时难以做到绝对公开和公平,影响其执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B、企业资质与个人执业资格双重准入资格管理。目前,我国建筑设计领域,实行的是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并行的双轨制管理模式。设计单位的企业资质只是能力的认可,并不是水平的认可。资质等级的分类并不平等,一个在低资质单位的一级注册建筑师,就不能设计高资质级别的建筑项目,这就是不平等。今后应该逐步完善以个人执业资格为主的市场准入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逐步替代以企业资质为主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C、固定资产投资产业链的人为切割。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过程的每一阶段都有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审批。比如在上海,项目立项属于发改委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方案设计由规划局审查;初步设计由市建设交通委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由规划局审批;施工图审查和施工许可证由建交委审批。这些审批程序继续按旧体制的管理理念把工程建设全过程分割成几块,形成部门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多家发证等问题,既增加了企业负担,又限制了企业向相关行业的延伸,人为肢解了勘察设计咨询行业和工程建设全过程,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D、现行法律法规的制约。行业法律法规的发展速度滞后于行业发展的速度,尤其是行业技术发展远远超前于行业规范的发展,造成有些项目无法可依或者有些规范已远远不符合目前情况。E、行业协会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制约。行业协会依旧扮演着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管部门助手的角色,没有真正成为本行业企业的代表;而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管理渐从行业微观管理领域的淡出,行业市场管理出现缺位,给企业发展带来困惑。

(2)行业市场层面对业务发展的制约

A、行业诚信体系不健全。招投标暗箱操作,建设单位拖欠勘察设计单位工程款,阴阳合同,行政执法中表率作用欠缺,出卖资质与挂靠成为普遍现象。这其中既有企业诚信的问题,也有行业管理滞后的原因,如资质双轨制,资质严重肢解等。B、过度的价格竞争和不公平竞争。一是业主盲目缩短设计周期、任意压低设计费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设计质量,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和许多资源浪费。二是一些设计单位为取得设计项目常常不择手段,采取不正当方式竞争,恶性压价、不当公关。三是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现象依然存在。C、海外设计公司获得超国民待遇。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一些业主在国际设计招标中对境内外设计单位不能一视同仁,给境外企业超国民待遇。尤其是政府项目,没有很好利用WTO条款来保护本土企业利益。

(3)企业内部管理对业务发展的制约

A、没有明确的企业愿景。所谓企业愿景,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描述组织目的使命和未来理想状态的浓缩的“企业蓝图”。她为企业战略确定某些重要开端和主要方向,集中企业决策中某些关键的意图和思路,从而可以引导企业战略沿着一条正确的“路线”不断前进。国内很多设计单位事实上没有非常清晰的企业愿景,或者说企业愿景普遍比较短视,这会使企业战略的制定迷失正确的方向。反观很多国际上的大公司均有明确的企业愿景,均有企业社会责任的表述,这对员工的激励和企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要。例如柯达公司的愿景:只要是图片都是我们的业务;索尼公司的愿景(使命):为包括我们的股东、顾客、员工,乃至商业伙伴在内的所有人提供创造和实现他们美好梦想的机会Dream In Sony;通用电器使命:以科技及创新改善生活品质等等。B、偏重产值目标。表现为重经营、轻质量、不重视人才培养和研发、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人文关怀缺失。C、人才结构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很多设计院存在高端人才兼做技术劳务工作,高端人才创造力不足,工程管理及风险管理人才紧缺等现象。在人才引进方面,求职的设计师很多,但真正有创造力的顶尖人才非常缺少。更缺少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D、管理层不稳定、不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国有企业的管理层通常是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很多时候是3-4年一届,以致于管理者只关注任期内的业绩,有时甚至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企业的长期利益,不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E、企业分配方式的制约。目前很多企业采取的分配方式仍是产值奖的分配方式,按产值提成多劳多得,而对设计质量、服务水平和能力、施工配合等约束较弱,造成的后果是员工重设计的数量而轻设计质量,对服务和施工配合采取敷衍和应付的态度,对企业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5.建筑设计业务占比仍为首位,为64.42%。境外工程业务与工程承包业务呈快速增长势头,同比增长253.38%与122.7%;表明建筑设计企业顺应市场和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业务结构、拓展业务规模的意识增强。

6.建筑设计行业利润额出现下滑,利润总额为-39.55亿元,同比减少167.5%。虽然在调研中纯建筑设计企业反映,利润率约为7-8%,但总体上还是降低。金融危机对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得以具体体现。

三、行业海外业务发展现状及特点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中国建筑事业蓬勃发展的三十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迅速缩小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国内建筑工程设计市场的对外开放,使中外双方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中国建筑设计企业对国际通行设计模式、标准、规范有了了解,为中国建筑设计企业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1.中国建筑设计企业进入海外工程设计市场的主要途径(1)中国政府的援外项目。(2)中国的驻外机构、公司在海外办公等使用所需建筑工程项目。(3)国内公司在海外投资工程项目,中国勘察设计企业承担设计及项目管理工作。(4)国外勘察设计企业在海外方案中标后,与国内设计咨询企业合作设计。(5)中国勘察设计企业直接参加海外项目设计投标。(6)中国勘察设计企业独立承担海外项目总承包。(7)国际机构在第三世界的援建项目。

我们建筑设计企业承接海外工程设计,主要依托政府援外、大公司承接海外工程的建筑设计分包,更多扮演的是配角,处于从属的地位。如果我们的建筑设计企业安于现状,这种现象得不到改观,不进行改革和开拓,海外建筑设计市场的大门也许就不会轻易向我们建筑设计企业打开。

2.中国建筑设计企业进入海外工程设计主要地区(1)东南亚地区(2)中东地区(3)非洲地区(4)南美地区(5)东欧地区

在北美、西欧地区也开展一些项目,但数量较少并有其特殊性。

2008年中国建筑设计企业海外市场开拓。增速加大,完成境外工程总承包合同额为14.63亿元,比2007年增加253.38%。

从我国建筑设计企业承担建筑工程项目的地区来分析,在现代建筑的发源地---欧美地区承接的项目很少,通过市场竞争获得的建筑工程项目就更少。除欧美建筑工程市场原因外,主要也反映出我们建筑设计行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以及建筑工程建造技术与欧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着眼未来发展,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应该卧薪尝胆,努力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使我国不但是一个建筑劳务的输出大国,也成为输出先进建筑工程设计技术的强国。

