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会议和活动管理办法(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22:29: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涉密会议和活动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涉密会议和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篇:涉密会议和活动管理办法

涉密会议和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涉密会议和活动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各类会议和活动必须严格按本办法执行。重要涉密会议和活动指机密级及以上会议和活动,或大型秘密级会议和活动。机密级及以上会议和活动执行涉密会议和活动保密方案Ⅰ级,大型秘密级会议和活动执行涉密会议和活动保密方案Ⅱ级。

第三条

召开涉密会议和活动的地点,必须经保密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考察确定,具备场所保密条件,会场服务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任何单位不得自行选择举行地点,不得在外资或中外合资宾馆及接待外国人的场所召开涉密会议和活动。

第四条

召开涉密会议和活动要根据会议和活动内容和需要,严格控制参会人员,严防扩大知悉范围,严禁无关人员列席或旁听。

第五条

召开大型秘密级或机密级以上的会议和活动,应明确主管保密工作的负责人,承办部门应会同保密办公室、保卫部门做好保密安全工作。保密办公室应对会议和活动场所进行技术安全检查,保卫部门在必要时应设警卫,并对宾馆提出保密要求。

第六条

召开重要涉密会议和活动,应制发会议(活动)证,凭证出席会议和活动并领取会议和活动资料。

第七条

会议和活动结束时,承办单位或保密办应对会议和活动场所及与会人员房间进行安全保密检查,防止丢失文件、笔记本等。

第八条

会议和活动休息时,应指派专人看守会场。

第九条

涉密会议和活动会场的音响设备应符合保密要求,严禁使用无线话筒。会场内应安装移动手机屏蔽仪。未经会议和活动主持人批准,不准录音、录像。确因工作需要的,主办部门应对涉密会议和活动的音像资料按同等密级文件管理。

第十条

会议和活动开始时,会议和活动主持人应对参加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宣布保密纪律和保密要求。

第十一条

涉密会议和活动的文件管理,要严格执行下列规定

(一)会议和活动主办部门要本着“少发严管”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会议和活动印发的文件及其数量。会议和活动确需翻印(或复印),必须严格按照公司有关秘密载体复制的规定执行;

(二)会议和活动涉密文件要标明密级,统一编号登记,分发时要履行签收手续;

(三)召开大型涉密会议和活动或密级较高的会议和活动,应由保密办公室派人管理相关文件。小型会议和活动由主办部门指定专人管理相关文件;

(四)会议和活动结束时要清退文件,对应回收的文件要如数收回;

(五)发给与会单位的属重要涉密文件、保密本,由会议和活动主办部门统一交公司办公室通过机要渠道寄回与会单位保密室,不准个人随身带回;

(六)供会议和活动统一使用的文件,休会时要集中存放在指定地点;

(七)记有会议和活动保密内容的废纸,要及时销毁;

(八)会议和活动期间如发现文件丢失或被窃,应立即报告保密办公室,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十二条

参加涉密会议和活动的人员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会议和活动允许作记录的,应一律用保密手册或统一印发的记录本,并按同等密级文件管理。不允许作记录的,严禁记录;

(二)禁止在通话、通信或会客时谈论会议和活动内容;

(三)公共场所严禁携带会议和活动文件;

(四)不准让会外人员阅读、摘抄会议和活动文件。

第十三条

会议和活动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纪律,不得泄露会议和活动内容或未经公布的事项,在工作中也不得随便议论会议和活动秘密事项和翻阅与会人员的文件、记录等。

第十四条

重要涉密会议和活动,不邀请新闻记者参加,会议和活动内容一般不宣传、不报道。必须宣传报道时,应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同时对宣传报道稿件进行保密审查。

第十五条

凡未严格执行本办法,发生失泄密事件的,将根据本公司有关保密规定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及主要责任人予以处理。凡因工作失职,发生失泄密事件的,追究责任人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主管领导负连带责任。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涉密会议管理办法

涉密会议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涉密会议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各类会议必须严格按本办法执行。重要涉密会议指机密级及以上会议,或大型秘密级会议。机密级及以上会议执行涉密会议保密方案Ⅰ级,大型秘密级会议执行涉密会议保密方案Ⅱ级。

