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修科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4 22:3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制修科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制修科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第一篇:制修科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制修科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长:

主管技术员:

员:

制:

期:

章:

制修科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为保障我单位职工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规范我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工作,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经单位研究决定,成立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长:翟志刚 副组长:张新生

员:王燕红

张志军

刘增旺

张怀忠

李建民

马书谦

韩志家

陈玉廷

职防员:王艳艳

(一)联系方式:

值班室:66704 支

部:66451 职防员手机号:***

(二)岗位职责

1、组长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比昂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单位规模相适应的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业职业卫生防治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人员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

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年召开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于方案,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亲自参加单位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6)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2、副组长职责:

(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单位机构设置,明确人员职责。

(3)制订单位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

(4)组织对全科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5)经常检查全科和各岗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岗位按期解决。

(6)经常听取各管技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7)对单位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不美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8)对本科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3、组员职责:

(1)编制单位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职业

病防治措施等,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编制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技术规程,制作和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生产设施、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4)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4、职防员职责:

(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岗位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3)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制度、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任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研究处理。

(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8)负责建立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申报等工作。

二、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1、目的意义: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尘肺病防治条例》、《煤矿安全规程》、《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有效控制和消除职

业病危害,推动全科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2、培训告知:职防员要对员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3、合同告知:人力资源部在与员工签定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相关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

4、重要场所告知:产生职业危害的工作场所,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和警示标识,告知员工相关职业卫生危害的有关内容及防护措施。

5、宣传告知:宣传员应当加大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如实告知员工检查结果,促使员工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6、体检告知:矿应定期对各部门员工职业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各部门进行整改,依法维护员工职业卫生方面的权益。

7、监督检查:工会应定期对各部门员工职业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各部门进行整改,依法维护员工职业卫生方面的权益。

三、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我单位实际,制订本制度。

1、本单位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等形式宣传有关劳动卫生及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

2、本单位领导及有关人员应定期学习劳动卫生及职业病防护政策、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劳动卫生知识水平,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新工人上岗前应接受不低于4学时的劳动卫生知识培训,在职职工每年接受不低于2个学时的培训,普及职工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按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要求,积极参加各类人员劳动卫生知识培训班。

5、本单位建立职工健康教育档案,记录劳动者学习、培训情况。

四、从业人员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

1、职工劳动保护用品是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一项防护措施,按照工种需要供给,不能视为福利。

2、单位按各种工种的各种条件、性质发放不同的劳保用品。

3、职工劳动保护用品按规定标准发放,凡丢失者不予补发(因生产中发生突发事故而损坏的除外)。

4、大件防护品一律以旧换新。

5、劳动保护用品标准中没有规定,因工作中特殊需要的物品由各部门提出,分管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综合办公室备案发放。

6、根据需要,临时性或一次性防护用品,由各部门提出,报分管副总经理批准,综合办公室备案后发放。

7、职工应根据要求合理使用劳保用品,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使用劳保用品。因出于个人原因不使用劳保用品而造成伤害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8、领导小组应要求并督促检查职工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9、职工离职时,工装应交回公司办公室。

五、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规范我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在岗职工。

三、内容及职责

1、人力资源部为职业健康监护的管理机构。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负责组织职业危害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体检,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对接触职业危害职工的体检档案本人有权查阅并复印。

2、上岗前和离岗时体检:

(1)人力资源部组织即将从事职业危害作业以及脱离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含退休、内退和转换岗)到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2)对未进行上岗前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得安排相关职业危害作业;对未进行离岗时体检的人员不得办理相关调动、退休等手续。

3、在岗期间体检:

(1)根据年度体检计划组织安排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到指定医疗机构参加在岗期间职业健康定期体检,对在体检期间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体检的,应在补检时间内组织安排体检。

(2)对检查出的职业禁忌症,应通知所在部门,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检查出的可疑职业病,应组织诊断资料,报阳泉市疾控中心,确诊的职业病人纳入职业病管理,进行康复治疗。

(3)在应急情况下,应向体检机构及时提出申请,组织对紧急接触人员进行相应项目的体检;如因事故接触某种毒物或放射线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到相关体检机构进行应急性体检。

六、职业病管理制度

1、依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资料查阅,康复治疗和定期检查。

2、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岗位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3、职业病病人的治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

4、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单位承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蒂尼的劳动合同。

5、要依法进行职业病管理,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保障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权益。

6、在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时,告知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做到不隐瞒不欺骗,并在合同中明确告知。

七、作业场所管理制度

1、应建立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工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并向员工公布。

2、应加强对工艺设备的管理,对易产生泄露的设备、管线、阀门等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杜绝或减少跑、冒、滴、漏。在生产活动中,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3、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对严重超标且危害严重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病危

害。

4、要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

5、要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救急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同时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

6、生产岗位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试剂和仪器设备,严禁用有毒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