3.中国建筑设计企业进入海外工程设计市场的现状

中国建筑设计企业进入海外工程市场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其特点:

(1)由劳务型输出向技术型输出的转变;(2)由劳务型、技术型向技术装备型的转变;(3)由技术劳务型向工程总承包型的转变;(4)由小规模向大规模走出去的态势。

海外工程绝大部分采取的是工程总承包方式,除少数对建筑外形要求较高的地标式建筑采取国际建筑方案征集外,将设计部分单独作为一项内容进行招投标的情况较少。国内传统建筑设计企业直接参与海外建筑方案投标而获得项目的机会也较少,国外勘察设计企业获得项目的主要途径也是依靠自身良好信誉。

设计企业最大的优势是设计咨询能力,设计是工程项目中最具技术价值的一项工作,对工程造价和质量等都起到决定作用,是工程建设的灵魂。

在国际市场上,从设计阶段开始的工程总承包比较普遍,并已成为惯例。中国设计企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借鉴国外公司经验,开展工程总承包实践,并取得一定成绩,在思想认识、项目管理和知识体系、企业组织形式、工程承包市场等多个层面开始了与国际接轨的实践。

4.国内设计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面临的问题

国内设计企业开展海外工程设计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及东欧地区,虽然在欧美发达地区也承担一些工程项目,但是项目的数量少,并且有一些特殊性。我们国内设计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途径。加之发达地区已经经过了建筑工程快速成长期,建筑工程市场进入了成熟期,市场相对稳定;不发达地区建筑刚性需求小,因此海外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激烈,进入市场的难度大。客观上国内设计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平,与传统发达地区建筑设计企业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单纯依靠企业的技术力量去开拓海外市场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国内的设计企业真正走向海外市场,除了我们国内企业自身努力外,更需要我们的政府、行业协会适时的引导、协调与组织。使我们的政府、协会、企业、中介机构等各方形成协作平台,各自发挥自己的特色,形成合力,加大企业“走出去”的力度。

国外设计企业获得项目的主要途径也是依靠自身信誉。而这种良好的信誉不是靠一朝一夕或一两个项目能够建立的,它需要长期的设计经历与技术服务,才能够与业主建立良好相互信任关系。国内设计在海外建筑设计领域开拓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的海外开拓能力还较弱,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承认差距,培养品牌意识,建立信誉观念,利用各种机会,努力去承接海外建筑工程设计项目,必须花力气做好这些项目,通过量的积累,使国内建筑设计行业在海外建筑设计市场达到质的飞跃。在非洲等欠发达地区,由于当地发展相对落后,我们的设计还具有优势,输出的“中国标准”也可得到认可,市场空间还是有的。

由于市场、技术、企业模式的差异,我们建筑设计企业开展海外设计,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所遇到难题为:(1)采用境外建筑工程设计的标准和规范,不用中国规范。(2)设计组织和周期不同。(3)设计图纸深度不同。建筑设计深化设计与优化设计与目前不同。(4)现在国有大型设计院海外市场触角不够发达,多数情况是作为分包角色承接海外设计工程。(5)建筑创作水平较改革开放初期有了长足进步,但与欧美发达国家高水平的建筑师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真正走向世界拓展海外市场承接高端工程,我们企业还需苦练内功、提高建筑创作水平。

(6)进军海外市场的另一“瓶颈”是具有国际化背景的设计人才、商务人才、外语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及风险管理人才的缺乏。

四、行业咨询业务发展现状及特点

1.建筑企业开展工程咨询的市场需求分析。

在目前情况下,我国的工程咨询需求总量相对于建筑业发达国家而言是比较小的。我国的建筑企业主要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设计为主,较少从事工程咨询业务,主要由工程咨询单位来做,虽然这些年我国建筑咨询行业处于一种稳步提高的态势,但整个行业的产业增加值仍然偏低。有以下特点:(1)建筑工程咨询行业是朝阳产业,但我国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初期,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较低,对品质的追求意识正在萌发,投资者、使用者以及整个社会对建筑设计咨询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2)我国工程咨询的收费比较低,且系统完整的收费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基本上是无章可循,执行起来困难。(3)目前我国大型开发商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承担本公司开发项目的前期策划咨询研究。由于是开发公司的附属研究机构,在进行建筑项目的咨询服务时,有一定的局限性。侧重点更多的是考虑公司的短期经济利益,在涉及可持续发展、环境和谐,使用功能、建筑节能、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部分建设单位缺少相应的机构对本单位即将建设的项目进行有效的策划,业主对建筑工程项目要求逐步提高,该部分的需求也是日益强烈,国内建筑设计企业开展该部分业务由于考虑效益、保证“主业”等诸多原因,人力、技术投入都不够,没有形成规模市场。国外工程咨询公司的独立性,是确保其公正执业的条件。国外工程咨询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工程咨询公司既不隶属于政府也不依附于其他经济实体,不与承包商、制造商有利益关系,而以独立性、公正性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因此有很高的地位和信誉。(4)与我国工程咨询行业的历史因素有关,我国的工程咨询企业基本上都由国家计委智囊机构转轨改制而来,有的甚至尚未与政府部门脱钩,造成市场的开放度不够,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2.我国咨询企业现状分析

我国的投资咨询机构大体上由以下几类组成:

(1)国家部委直属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勘察设计研究单位,通过延伸业务转型而来;(2)依省市厅局直属的勘察设计研究单位,通过转型而来;(3)应经济改革开放形势需要,依托国家综合计划部门或金融机构而成立的综合性投资咨询单位;(4)依省市综合计划部门或金融机构而成立的综合性投资咨询单位;(5)社会其它部门,以合作、合资、集体等形式组建的咨询单位。

