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项核心制度2017.4.1[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22:1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六项核心制度2017.4.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六项核心制度2017.4.1》。

第一篇:十六项核心制度2017.4.1

一、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

一、成立由分管护理工作的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计划、质量管理目标及护理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实施全面控制和管理,定期组织会议,学习相关制度。

二、医院实行目标管理制度,护理部每年根据国家、省级卫生计生委部门最新规定制定全院护理质量目标,科室依据医院目标结合科室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和护理工作计划。

三、医院实行三级护理质量监控,对各科室的护理质量予以督促和检查,并提供指导和帮助:

1、一级质控:建立科室质控小组,质控小组按一级护理质控计划和标准进行自我监控,每日检查,每周一次讲评,每月一次小结,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

2、二级质控:科(总)护士长随机检查指导科室护理质量,定期组织人员按照二级护理质量控制计划进行检查,现场反馈、指导、跟踪改进效果,将检查结果上报护理部。

3、三级质控:护理部定期组织人员按照三级护理质控计划进行检查、分析汇总、提出改进意见,护士长会上反馈结果,跟踪验证,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四、加强重点环节、重点部门、薄弱时间段的护理质量监控,相关要求参见《节假日、午夜间查房制度》和《重点部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五、对需要相关职能部门、科室共同协助解决的护理质量、安全1

隐患问题,由护理部负责与相关科室沟通协调,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六、鼓励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实行非惩罚制度。定期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评析,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七、应用激励和制约机制进行管理,促进护理质量全面提高。各项护理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质量改进的参考,并作为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内容之一。

二、病区护理及安全管理制度

一、病区布局合理,病房配置设备设施符合要求。

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护士依法执业。

三、制定本科室常见护理常规、操作规范及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总结。

四、护理人员必须按照职业规范着装,并按照规定做好职业防护工作。

五、护理人员负责患者住院期间的一切护理工作,定期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遵守住院规定。做好陪护人员的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患者意见,相互沟通交流,改进工作。

六、患者必须着医院病员服,携带必需生活用品。

七、病区保持安静、整洁、舒适,避免产生噪音,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操作轻。

八、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每日核对医嘱,发现疑问立即向有关人员反映。

九、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通知家属、主管医生、值班医生、护士长及科主任。

十、严格执行护理分级管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

十一、病室通道要通畅,禁止堆放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保证患者通行安全;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消防知识宣传,责任落实到人,随时查除安全隐患,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消防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

十二、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人员,应及时通知保卫部门。

三、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一、患者病情危重,有可能危及生命时,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下达病危通知及护理级别医嘱,必要时设专人护理。

二、抢救工作由护士长、科主任与值班医生一起负责现场组织与指挥,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三、护理人员熟悉抢救措施,掌握急救技能,备齐抢救物品,服从指挥,配合医生准确完成各项工作。

四、抢救过程中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护士应复述一遍,与医生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五、抢救时,在医生未到达之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并立即报告医生。

六、抢救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做好护理记录,来不及记录时,应在抢救结束后6 小时内据实补记。

七、各班应严格执行危重患者的床旁交接班制度,加强基础护理,2

预防并发症。

八、危重患者外出检查或转科时,应有医生或护士护送,必要时携带抢救药品和物品。

九、各种抢救药品和器械、物品应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抢救结束后,及时检查、整理和补充。

四、护理分级管理制度

一、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共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临床护士应实施与病情相适应的护理服务,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二、护理分级方法:

1、患者入院后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2、采用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对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将自理能力分为重度依赖、中度依赖、轻度依赖和无需依赖四个等级。

3、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4、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三、特级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应分别设有相应标识。

四、临床护士应根据患者的护理分级和医生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五、应根据患者护理分级安排具备相应能力的护士。

六、各级护理服务内容参见卫生部2010 年颁发的《住院患者基

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执行。

(一)特级护理:

1、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1、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2、护理要求:(1)每1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1、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每2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1、分级依据: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三级护理。

2、护理要求:

(1)每3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五、护理交接班制度

一、值班护士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二、交接班内容包括:

1、患者情况:科室患者人数、患者流动情况(出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以及新入院人数)、危重患者人数、抢救患者、大手术或特殊检查处置患者的病情变化,有行为异常、自杀倾向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变化等。

2、有高危事件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预警:压疮、导管滑脱、跌倒、走失等。

3、医嘱执行情况: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处置完成情况,护理记录完成情况。

4、物品:贵重、毒、麻醉、精神药品、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性能。

5、环境:安全、清洁整齐、安静,符合各项工作要求。

三、每周安排1—2 次医护共同交接班,由科主任主持,护理晨会由护士长主持。

四、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应提前到科,着装整洁,符合要求后上岗,阅读护理记录,交接物品。

五、交班者交班前应检查患者的处理是否妥当,各班医嘱执行情4

况和护理记录完成情况,巡视病房,观察患者情况,整理办公区,并为下一班备齐必要的物品。有以下情况者不得交班:

1、本班任务未完成不交接;

2、办公室、治疗室及病区环境不整洁不交接;

3、用过物品处理不当不交接;

4、急救药品、物品、器材不齐不交接;

5、危重症患者护理不周不交接;

6、工作人员衣着不整齐不交接。

六、危重症患者实行床旁交接班,要求认真做好“四看、五查、一巡视”。

1、四看:看医嘱单,看病室交班报告本,看体温本,看各项护理记录。

2、五查:查新入院患者的初步处理是否完善,病情有特殊变化者是否已得到及时处理;查手术患者及准备是否完善,各种需要带去手术室的用物是否备齐;查危、重、卧床患者是否按时翻身,床铺是否平整、无碎屑,皮肤有无压疮;查大、小便失禁患者处理是否妥善,皮肤、衣被是否清洁干燥;查大手术后患者创口有无渗血,敷料是否妥贴,是否排气排尿,各种引流管路是否通畅在位,各种处置是否妥善、及时、安全。

3、一巡视:对危重、大手术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患者,交接班人员应共同巡视,并进行床旁交接。同时,接班者还需了解全科室患者的在位情况和去向,注意病区环境安全等。

七、凡在交接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交班护士负责解决,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护士负责。若经常出现同类问题,护士长应调研在工作流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

八、遇有抢救患者等特殊情况,交接班者应主动共同参加,不得离岗。

九、护士长应参加交接班工作,检查护士工作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长期拖班现象应进行分析,必要时补充人力,调整工作流程,保证护士按时上下班。

六、查对制度

一、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或采集标本时均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1、三查:各种操作前、中、后查;

2、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时间、用法。

二、医嘱查对:

1、医嘱必须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2、医嘱每日查对三次。白班查对内容包括所有在院病人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执行情况,包括护理级别、饮食、治疗、护理、检查单、申请单、住院病人一览表、病区动态信息栏等内容,大夜班、小夜班查对次日长期液体摆放情况。

3、白班查对医嘱一般由护士长主持,如护士长不在,由主班护士主持,节假日由主班护士主持。查对至少应有两名以上护士参加。

4、白班医嘱查对应在处理完当日医嘱、摆放次日长期液体前进行。5

5、查对医嘱应双向查对,即一人读完医嘱后,其他人在复述一遍。

6、如查对发现实际与医嘱不符、漏执行医嘱等现象,应及时报告护士长,及时更改、采取补救措施。事后由质控组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避免类似现象发生。

7、医嘱查对登记本用蓝黑墨水笔填写查对结果如实记录;查对者签全名,字迹清楚;医嘱查对登记本应妥善保管。

8、抢救病人时口头医嘱:须经双方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存留安瓿,及时补写。

9、医嘱不清楚或未签名、未注明时间、剂量、用法时:应问清楚及补上后,方可执行。

三、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四、给药和进行各项治疗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品要反复核对。对不能生活自理的患者,要协助其服药后才可离去。

五、静脉给药应检查输液瓶及输液器有无破损、污染,瓶口有无松动、裂缝。药液有无变质、有无沉淀、絮状物等。静脉给多种药物时,应注意配伍禁忌,配药双人查对并签名。

六、输血:取血应与血库工作人员共同查对姓名、住院号、床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瓶号、血液成分和血量、采血日期、血液质量。输血前,须经2 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中再查对1 遍,并注意观察患者反应;输血后,血袋保留24 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七、无菌技术操作前:须查对用物、灭菌日期及物品质量。

八、“危急值”或重要检查结果口头报告查对制度:

1、护理人员在接获的口头:“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检查报告时,须完整详细地记录接获的检验、检查结果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标本项目、报告者姓名、报告时间等内容,并在电话中复述接获内容,经对方确认后方可供临床使用,且在“危急值”登记本上做详细记录。

2、护士及时将患者的“危急值”当面报告给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准确记录告知时间并要求医生签字。

九、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应室等科室的查对制度按专科查对制度执行。

七、给药制度

1、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2、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3、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九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腕带、批号。

4、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用药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6

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6、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7、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8、治疗后所用的各种物品进行初步清理后,由中心供应室回收处理。口服药杯定期清洗消毒备用。

9、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八、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查房包括行政、业务、教学查房。

1、护理行政查房:重点查病区管理,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的执行,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落实等情况。

2、护理业务查房:重点查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工作及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情况,讨论重症护理或选择有指导意义的病例,从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效果及其相互间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定出新的护理计划。

