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易燃、有毒气体泄漏事故处理预案
发生易燃、有毒气体泄漏事故处理预案
【目的】
在发生有毒气体泄漏时及时进行处置,确保人身安全,保护管理区域的财产安全。【职责】
1.指挥中心负责报警信息的传递、调度和与相关方的联系工作; 2.客户事务部负责对业户的安抚、解释和疏散工作;
3.工程维修部负责现场确认泄漏情况,采取应急措施,组织维修或配合专业部门进行维修,对发生的泄漏事故快速进行控制,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4.安全事务部负责现场的警戒及疏散、抢险,悬挂警示标识牌。【工作程序】 1.事故的确认:
1)分公司指挥中心,对接到的有关燃气泄露的报警,必须快速联络通知工程维修部的工作人员;
2)工程维修人员必须携带专用仪器到达现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测试,并撤出危险范围将结果汇报指挥中心(报清楚泄露地点的浓度大小); 3)指挥中心接到事故确认的通报后,应立即上报分公司最高领导。2.公司内部对事故的处理: 1)工程维修部:
a)当接到指挥中心通知或怀疑泄漏易燃气体报告时尽快赶到现场处理;
b)抵达现场后,要谨慎行事,拍门进入后,不可开灯开风扇及任何电掣,包括电话。必须立即关闭相应阀门,打开所有窗门,严禁现场吸烟; c)微量漏气可用肥皂水检查漏气处,严禁使用明火检查漏气部位;
d)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制定维修方案,或最终决定向专业机构请求协助处理; e)如发现有不适者,应小心妥善处理,等待救护人员及警务人员抵达现场。2)安全事务部:
a)安全事务部经理负责现场的安全处理及指挥;
b)监控室值班人员负责将监控画面切换到事故现场和重要的出入口;
c)根据现场事件的发展情况,安全事务部负责在现场附近设立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事故区域内,根据上级指令开展疏散、抢险等工作;
d)现场安全维护员应对相应区域的工作人员发出“现场严禁吸烟”、“环境危险,严禁作业”的警示,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携带消防设施到现场警戒待命。3)客户事务部:
a)指挥中心负责对警情的接收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前去处理; b)协助安全事务部做好人员、物资的疏散、疏导工作;
c)将业户疏散至安全地带时,由客户事务部专人负责安置工作; d)负责热线电话的解释工作。4)注意事项:
a)进入现场人员不得携带移动电话、对讲机、金属外露的工具等; b)进入危险环境后,严禁开启任何电器、严禁使用室内电话; 3.向外求援:
1)事故范围较大,内部工程维修人员处理有困难,由到场分公司最高领导决定拨打火警“119”;
2)如发现有受伤不适者,应小心妥善处理,通知指挥中心向外求援; 3)通知工作人员及现场所有人员撤出危险范围,维护现场秩序; 4)现场人员适当撤出,等待救护人员施救;
5)社会救援力量到达前,安全事务部应疏通道路,到达时,由安全事务部现场接待介绍、指路;工程维修部协调施救方案等事宜。4.善后处理:
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后,分公司负责协调各部人员逐步撤回; 2)由安全事务部协调外来的救助部门的工作; 3)参与部门与人员做好相关记录文件及表格的填写。5.锅炉房发生天然气泄漏情况的处理预案:
1)锅炉房值班人员接到可燃性气体报警信号后,迅速通知工程维修部的维修人员赶到现场确认,并开启防暴风机;
2)当接到锅炉房燃气泄露报警器报警的信息后,应尽快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3)确定是否在该区域内有燃气泄漏现象,工程维修部要立即通知指挥中心并上报执行总经理;
4)天然气泄漏自动报警系统切断天然气总阀门,同时启动锅炉房内所有风机,工作人员到达“锅炉房”时要谨慎行事,必须携带相关的防护器具;在机房内严禁开灯、开风扇及任何电源,包括使用电话,进入泄露区域必须关闭手机,禁止携带明火; 5)对漏气位置进行查找,并配合燃气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现场进行检查维修处理; 6)如发现有不适者,应小心妥善处理,等待救护人员抵达现场; 7)事故解除后,要查明事故原因,并进行记录和存档。
北京**************
第二篇: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总则 1.1 目的
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 《安全生产法》 《环境保护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危险化学品运输、储存管理、使用和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等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协调指挥机构与职责 组长:梁全虎
副组长:王志强
李汇艺
成员:梁学锋
黄
勇
董冠军
李兵兵
田小候
李清斌
郭子胜
宋满林
孙长顺 2.2主要职责:
应急小组负责危化品事故救援具体工作,负责事故现场实施紧急处置、伤员救助、人员疏散等措施,负责救助结束后的恢复和善后工作等。应急响应
3.1 现场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应立即逐级报告,报警时应明确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危险化学品种类、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并运用各种应急设施和器具,防止事故扩大。
3.2 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或公司安保部报告,报告内容应明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泄露程度等,并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启动应急计划。
3.3 应急领导小组接到危险化学品事故或险情报告后,应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在事故现场设立现场指挥机构,负责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组织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必要时向当地救援中心发出救援请求等。
