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急诊科护理制度
急诊科护理制度
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
(一)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3)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危重患者生命,医生不在场时,护理人员可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4)准时交接班,坚守岗位。
(5)维护就诊秩序,根据病情合理分诊。
(6)呼叫各科医生,急会诊5分钟内不到岗或不回电话者要做记录。(7)24小时安排陪检人员。
(8)保证各诊室设备、物品满足应急需要。
(9)定期演练,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仪器设备的使用。
(10)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灾害事故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二)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药品、物品、器械、设备、敷料等定位放置,有明显标记,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
(2)抢救药品、器材、一次性物品等、班班交班,做到数目相符、性能完好。(3)无菌物品在效期内使用。
(4)抢救室使用后要及时整理、清洁、消毒、每周彻底清扫一次。
(5)抢救用过的各种药品、物品、仪器设备等要及时补充、清理、消毒。(6)抢救记录及时完成。
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
(一)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3)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危重患者生命,医生不在场时,护理人员可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
(4)准时交接班,坚守岗位。
(5)维护就诊秩序,根据病情合理分诊。
(6)呼叫各科医生,急会诊5分钟内不到岗或不回电话者要做记录。(7)24小时安排陪检人员。
(8)保证各诊室设备、物品满足应急需要。
(9)定期演练,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仪器设备的使用。(10)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灾害事故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二)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药品、物品、器械、设备、敷料等定位放置,有明显标记,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
(2)抢救药品、器材、一次性物品等、班班交班,做到数目相符、性能完好。(3)无菌物品在效期内使用。
(4)抢救室使用后要及时整理、清洁、消毒、每周彻底清扫一次。(5)抢救用过的各种药品、物品、仪器设备等要及时补充、清理、消毒。(6)抢救记录及时完成。
15.急救药品管理和使用制度
(1)设急救药品处,应根据病种保存一定数量的基数,便于临床急救使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将急救药品挪作他用或转借他人,因此造成的后果由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2)急救药品应根据药品的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分别放置,编号定量,定位方寸,逐班交接,每日清点,保证备用状态。(3)急救药品必须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由护士长负责领取,报损。(4)护士长及专管人应定期对急救药品做好清点,检查工作,防止挤压变质。如发生沉淀,变色,破损,过期,药瓶标签与合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涂改一律不得使用,并做好更换登记。(5)急救药品必须建立交接登记本,每班进行交接登记,保证每日进行检查,核对,抢救结束后,应及时清点,补齐药品,以备后用,保证其使用率100%。(6)特殊药品,按有关规定管理。并接受有关部门指导,监督检查。
出诊制度 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实行首诊负责制,实习医师护士不得单独值班和出诊。值班人员负责随时接收指挥中心指令,接到指令后立即出车,一般不得超过3分钟。值班人员出诊时应该穿工作服,佩戴胸卡,对病人和家属要态度热情,文明礼貌。对接收到医院的病人按规定收取出诊费,救护车费,就地救治未住院的按规定筹集出
诊费,救护车费,医药费等费用,严禁乱收费。对病人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进入现场立即检查病人的情况(如有必要需家属签字)。抢救病人要严格遵守急救医疗工作程序及急救原则,按急救医疗规范及服务标准处理
病人,合格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7接送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出现危及生命情况时,在保
证安全的情况下应就近送医院抢救。返回急救站5分钟内,由医师向中心汇报病人救治情况,特殊情况下,因抢救病人延
误的,在30分钟内向中心报告急救情况。到达急救现场,如找不到病人,驾驶员首先联系病人,无法联系病人的,及时向指挥
中心汇报,没有指挥中心的命令部得擅自返回。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早会制度
(1)由科主任或病区护士长主持,凡上班人员均应准时到会,不迟到,不缺席。
(2)由夜班护士报告前一日病区患者情况,并重点交待夜间危重患者情况。
(3)主管医生重点介绍新患者及危重患者的情况以及诊疗注意事项。(4)护士长布置当日护理及其它工作重点,定期总结工作。(5)传达医院各项会议主要内容。
(6)相关要求:早交班时间:总体以不超过30 分钟,交班报告约15 分钟,传达会议及小讲课15 分钟左右。早交班应保证质量,内容简明扼要,交待病情重点、陈述准确清楚,正确运用医学术语,体现患者的动态变化。二.护理查对制度(一)医嘱查对制度
(1)各类医嘱均由两名护士进行查对,每日医嘱班班查对。(2)护士长每周组织医嘱查对两次。
(3)抢救患者时,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述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八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和有效期。(2)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对易致过敏的药,给药前须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适用毒、麻、限剧药物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5)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无误并向患者解释后方可执行,必要时与医生联系。(三)输血查对制度
(1)采集血标本时,二人持输血申请单核对患者,无误后方可采血配型。
(2)取血时,取血人员与输血科人员查对配血报告单、血袋及血液性状,无误后方可取血。
(3)输血前二人核对血液性状,持配血报告单、血袋核对患者,无误后方可输血。(四)手术查对制度
(1)术前准备接患者时,应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2)查配血报告,术前、术中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3)查对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再缝合前核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5)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在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
(五)“腕带”标识制度
(1)对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等科室中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例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志。(2)“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三.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
(2)当班护士应为下班做好物品准备。
(3)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护理记录,处理用过的物品,与接班者共同做好交接班工作。(4)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到病房,阅读交班报告、护理记录、交班记录。在接班者未到岗与交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5)接班者应清点毒麻药、急救药品和其他医疗器械,若数量不符应及时与交班者核对。
(6)交班内容:住院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院)、死亡人数,及手术(分娩)、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等。(7)危重、抢救、昏迷、手术、瘫痪患者实行床头交接班。(8)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一般管理情况。
(9)交班时间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出现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四.分级护理制度
(一)特级护理:
(1)除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外,必须进入抢救室或监护室,根据医嘱由监护护士或特护人员专人护理。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保持呼吸道及各种管道的通畅,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3)确定护理重点措施,有完整的特护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4)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完成。(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6)观察患者情绪上的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二)一级护理:(1)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加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3)定时巡视病房,随时做好各种应急准备。(4)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5)观察患者情绪上的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三)二级护理: 1.定时巡视患者,掌握病情变化,按常规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协助、督促、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护理,进行健康干预。3.按要求书写一般护理记录单。
(四)三级护理:
1.按常规为患者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定期巡视患者,掌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精神状态; 3.进行健康教育、健康干预及康复指导。五.执行医嘱制度 ⑴.医嘱书写要求:必须写明下达医嘱的时间、患者姓名和床号。顺序:
①.专科护理常规及分级护理;
②.重点护理(如病危、病重、绝对卧床、特殊体位等); ③.特别记录(如记出入量、定时测血压等); ④.饮食;
⑤.治疗医嘱(根据用药种类、时间长短、用药方法等略加归纳,先后排列,以便于执行和打印); ⑥.检查、化验等。
⑦.停止医嘱应先写“停”,其后写明所停医嘱的内容。⑵.整理医嘱:
长期医嘱应及时由医师下达“重整”医嘱,主班护师负责核对,在长期医嘱单的最后一条长期医嘱下用红铅笔划一横线,然后将未停的医嘱按时间顺序依次排列。⑶.执行医嘱:
①.值班护士必须认真阅读医嘱内容,并确认患者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次数、用法和时间再执行。
②.执行医嘱时必须按查对要求认真核对,长期医嘱执行后在医嘱执行单上并签字,临时医嘱执行后在医嘱单上立即签全名并注明实际执行时间。
③.需要时(P.R.N)医嘱按长期医嘱处理,每执行一次在医嘱单上按临时医嘱记录一次。⑷.要求: ①.常规医嘱一般在上午10Am 前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②.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一切处置必须开写医嘱,不得口头吩咐(对患者紧急抢救时可先处理,后补开医嘱)。
③.开写医嘱应字迹清楚、整洁,意义明确、完整,不得随意涂改,不用的医嘱用红笔写明“取消(DC)”字样以示停用,开写、执行和“取消”医嘱一律注明时间和签全名。
④.书写检查、治疗、饮食、护理常规等医嘱一律用中文,通用药名、用法用中文也可以用外文缩写。
⑤.患者进行手术,术前医嘱一律停止,在医嘱单上以红笔划一横线,以示截止,重新开写术后医嘱,转科后原医嘱一律停止,在医嘱单上以蓝笔划一横线以示截止,重新开写转科后医嘱。⑥.医生开写特殊医嘱后,应向值班护士口头交待清楚。
⑦.护士执行医嘱时须经第二人认真核对。每班核对医嘱,并签名。每天全面核对医嘱一次。六.护理查房制度
(1).由护理部主任主持,科护士长、护理部干事参加,每月一次以上,有专题内容,重点检查有关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执行及护理教学情况。②.护理部主任、副主任、干事每周下科室一次,了解科室护理工作情况。
③.理部各质控小组,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15 号前将查房结果汇总上交护理部。(2).业务查房
①.病区护士长、护理组长每天早上组织对新入、重病人或大手术前后的病人进行查房。②.责任护士每天对分管病人查房。③.科护士长每月对分管病区进行查房。
④.查房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责任护士可以向护士长提出护理会诊。⑶.教学查房
①.技能查房:观摩有经验的护士技术操作示范、规范基础或专科的护理操作规程、临床应用操作技能的技巧。
②.临床案例教学:由病区的高年资护士选择典型病例,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通过收集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反馈护理效果等过程的学习与讨论。③.根据实习护生的需要确定查房的内容和形式。七.护理会诊制度 ⑴.专科护理会诊
①.会诊人员必须具备专科知识较扎实的主管护理师以上资质。②.遇到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时,应由病区或科部组织跨病区、多专科的护理会诊。
③.护理会诊由专科护士或护士长主持,相关专业护士及病区相关护理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行调查研究。④.进行会诊必须先做好准备,负责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会诊的人员,作好发言准备。⑤.由责任护士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参加人员对护理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⑥.会诊结束时由专科护士或病区护士长总结,对会诊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临床实施,观察护理效果。⑦.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立项研究。⑵.疑难病例护理会诊
①.收治疑难病例时,应及时提出申请,由科护士长组织护理会诊。②.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会诊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会诊结束时应提供书面的会诊意见。八.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⑴.各病区应选择适当的住院、出院、死亡病例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护理病例讨论。