3、护理教学查房:针对新护士或实习学生进行,以临床护理教学为目的。

二、护理部主任应定期查房,重点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有关问题。

三、科(总)护士长每月对分管科室重点进行护理质量检查督导,指导护士长工作,遇到疑难及特殊护理问题及时组织护理查房,并将查房情况进行记录,有特殊情况及时记录。

四、护士长每日查房不少于1 次,检查护理质量,改进护理工作,将查房情况进行记录,有特殊情况随时记录。

五、节假日、午夜间护理查房见护理节假日、午夜间查房制度。

六、各科室每月组织护理查房(业务或教学查房)1—2 次,护理部每季度组织1 次全院性护理查房,并做好记录。

九、健康教育制度

一、护理人员应定期采用多种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更好地参与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

二、健康教育的形式有个别指导、集体讲解、文字宣传、展览、视听教材等。

三、健康教育内容

(一)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内容:

1、医院规章制度:如查房时间、探视制度、陪护制度、膳食制度等。

2、病室环境:作息时间、卫生间使用、贵重物品的保管及安全注意事项、预防跌倒知识、呼叫器的使用等。

3、相关疾病知识:相关检查、治疗、用药知识介绍指导,围手术期宣教,疼痛管理、康复技术指导、安全有效使用医疗设备。

4、患者住院期间应把握健康教育的五个环节:(1)患者入院或转科后。7

(2)各种检查治疗前。(3)手术前后。(4)康复期。(5)出院前指导。

(二)门诊患者健康教育内容:

1、一般指导和生活方式指导:修养环境、良好心态、适当锻炼、饮食营养。

2、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专科疾病指导。

3、常用药物的使用知识。

4、伤口观察,复诊时间等。

四、效果评价:测定学习对象达到目的的程度。

1、患者家属或对所讲内容的理解程度,可用笔答或复述。

2、患者对操作项目是否能正确回示。

3、患者的健康状况行为是否改善或已改变不良健康行为。

十、护理会诊制度

一、凡确定在护理技术上有复杂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或涉及多学科护理问题时,应及时进行院内或院外会诊。

二、申请会诊的责任护士应掌握会诊指征,明确会诊目的,做好会诊前准备,会诊时应详细介绍病情。

三、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决定(重大会诊或院外会诊由科(总)护士长决定),报告科(总)护士长,护理部协调通知会诊科室按时进行会诊。各种会诊均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突发事件随请随到。

四、会诊人员到达时,要求会诊科室应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及责任护士等人员陪同,并详细提供患者的病史、诊断、治疗和护理资料等。会诊的意见由会诊人员或责任护士记录到护理会诊记录单上,护理会诊记录单由科室保存。

五、对于经多科室或院外会诊的患者,由科(总)护士长综合分析后提出处置意见,责任护士做好记录,并保留会诊相关资料。

十一、消毒隔离制度

一、病房:

1、护理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治疗操作前用速干手消毒剂。

2、病床应湿式清扫,并坚持一床一套,用后消毒;床头柜要求一桌一巾擦拭,用后消毒。

3、病房地面湿式清扫,医疗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医疗废弃物分类放置,盛装医疗废弃物的塑料袋装3/4 满,封闭、有标识,当日交医疗废弃物管理人员,建立交接本,资料保存三年。

4、患者安置原则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5、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之后,病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床单元用含氯消毒液擦洗;传染病人床单元按相应的终末消毒原则处理。

6、餐具、脸盆、便器应固定使用,定期消毒;病床床单、被套、枕套,每周至少更换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及时更换。

7、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用的拖把抹布,标记明确,分池清洗,悬挂晒干,定期消毒。8

8、感染性疾病患者,在病人一览表做特殊标记,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9、病室每日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机消毒二次,每季度做空气培养。

10、体温计用后用5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再用75%酒精浸泡,擦干备用;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消毒一次,专人负责;使用后的吸引瓶、吸引管、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等医疗用品以及医疗废弃物按照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二、治疗室、换药室:

1、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有标识。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护理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操作前后洗手,严格无菌操作。

3、无菌物品专柜放置、标识清楚,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无过期。

4、输液注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抽出的药液,开启的输液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 小时不得使用。各种溶媒注明启用时间,超过24 小时不得使用。

5、酒精、安尔碘(小)应盖好盖子,每3 天更换一次。

6、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一经打开,超过4 小时不得使用;无菌容器一经打开,超过24 小时不得使用。

7、治疗车物品摆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区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8、换药操作应按无菌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进行。遵守一人一碗一盘二镊的换药制度。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就地处置,不得进入换药室,处置后严格终末消毒。换药室外用药品应标识明确。

9、各种医疗废弃物应分类放置于专用的医疗废弃物袋内,盛装不超过3/4满,日产日清。

10、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工作台面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进行湿式清扫;空气消毒机空气消毒,每季度做空气培养一次。

三、重症监护室

1、监护室内感染和非感染病人应分开管理,特殊感染病人应单人单间安置。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每检查、治疗、护理完一个病人,必须洗手后再接触另一病人,防止交叉感染。

3、病室保持整齐、清洁,定时通风,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地二次,空气消毒机消毒一次,病人搬出后进行终末消毒,每周彻底清扫一次,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

4、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洗手、更衣、戴帽子、口罩、换鞋或套鞋套;工作人员相对固定,患感冒、肠炎、皮肤感染及其他传染病者应调换工作。

5、做好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6、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9

管理。

7、对特殊感染的病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十二、病区护理及安全管理制度

一、病区布局合理,病房配置设备设施符合要求。

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护士依法执业。

三、制定本科室常见护理常规、操作规范及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总结。

四、护理人员必须按照职业规范着装,并按照规定做好职业防护工作。

五、护理人员负责患者住院期间的一切护理工作,定期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遵守住院规定。做好陪护人员的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患者意见,相互沟通交流,改进工作。

六、患者必须着医院病员服,携带必需生活用品。

七、病区保持安静、整洁、舒适,避免产生噪音,做到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操作轻。

八、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每日核对医嘱,发现疑问立即向有关人员反映。

九、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通知家属、主管医生、值班医生、护士长及科主任。

十、严格执行护理分级管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

十一、病室通道要通畅,禁止堆放各种物品、仪器设备等,保证患者通行安全;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消防知识宣传,责任落实到人,随时查除安全隐患,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消防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

十二、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人员,应及时通知保卫部门。

十三、护理缺陷报告、讨论分析和管理制度。

1、发生缺陷后,首先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严重的缺陷、事故要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及院长办公室。

2、发生严重缺陷、事故后,相关的各种记录、检查报告及药品器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采用涂改、销毁、藏匿、转移等方式来改变其原貌,患者标本保留,以备鉴定,有意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刑事责任。

3、各科室设有缺陷、事故登记本,由当事人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责任性缺陷除及时向护士长汇报外,并于3天内提交书面材料交护理部。

4、根据缺陷、事故的性质与情节,护士长要于事故发生后1-2天内,缺陷发生后7天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确定性质,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并及时汇报护理部。

5、各科室每月组织护士召开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会,并向护理部提交缺陷、事故报表。

6、凡实习进修人员发生缺陷、事故或指使陪人、陪护工、卫生员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技术操作而发生的缺陷事故,均由带教人及指使人承担责任。

7、发生缺陷事故的部门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或避重就轻,事后经领导与他人发现并查证,按情节轻重加重处分。10

8、为了弄清事实真相,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要求本人参加,允许个人发表意见。

9、护理部应组织护理缺陷、事故鉴定小组,对全院护理缺陷、事故进行鉴定,并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讨论,制定出防范措施。

10、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或技术水平导致的护理工作缺陷,引起患者或家属不满,以书面或口头汇报方式反映到护理部或有关部门转回护理部的意见,均为护理投诉。

11、护理部设专人接待护理投诉,认真倾听投诉者意见,使患者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耐心安抚投诉者,并做好投诉记录。

12、接待投诉人员要做到耐心细致,认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避免引起新发的冲突。

13、护理部设有护理投诉专项记录本,记录投诉事件的发生经过、原因、分析、处理结果及整改措施。

14、护理部每月在全院护士长会上总结、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对全年无投诉的科室给予表扬或奖励。

十四、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1、为了更好地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地完成手术,手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文化程度等),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入路、各种检查结果:有无特殊感染、配血情况、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2、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3、做好术前宣教工作:(1)向患者讲解有关的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水,勿化妆,去掉饰物、义齿、更换手术衣裤等。

(2)介绍手术、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3)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时注意事项等。

4、访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护士态度要热情,主动自我介绍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告知,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5、访视内容要认真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

十五、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一、护理文件包括上级文件、医院文件和内部文件。上级文件包括政府或行业法规性文件、国家或行业标准、卫生系统行政管理性文件、卫生系统行政函件;医院文件包括院发、党发文件以及通知、简报等;内部文件包括各项护理管理规章制度、质量标准、操作规范及记录表格等。

二、护理部干事负责护理部各类文件的接收、发放、登记及保管,病区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文件保管。

三、护理部收到文件后,应将接收的文件登记在《文件登记薄》中,内容包括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接收日期、发放单位等。

四、内部所有文件应有统一的标识,包括医院护理系统名称、科室名称、标题、制定/修订日期、批准日期、终止执行日期等。

五、护理部内部各类文件由护理部组织人员编写、修订,由质量11

管理委员会集体审定,护理部主任审核,主管院长批准,必要时经院办公会讨论通过。各病区各类护理文件由各护理单元护士长负责组织编写、修订,科护士长审核,护理部主任批准。

六、护理部建立内部文件发放登记本,内容包括发放文件的名称、份数、发放日期,发放范围,收领文件者签名。

七、未经护理部主任批准,护理部、护理单元的各类文件不得外借、复印、发放给护理系统以外的部门及单位。

八、各类文件按照要求修订、改版发放或作废的同时由护理部收回,如因积累资料或法规需要加以保存,应填写终止执行日期,做出“作废”标识,并与现行有效的文件分别存放,并及时填写《护理文件可追溯管理记录》。

