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停车场提案
关于我区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管理的建议
在当前珠海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在我市土地资源高度紧缺和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背景下,由于停车设施总量严重不足、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和停车管理不到位而导致了严重的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影响了珠海居民生活质量,严重制约了珠海的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将珠海定位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要求珠海建设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随着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崛起和泛珠三角合作的加强,在沿海与内陆互动发展的驱动下,珠海将成为联系大陆广大中西部内陆与港澳的门户。未来随着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及珠港澳大桥的开通,我市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交通枢纽、旅游胜地地位的日渐显现,必将带来更加繁忙的交通和更多的停车需求。因此,加快我区停车设施建设规划及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一、我区停车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区配建停车场规划建设与使用跟踪管理脱节。
各部门对配建停车场的建设缺乏跟踪监督,建设单位是否按规划要求配建停车场或配建停车场是否被改变用途,有关管理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主要表现为:一是对规划的执行不力。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大型饭店、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商业街、住宅小区等都必须按建设面积配建或增建一定比例的停车场地,但是由于开发和经营者往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新建改建时并没有在建设区域内留出或配建与自己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导致许多大型建筑和商业区停车场地明显不足。二是停车场地被挪用。有些建筑虽然在建设时按规定配建了停车场,但由于后期的监督管理不严,已建的停车场被挪用或被改成了经营场所。这对原本就不足的停车场地来说是雪上加霜。
2、我区公共停车场供给空间分布不均, 布局与城市用地需要进一步协调。公共停车场设施简陋,和路内停车场设置缺乏统筹考虑,严重影响使用率。
公共停车设施主要集中在拱北,占到了全市的一半以上。另一个市级商业中心-吉大商业中心,与之相匹配的公共停车设施仍比较缺乏,而前山和上冲等其他几个片区的公共停车场较少。此外公共停车场类型单一,大部分为露天设置,停车设施简陋,在道路上缺乏明显的指示标志,车辆进出和停放缺乏合理的组织与设计,影响了用率。
3、我区路内违章停车乱象严重,路内停车多不收费,咪表管理未形成规模。
由于违章停车路段的大量存在,加上监管力度不足,使得这种路边违章停车的现象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有增无减,严重干扰了违章停车路段正常的交通功能。如在餐饮业比较发达的路段,因缺乏配套停车设施,周边也没有足够的公共停车位提供,造成就餐时间违章停车现象的产生,导致大量车辆在商业街两边随意停放。我区现有路内停车除了在拱北及吉大几条道路实施咪表管理外,其它路内停车几乎全为免费停车,不能发挥咪表停车管理系统的优势。
二、对我区停车场建设规划及管理的几点建议。
从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引导城市停车设施发展,加强城市停车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以缓解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矛盾,现就我区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大停车设施配建力度,合理规划公共停车场,科学合理设置路内停车,统一协调,引导我区停车业健康有序发展。
我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遵循以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停车场为必要补充为原则,用系统思维来通盘考虑,实现停车发展与城市发展目标相协调。严格落实《珠海市停车场管理办法》,按照适度超前并兼顾弥补历史配建缺口的原则,统筹完善我区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及管理。进一步提高居住、医院、学校等建筑停车配建指标;适度控制办公停车设施规模。在口岸、商业中心、公共服务场所等区域重点配套建设停车场。加强对停车设施规划、配建落实和实际使用情况的监管,对挪用配建停车用地、停车设施配建不足及规划执行不力的行为,由规划、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责令整改恢复并依法实施处罚。
结合我区停车供需情况和未来车辆停放的需求,分区域规划公共停车场用地的布局与规模。按照《珠海市停车设施规划(2007-2012)》的指导,对我区公共停车场基于专项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补充,同时考虑城市新的发展变化。对于商业中心地区,如香洲、吉大商业街、拱北关闸地区是珠海市当下及未来商业、旅游观光等的重点地区,也是城市停车问题和矛盾相对突出的地区,此类地区应为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的重点地区。对于建成区及老旧小区,应尽量结合原有停车场进行改造扩建。对于城市新区的公共停车场布局,应结合商业、餐饮等用地类型科学布设。另外,统筹公共停车场和路内停车场规划设置,确保停车场合理均匀分布,保证停车使用效率。
由公安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综合考虑我区区域环境、道路宽度、交通流量、疏导能力和居民需求等因素,进一步完善路内停车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对拱北、吉大、新香洲中心地区,以严格控制为主,有限满足市民短时和夜间停放需求以及学校、医院等高峰停放需求;对非中心城区,以适度供应为主,视情提高道路停车泊位数量,适当满足停放需求。加强学校、医院等周边高峰临时停车管理,调整完善禁停、临时停放等标志标识。随着土地利用、交通量、停车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泊位的设置,对设置不合理的路内停车场应予以及时撤除和改进。充分发挥路内咪表管理优势,规范路内停车管理。强化违章停车监管处罚手段,持续开展违法停车等专项整治和严格管理,确保我区范围内停车秩序和道路畅通有序。
(二)、整合停车资源,实现错时停车资源共享,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将内部停车设施在非工作时间对大众提供停车服务。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共享车位、错时停车”的创新理念,积极探索车位共享新模式,让有限的停车资源实现最大化的利用,从而缓解我区停车难的现实问题。针对政府部门、学校、医院车辆停放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晚上有大量停车泊位闲置,而附近住宅小区白天车位相对较空,停车高峰均出现在傍晚以后的现状。探索与周边社区签订了《资源共享协议》,采用错时停车互相开放的办法,使公共部门与周边社区在停车问题上实现 “双赢”。由此提高了双方原有停车位的使用率,从而缓解了公共部门白天停车难和社区内晚间停车难的矛盾。除此之外,以政府为主导,鼓励有条件的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将内部停车设施在非工作时间提供停车服务,让闲置车位成为一种大众共享的社会资源。
(三)、因地制宜、多策并举,充分利用停车资源和空间,着力缓解我区停车难矛盾。
