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椎板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时间:2019-05-14 22:4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切口椎板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切口椎板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第一篇:小切口椎板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小切口椎板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点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法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5年。按Macnab改良分级评定疗效:优133例,良27例,可6例,优良率为96.38%。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对脊柱结构破坏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 小切口; 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184-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该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外伤和积累性劳损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刺激神经根组织而引起的腰腿疼痛,一般好发部位为L4~5和L5~S1椎间盘[1],病人临床症状重,痛苦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多需手术治疗,有手术指征的约占10%~20%[2]。近年我院采取小切口椎板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66 例,男126 例,女40 例;年龄16~72 岁,平均42 岁。均经临床CT和/或MRI确诊,并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相应体征。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L4~L5 108 例,L5~S1 58例,多间隙突出 16 例。其中旁侧型130 例,中央型36 例。合并侧隐窝狭窄68 例、马尾神经综合征6 例。行双侧开窗30 例,其余均为单侧开窗手术。

1.2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俯卧于手术托架上,腹部悬空,尽量使椎板间隙张开。根据突出间隙准确定位,做纵向切口,长约3~5 cm,紧贴椎板推开软组织并用特制的椎板拉钩拉开,刮除相应间隙椎板的组织,显露确认椎板。用峨眉骨刀或椎板咬骨钳切除1cm左右的上位椎板下缘和下位椎板上缘的内侧部分,切除黄韧带,小心用神经剥离子将硬膜囊和神经根牵向内侧,显露突出椎间盘。用神经剥离子探查神经根的张力,如张力较高,则用椎板咬骨钳潜行扩大神经根管,扩大侧隐窝。待神经根张力有所下降之后,用神经拉钩向内侧牵开硬膜囊和神经根,显露突出椎间盘,摘除髓核。如突出的髓核钙化或椎体后缘增生,可用小骨刀凿除,髓核钳取除,尽量取尽髓核[2][3]。彻底冲洗椎间隙,清除髓核碎屑。探查见神经根松弛椎管通畅之后,放置生物防粘膜覆盖神经根和硬膜。引流,逐层关闭切口术毕。

1.3术后处理:术后静滴抗生素3-5d。神经根明显水肿可用20%甘露醇1250mL加地塞米松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用3d。术后第2d进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第3d开始行腰背肌功能锻炼,24-48 h拔除引流。术后3周后下床活动,3月后可正常负重。

2结果

本组手术切口平均3.5cm(3~5cm),手术时间平均25min(20~40min)。术中定位符合率为100%。无切口感染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5年,平均2年6个月,未出现腰椎不稳、滑脱等。按改良Macnab分级评定疗效,优133例,良27例,可6例,优良率为96.38%。其中5例复发再次手术行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随访1年,症状完全消失,恢复理想。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部和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非手术疗法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需手术治疗的只是一部分。当保守治疗失败后,才考虑手术治疗[4]。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关键在于解除神经根的压迫、软组织黏连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症。主要机制是机械性的减压,通过开窗和取髓核减压两个过程来完成。椎板开窗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椎板开窗式髓核摘除术不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术后病人的神经根压迫症状能立即得到很好的缓解,本组166例,均经随访了6个月至60个月不等,优良率达96.38%。术后应嘱病人进行适当的卧床休息,因为椎间盘突出除神经根受机械性压迫外,可能还有局部组织水肿、慢性炎症等病理改变。研究表明,术后被动直腿抬高活动及早期腰背肌的功能锻炼是防止瘢痕粘连、压迫神经根的有效措施。腰背肌功能锻炼还可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5]。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文献报道很多,大多数术后1周左右即下床活动。手术后的康复特别是骶棘肌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在卧床期间不宜自行强力扭转翻身,以保证腰部的筋膜、韧带、肌肉的良好愈合,避免损伤软组织。术后3周下床活动,椎间隙内的血肿已基本机化,会有一定的支撑力,在活动中,椎间隙的沉降幅度就会减少,且机化的纤维组织不容易被挤入盘黄间隙,减少了神经根的粘连机会,也是获得良好远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下地作轻度活动应戴好腰围后再下地行走。恢复期时,应循序渐进地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腰椎稳定性,避免过早负重,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姿势以取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总之,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出血减少、减压充分、脊柱稳定性破坏小、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恢复较快、疗效肯定等优点,是极其可行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ZK(#〗仉建国,邱贵兴,杨波,等.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与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术的近期疗效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2):111-113