从以上我国投资咨询机构现状来分析,目前国家骨干大型建筑设计企业不在此列,而这些企业代表了我国建筑设计的最高水平,他们较少参与国内建筑工程的咨询业务,将直接影响我国建筑咨询业的水平。

目前,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开展设计咨询业务情况:咨询业务收入约占企业收入的1.98%。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还不到整个建筑业从业人员的1%.这个低比例的供给很明显不能满足整个建筑业未来工程咨询服务的需求。工程咨询服务市场在不久的未来将有很大一块市场空白,而外国的工程咨询单位将会是这个市场的争夺者。

外国的工程咨询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进入我国,特别是一些靠国际金融机构或外国政府贷款资助的建设项目,工程咨询服务基本上由国外的咨询公司主导。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规模引进和利用外资,外国工程咨询公司占据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大。

3.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咨询业务需求分析

国家政府主管部门从国民经济宏观发展方面对咨询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求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宽,服务的内容越来越多,建筑设计企业咨询服务需求空间将会越来越大。企业咨询业务发展潜力巨大。

1994年起,在国家计委颁发的第2、3号令及中国工程咨询协会的协秘字〔1994〕020号文件中把工程咨询的服务范围具体划分为8项:(1)宏观经济专题和发展规划咨询;(2)项目建议书编制;(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4)评估咨询;(5)工程勘察设计;(6)招标、采购咨询;(7)工程监理;(8)工程投产后咨询服务。

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9〕101号文件中提出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尽快形成为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全过程提供技术性、管理性服务的咨询设计服务体系”,要“积极开展可行性研究、规划选址、招标代理、造价咨询、施工监理、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等业务”。

在国外,工程咨询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已有近百年历史。工程咨询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智力服务行业。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咨询业无论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新的飞跃,而且逐步走向国际化。工程咨询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为业主提供以下服务:(1)工程项目投资前期阶段的咨询。包括投资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或评估等;(2)工程建设项目准备阶段的咨询。包括工程勘察、工程设计、造价咨询、招标投标评标咨询等;(3)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咨询。包括设备材料采购咨询、合同管理咨询、施工监理咨询等;(4)工程项目生产准备阶段的咨询。包括生产准备咨询、人员培训咨询、竣工验收咨询等;(5)生产阶段的咨询。包括后评价等。

国外的工程咨询单位一般都承担上述各类业务,并用“工程咨询公司”命名。也有根据咨询服务范围和特点的不同,称为“设计公司”、“设计事务所”、“项目管理公司”等,依业务范围的宽或专,在业务模式上呈多样化趋势。

从以上比较,我国在工程咨询的概念、范围和管理上与国际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尽管我国国内工程咨询服务市场现实的需求还比较小,但潜在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这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A、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建筑设计咨询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未来市场潜力巨大;B、另一个方面我国开展咨询业务的范围还很窄。建筑设计企业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咨询主要是编制可研,以及本企业承担工程设计项目很少的一部分前期策划、以及后续的项目管理、造价咨询、工程监理。咨询服务,在企业技术服务工作中面窄、量少,从国内大型建筑设计企业近几年公布收入情况来看,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工程咨询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很小,仅为1.98%,所占份额虽不大,但其上升空间是非常大的;C、加入WTO以后,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外资项目的大量引进,国家及社会对工程咨询业认识的提高,都将增加工程咨询市场的需求;D、按照国家经贸委2002年发布的 《工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咨询机构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中对咨询的业务范围的规定看,其中有关工程的部分,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E、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建筑业取得了突飞猛进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在建设速度、建设规模上居于世界领先,随着国家对工程建设认识日趋理性,更加重视建筑的品质,社会在呼唤精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建筑设计企业提出项目的全过程服务,我们企业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工程设计内,应该向项目的两头服务延伸,而这种延伸,蕴藏巨大建筑工程咨询服务商机。

4.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咨询业务拓展分析

我国建筑设计企业进行咨询业务的开拓同其他行业企业开拓业务考虑问题的方式是类似的,应该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内因——就是目前企业能力能否胜任业务的开拓;外因——业务拓展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方向。

(1)内因——企业所具有的能力和行政许可

建筑设计企业随着我国近几十年改革开放,而得到飞速发展,企业数量和从业人数较过去有了很大增长,企业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以下的分析也主要是针对大、中型实力较强建筑设计企业,他们能够在咨询业务上有所作为。在开拓咨询业务时具有以下优势:A、没有技术上的缺陷和人才上的不足。建筑设计企业开展工程咨询的能力是先天形成的,不存在技术上的缺陷和人才上的不足。也就是说,即使工程咨询有进入上的技术壁垒,对建筑设计企业来说也是不存在的。

B、没有资金上的壁垒。在建筑设计企业内开展工程咨询业务,一般并不需要任何新的有形资源的投入。这与建筑设计企业没有多少流动资金和融资能力薄弱的缺陷不存在冲突。

C、我国建筑设计企业开展工程咨询没有制度上的障碍。把建筑企业传统业务与工程咨询进行结合,并不存在制度上的障碍,也没有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此方面具体的限制规定。

目前已经有许多大院,设置了数量不等的咨询、勘察、承包、监理、造价、项目管理等多种经营二级机构。开展了一定数量的国内外咨询业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我们整个行业咨询业务的发展都极其宝贵。

(2)外因——业务拓展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方向

A、不断拓宽服务领域。长期以来,开展工程咨询服务的项目很少,主要集中在国家计委审批的项目,同时,我国开展工程咨询服务的公司业务领域也非常狭窄。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工程咨询的业务范围必须拓宽。

B、在服务好国家发改委新建项目的同时,还要服务好技改项目、科技项目及财政投资项目。

C、要转变工程咨询的服务观念,将服务政府为主向服务市场为主转变。工程咨询服务要多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依据,扩大工程服务覆盖面。

D、积极服务于政府投资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公益性项目建设是政府投资、造福于民的事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投资将主要用于公益事业,这一块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E、发挥自身本地化的优势,服务好境外投资的项目,利用好我们的技术优势努力开拓境外工程市场。