对于居民区密集地段,在不影响小区安全,不占用小区消防通道前提下,经居住小区业主同意,可统筹利用小区的空余场地及相关空间,改建扩建临时停车设施。另外,发挥道路停车联席会商机制作用,在不影响道路交通和治安管理的前提下,在小区周边道路设置夜间临时停车泊位,由街道社区统一组织夜间临时停车,并落实所停车辆的日间驶离措施,确保白天交通通畅。
对于我区用地紧张地段,可修建立体停车和机械式停车设施, 充分利用空间。以珠海昌安假日酒店停车场为例,为解决停车泊位紧缺的问题,酒店利用占地面积约400㎡的狭小场地,投资修建了四层高的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可供泊位105个。而若按每一辆小型车路边停车需要面积为10-15㎡算,同样面积的场地能停放数量四倍车辆,相比较综合经济效益很明显。
此外,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停车管理中的成功经验,鼓励采用网络资源信息平台,如“车巢网”、“My车网”闲置车位共享平台。大力推进停车设施新技术应用,发展交通诱导系统,为驾驶员提供停车点位置及空闲率信息,合理高效利用停车位资源,充分提高停车位的使用周转率。
(四)、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范停车场管理,明确各部门责任及跟踪监督。
2012年3月1日,市政府颁布实施了我市首部《珠海市停车场管理办法》,对停车场管理和经营进行规范,对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进行了划分。但在实际情况中,停车场管理乱象仍普遍存在。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更具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从法律层面更明确更具体地完善和规范停车场的管理。
停车设施建设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城市发展水平和精神面貌,关系到我市现代宜居城市建设、幸福珠海建设和经济特区的形象。“宜居城市”已经成为珠海市的金字招牌。然而,除了自然环境,实现社会环境的“宜居”也是应有之义。交通顺畅有序、生活方便便利是宜居城市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因此加强城市停车管理,科学规划我区停车场建设,改善我区交通环境势在必行。一方面要立足当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缓解居住区、学校、医院等社会呼声强烈、供需矛盾突出区域的“停车难”矛盾。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进一步完善停车体制、机制和法制,加强停车规划制定、政策研究和信息化建设,促进我区停车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由此,使我区乃至珠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宜居”。
提交人:
第二篇:提案
“就学难”,一直是个热话题。更何况全面二孩放开后,幼儿园将迎来更多孩子。目前我县公办幼儿园占比比较低,“公办民办并举”格局尚未形成,“入园难”普遍表现为“入公办园难”。
基于这一现状,增加县城及乡镇增设一所公办幼儿园及教育机构配套设施。具体措施还应包括:加大幼儿园建设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私立幼儿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扩大招生规模,缓解幼儿园资源不足问题。加强学前教育人员培训培养。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确保孩子健康和安全,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水平和幼儿教育能力。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形成以公办为主,政府主导,少量高端民办为辅的学前教育体系,已解决全面二孩时代来临父母们的后顾之忧。
第三篇:关于提案
关于“农村征地和农民权益保护”的提案
1.提案的提出背景:在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的农民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有征地范围过宽,征地程序不透明的情况存在,以及土地赔偿费用较低,且落实不到位。被征地的农民被迫城市化,生活难以为继,再者是安置方法单一,再就业难度大,使被征地农民失去了最根本的生活保障,并且对被征地农民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2.提案的核心思想:保障被征地农民的权益,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以及他们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和子女受教育问题。
3.提案的社会影响:该提案有助于保障被征地农民权益的保障,这就有助于加快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国家政策的实施。
4.提案的可操作性:该提案还是具有很强的具体的可操作性。
5.该政策实施时可能遭遇的困难及其相应对策:可能遭遇的困难是绝大部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医疗以及子女受教育的权利都会受到影响,这就会严重影响这部分人的生活,就很难对其他地方的土地进行征收导致城市化进程受到阻碍。相应的政策是严格区分用地性质,缩小征地范围,加强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多种土地补偿方式,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建立健全征地补偿工作机制。
第四篇:提案
按照“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要求,围绕**应如何“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力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机制”的主题,提出如下看法与建议:
一、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已走出一条具有**特点的创新之
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率先设立了专司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建立了“两级管理、三个体系、三个层次”的体制框架,较好地转变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职能。坚持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五个机制”、“五个加强”,按照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企战略性改组的要求,积极调整和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加快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开展再就业工程,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由此,不仅初步改变了国有资产结构不合理状况,还对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之路,取得了国有资产结构调整的实效,其主要表现为:
1、国有资产总量在营运质量提高中增长
由于**逐步完善了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监督的体系和机制,使国有资产在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方面有较大突破,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国有资产随着营运质量的提高而不断增长,到2001年底,**地方国有资产总量已达到5257亿元,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245%,比1995年增值2倍。
2、国有资产结构不断趋于优化
随着国有经济调整和国企改革深化,**的国有资产结构不断趋于优化,大型、特大型国企的国有资产占本市企业类国有资产总量的645%。在调整与盘活中,国有资产已逐步向第三产业与支柱产业集中。到2001年底,分布在第三产业的国有资产占本市经营性国有资产的626%,比1995年底提高了约9个百分点,分布在六大支柱产业的国有资产占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的40%。大型、特大型国企的国有资产占本市企业类国有资产总量的645%。
