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四川大学丁元军《中华文化》哲学篇复习思考题

时间:2019-05-14 22:2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四川大学丁元军《中华文化》哲学篇复习思考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四川大学丁元军《中华文化》哲学篇复习思考题》。

第一篇:2013四川大学丁元军《中华文化》哲学篇复习思考题

第一、第三周复习题 一、四部;

二、国学为什么不是“国故学”?

三、为什么要说“国学惟欲其旧”?

四、通过以下对于道的两组说法,谈谈你对于道的理解:

(一)表诠(正的说法、肯定的说法)的三种:

1,“天不变,道亦不变”

2,“放之四海而皆准”

3,“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二)遮诠(负的说法、否定的说法)的三种

1,“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者非道

2,“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者非道

3,“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者非道

第五周复习题

一、从“文学通情,史学明故,哲学达理”的比较出发,谈谈你对哲学的理解。

二、请比较庄子“道行之而成”与王船山“行而后知有道”两种说法。

三、“虚位”、“定名”

四、为什么说,只用“道德”两个字说儒家还不够,一定要说“仁义道德”才足以表达儒家之为儒家的根本含义?

第六周复习题 一、五经、六经、七经

二、孔子对于六经分别做了哪些工作?(删诗、叙书、订礼、正乐、赞易、作《春秋》)

三、辨析下面的说法:

(一)“《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二)“《春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四、分析: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孟子》总章一一〇)

第七周复习题 一、四书、思孟学派

二、先秦诸子十家

三、辨析下面的说法:

孔子不是与诸子并列的先秦诸子之一;《论语》也不是诸子类的作品,而应当被归为六经的范围。

四、分析:

(一)《论语》总章二七八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二)《论语》总章一九一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第八周复习题

一、分析: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章六)

二、分析: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齐物论》)

第九周复习题

一、分析:

(一)董子:“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二)顾亭林:“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二、面对是非混乱、莫衷一是的局面,庄子、扬子云等像我们一样发生了“谁使正之”的困惑。庄子对此问题的看法是,“我与若不能相知”、“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而扬子云的看法则是,“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请评价他们的看法,并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第十周复习题

一、论述:

结合《孟子·告子上》章七,谈谈你对于“心之所同然者,谓理也,义也”,以及“圣 人与我同类者”、“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几句话的理解。

《孟·告上》章七: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第十一周复习题

一、宋五子、理学四大学

二、本末

三、分析: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观书有感》之一)

四、分析: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诗经·烝民》)

第十二周复习题

一、体用、道器

二、分析: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孟子·离娄下》章一九)

三、比较:

请比较“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与“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经章)这两个表达中对于道的理解有怎样的异同?

第十三周复习题

一、阴阳、五行

二、阴阳的关系

第十四周复习题 一、五行的关系

二、践形、肖

三、分析:“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孟子·尽心上》章三八

四、论述:《尚书·泰誓》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左传》成公十三年:“刘康公曰:‘吾闻之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礼记·礼运》曰:“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请根据上述内容,谈谈你对于人在天地中的位置的理解。

第十五周复习题

一、分析: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下》章一五)

二、论述:

人心的地位与作用。

第十六周复习题

一、分析:

人亦天地一物耳,饥食渴饮无休时。

若非道义充其腹,何异鸟兽安须眉!

(孙明复)

二、论述: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据此谈谈你对于人性问题的看法,为什么说人性是一个天命?

第二篇:2018上四川大学中华文化哲学篇(丁老师) 笔记整理

复习题 第一周

一、简答:

(一)经史子集;

经学,七经,与七经有关的。史学,历史。子部,诸子。集部,剩下的文学。

(二)论道;

中国人所说的哲学。讨论研讨,道理。论道者:哲学家。

二、分析:

张南皮曰:“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础,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其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张之洞《厘定学堂章程折》:“无论何等学堂,均……

俾:希望。心术:心思。壹:彻底。纯粹端正。瀹yuè:疏通。智慧才识。技艺能力。务:追求。期:盼望希望。仰: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副:相称,配得起。造就:培养。流弊:滋生或沿袭而成的弊端。

张之洞生于晚清社会,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的中国。典型的“过渡型”人物,他的基本立足点是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反对、否定新文化新思想的政治伦理层面,一方面又愿意接受其技术艺能方面。“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体现。今天依旧适用。

三、论述:

《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请 据此谈谈大学对于人生之意义,以及你关于大学之理想。

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明德”就是明明白白的德,性德,天生具有的品德。“明明德”就是自己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人的本性是什么,应该如何做人。

“新民”包括自新和新民两层意思。自新就是日新其德,不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新民就是化民成俗,为生民立命,让老百姓树立新观念,过上新生活。

“至善”就是最高的善,最高的善也就是无善。无善就是不刻意为善而善,无善的外在形式而有一颗真正的善心.大学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大学时应当学习三件事,一是学知识学文化,为将来人生道路尤其是事业打好基础。二是丰富内心情感,一般来说现在的大学生都要远离家乡、父母、曾经的伙伴,大学的友情、爱情、师生情将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三是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大学里能接触到更多的哲学课堂哲学大师,把握好这个机会开始对人生系统的反思,并且将这种反思持续下去,争取成为一个德性高的人。其实不论是大学还是人生的什么阶段,都应当是做人第一,修业第二。大学要学专业的深度,学科的广度,哲学的高度,战略的远见。

第三周一、简答:

(一)孔子作六经;

删诗,叙书,订礼,正乐,传易,作春秋。

二、分析:

(一)历史地言之,孔子之前,中国有历史;哲学地言之,孔子之前,中国无历史;经学地言之,孔子之后,中国无历史。

在孔子之前,中国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但是中国的哲学是从孔子开始,所以在哲学上,孔子之前没有历史;在经学的意义上,无论五经六级还是七经,孔子作春秋之后再无经可言。

(二)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孟子说:“圣王采诗的事情停止了,《诗》也就没有了,《诗》没有了,《春秋》便出现了。晋国的《乘》,楚国的《祷杌》,鲁国的《春秋》,是一样的。所记载的是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所用的笔法是一般史书的笔法。孔子说:‘各国史书(褒贬善恶)的原则,我私下里取来(运用到《春秋》中去)了。’”

“诗亡”与“《春秋》作”反映了从春秋到战国文化的变化,也反映了儒家士人文化心态的变化。

尧舜尽管至善至美,他们究竟如何治理天下却是无从知晓的了。即使夏商二代的典章制度,由于文献不足之故,也已无法详知。唯有西周去今未远,文献足备,是今日君主效法的最好楷模。所以孟子所谓“王者之迹”实际上是指他心目中周文王、武王、周公所确立的美好政治制度。这种制度从基本精神上来说即是“仁”,从政治措施上说则是“仁政”,这才是孟子所言的根本之处。

先秦儒家,从孔子到孟子,一直全力以赴地致力于通过对西周遗留的文化典籍的重新阐释来建构完整的社会价值系统,从而达到恢复社会秩序的目的。

孟子所关心的并不是采诗制度本身的有无,而是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话语形式是否还 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诗亡”的真正意思是诗失去了往昔在政治、伦理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由于诗的功能与“仁政”直接相关,因而诗的功能的丧失就成为“仁政”毁坏的重要标志,这才是孟子痛心疾首的事情 建构一套话语系统来干预社会现实。

“诗亡然后春秋作”主要是从功能角度来说的———《诗》曾是有效发挥社会教化功能的儒家文本,随着时代的变化,《诗》的功能渐渐失去,于是儒家又选择了《春秋》作为继续发挥社会教化功能的儒家话语系统。传达同样一种价值观念以达到赏善罚恶的、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这就是《诗》与《春秋》最根本的相通之处。“诗亡”与“《春秋》作”之论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它既体现着春秋战国之际政治系统与文化系统由合而分的历史轨迹,又展示着儒家士人话语建构的乌托邦精神;既昭示了从孔子到孟子社会文化空间的变化,又彰显了儒家士人重新统一意识形态与现实政治的强烈愿望。

第四周

一、简答:

(一)七经; 六经和论语。

二、分析:

(一)程子《外书》卷六,条七六:“人无权衡,则不能知轻重;圣人则不以权衡而知轻重矣。圣人则是权衡也。”

权衡:法度;标准 轻重:适当限度或分寸,事情的主次

(二)六经是中国人的“旧约”,《论语》是中国人的“新约”。六经是孔子手定。孔子删诗、叙书、订礼、正乐、传易、作春秋,六经是中国人的 精神、圣经所在。

(三)孔子是《论语》的“作者”。

《论语》的著作权不是孔子,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但是是孔子赋予《论语》道理、原则、思想。孔子不是文献的作者,他只是述而不作,他是《论语》的奠定者。

(四)圣、经、道“三位一体”。

圣指圣人,即孔子,经指七经,道指道理。圣人是人格化的道理,圣人也是人,我们不应该神话、误解圣人。七经是经典化、文献化的道理,是可观可读的。圣、经、道的根本其实是一致的,就是要学习道理学习哲学。

如果圣人在世,就直接观察他的一言一行,看道理是如何再他身上体现的。

第六周

一、简答:

(一)道术与方术

出自《庄子·天下》“道术将为天下裂”,指思想从一个整全完备的时代进入一个碎片化、不完美的时代。这句话形象而深入地描绘出周代学术发展的轨迹。对应了王官之学向诸子之学的转化。

(二)先秦诸子十家

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指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法家、杂家、小说家。

名家以辩论名实等思辨问题为中心,并且以善辩成名的一个学派

(三)四科十哲;

四科指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这也是经史子集划分的来源。十哲指各科的代表人物,德行:颜子、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予(子我)、子 贡。政事:冉求(子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二、分析:

(一)《庄子·天下》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当时中国读书人对六经普遍的认知,点明了六经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记述政事,表述行为规范,传递和谐的音律,阐明阴阳变化的奥秘,讲述名分的尊卑与序列。

(二)刘向曰:“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 微言:含蓄而精微的言辞。乖:不顺,不和谐。

孔子去世了,他的含义精深的言论消失了,他的七十二个弟子死了,儒学的精髓要义就偏离了。这句话说明了当时中国思想文化经历的大跌荡,孔子去世后,从道术的时代转变到了方术的时代,七十子去世后,则进入了从经学到子学的过渡时代。微言大义,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三)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弘毅:弘,弘大。毅,刚强。死而后已:竭尽所能从事,到死方才停止。读书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也是如此,要像一个士人,一个君子一样要求自己,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三、论述:

(一)讨论“中国哲学史起点”这一问题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 哲学史起点”之问题一经解决,中国哲学史第一大段落就业已完成? 这里的起点是标准、权衡的意思。

程子曰:“人无权衡,则不能知轻重;圣人则不以权衡而知轻重矣。圣人则是权衡也。”论道、学习哲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尺度、权衡,不可用极端的思想为起点。这里把孔子当作“尺”、“规矩”,以儒家为尺度。孔子自称对古代文明“述而不作”,其实他的学派是对古代文明的重新诠释,取古代文明的精华,创立一个文明传统。