7、加强对检(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在制定停车检修方案时,应有职防人员参与,提出对尘、毒、噪声等的防护措施,确定检(维)修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点。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装置检(维)修现场应严格设置防护标志,应有相关人员做好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工作。

8、要加强检(维)修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现场冲洗设施完好情况的检查。

9、对承担检(维)修的特殊工种(放射、电焊、高空作业等)人员,必要时需组织检(维)修前体检,发现健康状况不适者,应立即通知不得从事该项工作,避免职业伤害。

10、要加强检(维)修现场尘毒检测监控工作。应根据检维修现场情况与职防部门联系检测事宜,随时掌握现场尘毒浓度,及时做好防护工作。

11、做好检(维)修后开工前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防护效果鉴定工作,重点

对检(维)修后的防尘防毒防噪声卫生设施的整改等情况进行系统检查确认,减少运行时的意外职业伤害。

12、应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

八、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一)为了使职业卫生资料信息的收集、归类、存储、分析、反馈等一系列过程实施规范化、档案化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度本制度。

(二)职业卫生档案的基本内容

1、基本资料档案:包括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2、工作场所测定、评价资料。

3、健康检查资料:建立从事接害人员的职业性健康监护个人档案,(记录包括: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从业期间定期健康检查、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状况,以及鉴定是否有职业禁忌症,或在有害场所工作的过程中及离岗前是否造成职业危害和职业病情况)形成完整的员工健康档案。

4、职业病防治资料: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治统计、职业病调查表、以及检测报表、监护报表。

(三)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1、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应设专人负责。

2、资料的收集:按照职业卫生档案的各项内容进行收集,收集应按一定的规范程序和要求进行。

3、资料的甄定:对所有需要收集的资料进行甄定,缺点资料的可靠真实程

度。

4、资料的分类归档:资料的收集和存档应分门别类,预先根据资料的性质、来源、设计一种较为合理的分类方法,燃油进行组卷归档。

(八)附则

1、对外来施工人员和长期雇用的劳务工的职业卫生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2、本制度从印发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属科。

2014年度制修科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总体目标

1、新增职业病例为零;

2、职业危害告知率达到100%;

3、作业场所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5%以上;

4、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及上岗前、在岗期间的从业人员,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5%;

5、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100%,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95%,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100%;

6、职业危害申报率达到100%;

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噪音、毒物、高温等检测率达到90%以上;

8、单位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达到100%。职业危害防治计划

1、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2、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4、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检测评价制度;

5、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职业病危害公告告知和工作场所危害警示标识;

(1)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3)引进新的生产设备时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7、职业危害合同告知

我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会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种类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绝不隐瞒。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时,我单位将依照前款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告知的内容包括:

(1)职业病防治制度和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2)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3)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4)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5)职业危害预防以及应急救援措施;(6)提供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育;(7)提供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待遇;

(8)为职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8、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

我单位将对职工进行培训,主要包括职业卫生培训、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9、委托资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一次检测性评价;

10、配备与发放个体防护用品,要严格按照《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进行,并建立档案,同时指导和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11、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不能以普通健康检查代替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的形式告知从业人员。如果发现有与从事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三、实施方案 1、2014年上半年主要完成如下工作任务:

(1)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2)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3)要建立、健全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4)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5)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6)严格按照AQ1051标准,配备与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并建立档案,同时

指导和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7)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对劳动者履行告知义务;(8)安排疑似职业病人进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 2、2014年下半年主要完成如下工作任务:

委托资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性评价,检测周期为半年;

严格按照AQ1051标准,配备与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并建立档案,同时指导和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

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员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经常性的维护、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四、资金投入:

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健康监护费、职业病诊疗康复费、尘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费、职防科研费等)应列入企业年度资金计划,专款专用,其经费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小屯矿制修科

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总则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止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健康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本制度使用于小屯矿制修科所属各车间。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所有涉及接害因素工种的职工在上岗工作前必须建立职工健康档案,科领导确认未有岗位禁忌疾病者方能上岗工作。

所有进入工作现场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1级(轻度危害)粉尘、焊尘岗位戴好防尘口罩;噪声源岗位戴好耳塞。

带有职业危害的岗位,注意劳逸结合,工作时间不能过长。

因矿区内不同季节存在风较大的问题,可洒水降尘,防止扬尘过大造成污染。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佩带护目镜和手套,减少电焊强光对眼镜的伤害。每天开工前,班组长利用班前会的时间交代所有人员做好自身职业危害防护工作。

本办法解释权归小屯矿制修科。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电焊工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职业危害告知:

焊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职业危害;

当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引发电焊工尘肺病,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症,还可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

焊接产生的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其中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胆红斑症。

焊接作业过程中,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1、熟悉所切割、焊接工件的质量标准和技术特征,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

2、施工前清理作业现场清除易燃易爆物,备好灭火器材;切断或关闭所切割或焊接设备的电源、水源、风源等,并挂号警示牌;