3.4 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火焰辐射热、爆炸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
3.5 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组织事故区域内和周边人员疏散,包括撤离和就地保护两种。撤离是指把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一般是从上风侧离开,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就地保护是指人进入建筑物或其它设施内,直至危险过去。当撤离比就地保护更危险或撤离无法进行时,采取此项措施。指挥建筑物内的人,关闭所有门窗,并关闭所有通风、加热、冷却系统。
3.6 现场控制。针对不同事故,开展现场控制工作。应急人员应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3.7 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3.7.1 确定泄漏源的位置;
3.7.2 确定泄漏的化学品种类(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3.7.3 所需的泄漏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3.7.4 确定泄漏源的周围环境;
3.7.5 确定是否已有泄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等场所;
3.7.6 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3.7.7 确定泄漏时间或预计持续时间; 3.7.8 实际或估算的泄漏量; 3.7.9 气象信息;
3.7.10 泄漏扩散趋势预测;
3.7.11 明确泄漏可能导致的后果(泄漏是否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后果);
3.7.12 明确泄漏危及周围环境的可能性;
3.7.13 确定泄漏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堵漏、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应急资源 每个项目应设置24小时有效报警的固定电话、防爆对讲机及专用紧急报警电铃。
项目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报警电话 5 善后处理
5.1 事故得到控制后,由事故应急处理小组召开会议研究,报公司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后可方结束救援工作。
5.2 应急处理结束后,由应急处理小组办公室对救援情况进行评做,对险情或事故的损失情况进行统计,将评估结果报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公司安保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对事故开展调查。会同相关部门妥善做好善后工作。控制要求
6.1项目部及员工应清楚本部门保管、储运或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性及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应急救援有关法律法规和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常识。
6.2 培训。项目部按照有关规定对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各级安全保卫管理部门项目部负责对应急救援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级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加强应急管理、救援人员的上岗前培训和常规性培训。
6.3 演习。项目部应按有关规定定期组织应急演习;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习,并于演习结束后向安全保卫管理部门报告.6.4安保部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三篇:(医院二甲、三甲复审)有毒气体泄漏应急预案
医院有毒气体泄漏应急预案
通知渠道发现有毒气体泄漏事故时,均应迅速报警(119)并通知周围人群撤离,拉响警铃。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险物名称和数量、事故初步原因,事故性质、危害程度和对救援的要求,以及报警人与联系电话等。
总指挥由医院实验中心钟主任和王院长担任,指挥部成员由医院、公安消防大队、卫生局、环保局、武警中队、交警大队、供电公司、供水公司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
应急指挥小组 由消防大队组成,负责制定具体救援方案,部署各参战力量,指挥现场抢险救援;了解掌握现场情况,调集扑救力量,抢救危险区人员,协同事故单位控制危害源,抢修设备、排除险情,抢修处置设施设备,消防灭火、洗消、实施特种救援;组织有关专家对事故现场进行预测、侦检、监测、估算、报告,为指挥部提供决策咨询,对各专业救援队进行技术指导。如测定毒物性质、危害程度、危害范围,标定染毒和危险区域等;负责各参战部队之间的临时无线组网,确保救援部队之间及现场与有关单位的通信畅通。
全体转移通路 迅速向上风方向或侧风方向转移,不要在低洼处滞留。有条件的话可转移到有滤毒通风装置的人防工事内。来不及撤离,可躲在结构较好的多层建筑物内,堵住明显的缝隙,关闭空调机、通风机等,熄灭火种,尽可能躲在背风无门窗的地方。
转移安全地带 由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在污染区设置“禁止入内”、“此处
1危险”的标志,或根据情况设立警戒岗,切断通往危险区域的交通,禁止车辆、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
救护方法 当事故发生时,首先应想到使用就便器材进行自我保护,如可用湿毛巾、湿手巾、湿口罩等就便器材保护呼吸道,其次可用雨衣、手套、雨靴等保护皮肤。离开染毒区后,要脱去污染衣物,及时进行消毒,必要时应到校门诊部门检查或诊治。救援队要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防止事态扩大。一是关阀断源。对装置泄漏,可采取关阀断源措施,如阀门损坏,可在关住有关阀门断源后换阀或直接更换损坏阀门的措施排除险情。二是堵塞漏洞。如管道断裂、阀门损坏,在无条件关阀换阀的情况下,可用木塞或随车充气堵漏塞、充气堵漏包扎带,实施堵塞漏洞,排除险情。