九、如有文件丢失,需经护理部主任审批同意后方可重新领取,并登记签名。

十六、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一、护理病例讨论以死亡病例、疑难病例(危重病例、罕见病例、护理中存在跨专业的病例)及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病例、存在护患争议的病例为主。

二、凡遇疑难病例,由护士长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参加科主任主持的疑难病例讨论会,以便掌握患者病情、诊断、治疗和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尽早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

三、护理病例讨论形式

1、病例讨论会由科(总)护士长主持,护士长、本科室护理人员参加,必要时请相关科室护理人员参加。

2、提出病例讨论的科室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以便做发言准备。

3、提出病例讨论的科室护士长或主管护士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护理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

4、与会者就该病例的护理方案是否合理、护理措施是否得当、护理病历书写是否规范、新开展的护理技术操作有哪些经验教训进行讨论,分析引发护患纠纷的原因、是否存在护理差错、应借鉴的经验教训等。

5、会议结束,由主持者做总结,提出病例讨论的科室做好相关记录,及时整理并归档。

四、护理病例讨论至少每季度1 次。

目 录

一、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制度

二、病区护理及安全管理制度

三、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四、护理分级管理制度

五、护理交接班制度

六、查对制度

七、给药制度

八、护理查房制度

九、健康教育制度

十、护理会诊制度

十一、消毒隔离制度

十二、病区护理及安全管理制度

十三、护理缺陷报告、讨论分析和管理制度

十四、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十五、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十六、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第二篇: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2016)

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2、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⑴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2—4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组。

⑵ 科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控制组,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⑶ 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Ⅲ级):由6—9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3、建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4、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观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5、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科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6、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月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二、病房管理制度

1、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科主任积极协助,全体医护人员参加。

2、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主管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开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4、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5、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着装。病房内不准吸烟,工作时间不聊天、不闲坐、不做私事。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则上,工作时间不接私人电话。

6、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

7、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8、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1-2次,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9、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值班医生与护士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10、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11、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病房卫生间清洁、无味。

三、抢救工作制度

1、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2、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3、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四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维修),“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消毒灭菌、及时补充)。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4、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6、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所有药品空安瓿须经两人核对,补开医嘱后方可丢弃。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7、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8、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护理级别由医生以医嘱的形式下达。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1、特级护理

⑴ 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者以及监护室患者;各种复杂及新大型手术患者;各种严重损伤患者。⑵护理要求:

①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 ②制订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护理措施,正确执行医嘱,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③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

④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⑤了解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2、一级护理

⑴ 适用对象:病情危重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如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迷、惊厥、高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儿等。

⑵ 护理要求: ①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

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单。③按需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材。

④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

3、二级护理

⑴ 适用对象: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⑵ 护理要求:

①每1—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注意观察病情。

②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及心理状态,满足其身心两方面的需要。③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

④按时记录护理记录单,病情变化时及时记录。

4、三级护理、⑴ 适用对象: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患者,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手术前准备阶段。

⑵ 护理要求:

② 日巡视患者两次,观察病情。②按护理常规护理。

③ 督促患者遵守院规,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动态需求。④做好健康教育。

五、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1、护士必须实行24小时连续的轮班制,严格遵守医院规定的工作时数与护士长排班制度,不擅自调班,不得脱岗。

2、值班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严守劳动纪律,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十不”(不擅自离岗外出、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不带私人用物入工作场所、不在工作场所内吃东西、不做私事、不打瞌睡不闲聊、不开手机、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不接受患者馈赠、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

3、按时交接班,提前做好接班前的准备工作。在交接未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4、掌握病室动态及患者的病情与心理状态,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准确、及时地完成。

5、严格执行“十不交接”:衣着穿戴不整不交接;危重患者抢救时不交接;患者出、入院或转科、死亡未处理好不交接;皮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不交接;医嘱未处理完不交接;床边处置未做好不交接;物品、麻醉药品数目不清时不交接;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未为下一班工作做好准备不交接;护理记录未写完不交接。

6、认真详细对患者实行逐个床头交接,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材、物品交代不清和患者不在病房时须立即查问。接班时发现的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

7、交班报告在交班前1小时开始书写,内容及格式按统一规定。

8、交接班的内容:

(1)病室患者的动态。

(2)患者的一般情况,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各项处置完成情况以及尚待继续完成的各项工作。

(3)查看重症和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基础护理完成情况,检查皮肤情况,各种管道的护理,术后患者病情及伤口情况等。

(4)常规备用的贵重、毒、麻醉、限制药品的数量、保存及使用,抢救仪器及物品的备用状况。

(5)环境的整洁与安全,各项物品的处置情况。

9、交接班形式:集体早交班(医护集中、分开、集中与分开交替等形式酌情选用)、床头交班、口头交班、书面交班。集体早交班限定在15—30分钟完成。

六、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医嘱、转抄服药卡、注射卡、护理单等时,必须认真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执行医嘱时应注明时间并签字。医嘱要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每次查对后进行登记,参与查对者签名。

2、执行医嘱及各项处置时要做到“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

3、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时医师可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时必须复诵一遍,确定无误后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开医嘱(不超过6小时)。

(二)、输血查对制度: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

1、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

2、输血前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如果是再次输血,要查对受血者的第一次交叉合血单的血型记录),并在医嘱单、交叉合血单、输血单上签全名。

3、输血过程中注意输血反应、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12—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

(三)、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执行服药、注射、输液等治疗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备药前应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注射剂安瓿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凡不符合要求的药品,不得使用。

3、药品备后,要有第二个人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需做皮试的药物,待皮试阴性后,方可抄治疗卡,如皮试阳性或缺药,应及时记录,并尽快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取消或更改医嘱。

5、使用毒、麻、限、剧药品时应反复核对,使用后保留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

6、发药或注射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向病人解释。

(四)、手术查对制度

1、六查十二对:

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时查(2)患者入手术间时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肤前查(5)开刀时查(6)关闭体腔前后查。

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手术所用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数量是否符合。

2、手术取下标本应及时登记,并查对科室、姓名、部位和标本名称,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无误后方可与病理检验单一并送检。

3、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清点纱布、纱垫、棉球、器械、缝针和线轴数 目是否与手术前相符。

(五)、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器械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器物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制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是否冲洗干净。

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湿度。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植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6、发放各类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

7、随时查供应室备用的各种诊疗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8、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要查对批批检验报告单,并进行抽样检查。

9、及时对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改进。

七、给药制度

1、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2、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4、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6、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7、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8、治疗后所用的各种物品进行初步清理后,由中心供应室回收处理。口服药杯定期清洗消毒备用。

9、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八、护理查房制度

㈠、护理部主任查房

1、护理部主任随时巡回查房,查护士劳动纪律,无菌技术操作,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以重病护理、消毒隔离、服务态度等为主要内容,并记录查房结果。

2、每两月进行专科护理大查房一次,有详细查房结果。

3、选择好疑难病例、危重患者或特殊病种进行查房。事先通知病房所查房内容,由病房护士长指定报告病例的护理人员进行准备,查房时要简单报告病史、诊断、护理问题、治疗护理措施等,查房完毕进行讨论,并及时修订护理计划。

4、每月按护理工作要求,进行分项查房,严格考核、评价,促使护理质量达标。㈡、科护士长查房

1、随时巡视病房,查病房秩序和护士岗位责任制执行情况。

2、每月进行一次专科护理业务查房,方法同护理部主任查房的要求。

3、定期抽查护理表格书写情况和各种表格登记情况。㈢、护士长查房

1、护士长随时巡视病房,查各班护士职责执行情况、劳动纪律、无菌操作规程等执行情况。

2、每月一次护理业务查房,典型病例或危重患者随时查房,并做好查房纪录。

3、组织教学查房,有目的、有计划,根据教学要求,查典型病例,事先通知学员熟悉病历及患者情况,组织大家共同讨论,也可进行提问,由护士长做总结。㈣、参加医生查房:

病区护士长或责任护士每周参加主任或科室大查房,以便进一步了解病情和护理工作质量。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㈠、护理人员对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必须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㈡、健康教育方式

1、个体指导: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急救常识、妇幼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知识。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做具体指导。

2、集体讲解:门诊患者可利用候诊时间,住院患者根据作息时间。采取集中讲解、示范、模拟操作相结合及播放电视录像等形式进行。

3、文字宣传:以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健康教育处方、图画、诗歌等形式进行 ㈢、对患者的卫生宣教要贯穿患者就医的全过程。

1、门诊患者在挂号、分诊、诊治等各个环节均应有相应的卫生知识宣传。

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绍、诊治护理过程、出院指导内容中均应有卫生常识及防病知识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记录在健康教育登记表中,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责任护士及患者或家属签名。

十、护理会诊制度

1、凡属复杂、疑难或跨科室和专业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操作技术,均可申请护理会诊。

2、科间会诊时,由要求会诊科室的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被邀请科室。被邀请科室接到通知后两天内完成(急会诊者应及时完成),并书写会诊记录。

3、科内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或主管护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并进行总结。责任护士负责汇总会诊意见。

4、参加会诊人员原则上应由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或由被邀请科室护士长指派人员承担。

5、集体会诊者,由护理部组织,申请科室主管护士负责介绍患者的病情,并认真记录会诊意见。

十一、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卡片上做标记。

2、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3、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 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

4、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5、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

6、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

7、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8、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9、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10、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