3、将所使用的设备、配件、用具准备齐全,并认真检查确认完好;

4、氧气瓶、乙炔瓶间距必须大于10米;运输使用轻拿轻放;气瓶不能接触高温和明火,周围10米内不能有易燃易爆物品;

5、焊接时要掌握焊接方法,最大限度减少和消除内应力和变形。

6、火焊切割时,应防止回火现象;

7、切割较大零部件时,必须采取可靠的下落或下滑的措施;

8、容器內焊或切割时,焊工和焊件间要绝缘,清理容器内外易燃易爆品,焊件外壳通风良好,容器外有专人监护;

9、施工完毕,切断电焊机电源,码放好手把线;关掉氧气瓶、乙炔瓶阀门,码放好氧气带,乙炔带,分类码放好焊接工件;清除焊渣、清点工具,打扫好施工现场,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

三、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1、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

2、奖罚规定:对于违反职业卫生操作的职工,生产管理人员有权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开具违章通知单,并予以罚款,以示教育;

3、现场处理:一旦发生事故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机械加工(噪声)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职业危害告知: 噪声产生原因:主要来源于各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震动、碰撞而产生的机械声。

危害程度:常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会引起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听力损失在25dB为耳聋标准;26-40dB为轻度耳聋;41-55dB为中度耳聋;56-70dB为重度耳聋;71dB以上为极度耳聋。

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现象,降低职业危害;

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

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佩戴耳塞; 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应采取个体防护。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控制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机械设备; 控制声音传播: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 个体防护:佩带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

4、健康监护:进行岗前健康体检,定期进行岗中体检;

5、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离开噪音环境;

6、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处理。

锻造工(高温)岗位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一、职业危害告知: 高温致使体温调节产生障碍、水盐代谢失调、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当作业场所气温超过34度时,及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中暑是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二、职业危害防治操作规程

1、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3、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

4、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5、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装置;

6、缩短一次性接触高温接触时间,持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业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

7、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械通风;

8、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厂房建筑条件,采取防暑降温治理措施,安装空调或风扇;

9、合理布置和疏散风源;

10、当热源较多而采用天窗排气时,应将热源集中在排气天窗下侧,并对热源进行隔热措施,三、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1、技术措施:合理安排工艺流程及热源分布,改进隔热、通风降温措施;

2、个人防护:做好个人防护,根据需要正确佩带好各种防护用品;

3、医疗预防:做好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进行岗前、岗中、离岗体检工作;

4、后勤保障:高温作业人员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合理安全工作时间。

5、如果发生中暑,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腋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第二篇: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为了在生产过程中预防和消除职业危害,保证公司职工的职业健康和保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1、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匹配及资质

1)公司实行职业健康安全负责制,设立相应的劳动卫生管理组织和专(兼)职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设施。

2)公司任命管理职业健康人员,应具体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能力和资格。

2、医疗、健康设施与服务

1)依据风险评价在工作场所设置足够的急救箱,并对现场急救箱定期进行检查和补充。

2)工作现场设置相应的卫生设施,在生活区设立垃圾筒,且定期清理垃圾,同时为员工发放香皂盒毛巾等卫生用品。

3)在腐蚀性的物料或有可能使皮肤吸收毒物的车间(岗位),应配备足够适用的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

4)定期对职业卫生设施、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与校验,保证职业卫生服务,卫生设施充分且有效。

3、药物及相关物品的控制

1)配备必要的满足许可制度要求的药物及相关物品。2)药物的派发与使用按照标准进行控制与检查,不得经非专业人员滥用药物。

3)过期药物应及时进行处理。

4、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1)加强员工体检制度,发现患伤寒、痢疾等传染病时要及时调离、治疗。

2)加强经常性的卫生管理,加强食品、饮用水的卫生管理工作。3)保证必要的营养供给,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

5、员工职业卫生的管理

1)新职工岗前、职工退休前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健康检查结果存入职工卫生档案。

2)对从事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人员,可逐步实行轮换,短期脱离、缩短工时,工作人员在换岗前应进行体检,进行预防性治疗或职业性疗养等措施。

3)每年组织一次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并将健康检查结果归入职工卫生档案,对患职业禁忌症和过敏症者,应及时调离,并妥善安排好其工作,对不符合特种工序身体要求的,要及时调换工种。

4)建立健全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档案,对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存档。职业健康体检档案由专人负责,并做好分类、登记、查阅、保管工作。

5)工会应每年对职业健康档案进行一次检查。

6)生产部应根据员工工作性质,依据《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为员工配备防护用品。工人上工前,必须穿戴好职业危害防护用品。

7)安全办应对女职工在“四期”和因生理特点应享有的权益给以保护。

8)职业病的范围和诊断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进行积极治疗。

6、教育与培训

1)公司要结合生产实际,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专题培训或学习讲座,对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卫生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提高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2)公司应每年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会议,各级领导和岗位职工都必须熟悉本岗位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职责,掌握本岗位及管理范围内职业病危害情况,治理情况和预防措施。

