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安全生产法》集中学习宣讲提纲
新《安全生产法》集中学习宣讲提纲
(2014年12月3日)
新《安法》于12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安全生产领域的大事,也是强化依法治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事。我们必须以新《安法》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宣传贯彻落实力度,掀起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热潮,大力推进依法治安,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下面,我就新《安全生产法》学习贯彻,讲三点意见:
一、新《安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于201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安法》的发布实施,对于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坚持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建立健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强化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安全监管职责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追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大意
— 1 — 义。具体讲,主要体现在“五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当前,我国部分高危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就白沟的情况看,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监管任务繁重,突出表现是高危行业集中、高危企业多,重点行业安全隐患多、危险程度高,大部分高危企业规模小,安全条件差,小化工、小作坊、小经营场点等大量存在,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严重,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多,技能素质低。新《安法》针对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状况,对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监管等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这对于固本培源、强化基础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是有利于圆满完成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新目标、新任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安全保障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部分社会公众安全素质不够高,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还有待增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期望不断提高,广大从业人员“体面劳动”观念不断增强,对加强安全监管、改善作业环境、保障职业安全健康权益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安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任务、方针进行了明确和重申,这必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上新台阶,圆满完成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任务。
三是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指示、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中央 — 2 — 领导同志多次就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指示,强调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不能踩的“红线”;要深刻吸取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教训,筑牢科学管理的安全防线;安全生产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监管执法和应急处臵能力;要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健全各项制度,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对安全隐患实行“零容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新《安法》认真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将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变成了法律意志,这对于做好新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二、《安全生产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这次《安全生产法》修改范围之广泛、内容之多、力度之大,在我国法律修改史上都是空前的。新《安全生产法》共7章、114条,与原法相比,增加了17个条文、修改了57个条文,分别占到原法97个条文的18%、59%。新《安法》突出了以下特点:
(一)明确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
以人为本、安全发展是新《安法》的灵魂。新《安法》在第三条开宗明义地指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以人为本既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立足点,也是价值观;安
— 3 — 全发展,则是贯彻新《安法》的核心价值。
(二)全面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企业是关键。为此,新《安法》用大量篇幅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作出规定,重要的有以下几条:
1、明确了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职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是主要承载者。新《安法》第十八条规定了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7条职责: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其中第3条“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是这次修订法律新增加的。各位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一定要对照这7条,认真抓好落实。
2、要求做好发包、出租环节的安全管理。新《安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 — 4 — 整改。
对不重视发包、出租环节安全管理的行为,新《安法》也作出规定,第一百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要求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新《安法》第二十条规定: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后制定。
当前安全生产强制经济政策主要有: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涉及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烟花爆竹、机械制造。以及工伤保险制度、所得税抵免制度等。我们要按照新《安法》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这些制度。
4、做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
— 5 — 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新《安法》第三十八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对落实不到位的,第九十四条、九十八条规定了处罚措施。
5、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新《安法》对此有一些新的规定和要求。第二十五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该条还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接收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学生实习的,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学校应当协助生产经营单位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6、企业要依法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新《安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使用、储存单位,应当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一百人的,应当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 — 6 — 人员在一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同时,新《安法》还明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为保障管理人员的权益,新《安法》还确立了高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任免告知制度。第二十三条第四款要求: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7、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新《安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这是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要求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意味着标准化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推行,具有强制性。
8、企业要加强危险作业的现场管理。目前,许多事故都发生在危险作业现场,这些危险作业包括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断路作业、破土作业、吊装作业、盲板抽堵等。新《安法》第四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企业如不遵守以上规定,将按第九十八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9、明确不能拒绝、阻碍依法监督检查。新《安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拒绝、阻碍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与此相关的法律有《治安管理处罚法》,其第五十条规定,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企业要认真学习这些规定,依法表达自己的诉求,不能有过激行为。