[2]李绍刚,黄胜群,孙承军,等.开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3例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4):655-656

[3]黄国华,张居适,李志龙,等.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分析[J].颈腰痛杂志,2006,27(3):202-203

[4]艾建国,赵枫,曹杰,等.椎间盘镜和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手术疗效比较[J].临床军医杂志,2006,34(2):182-183

[5]陈崇华.腰背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的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05,26(5):395-396

第二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患者75例,随机分为手术组(38例)和牵拉组(37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JOA下腰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组的优良率为92.11%,明显高于牵拉组的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下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JOA下腰痛评分明显高于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界面固定稳定、保证椎间隙的高度、融合率高等诸多优点,疗效满意。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滑脱;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8-183-03

Analysis on operation treatment effec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ombined with spondylolisthesis

YU Haiguo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Zhangdi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Zibo City,Zibo 25503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eration treatment effec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ombined with spondylolisthesis.Methods 75 cases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ombined with spondylolisthesis were collected from May 2011 to September 2012 in our hospital,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peration group(38 cases)and traction group(37 cases).The clinical efficacy, JOA low back pain score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operation group was 92.11%,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5.68% of trac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JOA low back pain score before operation between two groups(P>0.05);postoperative JOA low back pain score of oper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rac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postoperativ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oper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rac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operation treatment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ombined with spondylolisthesis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with fixed and stable interface, ensuring the height of intervertebral space, high fusion rate.[Key words] Lumbar disc herniation;Spondylolisthesis;Operation treatment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临床常见,其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5左右。临床确诊需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综合评价。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是外伤因素及退行性变,椎体滑脱的病理基础为椎间盘突出。突出的椎间盘会导致椎间隙的变窄,使得关节囊变得松弛,从而导致了椎体的滑脱[1]。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主要方法,手术主要是通过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脊椎的力学稳定提高性,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本研究探讨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体滑脱患者于2011年5月~2012年9月就诊于我院,所有患者皆行X线腰椎正、侧位片、CT及MRI检查。其中男47例,女28例,年龄26~74岁,平均(41.4±12.3)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3.7±1.4)年。椎体滑脱部位L3~L5。Meyerding分级:36例Ⅰ度滑脱,29例Ⅱ度滑脱,10例Ⅲ度滑脱。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38例)和牵拉组(3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症状

(1)腰痛,伴下肢放射痛,反复发作,在卧床休息后缓解。(2)缓解腰腿痛方法有理疗、按摩等。(3)伸、屈活动皆受限。(4)易扭伤,错位感觉及卡住疼痛出现在轻微活动后。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n 优 良 可 差 优良率(%)

手术组 38 23(60.53)12(31.58)2(5.26)1(2.63)92.11

牵拉组 37 13(35.14)15(40.54)6(16.21)3(8.11)75.68

x2 13.179

P <0.05

1.3 影像学诊断

(1)椎体前后滑移程度>3mm以上。(2)临床X线片显示椎终板夹角变化>10°以上。(3)关节突关节出现对称性的消失。(4)椎体序列不良,椎间盘间隙非对称性塌陷及变窄。

1.4 方法

牵拉组:骨盆牵引联合推拿复位,进行治疗。患者仰卧,行骨盆的间断牵引,视患者的体重、年龄来决定牵引力的大小。首次牵引力量按照患者体重的1/5~1/3,1d进行1次,每次半小时。50s牵引,10s放松,如此反复。牵引后常规进行推拿。

第三篇:3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失败原因及对策分析(xiexiebang推荐)