3)新招工人上岗前,或者变换工种的工人换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4)安全办负责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增强职工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严格执行岗位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XX有限公司

第三篇: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陕西能源赵石畔煤电有限公司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总则

1.1为规范****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公司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工作。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2012〕第47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8号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9号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90号

《关于印发职业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局安健〔2013〕171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国家安监总局令〔2014〕第70号

《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 3组织机构

3.1公司成立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安全环保部为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设专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总经理

常务副组长:安全主管副总经理

副 组 长:党委书记、总工程师、工会主席、总会计师、纪委书记、副总经理

组 员: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各部室负责人、各外委单位负责人

3.2公司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办公室主任由安全环保部部长兼任。4管理职责

4.1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4.1.1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有关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4.1.2负责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4.1.3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4.1.4制定公司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4.1.5确定公司职业健康管理责任目标及考核奖惩方案。4.1.6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4.1.7研究部署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协调解决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突出问题。

4.1.8建立、健全公司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部署应急管理工作,指导职业病危害突发事件的处置。

4.1.9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4.1.10调查处理职业病危害事件。4.2总经理职责:

4.2.1对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4.2.2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4.2.3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落实三级职业健康管理网络,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4.2.4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工会组织、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正当要求。

4.2.5研究和制订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投入,不得挤占、挪用,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4.2.6积极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4.2.7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2.8组织职业病危害事件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4.3安全副总经理职责

4.3.1对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直接负责。

4.3.2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组织制订(修订)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并督促执行。

4.3.3组织制订企业职业病防治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保证职业健康经费的落实和有效使用。

4.3.4直接领导本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组织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

4.3.5组织对全公司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的宣传教育。

4.3.6经常检查公司和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4.3.7经常听取工会、各部门、安监人员、职工代表关于职业健康有关情况的汇报,积极采取措施,对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

4.3.8对企业内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件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4.3.9积极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4.3.10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进行表扬、奖励,对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4.4人力资源部职责

4.4.1组织确定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种和岗位。

4.4.2组织从事职业危害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诉劳动者。

4.4.3起草从事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保健标准,经批准后组织实施。4.4.4负责新入职员工职业健康教育培训计划的编制并组织实施,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职业病防护用品。

4.4.5负责职工工伤保险的及时缴纳及职业病患者的诊疗。4.5.6参与公司内部职业病危害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4.5.7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工作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岗位津贴、工伤保险等)等内容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4.6安全环保部职责

4.6.1负责公司职业健康监督管理

4.6.2负责组织编制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4.6.3负责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健康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4.6.4组织定期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

4.6.5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告知。

4.6.6负责本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

4.6.7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公司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

4.6.8负责组织全厂职业病警示标识的设置。4.6.9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6.10负责组织职业健康事件的应急救援、报告、调查及处理。4.7设备部职责

4.7.1负责本部门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4.7.2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护设施检修、维护并建立职业病防护设施维修保养记录。

4.7.3负责公司职业健康防护设施检修规程的编制及修订工作。4.7.4负责组织对本部门职工、临时工以及外来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督促其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4.7.5负责本部门员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4.7.6负责或协助本部门职业病危害事件的调查和处理。4.8发电部职责

4.8.1负责本部门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4.8.2负责职业健康防护设施运行操作并做好记录,编制、修订运行操作规程。

4.8.3负责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并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

4.8.4负责本部门职工及临时工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督促其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4.8.5负责或协助本部门职业病危害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4.8.6负责本部门员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4.8.7负责或协助本部门职业病危害事件的调查和处理。4.9工会的职责:

4.9.1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协调并督促解决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9.2 对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提出纠正意见。4.9.3参与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5管理内容

5.1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 5.1.1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

5.1.2公司人力资源部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工作过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岗位津贴、工伤保险等)等内容。格式合同文本内容不完善的,应以合同附件形式签署职业病危害告知书。5.1.3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人力资源部应当依照本制度相关规定,向劳动者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5.1.4在相应工作场所醒目位置或公司办公系统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及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以便劳动者及时获取。设置在工作场所的公告栏,主要公布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岗位、健康危害、接触限值、应急救援措施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检测日期、检测机构名称等。

5.1.5在产生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岗位设置警示标牌及警示标志,内容应包括危害因素名称、预防措施、应急救援措施、防护措施等。

5.1.6应在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材料(产品)包装、贮存场所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5.1.7生产、使用有毒物品工作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生产、使用高毒、剧毒物品工作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警示线设在生产、使用有毒物品的车间周围外缘不少于30cm处,警示线宽度不少于10cm。