另外,新《安法》还要求企业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高危企业要有注册安全工程师等,对这些要求,各企事业单位要一并认真落实。
(三)强化了安全生产监管措施。
新《安法》针对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强化了政府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可以采取的行政措施,主要有三点:
1、必要时可以停电、停供火工品。新《安法》第六十七条 — 8 — 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通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2、可以实行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新《安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物品的作业场所予以查封,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3、对严重违法行为要向社会公告。新《安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当前,我省正在立安全生产诚信管理体系,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河北省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办法(试行)》(冀政办函﹝2014)38号),各企业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相关要求,避免给企业信誉以及生产经营造成不必要的
— 9 — 损失。
(四)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这是新《安法》的一个显著特点。长期以来,我国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体系存在权责失衡、责罚不均、力度偏低等问题。新《安法》大大提高了个人担责、事前违法责任、事后民事责任的处罚力度。突出有以下几点:
1、明确企业委托服务后仍需负责安全生产责任。新《安法》第十三条规定: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生产经营单位委托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2、企业负责人不履职要承担责任。新《安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给予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照前款规定受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五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3、企业发生事故后要承担责任。新《安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还要给予经济处罚,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处罚力度大大提高(此前最高处罚500万元)。
4、将整改优先改为直接处罚。新《安法》规定,对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有关部门可以在责令企业改正的同时,给予行政处罚。这就要求企业主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认真搞好自查自纠,不要被动的等着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否则,企业将受到经济处罚。
5、违反《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新《安法》的大部分条款都规定,企业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罪名主要有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消防责任事故罪以及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等。如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
— 11 — 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是指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对这些规定,各企业要高度重视。
三、加大宣贯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学法、知法、用法、守法的浓厚氛围
新《安法》的贯彻实施时间紧,任务重。各监管部门和广大企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宣贯贯彻落实新《安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抓好新《安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
一是广大企事业单位要全员学习新《安法》,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各企事业单位要组织各类从业人员通读新《安法》和有关法规,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实效,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宣教活动,做到学法全覆盖、知法无遗漏、用法没折扣、守法不违法,让安全第一的种子深深地埋入企业和每位员工的心灵深入。每个企业、每个人都要树立法治信仰,成为法治的忠实崇拜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保证安全投入 — 12 — 到位、安全培训到位、隐患查改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和应急救援到位。
二是抓好岁末年初和明年安全生产工作。要按照新《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在认真谋划明年工作的同时,高度关注年前年后工作,务必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盯住各重点部位,仔细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事故。要按照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当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特别要高度关注“2.28魔咒”现象,认真研究每年春节后重大事故易发多发现象,综合分析,找准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确保春节、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新《安法》的贯彻实施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新《安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抓好法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通过学好新《安法》,用好新《安法》,充分运用法律手段,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和实效。
第二篇:20141206《安全生产法》宣讲提纲
《安全生产法》宣讲提纲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新安法)共7章、114条。与原法相比,新安法共增加了17条,修改了57条,分别占到原法97个条文的18%、59%。此次修法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切实解决安全生产的“摆位”问题。二是加大政府监管和部门执法力度。三是强化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解决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用发挥,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问题;四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加重对违法行为特别是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着力解决“重典治乱”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强化了安全生产的“摆位”问题(2个明确、1个完善)1.明确了安全生产法的目的。
修改前的《安全生产法》规定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促进经济发展”,而新安法则修改为“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意味着安全生产的目的不仅包括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包括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安全生产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更多地体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突出了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安全生产法是一部社会法的属性,同时,也是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安全生产法律。(第一条)2.明确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
新安法第三条增加了“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的规定。总书记多次强调“安全生产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不能要带血的GDP”等等。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同时把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由之前的政策性要求上升为法律强制规定,成为全国人民的意志,对于坚守红线意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条)
3.完善了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
新安法第三条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12字方针”,与原法相比,增加了“综合治理”,这是多年安全生产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一方针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安全第一”要求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防范于未然,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治理”讲的是工作方法,因为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政府、社会等多个方面,必须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治的、科技的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从责任、制度、培训等多方面着力,通过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只有采取综合治理,才能实现人、机、物、环境的统一,实现本质安全,正真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