⑵.护理病例讨论可以单专业举行或多专业联合举行。
⑶.护理病例讨论会由科护士长主持,负责护理的病区事先必须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以便做好发言准备。
⑷.护理病例讨论会应有记录本记录。九.护理缺陷登记报告制度
1)发生缺陷后,当事人立即向护士长及医生报告,同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轻或消除不良后果。2)由护士长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3)各科室建立登记本,详细记录缺陷发生原因、经过、后果。护士长组织本病区护理人员进行讨论,提出处理意见。
4)必要时,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相关药品、器械等均应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紧急封存,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5)发生缺陷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该规定报告,有意隐瞒,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6)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缺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十.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⑴.要求:保持严肃、认真、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抢救病人。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
⑵.一切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好,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护士须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⑶.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病人状况。
⑷.当病人出现生命危险时,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病情给予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⑸.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抢救规程。
⑹.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的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
⑺.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暂时保留,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弃去,并提醒医生立即据实补记医嘱。
⑻.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h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⑼.及时与病人家属或单位联系。
⑽.抢救结束后,做好抢救记录小结和药品、器械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品,并使抢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十一.口头医嘱执行制度 ⑴.在非抢救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及电话通知的医嘱。⑵.危重抢救过程中,医生可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前需重复一遍,得到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开立口头医嘱的医师必须是患者的管床医师或现场急救职称最高、年资最长的医师。
⑶.在执行口头医嘱给药时,需请下达医嘱者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以确保用药安全。
⑷.抢救结束应请医生及时书面补记所下达的口头医嘱用药。⑸.在接获电话医嘱或重要检验结果时,接听护士需对医嘱内容或检验结果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能记录和执行。
十二、安全输血管理制度
⑴.认真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接受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专业技术指导和监督。
⑵.负责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并按计划领取所需全血、成分血。⑶.做好各血液成分的运输、贮存和质量观察。
⑷.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⑸.在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⑹.认真执行各项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输血安全。
⑺.认真做好输血前免疫学检查和消毒隔离工作,严防输血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⑻.参与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与科研,做好临床输血会诊。⑼.指导临床合理、科学用血,推广成分输血。⑽.宣传和推广输血新技术,如成分输血、自身输血、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造血干细胞移植等。⑾.负责输血医学的科研与教学。⑿.保存临床输血有关资料。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①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或进行清洁、消毒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护理工作制度,避免发生职业暴露。
②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最基本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戴口罩、帽子,洗手。
③以下情况应戴手套,脱去手套后应认真洗手: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解除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时。清理传染性患者用过的物品及进行清洁消毒时。
④当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当穿隔离衣,戴眼罩、面罩,穿鞋套等,以防感染。
⑤在护理传染性疾病患者时,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和防护措施,必要时采取双向防护。
⑥及时清理被污染的被服及各种污染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及微生物传播。⑦及时处理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及设备,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消毒。
⑧正确处理医用垃圾,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⑨若发生职业暴露,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应的身体检查和预防治疗。
急诊科护士与病房间的交接班制
1.危重病人,经急诊诊治且需住院进一步诊治时,均医护 送,一般情况下,由责任3护士护送,若有特殊情况例外。2.通知病房及电梯,通知转入的科室,做好接收病人的准备,并备氧气装置,携带急救箱等。
3.认真填写转科护送记录本。(详见转科护送本)4.护送途中,密切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呼吸,并触摸脉搏,保持输液通畅。
5.若护送途中发生意外情况,需争取时间,通知有关部门就地抢救。
6.护送病人到病房后,详细交接病人的病情,所用药物及处置等,并说明注意事项,接收护送签字后,方能离开病人。
急诊科与“120”之间病人交接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
1、急诊接到“120”送入病人后,应视病情立即准备平车或轮椅转接病人。
2、认真听取“120”人员对病人病情的描述,收集病人资料,病情允许下共同送入相应诊室;对于危重病人,应立即推往抢救室,呼叫医生,准备抢救。
3、对于“三无”病人,应详细询问病人来源,以方便查询病人家属。
4、认真填写急诊与“120”对接单。
第二篇: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
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急诊科护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欢迎阅读!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1
急诊科护理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行医院的工作安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主题,为更好地适应急诊医学的发展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急诊护理工作的管理,特制定出本的工作计划。
一、要不断加强急诊护理站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
1、加深护理人员的急救意识和群体意识,定期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业务目标训练,培养急诊专业合格的护理人员。
2、不断建立、健全急诊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人员的法律意识。
3、推进各项急诊工作标准化管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重点抓好“三基”训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
1、熟练掌握常见病情的判断及抢救流程及护理要点,实行定期考核。
2、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抢救技能。
3、熟练伤口的处理和包扎止血技术及伤员的心理护理。
4、熟练急救时的催吐、灌肠、注射、给氧及体位一系列操作技术及病情监测等专业技能,要求准确及时到位。
三、严格抢救室、处置室的管理,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机
1、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并保证其性能良好,随时备用。
2、各类抢救药品、器械由专人负责,定时检查、定点放置、定期消毒、维护药品基数与卡相符,严格急救药箱管理,保证院外急救的正常使用。
3、各类急救药品使用后及时清理、补充、记录,保持整齐清洁。
四、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标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及整体护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护理程序,以增进或恢复病人的健康为目标开展整体护理,从生理上、心理上、生活上关心体贴病人,推行人性化服务。
3、严格执行“十二项核心制度”
4、加强废旧一次性物品的妥善管理,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2在新的一年里,为了适应医疗、护理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认真贯彻护理部的计划目标,充分调动科室的积极性、创造性,认真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强化科学管理,护理人员人材培养,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拟定今年的护理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病人的要求为工作起点,以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终点,全面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各项护理工作。
二、具体目标
1、病人对护理工作和服务态度满意度≥90%。
2、护理人员“三基”理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80分)100%。
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4、基础护理合格率(合格标准85分)≥90%。
5、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合格标准90分)≥90%。
6、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合格标准90分)≥95%。
7、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8、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9、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合格率100%。
10、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0。
11、健康教育覆盖率≥95%。
12、目标达标率≥95%。
三、为了确保目标和要求的实施,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更新护理服务观念。
(1)认真贯彻执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推“护士文明用语”和护士仪表举止规范,让每个护理人员均能认识到操作过程中使用规范用语的重要性,并认真实施。
(2)新毕业护士、合同工护士、进修、实习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教育,增强全体护理人员道德观念,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3)规范服务用语,体现以人为本,倡导“八声服务”要求人人做到:病人入院有问候声,巡视病有亲切称呼声,操作前有解释声,操作中有安慰声,操作失误有道歉声,配合操作有真诚感谢声,病人不适有安慰声,亲人到来或节目时有祝贺声,逐步达到顺应护理改革,转变服务观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4)每月进行病人工休座谈会,征求病人意见,改进工作,提高病人满意度。
(5)健康教育,落实到位,让不同层次病人均能接受,起到疾病保健、预防指导作用。
2、围绕护理管理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规范》,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1)每月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疾病护理常规,核心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人人熟悉质量标准;提高护理人员质量意识,规范质量活动,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做到人人事事职责分明。每项护理工作中突出过程控制,强调预防为主,提倡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工作精神。学习计划附表:
(2)科室成立一级质控网络,由护士长及护理质控组组长及组员。
每周检查一次,存在问题,及进整改,及时在护理例会反馈,并定时复查整改情况,认真记录,逐渐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3、提高护理业务技术水平
(1)制订护理人员“三基”培训计划,对护理人员强化“三基”训练,培养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三严”作风;三基三严培训时间累计>(大于)15小时,“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标准90分)
(2)科室每月组织护理人员业务学习1次,要求护师讲课2次,专科理论和专科技能考核每月各一次,并组织随机提问,有成绩记录。
(3)开展应急救护能力培训,要求全体护理人员掌握心肺复苏术。