3、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国企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联合,既盘活了国有资产,又推进了产权多元化改造。到2001年底,多元投资主体的国企已占全市国企总数的448%,比1998年提高了155个百分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国有资产存量与社会资本增量的成功对接,有115户公司通过上市、增发新股、配股等多种形式,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700多亿元;通过国有资产存量与国际资本增量的成功对接,全市已累计吸收了外资合同金额达596亿美元,组建了26万户三资企业,由此,不仅在盘活国有资产存量、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效地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
二、加快新一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通过多年的努力,**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目前,**要进一步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加快国有资产结构调整的步伐,还面临一些问题与困难,其主要表现为:
1、原有体制下国有资产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
原有的经济管理体制造成**的国有资产量大、面广。目前,**有一定规模的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逾16万家,分布于15个部门及85个行业,其中,竞争性行业比重较大,达527%,由于体制性障碍,往往有“政企责权不清、国资多头管理、条块权力分割”的问题,影响了国有资产的结构调整和合理流动。
2、国企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的思想障碍尚未完全突破
国企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是国有资产结构调整的一种有效形式。吸收多元投资的渠道可以是国资与外资,也可以是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民间资本。但由于受长期存在的所有制歧视旧观念的影响,往往会造成一些国企的主管部门和企业的经营者,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调整和退出的积极性不高,特别对吸收民间资本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思想障碍,由此,造成国有资产结构调整退出的力度不大。另外有的国企在国有资产结构调整退出变现后的重新投入,依然流向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行业,使国有资产的战线不仅没有收缩,而且造成新的结构不合理。
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监管和运营机制尚未完善
由于按市场化运作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与相关的监管、运营机制尚未健全,目前,在一部分
国企,对经营者缺少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造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缺少安全性的保证。另外,在国有资产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时,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管,造成国有资产转移、私分、侵吞等流失现象屡禁不绝,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
三、加大国有资产结构调整力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机制的建议
1、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大力实施“有进有退、以退为主”国有资产结构调整战略
按照市八次党代会提出的**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机制”的要求,建议:**要按照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资管理职能相分离的原则,加快理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政府委办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在坚持国有资产管理、授权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有进有退、以退为主”的国有资产结构调整战略,加速国有资产“有进有退”的有序流动。一要明确国有独资企业存在的领域和层次;二要加大国有资产对基础性、公益性及先导性等产业领域的投入;三要加快国有资产在适合分散经营、不具备竞争优势的行业和缺乏竞争优势、无发展活力的国企逐步退出的步伐。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有序、规范地促进国有资产流动的同时,要从所有者的角度逐步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的统一,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分级管理体系,加快健全国有资产监管机制,加强对国有资产流动的整体调控,形成适应新形势要求、具有**特点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的新格局。
2、打破所有制的限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
针对**国有资产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为加速国有资产流动,建议:**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打破各种所有制的限制,大胆吸引外国公司、国内外法人、自然人和企业经营者及其群体来整体收购、兼并、受让国有资产和股权。鼓励各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及其群体购买国有资产的产权,并能在国有企业中持大股,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造。使**在新一轮国有经济调整和国企改革中,形成与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在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中,应坚持运用市场化方式规范运作,国有企业的资产评估要提高制度化、透明化程度,形成市场定价机制,国有资产的出售和股权转让,要充分发挥市场中介机构的作用,有效利用国际招商、招投标、拍卖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形成一个用国有资产存量吸收社会增量,用社会增量带动国有资产存量增长的共赢机制。
