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院校联合构建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_图文_.
院校联合构建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 及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
卢玉彬1,马佩芬2,杨雪梅2,张彩云3,邢小玲1,郭岩2,郭艳春1,寇桂香1
(1.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兰州730000;2.兰大二院,甘肃兰州730000;3.兰大一院。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目的了解中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现状,临床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护生职业形象和人文素养的要求,以深化护
理教学改革,构建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为护理人文教育提供新依据。方法选择甘肃省卫生学校
2008级600名护理三年制中职班护生及600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患者及其家属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制调查问卷,就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护生职业形象和人文素养的要求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人文社科类知识的学习热情很高,但实际教学尚不能满足护生需求;文学类、艺术类、行为类课程较受护生欢迎;护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表现出多样化需求;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护生行为举止、沟通能力和工作作风方面的要求最高。结论针对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培养现状,探索学校教育与临床带教相结合的护理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对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及临床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构建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切实提高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关键词:院校联合;专业认知行为;人文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l一1246(2011)01-..0081-03
随着现代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护理理念及工作内容发生着深刻变革。护理专业是维系人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士的服务对象是人(包括健康的人),为此,护士必须懂得人、理解人、关怀人,具有人文精神11】。而传统中职护理专业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地适应护理专业发展需求,中职护理教育正逐步改变以往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理论教育相分离的状况,但在护生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的教育模式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规范、合理、系统的教学模式。为此,本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与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护生职业形象和人文素养要求,分析目前护理专业人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学校教育和临床带教相结合的护理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对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教学评价及临床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旨在确立和建设学校、医院2个育人主体、2个育人资源协调合作,共同育人的新模式,以切实提高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1)甘肃省卫生学校2008级护理三年制中职班护生,共600名,均为女生,年龄16—18岁,已在校修完全部护理课程,临床实习满3个月;(2)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各科住院一周以上患者及其家属共600名。
1.2方法
课题组在分析相关文献,听取护理专家意见,进行预初调查后自行设计了2份调查问卷。
1.2.1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培养现状调查根据
操作,同时又得不到临床教师的指导,潜意识里会放弃使用这些仪器。这些都对护生操作能力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调整高新技术应用知识在教学中的比重。
综上所述,由于学校教师、临床教师和护生在提高护生操
志,2003,18(4):3-4.
【3】陈秋恋.影响护生护患沟通的因素及对策叮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
(12):82墙3.
14】王国华。董俊平.住院患者对护患沟通需求的调查分析叨.中国民康医学。2008,20(8):755.
【5】方晓兰,潘涛.本科护生临床实习适应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叨.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ix):25—27.
【61王远湘.从护生实习前后基础护理操作考核结果看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J】.护理研究.2004,18(12):2147-2148.
【7】郭冰滢.实习护生护理操作技能学习需求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9):3-4.A
一8l一
作能力影响因素方面认识不统一,使护生操作能力的提高受到限制。应加强学校教师、临床教师和护生交流,使他们统一认
识,以有效提高护生临床操作水平。参考文献:
【1擞玲.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实训能力Dl当代医学,2009,15
(13):113_114.
【2】史瑞芬,唐戈,曾丽芳.护生临床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阴.护理学杂
万方数据
目前人文教育的主要方式,调查组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2方
面进行设计。显性课程调查分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及开放性问题5个方面,主要了解学生对目前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态度和学习效果。隐性课程调查则从校园文化、第二课堂活动、校风学风教风等方面进行。正式调
查是利用课堂时间,统一发放调查表,并在规定时间内无记名作答。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6份,有效回收率为
94.33%。将问卷调查获得的资料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l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1.2.2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护士职业形象及人文素养要求调查该调查问卷共20个评定项目,涵盖服务态度、行为举止、沟通能力、工作作风、责任心、仪容仪表、服务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健康教育能力IO个内容。同卷由患者及其家属以不记名方式填写,给予统一的指导语,填毕即刻收回,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率达100.00%;有效问卷558份,有效率93.00%。将问卷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l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93.80%的护生认为在我校开设人文社科类 课程很有必要,34.20%的护生对目前学校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 程数量满意度较低。53.10%的护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总体 效果评价不高。这一结果反映了护生对学习人文社科类知识的学习热情很高,但目前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及教学方法尚不能满足中职护生需求。
教学内容方面,护生“非常重要和重要”的必修课程分别为
护理心理学(69.70%)、护理美学(64.30%),而对思想政治理论
社科类课程分别是文学类、艺术类、行为类课程。
教学方法方面,主要使用了病例讨论教学法,学生小组讨论教学法、教学查房和PBL教学法等。对以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学生认为“非常有效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病例讨论(80.04%),学生小组讨论(78.09%),PBL(73.14%),大课讲授的教学方法最不受学生欢迎(见表1)。