第三条召开涉密会议的地点,必须经保密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考察确定,具备会议场所保密条件,会场服务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审查。

任何单位不得自行选择会议地点,不得在外资或中外合资宾馆及接待外国人的场所召开涉密会议。

第四条召开涉密会议要根据会议内容和需要,严格控制参会人员,严防扩大知悉范围,严禁无关人员列席或旁听会议。

第五条召开大型秘密级或机密级以上的会议,应明确主管保密工作的负责人,会议承办部门应会同保密办公室、保卫部门做好保密安全工作。保密办公室应对会议场所进行技术安全检查,保卫部门在必要时应设警卫,并对宾馆提出保密要求。

第六条召开重要涉密会议,应制发会议证,凭证出席会议和领取会议资料。

第七条会议结束时,承办单位或保密办应对会议场所及

与会人员房间进行安全保密检查,防止丢失文件、笔记本等。

第八条会议休息时,应指派专人看守会场。

第九条涉密会议会场的音响设备应符合保密要求,严禁使用无线话筒。会场内应安装移动手机屏蔽仪。未经会议主持人批准,会议不准录音、录像。确因工作需要的,主办部门应对涉密会议的音像资料按同等密级文件管理。

第十条会议开始时,会议主持人应对会议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宣布保密纪律和会议保密要求。

第十一条涉密会议的文件管理,要严格执行下列规定

(一)会议主办部门要本着“少发严管”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会议印发的文件及其数量。会议确需翻印(或复印),必须严格按照公司有关秘密载体复制的规定执行;

(二)会议涉密文件要标明密级,统一编号登记,分发时要履行签收手续;

(三)召开大型涉密会议或密级较高的会议,应由保密办公室派人管理会议文件。小型会议由会议主办部门指定专人管理会议文件;

(四)会议结束时要清退文件,对应回收的文件要如数收回;

(五)发给与会单位的属重要涉密文件、保密本,由会议主办部门统一交公司办公室通过机要渠道寄回与会单位保密

室,不准个人随身带回;

(六)供会议统一使用的文件,休会时要集中存放在指定地点;

(七)记有会议保密内容的废纸,要及时销毁;

(八)会议期间如发现文件丢失或被窃,应立即报告保密办公室,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十二条参加涉密会议的人员应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一)会议允许作记录的,应一律用保密手册或会议统一印发的记录本,并按同等密级文件管理。会议不允许作记录的,严禁记录;

(二)禁止在通话、通信或会客时谈论会议内容;

(三)公共场所严禁携带会议文件;

(四)不准让会外人员阅读、摘抄会议文件。

第十三条会议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会议保密纪律,不得泄露会议内容或未经公布的事项,在工作中也不得随便议论会议秘密事项和翻阅与会人员的文件、记录等。

第十四条重要涉密会议,不邀请新闻记者参加,会议内容一般不宣传、不报道。必须宣传报道时,应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同时对宣传报道稿件进行保密审查。

第十五条凡未严格执行本办法,发生失泄密事件的,将根据本公司有关保密规定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及主要责任

人予以处理。

凡因工作失职,发生失泄密事件的,追究责任人法律责任,情节严重的,主管领导负连带责任。

第十六条本办法由保密办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会议和学习制度

教研室会议和学习制度

口腔科学教研室

口腔科学教研室会议和学习制度

为了发挥教研室的集体工作作用,搞好教研室的各项工作,教研室要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和业务学习。

1、各位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完成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努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2、教研室要定期举行政治学习,工作会议,专业业务学习和学术活动,每月一至二次。

3、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法律法规知识,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法律法规知识。

4、教研室经常开展教学研讨会,讨论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以及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研究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5、不断开展业务学习,通过外出学习、开学术会议、专题讲座,掌握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口腔科学教研室

2001年

第四篇: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密管理办法

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护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网络设备、数据信息以及其相关配套的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第三条 概念释义: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网络和数据的安全必须受到保护,不因自然的和人为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丢失,以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能连续正常运行。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是指对涉及本行商密的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软件、硬件、系统数据信息、技术开发文档、管理及操作规定。