4、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1)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和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方案。
(2)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5、鼓励护理人员业余学习,参加自考大专、本科的学习班。
6、加强护理队伍建设,规范护士执业行为,建立健全护理人力管理,对科室应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
7、规范教学,提高带教水平。
加强对进修、实习护理人员的管理,由高年资经验丰富护师护理人员带教;实习结束后,学习生进行理论、操作考核。
急诊科护理工作计划3一、培训对象:
护理专业院校院校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3年、5年工作的护士。
二、培训目标:
经过规范化培训达到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考试条件》规定护师水平,按照医院管理年及《xx医疗机构护理管理规范》要求需达到以下指标:
(1)护士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00%(合格标准80分)
(2)护士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合格标准90分)
(3)全员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术合格率100%(合格标准90分)
三、培训方法
依据不同历层次务阶段培训
1、大学专科毕业生(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毕业后1年)
(1)专业知识:巩固学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学习大学本科护理专业教材。
(2)抓好三基理论知识培训,每月科室理论考试1次。
(3)每月随机抽考相关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应急预案。
(2)专业技能
在急诊科掌握基本的急诊技能。并通过考核:如徒手心肺复苏心电监护、电除颤、呼吸囊使用,吸痰、电动洗胃机洗胃,快速建立静脉穿刺,创伤急救四大技术(固定、包扎、止血、转运)患者身份的识别,完成常见的病人护理常规,每月完成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1—2篇。
(3)通过全国职业资格考试及注册,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培训
第二阶段(毕业后二年)
(1)专业知识:深入学习有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科室每月进行理论考试一次,随机抽考相关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应急预案一次。
(2)专业技能:
岗位工作职责,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掌握危重病人的抢救及监护,独立运用护理程序为病实施整体护理,正确书写护理病历,完成临床护理工作。
2、中专毕业生:培训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毕业1年)
(1)专业知识:
①巩固学校期间学习的理论知识,复习卫生部国家考试中心规定的执业考试内容,掌握护理程序护理理论知识。
②做好“三基”训练,科室每月进行“三基”理论考试1次,每月随机抽考相关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应急预案各1次。
(2)专业技能:初步掌握本专科常见护理操作常见病人的护理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第二阶段培训。
第二阶段(毕业后2—3年)
①专业知识:深入学习有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护理心理学,护理论心理学,人际沟通技巧,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
②每月科月考理论考试1次,随时抽考相关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应急预案一次。
③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掌握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及各项护理常规,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及病情观察。
第三阶段(毕业4—5年)
(1)专业知识:侧重专科疾病知识和技能,参加科室小讲课,鼓励参加护理业专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获大专本科学历,科室每月进行三基理论考试,及随机抽查相关制度,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应急预案等1次。
(2)专业技能:掌握本专科各项护理操作,用药注意事项常见不良反应,掌握重症监护常用仪器使用和保养,能运用正确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正确书写护理病历。
第三篇:急诊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
急诊科一般护理常规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热情接待病人,要求对病人细心、耐心、有爱心。杜绝生、冷、硬、推等态度。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查对制度和床头交接班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3.严格执行各种急危重症抢救程序,抢救室内急救器械、药品、物品做到四固定:既定数量、定位置、定人管理、定时维修及保养,及时更新和补充,切实保证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分诊护士做好急诊和分诊预检工作,按病情轻、重、缓、急给予安排就诊。对危重病人急救,本着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在医生到来之前护士可行必要的急救处理,争分夺秒畅通生命绿色通道。
5.负责院前急救工作,出诊班护士负责检查救护车上急救设施是否完好,保证病人在院外及转运途中得到医务人员及时有效的救治,院内负责护送危重病人作相关检查或转送到专科病房。
6.按照分级护理的标准,严密观察留观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帮助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为病人提供便民措施、各种健康教育和护理咨询等优质多元化服务,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
7.做好传染病报告和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第二节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护理
一. 评估和观察要点
1.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有抽搐,叹息样呼吸,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到,瞳孔散大,发绀明显。
2.听诊心音消失,心电图:心室扑动与颤动,心脏停博,心电机械分离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二、护理要点
(一)紧急处理: 1.胸外心脏按压。2.开放气道。3.人工呼吸。4.电除颤。5.心电监护。6建立双静脉通道。7留置导尿。8床旁特别护理。
(二)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1.抢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碳酸氢钠、多巴胺、激素等。2.配合完成除颤。3.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4.备临时起搏器。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6.采用低温疗法,强化头部降温。7.给予高压氧治疗。
(三)监测:1.心率、心电图。2.体温、脉搏、呼吸、血压。3.意识、瞳孔、面色。4.尿量、中心静脉压。5.血气分析。6.末梢循环。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复苏成功后,及时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
2.积极治疗原发病。
3.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指导家属生活护理技巧。
四、注意事项
1.实施心肺复苏应迅速、准确。2.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交替进行。3.按压用力要均匀,双手不可离开按压定位点。
第三节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神志、生命体征、呕血、黑便的次数,颜色、性状和量。2.皮肤甲床的色泽、肢体温度、静脉充盈情况。有无周围循环衰竭症状、有无并发感染、黄疸、肝性脑病等。
二、护理要点
(一)、紧急处理:1.平卧,头偏向一侧,下肢抬高,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2.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尽快补充血容量,大量出血时应立即配血,备血。3.心电监护,禁食,留置胃管,胃肠减压。4.清除血迹污迹,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给予心理安慰。
(二)、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静脉补液,必要时输血,使用制酸、止血药,必要时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内镜下止血或手术前准备。
(三)、监测:1.意识及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出入量、2.呕血、黑便的量与性质,肠鸣音及其他腹部体征,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肌酐、血尿素氮。
三、健康指导要点
1.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2.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基本知识,消除各种诱因。
3.出血期禁食,出血停止后按序给予温凉流质饮食、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食,逐渐过渡到普食。
4.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5.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对胃有刺激性的食物。6.指导病人正确服药,定期复查。
四、注意事项
1.准确记录呕血、便血的颜色及量、有效的胃肠减压,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2.及时清除污渍,保持床铺、衣物整洁,工作镇静有序,及时安慰病人及家属,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
一 评估和观察要点
1.突发心前期疼痛,压榨性,濒死感,持续时间长达1-2小时 2.血压下降,脉搏细数。
3.面色苍白或发绀,大汗。
4.心电图有典型的S-T改变。
5.心肌酶及同工酶增高。
二、护理要点
(一)、紧急处理:1.迅速安置病人,取平卧位。2.吸氧,流量4-5L/min。3.心电、血压监护。4.生命体征。5.做心电图。6.监测血氧饱和度。7.建立双静脉通道。8.留取血标本。
(二)、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1.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并静脉持续滴注。2.止痛药,如吗啡。3.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各300mg口服。4.溶栓药物的应用。5.B受体阻滞药物。6.抗休克、抗心律失常药。7.冠状动脉造影/成形。
(三)监测:1.血压、脉搏、呼吸、心律、心率。2.心电图、心肌酶、同工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的动态变化。3.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4.记录液体出入量。5.心理状态。
三、健康指导要点
1.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紧张、劳累、情绪激动、便秘、感染等。2.合理调整饮食,适当控制进食量,禁忌刺激性饮食及烟、酒,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
3.注意劳逸结合,康复期可适当锻炼,锻炼过程中应观察有无胸痛,心悸、呼吸困难、脉搏增快等,一旦出现应停止活动。
4.按医嘱服药,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并定期随访。
5.指导患者家属当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时应采取简易措施。6.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
三、健康指导要点
1.绝对卧床休息,不可用力排便,谢绝探视,避免不良刺激。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2.观察并记录是否出现了溶栓后遗症,如出血,心律失常等,及时报告医师。
3.备好抢救用品,包括各种抢救药品和抢救器械,如除颤仪、氧气、监护仪等要处于备用状态。
第五节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和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明确毒物的种类、剂量、中毒途径及时间,评估患者中毒的情况,有无洗胃禁忌症,意识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口鼻腔黏膜,口中异味等。
2.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和尿量等。3.观察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症状。4.严密观察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表现.二、护理要点
1.迅速彻底清除体表毒物,脱去受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洗净受染的皮肤,毛发,甲缝,忌用热水,以免增加毒物吸收;详细询问毒物种类、剂量及时间,测定血胆脂酶活力。
2.清除胃肠道内的毒物,口服中毒者,应及早反复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清除胃肠道内的毒物,减少毒物的吸收,反复彻底洗胃至洗胃液澄清无味,再注入活性炭进行吸附和导泻。
3.卧床,口于最低位避免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给氧,呼吸停止时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注意保暖。
4.抽血查血生化,胆碱酯酶及电解质,开放静脉通路,保证补液及抢救用药的有效使用。
5.心电监护,严密监测P、R、BP及SPO2。
6.反复、足量应用特效解毒剂阿托品、长效托宁、解磷定注射液及胆碱脂酶复能剂。注意观察阿托品化指征:瞳孔较前扩大,颜面潮红,口干、皮肤干燥、肺部罗音减少或消失、心率增快,体温可稍升高,轻度烦躁或恍惚等。避免阿托品中毒。7.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皮肤黏膜的变化,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出入量,并详细记录。根据病情掌握输液速度;按医嘱用药并观察疗效;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定期抽血查血生化,胆碱酯酶及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8.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应用补液,利尿、透析或血液灌流等方法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
9.加强基础护理,做好病人口腔,皮肤及各种管道的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预防并发症。清醒病人鼓励早进食,昏迷病人给予鼻饲胃管喂食,保证充足营养,尽早康复。
10.做好心理护理安慰,体贴患者,给予同情、理解,增加患者自信心,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减少其绝望感。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病人及家属了解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危害性,做好个人防护。