F、不断拓展服务深度,向全过程服务延伸。目前工程咨询主要为建设项目提供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或评估服务,服务范围过窄,今后建筑设计企业可凭借在工程咨询方面的智力优势,延伸工程咨询的业务链,实施从项目规划和策划、项目建议、项目融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审查工程、造价咨询、招投标代理服务、项目管理、工程监理、项目后期评估等全过程服务。

G、建筑设计企业在开展工程咨询业务以后,应该继续跟进,争取获得其后的总承包业务,追求项目全过程服务,和单个项目利润最大化。

5.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咨询业务开拓面临的问题

(1)国内有关咨询服务的体制不够健全和完善

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时期,市场规则还不完善,法制观念相对淡薄。总的来说,我国工程勘察设计咨询行业的(管理法规和技术法规)法制建设滞后,尚形不成完善的法规体系,咨询业内名词术语混乱;咨询服务的程序、阶段、内容、深度不统一;专业标准间不够衔接;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多头管理亟待改善。

与建筑设计市场相比较,建筑设计行业咨询市场显得还不成熟,还没有形成承担项目咨询服务的信息渠道,咨询招投标制度也不够完善,公平与透明,缺乏有效监管。没有起到鼓励先进,选取高水平企业承担业务的目的,从而阻碍行业的发展。(2)建筑咨询收费体系尚未建全,且收费标准不尽合理

我国的建设项目咨询收费标准是1999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计价格【1999】1283号)该收费标准一直沿用至今。收费标准主要有五大部分,即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项目建议书、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工程咨询人员工日费用标准。该标准的出台对当时建设工程前期咨询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随时间推移,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问题:

A、在收费标准执行中,没有设立下浮限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咨询公司良莠不齐,一些公司为了承揽项目,不惜采取低价策略,使市场出现恶性低价竞争局面,有些项目签订咨询合同的价格只有1263号文标准的20%或更低。高价不一定高质,低价肯定低质。任凭此种现象的蔓延,必然会阻碍行业的良性发展,挫伤企业的积极性。B、随着现代建筑技术及建筑水平的发展,建筑工程较以前有了巨大变化,建筑更加复杂,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263号文所列的服务项目,已经无法涵盖现在建筑工程咨询服务向工程设计两头延伸的内容,例如项目的前期策划,商业咨询,工艺咨询以及项目工程建设期间的项目管理等都不在1263号文所列的服务范围之中,使国内建筑设计企业在承接建筑工程咨询项目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向业主提供国家的收费依据,使这些企业在合同谈判中处于不利境地,有时为了承接项目只好牺牲企业的利益。

(3)国内建筑设计企业在开展咨询业务时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国外建筑工程咨询业是一个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技术服务业,建筑水平越高的地区和国家这种特点就更加明显。建筑设计咨询企业发展的根本是人和人所掌握的技术,国内的大多数民用建筑设计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一般将主要的人力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企业当前的主业——建筑工程设计之中,而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更多的是“通用”技术,一个被同行都容易掌握的技术,是无法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建筑咨询恰恰需要的是企业在某一个领域的特长,你必须在某一个领域有你独到的技术和专长,尽可能地最大限度的满足业主项目建设的技术需求,才能够服务好项目,服务好社会。

(4)国内建筑设计企业在咨询业务中缺乏与国际先进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我们必须承认在现代建筑技术上我们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我国建筑设计水平在近十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迅速缩小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除了我们政府及行业协会做了大量有效的管理引导工作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建筑设计企业开展广泛的中外合作设计以及中外技术交流,在与国外高水平建筑师的合作中,我们确实学到了国外建筑师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想,提高了我们自己建筑师的水平。建筑咨询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应该借鉴建筑设计经验,通过与国外先进建筑咨询企业的合作交流,尽快提高我国建筑咨询企业和建筑咨询工程师的技术水平。

6.对策建议(1)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应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建筑咨询招投标管理办法,使该部分工作纳入政府监管范围,使建筑咨询市场有序和良性发展。(2)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应协调制定新的建筑咨询收费标准,并关注两个方面。

A、在确定收费标准后,应明确规定收费标准的上下浮动比例,建议上下浮动比例不得超过标准的20%。B、为适应建筑咨询业的发展,对服务的范围应做调整,增加建筑工程设计向两头延伸的技术咨询服务内容,例如项目策划、工艺咨询、项目管理„„等,并制定相应工作内容标准。

五、行业工程项目管理及总承包业务发展现状及特点

借鉴专业设计院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总承包经验,为了更好地拓展建筑设计企业业务、扩大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筑设计企业也在逐步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总承包业务,但由于建筑设计行业自身特点,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特别是由于建筑设计企业缺乏专有核心技术、加上市场与业主的认可度有限,建筑设计企业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总承包业务还在探索阶段,其业务比例也较低,其中工程项目管理约占0.4%,但工程总承包比例有较大提高,已达26.51%,表明建筑设计企业开展工程承包业务有突破性进展,其特点:

1.能够开展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的建筑设计企业还是少数,只有具有一定规模与实力的企业才有能力开展这项业务,绝大多数建筑设计企业没有涉足这一领域。调研中,仅有少数大院开展这一业务,而中小设计院几乎没有涉足这一业务。

2.建筑设计企业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总承包业务,无论从组织结构、资源配备、人力资源、专有技术及管理能力等方面,均处在初始阶段,需要经历与经验的不断积累,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3.目前还缺少完整配套的建筑设计企业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总承包的法律法规与标准,以建筑设计企业为龙头的工程项目与工程承包业务开展还很不规范。

4.建筑设计企业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取费标准较低,经济效益不很乐观。

5.建筑设计企业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总承包业务潜在风险较大,还不具备较强的融投资能力,与国际惯例差距较大,如何防范、规避项目风险,也是建筑设计企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6.全社会对开展以建筑设计企业为龙头的工程项管理及工程总承包业务还有一个认识过程,部门利益,投资利益也是影响这一业务开展的阻力之一。

