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药物外渗到血管以外组织
护理教育园地
药物外渗的护理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药物外渗到血管以外组织,是临床护理经常遇到的问题,只要做好预防和早期处理,可以减少病人的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药物外渗的常见因素包括:
1.药物方面:PH值、渗透性、药物本身毒性及Ⅰ型变态反应 2.护理人员方面:护理技术、用药知识、责任心。
3.病人方面:血管方面、组织水肿、病人及家属对药物外渗的风险认识不足。常见外渗药品: %甘露醇、10% 氯化钾、10%葡萄糖酸钙、多巴胺、碳酸氢钠、1-6 二磷酸果糖、β-七叶皂甙钠、丙种球蛋白、胺碘酮、尼莫通、氨基酸、脂肪乳及多种化疗药物等。临床表现:
1.轻度炎性改变: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
2.重度:局部皮肤苍白继而出现水疱;严重者出现紫黑色,如不及时处理皮下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甚至累及深层组织。预防措施:
1.在输注刺激性药物前一定要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选择比较粗直的血管,抢救病人时避免选择下肢静脉(循环差),化疗、抢救时应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多种药物同时用增加对血管的刺激。防止药物外渗。
2.做到勤巡视注射部位,不能只看有无回血来判断,临床上有造成坏死病例都是前期未引起重视。
3.如何判断是否外渗:首先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手适中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时有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对暴露的血管可观察血管的硬度走向有无条索状的红线。询问病人有无胀痛感。挤压针管有无回血时,最好针头保持水平位,切记不应针尖翘起挤压针管。
4.只要出现药物外渗,必须进行处理,应根据正在输入的药物性质采取措施。处理方法:
1.一般肿胀:输入的一般性药物维生素类给以热敷即可,常用热水袋、湿热敷、温度在50℃左右,10-15分钟观察皮肤情况。可给予25%一50%硫酸镁或75%一95%酒精热湿敷,硫酸镁效果比较好但遇冷结晶,可抬高患肢增加热敷次数。
2.输入特殊药物时,化疗药物、升压药、高渗性药物等不管是否出现红肿炎症反应应立即采取封闭治疗。
3.药物外渗时最好先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将药物回抽,减少药液在局部组织的渗出量,降低渗出液对组织的损害。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4.局部封闭: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进针深度以15—20°为宜,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在红肿的正中处,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根据情况2—3天封闭1次,一般封闭3—5次。
5.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立即用654—2药物热敷或一般热敷;0.9%生理盐水5ml+酚妥拉明5mg局部封闭。护理教育园地
静脉炎新理论新知识
静脉炎的定义:静脉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
红—炎症初期血流速度加快,局部红、热;炎症中期血流慢或停止,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沉积。肿—炎症中期血管内皮损伤,通透性增加,渗出多;液体外渗周围组织,无法自行吸收。痛—炎性物质刺激神经末梢。
坏死—局部组织缺乏血供,代谢毒物沉积。静脉炎类型 1.机械性静脉炎:
1)不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2)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3)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2.化学性静脉炎:
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液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3.细菌性静脉炎:
消毒方法不正确、穿刺技术不良、输液套管无菌状态的破坏、导管留置时间过长(通常超过72小时)临床表现:
静脉炎分级:按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制定的标准,根据患者表现出的最严重的症状进行分级,静脉炎分五级。0级—没有症状
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 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触摸到条索状静脉
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1英寸(2.5cm),有脓液渗出 临床分型:根据静脉炎发生的时间及症状,国内分型如下 红肿型:静脉周围有红肿,沿静脉走向发红,触痛明显;
硬结型:沿给药的静脉节段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感; 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的肿胀,形成淤斑达皮肌层。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静脉炎的预防
1.提高专业技术素质:程序化输液模式的原则。2.合理使用静脉 3.提高穿刺技术 4.避免药物及机械因素对血管的损伤 5.控制微粒输入
6.加强病人的配合,提高病人自护能力 静脉炎处理原则
如判断为静脉炎应立即拔除穿刺针,并在病人的病历中记录静脉炎的程度。有关静脉炎事件发生、发病程度和发病原因、处理方法等资料应保存。传统静脉炎的处理方法
1.立即拔出输液管道,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2.输液管道和穿刺部位送检并做细菌培养。3.抬高患肢并制动。
4、局部进行热敷或湿热敷、封闭等。