新安法根据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即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其中,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是根本,职工参与是基础,政府监管是关键,行业自律是发展方向,社会监督是实现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保障。构建五位一体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是新安法在体制机制上的重大创新,也是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的框架。(第三条)
二、强化了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1个建立,3个增加,3个完善)
1.建立了安全生产协调机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情况问题复杂。如整顿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抢救组织工作及事故调查处理问题等等,仅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自身还难以解决。许多问题都需要由政府出面,统筹协调,依法解决。为此,新安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这一规定实际上明确了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的职责。(第八条第二款)2.增加了安全生产规划的规定。
安全生产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考虑安全生产的需要。新安法第八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和城乡建设密切相关,“11.22”青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教训表明,安全生产规划与城乡规划不衔接,问题突出,必将留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因此,新安法规定,安全生产规划应当与城乡规划相衔接。该条修改的目的是通过安全生产规划,明确安全生产长远目标、工作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把安全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同步推进,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融合,推动政府和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第八条)
3.增加了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规定。
乡镇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最基层,大量高危企业集中,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法律支撑,乡镇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有责无权”。同时,为深刻吸取江苏昆山开发区“8.2”粉尘爆炸事故教训,针对各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安全监管体制不顺、监管人员配备不足、事故隐患集中、事故多发等突出问题,新安法第八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第八条第三款)
4.增加了应急能力建设和救援的规定。
应急救援是防范安全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事故应急救援,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新安法第七十六条、七十七条将多年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保障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上升为法律规定:一是明确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鼓励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二是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三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第七十六条、第七十七条)
5.完善了现场应急救援的规定。
为了采取有效措施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应急救援,防止事故现场发生混乱,新安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服从统一指挥,加强协同联动,根据情况采取警戒、疏散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鉴于生产安全事故经常引发环境污染事故,因此,第八十二条第三款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第八十二条)
6.完善了事故调查处理和事故调查报告公开的规定。新安法第八十三条对事故调查处理原则、事故调查报告公开、落实整改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一是进一步完善了事故调查应当遵循的原则。由原来的“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改为“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这一原则,是在多年事故救援、调查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符合事故调查的基本规律,多次被写入国务院安委会、国家安监总局、煤矿安监局的规范性文件和部门规章,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进一步完善了事故调查报告公开制度。规定“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实践证明,只有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调查报告,才能回应遇难者家属及社会公众的关切,同时真正发挥事故的教育警示作用。三是增加了事故发生单位落实整改措施的义务,强化了事故调查的后续处理工作。(第八十三条)
7.完善了安全生产工艺设备淘汰目录的规定
新安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具体目录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该条第二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具体目录,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予以淘汰。与原法相比,新安法增加了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别确定淘汰目录的规定,增强了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通过制定发布严重危及生产的工艺、目录的形式,及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动态管理,有利于提高工艺、设备的安全保障,促进安全生产。(第三十五条)
三、强化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监管职责(2个明确,5个建立,1个增加,1个完善)
1.明确了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及执法地位。
新安法第九条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监管部门的地位。同时,第六十二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安监部门的“定位”问题,即为行政执法部门,具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权,是安全监管执法的主体。进一步突出了安监部门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中的核心地位。(第九条第一款、第六十二条)
2.明确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
按照“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新安法第九条第二款明确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第九条第二款)
3.建立了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为明确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定位,发挥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作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引导安全管理队伍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解决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无人管、不会管”问题。新安法第二十四条建立了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并从三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二是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三是建立注册安全工程师按专业分类管理制度,授权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
4.建立分类分级监管和执法计划制度。
改进安全执法方式,提高安全执法效率,严格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及时处理事故隐患,对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安法将分类分级监管和按照执法计划进行监督检查作为安全监管部门的法定执法方式。第五十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并且规定了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不依法及时处理的法律责任。(第五十九条第二款)
5.建立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
隐患是事故的根源。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必然要求,从法律上对隐患排查治理作出明确规定,有利于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从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新安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明确了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对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的督办责任。对于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十八条第二款)