11、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12、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ICU、CCU、NICU等)、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口腔科、透析室等执行相应部门的消毒隔离要求。

13、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关要求执行。

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科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医疗护理质量安全负责人,负责全科医疗护理活动质量与安全,督促科内人员及时发现处理医疗护理缺陷及违规违章行为,并及时上报主管职能部门。

2、每月进行一次质量与安全分析,对本月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提出整改与防范措施并及时落实。

3、如发生医疗护理缺陷、事故,应积极组织抢救,防止损害扩大,同时妥善保管好书证和物证,及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并根据事情轻重,在2—7天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与防范措施。

4、遵守基本医疗护理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5、对意识不清和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患者,加强安全保护,严防摔伤、烫伤、压伤等各种意外事故发生。

6、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7、严格执行病历保管制度,病历柜随时上锁。

8、保持病区各种设施设备及环境安全,如:电器、门窗、玻璃、床架等应定期检查,若有损伤,及时维修。治疗室、换药室、配餐室、开水房及库房的门应随时上锁;危险物品及药品妥善保管;抢救用物和抢救药品固定放置,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9、注意消防安全,保证消防通道通畅。任何人,任何时间内不能阻塞消防通路。

10、无陪病房严格出入病室制度,进出病房随手锁门。除本科人员、进修及实习人员外一律不能进入病区内。相关人员因工作原因入病区须征得护士长的同意。

11、患儿玩具应选用较大不易误吞的、橡胶或塑料制品、禁止玩弄刀、剪、玻璃易破损的物品,任何针头、刀剪、玻璃等锐器在操作完毕后必须清点检查,不能遗留在病室内,工作人员工作服上不要使用大头针或别针,以免刺伤患儿。

12、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13、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十三、护理缺陷报告、讨论分析和管理制度

1、发生缺陷后,首先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严重的缺陷、事故要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及院长办公室。

2、发生严重缺陷、事故后,相关的各种记录、检查报告及药品器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采用涂改、销毁、藏匿、转移等方式来改变其原貌,患者标本保留,以备鉴定,有意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刑事责任。

3、各科室设有缺陷、事故登记本,由当事人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责任性缺陷除及时向护士长汇报外,并于3天内提交书面材料交护理部。

4、根据缺陷、事故的性质与情节,护士长要于事故发生后1—2天内,缺陷发生后7天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确定性质,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并及时汇报护理部。

5、各科室每月组织护士召开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会,并向护理部提交缺陷、事故报表。

6、凡实习进修人员发生缺陷、事故或指使陪人、陪护工、卫生员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技术操作而发生的缺陷事故,均由带教人及指使人承担责任。

7、发生缺陷事故的部门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或避重就轻,事后经**与他人发现并查证,按情节轻重加重处分。

8、为了弄清事实真相,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要求本人参加,允许个人发表意见。

9、护理部应组织护理缺陷、事故鉴定小组,对全院护理缺陷、事故进行鉴定,并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讨论,制定出防范措施

10、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或技术水平导致的护理工作缺陷,引起患者或家属不满,以书面或口头汇报方式反映到护理部或有关部门转回护理部的意见,均为护理投诉。

11、护理部设专人接待护理投诉,认真倾听投诉者意见,使患者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耐心安抚投诉者,并做好投诉记录。

12、接待投诉人员要做到耐心细致,认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避免引发新的冲突。

13、护理部设有护理投诉专项记录本,记录投诉事件的发生经过、原因、分析、处理结果及整改措施。

14、护理部每月在全院护士长会上总结、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对全年无投诉的科室给予表扬或奖励。

十四、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1、为了更好地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地完成手术,手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文化程度等),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入路、各种检验结果;有无特殊感染、配血情况、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2、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3、做好术前宣教工作:

⑴ 向患者讲解有关的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水,勿化妆,去掉饰物、义齿、更换手术衣裤等。

⑵ 介绍手术、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

⑶ 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时注意事项等。

4、访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护士态度要热情,主动自我介绍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告知,8 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5、访视内容要认真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

十五、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1、病室护士长负责管理,护士长不在时由值班护士负责管理。各班护理人员均要按管理要求执行。

2、医疗文件必须保持整洁,各种记录单应按病历排列顺序整理,不得撕毁、涂改或丢失。用后归还原处。

3、病人不得自行携带病历出科室,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只许携带病历摘要。

4、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定时检查医疗文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5、出院患者的病历经整理后由护士长总检查一次,凡进入病案室后的病历不得再借出进行重新修改。

6、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其病历须按规定装订,由病案室负责保管,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

7、病室交班报告本,按要求记录,用完后妥善保存1年,以备查阅。

8、标有医疗机构的病案本、单、册以及处方,各种检查申请报告单,证明文件等,只限于本单位使用,不得转卖、转让和出借。其他医疗机构不得冒用。

十六、护理病历讨论制度

1、目标

以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以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2、适应范围

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疑难、复杂问题,危重病人护理,急救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特大、复杂手术病人的手术期护理。

3、要求

(1)各科必须严格执行病历讨论制度。

(2)凡遇到危重、疑难等病例,病区护士长应及时组织科内护士进行科内护理病例讨论,并有记录可查。

(3)全院护理病例讨论由病区护士长提出并确定讨论时间,由护理部组织相应科室的护理专家参加。

(4)急诊护理病例讨论应在24小时内完成。

(5)护理病例讨论时,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由病区护士长主持,责任护士详细介绍病人的情况、已采取的护理措施、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参与护理病例讨论人员在给病人做完护理体查后,针对病人的情况对已实施的护理措施加以评价,对需解决的问题用科学的护理理论予以解释并提出意见、建议、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经验教训等。

(6)各科室至少每个月进行护理病例讨论一次。

(7)护理部定期检查落实情况,检查结果与科室护理质量挂钩。

第三篇: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

护 理 十 六 项 核 心 制

2016年

目 录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03

二、病房管理制度........................................04

三、抢救工作制度........................................04

四、分级护理制度........................................05

五、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06

六、查对制度............................................07

七、给药制度............................................09

八、护理查房制度........................................10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11

十、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1

十一、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12

十二、术前患者访视制度..................................12

十三、护理文件管理制度..................................13

十四、护患沟通制度......................................13

十五、输血、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16

十六、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18

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二)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二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Ⅰ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组。

2、科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控制组,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3、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Ⅲ级):由8-10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科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科主任积极协助,全体医护人员参与。

(二)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主管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三)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四)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五)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着装。病房内不准吸烟,工作时间不聊天、不闲坐、不做私事。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则上,工作时间不接私人电话。

(六)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

(七)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八)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九)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值班医生与护士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十)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十一)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病房卫生间清洁、无味。

三、抢救工作制度

(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二)抢救时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三)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参加抢救人员必须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六)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七)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八)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特级护理:

(一)使用对象: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

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一级护理:

(一)使用对象: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二级护理

(一)使用对象: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级护理:

(一)使用对象: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五、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一)病房护士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值班人员履行各班职责护理患者。

(二)每天晨会集体交接班,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一般不超 过15分钟。由夜班护士详细报告重危及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护理等有关事项,护士长根据报告作必要的总结,扼要的布置当天的工作。

(三)交班后,由护士长带领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对危重患者、手术后患者、待产妇、分娩后、小儿患者以及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

(四)对规定交接班的毒、麻、剧、限药品及医疗器械、被服等当面交接清楚并签字。

(五)除每天集体交接班外,各班均需按时交接。接班者应提前10-15分钟到科室,清点应接物品,阅读交接班报告和护理记录单。交班者向接班者交清患者病情,并对危重、手术、小儿患者及新入院患者进行床头交接。未交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凡因交接不清所出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六)值班者在交班前除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外,需整理好所用物品,保持治疗室、护士站清洁,并为下一班做好必要的准备。

(七)交班内容

患者的心理情况、病情变化、当天或次日手术患者及特殊检查患者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当天患者的总数、新入院、出院、手术、分娩、病危、死亡、转科(院)等及急救药品器械、特殊治疗和特殊标本的留取等。

(八)交班方法

1、文字交接:每班书写护理记录单,进行交班。

2、床头交接:与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重点交接危重及大手术患者、老年患者、小儿患者及特殊心理状况的患者。

3、口头交接:一般患者采取口头交接。

六、查对制度

(一)处理医嘱、转抄服药卡、注射卡、护理单等时,必须认真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执行医嘱时应注明时间并签字。医嘱要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参加并签名。每次查对后进行登记,参与查对者签名。

(二)执行医嘱及各项处置时要做到“三查”、“八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

(三)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时医师可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时必须复诵一遍,确定无误后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开医嘱(不超过6小时)。

(四)输血: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输血前由两人按上述项目复查一遍。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12-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

(五)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瓶标签上的药名、失效期、批号和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摆药后须经两人查对后再执行。

(六)抽取各种血标本在注入容器前,应再次核对标签上的各项内容,确保无误。

(七)手术查对制度

1、六查十二对:

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时查(2)患者入手术间时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肤前查(5)开刀时查(6)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手术所用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数量是否符合。

2、手术取下标本,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无误后方可与病理检验单一并送检。

3、手术标本送检过程中各环节严格交接查对,并双方签字。

(八)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器械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器物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制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是否冲洗干净。

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湿度。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植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6、发放各类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

7、随时查供应室备用的各种诊疗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8、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要查对批批检验报告单,并进行抽样检查。

9、及时对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改进。

七、给药制度

(一)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二)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三)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有效期。

(四)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五)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六)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七)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八)治疗后所用的各种物品进行初步清理后,由中心供应室回收处理。口服药杯定期清洗消毒备用。