另外,尧舜尽管至善至美,他们究竟如何治理天下却是无从知晓的了。即使夏商二代的典章制度,由于文献不足之,也已无法详知。唯有西周去今未远,文献足备,是今日君主效法的最好楷模。而孔子一直致力于通过对西周遗留的文化典籍的重新阐释来建构完整的社会价值系统,从而达到恢复社会秩序的目的。

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道家则强调人内心自然自动的秉性。按照儒家的理论,理想的人生包括对宇宙的高度认识,同时又是处在三纲五常的范围之内的。)

儒家思想对中国哲学史非常重要,它不仅是中国哲学史的尺度还是其核心成分。中国哲学史的起点无非就是从孔子开始,孔子作为一个圣人,一个衡量,他把中国在他之前的哲学集以大成,在他这里达到一个绝对的中国哲学的鼎盛,这也就是所说的“道术”阶段,从孔子的“道术”阶段开始,儒家思想开始慢慢分流瓦解,形成“方术”的时期,但后来的儒者无一不是在向孔子的那个起点,那个哲学最高端的时期看齐,所以,一旦中国哲学史的起点明确,那就完成了一半。

(二)“孔子与七经”的阶段(庄子称为“道术”阶段),与(诸子阶段)(庄子称为“方术”阶段),有着怎样不同的精神文化特征?这意味着什么? 庄子认为整个人类思想史可以分为两类:古典和现代。

道术的时代指古代理想、完备、整全的时代,而方术是一种现代学问,是道术下坠后一个碎片化、不完美、不如意的时代或学问状态,具有现实性。

方术是术数和方技的统称。术数是研究 “天道”的学问,包括天文、历法、五行、占卜、相术等;方技则是研究生命的学问,包括医药、房中、炼丹等。

方术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古指关于治道的方法。《庄子·天下》:“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成玄英疏:“方,道也。自轩顼已下,迄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疏:分条说明的文字:上~。轩:~辕,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的名号。颛顼〔xū zhuān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迄今为止qì:到,至。)

二是指中国古代用自然的变异现象和阴阳五行之说来推测、解释人和国家的吉凶祸福、气数命运的医卜星相、遁甲和神仙之术等科学技术的总称。

孔子与七经的思想内核是中华文化的轴心文化,之后的儒者无一不是在向孔子的那个起点,那个哲学最高端的时期看齐,因此诸子阶段可以看作中国的文艺复兴。

第七周

一、简答:

(一)思孟学派;

孔子去世后,韩非子的说法。儒学有偏有正,有杂有纯。曾子,子思(孔伋jí,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孟子表示分化后儒家正统,叫做思孟学派。

子思学派和孟子学派的通称。因二者思想上具有某种一致性,所以人们往往将其联系在一起,称为思孟学派。

(二)孺子入井; 出自孟子的寓言,在于论证人与禽兽之辨。寓言说一个小孩掉进井里去了,周围的人都会感到同情,不是因为想借此与孩子的家长攀交情,也不是想在乡党中博取名声,也不是因为讨厌孩子惊恐的哭声。寓言的核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恻隐: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同情。羞恶:做了不正当的事,羞愧,难为情。辞让:谦逊推让,谦让。是非:事物的对与错。)

二、分析:

(一)扬子云曰:或曰:“人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将谁使正之?”曰:“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或曰:“恶睹乎圣而折诸?”曰:“在则人,亡则书,其统一也。”

人们肯定自己认为对的东西,而否定他们认为不对的东西,谁对谁错呢?天下万事万物,纷繁错杂,可以观察天文来纠正;众人各抒己见,意见无法统一,圣贤之人可以判断各人的对错。

(恶wū:如何,怎么。折:折中。统:正/传/道~。一:统一。)

人与人之间先天存在不理解性,人和人是不能相知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方术、完备思想碎片化的时代。人人各执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人们的思想也不相同。濠梁之辩中,庄子曾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是没有互相理解的可能性的。

我认为,虽然人性格、背景各不相同,看起来似乎难以达成共识,但是人类的基本情感和道德是存在的,人最终是会互相理解结成共识的,一是现代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二是传统和道德会让人加以反思,以圣人为折中的尺度,最终达成统一。《史记·孔子世家》:天下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是孔子已经去世了,去哪儿找一个圣人呢?可以从他留给后人的经书以及其他文献中去寻找。

(二)孟子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百姓的政治。像在手掌心里运转东西一样简单。孺子:小孩子。突然掉进井里。怵惕chùtì:恐惧警惕。由此看来。点明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是因为人有....三、论述:

对于“谁使正之”这个问题,庄子认为,由于“人固受其黮暗”,所以“我与若不能相知”、“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而扬子云认为,“万物纷错悬诸天,群言淆乱折诸圣”,就是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之道。请评价两家观点,并说明对此问题的理解和主张。

固:本来,先天带有。黮暗:阴暗面。《庄子·齐物论》 濠梁之辩中,庄子也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是没有互相理解的可能性。

我认为,虽然人性格、背景各不相同,看起来似乎难以达成共识,但是人类的基本情感和道德是存在的,人最终是会互相理解结成共识的,一是现代社会对我们的要求,这是一种强制性的共识。二是传统和道德会让人加以反思,以圣人为折中的尺度,最终达成统一。《史记·孔子世家》:天下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是如今孔子已经去世了,去哪儿找一个圣人呢?可以从他留给后人的经书以及其他文献中去寻找。

第八周

一、简答:

(一)虚位与定名;

出自韩愈:“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名。”(博爱:广施爱心。宜:合宜,得当。之:往。是:起点。焉:终点。充实自己,不需要靠别人。博爱叫做“仁”,恰当地去实现“仁”就是“义”,沿着“仁义”之路前进便为“道”,使自己具备完美的修养,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德”。仁和义是意义确定的名词,道和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

虚位:指道与德,形式性的概念,空洞。定名:有实在的内涵的“仁义”。儒学不论道,而是将道托付给了仁义。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建元五年实行的国策,立六艺之学,回到断了三百年的中国传统,使思想分歧动荡实现统一格局。孔子在世时已经被很多人认为是圣人。

二、分析:

(一)董子曰:“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董子即董仲舒,是汉代时一位大儒,但也不是完全正统的醇儒。世间的各种法则、规律、道理都来源于天。道的性质:1.“天不变,道不变”体现了“道”的永恒性。2.道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3.道有先验性,是先于经验的。人同此心,心 同此理。因此,因时而变、因地而异、因人而易的都不是道,道不是意见、思想或学说,形而上者谓之道。

(二)董子曰:“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正:纯正。义:交情,情谊。谋:谋求。利:好处。应当端正与人相交往的态度,不要为了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取某种好处或达到某种目的,才决定和他人结交。阐明其中的道理,而不要多想什么功勋。

这句话是说做事要想的是匡扶正义,而不是个人利益。

儒家是全套式的学问,是一套完备性的学说,上反虚无主义,下反功利主义。

第九周

一、简答:

(一)清流;

一种文化现象,指东汉末年儒者。

(二)清谈;

东汉人崇尚名节,洁身自好,有廉耻心。清谈:清雅的谈论。是在魏晋时,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处于权力边缘失去了道德、政治热情的清流就一些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辩论的文化现象。

二、分析:

顾亭林《日知录·正始》曰: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孟子》总章六〇),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亡天下:失去人道。区分在哪?政权更迭。仁义之路堵塞。率领野兽吃人(比喻统治 者虐政害民)突破人文底线。君主大臣吃俸禄的人。平常人。顾亭林生于明清之交,批判玄学。

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最理想的关系。

我认为,为官者当尽好为官之责,为民者也该尽好为民之责。而且不仅要有想法还有有行动。

第十周

分析:

程伊川曰:“圣人本天,释氏本心。”(《遗书》卷二一下,条七)又曰:“圣人之教,以所贵率人;释氏,以所贱率人。”(《遗书》卷二上,条一五五)朱子曰:“释氏虚,吾儒实;释氏二,吾儒一。”(《朱子语类》卷一二六,条三〇)

1.认取客观外在的“天”为最高道德形上本体。佛教认取主观内在的“心”为最高道德上本。

2.儒家用好的东西,如仁义礼智信,来激励人,而佛教是用不好的东西,如生老病死,来劝人行善。3.虚:空,不真实。

儒家把好的东西摆出来,然后告诉你要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而佛教给出人们所不喜欢的东西,告诉你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这些。佛家是悲观主义,与儒家相反。儒家体用关系一致,天道诚则一切城。

第十一周

一、简答:

(一)道统;

最高明的道理的传统,超越学统和正统。既是道理的统绪,也是道理的传承。其中包 括: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孟子。(1400年断代到二程子)

(二)十六字心诀;

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动荡不安。伦理道德准则。微妙,不显著,幽微难明的。求真需要精纯专一。治理国家应真诚地遵守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直译:人心难易其诡,道心难得其真,求真总须精纯专一,治世贵在守中固善。意译: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三)天理当然;

出自宋代儒者程子的学生谢上蔡:天理,当然而已。天理即是当然,是应该、应当,天理是绝对断然的表达式。父兄会对子弟说“应该”

(四)《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朱子对孔子的作品述而不作,对中华文化的完成有重要作用。先读~,以定其规模;次读~,以得其根本;次读~,以观其发越;次读~,以察乎古人之微妙处。(儒家的理想国,心法之书)四书是对五经的前提和素养,对四书的研读其中包含的理想内容达到极致可以不读五经,作为其代替。四书在某种意义上是五经的缩影。

(五)宋五子;

宋代五大高明理学家:周濂溪(周敦颐),张横渠(载),程明道,程伊川,朱熹(子)。

(六)濂洛关闽;

理学四大学派:濂学:无极而太极,关学:太虚即气,洛学:体贴天理,性即理也,闽学:月印万川。周:志伊尹之学,学颜子所学。以天下为己任,不迁怒,好学。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程:语录体,不立文字,有书信。朱:《四书集注》

二、分析:

(一)《孟子》总章一四七曰:“圣人与我同类者”;“心之所同然者……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圣人也是凡人。人之所以为人,人心交集之处。圣人是人类最好的代表者。理义使我的内心喜悦,就像猪狗牛羊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刍豢 chúhuàn:牛羊猪狗等牲畜。孟子对圣人、理、义的看法。人无分贵贱,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人心之所同然者是天理与仁义。只是圣人先于我们得到了理与义。人们应当追求理义。

(三)吕晚村《答潘用微书》:“幼读朱子《集注》而笃信之,因朱子而信周程,因程朱而知信孔孟。故与友人言必举朱子为断。”

《四书集注》。忠诚地信仰,深信不疑。折中的标准。想回到周朝、孔孟时代。

第十二周

一、简答:

(一)知人则哲;

《尚书》:“知人则哲,自知曰明。”指对人深切的了解和洞悉。

(二)哲人其萎。明岁,子路死于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梁柱摧乎!太山颓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孔子最早使用哲人这个词,临终前以此自称。

现代意义的哲人是指:智慧卓越、崇尚智慧的人。又指哲学学者,哲学家。

二、分析:

(一)朱子《观书有感》(之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鉴: 镜子。观察,审察:~别。~定。~赏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从读书的角度来看,朱子意在点明读书的重要性,诗书便是源头活水,读书应当坚持不懈,求异求新。