3、加快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改制、重组,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股权多元化和集团公司的改制、重组,是当前**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和国企战略改组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议: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改制、重组,一定要根据资产、股权与经营的现状,区别情况,通过兼并、剥离、重组、联合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分类实施产权制度的改革。一是对资产实力强、核心竞争力强、主业优势突出的企业集团公司,要积极探索股权多元化,实施集团公司整体的股份制改制,要突破行业、系统、地域的界限,注意优势互补,实现多元资本联合。二是对资产实力相对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主业优势不突出的企业集团公司,可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企业集团公司内进行整合后,剥离出优质资产用于重组。三是对资产规模小、主业日趋衰退,不被市场认同的企业集团公司,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转制搞活。四是对沉淀、闲置的国有资产,在企业集团内盘活有困难的,可采取公开拍卖、转让、融资性租赁等方法,使存量变现。国有资产退出后取得的变现资金,除用来解决集团公司内企业弱势职工的生活问题和偿还部分债务外,应重新投资到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国有企业集团公司要在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中,有效地整合资源,重组后的国有资产,要坚持向优势企业,优良业态和优秀经营者中集中,从而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激活市场竞争主体,把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做实、做优、做强。
4、深化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行人力资源的社会化、契约化管理
深化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有助于建立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议:**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适当分离的原则,重塑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国资出资人要选派素质好、业务精、创新意识强的中青年干部出任产权代表,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行使国资产权代表的职权,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具体负责企业经营活动的经理人,可通过人才市场进行社会化选择。国有企业的产权代表与经理人都必须与投资主体建立以契约为主要形式的委托代理关系,承担国有资产保值责任,并以合同规定的业绩作为确定收入标准和参与要素分配的依据。达不到合同要求的,投资主体可按规范适时解聘产权代表和经理人,以此,深化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大力推行社会化、契约化管理。
5、构筑国有资产的监控运作体系,大力促进对国有资产监管的规范化与法治化
按照十六大有关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的精神,建议:**要率先研究与制定符合wto规则、体现**特点的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规范,在加强法制建设中,构筑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国有资产的监控运作体系。并提议在市人大设立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专门机构,着重加强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运作安全的信息分析,以及研究制订有关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地方性法规,组织实施对国有资产运作的外部监督,并检查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案件的处罚情况,加大对国有资产运作的监管力度,加快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化与法治化的进程。
6、建立国有资产运行的风险防范机制,大力营造社会诚信环境
国有企业要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就要建立资产运行监控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建议:实施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所有者财务管理,对有关国有资产的经营项目、投资项目、筹资项目作出现金流量分析、风险调整贴率分析、肯定当量风险分析和安全边际分析,并需要在内部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内部审计和法律监控三个体系,以有效地防范国有资产营运中的坏账损失和被诈骗的风险发生,以及因违规操作而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国有企业内部的法律研究部门要担当起企业法定权益保护的责任,同时要按照《担保法》和《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对外担保行为监督的暂行意见》的精神,认真监督、检查国企对外担保制度的执行情况,力求避免由于担保不当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损失。增强国有资产的风险防范能力和控制能力,不仅需要企业内部有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为此,大力营造社会诚信环境,也应该成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提案号:0076)
**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复函:
**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走过了近十年的改革历程,初步构筑了国有资产管理、营运和监督框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管理工作体系。这些年来,国有资产始终保持着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
近几年来,本市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不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不断得以调整、充实、完善。在新一轮国资改革中,**将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第十届全国人代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充分总结十年国资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新模式。
加快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是新一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我办在大力实施有进有退的国有资产调整战略、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加快授权经营公司企业集团改制重组、推进企业经营者市场化和职业化、加强国有资产运行监控等方面已有所考虑,部分工作正在进行。根据你们的建议,我办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初步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国资管理工作:
一是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构建新型国资管理体制,逐步落实国有资产所有者基本权能,转变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形成具有**特点的,国有资产有效集中、分类分层,管理、营运和监督相对分离的框架体系。
二是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促进国有资产有进有退、有序流动。进一步收缩国有经济战线,推进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退出,转向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领域以及重要产业和行业。通过国资的进退,加快推进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类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是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运营和管理方式。调整授权经营