善后处理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内。将具有中毒症状的患者马上送往华侨医院就诊或拨打120,并通知患者家属。维护病房秩序,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安抚患者及家属。在事故发生地进行化学反应排险将毒性降至最低同时用开花、喷雾射流稀释驱散,待有关部门检测空气无毒害后方可进入。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四篇:硫酸泄漏处理预案
硫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方(预)案
一.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处理硫酸泄漏事故,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 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 复正常的生产,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有硫酸的生产车间的酸液泄露
三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处置坚持如下原则:
1)以人为本,最大限度保证员工生命安全。
2)先抢救人员、控制险情,再消除污染、抢救设备。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 XX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应急指挥领导领导小组职责:
2.1负责设备事故现场救援的指挥、协调工作。2.2负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
2.3负责组织对事故设备进行抢修,尽快恢复设备运行。2.4负责组织事故鉴定和事故原因分析工作。2.5负责设备事故的处理。
2.6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协调科,联系电话: 3 按规定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4.1负责事故的应急与响应工作;
4.2负责及时与公司应急行动指挥部和有关部门联系以解决问题,安排事故 调查小组赴事故发生地处理问题。
4.3各应急小组在应急指挥领导部的指挥下,承担警戒、抢险、救人、抢救,财产、设备和疏散群众任务。
4.4负责向应急行动指挥小组和相关部门报告。
4.5负责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厂内机动车辆事故调查处理。应急预案物资准备
防毒面具、耐酸防化服、防酸面罩、耐酸手套、耐酸雨鞋、应急车、检修工 具、药品等
6急救、防护措施、包装与储运
6.1急救
6.1.1皮肤接触:用湿布擦去硫酸,脱去污染的衣服,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 分钟,或者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如严重者应就医。
6.1.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立即到医院就医。6.1.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予输氧,或者用2~4% 的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如有不适者应就医。
6.1.4食入:误服者用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并立即送医院 进行治疗。6.2预防措施
6.2.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蒸汽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头 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如正压式氧气呼及机 或空气呼吸机)。
6.2.2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
6.2.3身体表面防护:穿防酸服(防腐材料制作)戴橡胶手套。
6.2.4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酸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 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6.2.5在有硫酸作业时,必须穿防酸服、橡胶手套和护目镜,否则,可有权 拒绝作业。
6.3包装与储运
6.3.1危险性类别:酸性腐蚀品,在货物运输或包装时,必须在明显的地方贴上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6.3.2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应与易燃、可燃物,碱 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7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及后果分析由于罐体、管道、阀门常年受到硫酸的腐蚀原因,可能发生硫酸大面 积泄漏,从工厂排水沟、下水道流失,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7.1报警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7.1.1报警程序发生酸罐泄露事故,或出现重事故征兆、险情时,现场值班人员 应立即向领导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电话:报警;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接警后,记录好报告人的姓名与单位、报告时间、事故简况、接报人等情况,随即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汇报。7.1.2 应急预案的启动