(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是指保障计算机、数据信息网络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的安全,保障运行环境(机房)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和网络功能的正常发挥,防止工作或政治因素造成的失密、泄密,防止人为或自然灾害等造成的破坏,以及防止利用计算机犯罪等。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支行(部)的业务网、办公网、互连网等三大计算机网络系统涉密工作的管理。

第二章 组织管理及职责

第五条 本行成立计算机网络系统保密领导小组,由行长任组长,分管副行长为副组长、各支行(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信息科技部负责保密领导小组的日常检查工作。

(一)保密领导领导小组定期向本行领导报告安全保密工作情况;

(二)保密领导领导小组督促本部门安全保密措施的贯彻执行;

(三)小组成员负责本部门安全保密检查;进行安全保密教育。第七条 对涉密信息需要经计算机系统采集、加工、存储、处理、输出的,由信息的生成、拥有、管理、提供部门向总行保密领导小组进行申报,经总行保密领导小组核定并签署意见后书面通知相关部门执行。

第八条

总行保密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开展本行涉密计算机信息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将及时予以纠正,对严重违反涉密规定,造成后果的,要进行通报,并按有关规定,追究领导责任,严肃处理。

第三章 计算机及网络系统

第九条 设备选型、购置须经充分论证,做好验收,对密钥、密码、参数等信息应做好接交保管,网络设备要特别关注其保密性能。

第十条

建立常规硬件系统维护管理制度,保持维护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工具和资料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一条 各级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必要的安全保密培训,在职责范围内严格按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 应用系统在设计上严格控制涉密文件信息查询、检索的人员范围,严格管理用户使用权限。系统软硬件一经安装、调试、正式运行,各支行(部)未经科技部门许可,不得自行对其更改配置。

第四章 介质、资料的管理

第十三条

应用系统使用、产生的介质(磁性存储介质、电子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等)或资料(纸质文档、电子文档、程序等)要按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对存放有关键或重要数据的介质和资料,应复制必要的份数,并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安全地方,建立严格的保密保管制度。

第十四条 保留在机房内的介质或资料,应为系统有效运行所必需的最少数量,除此之外,不应保留在机房内。

第十五条 存放介质、资料的库房,必须设有防火、防潮、防高温、防震、防电磁场、防静电及防盗等的设施。

第十六条 介质(资料)库,应设专人负责登记保管,未经批准,不得向第三方提供。

第十七条 系统内有关人员在使用介质(资料)期间,应严格按国家相关保密规定进行控制,不得转借或复制,需要使用或复制的须经相关领导批准。

第十八条

库房保管人对所有介质(资料)应定期检查,根据介质的安全保存期限,及时更新复制。损坏、废弃或过期的介质(资料)应由专人负责处理,秘密级以上的介质(资料)在超过保密期或废弃不用时,要及时销毁。

第五章 安全保密管理

第十九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本行其它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 计算机机房、办公、防雷、消防、通讯及供配电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在上述设施附近施工,不得危害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第二十一条 严禁任何涉及支行(部)机密的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内联网与互联网严格物理隔离。所有与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必须使用专用的上网计算机或采用隔离措施的计算机,上网计算机中不得有涉及本机构保密信息的内容。

第二十二条 凡接入互联网的单位,要实行保密领导责任制,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保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上网信息的保密监督检查,确保涉密信息的安全。

第二十三条 要求接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科技部门按规定审核后,报分管领导审批。互联网实行专网管理,由信息科技部统一出口管理,并向通信运营商提出申请安装,严格控制各支行(部)自行申请安装。互联网申请安装必须报市公安局网络监察大队备案。为控制源头,加强管理,支行(部)大楼实行单一互联网专线,由信息科技部负责安全措施落实,各部门不得自行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上互联网,以防止通过互联网发生泄密事件。

第二十四条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案件,按规定及时向本行相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 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凡向互联网发布涉密信息,必须经过总行保密领导小组授权总行办公室审查批准。第二十六条

本行员工必须接受保密安全教育,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必须把保密教育作为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十七条 本行与外单位因业务关系进行网络互联时,必须在双方设置硬件防火墙,并通过中间服务器访问我行数据,与关联单位签定的协议中,必须含有保密条款。关联单位必须遵守我行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我行重要的保密信息。