3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失败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 目的 总结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失败的原因,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5年8月,我科实施的80例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的病例资料,其中有3例失败,中转为开放性手术的患者,通过分析其失败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手术失败原因分别为:出血、疼痛及硬膜外高压。结论:通过分析手术失败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微创的手术方法,由于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优良等特点【1-3】,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及患者的关注。同时因为术野暴露小,操作空间有限,该手术方式对术者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良好的立体空间思维,学习曲线陡峭【4】,临床中亦不乏手术失败,中转为开放性手术的实例。通过分析失败原因及制定相应对策,将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自2012年11月-2015年8月,我院共计开展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其中有三例镜下手术失败,中转为开放手术,现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借鉴。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12年11月-2015年8月在我院由同一组手术医生实施的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共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范围为22-64岁(平均42岁),病史从3月-10年不等。所有病例术前都行CT/MRI/X片确诊,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体征相一致,正规保守治疗3月无效,术前常规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

1.2手术器械:采用德国 Joimax 公司生产的THESSYS 脊柱椎间孔镜手术系统。

1.3 术前影像学检查:常规行CT/X/MRI检查,明确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确定椎间孔形态,椎间隙高度,排除合并严重狭窄及不稳,制定穿刺策略。

1.4手术方法:局部麻醉,健侧卧位,C臂机透视定位,穿刺成功后,扩张软组织,环锯扩大椎间孔,置入工作套管,接入内窥镜系统,取尽镜下所见突出物,充分松解神经根,松解范围:头端至出口根;尾端至侧隐窝。无明显出血后退镜,缝合切口。术后六小时后在腰围辅助下可适当下地活动,第二天开始功能锻炼。二结果

手术成功77例,失败三例,病例一:70岁女性,L4/5椎间盘突出,病史14月,术中出血较多,热凝止血失败,导致血盲,改为后路开窗治疗,手术失败原因为出血。病例二:49岁男性,L5/S1突出,病史6月,置入工作通道过程中出现剧痛,无法继续手术,二期改开放手术治疗。失败原因考虑为疼痛。病例三:65岁女性,Le4/5椎间盘突出,病史16月,术中出现颈痛,颈强直的颅内高压表现,对症治疗后无好转,二期改为开放性手术。失败原因考虑为持续硬膜外高压导致的颅内高压。以上病例经开放性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愈后满意。三讨论

3.1出血 由于椎间孔镜下手术视野小,操作范围有限,一旦发生无法控制的出血将严重影响手术操作,甚至终止手术,术中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医源性损伤椎管内外血管;②患者基础条件的影响,包括术前是否服用活血药物,是否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有无凝血功能减退等。③术者止血技能的熟练程度。目前采用的镜下止血方法有:①双极射频热凝止血。椎管及椎间孔内的静脉丛出血可用双极射频烧灼止血,不但其精确有效,而且不易损伤神经[5],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能急于求成,因由浅入深,逐层充分止血。②工作套管压迫。暂时无法通过射频热凝的出血可采用工作套管压迫的方法,但若是出血较大,亦有失败的可能,由于套管的虹吸效应,导致出血内涌,加重血盲。③提高硬膜外压力,可通过提高冲洗水袋位置或堵住出水口实现,对于导致视野模糊的少量渗血可以通过提高冲洗水压力而止血[6-7],但此方法不能长时间使用,因为持续长时间的硬膜外高压会导致继发性颅高压症,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耳鸣、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手术中止。④填塞明胶海绵或止血纱。将明胶海绵或止血纱放置到出血区并用髓核钳轻轻压迫,能起到明显效果。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基础条件,术中熟练使用各项止血技能,是预防该失败因素的前提条件。

3.2疼痛 贺石生【8】等通过统计分析25具尸体椎间孔镜工作区域的解剖数据,认为健康成人L1-L2内镜工作直径应<5.5mm,L2-3<6.6mm,L3-4<7.3mm,L4-5<8.0mm,L5-S1<7.5mm。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joimax系统,导杆直径为3.0 ~50 mm,套管为4.0 ~6.0 mm,环锯为5.5 ~7.5 mm,因此必须用环锯切割部分关节突关节。如果椎间隙高度明显小于椎间孔镜工作通道直径,或者穿刺点定位不良,将使得接入内镜系统的操作过程变得极其困难,在治疗高位椎间盘突出时将更加明显,置镜过程有时会因为挤压神经根导,致难以忍受的根性疼痛表现,从而中止手术。