2.做好安全防护,防止坠床和外伤,专人护理,加强心理护理。3.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
4.被污染的衣物要及时更换,并洗净受染的皮肤,毛发及指甲,凡接触农药的用物用清水反复冲洗,盛过农药的容器绝不能再盛食物。
5.喷洒农药的过程中出现头晕、胸闷、流涎、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四、注意事项
1.要注意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阿托品化及中毒的表现。2.备好抢救用品,包括各种抢救药品和抢救器械,如除颤仪、氧气、监护仪等要处于备用状态。
第六节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抢救和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有无中毒的环境和条件。
2.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碳氧血红蛋白浓度,皮肤黏膜及症状。
二、护理要点
1.脱离中毒环境
打开门窗,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领口,注意保暖,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人工机械通气。
2.纠正缺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给患者吸入高浓度(>60%)和高流量氧气(8-10L/min),随后尽快作高压氧治疗,防止迟发性脑病。
3.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出入量,血生化,血常规,碳氧血红蛋白,动脉血气,有无头痛、喷射性呕吐等脑水肿征象等。
4.脱水降颅压,防治脑水肿
遵医嘱应用甘露醇、呋塞米、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
5.改善脑组织代谢 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细胞色素C、纳洛酮等。
6.对症处理
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重度昏迷者,可输新鲜血或血液净化治疗,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护理并发症。7.恢复期护理
患者清醒后仍要休息两周,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加强肢体锻炼,如被动运动,按摩,针灸,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家庭用火炉,煤炉要安装烟囱或排风扇,定期开窗通风。2.厂矿应加强劳动防护措施,煤气发生炉和管道要经常维修,定期测定空气中的CO浓度。
3.在生产有CO的场所停留,若出现头昏,头晕,恶心等先兆,应立即离开。
四、注意事项
1.要重视和坚持高压氧的治疗,特别是中重度中毒的患者,要注意观察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2.备好抢救用品,包括各种抢救药品和抢救器械,如除颤仪、氧气、监护仪等要处于备用状态。
第七节
淹溺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心理状况,溺水的时间长短、水的性质、溺水前的情况,溺水后有无伴随症状。
2.淹溺的程度
(1)轻度淹溺吸入或吞入少量水,神志清楚、血压增高、心率增快。(2)中毒淹溺溺水达1-2分钟,呼吸道有大量的水和呕吐物而发生窒息,或伴有放射性喉痉挛,呼吸不整或表浅,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反射减弱。
(3)重度淹溺溺水达3-4分钟,可出现窒息、发绀、呼吸道充满血性泡沫、淤泥或呕吐物,四肢冷、血压低、心音减弱、心律不齐,可诱发室颤,抽搐或昏迷,并可有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肺水肿等。
二、护理要点
1.立即清理呼吸道,迅速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淤泥,杂草和分泌物,置口咽通气管,确保呼吸道通畅。心跳呼吸未停者,迅速倒水,动作要敏捷。迅速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更衣保暖,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2.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负压吸引,排出气管内水及分泌物,高流量给氧或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度的变化。
3.开放静脉通路,根据溺水的性质(淡水或海水淹溺),遵医嘱用药,维持呼吸循环功能,防止并发症。
4.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尿量变化并准确记录;严格执行医嘱,正确控制输液滴速,注意预防肺水肿的发生。
5.积极防治并发症:肺炎,肺水肿、脑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等。6.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
1防止淹溺,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特别是小孩学游泳时,应有保护措施,游泳时最好有同行者,不去禁止游泳及偏僻的场所游泳,不在过于冰冷的水中游泳,且游泳时间不宜过长。2.有心脑血管疾病者,不宜游泳。
3.发生淹溺时,应在原地进行现场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注意事项
1.掌握倒水动作:
(1)将患者俯卧,下腹垫高,头部下垂,手压其背部,使积水倒出;
(2)术者将患者双腿抱住,将其放在肩上并快步走动或小跑,使积水倒出;
2.对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施行徒手心肺复苏,有条件的给予肾上腺素和适量呼吸兴奋剂。
3.掌握先抢救生命同时预防并发症;复苏成功后维持正常呼吸及循环的原则,切忌因倒水时间过久耽误其它抢救措施。
第八节
电伤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电源的种类、电压、触电的时间、当时情况。
2.伤情
(1)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电流通过心脏导致心肌细胞内离子紊乱引起室颤可危及生命。
(2)局部电灼伤伤口的大小,深度、颜色、位置。(3)有无骨折,关节脱臼等。
二、护理要点
1.立即切断电源。
2.呼吸心跳停止者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术。3.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4.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肌损害和心律失常的情况。
5.开通静脉通道确保用药途径,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留置尿管,准确记录出入量。
6.对症处理
处理局部伤口,保护创面,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注射TAT。有骨折脱位的及时固定。
7.积极防治并发症,休克、脑水肿、肾功能不全、电解质失衡。8.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防止护理并发症发生。9.心理护理
电击伤后会给患者心理上带来极大的恐惧感,应抚慰患者,消除恐惧感,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安装和维修电器、电线时要按规程操作。讲解电击伤患者的急救方法及现场救护知识。2.局部创面禁用龙胆紫,红汞等有色素药物。3.保持局部创面的干燥,防止创面感染。
四、注意事项
1.掌握救护原则:在现场采用最安全迅速的办法将患者脱离电源,避免触电者再损伤,保持绝缘状态,保证抢救者自身安全。2.备好抢救用品,包括各种抢救药品和抢救器械,如除颤仪、氧气、监护仪等要处于备用状态。
第九节
严重创伤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受伤时间,致伤因素、部位、伤后出现的症状、演变过程及处理经过。
2.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对光反射、面色、四肢活动、胸腹式呼吸,有无上呼吸道阻塞、心包填塞、脑疝、张力性气胸、大出血等致命征象。
3.从头到脚进行检查,注意脱去全部衣服,查看伤情,避免漏诊。
二、护理要点
1.对全身伤情和危及生命的伤情进行准确评估,注意气道、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情况,确立损伤部位针对病情实施有效救治。
2.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血块等梗阻物,高流量给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迅速建立和保持两条以上大静脉通路,输液首选平衡液或全血,补充有效循环血量,积极抗休克,取血标本做输血前各项检查及交叉配血。
4.迅速处理活动性出血,包括伤口加压包扎、负压止血带止血、骨折的固定,控制明显的外出血;妥善保管离断肢体。
5.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随时检测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泌尿系损伤,循环灌注情况及肾功能损害等,6.进行对症处理,颅脑损伤患者及早应用脱水剂,预防脑水肿;休克者积极实施抗休克治疗;血气胸者立即配合医师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张力性气胸应迅速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行粗针头穿刺减压;腹腔内脏损伤者,积极配合医师行腹穿,B超、CT,脱出的脏器严禁还纳腹腔,用无菌敷料覆盖,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7.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对颅底骨折患者出现脑脊液耳漏、鼻漏,不能用棉球堵塞。2.对胸部损伤患者说明吸氧、胸腔闭式引流、心包穿刺的注意事项,血压平稳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及引流,减轻疼痛。
3.对腹部损伤的患者告知插胃管,尿管的意义,解释手术的必要性,禁食水的重要性,解除恐惧心理。
4.对肢体骨折的患者,在治疗前禁止肢体活动,以免引起再损伤。安慰患者,讲解石膏固定后的护理知识。
四、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酌情给予镇静、镇痛,但颅脑、胸部损伤禁用吗啡或度冷丁。
2.注意转运方式及转运工具的选择,脊柱骨折患者用硬板床护送,疑有
颈椎骨折应上颈托固定,限制其活动,避免加重脊柱损伤。3.备齐各种抢救药品、物品,做好应急抢救工作。
第十节
留观病人护理常规
1.急症病人就诊后,由医生决定是否留观,需留观时通知当班护士,办理留观手续。
2.留观病人按入院病人护理常规护理,主管护士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观察室环境、入院须知、探视陪护制度及各种安全防范措施。
3.危重病人病情未稳定时设专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维持各种管道通畅,发现危险预兆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记录。4.留观时间一般为24小时,最多不超3天,病情缓解或需要住院时,与病房联系好床位并护送,随即办理转科手续。
5.认真做好基础护理,遵医嘱用药,预防护理并发症。6.病人死亡或确诊传染病时,一切物品按消毒隔离制度处理。
第四篇:急诊科制度
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 急诊科是医院急症诊疗的首诊场所,也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科实行24小时开放,承担来院急诊患者的紧急诊疗服务,为患者及时获得后续的专科诊疗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指导和监督,医院应当加强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急救能力和诊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 设置与运行
第五条 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急诊工作及时有效开展。
第六条 急诊科应当设在医院内便于患者迅速到达的区域,并临近大型影像检查等急诊医疗依赖较强的部门。
急诊科入口应当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出入,并设有救护车通道和专用停靠处;有条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第七条 急诊科应当设医疗区和支持区。医疗区包括分诊处、就诊室、治疗室、处置室、抢救室和观察室,三级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应当设急诊手术室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支持区包括挂号、各类辅助检查部门、药房、收费等部门。
医疗区和支持区应当合理布局,有利于缩短急诊检查和抢救距离半径。
第八条 急诊科应当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以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与手术室、重症医学科等相连接的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在医院挂号、化验、药房、收费等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措施。
第九条 急诊科医疗急救应当与院前急救有效衔接,并与紧急诊疗相关科室的服务保持连续与畅通,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的可及性。
第十条 急诊科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儿科急诊应当根据儿童的特点,提供适合患儿的就诊环境。
第十一条 急诊科抢救室应当临近急诊分诊处,根据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抢救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抢救室内应当备有急救药品、器械及心肺复苏、监护等抢救设备,并应当具有必要时施行紧急外科处置的功能。
第十二条 急诊科应当根据急诊患者流量和专业特点设置观察床,收住需要在急诊临时观察的患者,观察床数量根据医院承担的医疗任务和急诊病人量确定。急诊患者留观时间原则上不超过72小时。
第十三条 急诊科应当设有急诊通讯装置(电话、传呼、对讲机)。有条件的医院可建立急诊临床信息系统,为医疗、护理、感染控制、医技、保障和保卫等部门及时提供信息,并逐步实现与卫生行政部门和院前急救信息系统的对接。
第三章 人员配备
第十四条 急诊科应当根据每日就诊人次、病种和急诊科医疗和教学功能等配备医护人员。
第十五条 急诊科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第十六条 急诊科应当有固定的急诊医师,且不少于在岗医师的75%,医师梯队结构合理。
除正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外,急诊医师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理常见急诊病症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心电复律、呼吸机、血液净化及创伤急救等基本技能,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
第十七条 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主任应由具备急诊医学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二级综合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应当由具备急诊医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
急诊科主任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行政管理工作,是急诊科诊疗质量、病人安全管理和学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第十八条 急诊科应当有固定的急诊护士,且不少于在岗护士的75%,护士结构梯队合理。
急诊护士应当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经规范化培训合格,掌握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技能,常见急救操作技术的配合及急诊护理工作内涵与流程,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