(九)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

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八、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部主任查房

1、护理部主任每日随时轮流巡回查房,查护士劳动纪律,无菌技术操作,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以重病护理、消毒隔离、服务态度等为主要内容,并记录查房结果。

2、每月进行专科护理大查房一次,有详细查房结果。

3、选择好疑难病例、危重患者或特殊病种进行查房。事先通知病房所查房内容,由病房护士长指定报告病例的护理人员进行准备,查房时要简单报告病史、诊断、护理问题、治疗护理措施等,查房完毕进行讨论,并及时修订护理计划。

4、每月按护理工作要求,进行分项查房,严格考核、评价,促使护理质量达标。

(二)科护士长查房

1、每日上午巡视病房,查病房秩序和护士岗位责任制执行情况。

2、每两周进行一次专科护理业务查房,方法同护理部主任查房的要求。

3、定期抽查护理表格书写情况和各种表格登记情况。

(三)护士长查房

1、护士长随时巡视病房,查各班护士职责执行情况、劳动纪律、无菌操作规程等执行情况。

2、每两周一次护理业务查房,典型病例或危重患者随时查房。并做好查房记录。

3、组织教学查房,有目的、有计划,根据教学要求,查典型病例,事先通知学员熟悉病历及患者情况,组织大家共同讨论,也可进行提问,由护士长做总结。

(四)参加医生查房:

病区护士长或责任护士每周参加主任或科室大查房,以便进一步了解病情和护理工作质量。

(五)有条件的医院,开展主任(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三级业务查房。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一)护理人员对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必须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

(二)健康教育方式

1、个体指导: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急救常识、妇幼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知识。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做具体指导。

2、集体讲解:门诊患者可利用候诊时间,住院患者根据作息时间。采取集中讲解、示范、模拟操作相结合及播放电视录象等形式进行。

3、文字宣传:以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健康教育处方、图画、诗歌等形式进行。

(三)对患者的卫生宣教要贯穿患者就医的全过程。

1、门诊患者在挂号、分诊、诊治等各环节均应有相应的卫生知识宣传。

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绍、诊治护理过程、出院指导内容中均应有卫生常识及防病知识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记录在健康教育登记表中,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责任护士及患者或家属签名。

十、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护理部定期检查考核。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

(三)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用后督促医师及时开处方补齐,每班交接并登记。

(四)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五)各种抢救器械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周清点两次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七)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

(八)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九)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用电安全。

(十)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十一、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内容包括:皮肤压疮、患者跌倒、导管滑脱、意外伤害、用错药、打错针等护理事件。

﹙二﹚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及当事人第一时间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不良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

﹙三﹚护士长及时组织人员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针对具体情况,组织科室有关人员开展讨论,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记录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后果、处理及防范措施,上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

﹙四﹚科室在组织调查护理不良事件过程中,应当专人保管相关病案和资料,任何人不得涂改、伪造、隐藏、丢失,违者按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五﹚一般不良事件发生后要求24小时内报告;重大不良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立即报告护理部及医教办。对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和个人有意隐瞒不报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十二、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一)为了更好地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地完成手术,手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文化程度等),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入路、各种检验结果,有无特殊感染、配血情况、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三)做好术前宣教工作:

1、向患者讲解有关的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水,勿化妆,去掉饰物、义齿、更换手术衣裤等。

2、介绍手术、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

3、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时注意事项等。

(四)访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护士态度要热情,主动自我介绍,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告知,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五)访视内容要认真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

十三、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一)病室护士长负责管理,护士长不在时由值班护士负责管理。各班护理人员均要按管理要求执行。

(二)医疗文件必须保持整洁,各种记录单应按病历排列顺序整理,不得撕毁、涂改或丢失。用后归原处。

(三)病人不得自行携带病历出科室,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只许携带病历摘要。

(四)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定时检查医疗文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五)出院患者的病历整理后由护士长总检查一次,风进入病案室后的病历不得再借 进行重新修改。

(六)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其病历须按规定装订,由病案室负责保管,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

(七)病室交班报告本,按要求记录,用完后妥善保存1年,以备查阅。

(八)标有医疗机构的病案本、单、册以及处方,各种检查申请报告单,证明文件等,只限于本单位使用,不得转卖、转让和出借,其他医疗机构不得冒用。

十四、护患沟通制度

为提高患者对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等全过程及其风险性的认识、增

加患 者的健康知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及广大护理人员的切身利益。确保护理安全,化解护患矛盾,更深层次提升护理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一、护患沟通时间:护患沟通贯穿于患者从门诊到住院、出院、出院后整个过程。

1、门诊设立服务咨询台、健康知识咨询台、投诉台。导诊人员负责接受患者咨询,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并行分诊、导诊等。

2、患者入院,由责任护士介绍病室人员、环境、医护人员等。

3、在整个住院过程中,护士在患者检查、治疗、护理、手术、处置等前、中、后均应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说明目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项等。并有针对性的做好饮食、卧位、药物、休息等方面的宣教,交待医药费用等情况。

4、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做好出院指导,向患者交代休息、饮食、功能锻炼、服药、病情观察、复查及其它注意事项。

5、接受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及电话咨询,负责对重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二、护患沟通方式

1、床旁沟通:了解患者的需要及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

2、分级沟通: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复杂程序及预后的好差,由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沟通,尤对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纠纷苗头的,要重点沟通。

3、集中沟通:召开患者及家属工休会议、征求意见并进行健康教育

讲课。

4、出院访视沟通。

三、护患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应明确沟通的重要性,学习沟通技巧,讲究语言的艺术修养,提高沟通的有效性,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真诚、耐心地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倾听,尽量让患者和家属宣泄和倾诉,对患者的病情尽可能做出准确解释。

2、沟通前要掌握患者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医疗费用情况及患者和家属的社会及心理状况。

3、沟通语言应通俗易懂、简单明确、避免过于专业化术语和医院常用省略句。

4、对有严格要求的注意事项,必须明确无误,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待清楚,绝不能含糊不清。

5、使用礼貌性的语言,尊重患者人格,使用安慰性的语言,语言讲究科学性、针对性。

6、对丧失语言能力的、需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治疗的、实施患者家属不配合或不理解的行为或一些特殊患者,应当采用书定形式进行沟通。

7、对诊断不明或疾病病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一护,护一护之间要求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护士长向家属进行解释,避免病人和家属产生不信任的疑虑心理。

十五、输血、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一)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当输液病人可疑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及时报告当值医师,积极配合对症治疗,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予药物处理,同时做好下列检查工作:

1、立即停止输液,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通知值班医生.2、配合值班医师,对症治疗、抢救。

3、留取标本及抽血化验。

4、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下药液、输液器及使用的注射器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用消毒巾、胶袋把输液瓶(袋)连输液器包好放冰箱保存,与药剂科检验科联系,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

5、上述各项均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24 h内上报护理部,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二)输血反应的报告处理制度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新的输液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通知值班医师,报告医务处、护理部,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启用新的滴管滴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①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② 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如怀疑细菌污染,除上述处理外,应做血液细菌培养。

③ 将血袋连输血管包好送血库做细菌学检验。④ 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十六、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卡片上做标记。

(二)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三)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

(四)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五)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

(六)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

负责回收。

(七)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八)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九)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十)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

(十一)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十二)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等执行相应部门的消毒隔离要求。

(十三)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关要求执行。

第四篇: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

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2、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二级控制和管理。

⑴科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3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的簿弱环节进行检查,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控制组,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2)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II级):由10—12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由各组组长具体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3、建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4、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观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5、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各科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6、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月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二、病房管理制度

1、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科主任积极协助,全体医护人员参加。

2、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开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4、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患者没有医生的医嘱不得随意窜床。

5、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着装。病房内不准吸烟,工作时间不聊天(不窜科室闲聊)、不闲坐、不做私事。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手机处于振动状态,原则上,工作时间不接私人电话。

6、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

7、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8、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1次,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9、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值班医生与护士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10、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11、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病房卫生间清洁、无味。

三、抢救工作制度

1、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2、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3、护士每日核对抢救物品,做好班班交接,护士长做好周周核对,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维修、定期消毒),“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消毒灭菌、及时补充)。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4、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护士紧密配合医生参加抢救。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病情采取应急措施,如:吸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通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6、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所有药品空安瓿须经两人核对,补开医嘱后方可丢弃。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7、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8、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护理原则

一、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二、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一)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随时可能发生病情。

(二)重症监护患者;(三)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四)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五)使用呼吸及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七)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三、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一)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二)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四)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四、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一)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五、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二)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分级护理要点

一、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二)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三)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四)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二、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嘱,准确测量24小时出入量;

(二)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三)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四)给予患者全面生活护理。

(五)患者卧位舒适,保持功能位。

(六)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履行相关告知制度。

(七)遵守床旁交接班制度。

(八)记录重症护理记录单。

三、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了解患者;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五)给予或帮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

(六)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并履行相关告知制度。

(七)根据病情记录重症护理记录单或一般护理记录单。

四、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每2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并履行相关告知制度。

(五)帮助或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

(六)实施安全护理措施;

(七)护理记录符合要求;

五、对三级护理患者的会包括以下要点:

(一)每3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察、了解患者反应;

(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专科护理和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并履行相关告知制度。

(五)护理安全宣教到位。

(六)指导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

(七)护理记录符合要求;

六、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

五、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1、护士必须实行24小时连续的轮班制,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医院规定的工作时数与护士长派班制度,不擅自调班,不得脱岗。