第二十八条 总行保密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开展本行涉密计算机信息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将及时予以纠正,对严重违反涉密规定,造成后果的,要进行通报,并按有关规定,追究领导责任,严肃处理。

第六章 人员内控管理

第二十九条 人员管理。

本行员工一旦发现涉密信息泄露或可能发生泄露的情况时,应立即向保密领导小组报告,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三十条 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或破坏发生事故的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现场,必须及时通知总行保密领导小组,经保密领导小组授权,信息科技部进行技术分析、取证,并及时做好相应的登记备案工作。

第三十一条 泄密事故相关人员应根据责任和损失大小承担相关事故责任,给本行造成重大损失的将被依法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将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二条

人员审查。

人员的审查必须根据计算机网络系统所规定的安全等级来确定审查标准。凡接触系统安全三级以上信息系统的所有人员,必须按机要人员的条件进行审查。

第三十三条

关键岗位人选。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关键岗位人选,如安全负责人、系统管理员等,不仅需要进行严格的政审,还要考核其业务能力,以保证这部分人员可信可靠,能胜任本职工作。关键岗位人员要实行定期强制休假制度。

第三十四条

人员培训。

计算机信息系统上岗的所有工作人员,均需由有关部门组织上岗培训,包括计算机及网络操作、维护培训、应用软件操作培训、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课程及保密教育培训,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持证上岗。

第三十五条 人员考核。

人事部门要定期组织有关方面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所有的工作人员从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表现、遵守安全规程等方面进行考核,对于考核发现有违反安全法规行为的人员或发现不适于接触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人员要及时调离岗位,不应让其再接触系统,对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签订保密协议。

对于所有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工作的人员,均应签订保密契约,承诺其对系统应尽的安全保密义务,保证在岗工作期间和离岗后均不得违反保密契约,泄漏系统秘密。对违反保密契约的,应有惩处条款。对接触机密信息的人员,应规定在离岗后的一段时期内不得离境。

第三十七条 人员调离。

对调离人员,特别是因不适合安全管理要求被调离的人员,必须严格办理调离手续。进行调离谈话,承诺其调离后的保密义务,交还所有钥匙及证件,退还全部技术手册、软件及有关资料。更换系统口令和用户名。自调离决定通知之日起,必须立即进行上述工作,不得拖延。

第七章 操作安全管理

第三十八条 系统操作安全管理目标。

系统操作是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操作、维护、系统管理等人员的行为或活动。计算机信息系统操作安全管理的目标是:

(一)对系统管理及系统操作均应进行有效的监督或监控;

(二)所有接触系统的人员均应承担与其工作性质相应的安全责任。

第三十九条 计算机操作人员分类。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操作人员,应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职责、有限使用授权原则进行分类。

(一)营业网点操作员、管理人员。

(二)事后监督系统操作员、管理人员。

(三)办公自动化系统操作、管理人员。

(四)网络及硬件维护人员。

(五)系统运行维护人员。

(六)中心系统管理人员。

(七)安全管理人员。

第四十条 系统操作控制管理。

(一)应按照分工负责、互相制约的原则制定各类系统操作人员的职责,职责不允许交叉覆盖。

(二)各类人员在履行职责时要按规定行事,不得从事超越自己职责以外的任何操作。

(三)在对生产系统和监督系统进行系统维护、恢复、强行更改数据时,至少应有两名操作人员在场、并进行详细的登记及签名。

(四)系统检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有权对生产系统进行监督与核查,但该过程必须履行必要的手续和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第八章 安全保密监督

第四十一条 科技部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行使下列监督职权:

(一)监督、检查、指导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

(二)检查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违规事件;

(三)履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工作的其它监督职责。

第四十二条 科技部门发现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隐患时,应当及时通知本行保密领导小组采取保密保护措施,在紧急情况下,有权直接先采取必要的措施,然后再向领导报告,遇有重大问题,可以要求召集计算机保密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商议对策。

第九章 泄密处理

第四十三条 如发生涉密计算机信息泄密事故,不得隐瞒,应立即向保密领导小组报告,并请求信息科技部给予技术支持;信息科技部将根据保密领导小组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避免泄密进一步扩大。