第十九条 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应当由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任职资格和2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二级综合医院的急诊科护士长应当由具备护师以上任职资格和1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
护士长负责本科的护理管理工作,是本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第二十条 急诊科以急诊医师及急诊护士为主,承担各种病人的抢救、鉴别诊断和应急处理。急诊患者较多的医院,还应安排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医师承担本专业的急诊工作。
第二十一条 急诊科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行政管理和其他辅助人员。
第四章 科室管理
第二十二条 急诊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第二十三条 急诊科应当根据急诊医疗工作制度与诊疗规范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急救诊疗工作。急诊实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推诿急诊患者,对危重急诊患者按照“先及时救治,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救治,确保急诊救治及时有效。
第二十四条 急诊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分诊程序及分诊原则,按病人的疾病危险程度进行分诊,对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应当立即实施抢救。
第二十五条 急诊科要设立针对不同病情急诊病人的停留区域,保证抢救室危重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能及时转出,使其保持足够空间便于应对突来的其他危重病人急救。
第二十六条 急诊科内常备的抢救药品应当定期检查和更换,保证药品在使用有效期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
第二十七条 急诊科应当对抢救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并合理摆放,有序管理。
第二十八条 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当按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医疗文书,确保每一位急诊患者都有急诊病历,要记录诊疗的全过程和患者去向。
第二十九条 急诊科应当遵循《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及手卫生规范,并对特殊感染病人进行隔离。
第三十条 急诊科在实施重大抢救时,特别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灾害事件时,应当按规定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医院根据情况启动相应的处置程序。
第三十一条 医院应当加强对急诊科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急诊科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科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第三十二条 医院及医务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急诊科管理,帮助协调紧急情况下各科室、部门的协作,指挥与协调重大抢救和急诊患者分流问题。
第三十三条 医院应当制定主要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和处置预案,做到急诊科抢救关键措施及相关医技等科室支持配合有章可循。各类辅助检查部门应当按规定时间出具急诊检查报告,药学等部门应当按有关规定优先向急诊患者提供服务。
第三十四条 医院应当建立保证相关人员及时参加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其他科室接到急诊科会诊申请后,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急诊会诊。
第三十五条 医院应当建立急诊病人优先住院的制度与机制,保证急诊处置后需住院治疗的患者能够及时收入相应的病房。
第三十六条 医院应重视对急诊科的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对急诊科的安全巡视,保证急诊科正常工作秩序。
第三十七条 医院应当根据急诊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对急诊科医务人员在职称晋升和分配政策方面给予倾斜。
第五章 检查评估
第三十八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置急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急诊科进行检查指导与质量评估。
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对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委托的急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开展的对急诊科的检查指导和质量评估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 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地区,急诊医师应当经过规范化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四十一条 承担核辐射及化学中毒等患者救治任务的急诊科,应按照有关规定配备相应防护设备和物品。
第四十二条 纳入院前急救网络并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急诊科,还应按规定配备相应的人员、车辆、设备和装置,按院前急救有关规定管理。
第四十三条 设置急诊科的专科医院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四十四条 本指南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首诊负责制
初诊的科室为首诊科室,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对其所接诊患者,特别是对危、急、重患者的诊疗、会诊、转诊、转科、转院、病情告知等医疗工作负责到底的制度。
(一)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对其所接诊的诊断已明确的患者应及时治疗。若病情需要留观察室观察治疗的病人,首诊科室的首诊医师应将病历记录清楚后收入观察室,由观察室医师继续治疗。若需要住院治疗者,首诊医师在完成门诊病历记录后开具住院证,收住入院治疗。病房不得拒绝收治,特别是危、急、重病人。如收治有困难时,应向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报告,协调处理。如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
(二)遇到复杂病例或诊断未明的病员,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承担主要诊治责任,并负责邀请有关科室会诊。诊断明确后及时转有关科室治疗。诊断不明确者收住主要临床表现相关科室。
(三)对复合伤或涉及多学科的危急重病人,在尚未明确由哪一科室主管之前,首先由首诊科室负责抢救。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在实行必要抢救同时,及时邀请有关科室会诊、协同抢救。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人员,以便立即调集各有关科室值班医师、护士等有关人员参与抢救。诊断明确后及时转主要疾病相关科室继续治疗。在未明确收治科室时,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负责到底。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和拖延抢救。
(四)对危重、体弱、残疾的病人,若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转诊或转科或入院治疗,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负责与有关科室联系并安排医务人员做好护送及病人交接手续。如患者确需转院,且病情允许搬动时,由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向医务科汇报,落实好接收医院后方可转院。
(五)患者在门、急诊治疗过程中病情突然变化,首诊科室医师要到场处理。若涉及他科疾病,应在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理后,请有关科室会诊或转诊。严禁相互推诿。
(六)已收住入院的患者,经检查不属本专业病种,或主要疾病不属本专业,需要转科时,经管医师应写好病历,经有关科室会诊同意后方可转科。
急诊留观病历书写制度
一、急诊病历(包括留观病历)书写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及时、准确、字迹清楚,不得涂改。
二、急诊病历书写要求
㈠急诊病历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书写每项医嘱,治疗以及病程记录时间均要具体到分钟。
㈡体格检查部位既要全面仔细,又要重点突出,并及时记录。大致包括:
1、要有全身一般状况及生命体征的记录。
2、心律不齐病人应至少听一分钟心率后再记录。
3、疑脑部病变时,应有神志、呼吸、瞳孔、颈项反射等记录。
4、心、肺、腹部、生命体征等,应写具体数据或内容,不能以“正常”代替。
5、中毒病人要写明服毒时间、毒物名称及剂量,来院时间,以及神志、瞳孔、心、肺体征等。
6、急腹症病人要记录腹痛时间、性质、有无包块及腹膜刺激征等情况。
7、女性腹痛病人要有月经史记录,必要时请妇产科会诊。㈢请求他科会诊,应将会诊目的及本科初步意见在病历上填写清楚,被邀请的会诊医师应在请求会诊医师应在请求会诊的病历上填写检查所。
三、留观24小时以上的必须书写留观期间的观察记录,同时作好护理记录,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急诊病人接诊及护送入院制度
1.由预检班护士负责,工友配合接诊急诊病人,对危重病人,护士,工友应到急诊大 门迎接,护送入急诊诊区,复苏室,抢救室,同时予以监测生命体征及一系列措施。2.当班医生在5分钟内到位,应诊病人。
3.急诊科严格实行急诊医疗服务承诺制,不得推诿病人。
4.对急危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原则,严格实行“急救绿色生命通道”的各项规定。
5.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危重病人,经抢救病情稳定后,才可送住院。送住院前,应先与相关病区联系,告知床号,病情等,病区准备好后,危重病人一律由护士及工友护送入病房,必要时由医生一起护送,并做好交接工作,以保证病人达到医疗安全。
6.急诊留观病人均由护理人员护送进行特殊检查,对危重病人必须由医生一同护送,以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
急诊病人须知
1.急诊病人不受时间、划区限制,可随到随诊。
2.急诊病人来院就诊时,先经护士预检后分科就诊,以免诊治过程中转科耽误治疗。
3.危重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家属或陪护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其余人员不得拥 入抢救室 围观,以免影响工作。4.在抢救室内不准吸烟,大声喧哗和拔动医疗仪器。5.留观病人未经医务人员同意,不得任意离开医院。
6.留观期间要遵守医院各种规章制度,不得在观察室内吸 烟、随地吐痰、乱丢瓜果纸屑。
急诊程序与注意事项
1.急诊常规医疗程序:问病史、查体征、诊断治疗以及记录。应防止不问病史、不作检查、不记录就很不认真地开出各种化验申请单的错误程序。在抢救危重病人,应以抢救病人生命为前提,坚持先抢救后常规治疗的原则。急诊病史、急救记录、会诊记录及其他记录应当时完成,如因抢救来不及记录时,按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当时抢救时间、抢救过程等情况。
2.急诊护士在配合医师抢救过程中,应处理好抢救、治疗、护理三者的程序关系,紧急情况下,急诊护士可先执行医师的口头医嘱,及时使用急救备用药物,后由医师补开书面医嘱,医师补开处方取药。急诊护士应主动作好一切应急措施的准备,保证及时血压测定、供氧、补液、吸痰、供血、导尿、各类监护、体温检测等措施的顺利进行,必要时在医师到达之前应急处理,包括建立静脉通路、面罩加压给氧、胸外心脏按压等。
3.不明原因的昏迷患者,护士在进行建立静脉通路同时,必须进行快速血糖检测,结果及时记录在病历。
4.对内外科各类急症病人,尤其是外科创伤病人及其留观病人,必须进行急诊常规系列血液检验,包括血常规、血电解质(钾、钠、氯)、血糖、肾功能,危重病人必须检验血气分析,以保证急救医疗质量。
5.进行各种创伤性检查前、实施特殊的治疗方案或应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必须与家属说明适应症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取得家属的同意并在病程记录上签字认可。检查时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急诊观察室工作制度
一、危重症不宜搬动的病员;符合住院条件,一时不能入院的病员;不符合住院条件,但根据病情尚须观察的病员,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
二、各科急诊值班医师和护士,根据病情严密观察,及时治疗。凡收入观察室的病员,必须开好医嘱,并有交接班书面记录,留观24小时以上的必须书写观察病历,同时作好护理记录,随时记录病情及处理经过。
三、急诊值班医师早晚各查房一次,重病随时巡查和处理。主治医师每日查房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指出重点工作。
四、急诊观察室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患者的病情,输液,给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记录。
五、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病员的随时变化,要随找随到床边巡查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六、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留观病员,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重要情况应做好书面记录。
七、急诊观察室的病床设置,床单位的物品均应按医院住院病房的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规范化管理。
八、各室应保持安静、整齐、清洁、安全。室内严禁吸烟,Ⅱ级(含Ⅱ级)以上医院实行男女分室,Ⅰ级医院也应创造条件实行男女分室。
九、留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一周。
急诊就诊制度
一、由接诊护士询问病情确定就诊科目后,办理挂号,并通知有关科室急诊值班医生、病情复杂难以立即确定科别者,由首诊科负责处理。
二、接诊医生检诊后,记录检查结果及处理工意见。
三、传染病患者应到隔离室就诊。
一、对重病及病危患者应即刻通知值班医生作紧急处理,然后办挂号手续,须有专人陪伴,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二、接诊护士测体温,必要时测呼吸、脉搏和血压(重危患者必须测血压),一般患者用腋表,小儿、昏迷,精神失常,惊厥患者有肛表。
三、需要抢救的危重病,在值班医生到达前护士可酌情先予急救处理,加止血、给氧、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吸痰等,亦可请其他值班医生进行初步急救,被邀医生不得拒绝。
四、紫绀及呼吸困难者吸氧。体温超过39°可予冰袋或冰敷常温。呼吸心跳停止者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心内注射及气管内管给氧,静脉输液等。
五、需要X光等检查的患者,就病情需要,须有工作人员或陪伴人员陪送,或通知有关科室到急诊科检查。
六、病情需要时,可邀请其他科值班医生会诊。遇有就诊者过多或疑难病例,应及时请上级医生协助。遇有大批急诊或病情复杂,需要多方面合作抢救的患者,应通知急诊科主任、医务科科长及院长。所有会诊及一切处理经过,应记入病案。
七、病情需要进,可转入会诊观察室观察。
十一、多部位伤的患者或多种(两种以上)疾病共存的患者就诊时,应由病情最危重的科室首先负责诊治,其他科室密切配合。