6.建立严重违法行为公告(黑名单)和通报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诚信守法是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最低要求。为加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尤其是针对实践中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上市公司“不怕罚款怕曝光”的情况,新安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第七十五条)
7.建立了依法实施停电停供民用爆炸物品强制措施制度。近年来,因企业拒不执行有关部门下达的停产停业指令,仍然违法生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新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方式,依法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通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同时规定:依照前款规定采取停止供电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上述规定,对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范生产事故,保证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第六十七条)
8.增加了有关部门制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的规定。
新安法第一百一十三条明确要求国务院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制定相关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准。这一规定,有利于提高事故隐患处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一百一十三条)
9.完善了有关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规定。
新安法第六十二条赋予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开展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时,行使相应的职权,其中包括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权,即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物品的作业场所予以查封,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此项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原法中有关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避免因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处臵不当而引发事故。(第六十二条)
四、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1个明确,5个建立,4个增加,9个完善)
1.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国务院23号文明确要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新安法则将其上升为法律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并在其后的章节中对此作出更为详细的规定,对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安全保障能力,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条)
2.建立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代表了现代管理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全面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011年《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 号)对开展安全标准化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安全生产标准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新安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第四条)
3.建立高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任免告知制度。
从事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及矿山开采、金属冶炼活动,安全风险较大,极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其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生产知识水平和安全管理技能。为此,新安法第二十三条明确了高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重要地位,其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便监管部门掌握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第二十三条第四款)4.建立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新安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这一规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求的重要体现。把多年来坚持实行并不断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上升为法律规定。(第三十八条第一款)
5.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越级报告制度。
在安全管理工作实践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向生产经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报告后,生产经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由于各种原因,不予处理或者不及时处理,常常导致事故发生。新安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依照前款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这一规定,赋予安全管理人员越级报告的权利,规定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处理的职责,有利于及时排除重大隐患,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第四十三条)
6.建立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安全生产方面对第三人赔付(本单位从业人员以外的人员)、事故预防、风险控制和辅助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总结2006年以来全国部分省市开展安责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新安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参加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这一规定,有利于帮助企业解决事故救援和第三者伤害费用,同时减轻政府负担。(第四十八条)
7.增加了委托服务后安全生产责任仍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的规定。
新安法第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委托生产技术管理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服务的,安全生产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这一规定,有利于厘清安全责任,促使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第十三条)
8.增加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的规定。
新安法第十九条对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了细化规定,并对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内部的责任考核提出了明确要求,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第十九条)
9.增加了被派遣劳动者和实习学生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规定。随着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劳务输出用工发展很快,对缓解生产经营单位用工问题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但反映出的安全问题也很突出,需要从法律上进行规范。为此,新安法第二十五条和第五十八条作出了规定。一是增加劳务派遣教育培训的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明确了劳务派遣和用人单位的责任,双方都有教育培训的责任,各有所侧重。二是增加劳务派遣人员的权利义务的规定。第五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明确了劳务派遣人员与本单位从业人员具有相同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与《劳动合同法》相衔接。三是增加对实习学生教育培训的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学校应当协助生产经营单位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第二十五条、第五十八条)
10.增加了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的规定。
新安法第七十七条对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应急预案、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相衔接、定期组织演练作出了明确规定。第八十条对高危行业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和人员、应急物资准备等作出规定。这些规定,使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和力量能够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影响。(第七十七条、第八十条)
11.完善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规定。
新安法第十八条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7项职责。与原规定相比,增加“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第十八条)
12.完善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配备标准和工作职责。