管理方式,加大部分授权经营公司和市属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力度,根据不同领域的国有资产功能定位、营运目标、营运方式的差异,逐步实施国有资产分类管理。积极推进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市场化管理方式,探索国有资产的契约化管理。
四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选取一批有品牌、有市场、有规模的企业,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造。探索减轻企业负担、核销不实资产、促其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五是加强出资人财务管理,推进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工作。加强对国有资本性投入和国有资产收益的调控与管理,提高国有资产营运的风险防范能力和控制能力。
六是构建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运转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努力形成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以产权监督为主线,充分依靠立法监督、党纪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国有资产营运监督体系。
未来若干年,本市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非常艰巨,我办将继续在深化国资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地通过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政策创新,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第五篇:提案格式
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重视培养高级技术工人
【案由】关于重视培养高级技术工人的建议案
【类号】1
2【类别】人事福利
【提案号】0167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分别研究办理
【提案人】于珍
【主题词】教育 人才
【提案形式】个人
【内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明确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为我国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提供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性的战略任务。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机械制造业,制造技术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技术基础,是高新技术成果走向实用的必然途径。一项创新技术要真正获得市场意义的成功和用户的认可,要经过研究设计,更重要的是生产、质量控制、销售、服务等多环节的协同配合。没有一只强大的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提高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就是一句空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械制造业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技术工人队伍却在逐渐萎缩,且后继乏人。根据调查统计,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工人队伍中,高级工只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9%,技师、高级技师只占3.6%,远远低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工业发达国家35%以上的比例。据对上海部分企业的调查显示,技师、高级技师中35岁以下的占3%,高级工中35岁以下的只占9.2%,呈现青黄不接的状态。高素质人才与机械制造业的产业需求呈现巨大反差。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是传统的人才观和用人结构,制约了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由于宣传导向和传统观念,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认为学历高才是人才,而忽略了技术工人和能工巧匠的作用。
二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制造业分工过细,工人岗位往往“从一而终”,从学徒到退休,一个岗位干一辈子,能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而缺少高技术和复合型技术工人。
三是近年来在舆论界导向上过于夸大信息化作用,信息化至上使机械制造业的地位在人们心目中悄然下滑,技术工人的地位自然也随之下降。
四是利益失衡,主要表现在劳酬脱节,有些企业把技术工人的劳动等同于简单劳动或低级劳动,即使成了高级技工,但在工资、福利、住房等待遇上,却常常不如一般管理人员。
五是高级技术工人的成长通道不畅通。一个青工从进厂到跨入技师、高级技师行列,大约需要15~20年的时间,而一个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6~8年内就可以取得工程师职称。因此,造成很多青工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脱离“工人队伍”。
六是有不少企业忽视职业培训。职工失去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操作方法的及时更新,势必导致技术工人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
为培养和造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急需的大批高级技术工人,全面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国家应尽快制定政策,确立科学的人才观,真正形成以能力和实效为
核心的人才评价标准,大力营造“能工巧匠与科技精英一样光荣、同等重要”的社会氛围,为高级技术工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高级技术工人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配套的制度环境。目前主要是:一要提高高级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岗位津贴和福利待遇,对有重大贡献者应给予相应的优厚待遇;二要尽快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技能鉴定模式,实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制定通行的技术工人考核定级制度。
三、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和技术工人教育培训体系,尽快解决当前紧缺的高级机械(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维修、高精度模具制造、特种焊接人员以及汽车大型覆盖件冲压模具、发动机缸体铸造模具研制等高技能人员,同时也为造就强大的机械工业高级技工队伍做好组织保证。
四、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办好中等专业和技工学校。要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社会需要,保持大学、中专和技校的适当比例,并保证城市教育费附加中的适当比例用于技工教育,鼓励民办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五、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倡爱岗敬业和岗位成才,真正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