十二、有急症击破手术者,按医嘱作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如须住院,由陪送人回护士代办住院手续。
十三、重危病者入院时,由护士亲自护送,并对病区护士作好交接班。
十四、急症由于交通事故、服毒、自杀等涉及公安、司法者,应立即通知有关单位。
十五、护士应记录患者到达时刻、医生到达时刻及患者送入病区时刻。
急诊科查房制度
1.凡在急诊抢救室、监护室、留观室留观的病人均进行三级查房制度。2.三级查房的各级医师必须履行医院规定的各项职责。
3.三级查房的内容必须及时、准备记录在病历上,由各级查房医师及时查阅、修改、更正签名。上级医师要严格把关、严格要求。对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讲评或纠正。4.值班医师在值班期间对一般留观病人至少查房两次,对危重病人应随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置,必要时可请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巡视病人,协助处理。
5.急诊科护士长应组织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主要检查基础护理质量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研究解决疑难问题。
急诊科工作制度
1.急诊科必须24小时开诊,节假日照常接诊,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制度、程序、职责、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实施急救措施以及抢救制度、分诊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治疗护理制度、观察室工作制度、监护室和抢救室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查房会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2.值班护士不得离开接诊室。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护士应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同时予以一定处理(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来院准确时间、单位等项目。值班医师在接到通知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室护士随时通知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室,与有关科负责人联系,查清原因后予以严肃处理。
3.临床科室应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个月,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经科主任同意报医务科、门诊部批准,方可参加值班。4.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有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5.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准确、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症患者应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诊医师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患者。
6.急诊患者收入急诊观察室,由急诊医师书写病历,开好医嘱,急诊护士负责治疗,对急诊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 天,最多不超过1周。
7.遇重大抢救患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有关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急诊科规范
急诊科被称为医院的缩影,急诊科全体医务人员向医院、社会制定如下规范:
一、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各值班人员热爱本职,坚守岗位,杜绝擅自离岗,准时交接班,不迟到、不早退。急诊绿色通道昼夜畅通,先行抢救,后办手续;诚实守信,优质服务,不向患者出具假证明、假诊断书,隐瞒医疗缺陷和差错等弄虚作假行为。
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保持诊区安静和整洁,创造良好治疗环境,工作人员上岗时做到衣帽整洁、佩带胸卡。工作时间不看非专业杂志、书籍,不扎堆聊天,不打私人电话,不玩电脑。工作一丝不苟,不怕脏,不怕累,不怕麻烦,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
三、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不分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做到“四个一样”(生人熟人一样、群众干部一样、院外院内一样、乡村城市一样),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对病人语言文明、态度诚恳、举止稳重、仪态端庄、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做到“五心”(检查细心、治疗精心、解释耐心、听取意见虚心、让病人及家属放心)。礼貌接诊,文明待人,热情服务,态度和蔼,不推委、训斥、刁难病人。执行首诊负责制,急诊病人5分钟接诊。
五、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严格遵守卫生部提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要向社会作出的八项郑重承诺、严格遵守《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医院的医德医风规章制度。
急诊科设施配置及管理 目的
使科室的设施齐全,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到人,使之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适用范围 急诊科室 职责
(一)病区设施配置不完善的,科主任或护士长应立即向院领导及设备科报告申请。
(二)病区的设施管理责任到人,并有定期检查、登记、签名。
(三)护士长每周进行一次设施、器械的检查,护士每班当好面清点交接,发现问题及时请维修工修理,发现遗失,当班护士应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然后向院领导汇报。工作程序
(一)病区设施策划及配置,按国家规定的病区设施要求配置病区所需设施及器材。
(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设施及器材使用信息如需要增加的设施、器材,填写购买申请单,送医院领导审批。
(三)护士长负责对购买的设施及器材器材行建帐管理,并按病区及编号标识在醒目的位置。
(四)护士长负建立仪器使用登记本,当班人员负责使用手的清洁及维护,使该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五)使用当中发现故障,及时汇报护士长或科主任,同时汇报器械维修工及设备科。
(六)各种器械、设施定人、定期、定地点、定数量管理,保证各种仪器、材料性能良好。
(七)一切抢救器械、物品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版清理补充,并保持清洁、整齐。
(八)病区的急救措施不准挪动、外借,非急救设施原则上也不准挪动,若其他科室要作短暂的借用,也要登记,杜绝以私人的名义借用。
(九)护士长每周全面检查一次科室所有设施、器械,对贵重仪器使用手应有记载。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一、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尤其抢救室)。抢救的人一旦允许搬动,即应转移出抢救室以备再来抢救患者的使用。
二、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志,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带。
三、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处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四、每日核对一次药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五、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时重新灭菌。
六、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七、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八、每次抢救患者完毕后,要作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急诊抢救室规章制度
1、实行24值班制,按时交接班,上岗时做到衣帽整洁、佩带胸卡。
2、为确保随时投入抢救工作,做到抢救室设备齐全,专人管理。
3、危重病人抢救时,当班医务人员应全力以赴,争分夺秒。一般抢救由该科值班医师及抢救护士负责,特殊抢救请示医务处或院领导组织有关科室共同抢救,各级人员做到明确分工,密切合作。
4、一切物品实行四固定(定量、定位、定人、定期检查)制度,抢救室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5、抢救室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遵守各种疾病抢救常规程序,严格 执行查对制度,非参加抢救人员不得进入抢救室。
6、室内用物,使用后及时清洗、整理、补充和消毒,每日由专人检查。
7、患者经抢救病情稳定后,由医务人员送至病房或手术室,因病情不宜搬动者,留急诊科继续观察。
8、每次抢救工作结束后,由负责医师及护士(长)做总结。
急诊抢救制度
1、急诊值班人员不得对危重急症以诊断不明,经济问题活其他任何理由延缓抢救。
2、急诊值班人员在联系有关科室协同抢救或联系收住入院时,应不放松对病员的抢救。
3、对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经紧急处理后,相关值班医师应安排病员直接送手术室抢救,而不应该强调常规的术前手续或入院手续,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4、抢救的全过程情况,必须认真、准确、及时记录。
5、抢救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病情向家属或陪护人员说明病情危重的原因、程度、及预后,以取得必要的理解和配合。
6、如因检查、入院等原因需要搬移病人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病情及生命体征的稳定与否,以及病员家属或陪护人对病情了解、理解程度。必要时应对此作书面记录。危重病人搬运途中应由急诊护士护送,必要时医师协同护送。
7、遇重大突发事件或公共卫生事件,如涉及到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值班医师、护士应及时向科主任、医务科(白天)、总值班(夜间)汇报,并解决医疗费用、住院手续等,必要时以书面的形式向医务科汇报、备案,必要时可向主管院长请示汇报,因临床需要,总值班以及相关人员应及时到现场进行协调处理。
8、自动出院病人家属应在病历上签字,值班医师酌情书写一份病情介绍由家属带出院。
急诊清创手术室规章制度
1.凡进入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洗手,戴口罩,帽子。换拖鞋,方能进入清洁区。2.急诊手术室只进行清洁伤口的处理与缝合。感染性伤口一律不准进入手术室处理。3.在进行清创缝合及无菌操作中,必须按正规操作规程进行。
4.直接与伤口接触的纱布,棉球及敷料,按规定时间消毒。各种敷料每周二,五更换。5.灭菌生理盐水及麻醉药品开封后只能使用24小时,并严格按无菌操作抽取。6.平车进入手术室,要经过优氯净消毒垫后方能进入。7.拖鞋每日用0.5%优氯净消毒,清洁后使用,8.患者使用后的敷料一律放入医用垃圾袋焚烧处理。
9.手术室所有物品每日用消毒液擦洗一次,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并登记。每月空气培养一次。
急诊室工作制度
1.各临床科室应选派富有责任心、素质较高、有一定临床以经验和技术水平,经过急救医学业务培训的医生、护士担任急诊室工作,选派的医师工作年限大于1年,护士不少于2年,预检护士必须是高年资护士,轮换不应过频,内科医生至少固定半年以上,护士应固定,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由科主任批准可参加值班,但不得超过本院医师的1/3。
2.对急诊病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及时、严肃、敏捷、准确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病员应立即请上级医师诊视或急会诊,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需立即行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施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3.急诊室各类抢救药品齐备,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交接清点手续齐全,保证急诊抢救需要,使用方便,急救仪器设备符合装备标准,并处于随时完好备用状态,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4.急诊室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要建立各种危重病员抢救操作程序,做到急诊管理制度化,医疗护理规范化,技术操作程序化,主要抢救程序图表及制度上墙。
5.急诊室应设若干观察病床,病员由有关科室急诊医师和急诊室护士负责诊治护理,要写好留观病历,开好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采取诊治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
6.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7.急诊应24小时开放,不受划区医疗限制,实行医院、科室、医生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诿病人,抢救急、危重病人时,在病情稳定前不得转完,因首诊医院病床、设备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需转院者,必须与接收单位联系获准,并对途中护送及应注意事项做好交代和妥善安排,对急诊病人应保证五分钟内有医务人员接诊。
8.设“急”字章,对急危重病人盖“急”字章,化验、药剂、放射和后勤等各部门要优先检查和处理。
9.急诊室布局合理,标志明显(白天有路标,夜间有明显灯光标明),并设有传呼装置且健全可靠。
10.急诊室要制订急诊范围,有检诊,并有登记簿,做好急诊患者登记。
急诊收住制度
1.有多发性或复合性创伤的危重病员,由创伤外科医师负责手术和收住,必要时可请相关专科医师会诊,需急诊手术者在第二(急诊)手术室进行,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进入急诊ICU病房监护,由急诊ICU医师、护士负责监护,创伤外科医师协助治疗。
2.病因未明的昏迷病人,可请神经内科会诊后,收住神经内科或收住EICU病房。3.各类急性理化中毒患者均由急诊科收住,轻度中毒收住观察病区,危重者收住EICU病房。4.急诊值班医师根据病情决定各科急诊病人收住,必要时与病区值班医师或主管医师协商。晚间与节假日期间,对危重病人科照常急诊收住入院,但收住时应协调好与病房之间的关系,病区值班医师应解决急诊病人收住入院。
5.需急诊手术时,各有关科室应24小时接受收住,不得推委。
6.上述危重病员,如符合ICU收住条件,应及早收住或在手术后及时收住急诊ICU病房。
急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凡是在急诊科抢救室、监护室、观察室抢救、治疗死亡的病人均应24小时内上报医务科,必须按医院规定在一周内进行死亡病例讨论。
2.死亡病例主要讨论患者疾病及死亡原因、抢救及治疗经过等,总结抢救经验,进一步提高急诊科急救水平,防范医疗差错以及医疗纠纷。
3.死亡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进行,经治医师、护士以及相关急会诊的专科医师、全科医师(包括轮转医师、进修和实习医师)必须参加,实行会议签到制度。
4.死亡讨论由专人负责记录在死亡讨论记录本上,并且将讨论结果记录在死亡病历上,必要时将结果上报医务科。
急诊诊区规章制度
1.保持诊区安静和整洁,创造良好治疗环境。2.工作人员上岗时做到衣帽整洁、佩带胸卡。
3.各值班人员坚守岗位,杜绝擅自离岗,准时交接班,不迟到、不早退。
4.工作时间不看非专业杂志,书籍,不扎堆聊天。不打私人电话,不玩电脑。
5.实行首问负责制,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做到态度和蔼,有问必答,工作热情,主动,认真负责。