一是明确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同时,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设臵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的从业人员下限由300人调整为100人。二是规定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管理人员的7项职责,主要包括拟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督促落实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组织应急演练,及时排查隐患,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等。三是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上述规定,进一步严格了企业安全管理措施要求,并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人员正确履行职责提供了详细的规范性指引,对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十一条、二十二条、二十三条)
13.完善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
安全生产“三同时”对于保障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解决安全条件先天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新安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完善了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前,应当由建设单位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建设单位对验收结果负责。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核查。与原法相比:一是将矿山等高危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合并为“安全评价”一项;二是加强了对金属冶炼建设项目的监管,保证安全设施的质量;三是按照减少、取消行政审批的要求,取消验收审批环节,强化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
14.完善了生产经营发包、出租安全管理的规定。
有些生产经营单位以包代管,以租代管,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问题不负责任,往往一包了之或者一租了之,导致事故隐患大量存在,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新安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应当及时督促整改。依照这一规定,安全管理责任仍由发包、出租方承担,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发包、租赁的责任,有利于生产经营单位对建设项目、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第四十六条)
15.完善了生产经营单位提取使用安全费用的规定。
保证安全经费投入,是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进行,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2005年以来,国家安监总局和财政部先后研究制定下发文件,明确了安全费用提取使用一系列政策措施。新安法上升为法律规定。新安法第二十条规定: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的有关支出。安全生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维护企业、职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举措。(第二十条)16.完善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制度。
新安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得收费。这一规定,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制度由“先证后岗”修改为“先岗后证”。(第二十四条)
17.完善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此,新安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作出了严格规定。一是明确规定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二是明确规定了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即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三是明确规定了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从业人员范围,既包括本单位招收的人员,也包括被派遣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实习生等。四是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第十八条、第二十五条)
18.完善了矿山井下、海上石油开采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新安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涉及生命安全、以及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这一规定,把涉及安全生产的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在本法中予以明确,与特种设备安全法相衔接。(第三十四条)
19.完善了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的规定。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危险作业的管理。新安法第四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这一规定,有利于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强化现场管理,落实防范措施。(第四十条)
五、完善了其他一些规定(1个增加,1个完善,1个明确)1.增加了有关行业协会职能的规定。
新安法第十二条规定,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二条)
2.完善了工会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新安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工会组织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这一规定,对工会的作用进行了定位和制度化,细化了工会的权利,有利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的细化,具有可行性。(第七条)
3.明确安全生产公益性质。
新安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新闻、出版、广播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公益宣传教育的义务,这一规定,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体现了安全生产法的社会属性。(第七十四条)
六、强化责任追究(5个强化,1个加重)1.强化了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追究。
新安法加重了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行政处罚。如第九十一条规定,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致使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予以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资格处罚,突破了修改前最高五年的规定限制;第九十二条规定,事故属于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分别处以年收入百分之三
十、百分之四
十、百分之六
十、百分之八十的罚款。第一百零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发生事故后不立即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处以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第九十一条、第九十二条、第一百零六条)
2.强化了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新安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责令限期改正;导致发生事故的,暂停或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第九十三条)
3.强化了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行政处罚。
一是确立了有错必罚原则。新安法大部分罚则不再将限期整改作为前臵条件,而是发现违法行为可立即处罚并提出整改要求。如第九十四条规定,对于未按照规定设臵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等情形,在责令限期改正的同时,可以处以罚款,改变了以往首次发现违法行为只能责令改正、不能罚款的规定,提高了法律的威严性。二是对一些违法行为的罚款幅度有较大提高。如新安法第九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开展建设项目三同时和安全评价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原规定为5万元以下)。第一百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原规定为五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的罚款幅度由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改为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三是对于发生事故的罚款幅度大幅提高。新安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发生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的,分别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四是增加了拒绝、阻碍依法监督检查的处罚规定。第一百零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拒绝、阻碍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有利于执法人员监督检查权利的落实。(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五条、第一百条、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九条)
4.强化了对生产经营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的“双罚制”。新安法第九十四条规定,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九十五条规定,逾期未改正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九十六条规定,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一百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第九十四条、九十五条、九十六条、九十九条、一百条等)