5.穿刺部位局部治疗可用95%乙醇、50%硫酸镁热湿敷、马铃薯外敷、外涂喜疗妥软膏等。6.超短波理疗。
7.如合并全身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
8.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抗炎能力。新型敷料治疗静脉炎的方法 静脉炎的预防新理念:
1.低压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增生,改善组织缺血缺氧 2.透气、防水、防菌—维持皮肤正常呼吸,防止外源性感染 3.良好的渗液吸收能力—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减少细菌生成 4.水胶体层特殊的CMC物质—组织相容性好,无过敏反应 5.透明外观—便于观察 静脉炎的预防使用方法:
1.穿刺成功后,将舒康博H或康惠尔透明贴或溃疡贴覆盖在穿刺部位及针翼上 2.有静脉炎史者,同时将舒康博H或康惠尔透明贴或溃疡贴覆盖在穿刺血管的主干上 更换时间
1.留置针:3~7天更换一次,最长不超过7天
2.中心静脉插管或PICC:首次24小时更换,以后3~7天更换 3.如渗液较多或有汗液,当敷料变白、发泡即需更换。
静脉炎预防作用机理:
1.消除红肿:密闭的半透膜保持局部低氧张力,毛细血管生成快,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使组织接近正常生理状态,加快吸收渗出液; 2.减轻疼痛:促进炎性物质的吸收和代谢;
3.防止坏死:大量输液、药物刺激静脉痉挛等可造成持续静脉高压,而出现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导致纤维蛋白漏入毛细血管周围间隙,并沉积在周围,造成病变血管氧扩散减少,防碍营养物与代谢废物交换。新型护理产品
水胶体敷料、多爱肤水胶体超薄敷料、水凝胶敷料、片状水凝胶、银离子敷料、泡沫(海绵)敷料、藻酸盐敷料。换药方法:
1.常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抹干,2.选用适当大小的敷料覆盖伤口,根据周围皮肤情况选用透明敷料或网套固定。换药频次:
1.Ⅰ度:5-7天更换一次。
2.Ⅱ度:先抽出水疱渗液再覆盖敷料,5-7天更换一次。
3.Ⅲ度的伤口视渗液情况决定更换敷料次数:初期每天清洗伤口,去除坏死组织,伤口肉芽阶段或上皮阶段5-7天更换一次。液体外渗3~4 级的处理:此期组织水肿加重形成水疱,2~3d 局部创面出现水疱。
1..水疱较小且疱皮未破者,先消毒皮肤及疱皮,用透明薄膜粘贴疱皮后穿刺水疱;不需要穿刺的疱皮直接粘贴超薄水胶体敷料,直至水疱完全吸收,5~7d基本痊愈。
2.水疱较大且破损时,清创去除疱皮及坏死组织,用藻酸盐或亲水纤维外加水胶体或泡沫类敷料覆盖,渗出多者换药间隔2~3d ,渗出少者换药间隔5~7d ,10d基本愈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的处理:
1.组织发生干性坏死者,用水凝胶外加水胶体敷料溶解痂皮,若痂皮较厚,可用刀片在上面划痕后,使其自溶清创,换药间隔3~5d。2.痂皮变软后,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则进行切痂,若痂下仍是黄色坏死组织,继续用水凝胶外加水胶体敷料溶解坏死组织,换药间隔3~5d。
3.创面出现继发感染时,其周边皮肤红肿。先将坏死组织剪除,用纳米晶体银敷料涂抹水凝胶覆盖创面,外用水胶体敷料,换药间隔3~5d;创面坏死组织基本清除后渗液较多,用亲水纤维银敷料覆盖创面,外用水胶体/泡沫敷料,换药间隔3~5d。
4.伤口清创及抗感染阶段过后,若骨骼、筋膜、肌腱等外露,需用水凝胶薄层涂抹,再用藻酸盐敷料覆盖,外用水胶体/泡沫敷料,换药间隔5~7d,直至骨膜、肌腱等被肉芽组织包裹;伤口有腔隙时,用藻酸盐填充条或水胶体膏剂填塞,外用水胶体敷料覆盖,换药间隔5~7d ;当创面被肉芽组织填充后,用藻酸盐或亲水纤维,外用水胶体/泡沫敷料,换药间隔7d。
5.当肉芽组织水肿时,剪除高出伤口周围正常皮肤的肉芽,用无菌干纱布压迫止血,若仍渗血,覆盖藻酸盐止血,外用泡沫敷料加压包扎,换药间隔7d。6.总愈合时间2~8周。
第二篇:剪切力-指血流与血管内皮间的摩擦力,是引起压疮的另一个原因
剪切力-指血流与血管内皮间的摩擦力,是引起压疮的另一个原因
剪切力-指血流与血管内皮间的摩擦力,是引起压疮的另一个原因。病理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的部位为低剪切力处动物实验表明,高剪切力能防止粥样病变的发生。另外血流动力学的切应力指血流作用于血管壁单位面积的力,也称为剪切力。学术术语来源---
运动与分岔血管剪切力及血液流变指标的变化 文章亮点: 利用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运动方式对血液流变指标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法分析运动方式对血管剪切力的影响。结果提示一次性力竭运动后易导致血液粘度增高,容易诱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系统运动使全血及血浆粘度降低,血流速度加快,静脉血栓、动脉硬化发生的概率减少,从而起到预防心血管病的作用。关键词:
组织构建;组织工程;主动脉分岔血管;有限元;血管剪切力;血液流变指标;一次性力竭运动;系统运动;安静状态 主题词:
血液流变学;运动;血管
摘要
背景:运动后血液流变的异常是产生运动疲劳的原因之一,也是运动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目的:分析运动方式对血液流变指标和血管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血管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一次性力竭运动和系统运动两种运动模式下分叉血管剪切力分布,检测30名健康大学生志愿者血液流变指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运动方式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及运动方式与血管剪切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与结论:一次性力竭运动能使机体血液流变性明显发生不良变化,而长期规律的系统运动后明显改变血液流变性均有向好方向发展的趋势。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分叉血管剪切力在分岔处小于0.6 Pa;系统运动后,血管处剪切力为0.6-1 Pa。因此,一次性力竭运动后易诱发血管疾病;系统运动起到预防血管疾病的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