6.强化首诊负责制,做到接诊和会诊及时,杜绝互相推诿病人。7.贵重仪器做到专人管理,各班人员及时准备并添充好各种物品。8.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廉洁行医,不收受病人的物品和红包。
急诊转科转院制度
1.急诊病员转院,应在科内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提请医教科或总值班批准,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
2.急诊病员转院,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理,待病情稳定或危险期过后,再行转院。
3.病员转院时,经治医师应书写病历摘要,向护送医生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4.病员转收病区时,应按规定书写好门诊或留观病历,由医护人员陪送至收住科室,向病区医护人员当面交接签字。
5.急诊病员入院前应做好必要的辅助检查。
紧急外派抢救制度
1、急诊科服从医务科或总值班(夜间)以及院领导紧急外派抢救指令。
2、急诊抢救人员常规组成:急诊内、外科值班医师、急诊科值班护士各一名。额外人员指派由医务科或总值班临时决定。
3、急诊抢救人员派出时间内值班替代由医务科调配:急诊内科由急诊科或心血管内科医师值班,急诊外科由普外科医师值班,急诊护士由护理部负责安排替代。
4、急诊科应准备 好紧急外派所需要的急救药品,抢救器械。
培训与教育制度
1、急诊科医护人员应认真学习、领会《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输血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2、轮转医师、实习、进修人员应严格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
3、轮转医师、实习、进修医师无独立处置病人权及急诊处方权,处方与检查申请单均应由带教医师审阅签名。
4、各级急诊医师、护士有指导下级医师、护士和实习、进修人员的职责。严防由轮转医师、实习、进修人员独自进行急诊处理和操作。
5、科室定期或随机对急诊医师或护士进行岗位技术考察。并定期组织急诊医学专题 讲座等学习活动。
6、科室每制定急诊医师和护士进修计划,新分配医师由急诊科上级医师负责“一对一”传带。
7、医师、护士应努力学习本学科相关知识和进展,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准和应急能力。实行科室业务学习制度,每月举行一次全科业务学习讲座,每周五下午科主任组织急诊医师进行业务学习,包括疑难病历和死亡病例讨论、专业知识学习、英语文献和英语口语学习等。
8、急诊工作人员应注重自身的敬业素质培养,做到语言文明、礼貌待人,提高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做到“以人为本”,切实做到 “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
9、专人负责“急诊医学”“内科学”等的教学工作安排,开展集体备课、试讲课、指导性听课、实习带教的检查,科内小讲课等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防止教学事故。
10、开展急诊医学 学科发展,开创研究方向,包括危重病医学、急性中毒、创伤外科等方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对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者,科室根据规定予以适当的奖励(具体见科室劳务费分配细则)。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报告制度
传染病报告是每个医护人员应尽义务和职责,《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性病防治法》、《艾滋病监管规定》、《非典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都作了明文规定,鉴于本院医务人员在这方面还有缓报、漏报、不报等现象。特此作如下规定:
一、突发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门、急诊和病房,经治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医务科,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规定时限内报告,报告卡必须项目齐全,字迹清楚,15岁以下的儿童要填写家长姓名,外地在温人员要填写暂住地详细地址,门诊急诊医师必须在门诊日志上填明传染病人的详细信息资料。
(二)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限:
1、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 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2、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淋病、梅毒、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4、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向卫生部报告。
二、根据结核病 管理文件精神
(一)对门诊肺结核病人必须一律转诊至县疾控中心结防所,住院治疗的肺结核病人待 出院后转诊到疾控中心结防所继续治疗。
(二)我院医生治疗肺外结核必须在处方上注明疾病名称,违规者药房由权拒绝配药。
(三)对肺结核病人要填写① 肺结核报告卡②转诊卡(上下三联,转诊单交病人)。
三、其它
(一)肠道传染病在流行季节要做到有泻必采,做好详细登记。
(二)对≤15岁儿童初步诊断为急性迟缓性麻痹(AFP)时,经治医师要立即报告。
四、奖惩
(一)在做好传染病、肿瘤、性病登记工作的同时,填写“肺结核”病合格报告单的医师及痰找抗酸杆菌检查人员每人每次各奖2元,发现抗酸杆菌阳性每例奖检验人员5元。其他传染病、肿瘤、性病合格报告单以及急诊肠道门诊采样、性病分泌物采样者和检查者每人次个奖励2元。
(二)转诊到位的涂阳结核病人,每例奖10元,对转诊到位的结核涂阴病人每例奖5 元,对传染病报告卡每填报一例奖2元。
(三)凡该采样、检查和报告的上述疾病,漏报或不报告者,经查实给予10倍罚款处罚。
院内急救接诊,诊疗管理制度 一. 目的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设施配置,规范操作程序。利于急救患者及时得到救治,提高院内急救服务质量。二. 适用范围
急诊科对院内急救接诊,诊疗的过程控制。三. 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急诊科人员日常工作安排。
(二)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领用急诊科急救所需设施及器材。
(三)由护士长,质控护士负责对急诊科设施及器材的管理,维护和使用记录进行控制。
(四)急诊科各级医护人员实施院内急救接诊,诊疗工作。四,工作程序
(一)急诊科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国家对急诊科设施的规定要求配置所需的设施及器材。(详见(急诊科设施配置及管理制度)
(二)日常工作安排: 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急诊科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安排,制定一定时间内的医,护人员值班表,并对医护人员的出勤情况以保证急诊科24小时开诊。
(三)急诊就诊范围:
为了急诊患者方便就医,及时得到救治,制定急诊就诊范围: 1,急性外伤 2,急性腹痛 3,突发性高热 4,各类休克 5,各类大出血
6,心,肺,脑,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7,昏迷,抽搐,呕吐
8,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食管内异物或疼痛,出血 9,中毒,中暑,自缢,淹溺,触电。10,急性过敏
11,其他急性病症。
急诊患者往往比较复杂,表现千差万别,因而不要死卡条文延误病情。
(四)院内急救患者的接诊:‘
1,急诊值班人员坚守岗位,要严肃,认真,迅速,敏捷地救护患者,对患者态度和蔼,热情负责。
2,当遇有,急,危。重患者时,分诊护士应立即将送往急诊专科诊室进行救治。
(五)院内急救患者的诊断,治疗:
1,首诊医师对就诊患者认真负责,仔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作必要的辅助检查。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救治。具体工作程序参照(常见疾病基本诊疗规范)和(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中各种急诊疾病的诊疗常规。2,如果首诊医师发现就诊患者的病情涉及其他专科或确系他科诊治范围时,在完成各项检查并作了必要的处置,写好病历后,再请有关专科会诊。危重患者应由首诊医师陪送。3,病情较重的患者,当值医师应决定是否收急诊留观或住院,经抢救后的患者,如病情稳定或允许移动时,应迅速送入病房或手术室。
4,值班医师对急救留观患者负责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写好留观病历及观察记录,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5,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做好登记及报告工作,遇有交通事故,吸毒,自杀或有伤情异议等患者及涉及公安,司法情况时,由值班人员报告总值班,通知有关单位。6,护士认真执行医嘱,及时配合医生抢救工作,要对急诊抢救设备,药品保证完好,充足,并做好护理观察记录。(详见(急诊医嘱执行管理制度)
7,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要主持各种抢救工作及死亡病例讨论,会诊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8,当遇有特殊情况时,当值医师要及时,如实向上级领导报告,白天应向急诊科主任及医务科主任报告,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请求处理意见,避免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一. 目的
院前急救设施齐全,人员配备管理,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二. 适用范围
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灾害事故急救)三. 职责
(一)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
(二)由医务科,护理部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
(三)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
(四)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并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
四. 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求救大致原因,并立即通知出诊医生,护士和司机(必要时派出护工)在5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有关救护车的工作程序详见(救护车的管理制度)
(四)院前急救内容:
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由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3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1. 现场急救: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
① 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吸痰及分泌物,呼吸兴奋剂,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② 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体外起博器的使用,有生命危险的心率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③ 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控制癫痫等)
④ 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⑤ 脑,肺,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⑥ 止痛,止吐,止咳,止血等对症处理。2. 途中救护:
① 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
② 为避免突然刹车造成车内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受伤,患者的担架应该很好固定,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应该使用安全带或抓牢扶手,患者在车内应根据病情采取坐位,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
③ 四肢骨折的患者,给予外固定防止颠簸,脊柱骨折的患者卧硬板,以防止脊髓损伤,昏迷呕吐病人,将头侧向一边,避免呕吐时窒息,疑有颈椎骨折的病人,以颈领固定之,避免加重或造成高位截瘫。
3. 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后,如患者已死亡,应详细询问患者家属或在场人员,了解发病情况及既往病史,做好记录,并明确通知其家属或在场人员。死亡原因证明由司法部门出具。4. 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时要听从急救指挥中心,交警。公安人员的调度安排,保护有法律纠纷的现场。5. 出诊医护人员详细填写院前急救病历及完成急救处理的措施,送转医院急诊室后作详细交接,完成院前急救任务后向急救指挥中心报告,返回后及时检查,补充抢救药物和更换物品等工作。
灾害事故急救管理制度 一,目的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合理利用资源配置,提高医院灾难事故急救能力,密切配合消防,公安,交通,人防,物资等部门进行抢救,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降低到最低水平。二,适用范围
本院急诊科及各临床科室,预防保健所 三,职责
(一)由院领导组织成立灾难事故急救方案及领导小组。
(二)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监督执行院前(灾难事故)急救工作制度。
(三)以急诊科医护人员为核心,各临床科室辅助完成灾害事故的救护工作。四.工作程序
(一)医院加强急诊科建设,由固定的人员编制,充实技术骨干,配备必需的抢救设备,提高应急能力,严格执行(基本医疗管理制度)中的各项急诊规章制度。
(二)设立灾害事故急诊领导小组:详见本医院(对急救和救治突发性灾害的应急方案),(接纳成批伤病患者的应急方案)。
(三)院前灾害事故急救范围:包括自然和人为灾害,如:暴雨,洪水,台风,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火灾,车船飞机事故,矿山塌陷,爆炸,毒气泄漏。武装暴力等人为灾害。
(四)急救过程:
(1)医院遇有灾害事故急救时应立即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2)科主任及时通知医院急救领导小组,组织足够力量抢救,并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通知有关医院做好接诊准备,或要求现场增援,并与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协调,尽力完成院前救护任务。
(3)遇灾害事故急救要严格实行就近,就地抢救原则,急重危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时不得转院,首诊医院因病床,设备,技术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而病情又允许的情况下,由专人护送至目的医院,并进行详细病情交接。
(4)急救的内容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同(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5)院前临床科室及相应科室积极做好增援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患者。(6)值班人员严格执行(紧急情况及重大医疗事件报告制度),并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如灾害性事故急救参加人员记录本,灾害性事故急救记录本。
(7)医院内短期成批接诊传染病患者时,要即时报告,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第五篇:120急诊科制度
院前急救病人转送制度
1.院前急救人员出车应按照“就近、就急、就专业”的原则转送病人。
2.病情允许,患者或家属在病历上签字后,可就“患者或家属”意愿送往指定医院。