六、行业多元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早在九十年代,建筑设计企业就开展过多元化业务,而且种类繁多,既有成功的范例,但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究其根源,是对企业自身优势分析不透,没有把握建筑设计企业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设计企业要开展多元化业务,必须以建筑设计业务相关业务为基础,如开展前期策划、设计咨询服务、建筑造价咨询、建筑装饰业务、建筑监理、建筑景观园林业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总承包业务、房地产业务等。其中尤以全过程的工程咨询与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总承包为重点。除此之外,还应包括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内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等潜在市场领域业务。

从调研中了解到建筑设计企业开展多元化有以下特点:

1.地区发展不平衡

统计显示,在全国各大地区,目前本行业在开展多元化业务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仅以2008年为例,非传统设计业务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华北地区是44.42%;西南地区是25.8%;华东地区是20%左右;而西北、东北、中南两地区仅有个别企业从事传统建筑设计以外的业务,并且总量甚微。

在多元化业务发展上存在的地区不平衡现象,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地区的市场发展和业主群体的成熟程度,由此也就形成了在各地市场上业务需求的不同。

2.企业发展不平衡

从统计情况来看,目前在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方面,各企业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08年的统计数字显示,部分企业的非传统设计业务,已经达到了企业总营业收入的60%以上,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中元国际工程公司的非传统业务营业收入达5.4亿多,占其当年营收总值的63% ;重庆市建筑设计院达1.84亿多,占其当年营业收入总值的61%。也有部分企业多元化业务正在逐步成为企业新的发展增长点。如甘肃省院2008年非传统业务的营收占比达30%;上海现代设计集团2008年达到近20%。但在回收的“调研问卷”中绝大多数企业(约占统计数75%的中、小建筑设计院),仍然坚守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业务领域,并没有开展诸如全过程咨询、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等延伸业务。

以上情况说明,开展多元化业务,尤其是拓展一体化的服务产品,需要有资源的集聚、能力的培育以及市场的需求等各方面的条件,为此从统计情况来看,开展多元化业务比较好的企业,一般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且近年来在内部资源集聚、能力培育等方面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和资源。

3.一体化业务增长迅速

从统计数字来看,近两年本行业在多元化发展方面,其中一体化业务的发展独领风骚--各地这方面的业务增长迅速。从回收的“调研问卷”统计,不少会员单位2008年与2007相比较,在诸如工程咨询、项目管理以及工程总承包等方面的业务发展,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为110.71%;甘肃省院为76.35%;江西省院为666%(该院原来这项业务的计数较小);上海现代设计集团为43.2%;重庆市院为50.1%;山东省院为49%;烟台市院为20%;等等。也有个别企业这方面的业务出现了下降,如:中南设计院下降了38.94%;中建西南院下降了42.6%,但据悉2009年部分会员单位预计在一体化服务业务上会取得历史性的突破,比如中建西南院已承接了约3亿元的工程总承包业务;又如天津市院在手的一体化服务业务有2亿元之多。

由于一体化服务通常单项产值较高,因此一旦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就可能形成企业新兴发展极,使企业发展迅速跨上新台阶。另外从统计情况看,一体化服务的需求潜力,随着行业市场的不断成熟正在各地迅速蔓延,并逐步凸现出来。

4.多元化业务总量还是偏少,没有形成业务主体

经济效益也相对偏低,加上资源管理方面还不十分成熟,未来发展有待深入研究。

七、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特点

科技创新力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列为国家战略,并提出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建筑设计企业是以人才为中心,以技术服务为支撑的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历来都是发展的灵魂。

1.科技创新意义重大

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快慢,首先决定于政策的保障程度及这个国家精神风貌对群体创新意识的影响。2003年建设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导则》的通知中明确表示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是富有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与管理勘察设计咨询企业的知识产权,鼓励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丰富与发展原创性智力成果,增加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尊重并合法利用他人的知识产权。

另外,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表示,要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保障。

加快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内、国外的市场竞争中,也同样印证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个颠簸不破的真理,这说明无论是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个企业,不进步、不发展就会在市场规则的制定中被边缘化,被剥夺发言权。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已经见证了无数行业、无数企业的浮浮沉沉、起起落落,这就警示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并未雨绸缪,做好各方面的应变准备。

2.我国建筑设计企业科技创新现状

(1)科技创新意识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设计单位的管理层对企业的科技创新都比较重视。企业普遍认识到,要争取可持续发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企业有信心在将来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也相信科技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收入。

尤其是原来储备了我国勘察设计行业主要科技进步力量的国有大院,几十年的技术沉淀使他们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积累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承担了诸多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的设计,并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

上海现代设计集团从科技创新、原创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内部激励、评优机制等方面,建立起了集团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的五级组织机构:技术委员会、科技大会、技术发展部(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技术中心、各分子公司技术部门。集团每年的科研投入3000万。自主研发了大跨度结构设计、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软土地基基础设计、既有建筑改造加固和保护设计等技术,同时,集团成立了信息中心,全面部署涵盖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电子商务管理平台,并凭借远程视频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斥巨资更新的局域网络,使集团的设计师率先享用起“万兆主干线,千兆到桌面”的网速,能随心运用各类CAD设计软件,并和分布在全国的20多个分支机构实现联网,确保所有设计文件有统一的规范标准、质量和绘图方式,便于统一管理。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有3个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经国家建设部批准设立的行业研究中心和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个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设立的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完成1000余项科研项目研究和规范的编制工作,获科研奖300多项。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科研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7项,获部科技进步奖68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133项。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一直将自主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承担了很多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的设计,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技术创新工作,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如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结构整体力学行为及抗震性能综合研究、钢结构抗火设计与火灾安全、上海世博园区消防及紧急疏散系统导则,2010世博会主题馆大跨度空间杂交张拉钢结构屋盖的分析设计技术与施工过程模拟研究,等等,此外主编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培养了科技人才,提高企业技术能力。

(2)科研投入水平

建筑设计企业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普遍不是很高,调查中大部分企业无法回答确切的投入比例,也没有明确的预算,比较多的是按科研项目来申请和投入科研经费。各个院的差距比较大,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以占营业收入10.71%的科研投入成为科研投入水平最高的建筑设计企业,其他如山西省院、河北保定市院、中南院、华艺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科研投入也在2%-5%之间,属于科研投入力度比较大的企业。