表1护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评价In(ok)】 非常有效
有效—般效果不大 无关 大课讲授
134(23五8)249(43.99)113(1996)21(3.71)49(866)教学查房188(3322)207(36.57)61(10.78)8(1.41)102(181)2)录像教学
138(2438)252(4452)101(17.84)12(2.12)63(11.13)PBL
学蝴蝴216(38.16)198(34.98)49(866)6(106)97(17.14)病例讨论233(41.17)220(38,87)35(618)6(1D6)72(1272)教9嚏陷姬毗
151(2668)205(362.2)89(15.72)10(1.77)111(1961)14S(2615)237(4L87)79(1396)5(Q88)97(17.14)学生小组讨论
178(31.45)264(4664)62(10.95)4(0.71)58(1Q25)
评价方法方面,我校主要采用以理论试卷为主,教师评价 为辅的评价方法。护生对目前的评价方法均给予认可,尤其对
自我评价、标准化患者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认可度较高。可见护生对人文素质评价方法已表现出多样化需求(见表2)。
调查还发观,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护生职业形象和人文素养要求很高(见表3)。万方数据
裹2护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方法效果评价In(ok)】 方法 非常好 好—般
不好非常不好理论试卷1
12(19.79)242(4276)195(34.45)13(230)4(o.71)自我评价2121:37,46)231(4081)109(1926)12(2.12)2(035)同学评价204(3604)224(3958)12“2156)14(247)2(Q35)教师评价
标蝴者评价
157(27.74)268(4735)131(23.14)9(159)
l(Q】8)235(4152)202(3569)112(19.79)14(247)
3(Q53)真实患者评价199(3S16)220(3&87)131(23.14)14(2.47)2(Q35)反馈报告
167(2951)210(37.10)179(31J53)7(124)3(Q53)
裹3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护生职业形象和人文素养要求h(ok)】 素质教育的现象,使中职生人文素养、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培3.1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反人文素质教1|观状分析
3.1.1人文教育有待/,a51t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为突出“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的职教理念,出现了重技能教育轻人文养受到限制。
3.1.2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武有祯等对国内24所院校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所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各院校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为1—5门,平均2.63门。所占学时数比例为1.8%一8.4%。平均为4.2%,所有院校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偏少,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科门类不齐全、不科学121。同时,人文社科类课程大多为选修课,缺乏学科的整体性规划,课程变动性和随意性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3.1.3教师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有待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中职护理教育受传统观念影响,医学内容占绝大多数,而人文社科知识涉及较少;在技能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而忽视了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教师人文素质修养不高,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很难满足护理人文素养教育的需要,也直接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课的重视程度偏低(33.40%)。总体来说,较受学生欢迎的人文3.1.4教学方法单一目前中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多以课堂灌输为主,未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PBL、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授课中使用不多,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少。调查显示,教师教学较注重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学科基本内容,而对实用性、实效性内容的关注不够。以致学生只是学到了一些人文社科知识,但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以及人文知识在护理学中的渗透与应用均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
3.1.5评价方法簟一在对学生的评价手段上,教师更重视对认知领域的评价,而忽视了精神领域、情感领域和创新领域的评价。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只重视人文知识的基本内容,忽视了其在护理工作中的
3讨论 一82一
应用。为此,教师应采取患者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等评价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3.2住院患者反其家属对宾习护士职土彤象和人文素质要求 分析由调查可知,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护生人文素质和职
业形象要求很高,通过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的反馈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在校护理教育与临床需求不相适应,大部分实习护生没有转变护理理念,缺乏人文关怀意
识。护理工作是一项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护士的人文素质直接反映护理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此,护理临床实习应侧重对护生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的熏陶与培养,以患者或家属需求为指引,将人文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使人文理念贯穿于临床工作的各个环节,让实习护生在护理服务过程中运用人文社科知识全面观察人、认
识人、理解人和尊重人。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现存或潜在的健 康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对患者的关爱和照顾。
3.3院梭联合构建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
针对中职教育理念及中职护生的年龄、文化程度等特点。将人文社科知识、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引入护理教育之中,使护生同时学习医学、护理学知识及人文社科知识,这是护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注重社会发展对护理服务需求的导向性,将护理人文教育与就业需求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学校与实习医院联合构建科学的护理人文教育模式,优化中职护生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提升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率,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p一。
3.3.1学校应构建新的教育模式(1)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凸显 人文素质教育。①调整课程体系,增设人文社科类课程,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课时比重。在教学中,教师应将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融会贯通,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突出护理、加大人文”的新型护理课程体系。②举办人文社科知识讲座,介绍人文知识,传播人文思
想,营造人文氛围,提升学生人文素养。③开展人文活动。教师
可组织护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医院病房,提供志愿护理服务,以增进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