接警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根据事故状态,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符合厂级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的,由总指挥发布事故应急救援令,启动预案,并报告集团公司和当地政府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7.2现场应急救援指挥
(1)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包括各工作组组长)第一时间赶到现场;(2)专家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3)迅速召开现场救援会议,会议成员包括指挥部人员、专家组、事故单位负责人等,在简要听取事故单位负责人对有关事故情况、救援方案救援进展的汇报后,即刻研究改进救援措施,制定救援方案,加快救援进度。7.3应急人员进入
7.3.1现场治安组进入场内负责疏散、警戒、现场保护。将硫酸酸储罐区域设 定为危险区,在此范围内,对通往该区域的各道路设立安全警戒区,禁止非救援人员、车辆来往;迅速撤离警戒区内非救援人员,并做好疏散人员的清点、登记工作,指挥应急物资进入指定地点。
7.3.2监视报警组监控事故现场的任何情况,并随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 事态的发展情况。
7.3.3抢险组进入事故现场,穿化学防护服(防酸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 堵漏。喷水雾减慢挥发(或扩散),但不要对泄漏物或泄漏点直接喷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如大
量泄漏,利用围堤、应急池或应急罐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还 需要:
(1)确认漏酸罐及其漏酸部位。(2)将漏酸大罐和空罐的排酸阀打开(实现液位平衡),同时打开漏酸大罐排污阀
(进行倒酸应急处理)并切换好倒酸阀门。
(3)将装酸的应急槽或应急空罐的阀门打开,进行倒酸,控制好液位,以防冒酸。(4)将罐区地面酸进行回收,将回收的酸打至空罐等候处理。
(5)通过倒酸、排污同时进行后,确认漏酸大罐酸已被排空,停止倒酸。
(6)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对酸库的废水排放口及其沿路下水道加电石渣、生石灰或弱碱中和。
7.3.4救护组进人场内开始救护,对烧伤人员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后,配合 医务人员将伤员送往医院急救。医院救治条件不具备的,及时护送转院。
7.3.5紧急撤离当采取以上措施,仍无法控制事态,并危及人身安全,经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确认,由现场总指挥下达救援人员紧急撤离命令。7.3.6救援扩大
本公司没有能力控制和解决,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请求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处置
7.4后期处置
7.4.1现场清理抢险组对现场进行清理,为防止在清现过程中发生二次事故,由安全部监督执行。7.4.2善后处理
应急救援的善后处理小组,负责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家属的安抚和理赔工作。7.4.3 协调组负责妥善地处理和外界职能部门的联系,配合并参与上级职能部 门对硫酸泄漏的调查工作,并做进一步的跟进。7.5事故调查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对事故进行调查,或配合上级组织进行事故调查,完成整个事件的报告以及后续整改问题的制定,落实,执行与审核。
第五篇:有毒气体泄漏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
有毒气体泄漏安全事故案例及分析
例1.有毒气体泄露导致安全事故
2009年6月27日上午,某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制药厂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造成两名职工死亡。该公司是专门生产抗生素的医药公司,上班实行两班倒,每班12人。27日上午,值班长和组员像往常一样来到九号固液分离震动筛前,将发酵好的磨料倒入压力机进行冷处理,两人分别在罐中和罐外操作,罐外员工发现罐中员工昏倒,立即进入罐内试图施救,不料,自己也昏倒在罐中,后经查明系一氧化碳中毒。例2.氨气泄漏事故
2012年9月8日上午,某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氨气中毒事故,目前已有20余人出现中毒迹象,被送往医院治疗。有一名患者严重已转至哈尔滨治疗,其他患者病情平稳。据了解,本次爆炸是由于该公司在维修冷库中的管道时发生断裂,导致氨气泄漏。
例3.印度博帕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脂(MIC)泄漏事故。
1984年12月19日深夜11时,美国设在印度的博帕尔农药厂的由于240加仑水被错误地倒入45吨甲基异氰酸脂(MIC)储罐内,使罐内温度突然升高至38度,压力从5磅升至355磅。维修工试图手工操作来减压,但因罐内压力太大而未成功。3日零时56分,一股浓烈、酸辣的乳白气体(剧毒物甲基异氰酸脂)从一个出现裂缝的安全阀泄漏出来,四处扩散,120名工人纷纷逃离,只有1名工长在孤军作战中死亡。整个事故造成2500多人死亡,12.5万人受害,30万人撤离,印度方面估计损失20亿美元。事故的教训是:
1)对剧毒物甲基异氰酸脂泄漏防护措施不当。泄漏后长达3个小时没发出报警; 2)厂址选择不当。处在密集居民区,有1.2万人居住在距工厂只隔一条马路的地方;
3)雇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甲基异氰酸脂沸点在39℃~44℃,而事故时罐温达到38℃;此时自动安全阀失灵;洗涤器正在检修,不能经洗涤器排放气体;临时接通软管排放气体燃烧,但持软管者临阵脱逃,只有一个工长坚持工作,但其中毒失去点火能力。
例4 某化肥厂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1988年11月23日凌晨l时,某化肥厂造气车间休息室发生了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16名外单位来厂施工人员全部中毒死亡。