(3)科技创新类型

建筑设计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建筑原创与工程技术科技创新两个方面。建筑原创是指建筑设计方案创作方面的求新,工程技术科技创新是指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工程技术的创新。建筑设计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和结果大都直接与所承担的设计项目有关,多是结合生产而进行的。

建筑原创:建筑原创是指建筑设计方案的自主创作,建筑原创应着重其建筑设计的开创性的一面,着眼于用开创性的观念探索一条基于我国国情和文化底蕴之上的建筑设计之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建筑原创,绝不是盲目地跟风创作,更不是满足于原汁原味地体现某风格流派,而是在建筑设计中开创出新的理念和手法,其反映在建筑造型和空间处理上应具有独特性、或功能模式上的新拓展,或建筑技术、材料使用上的合理并不拘一格。

工程技术创新:建筑工程是多门学科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近年来,随着新的设计理念、创新的建筑形式、结构体系、新材料等的层出不穷,给建筑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成为了企业技术进步的引擎。结合工程项目进行的技术创新是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如超限结构体系(超高层、大跨度结构)、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建筑防火、建筑材料等等。

(4)专有技术和专利

很多专业设计院如化工院、冶金院、电力院拥有专利技术,总体来说,拥有专利技术的民用建筑设计院比较少,但调查中也发现有一些建筑设计企业拥有自己的专利,如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拥有各类专利技术9项。相对工业类专业院来讲,建筑设计企业对自己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还较薄弱。

(5)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

企业只有将获得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企业科技创新才能持续,也只有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成果才是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才能持续,是有生命力的科研成果。有部分企业在取得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专业工程技术,开拓了新的服务领域,如航空港口物流工程、医疗建筑工程、超高层房屋建筑、节能检测技术,也有企业针对未来的市场需要、提前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科研开发,如建筑环境技术、地下空间利用等等,以取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

3.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企业环境

国家已经提出来必须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是大环境的要求,然而,对于大多数设计企业而言,基于种种的原因,科技创新并没有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开展,他们还是满足于有任务就接,低水平重复劳动的状态,企业内部的主要精力与资源配置都是向生产承担部门倾斜,企业追求的是完成更多的生产任务,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科技创新被看成是成本而没有获得应有的支持。

在这种关注眼前利益的环境下,企业内部的分配制度也是唯产值导向,很多高端人才的收入甚至不如一般的绘图人员,出现了“脑体倒挂”的现象,严重打击了高端人才的积极性。这种过分短视和功利的环境实际上是不利于创新的,因为很多时候科技创新并不是一有投入就立刻产生回报,创造一种宽松的创新环境是必要的。

(2)科技创新的生产力转化程度较低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科技创新的生产力转化程度较低,首先是市场的问题,花费了人力财力开发,却不去推广,导致创新的效果不明显,这也是一些企业不愿意在技术创新上投入经费的原因之一;其次是经济的因素,多数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成本过高,研究出来不一定能得到回报,这是阻碍技术创新的主要经济因素。

(3)创新人才短缺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人员的素质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要促进我国设计企业的科技创新,需要有创新型的人才。

随着加入“WTO”以及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国有设计单位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人才流失的问题。这种人才流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区域性的人才流失,也就是受区域经济和政策的影响,骨干专业技术人员(也是科技创新的主要人员)流失到沿海大城市;二是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流到私企和外企;三是技术人才流到房地产等投资性企业。

(4)科研投入严重不足

对技术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认识不够;适于技术创新的风险资本还不够多,用于创新上的资本微乎其微;勘察设计行业技术创新缺乏必要的社会合作;同行业间在低水平上过多竞争,重复建设,降低了技术创新实力;国家对建筑设计行业的投资力度还不够大。

4.对策

(1)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

科技创新的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提升企业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完善组织构架,理顺科研创新体系。明确科研管理各相关单位、部门的定位、职责和相互间关系,建立科研工作实施细则、科研创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使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有利于调动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形成促进科技进步的动力。

(2)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鼓励自主创新

有投入才会有产出,《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合理的科学技术发展布局,力争在若干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跨越发展,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2%,使我国成为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大国,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奠定基础。

科技创新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一些基础性的科技创新研究,不能在短期出效益,然而从长期来看,却有着巨大的市场价值。因此,在科研投入上不能犯短视的毛病。

建筑设计产品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而这一部分的投资也是我国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建筑设计的科技创新意义重大。从考虑工程全寿命使用周期内的可靠与安全,投资效益、资源节约、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出发,目前,科研创新的热点新技术领域有:绿色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建筑节能、历史建筑保护、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复杂结构体系等等。

(3)促进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

由于缺少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和服务部门,企业的科研成果往往被束之高阁,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一方面束缚了企业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一方面又使很多企业重复进行类似的科研攻关,从全行业的角度来看,是对人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同时也阻碍了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高层次的技术管理活动,目前,建筑设计行业内还没有找到和形成有效的转化途径,成果多、转化少,且转化后很难取得重大经济效益。

建议行业管理部门制定鼓励科技转化的政策和办法,积极培育和引进第三方机构来担负科技成果生产力转化工作。

(4)加强科技创新用人机制改革

建筑设计企业必须加强用人机制改革,只有建立一个好的体制、一个灵活的机制,重视企业的科技创新战略,加强现有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才能把人才留住。

科技创新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科技创新的经济效益无法在短期显示。因此,对科技创新人员的分配机制就不能沿用传统的按经济效益的方式,而应该采用特别的分配方式。

建立建筑设计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机制,其核心是要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设计人员的科技创新,其中,薪酬体系是建立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技术培训,使企业的技术队伍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更新观念,才能走在新技术革命的前列。

企业想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重视培训。建筑设计企业要在科技创新上有所作为,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作用,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重点做好技术岗位、技术骨干和拔尖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关键岗位、核心技术人员的交接班。尤其是对历史悠久的大院而言,做好交接班的工作尤为重要,要尽量给年轻的技术人员创造条件,多一些鼓励和指导,多一些锻炼的机会和实践经验,使他们尽快挑起大梁,早日完成交接班的任务,形成一支技术拔尖、管理有力的年轻有朝气的骨干队伍。