从理学的角度来看,朱子意在天理作为源头,生机勃勃,不盈不竭。朱子的性情理论的表现。

(二)朱子《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优美的。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等闲:容易)

诗中的泗水暗指孔门,寻访便是指寻求孔门之道、圣人之道。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东风面借指春天,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貌和特征很容易识别,者万紫千红的景象都是春光点染而成,每朵花都是天地的精神。表明了朱熹理一分殊的观点,即天理是惟一的,在真正的世界理有分化。道理有无穷无尽的显示,世界上的事物虽然千差万别,但最终又不得不受同一的宇宙本体支配。

第十三周

一、简答:

大冶铸金;

庄子的寓言。说明人之形毫无意味,是出于偶然。

《庄子》把天地比作铜炉,把人和物比作锻造的金属。人去往哪里都是一样的,所以人之为人是无意义的。道家认为人模人样是毫无意味在其中,人形不过是偶然生成的。造化无目的,被造的人也没有目的。道是天地的主宰。

二、分析:

《荀子·非相》:“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理性,分辨思考的能力。

《礼记》: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说文解字》“人”字部: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象臂胫之性。

天之道,曰阴与阳;地之道,曰柔与刚;人之道,曰仁与义。(天地人,曰三才。)人之形:中道之气,精髓、中轴所在。正、醇。物之形:偏、驳。

第十四周

简答:

(一)阴阳;

1.一气之两面。一切有形有质的东西是气。2.阳是动的、变化、创新的;阴主静。3.阴阳的关系:相反相对,相生相成。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

(二)五行;

1.金木水火土。2.《尚书》:金曰从革,木曰柔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土爰稼穑。3.关系:和而不同。比相生而间相胜。五行是阴阳的一个阶段。(比:靠/挨近。胜:克制,战胜。)

(三)反者道之动;

1.出自《老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2.“反动”一词的出处。指事物运动的姿态、形成。现在延伸为与政治立场,价值观有关的词语。3.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互相变化互相推动,转折之处见道。

(四)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1.出自大程子程明道 2.动静、阴阳就是气,是盈天地之间的,无史之前就有,没有更前者。形从阴阳五行来。第十五周

一、简答:

(一)中;

出自《左传》,刘康公曰:“吾闻之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民:人。中:不偏不倚。

人之形:中道之气,精髓、中轴所在。正、醇。物之形:偏、驳。

(二)肖;

xiào像,相像的意思。本义:五体末端。头,双臂,双脚。引申义:物体末端。派生义:相似,相像。《孟子》:丹朱(尧之子)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说文解字》:肖,骨肉相似也……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也。

(三)践形;

古代哲学术语,体现人所天赋的品质,把我长成这个样子的意义也就是作为人的意义积极地表现出来。尽性。

《孟子》: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朱子集注曰:众人有是形,而不能尽其理,故无以践其形;惟圣人有是形,而又能尽其理,然后可以践其形而无歉也。(无亏欠)理: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财。~事。管~。自~。修~。总~。

张子《西铭》: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若是违背了乾坤父母这样的意旨,就叫做“悖德”,如此地伤害仁德就叫做“贼”。助长凶恶的人是乾坤父母不成材之子,而那些能够将天性表现于形色之身的人就是肖似乾坤父母的孝子。)

(四)三达德;

《论语》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中庸》子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

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即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中庸》:“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者看的破。达者放得下(不萦于怀,不纠结,老子)。仁者担的起。

二、分析:

(一)《左传》成公十三年:“刘康公曰:‘吾闻之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 民:人。中:不偏不倚。

得到天地之间关于中的气就成了人。

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尚书》: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人之形:中道之气,精髓、中轴所在。正、醇。物之形:偏、驳。

(二)《中庸》章二〇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爱好学习。努力实行。知道羞耻。

实现知仁勇切实可行的路径。孔子在后文中还说了知道修身的方法就知道治人的方法,也就知道了治理国家天下的方法。

一个人只有热爱学习并且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智慧、知识和才能;只有投身到实践活动中去,接触生活,了解民众,才能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友爱;只有明辨荣誉、是非、善恶、美丑,才能坚持正义,与邪恶作斗争。人人都应该努力实现三达德,成为社会和国家有用之才。

(三)《孟子·尽心上》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人的身体容貌是天生的,只有圣人有了天生的容貌,又能完成天赋的道理,最后能将天理体现在行动上无愧于这一天赋。朱子集注曰:众人有是形,而不能尽其理,故无以践其形;惟圣人有是形,而又能尽其理,然后可以践其形而无歉也。

寻常人有了天生的容貌,却不能靠行动来体现天赋的道理,唯有圣人能做到践形。

(四)《礼记·礼运》:“人者,天地之心。”又,《说文解字》曰:“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核心。人的尊贵性。儒家:天地把自己的心生在人身上。处于中心,核心地位。程伊川《遗书》: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一日之运,即一岁之运。

第十六周

一、简答:

(一)心者性之郛郭;

邵康节《伊川击壤集序》:性者道之形体,~,身者心之区宇,物者身之舟车。道:天地之间。性:人~,物~,道进入实体有形的物体之中。郛郭:城镇,村落,居住点。区宇:宫殿屋宇。区:地区,空间。宇:四面八方,空间。宙:往古今来,时间。舟车:船与車,泛指一切水陸交通工具。

(二)良知良能;

《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达之天下。”达:普遍。仁和义是通行于天下的

(三)四端;

儒家称应有的四种德行,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人必须首先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发扬光大,反过来,以道弘人,用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为。这两者的关系是不可以颠倒的。

二、分析:

《孟子》总章二九曰:“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朱子集注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性情者也。端,绪也。因其情之发,而性之本然可得而见,犹有物在中而绪见于外也。

孟子的寓言,在于论证人与禽兽之辨。寓言说一个小孩掉进井里去了,周围的人都会感到同情,不是因为想借此与孩子的家长攀交情,也不是想在乡党中博取名声,也不是因为讨厌孩子惊恐的哭声。寓言的核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恻隐: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同情。羞恶:做了不正当的事,羞愧,难为情。辞让:谦逊推让,谦让。是非:事物的对与错。)

三、论述:

《尚书》曰:“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左传》引刘康公 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周子曰:“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请谈谈对这些话的理解,并据此谈谈你对于人之所以为人、人在天地之间的地位、人与万物之关系等问题的看法。

人之形:中道之气,精髓、中轴所在。正、醇。物之形:偏、驳。

2.周敦颐《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意思: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变化生成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现象变化无穷。只有人得到它的灵秀而最为明智。秀:突出来,高人一等。灵:聪明,不呆滞。灵巧,机灵,灵慧。

周敦颐继承了《周易》中万物产生得益于阴阳二气交合的思想,指出人也是阴阳二气化生的产物,是世间万物中最聪明、最优秀的。

现代进化论表明,人处于生命进化链条的最高级阶段,具有较好的形体条件,完善的脑部结构以及高度发达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精神文化,这些都是其他生命形式无法比拟的。

人要自觉地意识到他作为最高生命形式的使命,不能局限于一个物种进行思考,而要超越物种,关注整个生命进化历程。

人是万物之灵,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级的生命形式。茫茫人海,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一个生命的奇迹。生而为人,就应该知道生命的宝贵,应该感谢造化的恩赐。每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感悟生活的美好。并且争取成为社会和国家有用之才。

一心有三能:本能,艺能,良能。

第三篇:科学技术哲学复习思考题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思考题

1.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自然观?

3.人类自然观的变迁经历了几个阶段?

4.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5.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6.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7.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

8.什么是系统?

9.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工自然?

10.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2.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什么

13.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两者有什么关系?

14.简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5.简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6.什么是科学问题?简述科学问题的来源?

17.“有人说科学认识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认识起源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

18.试论“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与“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关系。

19.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0.什么是科学假说?简述科学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考核题型

名词解释

选择题

简答题

论述题

考核方式:开卷

成绩计算:平时40%,期末60%。

第四篇:四川大学2012秋季中华文化思考题第二部分

中华文化简述题第二部分 ,儒家十三经简述!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分。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篇是西周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仪礼》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十七篇,另有古文仪礼五十六篇,已经遗失。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作为书名,“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谷梁传》是《谷梁春秋》、《春秋谷梁传》的简称,是为《春秋》作注解所著,为儒家经典之一。传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将这部书的内容口头传给谷梁俶(亦名谷梁赤,字元始),谷梁赤将它写成书记录下来,但实际上这部书的口头传说虽然早已有了,但其成书时间是在西汉。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2,儒家“仁”,“恕”关系的认识

仁义

儒家重要伦理范畴。本意为仁爱与正义。关爱他人的生命生存权利,对他人存在的物质性的认可和尊重战国时的孟轲曾着重提出,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封建道德的最高原则。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崇,“仁义”成为封建道德的别名。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对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都有较大影响,肯有一定的欺骗性。《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孟子.梁惠王上》:“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赵岐注:“有仁认之道,可以为名。以利为名,有不利之患矣。”朱熹集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恕:

宽容,原谅,饶恕,不予以计较追究宽容他人的自私心理和行为,尊重他人的自我选择的权利;所谓“忠恕”,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对他人要尊重,讲诚信,对国家要忠心。忠恕观念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古代社会就已经成为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在现代,这种观念对于促进人际关系的

所谓的仁恕之道,就是当你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爱别人的时候,你首先成为一个不会去伤害别人的人,懂得尊重别人,宽容别人的不足,因为你自己也不是完美的,所以你没资格去鄙视嘲笑别人的缺点。然后通过自己的不断的学习时间成长,让自己足够强大,更有能力去爱别人。最重要的是,你的爱要量力而为,要由自己开始,等差递进推出,最亲的人,然后扩展到朋友,族群,国家,乃至整个人类和地球。首先做好自己份内之事,爱护好自己,关爱好亲人,尽到你对自己和亲人起码的责任,你就已经很好了,就会有足够的魅力了。我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儒家人的爱自己,不是自私,而是一种对自己和亲人负责的态度,站在亲人的立场,他们会担心你关爱你,你如果懂得他们的心,你就会懂得爱惜好自己,不要让他们因为你担心,甚至是伤心。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其实就有爱护好自己,不让亲人担心的道理在里面。

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传统精神即体现在儒家对于君子的追求上。儒家行忠恕之道,就是把一个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统一具体到每一步的生活实践中。儒家的君子人格,“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儒家将道德伦理、社会人伦的评判作为对一个人的定论。而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似乎与之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天地境界是一个人行日常之事,但是明了其所作所为的意义。在我看来,天地境界是一个个人修身的目的,而忠恕之道与行仁在于社会人伦层面。怀仁爱之心,行忠恕之道,推己及人,便是儒家所说的“与天地参”。君子品格既出世,为义,守得寂寞,同时更入世,亲亲、仁民、爱物,推己及人,成己亦成人,他不仅内心德行高尚,并且能通过社会角色助人。而冯友兰认为人不明白其所作所为的意义,充其量也只是道德境界;若是完全为世事所累,便挣脱不了功利境界。然而这一点上又具有了理想主义的色彩,似又只对应了理想人格中“自明诚”、“自诚明”这一点。究竟如何才能由道德境界上升为天地境界,这种“高度的觉解”是否有评判的标准与达到的可能,冯友兰在书中并未提及。