中。①教师应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掌握人文素质培养的灵
活性、实践性,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还应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并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经历、兴趣、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等,设计富有弹性、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运用案例分析、模拟案例、PBL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避免枯燥地讲授
理论知识c)】。②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护理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把人文精神与护理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③注重在护理
操作实训课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在操作课上,除了使学生掌握操作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各个操作环节中体现人文关怀。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刨设不同情景对护生进行训练。如训练如何与患者交流,可细分为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操作前,护士先向患者问好,然后告诉患者操作目的及意义,并简单介绍操作方法;操作中,使用安慰性语言。转移患者注意力,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回答患者提问;操作后,询问患者感受,交代注意事项,最后就患者的积极配合表达诚挚谢意。这些训练可培
万方数据
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3)建立科学、可操作性强的人文素质评价标准。①应改变
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评价方法,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使考核内容从侧重考查对知识的记忆转向考查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考核
方式,努力把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纳入考核范畴。②制定护士形
象、人文素养及评价标准,在护理学基础操作考核中不仅考核护生对技能掌握情况,还应对在此项操作中所体现出的人文素养进行评价,使护生发现自身不足,强化人文精神。
3.3.2医院应强化新的教育模式(1)带教教师高尚的人格是提升实习护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保证。带教教师的人格具有形象的典范性、价值取向的道德性等特点,是护生的帮助者和品德的示范者,其人格魅力将直接影响护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质培育辨。因此,带教教师应注重自身人格修养,在医德医风、工作责任心等方面给护生树立榜样。
(2)帮助护生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在实习带教中,除了要求护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要让护生帮助、关心患者,以最佳的护理减少和消除患者痛苦,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阴。带教教师还要为护生提供人文实践的平台,让护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处理护患关系的技巧,同时为护生提供与医生、护士、患者全面接触的机会,以提高护生专业技术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
(3)加大临床带教中人文教育力度。医院临床带教阶段是培养护生人文素质、职业道德,塑造护生职业形象的最佳时期。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带教教师应把“人文关怀”作为教学的根本,加强护生沟通能力的训练,教会护生如何关心患者,怎样与患者交流,并反复强调,使之养成习惯,最后达到熟练、自觉的程度。通过实习,将理论知识与人文精神、技能操作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有意识地提升护生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l】李秋萍。杨支兰.国内外护理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对比及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教育,2006,3(3):132.
【2】武有祯,李窖明.专科护理人文课程设置探讨们.九江医学,2001。16(3):61—62.
【3】余晓云.加强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的教育们.护理研究,2005,19
(IOA):1983.1985.
【4】崔新萍,刘西平,汤先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研田.中国高等医 学教育。2006。(9):¨.
【5】陈三妹,王建华.护理专业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田.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2):59—60.
【6】陈瑜.构建适应就业需求的护理人文教育模式的改革研究田.护理研究,2009,23(2):451--453.
【刀王云峰,赵雁,绳字.融于专业课程教学始终的护生素质教育田.中华现代lI函床护理学杂志,2010。5(1):4巧.
【8】李惠玲,毛莉芬。童淑萍.软性环境对高职实习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熏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12.213.
【9】张晓华.关于医学人文教育的思考与探讨册.陕西教育,2008,8:13.A
一83—
院校联合构建中职护生专业认知行为及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卢玉彬,马佩芬,杨雪梅,张彩云,邢小玲,郭岩,郭艳春,寇桂香
卢玉彬,邢小玲,郭艳春,寇桂香(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兰州,730000,马佩芬,杨雪梅,郭岩(兰大二院,甘肃,兰州,730000,张彩云(兰大一院,甘肃,兰州,730030卫生职业教育
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2011,29(1 参考文献(18条
1.张晓华 关于医学人文教育的思考与探讨 2008 2.李秋萍.杨支兰 国内外护理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对比及发展趋势 2006(3 3.李惠玲;毛莉芬;童淑萍 软性环境对高职实习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熏陶[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杂志 2005(034.武有祯.李睿明 专科护理教育人文课程设置探讨 2001(3 5.王云峰;赵雁;绳宇 融于专业课程教学始终的护生素质教育 2010(016.余晓云 加强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的教育 2005(22 7.陈瑜 构建适应就业需求的护理人文教育模式的改革研究[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9(028.崔新萍.刘西平.汤先萍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研 2006(9 9.陈三妹;王建华 护理专业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2(0210.陈三妹.王建华 护理专业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 2002(2 11.崔新萍;刘西平;汤先萍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研[期刊论文]-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0912.陈瑜.史瑞芬 构建适应就业需求的护理人文教育模式的改革研究 2009(513.余晓云 加强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的教育[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05(10A14.王云峰.赵雁.绳宇 融于专业课程教学始终的护生素质教育 2010(115.武有祯;李睿明 专科护理人文课程设置探讨[期刊论文]-九江医学 2001(03
16.李惠玲.毛莉芬.童淑萍.眭文洁.马如娅.庞曼蕖 软性环境对高职实习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熏陶 2005(317.李秋萍;杨支兰 国内外护理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对比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华护理教育 2006(0318.张晓华 关于医学人文教育的思考与探讨 2008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wszyjy20110105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