(5)建立科技创新奖励制度

科技创新奖励制度是人才奖励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把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实行重奖作为一项重要政策来实施,这有利于形成有利创新的环境,起到鼓励创新精神的作用。

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科研工作考核力度,把科技进步情况列入到经营者业绩考核和公司的评比中去,合理设定考核指标和权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这些举措,加强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以结果为导向,强调管理效能,注重责任到位,强化监督、反馈,提高了执行力。

(6)建立科技创新的企业文化

创新企业文化,就是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做出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它是顺利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提高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创新企业文化带来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文化具有柔性管理、人性管理等特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优秀的企业善于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现代管理之中,以此作为企业不竭的发展动力。以人为本要求在企业内部要千方百计地实现和满足员工的自尊和自我表现,关怀员工的高品味需求,将企业建设成为员工的精神家园。在此基础上,企业构筑人才高地,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人才群体。

第二,通过创新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手段,充分挖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和员工的忠诚度。创新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实现员工的自我激励。

第三,良好的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提升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文化是凝聚在产品及其品牌上的企业精华,又渗透到企业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群体风格之中。

建筑设计的科技创新是一项团队性工作,需要多学科跨专业的设计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因此,团队建设是勘察设计企业提升凝聚力、提升人力资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创新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1 2008年建筑设计行业业务完成情况表

第五篇: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行业研究报告的定义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交付时间】3-8个工作日,特殊要求另行约定 【报告格式】PDF版+WORD版+纸介版(限一份)

【售后服务】一年,目录范围之内,免费提供内容补充,数据更新等服务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商、渠道商、业务(销售)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最新的一手市场资料;

·对办公用品产品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办公用品产品相关的行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办公用品行业公开信息;

·办公用品业内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季报、年报和其它公开信息;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图书馆、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对行业的重要数据指标进行连续性对比,反映行业的运行和发展趋势; ·通过专家咨询、小组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核心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报告简介

主要内容:办公用品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行业的发展环境、市场分析(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生产分析(生产总量、供需平衡等)、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组群、竞争因素等)、产品价格分析、用户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主导驱动因素、行业渠道分析、行业赢利能力、行业成长性、行业偿债能力、行业营运能力、办公用品行业重点企业分析、子行业分析、区域市场分析、行业风险分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相关的经营、投资建议等。

本报告分专业版(十六章)和资深版(二十一章),研究框架全面、严谨,分析内容客观、公正、系统,真实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办公用品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是企业进行市场研究工作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可作为金融机构进行信贷分析、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证券分析、投资分析等研究工作时的参考依据。以下是报告的详细目录: 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资深版)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办公用品行业界定和分类

1.行业定义、基本概念

2.行业基本特点

3.行业分类

第一章 办公用品行业国内外发展概述

一、全球办公用品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办公用品行业发展现状

2.主要国家和地区发展状况

3.全球办公用品行业发展趋势

二、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发展概况

1.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2.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2015-2016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二、国际贸易环境

三、宏观政策环境

四、办公用品行业政策环境

五、办公用品行业技术环境

第三章 办公用品行业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

1.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2.办公用品行业市场饱和度

3.影响办公用品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4.2016-2020年办公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二、市场结构

三、市场特点

1.办公用品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2.技术变革与行业革新对办公用品行业的影响

3.差异化分析

第四章 区域市场分析

一、区域市场分布状况

二、重点区域市场需求分析(需求规模、需求特征等)

三、区域市场需求变化趋势

第五章 办公用品行业生产分析

一、产能产量分析

1.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

2.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产能及增速

3.影响办公用品行业产能产量的因素

4.2016-2020年办公用品行业生产总量及增速预测

二、区域生产分析

1.办公用品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2.重点省市办公用品行业生产状况

三、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1.行业供需平衡现状

2.影响办公用品行业供需平衡的因素

3.办公用品行业供需平衡趋势预测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六章 细分行业分析

一、主要办公用品细分行业

二、各细分行业需求与供给分析

三、细分行业发展趋势

第七章 办公用品行业竞争分析

一、重点办公用品企业市场份额

二、办公用品行业市场集中度

三、行业竞争群组

四、潜在进入者

五、替代品威胁

六、供应商议价能力

七、下游用户议价能力

第八章 办公用品行业产品价格分析

一、办公用品产品价格特征

二、国内办公用品产品当前市场价格评述

三、影响国内市场办公用品产品价格的因素

四、主流厂商办公用品产品价位及价格策略

五、办公用品产品未来价格变化趋势

第九章 下游用户分析

一、用户结构(用户分类及占比)

二、用户需求特征及需求趋势

三、用户的其它特性

第十章 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二、替代品对办公用品行业的影响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互补品分析

一、互补品种类

二、互补品对办公用品行业的影响

三、互补品发展趋势

第十二章 办公用品行业主导驱动因素分析

一、国家政策导向

二、关联行业发展

三、行业技术发展

四、行业竞争状况

五、社会需求的变化

第十三章 办公用品行业渠道分析

一、办公用品产品主流渠道形式

二、各类渠道要素对比

三、行业销售渠道变化趋势

第十四章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一、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销售毛利率

二、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销售利润率

三、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总资产利润率

四、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净资产利润率

五、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产值利税率

六、2016-2020年办公用品行业盈利能力预测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十五章 行业成长性分析

一、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销售收入增长分析

二、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总资产增长分析

三、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固定资产增长分析

四、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净资产增长分析

五、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利润增长分析

六、2016-2020年办公用品行业增长预测

第十六章 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一、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资产负债率分析

二、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速动比率分析

三、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流动比率分析

四、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利息保障倍数分析

五、2016-2020年办公用品行业偿债能力预测

第十七章 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一、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总资产周转率分析