总的来说,儒家的修身之道所重视的是向善的努力。虽然儒家思想家们心目中的君子也是当今之人所向往的,但一旦我们这样做,便会发现人的理性能力有限,不可能真正达到仁甚至更低的层次。如果说,我们没有办法达到百分百的推己及人、百分百的为义,是否儒家的忠恕之道就可有由此抛弃了?苏格拉底说:唯有神是智慧的,人只能说是爱智慧的。不过,能够追寻就已经是好事,表明灵魂中有一种向上的力量。儒家的仁亦如此,植根于亲亲仁民之心,沿着忠恕之道而行,君子应有利他之心,在反省与觉解中前进,必能达到“内圣外王”之境界,而社会也会达到和的状态。现实意义如下:

1、拯救自己,构建自身的和谐

“忠恕之道”首先教我们要忠于自己,宽恕自己,继而我们才能去忠于他人,宽恕他人。就像一句俗语说的那样:“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怎么可能去爱他人”。所以,在我们想要去更好的为他人服务,宽恕他人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拯救自己,构建自身的和谐。

2、构建人与人间的和谐

儒家“忠恕之道”可概括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道德金律,它既是一种道德思维模式,更是一种真诚待人的态度。毋庸置疑,能做到“忠恕”二字的人必定能在人际交往中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有自己的处事原则,为人守信、宽容,愿意为他人着想的人,自然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喜爱。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会得到大部分人的赞赏。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为他的事业起到推动作用。所以,儒家的“忠恕之道”对于我们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具有极大的启示。

3、构建社会的和谐

评价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中重要的一点便是这个国家公民的整体素质。“忠恕之道”在现代生活中不仅能成为重要的补充性道德原则,同时也能成为一种生动有效的道德教育方.他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传统的教育都是你让我们该去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儒家的“忠恕之道”则是以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方式让我们自己去思考和领悟。人们在处事中,通过换位思考,去考虑对方的感受,就能深切的知道如何为人,这种教育的方式无疑是有效的、民主的,也是符合我们和谐社会的提倡的。这样,一个国家公民的素质在不知不觉中便会得到提高,从而推荐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4、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对待自然,我们同样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自然的角度上去想我们的行为,是否会对自然产生破坏呢?同样的,保护自然,也是对我们所处环境的一个保护和提高,是互利的。这也符合“忠恕之道”中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试想,环境遭到破坏,我们处于一个乌烟瘴气的环境中,我们如何能生活的舒适?所以,儒家的“忠恕之道”对于建设和谐自然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综上,我们知道“忠怒之道”作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 是儒家道德观中可供我们继承的精神财富, 我们应对它进行批判继承,从中汲取出对我们的启示意义,从而使自身和谐的处在一个同样和谐的社会中。

3,《老子》一书中“水”有何特点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的善行是泽被万物而无所争求,停留在一般人不喜欢的地方,所以和道的境界十分接近。居处要善于选择卑下的地方,存心要善于选择深远的境界,交往要善于选择利人的行为,表达要善于选择真诚的内容,作为要善于选择治理的状态,做事要善于选择独到的能力,行动要善于选择合适的时机。因为不刻意争求,所以不会带来过失。他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的特性人人可以感知。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因为它的滋养,万物才能够生生不息。但作用无可替代的水,却从不自以为功、争名求报,而是默默无闻地居身于最为低洼的地方。不争、处下,于水而言,是人人可见的品性。老子说,这样的品性基本接近于“道”。这样一来,人们就可以借助于对水的认知,对“道”有清晰的把握。不争、处下,其实就是无为,这正是“道”的根本特性。

水做到了利而不争、自处谦下,成就了几乎与“道”同高的德行。人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就不会产生过失,带来祸乱。而人则不然,有点付出就容易骄傲自大、争功邀名,更怕落人后、处人下,所以绞尽脑汁出人头地、刻意攀援。这就违背了“道”的精神,也是社会混乱、人生痛苦的根源所在。所以老子借水论“道”的用心,还在于启发人们,要体悟“道”的精神,践行“道”的原则。这是安顿生命、安定社会的根本之道。

处世善于随遇而安。这不是要我们逆来顺受,而是包含着主动选择、能动适应的意思在里面。不然就不用加个“善”字,无所谓善于不善于了。问题是,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王弼此处的注文是:“人恶卑也。”也就是说,谁都不乐意像水一样流在低处。这是我们人性的弱点。都想着往高处走,就难免发生相互竞争,就会出现恶斗事件。

存心善于保持虚静。一个水潭,表面平静,看似没什么大不了的,下面却是蕴含丰富、深不见底。老子看到这种现象,便用来比喻他所喜欢的两种心态,即“虚”和“静”。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6虚则有容,静宜观察。所以必须“致虚”、“守静”,克服私欲,不被纷繁的外物所扰乱,才能探索万物的本原,才能悟道。这里也包含着做人的道理——人能够成就大事的潜力,与其心境、胸怀的大小成正比例。

善于以爱与人交往。这涉及道德理性问题。一方面,爱的情感和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的粘合剂,是社会运行的润滑剂。在公平、正义原则下,坚持“爱人”的处世标准,就是“仁”。“仁”是中国古代先哲共同推崇的道德表现。尤其在儒家学说中,“仁”是最高道德范畴。但中国的“仁”,不是无原则地爱人。

说话善于恪守诚信。当前,我们社会正面临着诚信危机.所以,为什么要讲诚信?这道理似乎也不用多说。但是,在目前社会环境中,该怎样讲诚信?这似乎是个很大的难题。在假话满天飞的氛围里,真话和假话很难分清,如何让人相信你所说的是真话呢?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有些真理需要长期、反复地检验才能显现,一次、两次的检验结果可能仍被虚假遮盖,该怎么办?在不讲诚信的社会里,说真话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会牺牲许多个人利益,大家乐意承担这样的代价吗?提出这些问题,我也很头痛,不知该做出怎样的回答。就个人来说,我们能做的,就是保证自己不说假话。再进一步,如果能有好的办法,让别人相信自己的真话;有好的办法,能及时识别、揭穿假话,防止大家上当,我们都应该积极去做。但一个诚信社会的重建,需要多数社会成员共同努力,需要政府引导和治理。我们有理由对此寄予关注和期待。

为政善于良好治理。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最终还是落脚于“治”的。要“治”便要行政,行政便要有为政者。为政者的德性和能力,直接决定“治”的方式,关系到“治”的效果。什么是“善治”?怎样才能做到“善治”?恐怕是读完了“MPA”课程的人,也很难说清楚。不过,简单的道理还是明摆着的。如社会治理方式,必须因时代而变,必须与社会结构状况相适应。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国家,政府和国家公务人员必须遵从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章》和《宪法》决定的。现代民主制度要求尊重公民权利,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要求健全法制,而不允许腐败、侵犯人权等行为猖獗。我们要做到这些,路还很长,还有许多不足待改进。所以,“正善治”,于我们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任何社会,这大概都是个永恒的课题。

做事善于发挥效能。做事情,不仅要看做的过程,而且要看做的结果。好心做坏事,或者无休止地“交学费”,是应该避免的。要有效地做事,首先要有求实的思想,主观上杜绝假、大、空,不搞花架子。从当今来看,这也需要消除私欲,摒弃对个人利益的无限追求。在此前提下,还要做出周密的规划,采取正确的方法,一步一步扎实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实现目标,不断分析和把握情况,调整计划和措施,化解遇到的困难和阻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行动善于把握机遇。所谓“时”,就是做事的时机、条件,就是机遇。许多行动,正确与否,能不能成功,关键在“时”。对“时”的把握,主要是看主客观条件是否成熟、环境条件是否有利、行动的时点对不对,等等。若时机未到,要善于待时,继续做好各项准备;若时机错过,要选择放弃,不要盲目地死撑硬拼。抓住了机遇,还要因地制宜利用好机遇,发动全体参与者共同努力,才会取得成功。兵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条件缺一不可。

不争则无尤。这是老子的一贯想法。但从他所提出的“七善”来看,绝不是要我们放弃努力、放弃奋斗、无所作为。如果说,“善地”、“善渊”分别指道德品性的修养;而“善仁”、“善信”、“善治”、“善能”、“善时”五者,都有对某种行为的指向。“虚静”而充实,“不争”而有所为、有所得,这正是老子高明的地方。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是老子的人生论。他告诉我们上善(至善)的人应该具备水的德: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利,默默处在众人不愿在的卑下之所,唯有这样的与众不同,才会更加接近造化万物的“道”。水性自然,不会有人为的差错。水的“七善”都是自然天成之本性。——讲的真是透彻。默念这些字句,如同圆月之下入空山,清朗的月光照遍周身,一时间有诸多的感慨却无从说起。有什么能比上善若水更宁和、更透彻、更清正?那些格言大多是让人进取,催人奋进,朝既定目标努力争取的。上善若水则告诉我们要自然、平和、清澈、利他、不争、空阔„„,这才是大智慧。俗世红尘里,追求成功、名利,使自己成为有香气的人,是无可厚非的,总比被浊气污秽染了的好。真地做到上善若水,利万物而无争,想想看也是绝难的。上善若水就是真水无香,高山仰止啊!不过,有这样一个信念伴着我们在俗世红尘里前行,总是一件幸事,他会让我们不至于被漫天的尘埃和浊气浸入了骨髓,也能让我们在暗夜自省的时候不至于心惊、惶恐不安。4,试述《老子》《庄子》的异同

世以“老庄”并称,庄子和老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当然庄子的思想是承继于老子的。相同点主要在“道法自然”的观点中,庄子说“天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还有就是无为、反对战争等观点。在养生观点上,虽然老庄都谈养生,但庄子更为重视,《让王》中有“两臂重于天下”。

但老庄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老子的学说,除了强调自然的一面以外,还有讲权术的一面。老子说“柔弱胜刚强”,《老子》中也处处强调这一点。所以后来法家的韩非也援引《老子》。而庄子抛弃了老子思想中讲权术的一面。章太炎的《论诸子学》中有“其术似与老子相同,其心乃于老子绝异。故《天下篇》历叙诸家,己与关尹、老聃裂分为二。其褒之以‘至极’,尊之以‘博大真人’者,以其自然之说,为己所取法也。其裂分为二者,不欲以老子之权术自污也。”再道物关系上,老子和庄子也有不同。《老子·二十五章》中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也认为道生万物,但庄子强调道在物中,认为道无所不在,甚至“在蝼蚁”“在屎溺”。

道家的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玑,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于存活于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于是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但重点都在保身而不在文明的开创,可以说他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而无意制造社会的新气象,因为那些都不是大道的本。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最重要开创者,道家哲学基本上也就是老庄二型而已。庄子的道家学不同于老学之处,在于庄子更详尽地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可开创能力,包括智慧上、认识能力上、身体能量上等等。庄子同样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题基础上,提出了从人的自我修养到面对整个社会国家的处世之道,庄子书内七篇之作,就是他从世界观到知识论到工夫论到社会哲学的内圣外王之道的理论。