为了降低神经损伤风险,使患者保持神志清楚,方便医患沟通,并且减少其它麻醉方法的危险和并发症,椎间孔镜手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由于脊柱节段组织神经分布具有重叠性的特点【9】,其不仅接受相应节段脊神经后支的分布,还有上下相邻节段的神经后支分布。这种解剖上的特点就决定了单独浸润麻醉某个点并不能达到完美的麻醉效果。另外椎管内壁的感觉神经分布更为丰富,既有出椎间孔后返回的脊膜支,也有交感神经的分支以及二者的交通支【10】。这也进一步导致局部麻醉失效的可能性。白一冰等【11】报道,约3.9%的患者,通常是病程较长,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和(或)活血化瘀中药,接受按摩推拿治疗的,术中易容易出现剧烈疼痛,有人认为加用静脉基础麻醉或改用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缓解该种情况的发生【12-13】,也有学者回顾性分析局麻、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患者的影响后认为硬膜外麻醉更适合PELD【14】。但目前仍以局麻应用较多。而术中疼痛的发生与个体差异,痛阈高低,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

3.3硬膜外高压 在咬除黄韧带,内镜进入硬膜外腔时,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颈部疼痛不适的表现,部位多见于C4-T1节段的双侧椎旁区域,由于PELD术中需采用高压力液体灌洗,当黄韧带咬破后大量的灌洗液立即进入硬膜外腔,并且流向颈段,从而形成硬膜外高压,Joh JY【15】等研究表明,当颈部硬膜外腔压力高于37mmhg时,容易导致颈部疼痛不适,此压力正好相当于微循环灌注压,引起微循环障碍【16】,由于微循环障碍导致动脉供血不足或是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引起颈部疼痛,严重时导致颈强直。Gun Choi【17】等则认为在低位硬膜外灌洗时,灌洗液会将脊髓推向头侧,牵拉脊神经根,导致蛛网膜下腔及颅内高压,但其研究没有测量颅内压,仅仅测量了硬膜外腔的压力,并且该压力高达 110 mm Hg(1 500 mm H2 O),若按照此压力推算,即使20% ~ 30% 的压力传到鞘内也足以引起严重的颅内高压,但我们目前术中尚未发现有出现严重呕吐,头痛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临床上也未见相关文献报道,由于脊髓蛛网膜下腔置管测量颅内压存在较大风险,直接经颅有创置管测压又明显有悖于伦理,因此对于术中硬膜外压力与颅内压力的相关性目前并没有明确结论。能够肯定的是适当降低灌洗液冲洗速度,减少冲洗时间,适当抬高床头,提高操作效率是避免该种情况发生的预防措施【18】。虽然我们病例三中出现了颈痛,颈强直的表现,但是这种个别现象的出现是与颅内压升高有关还是与硬脊膜撕裂或是其他因素所致(心理因素,个体差异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术中监测和更大样本的研究才能发现真实原因。

椎间孔镜手术操作失败改为开放性手术,不仅加大了患者的创伤,延长康复时间,同时对其心理也是一种沉重的打击,通过分析失败病例的原因,提高操作水平,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黎俊,瞿玉兴,赵洪,高益,彭立波.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1:1968-1970.[2]方申雲,范海涛,张西锋,刘蜀彬.不同入路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5,04:343-345.[3]赵伟,李长青,周跃,王建,郑文杰.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13:1191-1195.[4]隰建成,马远征,崔旭,胡明,刘向东,白一冰.椎间孔镜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01:35-38.[5]许兵,丁岚,吴波,张永庆,刘洋,冯小庆.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S1:42-43.[6] 金晓锋,刘礼锋,王涵广.TESSYS椎间孔镜术中止血措施探讨[J].浙江创伤外科, 2015,(2): 279-280.[7]董杰.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相关因素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8】贺石生等。经皮后外侧腰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工作区域的解剖学研究 中华骨科杂志, 2011(10),1033-1037 [9]方国芳.下腰椎微创手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4.[10] 徐仲林,蒋赞利.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治疗范围、并发症及特点[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卷缺失(3): 452-455.[11] 白一冰,徐岭,赵文亮,等.经皮腰椎间孔镜手术的穿刺定位策略[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卷(6): 540-543.[12]黄森,林冬生,谭冠先.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两种麻醉方式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29:86-87.【13】Yoshikawa,Andoh r11,‘Farumoto Y.et a1.L sefulness of epiduralanesthesia foopercutaneous endoscopiclumbardiscectom)(PELD1l J j.Masui,201l,60(12):1370—1377.