5.1.8开放性放射工作场所监督区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控制区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室外、野外放射工作场所及室外、野外放射性同位素及其贮存场所应设置相应警示线。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除按设置警示标识外,还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告知卡应当标明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理化特性、接触限值、防护措施、应急处理及急救电话、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检测时间等。

5.1.9高毒、剧毒物品工作场所应急撤离通道设置“紧急出口”,泄险区启用时应设置“禁止入内”、“禁止停留”等警示标识。5.1.10公告栏中公告内容发生变动后应及时更新,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应在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7日内更新,生产工艺发生变更时,应在工艺变更完成后7日内补充完善相应的公告内容与警示标识。5.1.11告知卡和警示标识应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发现有破损、变形、变色、图形符号脱落、老化等影响使用的应及时修整或更换。5.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5.2.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3)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5.2.2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变化,应通过国家安监总局《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申报。网上受理后,向具有管辖权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送《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

5.2.3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职业病危害项目内容

(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2)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3)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4)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5.3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 5.3.1培训内容

(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标准。(2)职业健康基本知识。(3)职业健康管理制度。(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职业病防护用品。(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6)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5.3.2培训的对象、方式及实施部门

(1)新进厂职工的培训:厂级、部门、班组三级职业健康教育,同三级安全教育合并进行,由人力资源部、安全环保部组织实施。(2)部门之间的职工调动,入职教育培训由调入部门组织实施。(3)部门内部的职工调动,入职教育培训由调入班组组织实施。(4)临时工的教育培训由用人部门负责实施。(5)公司定期专题教育培训由安环部统一组织实施。5.4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

5.4.1发电部组织对公司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每季度一次),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具体包括:监测的布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监测的周期及监测结果的登记与报告)。

5.4.2安全环保部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每年一次)与评价(每三年一次)。5.4.3收到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定期检测报告后一个月之内,将定期检测结果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5.4.4将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劳动者公布。

5.4.5检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及时处理。5.5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 5.5.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1)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形成符合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的评审意见。

(3)应当按照评审意见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对最终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合规性负责。(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通过评审后,生产规模、工艺等发生变更导致职业病危害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评审。5.5.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1)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施工前按照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2)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完成后,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进行评审,并形成是否符合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的评审意见。

(3)按照评审意见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并对最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合规性负责。(4)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在完成评审后,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等发生变更导致职业病危害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当对变更的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评审。5.5.3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验收

(1)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或者试运行期间,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编制评价报告并进行评审,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

(2)在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前,应当编制验收方案,在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前20日将验收方案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书面报告。

(3)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评审与验收意见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整改完善,并对最终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结果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负责。

5.6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

5.6.1根据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适时定期组织或安排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具体岗位人员检查周期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5.6.2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采取下列措施

(1)对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2)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劳动者,进行妥善安置。(3)对需要复查的劳动者,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

(4)对疑似职业病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

(5)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立即改善劳动条件,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5.6.3依据《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49号)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要求,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1)劳动者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嗜好等情况。

(2)劳动者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疗资料。

(5)需要存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其他有关资料。5.7职业健康档案管理

5.7.1职业健康档案,是指用人单位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和职业健康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准确、完整反映本单位职业健康工作全过程的文字、图纸、照片、报表、音像资料、电子文档等文件材料。5.7.2职业健康档案综合管理由安全环保部的职业健康专责负责。5.7.3建立健全职业健康档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档案。(2)职业健康管理档案。(3)职业健康宣传培训档案。

(4)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5)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6)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6检查与考核

6.1依据公司职业健康三级网络实行逐级负责制,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职业健康监督与考核。

6.2考核依据公司《安全生产奖惩管理规定》等有关制度执行。7附则

7.1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起草、修订及解释。7.2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第四篇: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改善劳动条件,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

第二条 公司总经理是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公司各级领导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有领导责任。

第三条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委员会(即: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

主 任:公司总经理

成 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文件精神;决策职业病防治工作重大问题;制定职业病防治总体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及综合管理和指挥协调等工作。

第四条 安全、生产设备部是公司职业危害防治业务日常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公司有关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规章、制度、标准和要求。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并组织各单位实施。

3、负责职业病危害的监督管理和日常职业病防治的管理工作。

4、负责新、改、扩建项目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工作。

5、负责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组织、信息统计和上报、档案管理工作。

6、负责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宣传教育管理工作。第五条 各职能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职责:

1、行政室:负责与有职业危害作业岗位员工签订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合同,参与职业危害事故的救援、善后处理工作。

2、财务部:负责职业病管理、防治等日常经费的安排落实工作。

3、工会:履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督促、检查、协调工作。

4、其他部门:负责按照国家及公司要求落实、实施职业健康相关的工作。第六条 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职责:

1、制订和落实本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贯彻执行公司及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文件精神。

3、负责本单位有毒有害作业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的监督、检查、检测和日常管理工作,确保职业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4、负责本单位职业病防治信息统计上报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档案并日常管理。