5.加重了中介机构违法行为的处罚。新安法第八十九条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原规定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原规定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处罚标准大幅提高。(第八十九条)
6.强化了安全监管人员的行政责任。
新安法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职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增加了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不依法及时处理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既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也有利于促进重大事故隐患的及时消除。新安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不依法及时处理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规定以外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第八十七条)
第三篇:安全生产宣讲提纲
安全生产宣讲提纲
按照省、市、区、街道的部署安排,从6月份起到11月份,全街范围内统一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活动。按照活动要求,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主要就如何进一步抓细、抓实安全生产工作以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一些交流。
第一方面,如何进一步抓细、抓实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发展是大事,安全生产也是大事,如果安全生产搞不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就谈不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谈不上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要坚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全面落实国家、省安全生产会议精神,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政治站位,树立安全生产发展理念,坚决把安全生产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坚决把安全发展作为前置条件落到实处,坚守安全底线,坚持警钟长鸣,保持临战状态,强化清零意识,做到防范在先、预防“万一”。要清醒认识到安全是最大的责任,也是最大的效益,要真正把“要我抓”的工作要求变成“我要抓”的行动自觉,切实筑牢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安全底线。
二是要落实最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生产工作,不仅党和政府要抓,企业更要抓。安全生产是企业的主体责任,说到底,安全生产得靠企业。从管理的角度说,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就是要强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工作岗位。从人的角度说,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22条)《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第14条)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履行职责给予明确规定,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决杜绝麻痹松劲思想、盲目乐观情绪,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
三是要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
总书记强调,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直接原因就是天嘉宜公司旧固废库内长期违法储存的硝化废料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然,燃烧引发硝化废料爆炸,主要还是工作中存在认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问题。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入分析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的高风险领域,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从源头治起、从细处抓起、从短板补起,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丢掉任何一个盲点、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做到隐患排查不到位不放过、隐患整治不彻底不放过。四是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近年来,江苏省接来发生多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涉事单位、人员均受到严肃追责。比如,昆山“8·2”事故,政府公职人员15人刑事责任追究、35人党纪政纪处分,企业人员3人刑事处罚;响水“3·21”事故,省市县三级纪检监察机关对61名公职人员进行了追责问责,公安机关对事故有关企业和单位44名责任人采取了强制措施。安全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在座的每个人如果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中不履责,势必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总书记多次强调,追责不要姑息迁就。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抓好问责。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疼处、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
五是要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2019年11月,总书记亲自部署、国务院专门安排督导组来江苏开展督导,对江苏安全生产工作“开小灶”,要求江苏省安全生产工作务必整出成效。当前,街道围绕专项整治行动要求,积极开展危化品、冶金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和“小化工”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原料废料贮存场所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全面组织隐患排查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步,街道抓安全生产工作尤其是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只会加大不会减小,要求只会提高、不会降低。我们将围绕国务院督导组“四个清单”和省督导组“三个清单”,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职责,不断巩固扩大专项整治成效。第二方面,学习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
主要学习《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第三章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同志们,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永恒话题。昨天的安全不代表今天的平安,安全生产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正值盛夏,雷电、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加之正处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关键时期,企业对安全生产要更加重视,主动抓好安全责任落实,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切实消除各种易燃易爆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街道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第四篇:新安全生产法宣讲通稿(简)
《安全生产法》宣讲提纲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共7章、114条。与原法相比,新安法共增加了17条,修改了57条,分别占到原法97个条文的18%、59%。此次修法重点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切实解决安全生产的“摆位”问题。二是加大政府监管和部门执法力度。三是强化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解决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用发挥,以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问题;四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加重对违法行为特别是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着力解决“重典治乱”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强化了安全生产的“摆位”问题(2个明确、1个完善)
1.明确了安全生产法的目的。
修改前的《安全生产法》规定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促进经济发展”,而新安法则修改为“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意味着安全生产的目的不仅包括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包括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安全生产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更多地体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突出了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安全生产法是一部社会法的属性,同时,也是 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安全生产法律。(第一条)
2.明确了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
新安法第三条增加了“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的规定。总书记多次强调“安全生产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不能要带血的GDP”等等。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同时把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由之前的政策性要求上升为法律强制规定,成为全国人民的意志,对于坚守红线意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条)