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在认识论、古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道论等方面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社会观、政治观和理论体系上又有极大的不同。庄子认为生死齐一,无就是有,有就是无,实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其意常超出生死有无之上。及其末流,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故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因而有与世同波、安时处顺一说,老子认为天道无为,实则无为无不为并重。《道德经》上下两篇,一曰道,一曰德,德者得也,两篇中一半篇幅是在讨论“得”。“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用心乃在不去。庄子在社会观方面,只是一种消极的处世哲学,所谓“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恢恢乎其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其精义为艺术论。老子在社会观方面是一种独特的治世哲学,所谓“反者道之动”,“负阴而抱阳,知雄而守雌”,“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四十章、二十八章、四十三章。),其精义合于兵法。《庄子·知北游》:“光耀曰:'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以至此哉!'”对于绝对知识的追求如同飞蛾扑火,有一去不复返之势,在抽象思辨的本体论方面长足进取,一贯到底。而老子在本质上则是致用的。老子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行文常以圣人称,如侯王之说策。致用治世和消极处世,这是老子和庄子的最大差别,也是老子所以能先于儒墨诸家而与秦及汉初的政治成功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

老子和庄子虽然有极为相同的道论、认识论和逻辑推理,虽然同为早期道家的哲学大师,但是在社会实践方面,却有着不同层次的引申,有着方向相反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老、庄虽同为道家大师巨匠,但如从人道和政治实践的角度予以划分衡量,二人却要属于不同的文化模式和思想体系。老子与早期儒家以及其他先秦诸子趋向一致,而庄子则独立于诸子百家之外。

老子与庄子的哲学目的和社会观方向相反。窃以为,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虽然涉及面都很广,但又各有偏重,这种差异既是时代打在他二人身上的烙印,也与各人的性格分不开。前面已经说过,老子哲学本质上是历史哲学(政治哲学),庄子哲学称之为生命哲学(个体哲学)更恰当。庄子追求个人的自由、个体的超越,在这一方面,他已超越了老子,却也似乎走了老子的极端。

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异常短促,在短促的生命过程中,又会受到各种社会事物的束缚和伤害。特别是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残暴的统治者使人民大量地受刑和死亡:“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他思考如何在苦难的现实中安顿这短促的人生,寻觅着一条通向精神解脱之路。为此,他提出了下列主张: 第一是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第二是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第三是采取安命与齐物的人生态度。

第四是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庄子一开始,就尖锐和明确的提出了老子提出而没有深入讨论的关于人的身心与世界的关系的矛盾性质,他说:“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可行己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恭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 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齐物论》)。这意思是说,人的认识,是因为有“我”的存在,人由于自己的身体与外界总是有一定的矛盾冲突,所以,自己的身心总是有许多的不自由啊,人究竟应该怎么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 5,浅议佛教“色”与“空”

“色”在佛法中所代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简单而言就是指世间一切的事物和现象。而“空”则是指构成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即因缘和合。也就是说,当因缘和合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定的现象,由此可见色空理论适用与世间一切的现象,因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没有任何个体可以独立的存在,现代比较着名的“蝴蝶效应”就很好的说明了世间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多么大了,中国古人就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来诠释了“蝴蝶效应”。而释迦牟尼佛则用色空理论来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都有蝴蝶效应,在民间我们简单的称之为“因果”理论,但是很多人以为“因果”理论只不过是劝人行善的理论,其实因果是色空理论的一部分,是自然存在的一种规律而已。

当然,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色空理论,显然不是为了让我们成为自然学家或者其他什么专业的研究学者,释迦牟尼佛通过揭示色空之间的关系,告知我们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现象,当因与缘分裂之后,现象就不存在了,因此在金刚经中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希望我们能看透事物的假相,升起出离心,证悟我们本有的佛性,因此得到解脱。

如果没有色空理论来揭示世间的所有现象的本质,那么我们就会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本来就存在的,或者错误的认为世间的一切会永远存在,那么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贪执之心,这种贪执之心就为我们种下了痛苦的恶因,以后只会感受无尽的痛苦。唯有看破事物的本质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相,才会做到放下执着,感受清净的快乐,没有任何包袱、压力,超越生死轮回(生死轮回也是因缘和合之物),达到究竟的涅盘。所以在心经里面讲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就是说,观自在菩萨用出世间的般若智慧,证悟了构成人身的五蕴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因此消除了一切的痛苦。接下来又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一段就说了现象与因缘和合本质之间的关系,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讲的话,就是一切现象都是来自于因缘和合,各种因缘和合产生了各种现象,所以说现象和因缘和合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佛经名言,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们喜欢以此开玩笑,认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虚无或乌有.说和尚看破红尘,把女人看做是虚无或乌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实色并非女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要认识此言的真正含义,还得从佛教的基本教义说起.佛教的教义,主要是所谓的“四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阐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具体地说:

1、苦谛是人生在世看着是苦,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以及无数的烦恼。

2、集谛是对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的分析,认为宇宙万物及现象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既然如此,那所有实体便没有单独的“自性”,不但具有”自性“而且具“共性”,佛家称为“诸法无我”,并且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称为“诸行无常”,这便是空的主要内容。3,灭谛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涅盘。达到熄灭人生苦难烦恼,超越生死轮回。(注意,超脱生死并非等于是轻生,佛教是看重生命的)

4、道谛便是通往涅盘之路。方法归纳为“戒、定、慧”。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来四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空,上面说到是产生现象的多种因素和缘由,是事物的本质。比如说,一篇文章要呈现在读者面前,首先需要人的思想,纸笔,及传媒工具,不能单独成立,说白了,文章这种表象就是“色”,而产生这种“色”的因缘,诸如人的思想、纸等便是“空”,人如果不想写文章,或没有纸笔等这种空,便不会产生文章这种“色”而我们的每个人的个体也信赖于父母的因素,以及所看所想所食的种种关系而成立的。所以,色非女色男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色即是空,让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便是空的缘由关系及多种因素合成的最好说明。

只有认识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才能让人行善并以自身个体的德性度人,并真正关心世间万物,以自身的身体力行,通过“道谛”的“戒、定、慧”达到超脱解除苦难烦恼。而这种力行过程中,佛教还注意到“悲”,所谓大慈大悲大概相当于儒家的“仁”,总的说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佛家所谓的“空”,不是真的虚无,而是强调不执着于一物的心态,所谓“真空妙有”,一切都是因缘而生,并无任何一物之本体是具体实在或不可更改的。注意的是,这里的“空”,是指不执着于一物的心态。色即是空,万物视为无;空即是色,无中即为有。这两者皆为认识观上的境界,在处理认识与现实的问题上,纵观其变,只是一个认识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就生命而言,生命的存在与消亡,就是一个自然过程,死亡也只是“万物之始”的另一个开端。佛教和印度教讲“超度”,即指求得来世。来世我们尚不得知,但就一个生命体而言,它无疑会以同样的方式以一种载体出现的。庄子为妻子的死“鼓盆而歌”,他在《知北游》是这样认为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意思是说:生是死的同类,死是生的开始,谁知道其中的头绪。人的出生,是气的聚合,气聚则生,气散则死。如果死与生是同类的,我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由此庄子不担心死亡。苏格拉底临死前说,“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刻到了。我将赴死,你们继续活着,但是没有人知道谁的未来更幸福,只有神知道。”海德格尔则说“向死而生”,意即死亡并非像灯灭一般,什么都看不见,也什么都没有了。生命是“色”,它的“空”即是教化生命不要过于计较形式上的得失存亡。此生是特定时空中唯一的“我”所经历的,努力把握此生,提高生命的价值,这又是“空”对于生命之“色”的自然回馈,谓之“空即是色”。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若说,他所恐惧的,不是死后下地狱,而是死后什么都不存在。但是,生死两重天。活着的人理论探究再多,再有自然主义科研般“螺丝钉”精神,也无法去亲身体验和发现死后的世界是否存在。我们无法假设,更无法预知,我们只能把握现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以为,万物为一物,在一种宏观的“空”的心态下,能够浮出水面的“色”自然有它潮起潮落的道理,它为时间之水所冲刷,变得嶙峋或圆滑,是物竞天择的自然结果。我们可以试着将其视为无物,目空一切,就会对生与死不再过分推崇或忌讳。而人类自然科学所有的发现与证明,无疑都只是一种方法论上的手段,来借以不断应验存在的价值。其实,道本固存,价值犹在,万物皆为过客,不存在得与失,也就没有必要有什么骄傲感或心理落差。淡然让生命随时间流逝就好。诸事勉强不得,因为得不偿失;凡由失不再来,因为来而不往。其余的都是徒劳无益。

第五篇: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复习思考题

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在括号内用“√”表示正确,用“ⅹ”表示错误)1.我国法律规定,合同必须经公证或鉴证后才成立。()2.只有合同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才能解除合同。()3.我国经济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4.合同从被确认为无效时起无效。()5.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就不能申请仲裁。()

6.被代理人必须对代理人合法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7.承包人提出并经监理机构同意的施工方案,承包人不对该方案的可行性承担责任。()8.合同条款的核心问题是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分配风险。()

9.一个工程承包合同只有一个工程移交证书。()

10.移交证书是在工程基本完工,通过完工验收后,由发包人签发给承包人的。()11.合同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订立,即可生效。()12.合同的无效,由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

13.承包人运至现场的设备、材料,可以随意撤离现场。()

14.监理机构开具了“移交证书”后,即解除了承包人对工程的全部责任。()15.只要监理机构认为合理,即可解除承包人在施工合同中所承担的某些义务。()16.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的工程或材料,承包人不再承担质量责任。()

17.一方违反合同,另一方可以依法解除合同,也可以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18.第三者责任险是指对由于履行合同引起的任何人员伤亡或任何财产损失进行的保险。()19.监理工程师要求承包人为其他承包人提供服务,应视为承包人的应尽义务,不要再补偿。()20.《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中的“索赔程序”仅适用于承包人向发包人的索赔。()

21.合同当事人如不服仲裁裁决,可向法院起诉,要求重新判决。()

22.《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在合同实施过程中,承包人同意发包人的指定分包并与分包人签订了分包合同,但由于指定分包人的原因造成的分包项目的质量问题,不能免除承包人的责任。

23.工程承包合同当事人一方对监理人就某一合同纠纷的决定不满意,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提请仲裁的意向通知对方,副本交监理人,则监理人的决定对双方无约束力。()

24.如一方不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向仲裁庭申请强制执行。()25.招标是要约,投标是承诺。()

26.《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由于不可抗力造成工程损失与损害,虽然不是发包人违约,但发包人仍应承担。()

27.《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的调价公式中的基本价

格指数,是指递交投标书截止日期当天的价格指数。28.用调价公式计算的价格调整差额不仅包括了对公式中所选调价因子项的调价,也包括了对调价因子外的其他未选项调价。29.在单价合同中,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就是用以作为支付的工程量。()30.承包人提前完工,发包人不一定要给以奖金。()31.发包人与监理人签订的监理合同不属于建设工程合同。()32.预付款就是发包人付给承包人的定金。()

33.只有法人之间才能订立合同。()

3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一律必须采用书面形式。()35.要约一旦发出,就不能撤回。()

36.任何情况下,只要撤销要约的通知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就可以撤销要约。()37.不论当事人采用什么形式订立合同,承诺生效时合同就成立。()38.建设工程合同的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39.承诺对要约内容做出非实质性变更,在任何情况下,该承诺有效。()40.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做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41.合同生效后,当事人由于法定代表人变动可以不履行合同义务。()