5、负责本单位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第三章 职业病危害告知

第七条

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第八条

公司行政室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第九条

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公司行政室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变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第十条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第十一条

行政室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部门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第十二条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每年组织各单位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第四章 职业健康申报 第十三条 职责范围

1、公司行政室负责职业危害的监测及对上级管理部门的申报工作。

2、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业危害检测及部门内部申报管理工作。第十四条 管理内容及要求

1、各部门应对本公司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及时如实向行政室进行申报、备案。

2、行政室组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后,每年及时、如实将职业危害因素向属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申报,接受其监督检查。

3、申报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申报内容包括: 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 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6)对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的管理人员情况。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

4、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预评价,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5、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职业危害防治专篇,职业危害防治专篇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6、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依法经验收合格,取得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验收批复文件应当报送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7、下列事项发生重大变化时,要向原申报机关申请变更:

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重大项目,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2)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3)单位名称、法人代表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在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8、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生产经营活动终止之日起15日内向原申报机关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章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

第十五条 职责和权限

1、行政室负责制定公司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行政室负责所需经费支出。

2、各部门根据岗位特点负责申报本单位培训需求计划、实施职业健康宣传、协助有关部门具体实施员工教育培训;

3、各工段班组负责在岗人员职业健康危害和岗位安全教育。第十六条 工作内容

1、培训计划:各单位根据岗位特点每年年底负责向行政室书面申报培训需求。行政室根据申报的培训需求和内外部变化的情况制定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并报主管领导审批;

2、培训时间: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每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3、培训内容:公司内各岗位相关职业健康知识、岗位危害特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职业健康安全岗位操作规程、防护措施的保养及维护注意事项、防护用品使用要求、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

4、培训形式:内部培训和外部委托培训。

1)内部宣传教育培训:公司按培训计划组织的职业健康知识及法律法规、标准等知识。新员工进厂:结合安全“三级教育”,介绍公司作业现场、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

员工在岗期间:通过定期培训或公告栏宣传,学习职业健康岗位操作规程、相关制度、法律法规及公司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有关性能、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了解工作环境检测结果及个人身体检查结果;

转换岗位:由岗位部门负责人讲解新岗位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2)外部委托培训

为提高职业健康知识和管理能力,外部培训一般情况是参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培训,参加人员一般是公司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第十七条 档案记录

行政室负责建立个人培训档案并保留相关的培训记录。

第六章 职业健康防护设施维护检修

第十八条 职责和权限

1、公司主管安全生产领导负责审批公司安全防护设施的购置和维护检修计划。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健康防护设施维护检修计划的审核及日常督导检查工作。

3、各生产单位根据生产设备和防护设施的运行状况制定或季度维护检修计划报行政室备案后执行。

4、各生产单位负责按计划布置设备检修人员实施检修工作。第十九条 工作内容

1、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应当定期进行检查,了解运行状况,检测其性能和使用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2、职业健康防护设施日常保养由各单位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车间、班组应督促并检查保养情况;

3、防护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时,本单位或维修人员暂时处理不了时,应报告公司主管部门,并采取临时措施,无临时措施时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保证配套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性能良好,运行正常。

5、计划检修或故障检修后的相关设施必须由操作者、本单位设备管理人员、检修人员参加试车,试运转正常在设备检修记录上签字确认,并交付操作者投入生产运行;未经签字确认的检修设备不得投入运行使用。第二十条 记录

计划和故障检修记录由维修人员填写后交各单位设备管理人员收集整理、保留存档。对检修保养不按规定记录、或记录丢失的,按公司有关规定予以考核。

第七章 职业健康防护用品管理

第二十一条 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和计划由公司行政室制定,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讨论认定后由采购部采购、物流事业部执行。第二十二条 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

1、劳动条件相同的同类工种,发给相同的防护用品。工种相同,劳动条件不同,发给不相同的防护用品。

2、各单位按照公司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标准的规定,于年底前做下一防护用品计划经公司行政室审核后报采购部,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得追加计划。

3、各单位领取防护用品必须由指定领料员先开领料单、经本单位领导签字(盖章)后,再到采购部审批,否则保管人员无权发放。

4、各单位应建立“个人防护用品领取登记卡片”, 由专人负责管理。

5、物流事业部发放的一切劳动保护用品,必须建立个人卡片登记手续,领料人在卡片上签字盖章,作为查询依据。

6、个人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标准发放,发放时间按照规定时间执行。

第二十三条 在规定的使用期间,如有丢失或非因工损坏而要求补发,必须由单位领导签字证明以折旧价扣款,并经公司行政室审核后方能补发。

第二十四条 从事多种作业的员工防护用品,按其作业最长的工种发放,员工离开原工种岗位六个月以上者,停发原工种的防护用品。

第二十五条 经行政室分配到部室的大、中专生,在事业部实习期间享受所在单位员工同等待遇,待实习期满回到部室工作时,享受部室防护用品标准;外单位来我公司培训者,防护用品按我公司规定,由培训单位自备,我公司到外厂代培者,防护用品按培训单位规定,由我公司发给。第二十六条 临时或特殊需用的防护用品,由岗位所在单位提出申请、报行政室审批后由采购部采购或物流事业部发放。