3.病情较重,已向家属交代,但家属仍要求送到其指定的医院时,病人或家属要在病历上签字,并注明后果自负。
4.特殊病种,如烧伤,煤气中毒需要特殊治疗时,要根据病人病情,本着“就近、就急、就专业”的原则,将病人送到有相应救治能力的医院。
5.转送病人时,医护人员必须陪在病人身边,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120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岗参加交班工作,参加急救值班的医护人员、驾驶员应提前10分钟到站。做好交班准备工作。
2.交班者清点设备器材是否齐全、完备有效,并给下一班准备好必需用品,向接班者交待清楚再离岗。
3.接班者认真听取上一班的交班报告,不清楚的地方提出疑问直至清楚。
4.交班者如遇到有下一班未按时接班时,应严守岗位直至有人接班方可下班离岗。5.不认真交接,发现丢失、损坏物品或出现其他问题,由接班人承担。
急救工作制度
1.急救网络所有成员单位执行统一的准入标准,接受统一的指挥调度,统一的病历书写,在院前急救各环节严格执行相应的工作制度,各急救站完善各自管理制度,确保院前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2.120急救网络实行24小时值班制,120调度中心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3.120急救调度原则:就近、就急、就专业、就自愿派车,急、危重病人优先派车,急救人员本着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精神,分秒必争救治病人。
4.急救网络工作范围:各种急病、创伤、中毒和重大意外灾害事故的现场抢救和转运及途中的监护与救治。
5.当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急救网络成员单应在120急救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下共同投入抢救工作。
6.120医疗急救指挥中习定期召开成员单位会议。
值班救护人员管理制度
1.急救值班医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格交接班制度。
2.出诊医护人员在接到中心调度室指令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出车。
3.值班医护人员出诊救护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佩带胸卡,对病人或家属要态度热诚,文明礼貌。
4.对病人应有高度负责的态度,进入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情况,对危重病人如有可能,须病人家属签字。
5.抢救病人要严格遵守急救医疗工作程序及急救原则,按急救医疗规范及服务标准处理病人,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6.接诊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便于及时处理,如遇危急情况,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在就近医院抢救,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7.加强查对制度,不管在现场或是在途中救护,护士所执行的口头医嘱及所有操作,包括时间、药名、剂量、给药方法,要及时记入院前急救病历,所有药品安剖及包装均需核对后带回急救站。
8.保管好急救器材和药品,当班用完,当班补充,使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9.返回站后,医师及时向中心调度室报告急救情况,认真填写院前急救病历。
120出诊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实行首诊负责制:实习医师、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班和出诊。
2.值班人员负责随时接收并记录指挥中心指令,在接到调度指令后,立即出诊,一般不得超过3分钟。
3.值班人员出诊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佩带胸卡,对病人或家属要态度热诚,文明礼貌。
4.对接收到医院救治的病人按规定收取出诊费、救护车费,就地救治未住院的按规定收取出诊费、医药费、救护车费等费用,严禁乱收费。
5.对病人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进入现场应立即检查病人情况(如有必要应由病人家属签字)。
6.抢救病人要严格遵守急救医疗工作程序及急救原则,按急救医疗规范及服务标准处理病人,合理用药,确保医疗安全。
7.接送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在病人身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如出现危及生命情况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就近送医院抢救。
8.返回急救站5分钟内,由医生向指挥中心报告病人的姓名、身份、性别、病情,现场的救治情况等(医生一报制)特殊情况下,因抢救病人而延误的,在30分钟内医生必须向指挥中心报告急救情况。
9.到达急救现场,如找不到病人,驾驶员首先联系病人,无法联系病人的,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没有指挥中心的指令,不得擅自返回。
医疗急救工作制度
1.院前急救实行24小时工作制,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各急救站医、护、驾人员必须服从120统一指挥调度。
2.医、护、驾人员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必须履行职责,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按照救治流程工作,认真完成急救任务。
3.执行首出负责制:急救站接到120调度中心出车指令后,应执行首出负责制,在规定时间内派出救护车,到达现场实施救治。
4.执行首诊负责制:出诊人员在接到出车任务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出车,并执行首诊负责制,按照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实施救治,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对伤病员的救护,当现场救治需要增援时,应及时报告120指挥中心,直到增援的救护车到达现场后方可离开。
5.出诊医生将患者送到医院后,必须向接诊医生交待病情及诊疗情况包括呼叫主诉,简要病史,车到现场时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其它主要病状、体征、治疗及病情变化。
6.统一病历规格及书写要求,提高病历质量。
急救护士工作流程
一、提前10分钟到岗,按要求着装。
二、接班:与上一班人员交接检查仪器、药品及各种物品。
1.检查本车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的使用状态是否完好,电量是否充足,配件是否齐全。检查本车氧气是否充足,流量表,压力是否正常,保证吸氧管一次性使用。2.检查本车诊箱内物品是否齐全,药品及一次性物品是否过期,有无损坏。
3.检查本车气管插管箱内物品是否齐全,喉镜是否处于完好状态,电量是否充足,球囊面罩处于备用状态,保证气管插管一次性使用,所有抢救设备查完后保证设备使用完好率100%。
三、接到调度指令,按医嘱准备器械,应在规定时间内出车(3分钟)
四、到达现场携带急救箱,随同医师迅速赶至病人身边,协助医师对病人实施抢救,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及治疗工作。
五、执行医生口头医嘱时,要复述一遍用药,确认无误后再使用。使用后的空安剖保留至返回急救站与医生核查无误后,按医疗垃圾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六、协助医生将病人抬至急诊室,指导病人家属就医,向急诊护士交待给药情况。
七、完成任务后清理诊箱,垃圾分类处理,仪器没电及时充电,氧气及时灌充,补充药品、物品,为下一次任务做好准备。
八、下班前运用医学术语书写交班报告及抢救车出车登记本,做好本车组工作量统计,并记录在工作量统计本上。
九、下班前消毒擦拭本车仪器及物品后归还急救站。每天下班前消毒车辆并做好记录。
十、接送传染病人后,物品、仪器设备、车辆按传染病的要求进行终末消毒后,方可重新使用。
医生职责
1.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执行院前急救工作制度、规范和标准,完成各项医疗急救工作和任务。
2.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服从调度指挥,按时随车出诊。遇有困难及时向组长或主管领导报告。
3.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流程与规范工作,熟练掌握现场急救各项技术,掌握抢救设备、器械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自觉强化急救意识,提高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4.认真、亲切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及时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送达医院后,主动向医院接诊医生交代病情,树立和保持良好的“窗口”形象。
5.转送患者途中,及时掌握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6.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7.协助家属抬运病人,不得因无人抬病人而影响救治。
8.按规定及时书写院前急救病历等医疗文书,要求书写规范、描述准确、字迹清楚、项目齐全。
9.对突发事故和四种特殊人员要按规定积极处理,及时报告,服从现场领导的指挥。10.对每一次院前急救业务承担责任,维护120指挥中心、本单位和个人的荣誉。11.爱护急救医疗设备,发现故障及时按规定处理、上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12.完成每一次出诊任务后及时向120调度中心反馈所送病人的姓名、诊断和送往的医院等情况。
急救医师现场工作流程
一、坚守岗位待命,换工作服,与上一班人员交接检查医疗器械,医疗设备,氧气使用情况,检查药箱药品,保证医疗器械完好,诊箱及所备药品齐全,并将其放置车上。带号发票,死亡证明,病历,填好交接班登记表。
二、服从调度指挥,按时随车出诊。
接受任务:接道调度命令后,向调度问清病人病情,做好相应急救准备,出车:接到调度3分钟内出车。
三、与患者家属联系,急救车未达到现场前,主动与家人联系,询问病情,指导自救。
四、现场救治:
1、携带急救箱、医疗设备,和病人需要设备迅速赶到病人身边,态度和蔼,按急救医疗规范对病人进行检查和急救。
2、根据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做出疾病诊断,依据诊断进行相应治疗。
3、院前急救必须遵守治疗基本原则,依据院前急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做到病史-体检-诊断-治疗四个相符合。
4、到达现场后如发现患者病情危重,必须及时口头告知家属让其了解病情严重性及可能发生后果,填写知情转运书。
5、患者病情危重,但家人拒绝救治者,应在病历中签字。对于不配合检查、治疗,转运者,并拒绝签字者,急救医生应在病历中注明,必要时应该报警。
6、急救医生在救治中应该根据病情用药,严格遵守用药原则,严格根据药品说明使用药物,注意配伍禁忌,不能使用新药特药、急救箱中未配药物。
7、救治病人后立即按药品实际使用情况开处方,注意医保用药范围。
五、转运病人
1、救治结束后指导并协助担架员或病人家属按正确方式将病人抬上救护车,搬动让病人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随时进行相应处理。
2、本着就近、救急、就专业、就自愿的原则转送病人。如遇危重病人,急救医生向调度人员报告送达上级医院。
六、送达医院
1、指导协助担架员或患者家属,将病人抬到急诊室,指导病人家属就医,向急诊医师家待病情及急救治疗情况,填写交接表。
七、收费
1、按标准合理收费。
八、书写病历。
完成任务及时书写院前病历,书写规范,描述准确,字迹清楚,项目齐全。
九、登记,价差药品,补充器材,做好再次出诊准备。
十、如车辆出现意外,无法正常行驶或需要消毒应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
护士长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急救120护理工作。并带领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完成各项医疗急救护理工作。
2、协助科主任形成团结、合作有战斗力医疗急救护理团队。
3、负责医疗急救护理工作检查,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4、指导护理人员不折不扣按照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和规范工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5、教育护理人员增强责任心,改进服务态度,维护120窗口形象。
6、负责护理人员考勤换班,确保本组成员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接到任务后3分钟内随车出诊。
7、组织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技术练兵,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严防差错事故发生,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8、督促检查出车前准备工作,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定量、定点、定位、放置,仪器设备电量充足,氧气足量。
9、定期检查急救物品、药品、器械、仪器设备,物品毒麻药,贵重药品专人管理,确保仪器设备性能完好,物品充足,规定每班清点登记。
10、监督检查医、护、驾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11、监督检查站内、车内卫生,垃圾分类,保证工作环境清洁整齐。
12、完善登记制度,对护理工作发生重大差错,事故应及时登记、报告,并组织调查讨论,书面向主管领导提出处理意见。
13、做好重大突发事件和各种灾害事故应急准备工作,随时保证急救物品供应和护理人员增援。急救车驾驶员职责
1、组长带领下,认真遵守交通法规,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和标准,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各项急救工作和任务。
2、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服从调度指挥,接到任务3分钟内迅速出车。
3、熟练掌握救护车驾驶技术,熟悉辖区地图与道路交通情况,自觉强化急救知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争分夺秒,在保证安全同时快速完成急救任务。
4、保持车辆清洁卫生,上班前下班后例行检查车内车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车辆正常运转。
5、清查保管车上工具器材,保持车载通讯与信息设备正常运行,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6、每次接诊病人,按规定逐项记录。与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协助抬送病人上下车。
7、定期做好车辆检修,保养清洗消毒工作,做好车辆内外观清洁、车况及节油工作。
8、积极参加救护车驾驶、车辆与交通安全等方面学习,认真学习并执行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严防交通事故发生,保证院前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9、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和各种灾害事故,协助医务人员积极参加抢救,服从现场领导指挥。
10、爱护车辆及车上仪器设备,发现故障及时按规定报修。急救车驾驶员工作流程
一、接班:换工作服,与上一班人员交接检查通讯、车辆设备、车辆外观、车辆证件,整理车容、检查油、电、水轮胎气压、预热发动机等。
二、接受调度任务出车
1.接受任务:接受调度命令,问清现场地址或患者家属接车地点。2.出车:接到调度命令必须3分钟内出车。
3.行驶途中:司机途中保持与调度室的联系,如有特殊情况因立即向调度室报告。
三、到达现场后向调度员报告,并积极查找病人位置,对环境复杂区域及时与调度员或患者及家属联系。
四、找不到病人,在没有确定病人已走,或谎报前必须继续查找,如确定是谎报或病人已送走,向调度员报告并认可方可返回。
五、将车辆开至靠近现场,安全并易于出动地点,锁好车门。协助医师对病人实施抢救,协助医师或患者家属将病人抬上救护车,检查车门是否关好。
六、送达医院:开门后,协助担架员或医师将病人抬到急诊室检查床上,取回担架检查病人有无遗忘物品在车上,关好后门。
七、完成任务:及时向调度员报告,迅 速返回急救站。随时做好接受新任务准备。
八、返回后填写出车记录,检查车辆、油料,做好车辆清洁,协助医师做好车辆消毒,为下次出车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