[14]孔维军,廖文波,覃建朴,曹广如,敖俊,季文军,陈太勇.不同麻醉下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5,02:182-184+187.[15] Joh JY,Choi G,Kong BJ,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 neck pain in relation to increase of cervical epidural pressure during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J] Spine,2009,34(19): 2033.[16]柳胜安,许常娥,潘晨晨,王兰兰,孙运乾,阮加萍,李青,刘向荣,茆庆洪.硬膜外麻醉在硬膜外腔灌洗下PELD手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19:4230-4232.[17] Choi G,Kang HY,Modi HN,et al.Risk of Developing Seizure Afte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J].JSpinal Disord Tech,2011,24(2): 83.[18]张德辉,李运芝,张智慧,黄涛,黄昌林.椎间孔镜治疗有典型根性症状的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07:647-649.

第四篇: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分析(共)

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分析

【摘 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康复治疗,基于此观察组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与对照组78.0%(39/50)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后复发率为4.0%(2/50)与对照组12.0%(6/50)相比显著较低,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且可显著减少其复发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康复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2

在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和放射痛,且多发于青壮年。此类患者以腰痛为主要突出症状,其次表现为坐骨神经痛,且可累及下腰部,从而引发臀部疼痛和感觉障碍[1]。而患者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其依次还会出现足部、小腿外侧、大腿后方等疼痛。已有研究显示,针对此类患者采用针灸康复治疗可达到理想疗效[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即对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2.3±5.7)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61-80岁,平均年龄为(43.8±4.2)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康复治疗,即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且尽可能木板床,以减轻椎间盘受压,从而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同时采取推拿按摩以调节患者气血运行,疏通经络;也可持续牵引患者骨盆,0.5-1.0h/次,1次/d,牵引重量控制为25-30kg左右。待患者病情缓解后,可指导其在护腰带保护下接受运动疗法,即采取增强腹肌和腰背肌的肌力训练以及直腿抬高运动等,如飞燕式、下肢直腿抬高、三点支撑法、五点支撑法等。持续30d为1个疗程。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针灸治疗,即指导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穴位选择:承山、阳陵泉、委中、肾腧、环跳、秩边、大肠腧等穴,对针刺部位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相关尺寸针进行针刺,针刺方法为大肠腧穴采取提插捻转法,进针深度1.0寸,且保持直刺,以感觉胀痛、麻木为宜;承山、委中、秩边等穴位采取提插泻法,进针时与皮肤形成60-70度夹角;其与穴位采用相应针刺方法,留置时间为30-45min,1次/d,持续治疗30d??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并记录随访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可达70度,下肢麻木、腰腿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且可正常活动和工作;显效: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可达60度,下肢麻木、腰腿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且可正常工作,但活动受限;有效:患者直腿抬高试验可达45度,下肢麻木、腰腿疼痛等症状部分消失,劳累时疼痛加重;无效:患者治疗后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与对照组78.0%(39/50)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见表1)。观察组随访3个月后复发率为4.0%(2/50)与对照组12.0%(6/50)相比显著较低,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讨论

在中医学理论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腿痛范畴”,且是造成患者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该病症发病主要受到创伤劳损、感受风寒暑湿、肾虚精亏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经络损伤、气血瘀滞、不通则痛。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现代医学理论中是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勃列,导致神经根受到髓核突出的压迫或刺激而引起的炎症[4]。在临床治疗此类患者,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如推拿按摩、针灸治疗、牵引疗法等。其中牵引疗法、推拿按摩等均属于康复治疗。而通过对患者采取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其既能缓解患者各种症状,还能减轻其痛苦,并能缓解肌肉紧张,促使椎间盘部位气血通畅,又能增加神经血液供应,复原突出的髓核,从而给促使患者病情更快恢复[5]。本文的研究中,经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与对照组78.0%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后复发率为4.0%与对照组12.0%相比显著较低,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因此可以看出,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且可显著减少其复发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高翱.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04):683-686.李红.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2):2431-2432.付振灿.针灸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4):4610-4611.王多诚,郭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理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331-332.郝瑞洪.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02):9-10.