42.合同当事人一方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43.合同解除后,合同中所有条款均不再具有效力。()4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建设工程未经验收的,不可以提前交付使用。()

45.发包人逾期不支付价款,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申请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优先取得赔偿价款。()46.如一事件使承包人某一施工工序延迟,但不影响总工期,发包人可不予补偿工期。()47.承包人做同期记录、编制索赔报告、修改施工计划等费用,均可单独列入索赔款项中。()48.合同的公证与鉴证都是一种司法行为。()

49.没有监理人批准,工程的任何部分均不得覆盖或使之无法查看。()

50.监理人未及时提供图纸,承包人可以要求顺延工期,赔偿停工、窝工的损失。()

51.即使已经过检验,后来又发现工程存在质量缺陷,监理人仍有权指令承包人拆除有缺陷工程。()52.有关政府主管机关可以作为合同的担保人。()53.承包人应将索赔报告直接交给发包人。()

54.承包人将争端提交监理人后,可暂停施工或减缓施工速度,等待监理人作出决定。()

55.经监理人审查批准的,由承包人负责设计的图纸,使用中由于设计错误而出现质量事故,应由监理人承担责任。()56.监理人未按商定的时间参加材料检验,也未做出其他指示,则应对承包人自行按要求检验的结果予以确认。()57.由于承包人违约,而使监理人有必要发布工程变更指令,由此造成的额外费用应由承包人承担。()58.合同当事人也可作为保证人提供履约保函。()59.如合同双方对合同文件解释不一致而发生争议,在问题解决前可以全部中止履行合同。()60.无民事权利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者不能作为合同的主体。()61.只要承包人承担责任,分包人也可以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

62.《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承包人提交了最终付款清单后,承包人进一步提出新的索赔要求的权利终止。63.在分包工程实施中,承包人和分包商各自的义务不得因正在进行仲裁而改变。()

64.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65.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66.承包人可以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67.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

68.建设工程合同可采取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

69.《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承包人提交了完工付款申请单后,无权再提出在本合同工程移交证书颁发前所发生的任何索赔。()

70.《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的完工日期是指承包人递交验收申请报告后的第56天当日。()71.施工设备保险应由承包人办理,并在《工程量清单》中将相应的保险费单独列报。()72.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的约束力。()73.承诺期限的计算从受要约人收到要约的时间起计算。()

74.合同当事人双方约定违约金,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可由当事人适当减少。()75.监理人指示承包人进行材料额外检验,其费用应由发包人承担。()

76.结清单是发包人发给承包人的工程款最终结清凭证,在发包人支付了工程最终付款和退还了履约担保证件后生效。()77.备用金是由承包人在工程量清单中专项列出的用于签署协议书时尚未确定或不可预见项目的备用金额。()78.若发包人或承包人在收到监理人对变更价格决定的28天内未按合同规定的提请争议评审,则监理人的变更决定即为最终决定。()79.完工结算时,工程款结算总额少于或超过合同价格的15%时,监

理人应与发包人和承包人协商确定价格调整。()80.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编号填入括号内)

1.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重新检验,结果不合格,检验费用应有()。

A发包人;

B承包人;

C共同承担。2.投标人的投标书是()。

A要约;

B承诺;

C要约邀请。

3.接受定金的一方违约,应()。

A返还定金 ;

B除返还定金外,按定金数量双倍赔偿 ;

C双倍返还定金。4.《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承包人递交了()后,已无权提出任何进一步的索赔要求。

A最终付款申请 ;

B完工付款申请;

C工程移交申请。

5.《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在隐蔽工程检验前,监理人未按规定时间派员到场进行检验,承包人()。A 推迟监理人的检查,并有权要求延长工期和索赔停工、窝工等损失;

B 有权自行将隐蔽部位覆盖,事后监理人无权再进行检查;

C 有权自行将隐蔽部位覆盖,但事后监理人有权对有怀疑的质问题再进行检查,造成的费用损失和工期延误责任,按照重新检验的规定处理。

6.工程现场发现文物,承包人应采取保护措施,并立即通知监理工程师,由此而增加的费用和延误工期应()。

A 由发包人承担; B发包人承担工期,承包人承担费用; C 由承包人承担 ;

D发包人承担费用,承包人承担工期。7.合同一方违约,对方要求赔偿的损失可包括()。

A 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费用; B 未采取适当措施而扩大的损失。8.分包商就其完成的工作成果()。

A 只向总承包人负责;

B 直接向发包人负责;

C 与承包人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9.承包人的施工质量不合格,发包人要求其在的合理期限内返工、改建,造成逾期交付的,应由()承担责任。

A 承包人;

B发包人;

C 双方共同。

10.在整个工程保修期满后28天内,由发包人或()授权的监理单位签署和颁发保修责任终止证书给承包人。

A 承包人;

B 发包人;

C 总工程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其他法律(如保险法、担保法等)对合同另有规定的,应该()。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

B 其他法律规定;

C 任选一种。

12.无效合同()。

A 从发现无效时起无效;

B 从法院或仲裁机构判决或裁决无效时起无效;

C 从订立时起无效。13.承诺()生效。A 自到达要约人时;

B 自受要约人发出时;

C 自合同成立时。

14.某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接受对方当事人20000元定金却没有履行合同,则他必须向给付定金方返还()。

A 20000元;

B 40000元;

C 50000元。

15.某合同中规定违约金为20万元,该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因一方当事人违约给对方造成的直接损失达27万元,则除违约金外,违约方还应向对方支付赔偿金()。

A 20万元;

B 27万元;

C 7万元。16.合同的公证机关是()。

A 业务主管机构;

B 各级司法机关设立的公证处;

C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17.《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处理涉外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

A 由合同当事人选择;

B 必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C 必须适用国际惯例。

18.对承包人提交的工程进度计划,()。

A 发包人有权要求监理工程师修改;

B 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承包人修改;

C 承包人有权要求发包人修改。19.《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设计变更的指令()。

A 由监理人签发;

B 由发包人签发;

C 由设计代表签字。

20.甲公司因乙公司不履行合同而遭受50万元损失,于是,将乙公司提供的抵押物依法变卖,价款为120万元。乙公司除欠甲公司的债务外,还有债务共100万元。则甲公司有权得到()万元补偿。

A 40;

B 50;

C 120。21.《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监理人收到承包人提交的完工验收申请报告并经审核认为工程已具备完工验收条件,应在收到完工验收申请报告后的()。A 14天;

B 28天;

C 42天;

D 56天。22.《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开工开工日期是指()。

A 承包人实际开始工作之日; B 监理人发出开工通知之日;

C 承包人接到开工通知之日或开工通知中写明的开工日。23.甲、乙、丙三方在场,甲向乙提出要约,乙未答复,丙提出完全同意,则丙的行为是()。

A 承诺;

B 新要约;

C 要约邀请。

24.施工出现质量事故,承包人无力修复,发包人有权雇用他人来完成,其费用应由()承担。

A 发包人;

B 承包人;

C 发包人与承包人共同承担。25.合同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

A 因违约造成的损失,不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B 因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利益;

C 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26.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采用()。

A 格式条款;

B 非格式条款;

C 二者都不能用。27.施工期间,已签发移交证书的部分,照管责任应有()。

A 承包人;

B 监理人;

C 发包人;

D 发包人与承包人。

28.从保险公司所得到的工程赔偿费,如不足以补偿损失,则不足部分应()承担。

A 由发包人;

B 由承包人;

C 发包人与承包人共同;

D 按合同规定的责任分别。29.由于工程变更引起有效合同价格变化超过15%时,应对合同价进行调整,有效合同价中()。

A 包括备用金;

B 不包括备用金;

C 包括暂定金额。

30.包含分包工程的总包合同,进入保修期后,应由()承担分包工程修补缺陷的责任A 分包商;B 承包商 C 两者共同。31.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则由()承担违约责任。A 违约当事人B 第三人C 当事人与第三人共同承担。32.要约在()生效。A 要约人发出要约时;

B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

C 受要约人向发约人发出回函时。33.()不属于施工承包合同文件。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技术条款;

C 工程施工合同条款;

D 投标报价书。34.分包商在施工现场的协调管理工作,应由()负责。A 发包人;

B 监理人;

C 总承包人;

D 分包商。

35.某隐蔽工程部位,承包人未通知监理工程师检验就自行覆盖。监理工程师指令移去覆盖物进行检验,结果合格,则费用应由()付担。A 发包人;

B 承包人;

C 监理人。

36.代理人的合法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归属()。

A 代理人;

B 法人;

C 被代理人;

D 第三方。37.监理人签发()后,应将保留金的50%退给承包人。

A 完工结算证书;

B 竣工结算支付证书;

C 工程移交证书。38.()受法律保护。A 依法成立的合同;

B双方自愿订立的合同 ;

C 协商后订立的合同。

39.合同权利的转让必须是转让()权利。A 依法能够转让的合同; B 所拥有的全部权利;

C 所用拥有的部分。40.施工中遇到地下文物,造成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承包人()。

A 仅有权提出经济索赔;

B 仅有权提出工期索赔;

C 有权提出工期索赔和经济索赔。

41.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

A 仍然有效;

B 无效;

C 担保合同效力未定。42.()担保形式需事先给付担保财产。

A 抵押;

B 质押。

43.()财产不能作为抵押财产。

A 企业财产;

B 学校教学设施;

C 私人汽车;

D 土地使用权。44.涉及第三人的担保形式是()。

A 定金;

B 质押;

C保证;

D 留置。45.监理工程师根据合同规定发出的变更指示,承包人()。A 必须执行;

B 可以不执行;

C 有异议可不执行。46.《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若第三者责任险由承包人办理,则其保险费()。

A 在合同专用条款中规定;

B 承包人应考虑达到《工程量清单》中相关项目报价中;

C 在工程量清单中单独列报。47.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且被代理人拒绝追认,但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该代理行为()。

A 无效;

B 在催告下有效;

C 有效。48.发包人要求承包人按照合同规定投保了工程险,工程的风险()。

A 全部转移给保险公司;

B 部分转移给保险公司;

C 全部转移给了承包人;

D 免除了发包人的全部工程风险。49.合同的法人当事人发生分立,分立后的当事人之间对原合同的债务承担()。

A 相应的责任;

B 分别的责任;

C 约定的责任;

D 连带的责任。50.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自己代理的其他人签订合同,该合同()。

A 有效;

B 无效; C 在1月内得到被代理人追认的情况下有效。

51.甲某为某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企业合法经营范围内就一项施工任务与某水电站项目的发包人签订了承包合同。事后,该施工企业通知该项目发包人:根据公司章程规定,甲某无权独立对外签订施工合同。但在此之前,该项目发包人不知道而且不可能知道施工企业的这项规定,在签订的合同()。

A 有效;

B 无效;

C 在该施工企业追认的情况下有效。52.定金作为合同的担保方式时,对()具有约束力。

A 仅对给付定金的一方;

B 仅对接受定金的一方;

C 对当事人双方均;

D 仅对提供担保的第三方。53.下列合同中属于主合同的是()。A 施工承包合同;