二、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净资产周转率分析

三、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四、2011-2015年办公用品行业存货周转率分析

五、2016-2020年办公用品行业营运能力预测

第十八章 办公用品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一、***公司

1.企业简介

2.办公用品产品特点及市场表现

3.生产状况

4.销售及渠道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二、***公司

1.企业简介

2.办公用品产品特点及市场表现

3.生产状况

4.销售及渠道

……

十、***公司

1.企业简介

2.办公用品产品特点及市场表现

3.生产状况

4.销售及渠道

第十九章 办公用品行业进出口现状与趋势

一、出口分析

1.过去三年办公用品产品出口量/值及增长情况

2.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分布情况

3.影响办公用品产品出口的因素

4.未来三年办公用品行业出口形势预测

二、进口分析

1.过去三年办公用品产品进口量/值及增长情况

2.进口办公用品产品的品牌结构

3.影响办公用品产品进口的因素

4.未来三年办公用品行业进口形势预测

第二十章 办公用品行业风险分析

一、办公用品行业环境风险

1.国际经济环境风险

2.汇率风险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3.宏观经济风险

4.宏观经济政策风险

5.区域经济变化风险

二、产业链上下游及各关联产业风险

三、办公用品行业政策风险

四、办公用品行业市场风险

1.市场供需风险

2.价格风险

3.竞争风险

第二十一章 有关建议

一、办公用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用户需求变化预测

2.竞争格局发展预测

3.渠道发展变化预测

4.行业总体发展前景及市场机会分析

二、办公用品企业营销策略

1.价格策略

2.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

3.促销策略

4.服务策略

5.品牌策略

三、办公用品企业投资机会

1.子行业投资机会

2.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3.产业链投资机会

报告附件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一、规模以上办公用品原材料供应商、渠道销售商、竞争企业通讯录。包括:法人单位代码、法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行政区划代码、通信地址、区号、电话号码、传真号码、邮政编码、电子邮箱、网址、工商登记注册号、编制登记注册号、登记注册类型、机构类型……

二、规模以上办公用品竞争企业信用状况及财务数据。主要内容包括:主营业务活动、行业代码、年末从业人员数量、全年营业收入合计、资产总计、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工业增加值、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合计、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利润总额、亏损总额、利税总额、应交所得税、广告费、研究开发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主要图表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图表:2016-2020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重点企业市场份额 图表: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区域结构 图表: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渠道结构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需求总量 图表:2016-2020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需求总量预测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需求集中度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需求增长速度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市场饱和度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供给总量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供给增长速度 图表:2016-2020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供给量预测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供给集中度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销售量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库存量 图表: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企业区域分布 图表: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销售渠道分布 图表: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主要代理商分布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产品价格走势 图表:2016-2020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产品价格趋势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利润及增长速度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销售毛利率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销售利润率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总资产利润率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净资产利润率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产值利税率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总资产增长率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净资产增长率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资产负债率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速动比率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流动比率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总资产周转率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应收账款周转率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存货周转率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产品出口量以及出口额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出口地区分布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进口量及进口额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进口区域分布 图表:2011-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对外依存度 图表: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投资项目数量 图表: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投资项目列表 图表:2015年中国办公用品行业投资需求关系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行业研究报告特色及用途

行业发展研究系列报告,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主要研究内容,是我司发布的针对企业市场研究工作的重点产品,同时也可作为银行、证券、基金、投资公司等进行行业分析时的参考资料。从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来看,我司的行业发展研究系列报告具有以下特色:

一、内容全面

行业发展研究系列报告分专业版和资深版两个版本,专业版共十六个章节,资深版共二十二个章节,研究内容涉及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概况、政策环境、市场规模、市场集中度、需求和供给、价格、财务指标、竞争格局、用户行为、产业链上下游、渠道、进出口状况、重点企业、重点子行业和细分地区等,并穿插了分析师和相关专家的结论、观点和建议,报告内容全面、翔实、客观、公正。

二、结构严谨

一个行业不是单独存在的,它的发展受到宏观经济、区域经济、相关产业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行业发展研究系列报告以行业本身的运行为研究核心,并结合影响行业运行发展的其他各类因素,形成一个结构严谨的研究体系,采用系统评价的方式,对行业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

三、产业链延伸

在对产业链的研究过程中,行业发展研究系列报告除了对关系最为紧密的上下游产业进行深入分析之外,还对替代品、互补品所在的行业进行详细论述,从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切入,扩大研究范围,以便更好、更准确地对行业发展的环境、成本、市场需求等做出判断。

四、区域分析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之间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对于产业的发展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研究中国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时,如果不对区域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则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必定不够。我司利用长期积累建立的区域经济数据库优势(该数据库内容覆盖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

区,300多个地级市、2000多个县的详细经济指标。),在行业发展研究系列报告里,深入分析了行业在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状况,便于企业采取有针对性的经营策略,也便于金融机构更好的进行投资或信贷决策。

五、全球化视野

相比于欧美等国,中国经济起步较晚,很多产业的发展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所以,分析行业的国际发展状况,研究国际市场的成熟经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司发布的行业发展研究系列报告,不仅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还重点分析了全球的经济、金融、贸易等形势变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对中国地区行业的发展进行评价、预测和建议。

六、前瞻性

行业研究报告的意义在于了解过去、掌握现在、把握未来。我司通过对行业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对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相关产业进行比较研究,进而定性地预测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提出前瞻性的观点和相关建议,作为企业或金融机构进行市场研究、行业分析工作时的参考。

下载行业研究报告-2017-2022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预测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业研究报告-2017-2022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预测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凉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中国凉茶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报告版本】2015资深版 【交付时间】3-8个工作日,......

    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行业研究报......

    中国计算机应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中国计算机应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交付时间】3-8个工作日,特殊要求另行约定......

    中国烹饪培训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中国烹饪培训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报告版本】2015资深版 【交付时间】3-8个工......

    中国草本饮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中国草本饮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交付时间】3-8个工作日,特殊要求另行约定 【......

    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重大机械装备网:.cn 中国重大机械装备网最新发布《2011-2015年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根据中国重大机械装备网发布的 《2011-2015年中国煤化工装备行业发展研......

    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和行业规模 (一)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近年来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

    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5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一、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和行业规模 (一)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近年来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