2、值班护士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十不”(不擅自离岗外出、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不带私人用物入工作场所、不在工作场所内吃东西、不做私事、不打瞌睡不闲聊、不开手机、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不接受患者馈赠、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

3、每班必须按时交接,接班者提前15分钟到岗,在接班者未到及未交接未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4、每天晨会集体交接班,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一般不超过15分钟,有夜班护士详细报告重危及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护理等有关事项,护士长可做必要的总结,扼要的布置当天的工作。

5、交班后,由护士长带领交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对危重患者、手术后患者、待产妇、分娩后、小儿患者以及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护士长应带领坚持带领护士早、晚床头交接班,要求做到“记录上要写清”、“口头要讲清”、“床头要看清”。

6、认真详细对患者实行逐个床头交接,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材、物品交代不清和患者不在病房时须立即查问。对规定交接班的毒、麻、剧、限药及医疗器械、被服等当面交接清楚并签字。接班时发现的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

7、值班者下班前应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文字记录,如有进修护士书写时,带教护士或护士长要负责审阅并签名。

8、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工作,需整理好所用物品,保持治疗室、护士站清洁,为下一班做好必要的准备。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代,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

9、掌握病室动态及患者的病情与心理状态,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准确、及时地完成。

10、严格执行“十不交接”:衣着穿戴不整不交接;危重患者抢救时不交接;患者出、入院或转科、死亡未处理好不交接;医嘱未处理完不交接;床边处置未做好不交接;药品、物品、麻醉药品数目不清时不交接;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未为下一班工作做好准备不交接;护理记录未写完不交接;输液、输血、各种引流不通畅、皮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不交接。

11、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区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制度落实的情况。

12、交班前检查本班工作完成情况,巡视病房,了解医嘱执行情况和病人的病情,并做好交班前的准备。交班报告在交班前1小时开始书写,内容及格式按统一规定。

13、交接班的内容:

(1)病室患者的动态:当天住院人总人数、出院、转科、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危重病人、抢救病人、大手术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置、病情变化及思想情绪波动的病人。

(2)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各项处置完成情况以及尚待继续完成的各项工作。

(3)重症和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基础护理完成情况,检查皮肤情况,各种管道的护理,术后患者病情及伤口情况等。查看昏迷、瘫痪等危重病人有无压疮的发生及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对于特级、一级护理的病人实行交接者双签字。

14、交接班方法:

1、集体早交班(不超过15分钟)、2、文字交接:每班书写护理记录单,进行交班。

3、床头交接:与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重点交接新入院、危重及大手术患者、老年患者、小儿患者及特殊心理状况的患者。

4、口头交接:一般患者采取口头交接。

六、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必须经2人认真核对并签字后方可执行。

2、医嘱要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当日白班医嘱由主班护士与治疗班护士核对,夜班护士核对白班末核对的医嘱,夜班医嘱由次日主班护士核对,核对后签名,每周由护士长组织总查对,并有登记和签名。

3、医嘱“五不执行”:口头医嘱不执行(除抢救外)、医嘱不全不执行、有疑问医嘱不执行、用药剂量方法不准不执行、自备药物无医嘱不执行。

4、一般情况下护士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病人时如执行口头医嘱,要严格执行“讲、重、查”三条规定,以免忙中出错。(1)讲:要求医生讲清楚;

(2)重:护士要向医生复诵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再执行;

(3)查:与医生共同查对药物后方可应用,保留用过的安瓶,必须经在场的2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弃去。

(4)抢救患者结束后,督促医生按执行时间及时补写医嘱。不超过6小时。

(二)用药查对制度:

1、严格遵守“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批号。一注意: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2、备药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3、摆药后必须经他人核对无误并签字后再执行。

4、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需做皮试的药物,待皮试阴性后,方可抄治疗卡,如皮试阳性或缺药,应及时记录,并尽快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取消或更改医嘱。

5、使用毒、麻、限、剧药品时应反复核对,使用后保留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6、用药过程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询,确认无误,再向病人解释清楚后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

1、抽血型交叉必须由二人核对并签全名。采血时不要同时采集两个人的血标本,以免发生混淆。

2、取血时必须凭输血记录单与输血科人员共同做好“三查”“八对” 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血量。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

3、输血前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如果是再次输血,要查对受血者的第一次交叉合血单的血型记录),并在医嘱单、交叉合血单、输血单上签全名。

4、输血前须经二人携带病例到病人床边,再次进行“三查”“八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5、输血过程中注意输血反应、输血完毕应保留血瓶(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将血

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例保存。

6、抽取各种血标本在注入容器、应再次查对标签上的各项内容,确保无误。

(四)、换床查对制度

1、根据病情及床位实际情况由主管医师开具临床医嘱。

2、护士执行换床医嘱应更改相关项目:一览表上的卡片、电脑上的床号、病历夹、床头卡、药卡及相关医疗文件上的床号。

3、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严格病情交接班,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换床后的分管护士及各种注意事项。

4、由另一名护士查对床号处理情况。

(五)、手术查对制度

1、六查十二对:

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时查(2)患者入手术间时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肤前查(5)开刀时查(6)关闭体腔前后查。

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手术所用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数量是否符合。

2、术前严格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术前用药、病历、患者禁食水情况,语言、听力障碍、神志不清患者及婴幼儿、进入手术室前,需与患者家属核对并签名。

3、手术患者均要使用“腕带”作为识别的依据之一(患者、通知单、病历、腕带四

者一致)。

4、实行术前常规停顿1分钟,开皮前由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再次核对以上内

容,无误后开始手术。

5、进行体腔或深部手术时,要在术前、缝合前、缝合后经两人核对所使用的敷料和

器械数,手术中有多个体腔脏器打开时,每关闭一个体腔脏器清点一次。有腔脏器关闭前同样需要清点物品然后关闭。手术用物不清或手术前清点不符合时,不能缝合体腔,寻找原因或做必要的检查,无误后记录并签名。

6、手术取下标本经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检查核对后进行登记、签名、与病理单一并送

病理科。标本送检过程中各环节严格交接查对,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

7、使用手术包前要检查名称、灭菌效果、有效期,无菌物品要严格查对包内、包外灭菌指示卡、评价灭菌效果,达到标准方可使用。

8、巡回护士应正确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

(五)、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器械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器物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制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是否冲洗干净。

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清洁度、湿度。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时查温度、压力、时间,6、灭菌后:查灭菌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符合要求方可使用。植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7、发放各类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灭菌效果)等。

8、随时查供应室备用的各种诊疗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9、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要查对批批检验报告单,并进行抽样检查。

10、在回收与发放过程中做好记录。

11、经常与有关科室及时沟通,及时对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改进。

七、给药制度

1、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2、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3、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批号。

4、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6、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7、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8、治疗后所用的各种物品进行初步清理后,由中心供应室回收处理。口服药杯定期清洗消毒备用。

9、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八、护理查房制度

一、目的

1、通过护理查房,能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护理工作中疑难问题,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护理水平。

2、通过查房能够提高护士以上人员的组织及业务能力,并能充分发挥护理工作指挥系统的领导作用。

3、通过护理查房,能使护理理论联系实际,调动护理人员钻研业务的积极性,进一提高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内容与方法

1、分级护理行政查房和业务查房(包括教学)

(1)护理行政查房:重点病房管理,岗位责任制,护理规章制度以及上次查房时所提出问题的改进措施。

(2)业务查房(教学查房):检查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常规执行情况,结合护理工作中某一个技术操作进行讨论与示范,也可选择重症护理内容多的病历进行讨论。

2、查房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每次查房重点突出,解决护理上的实际问题。

3、护理部主任查房

(1)护理部主任随时巡回查房,查护士劳动纪律,无菌操作技术,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以重病护理、消毒隔离、服务态度等为主要内容,并记录查房结果。(2)每季度进行专科会专科护理大查房一次,有详细查房结果。

(3)选择好疑难病例、危重患者或特殊病种进行查房。事先通知病房所查房内容,由病房护士长指定报告病例的护理人员进行准备,查房时要简单报告病史、诊断、护理问题、治疗护理措施等,查房完毕进行讨论,并及时修订护理计划。

(4)每月按护理工作要求,进行分项查房,严格考核、评价、促使护理质量达标。

4、护士长查房

(1)护士长随时巡视查房,查各班护士职责执行情况、劳动纪律、无菌操作规程等执行情况。

(2)每月一次护理业务查房,典型病例或危重患者随时查房,并做好查房记录。(3)护士长每周一次行政查房,查各项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

(4)组织教学查房,有目的、有计划,根据教学要求,查典型病例,事先通知学员熟悉病历及患者情况,组织大家共同讨论,也可进行提问,由护士长做总结。

5、参加医生查房:

护士长或责任护士每周参加主任或科室大查房,以便进一步了解病情和护理工作质量。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㈠、护理人员对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必须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㈡、健康教育方式

1、个体指导: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急救常识、妇幼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知识。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做具体指导。

2、集体讲解:门诊患者可利用候诊时间,住院患者根据作息时间。采取集中讲解、示范、模拟操作相结合及播放电视录像等形式进行。

3、文字宣传:以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健康教育处方、图画、诗歌等形式进行 ㈢、对患者的卫生宣教要贯穿患者就医的全过程。

1、门诊患者在挂号、分诊、诊治等各个环节均应有相应的卫生知识宣传。

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绍、诊治护理过程、出院指导内容中均应有卫生常识及防病知识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记录在健康教育登记表中,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责任护士及患者或家属签名。

十、护理会诊制度

1、凡属复杂、疑难或跨科室和专业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操作技术,均可申请护理会诊。