第八章 职业健康日常监测管理

第二十七条 职责权限

1、工会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组织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3、劳动人事部门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

4、各生产单位负责本单位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制定、实施和相关岗位的日常管理,对职业病防治设备和危害、防护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

5、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第二十八条 一般规定

1、安全管理部门、工会组织、各部门应对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2、安全管理部门和各生产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3、各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的有害作业。

4、各生产单位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作业场所,配备医疗急救药品和急

救设施。

5、严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标志

6、各级安全部门应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定期对有毒气体、粉尘、噪声等有害因素进行检测,定期公布检测结果。

7、各生产单位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和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第二十九条 职业病管理

1、职业病的诊断鉴定,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属地职业病防治指定医疗机构,由市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诊断鉴定。

2、当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接到市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的结论鉴定,确诊为职业病的,需填写职业病登记表,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报告。

4、急性职业中毒和其他急性职业病诊治终结,疑有后遗症或者慢性职业病的,应当由市级职业病诊断鉴定组织予以确认。

第九章 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第三十条 行政室负责为员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管。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

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2、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4、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

第三十一条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隐私权、保密权。相关的卫生监督检查人员、员工或其近亲属、员工委托代理人有权查阅、复印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其他人员不得私自查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第三十二条 员工离开单位时,本人有权索取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档案管理人员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第三十三条 对已离职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在其离职时开始计算三个月后进行封存,并保存10年以上,以备上级部门查阅。

第三十四条 档案管理人员应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妥善保管,防虫蛀、防霉、防丢失、防丢失,保证档案安全。所有档案应有专柜存放、加锁,定期清理通风,防湿。所有档案不得随意查阅、复印,不得置于公共场所。

第三十五条 其他管理办法依照企业档案管理制度执行。第三十六条 本制度由行政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制度至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为规范本项目部职业健康管理工作,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作业人员健康及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第49号《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第51条《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制度》,《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及《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特编制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第二章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危害防治,促进生产可持续发展。

四、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相关职责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五、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3、定期总结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员工对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

4定期组织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和制订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保证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投入并有效实施。

5、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

6、督促、检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保障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的投入,并有效的实施。

7、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和预案。

8、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

9、依法承担本企业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责任。

(二)分管职业健康的负责人

在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在企业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完善和修订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根据各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督促保证职业危害防治经费的落实和专款专用。

2、组织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法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

与宣传教育,普及职业危害防治知识。

3、定期组织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巡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的隐患。

4、如发生职业危害事故,要科学应对及妥善处理,及时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5、依法承担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直接责任。

(三)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责

1、在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下,推动开展职业健康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

2、组织开展对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健康管理先进经验。

3、组织有职业健康危害的特种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检查档案。

4、认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

5、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岗位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领导小组。

(四)专(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责

1、认真履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职业健康管理相关职责,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等法规标准、规章制度。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参与对作业人员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检查督促员工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组织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4、协助有关部门制订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定期组织参与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上级领导研究处理。

6、参与职业危害事故的调查处理。

7、负责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负责登录、存档等工作。

第三章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一、应为作业人员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健康保护的权益。

二、岗前告知。作业人员入场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

二、现场告知。

1、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负责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的结果。

2、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三、检查结果告知。

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项目部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项目部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四、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五、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对接触职业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六、因未如实告知作业人员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项目部不得以作业人员拒绝作业而解除或终止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四章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一、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对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宣传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作业人员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指导作业人员正确使用预防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

二、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根据法律规范等的要求、项目部实际情况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职业健康宣传

1、项目部利用公示栏、会议、培训、张贴标语等形式定期开展职业健康宣传。

2、部门班组要利用班前班后会、现场岗位职业危害讲解以及职业危害标志牌标识、公告栏等进行职业健康宣传。

四、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一)、培训内容

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标准;

2、职业健康基本知识;

3、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技能等;

6、职业危害事故案例。

(二)、培训的对象及方式

1、入场新工人安全教育培训

凡新入场作业人员,由班组负责人通知安全部门,并由安全部门组织进行公司、项目、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成绩归档存查。

1)公司教育培训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1)党和政府关于职业健康的方针、政策、法令,《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等。

(2)公司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管理组织、实施措施及生产工艺基本情

况。

(3)综合安全知识,公司主要危险区域和典型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4)公司的各种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总则。

2)、项目级安全教育由安全组或兼职安全员负责组织进行培训,教育内容:

(1)本项目安全生产组织及操作规程。

(2)本项目的安全技术规程、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安全制度与规定。(3)本项目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和典型事故的经验教训以及防范措施。3)班组教育由班组长或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培训,主要内容:(1)本班组生产组织及操作规程。