一、事故经过
10月7日某化肥厂与某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签订“将该厂2台老造气炉拆迁和安装”协议,13日,16名男工被安排在该厂新造气车间办公室里住宿并安装了自制暖器。该厂仅有2台锅炉共用一个分汽缸,将蒸汽分配给各用户,供生产和供暖使用。23日零时20分左右,锅炉给水泵发生故障,在紧急抢修中蒸汽压力下降,分汽缸处压力逐步由0.8兆帕,下降至0.45兆帕(操作指示规定分汽缸处压力不得低于0.60兆帕,但未规定低于0.60兆帕时如何处理),此时变换系统进口蒸汽压力已降至0.38兆帕,直至零时45分至零时50分左右才恢复正常供汽压力。在此期间调度室末下令,变换岗位也未作相应处理。零时30分在变换岗位发现蒸汽压力下降的同时,变换汽中一氧化碳含量上升,随后铜洗塔后微量成分含量突然上升,超过100ppm,发生事故信号,压缩机四段切气,氨合成塔停止生产。
二、事故原因
由于该厂违反卫生部、国家建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联合颁发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二章第十一条的规定:产生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在生产区内除值班室外,不得设置其它居住房屋。也违反1982年以来化工部一再强调的,在有毒有害生产企业不得将生产用管线与生活用管线联通,必须彻底分开的规定。当锅炉系统发生故障,蒸汽压力低于半水煤气压力时,变换工段人口的半水煤气沿蒸汽管倒流入生活用蒸汽系统,因16名男工住宿的办公室里的自制暖器有两处漏汽,室内还有一个地沟埋一条蒸汽冷凝水回水管也漏汽,使一氧化碳含量高达27%的半水煤气由暖器泄漏处漏入室内,因天气冷,门窗紧闭,致使16名男工全部中毒死亡。省石化厅曾三次通报,并下达过文件,要求最迟在10月1日前将生活和生产用气分开,但该厂未按文件办。因此当煤气从取暖设备泄漏出来,引起了这一特大事故。
总之,事故原因是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另外,对蒸汽压力降低到允许范围以下时如何处理没有明确规定(即操作规程不健全)造成的。
例5 某公司硫化氢泄漏事故
2004年11月14日,某公司3-巯基丙酸车间发生硫化氢泄漏、扩散,引起人员中毒。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5人中毒。
一、企业概况
该公司是一家系科研、生产、贸易一体化的综合性公司。公司拥有科研、生产厂房5000平方米,员工60人,其中技术人员9人。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为:烟草薄片粘合剂3600吨,改性甘油脂新型增塑剂2000吨,高速卷烟胶1200吨,除杂香精、甲壳素、烟用甘油、纺织助剂、油田助剂等300余吨。公司已形成烟草辅料、纺织助剂、油田助剂等三大类产品为支柱的产品体系。
二、事故经过
2004年11月13日,该公司3-巯基丙酸车间连续生产,13日20时,该车间作业人员接班后,按工艺程序继续生产。14日凌晨3时20分,该公司负责设备维护的生产部主任到3-巯基丙酸车间巡查,约两分钟后,在巡查到车间内二层平台设备时,闻到车间空气气味异常,察觉到有毒气体泄漏,随即命令在场作业人员赶快撤离。当时车间内有三名作业人员,一人在一楼,两人在二层平台。一楼作业人员听到生产部主任的指令,刚走到车间门外即倒地,生产部主任跑出车间大门扶她时,失去知觉;二楼两名作业人员往车间边往外跑的过程边呼救,也失去知觉。呼救声惊动了隔壁车间的值班人员,值班人员随即打120求救。在等待120急救车的过程中,该公司部分职工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现场抢救中毒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又造成了多人中毒。本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5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三、事故原因
该起事故的原因是由于3-巯基丙酸生产过程中,因系统内压力升高引起硫化氢大量泄漏,造成硫化氢有毒气体在车间扩散引起人员中毒,现场作业人员违反工艺操作规程操作,是导致这次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
四、事故教训与预防对策措施
1、危险化学品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完善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要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控,建立和实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消除隐患,防范事故。
2、要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促进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观念,付诸于日常工作的每一个行动之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能力,在异常条件下能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护措施,避免事故损失扩大。此次事故中,该公司部分职工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进入现场进行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3、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泄漏、爆炸、火灾、中毒等重大险情或事故,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的有关要求,明确应急组织机构、报告程序、应急联络方式、应急处置方案和应急物资储备等具体内容,保证应急情况下的隔离、疏散、抢险、救援等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定期开展实战演习,确保应急状态下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有序开展。要结合生产的具体实际,定期对预案进行补充和完善,确保预案的实效性。(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