2、会诊分为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院内会诊、院外会诊。

3、科内会诊由护士长组织,院内会诊和院外会诊由护理部组织。

4、会诊人员:具有会诊资格的人员有专项护理会诊组成员和临床经验丰富并具有专科特长的护理人员。

5、科内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或主管护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啊,并进行总结。责任护士负责汇总会诊意见。

6、申请科间会诊、院内会诊必须经过科内会诊,在由要求会诊科室的责任护士提出,护士

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被邀请科室。被邀请科室接到通知后应安排主管护师以上人员前往会诊应在24小时内到达(急诊会诊者应在十分钟内到达),不能按时参加会诊人员、纳入被邀请科室质控(扣个人分),会诊内容在护理记录上有所体现,(在护理记录中记录科室参加会诊的人员,会诊意见、拟邀请科室人员、会诊目的),并书写会诊记录。科间会诊时责任护士应事先准备好各项资料,由护士长负责接待被邀请的人员共同探讨疾病的护理及下步护理措施。参加会诊人员原则上应由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或由被邀请科室护士长指派人员承担。

7、集体会诊者,由护理部组织,申请科室主管护士责任介绍患者的病情,并认真记录会诊意见。

8、病人出院后会诊单送护理部备案。

9、会诊申请单的填写及会诊记录的书写:

1)会诊单由申请科室书写,简要说明患者病情及护理情况、申请会诊的目的、申请护师签名等。

2)科内会诊由责任护士负责记录会诊内容及会诊意见,护士长签字确认。

3)科间会诊由会诊科室的主管护师书写会诊意见,包括会诊时间、会诊内容、会诊结论及下一步措施,并请会诊人员签字。

10、督促检查:护理部将不定期抽查各科室组织会诊的情况,对工作开展好的科室,护理部予以表扬,将每次检查结果分别纳入护理工作质控,并与季度考核挂钩。

十一、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卡片上做标记。

2、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3、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

4、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5、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

6、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

7、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8、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9、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10、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

11、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12、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ICU、CCU、NICU等)、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口腔科、透析室等执行相应部门的消毒隔离要求。

13、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关要求执行。

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护理部定期检查考核。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两次并登记签名。

3、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管理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用后督促医师及时开处方补齐,每班交接并登记。

4、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5、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周清点两次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6、供应室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方可发放。

7、对所发生的护理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

8、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对于有异常心理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对意识不清和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患者,加强安全保护,严防摔伤、烫伤、压伤等各种意外事故发生。

9、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10、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预案。

11、每月进行一次质量与安全分析,对本月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提出整改与防范措施并及时落实。

十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1、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登记差错事故的发生经过、原因、后果等,并及时上报护理部,严重的缺陷、事故要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及院长办公室。

2、发生差错、事故后,要采取积极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发生严重缺陷、事故后,相关的各种记录、检查报告及药品器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采用涂改、销毁、藏匿、转移等方式来改变其原貌,患者标本保留,以备鉴定,有意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刑事责任)护士长应及时调查,组织科室有关人员讨论,进行原因分析和定性。总结经验教训并详细记录。

3、对于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和个人,有意隐瞒不报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4、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5、各科室每月组织护士召开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会,并向护理部提交缺陷、事故报表。

6、凡实习进修人员发生缺陷、事故或指使陪人、陪护工、卫生员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技术操作而发生的缺陷事故,均由带教人及指使人承担责任。

7、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或技术水平导致的护理工作缺陷,引起患者或家属不满,以书面或口头汇报方式反应到护理部或有关部门转回护理部的意见,均为护理投诉。

8、护理部设专人接待护理投诉,认真倾听投诉者意见,使患者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耐心安抚投诉者,并做好投诉记录。

9、接待投诉人员要做到耐心细致,认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避免引发新的冲突。

10、护理部设有护理投诉专项记录本,记录投诉事件的发生经过、原因、分析、处理结果及整改措施。

11、护理部每月在全院护士长会上总结、分析并制定相应措施,对全年无投诉的科室给予表扬或奖励。

十四、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1、为了更好地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地完成手术,手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文化程度等),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入路、各种检验结果;有无特殊感染、配血情况、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2、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3、做好术前宣教工作:

⑴ 向患者讲解有关的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水,勿化妆,去掉饰物、义齿、更换手术衣裤等。

⑵ 介绍手术、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⑶ 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时注意事项等。

4、访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护士态度要热情,主动自我介绍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告知,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5、访视内容要认真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

十五、护理文书书写与管理制度

(一)书写

1、护理人员严格执行《黑龙江省病历书写规范》。

2、各种记录符合标准要求及检查细则要求。

3、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项目齐全,字迹清晰、工整、无错别字,用医学术语。

4、书写要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对病人负责,能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

(二)监督

1、护士长负责管理,护士长不在时由值班护士负责管理。各班护理人员均要按管理要求执行。

2、医疗文件必须保持整洁,各种记录单应按病历排列顺序整理,不得撕毁、涂改或丢失。用后归还原处。

3、病人不得自行携带病历出科室,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只许携带病历摘要。

4、护理部每月组织护士长或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监督小组将对各护理单元进行质控检查,每月抽查,每季度全面查,并有记录,评价,分析和反馈措施。(随机提问在班护士的有关基础知识)

5、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反馈给科护士长,科室做好记录并提出改进措施上报护理部。

6、出院患者的病历经整理后由护士长和科质控员总检查一次,凡进入病案室后的病历不得再借出进行重新修改。

7、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其病历须按规定装订,由病案室负责保管,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

8、病室交班报告本,按要求记录,用完后妥善保存1年,以备查阅。

9、标有医疗机构的病案本、单、册以及处方,各种检查申请报告单,证明文件等,只限于本单位使用,不得转卖、转让和出借。其他医疗机构不得冒用。

十六、护理病历讨论制度

1、目标

以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为了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以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

2、适应范围

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疑难、复杂问题,危重病人护理,急救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特大、复杂手术病人的手术期护理。

3、要求

(1)各科必须严格执行病历讨论制度。

(2)科内讨论时由护士长主持,并确定讨论时间,由护理部组织相应科室的护理专家参加。并有记录可查。

(3)院内讨论时由护士长提出申请,并确定讨论时间,由护理部组织相应科室的护理专家参加。由病人所在科室护士长组织。(4)急诊护理病例讨论应在24小时内完成。

(5)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应参与科内对疑难、重症、复杂手术病人的术前讨论及死亡病历讨论,做好完整讨论记录。护理病例讨论时,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负责,由护士长主持,责任护士详细介绍病人的情况、已采取的护理措施、目前存在的问题等,参与护理病例讨论人员在给病人做完护理体查后,针对病人的情况对已实施的护理措施加以评价,对需解决的问题用科学的护理理论予以解释并提出意见、建议、需要注意的事情以及经验教训等。对产生医疗差错纠纷的病例,护士长应组织科内护理人员进行重点环节讨论,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做好记录。

(6)各科室至少每个月进行护理病例讨论一次。

(7)护理部定期检查落实情况,检查结果与科室护理质量挂钩。

第五篇: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范文模版]

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二)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二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Ⅰ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组。

2、科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控制组,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3、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Ⅲ级):由8-10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科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科主任积极协助,全体医护人员参与。

(二)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主管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三)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四)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五)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着装。病房内不准吸烟,工作时间不聊天、不闲坐、不做私事。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则上,工作时间不接私人电话。

(六)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

(七)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八)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九)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值班医生与护士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十)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十一)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病房卫生间清洁、无味。

三、抢救工作制度

(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二)抢救时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三)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参加抢救人员必须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六)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七)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八)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特级护理:

(一)使用对象: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一级护理:

(一)使用对象: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二级护理

(一)使用对象: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级护理:

(一)使用对象: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五、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一)病房护士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值班人员履行各班职责护理患者。

(二)每天晨会集体交接班,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一般不超 过15分钟。由夜班护士详细报告重危及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护理等有关事项,护士长根据报告作必要的总结,扼要的布置当天的工作。

(三)交班后,由护士长带领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对危重患者、手术后患者、待产妇、分娩后、小儿患者以及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

(四)对规定交接班的毒、麻、剧、限药品及医疗器械、被服等当面交接清楚并签字。

(五)除每天集体交接班外,各班均需按时交接。接班者应提前10-15分钟到科室,清点应接物品,阅读交接班报告和护理记录单。交班者向接班者交清患者病情,并对危重、手术、小儿患者及新入院患者进行床头交接。未交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凡因交接不清所出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六)值班者在交班前除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外,需整理好所用物品,保持治疗室、护士站清洁,并为下一班做好必要的准备。

(七)交班内容

患者的心理情况、病情变化、当天或次日手术患者及特殊检查患者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当天患者的总数、新入院、出院、手术、分娩、病危、死亡、转科(院)等及急救药品器械、特殊治疗和特殊标本的留取等。

(八)交班方法

1、文字交接:每班书写护理记录单,进行交班。

2、床头交接:与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重点交接危重及大手术患者、老年患者、小儿患者及特殊心理状况的患者。

3、口头交接:一般患者采取口头交接。

六、查对制度

(一)处理医嘱、转抄服药卡、注射卡、护理单等时,必须认真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执行医嘱时应注明时间并签字。医嘱要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参加并签名。每次查对后进行登记,参与查对者签名。

(二)执行医嘱及各项处置时要做到“三查”、“八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

(三)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时医师可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时必须复诵一遍,确定无误后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开医嘱(不超过6小时)。

(四)输血: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输血前由两人按上述项目复查一遍。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12-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

(五)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瓶标签上的药名、失效期、批号和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摆药后须经两人查对后再执行。