B 分包合同;

C 保险合同;

D 担保合同。54.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

A 享有甲、乙公司与他人的债权,并承担甲、乙公司与他人的债务;

B 甲、乙公司与他人的债权债务全部消灭;

C 由甲、乙公司分别享有与他人的债权,并分别承担各自的债务。55.合同当事人一方应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况包括()。

A 经双方协商变更合同后使一方遭受损失;

B 由于异常的自然原因使一方遭受损失;

C 该当事人未按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D 由于国家政策性调整使一方遭受损失。

56.违约当事人在承担给付违约金责任的同时,对方仍然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违约金应()。

A 继续履行;

B 拒绝继续履行;

C 要求变更合同标的;

D 要求变更合同违约责任条款。

57.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后,对()具有法律约束力。A 要约人;

B 受要约人;C 承诺人;D 要约人和承诺人均。58.承诺发出后,撤回承诺的通知在()时,承诺不发生效力。

A 承诺生效前发出;

B 比承诺通知提前到达要约人;

C 比承诺通知提前到达受要约人。59.一方因重大误解订立了合同,他()。

A 可以单方宣布合同无效;

B 可以拒绝履行合同;

C 必须履行合同;

D 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合同。

60.合同法规定的不安抗辩权是指()享有的权利 A后履行义务方 B先履行义务方

C和同当事人双方均

D合同违约方 61.债务人决定将合同的义务转让给第三人时,()。A 应通知债权人;

B 可自行转让;

C 须征得债权人的同意。62.因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侵害的,债权人()。

A 无权干涉债务人的行为;

B 可向接受财产的第三人行使代位权;

C 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6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债权人的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年内有效。

A 1;

B 2;

C 3;

D 5。

64.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A 有效;

B 无效

C 在投保人交付了保险费后,合同有效。65.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其所用的必要费用()。

A 有权请求债务人偿付;B 自己承担; C 有权请求第三人偿付。66.代位权是法定的债权人权利,行使代位权是以()的名义进行。A 自己;

B 债务人;

C 法院。67.《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后履行抗辩权是指()享有的权利。

A 后履行义务方;

B 先履行义务方;

C 合同当事人双方;

D 合同违约方。68.合同中对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时,由()。A 合同双方共同承担

B 由法院或仲裁机构决定

C 由履行义务方承担。69.合同中的履行地点不明确,交付不动产的,()为履行地。

A 不动产所在地;

B 买方所在地;

C 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地点;

D 履行义务方所在地。70.合同部分无效,()。

A 整个合同则无效;

B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

C 可以依法撤销合同;

D 不影响合同的继续履行。71.显失公平的合同,()。

A 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判为无效;

B 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予以撤销; C 当事人可拒绝执行

D 可要求对方赔偿损失。72.承包人使用的施工设备影响工程进度或质量时,()。

A 监理人应与承包人协商增加或更换施工设备;B 监理人有权指示承包人增加或更换施工设备;

C 发包人与承包人应协商解决由此造成的损失。

73.《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发包人提交给承包人使用的道路,应由()负责维修、维护和交通管理工作。

A 发包人;

B 承包人;

C 发包人和承包人共同。

74.由承包人负责运输的物件中,超大件或超重件所需进行的桥梁临时加固改造费用,由()承担

A 发包人

B 承包人

C 发包人和承包人共同。

75.《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要求承包人提交的进度计划的内容和期限规定在()中。

A 通用合同条款;

B 专用合同条款;

C 技术条款;

D 投标须知。76.《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使用的“天”是指()。

A 日历天

B 工作天

77.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标准,承包人()延长合同工期。

A一定有权;

B 可能有权;

C 没权。78.根据解释合同的反义居先原则,当合同规定出现两种不同的解释时,应按()文件提供或起草方的方式解释。

A 有利于;

B 不利于。

79.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主要适用()。A 总价合同;

B 单价合同;

C 成本加酬金合同。

80.某项目报价按美元结算,合同采用变动汇率结算。在合同实施中,承包商实际为完成该项目花费人民币,且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升值10%,则该承包商因汇率变动实际利润()。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81.债权人领取提存物的权利,自提存之日起()年内不行使而消灭。

A

1;

B 2;

C 3;

D 5。82.民事合同的诉讼时效一般为()年。A

1;

B 2;

C 5;

D 20。

83.合同的一方当事人由于第三人的原因而违约,应由()承担合同责任 A 第三人

B 合同相对当事人 C 合同违约当事人 84.不转移财产的占有,以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这种担保的形式是()。A 定金;

B 留置;

C 抵押;

D 质押。85.权利人根据合同的约定行使留置权时,所留置的财产应当是()。

A 违约方抵押的财产;

B 违约方关系人的财产; C 违约方履行本合同交付权利人的财产;

D 违约方拥有的财产。

三、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选项编号填入括号内)1.属于无效合同的情形包括()。

A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B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C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

D 一方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的;

E 合同的订立显示公平。2.《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下列工程分包事项不要求承包人征得监理人同意()。

A 按合同规定提供劳务;

B 非主体工程分包;

C 采购符合合同规定标准的材料;

D 合同中已明确了的工程分包;

E 分包人的再分包。3.《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属于发包人的工程损失和损坏风险。

A 战争、**等;

B 工伤事故;

C 一般天气条件;

D 非承包人的设计缺陷;

E 发包人提供的工程设备。

4.()不属承包人风险。A 异常恶劣天气;B 一般天气问题 C 非承包人承担的设计文件缺陷;D 承包人工人**。5.隐蔽工程在隐蔽之前,承包人应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如监理工程师未及时检查,承包人可以()。

A 自行检查并将结果通知监理师;

B 顺延工程日期;

C 要求赔偿停工窝工等损失;

D 不检查即覆盖。6.监理工程师书面指示进行某项工程设备检验,但监理工程师未参加检验也没有其他指示,则承包人可()。

A 推迟检验,等待监理工程师参加;

B 自行检验;

C 将检验记录送监理工程师;

D 不进行检验,书面要求监理工程师承认检验合格。7.结清单在()情况下才生效。

发包人已经最终支付证书支付之后 B承包人撤离工地之后C履约保函退还承包人之后D监理工程师履行监理合同结束之后 8.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具备的主体资格指()。

A 具有相应的经济能力 B 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C 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D 具有相应的口头或文字表达能力。9.()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调整范围。A 政府的管理活动 B 法人、其他组织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C 收养监护D 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E 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关系; 10.《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承包人在()情况下有权提出解除合同。

A 发包人未及时提供图纸;

B 不可抗力原因致使合同不能履行;

C 发包人在支付期满之后28天内仍未支付,承包人采取了暂停施工行动;

D 工程设计错误造成承包人损失。11.合同中()免责条款无效。

A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 B 因故意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C 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D 因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12.行为人在()情况下,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A 没有代理权,但经被代理人追认;

B 没有代理权,且被代理人拒绝追认;

C 没有代理权,且相对人催告后,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对追认未作表示。

13.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应承担的违约责任有()。

A 继续履行合同;

B 采取补救措施;

C 赔偿损失;

D 签订一个新合同;

E 约定定金赔偿。

14.仲裁与一般行政决定的不同在于()A 有独立的机构

B 按协议管辖 C 是司法行为

D 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裁决。1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禁止()分包活动。

A 承包人将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后分别分包给第三人;

B 分包人将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C 承包人将专业性强的部分工程分包给第三人;

D 分包人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

16.()应以承包人和发包人的共同名义投保。A 第三者责任险

B 人员工伤事故险

C 施工设备险

D 开工之完工期间的工程险

17.在合同实施中,承包人补充地质勘探,有权得到支付的情形有()。

A 监理人指示进行的地质勘探;

B 为本合同永久工程的施工需要监理人批准的补充地质勘探;

C 为本合同永久工程的施工需要承包人自行安排的补充地质勘探;

D 为本合同临时工程施工进行的勘探。18.关于颁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的通知中指出()。

A 列入国家或地方计划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土建工程使用本《范本》;

B 外国承包商承包的工程也应采用本《范本》;

C 外商投资的工程可参照使用;

D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可参照使用。

19.根据《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监理工程师有权指示承包人进行()。

A 增加或减少合同中包括的任何工作的数量;

B 实施工程所必须的附加工作;

C 增加与合同无关的工程;

D 改变施工顺序或时间安排。

20.《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不属于发包人的义务。

A 提供施工场地和通道;

B 施工作业的安全保护;

C 提供工程原始材料;

D 为承包人人员投保人员工伤事故险。21.《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对工程变更项目,在()情况下,可能协商新的价格或单价。

A 工程量清单中有相同的工作内容;

B 工程量清单中有类似内容,但施工方法有重大差异;

C 工程量清单中没有该项工作内容;

D 承包人因质量不合格而返工的工作内容。22.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是指()。

A 18岁以上的健康人;

B 10岁以上未满18岁的健康人;

C 完全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 不能完全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23.如果监理工程师提出要求,承包人应为其他承包人提供()等条件。

A 负责维修保养的道路;

B 承包人在现场的交通设施;

C 承包人的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24.当事人任一方对仲裁裁决,()。

A 可再向法院诉讼;

B 应执行裁决;

C 可再向上级仲裁机构上诉;

D 如发现裁决有问题,可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25.《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分包必须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但()情况可例外。

A 提供劳务;

B 专业性强的工程;

C 分包给指定分包商的;

D 按合同条规定的标准采购材料;

E 承包商对分包商工作负责全部责任。

26.合同解除后,对已履行的合同,当事人可以要求()A 恢复原状

B 再签一个新合 C 采取补救措施 D 赔偿损失 27.《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监理人有权()。

A 修改合同价;

B 改变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

C 审核承包人月进度付款申请书;

D 签订月进度付款证书; E 独立批准使用备用金;

28.当事人订立合同,有()。A 书面形式;

B 口头形式;

C 范本形式;

D 其他形式。2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包括()。

A 监理合同;

B 勘察合同;

C 设计合同;

D 供货合同;

E 施工合同。

30.《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承包人应投保()。

A 工程和施工设备险;

B 人员工伤事故险;

C 第三者责任险;

D 临时进出口设备险;

E 10年责任险。31.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效力是()。

A 债务人的行为一旦被撤销,则该行为自始无效;

B 债务人的行为一旦被撤销,第三人由于该行为得到利益的,则第三人负有向债务人返还所得利益的责任。

C 债务人的行为一旦被撤销,对第三人向债务人返还的所得利益,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首先抵消其债权;

D 债务人的行为一旦被撤销,对第三人向债务人返还的所得利益,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首先清偿其债权。32.合同变更的特征是()

A 属于合同内容的变更;

B 属于合同主体的变更;

C 只能针对未履行部分实施变更;

D 只要合同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合同变更即产生效力。

33.监理人在申请月进度付款申请时,予以支付的工程量应满足条件()。

A 合同BOQ中的项目;

B 监理人批准的新增项目;

C 必须是经监理人检验质量合格的项目;

D 不得超过合同BOQ中的估计工程量;

E 按照合同规定的计算方法确定的承包人完成的工程量。34.根据《中华人们共和国合同法》规定,不能转让的合同权利包括()。

A 依据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

B 根据权利的性质不得转让的;

C 债务人不同意转让的;