第五篇:分析壮督通络汤治疗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分析壮督通络汤治疗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壮督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内科综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壮督通络汤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情况、红细胞聚集指数情况、血浆粘度情况和血小板聚集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红细胞压积情况、红细胞聚集指数情况、血浆粘度情况和血小板聚集率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经过治疗后,虽然两组患者相关情况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的幅度更加明显。在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77%;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7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壮督通络汤这一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情况,并且在病情改善情况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壮督通络汤;内科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

为了探讨壮督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我院特进行了一次研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8例。对照组患者男性40例,女性38例,年龄范围在33~73岁,平均年龄为(53.68±2.25)岁;观察组患者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龄范围在36~74岁,平均年龄为(53.64±2.1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内科综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壮督通络汤法进行治疗。内科综合治疗需要结合牵引和相关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的药物有甘露醇130 ml,2次/d,葡萄糖500 ml,三磷酸腺苷40 mg、维生素C 1 g和氯化钾10 ml,静脉注射,1次/d。

壮督通络汤主要包括熟地、白芍、巴戟天、补碎骨、甘草、杜仲、鸡血藤、威灵仙、桂枝、细辛、当归,1剂/d,分3次口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情况、红细胞聚集指数情况、血浆粘度情况和血小板聚集率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痊愈33例,好转30例,无效15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77%;观察组患者痊愈39例,好转38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72%,两组患者的相关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χ2=7.42,P=0.00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在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红细胞压积情况、红细胞聚集指数情况、血浆粘度情况和血小板聚集率情况分别为(41.27±3.72)%、(2.61±1.07)、(2.04±0.06)mPa?s/(73.8±13.2)%;观察组患者红细胞压积情况、红细胞聚集指数情况、血浆粘度情况和血小板聚集率情况分别为(41.22±3.71)%、(2.52±1.07)、(10.70.04)mPa?s/(73.6±12.1)%;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红细胞压积情况、红细胞聚集指数情况、血浆粘度情况和血小板聚集率情况分别为(41.87±3.04)%、(1.96±0.51)、(1.06±0.05)mPa?s/(70.2±10.4)%;观察组患者红细胞压积情况、红细胞聚集指数情况、血浆粘度情况和血小板聚集率情况分别为(38.94±3.20)%、(1.85±0.54)、(1.02±0.03)mPa?s、(66.2±10.7)%。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种疾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突出情况[1]。腰椎间盘突出症情况的产生会对神经产生机械性压迫、化学性刺激等,另外患者自身还会出现免疫反应情况。笔者认为机械性刺激是此种疾病最为根本的病理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困扰,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2]。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腰椎间盘髓核突出,从而导致腰椎间盘关节稳定性丧失,产生脊柱偏歪的情况。另外中医还认为,肾主骨、肝主筋、韧带主滑膜,因此在治疗中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壮督通络汤中含有的杜仲,具有补肾添精的作用;甘草能够将所有的药物进行润和,从而使药效发挥到最佳。另外,甘草还能够通络、祛除风寒,消除局部的炎症,减少创伤,改善患者的症状,让患者的筋骨恢复到正常的状态[3]。从本次研究中的得出的血流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壮督通络汤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改善红细胞压积情况、红细胞聚集指数情况、血浆粘度情况和血小板聚集率情况。这一治疗方式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晓玲,潘树和,金明磊,等.壮督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9,19(3):431-432.[2]楚志高,杨德俊.自拟活血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02:28-29.[3]杨小林.活血通络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3,04:731-732.编辑/张燕

下载小切口椎板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切口椎板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