第四十四条 本行员工一旦发现涉密信息泄露或可能发生泄露的情况时,应立即向保密领导小组报告,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四十五条 任何人不得擅自处理或破坏发生事故的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现场,必须及时通知总行保密领导小组,经保密领导小组授权,信息科技部进行技术分析、取证,并及时做好相应的登记备案工作。

第四十六条 泄密事故相关人员应根据责任和损失大小承担相关事故责任,给本行造成重大损失的将被依法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将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四十七条 第四十八条

第十章 附则

本办法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公司涉密资料管理办法

公司涉密资料(商业秘密)管理办法

为保护公司商业秘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人民银行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精神,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本管理办法所称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如:

1、技术信息:包括关键工艺、技术改革关键技术文档等;

2、经营信息:包括客户资料、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

具体见《XX商业秘密事项一览表》,定密工作由总经理主持,定密事项由总经理审批后生效。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全员,涉密文件资料包含纸质档和电子档。

第三条涉密资料的知悉范围体现在《XX商业秘密事项一览表》中。

第四条商业秘密的借阅管理

(1)商业秘密归档采用在保密办于档案管理员当面封存的方式,封存前在内页

盖“秘密文件”章,封存后在信封或档案袋封口处盖“秘密文件”章,封存的档案存放于行政部保密办文件柜内;

(2)知悉范围内人员借出商业秘密资料时,应确认文件为封存未开启状态,如

发现文件已开启,即刻通报保密办领导、启动泄密事件的调查处理;涉密资料须当天归还,不得私自复印、扫描,不得带出公司,如发现违规,当事人记大过处理,情节严重的根据相关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

(3)使用商业秘密资料,应当办理借阅、登记、签收手续,档案管理员应确保

随时在公司能掌握资料的去向。

(4)电子档涉密资料须设置文件打开、修改密码。

第五条 与知悉商业秘密人员签订涉密人员(商业秘密)保密协议,相关人员须严格执行企业明确的各项保密义务。

第六条本管理办法解释权归保密办公室所有。

下载涉密会议和活动管理办法(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涉密会议和活动管理办法(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司会议和学习制度

    公司会议和学习制度为了统一公司各种会议和学习时间,特制定有关制度如下:(一)经理办公会时间:每周一次,每周六下午1:30,小会议室,公司会议和学习制度。召集人:×××经理要求:办公室主......

    公司会议和学习制度

    为了统一公司各种会议和学习时间,特制定有关制度如下:(一)经理办公会时间:每周一次,每周六下午1:30,小会议室。召集人:×××经理要求:办公室主任负责记录、部门负责人以上干部参加。......

    公司会议和学习制度

    公司会议和学习制度 为了统一公司各种会议和学习时间,特制定有关制度如下: (一)经理办公会 时间:每周一次,每周六下午1:30,小会议室。 召集人:×××经理 要求:办公室主任负责记录、......

    公司会议和学习制度

    为了统一公司各种会议和学习时间,特制定有关制度如下:(一) 经理办公会时 间:每周一次,每周六下午1:30,小会议室,公司会议和学习制度。召集人:×××经理要 求:办公室主任负责记录、部......

    小学会议和学习制度

    会议和学习制度 1、全体在册教职工必须参加学校的政治理论学习,纳入正常考勤,每次集体学习按半天考勤。 2、单周周一进行全校政治理论学习,主要内容有:时事政治,法律法规、职业道......

    公司会议和学习制度

    为了统一公司各种会议和学习时间,特制定有关制度如下:(一) 经理办公会时 间:每周一次,每周六下午1:30,小会议室。召集人:×××经理要 求:办公室主任负责记录、部门负责人以上干部参......

    会议和重大活动工作流程和要点

    会议和重大活动工作流程和要点(试行) 一、会议筹备工作要点 1、会议筹备工作流程(以公司年度工作会议为例) 会议场所预定→印发会议通知→统计会议回执→编制会议服务指南→会......

    非涉密计算机管理办法v1.0

    河南省电力公司 非涉密终端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河南省电力公司计算机终端的保密管理工作,防止 泄密事件发生,维护网络正常运行,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