D 合同当事人约定不能转让的。35.合同解除的方式包括()。A 协议解除;

B 行为解除;

C 法定解除;

D 随意解除。36.定金的作用有()。A 担保作用;

B 证明合同成立作用;

C 惩罚违约行为人的作用;

D 奖励作用。37.工程移交证书上写明的工程实际完工时间应由()协商核定。A 设计单位; B 发包人

C 承包人;

D 监理人。38.工程量清单中的每一项目的单价中,一般应包括()。

A 直接费;

B 间接费;

C 利润;

D 备用金;

E 第三者责任保险金额。39.引起施工暂停的原因中,属于承包人责任的有()。

A一般天气条件引起的停工;

B 不可抗力引起的停工;

C 未经监理人同意的擅自停工;

D 承包人违约引起的暂停施工;

E 施工工艺要求的停工。40.按照国际惯例,不可索赔的费用包括()。

A 承包商为进行索赔所支出的费用;

B 因承包商不适当行为或未能努力而扩大的部分损失;

C 除确有证据证明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有意拖延处理索赔外,索赔金额在处理期间的利息;

D 融资成本; 41.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B 承诺是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C 要约的内容必须包括足以决定合同内容的主要条款;

D 承诺必须以书面通知的方式做出。

42.无权代理是指()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的合同。

A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

B 行为人超越代理权 C 法人超越经营范围

D 行为人代理权终止后

E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43.无权代理所订立的合同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 经监理人在1月内追认的,合同生效;

B 合同在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可撤销所订合同,使合同无效;

C 被代理人在1月内未明确表示拒绝,合同生效;

D 被代理人在1月内明确表示拒绝,合同生效。44.当事人申请仲裁应符合的条件是()。

A 有仲裁协议的;

B 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C 有仲裁申请书;

D 有调解书;

E 有仲裁裁决书; 45.合同争议调解的方式包括()。

A 社会调解;

B 行政调解;

C 当事人直接友好磋商;

D 仲裁调解;

E 司法调解。

46.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情况包括()。

A 一方以欺诈的手段订立合同,违背了对方当事人的真实意志、;

B 合同标的的实现损害社会公众利益;

C 当事人一方与对方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

D 一方乘人之危订立显失公平的合同损害对方的合法权益。47.构成合同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A 主体; B 客体;

C 违约;

D 争议;

E 内容。48.属于合同的担保方式有()。

A 定金; B 留置;

C 抵押;

D 履约保函;E 违约金。49.合同的主体包括()。

A 法人; B 法定代表人;C 标的;D 其他组织;E 自然人。50.我国《担保法》规定,()不能作为保证合同的保证人。

A 学校;

B 保险公司;

C 银行;

D 医院;

E 企业的职能部门。51.当事人可以行使留置权的合同有()。

A 运输合同;

B 仓储合同;

C 买卖合同;

D 承揽合同。

52.工程险的除外保险责任一般有()

A 战争;

B 被保险人严重失职;

C 罚款;

D 异常自然灾害;

E 设计缺陷。53.要约的法律约束力表现()。

A 要约人在要约有效期内不得就同一标的与非要约对象签订合同;

B 受要约人承诺后,要约人必须受要约意思的约束签订合同;

C 受要约人承诺后,要约人仍可改变要约的意思;

D 受要约人承诺后,要约人仍可决定是否签订合同。

5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先履行义务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后履行义务方有()情形之一,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

A 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B 转移财产或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C 未提供可靠的合同担保;

D 丧失商业信誉;

E 未办理保险业务。

55.当债务人有()行为,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行使撤销权。

A 放弃到期债券;

B 无偿转让财产;

C 以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

D 不提供合同担保。56.合同当事人一方单方面可以提出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情形之一是()。

A 不可抗力发生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B 对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

C 对方违约;

D 标的价款约定不明确。57.属于非法分包工程的情形包括()。

A 将承包的工程肢解后全部分包出去;

B 承包分包工程后在分包;

C 经发包人或监理人同意将所承包工程的某项专业施工任务分包;

D 将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58.合同当事人一方违约,对方要求赔偿的损失可包括()。

A 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费用;

B 履行合同后应获得的利益;

C 造成的损失,但不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D 未采取适当措施而扩大的损失。

5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不可请求继续履行的情形包括()。

A 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

B 强制履行费用过高;

C 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

D 违约当事人不愿继续履行。60.标志合同成立的情形之一有()。

A 承诺生效;

B 当事人双方签订合同书;

C 要约生效;

D 当事人双方已签订确认书。61.要约失效的情形一般有()

A 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

B 要约被撤回;

C 承诺对要约的内容做出了实质性变更; 62.《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费用”应包括()。

A 直接费;

B 间接费;

C 营业税;

D 利润。

63.《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承包人应按监理人的指示为其他人在本工地或附近实施与本工程有关的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有关费用补偿()。

A 协议确定;

B 达不成协议时,由监理人决定;

C 达不成协议时,由发包人决定;

D 由发包人承担;

E 提供条件的承包人承担。

64.《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中采用的履约担保有()。

A 定金;

B 履约担保书;

C 履约保函;

D 投标保函;

E 违约金。65.在合同文件解释时,根据明显证据优先原则:()。

A 图纸上标注的数据尺寸优先于通过其他方式推算的尺寸;

B 单价优先于总价;

C 定量说明优先于定性说明;

D 合同通用条款优先于合同专用条款。66.在项目建设发包时,各标合同间技术的协调主要指()。

A 技术标准的一致性;

B 建筑物结构界面间、建筑物结构与永久设备界面间的衔接吻合性;

C 采用的合同条款的统一性;

D 设计要求的一致性;

E 招标方式的统一性。

67.合同的完备性主要指()。

A 合同文件的完备性;

B 合同条款不存在矛盾;

C 合同条款的完备性;

D 合同有关技术标准规定的准确性。68.《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工程险中的“工程”包括()。

A 永久工程;

B 临时设备;

C 材料;

D 施工设备;

E 工程设备; 69.承包人申请完工验收的条件()。

A 除监理工程师同意列入保修期完成的项目外,已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全部工程项目;

B 发包人支付了全部完工付款;

C 已按合同规定备齐了完工资料;

D 已按监理人的要求编制了尾工工程项目清单及相应的施工措施计划;

E 已按监理人的要求编制了缺陷项目清单及相应的施工措施计划。70.计日工报价表通常包括()。

A 劳务; B 材料;

C 施工设备;

D 工程设备。

71.有关调价公式中承包人应得到的已完工程量的金额P0,正确的说法是()。

A 是价格调整前的数值

B 是扣除保留金后的数值

C 是未计及预付款扣还时的数值

D P0包含当月应付的材料预付款 72.《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规定,发包人向承包人的支付包括()。

A 工程进度付款;

B 完工结算; C 竣工结算;

D 最终结清。73.下列有关索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索赔的提出应以损失与损害客观存在为基础;

B 索赔一般应以合同或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

C 索赔必然有对方当事人违约的事实存在;D 索赔是合同当事人正当的权利。74.下列有关仲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协议管辖原则;

B 或裁或审原则;

C 独立仲裁原则;

D 公开原则。

75.合同争议调解组是()。

A 政府主管部门组建的; B 合同双方协商成立的;

C 行业合同争议调解机构派出的;

D 一般由3名或5名专家组成的、对合同争议进行评审的专家组。76.仲裁裁决可依法撤销的情形之一是()。

A 只进行了一裁;

B 申请仲裁的事项与受理的仲裁庭级别不符;

C 没有仲裁协议;

D 仲裁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E 仲裁员徇私舞弊。77.参与施工承包合同争议的诉讼活动人,应该是发包人和承包人的()。

A 事件相关人;

B 法定代表人;

C 法人;

D 委托代理人。78.原告和被告在诉讼过程中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如()。A 申请回避

B 提请调解

C 进行辩论;

D 拒绝执行。7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缔约过失包括()。

A 重大误解;

B 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

C 提供虚假情况;

D 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80.合同终止的情形有()。

A 债务已经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

B 当事人违约;

C 合同解除;

D 债务互相抵消;

E 债务人依法将标的提存。

四、名词解释

合同的公证;合同的鉴证;合同标的;要约;要约邀请;合同的无效;合同的撤销;建设工程合同;施工合同;合同的转包;合同的分包;发包人;承包人;隐蔽工程和工程的隐蔽部位;完工验收;开工通知;完工日期;计量;支付;变更;索赔;工程担保;保证;抵押;留置;定金;和解;仲裁;诉讼;督促程序;仲裁时效;诉讼时效;

五、问答题

合同的公证、鉴证的联系与区别;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的形式;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成立的条件;无效合同的情况;

选择合同类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编制招标文件的原则;资格预审的目的;资格预审的内容;开标的程序;评标的内容;建设工程合同的法律特征;施工合同的内容;施工合同文件解释的原则;施工合同的条款;承包人应怎样保障雇佣人员的合法权益;监理人对施工合同进度计划的审批内容;工程计量的方法;完工支付的程序;变更的范围和内容;监理人管理变更时应注意的问题;索赔的特征;索赔的原因;监理人判断索赔成立的原则;监理人对索赔申请进行实质性审查的内容;监理人索赔管理的基本原则;监理人对索赔的预防和减少;建设工程合同常用的担保方式;风险的种类;仲裁的原则;仲裁协议无效情形;我国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诉讼时效的法律特征;新版FIDIC合同条件的特点;FIDIC《施工合同条件》的特点;FIDIC施工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FIDIC工程支付管理的内容。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3√

6√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A

5A

6A

7A

8C 9A

10B 11B 12C 13A

14B 15C 16B 17A

18B 19A

20B 21B 22C 23 B 24B 25B 26B 27C 28D 29B 30A

31A

B 33A

34C 35B 36C 37C 38A

39A

40C 41B 42B 43B 44C 45A

46C 47C 48B 49D 50B 51A

52C 53A

54A

55C 56A

57A

58B 59D 60B 61C 62C 63A

64B 65A

66A

67A

68C 69A

70B 71B 72B 73B 74B 75C 76A

77B 78B 79B 80C 81D 82B 83C 84C

85C

三、多项选择题

1ABC

2ACD 3ADE 4AC 5BC 6BC 7AC 8BC 9ACD 10BC

11BCD 12BC 13ABC 14ABD 15ABD 16AD 17AB 18AD 19ABD 20BD 21BC 22BD 23AB 24BD 25ACD

26ACD 27CD

28ABD 29BCE 30ABC 31AB 32 AC 33ABCE 34ABD 35AC 36ABC 37BCD 38ABC 39ACDE 40ABC

41AC 42ABD 43ABD

44ABC 45ABDE 46AD 47ABE 48ABCD 49ADE 50ADE 51ABD 52ABCE 53AB 54ABD 55ABC 56AB 57ABD 58ABC 59ABC 60ABD 61AC 62ABC 63AB 64BC 65ABC 66ABD 67AC 68ABCE 69ACDE 70ABC 71AC 72ABD 73ABD 74ABC 75BD 76CDE 77BD 78ABC 79BCD 80ACDE

下载2013四川大学丁元军《中华文化》哲学篇复习思考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四川大学丁元军《中华文化》哲学篇复习思考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