(2)本班组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急防范措施。(3)本班组岗位劳动保护用品佩戴、使用规定。

(4)本班组主要设备性能及安全规程以及主要环节的危害防范注意事项。

(5)本班组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和职业危害防治措施规定。

2、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1)由项目部每年对分包单位负责人、班组长、专职安全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管理和职业健康知识安全教育培训,并存档。

2)一般“三违”人员由项目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天;严重“三违”人员由项目部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并将“三违”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存档。

3)培训方式:定期教育与不定期教育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观看录

像、现场教育、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邀请专家等形式; 第五章 作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安全劳动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避免因使用不合格和过期的安全劳动防护用品而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验收、保管

1.项目部在采购安全劳动防护用品时,应按质量体系程序进行申报,由专人对需采购的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编制采购计划和清单,数量较大的与供方签订采购合同,合同中应注明所采购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的规格、型号、质量标准和进场日期等。

2.所采购的安全劳动防护用品进场后,项目部应组织相关人员按照采购清单或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交现场材料员保管,材料员应按类别、型号进行登记,入库后应妥善保管(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安全网等,避免高温、日晒、潮湿、明火、强酸、强碱或尖锐物体)。

二、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更换

1.在发放安全劳动防护用品时,材料员应逐一做好记录,注明新旧程度、有无伤损、领用工种以及领用人签名。

2.项目部施工员、安全员应经常检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安全劳动防护用品情况,如安全帽要系好帽带,调整好帽衬间距(一般约40-50mm),安全带的使用必须高挂低用,带、绳不能打结等,安全网绑扎应使用不小于14号得铅丝等。

3.相关人员在检查安全劳动防护用品时如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告知使

用者停止使用或进行更换:

1)安全帽缺衬、缺带或破损及超年限的(安全帽正常使用为3年)。2)使用安全带时要对其外观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老化、破损应停止使用,安全带使用两年后,进行抽样试验,以2206N(225kgf)拉力拉5min,无破断可继续使用,但对经过抽样试验的安全带不得使用,如要使用必须更换新绳带。

3)使用防毒口罩、安全网、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安全劳动防护用品除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以外,应检查是否有变形和磨损及老化现象,如发现有问题应及时说明情况进行更换,以确保安全。

三、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的报废

1.各种安全劳动防护用品都有规定的使用年限,一般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在外表不损坏的情况下也不能超年限使用。如安全帽、塑料帽、纸胶帽不超过2.5年,玻璃钢(维纶钢)橡胶帽不超过3.5年。报废时间应从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起计算。

2.由于周转次数多,使用频繁,造成磨损变形严重的防护用品,虽然没有超过使用年限,但是经检查认为不能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的,要及时停止使用,并通知材料员进行报废处理。

3.各种安全劳动防护用品报废后,要及时进行清除处理,严防报废的劳动防护用品因保管不妥被再次利用,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施工现场劳动防护用品材料员应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并严格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使用、报废,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合格,杜绝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

第六章 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一、职业健康管理部门根据本项目部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类别、接触水平等情况,严格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组织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有计划地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二、组织拟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作业人员(包括转岗到该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新进场作业人员必须经职业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

三、对长期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作业人员应组织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核实人员名单,制定体检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证或有从事与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作业人员应调离原作业岗位,并妥善安置;发现健康损害或需要复查的,应如实告知作业人员本人。

五、职业健康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并按规定妥善保存,接受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监督检查。

第七章 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1、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负责本项目部粉尘作业防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2、项目部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3、隧道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在易扬尘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粉尘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5、项目部应配备必须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编制好《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6、职业病的管理和诊断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对疑似或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第八章 噪声作业防护管理制度

1、生产区域和作业场所的噪声要符合标准规定,超过标准要限期整改。

2、当班工人每天对噪声进行日常监测,并做好记录,并将监测结果予以公布。

3、对于噪声超过标准规定的作业场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限期达到标准要求。在无法彻底消除噪音的情况下,必须给员工发放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以减少或减轻对员工的听力损害。

下载制修科职业健康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制修科职业健康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巴彦淖尔市城通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一、新职工入公司后,应进行健康检查,要妥善安排好职业禁忌症和过敏症患者工作。 二、采用先进科学的生产备,减少有毒物......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安徽省客颍上交通运输有限公司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一、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保障我单位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预防......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为了预防、控制、消防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的健康,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全公司职工,由公司安技部监督,各部门组织实施。 一、总则 1.1 职业卫生......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一、 管理职责: 1、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总 则 一、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安全生产方针,保障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员工职业的合法权益,......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范文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保障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业病的合法权益,提......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中铁四局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二期土建八标项目经理部 目录 第一章 职业健康危害管理制度 ............................. 2 第二章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JZAQ-028-2013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 目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及其它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