(六)抽取各种血标本在注入容器前,应再次核对标签上的各项内容,确保无误。

(七)手术查对制度

1、六查十二对: 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时查(2)患者入手术间时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肤前查(5)开刀时查(6)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手术所用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数量是否符合。

2、手术取下标本,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无误后方可与病理检验单一并送检。

3、手术标本送检过程中各环节严格交接查对,并双方签字。

(八)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器械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器物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制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是否冲洗干净。

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湿度。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植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6、发放各类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

7、随时查供应室备用的各种诊疗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8、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要查对批批检验报告单,并进行抽样检查。

9、及时对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改进。

七、给药制度

(一)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二)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三)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有效期。

(四)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五)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六)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七)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八)治疗后所用的各种物品进行初步清理后,由中心供应室回收处理。口服药杯定期清洗消毒备用。

(九)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八、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部主任查房

1、护理部主任每日随时轮流巡回查房,查护士劳动纪律,无菌技术操作,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以重病护理、消毒隔离、服务态度等为主要内容,并记录查房结果。

2、每月进行专科护理大查房一次,有详细查房结果。

3、选择好疑难病例、危重患者或特殊病种进行查房。事先通知病房所查房内容,由病房护士长指定报告病例的护理人员进行准备,查房时要简单报告病史、诊断、护理问题、治疗护理措施等,查房完毕进行讨论,并及时修订护理计划。

4、每月按护理工作要求,进行分项查房,严格考核、评价,促使护理质量达标。

(二)科护士长查房

1、每日上午巡视病房,查病房秩序和护士岗位责任制执行情况。

2、每两周进行一次专科护理业务查房,方法同护理部主任查房的要求。

3、定期抽查护理表格书写情况和各种表格登记情况。

(三)护士长查房

1、护士长随时巡视病房,查各班护士职责执行情况、劳动纪律、无菌操作规程等执行情况。

2、每两周一次护理业务查房,典型病例或危重患者随时查房。并做好查房记录。

3、组织教学查房,有目的、有计划,根据教学要求,查典型病例,事先通知学员熟悉病历及患者情况,组织大家共同讨论,也可进行提问,由护士长做总结。

(四)参加医生查房: 病区护士长或责任护士每周参加主任或科室大查房,以便进一步了解病情和护理工作质量。

(五)有条件的医院,开展主任(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三级业务查房。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一)护理人员对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必须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

(二)健康教育方式

1、个体指导: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急救常识、妇幼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知识。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做具体指导。

2、集体讲解:门诊患者可利用候诊时间,住院患者根据作息时间。采取集中讲解、示范、模拟操作相结合及播放电视录象等形式进行。

3、文字宣传:以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健康教育处方、图画、诗歌等形式进行。

(三)对患者的卫生宣教要贯穿患者就医的全过程。

1、门诊患者在挂号、分诊、诊治等各环节均应有相应的卫生知识宣传。

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绍、诊治护理过程、出院指导内容中均应有卫生常识及防病知识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记录在健康教育登记表中,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责任护士及患者或家属签名。

十、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护理部定期检查考核。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

(三)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用后督促医师及时开处方补齐,每班交接并登记。

(四)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五)各种抢救器械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周清点两次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七)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

(八)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九)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用电安全。

(十)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十一、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建立不良事件报告登记本和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内容包括:皮肤压疮、患者跌倒、导管滑脱、意外伤害、用错药、打错针等护理事件。﹙二﹚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后,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及当事人第一时间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抚工作,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不良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三﹚护士长及时组织人员对不良事件进行调查,针对具体情况,组织科室有关人员开展讨论,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登记表》,记录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后果、处理及防范措施,上报科护士长和护理部。

﹙四﹚科室在组织调查护理不良事件过程中,应当专人保管相关病案和资料,任何人不得涂改、伪造、隐藏、丢失,违者按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五﹚一般不良事件发生后要求24小时内报告;重大不良事件,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的同时立即报告护理部及医教办。对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和个人有意隐瞒不报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十二、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一)为了更好地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地完成手术,手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文化程度等),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入路、各种检验结果,有无特殊感染、配血情况、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三)做好术前宣教工作:

1、向患者讲解有关的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水,勿化妆,去掉饰物、义齿、更换手术衣裤等。

2、介绍手术、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

3、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时注意事项等。

(四)访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护士态度要热情,主动自我介绍,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告知,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五)访视内容要认真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

十三、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一)病室护士长负责管理,护士长不在时由值班护士负责管理。各班护理人员均要按管理要求执行。

(二)医疗文件必须保持整洁,各种记录单应按病历排列顺序整理,不得撕毁、涂改或丢失。用后归原处。

(三)病人不得自行携带病历出科室,外出会诊或转院时,只许携带病历摘要。

(四)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定时检查医疗文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五)出院患者的病历整理后由护士长总检查一次,风进入病案室后的病历不得再借 进行重新修改。

(六)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其病历须按规定装订,由病案室负责保管,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

(七)病室交班报告本,按要求记录,用完后妥善保存1年,以备查阅。

(八)标有医疗机构的病案本、单、册以及处方,各种检查申请报告单,证明文件等,只限于本单位使用,不得转卖、转让和出借,其他医疗机构不得冒用。

十四、护患沟通制度

为提高患者对疾病诊断、治疗、护理等全过程及其风险性的认识、增加患 者的健康知识、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及广大护理人员的切身利益。确保护理安全,化解护患矛盾,更深层次提升护理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一、护患沟通时间:护患沟通贯穿于患者从门诊到住院、出院、出院后整个过程。

1、门诊设立服务咨询台、健康知识咨询台、投诉台。导诊人员负责接受患者咨询,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并行分诊、导诊等。

2、患者入院,由责任护士介绍病室人员、环境、医护人员等。

3、在整个住院过程中,护士在患者检查、治疗、护理、手术、处置等前、中、后均应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说明目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项等。并有针对性的做好饮食、卧位、药物、休息等方面的宣教,交待医药费用等情况。

4、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做好出院指导,向患者交代休息、饮食、功能锻炼、服药、病情观察、复查及其它注意事项。

5、接受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及电话咨询,负责对重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二、护患沟通方式

1、床旁沟通:了解患者的需要及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

2、分级沟通: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复杂程序及预后的好差,由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沟通,尤对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纠纷苗头的,要重点沟通。

3、集中沟通:召开患者及家属工休会议、征求意见并进行健康教育讲课。

4、出院访视沟通。

三、护患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应明确沟通的重要性,学习沟通技巧,讲究语言的艺术修养,提高沟通的有效性,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真诚、耐心地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倾听,尽量让患者和家属宣泄和倾诉,对患者的病情尽可能做出准确解释。

2、沟通前要掌握患者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医疗费用情况及患者和家属的社会及心理状况。

3、沟通语言应通俗易懂、简单明确、避免过于专业化术语和医院常用省略句。

4、对有严格要求的注意事项,必须明确无误,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待清楚,绝不能含糊不清。

5、使用礼貌性的语言,尊重患者人格,使用安慰性的语言,语言讲究科学性、针对性。

6、对丧失语言能力的、需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治疗的、实施患者家属不配合或不理解的行为或一些特殊患者,应当采用书定形式进行沟通。

7、对诊断不明或疾病病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一护,护一护之间要求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护士长向家属进行解释,避免病人和家属产生不信任的疑虑心理。

十五、输血、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一)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当输液病人可疑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及时报告当值医师,积极配合对症治疗,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予药物处理,同时做好下列检查工作:

1、立即停止输液,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通知值班医生.2、配合值班医师,对症治疗、抢救。

3、留取标本及抽血化验。

4、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下药液、输液器及使用的注射器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用消毒巾、胶袋把输液瓶(袋)连输液器包好放冰箱保存,与药剂科检验科联系,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

5、上述各项均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24 h内上报护理部,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二)输血反应的报告处理制度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新的输液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通知值班医师,报告医务处、护理部,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启用新的滴管滴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①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② 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如怀疑细菌污染,除上述处理外,应做血液细菌培养。

③ 将血袋连输血管包好送血库做细菌学检验。④ 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十六、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卡片上做标记。

(二)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三)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

(四)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五)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

(六)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

(七)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八)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九)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十)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

(十一)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十二)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等执行相应部门的消毒隔离要求。

(十三)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关要求执行。

下载十六项核心制度2017.4.1[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六项核心制度2017.4.1[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本站推荐]

    十一项护理核心制度 一、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护理级别由医生以医嘱的形式下达。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1、特级护理 ⑴......

    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范文模版)

    邹城市中医院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 2017年1月 1 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三、抢救工作制度 四、分级护理制度 五、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十六项核心制度名称

    十六项核心制度名称: 1、首诊负责制度 2、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4、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5、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6、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7、会诊制度 8、查对制度 9......

    十六项医疗核心制度

    十六项医疗核心制度(医院版) 首诊负责制度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术前讨论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手术分级及分类管理与审......

    护理十六项核心制度范文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三、抢救工作制度 四、分级护理制度 五、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六、查对制度 七、给药制度 八、护理查房制度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十六项护理核心制度(合集五篇)

    大塘卫生院护理核心制度目录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病房管理制度三、抢救工作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护理交接班制度六、查对制度七、给药制度八、护理查房制度九、患......

    护士十六项核心制度5篇

    护士十六项核心制度 手术室 目录 1.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 病房管理制度 3. 抢救工作制度 4. 分级护理制度 5. 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6. 查对制度 7. 给药制度 8. 护理查房制......

    医院十六项核心制度-2

    首诊负责制度 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