3.完善了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
新安法第三条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12字方针”,与原法相比,增加了“综合治理”,这是多年安全生产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一方针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安全第一”要求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防范于未然,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综合治理”讲的是工作方法,因为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政府、社会等多个方面,必须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法治的、科技的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从责任、制度、培训等多方面着力,通过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只有采取综合治理,才能实现人、机、物、环境的统一,实现本质安全,正真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
新安法根据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即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其中,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是根本,职工参与是基础,政府监管是关键,行业自律是发展方向,社会监督是实现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保障。构建五位一体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是新安法在体制机制上的重大创新,也是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的框架。(第三条)
二、强化了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1个建立,3个增加,3个完善)
1.建立了安全生产协调机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情况问题复杂。如整顿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抢救组织工作及事故调查处理问题等等,仅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自身还难以解决。许多问题都需要由政府出面,统筹协调,依法解决。为此,新安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这一规定实际上明确了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的职责。(第八条第二款)
2.增加了安全生产规划的规定。
安全生产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考虑安全生产的需要。新安法第八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和城乡建设密切相关,“11.22”青岛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教训表明,安全生产规划与城乡规划不衔接,问题突出,必将留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因此,新安法规定,安全生产规划应当与城乡规划相衔接。该条修改的目的是通过安全生产规划,明确安全生产长远目标、工作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把安全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同步推进,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融合,推动政府和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第八条)
3.增加了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规定。
乡镇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最基层,大量高危企业集中,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法律支撑,乡镇在安全生产监管方面“有责无权”。同时,为深刻吸取江苏昆山开发区“8.2”粉尘爆炸事故教训,针对各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安全监管体制不顺、监管人员配备不足、事故隐患集中、事故多发等突出问题,新安法第八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第八条第三款)
4.增加了应急能力建设和救援的规定。
应急救援是防范安全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事故应急救援,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新安法第七十六条、七十七条将多年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的基本保障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上升为法律规定:一是明确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鼓励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二是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全国统一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信息系统;三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第七十六条、第七十七条)
5.完善了现场应急救援的规定。
为了采取有效措施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应急救援,防止事故现场发生混乱,新安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参与事故抢救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服从统一指挥,加强协同联动,根据情况采取警戒、疏散等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次生灾害的发生。鉴于生产安全事故经常引发环境污染事故,因此,第八十二条第三款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第八十二条)
6.完善了事故调查处理和事故调查报告公开的规定。新安法第八十三条对事故调查处理原则、事故调查报告公开、落实整改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一是进一步完善了事故调查应当遵循的原则。由原来的“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改为“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这一原则,是在多年事故救援、调查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符合事故调查的基本规律,多次被写入国务院安委会、国家安监总局、煤矿安监局的规范性文件和部门规章,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二是进一步完善了事故调查报告公开制度。规定“事故调查报告应当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实践 证明,只有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调查报告,才能回应遇难者家属及社会公众的关切,同时真正发挥事故的教育警示作用。三是增加了事故发生单位落实整改措施的义务,强化了事故调查的后续处理工作。(第八十三条)
7.完善了安全生产工艺设备淘汰目录的规定
新安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具体目录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该条第二款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具体目录,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予以淘汰。与原法相比,新安法增加了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别确定淘汰目录的规定,增强了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通过制定发布严重危及生产的工艺、目录的形式,及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动态管理,有利于提高工艺、设备的安全保障,促进安全生产。(第三十五条)
三、强化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监管职责(2个明确,5个建立,1个增加,1个完善)
1.明确了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及执法地位。
新安法第九条明确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监管部门的地位。同时,第六十二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安监部门的“定位”问题,即为行政执法部门,具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权,是安全监管执法的主体。进一步突出了安监部门在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中的核心地位。(第九条第一 款、第六十二条)
2.明确有关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
按照“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新安法第九条第二款明确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第九条第二款)
3.建立了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为明确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定位,发挥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作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引导安全管理队伍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解决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无人管、不会管”问题。新安法第二十四条建立了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并从三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管理工作;二是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三是建立注册安全工程师按专业分类管理制度,授权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
4.建立分类分级监管和执法计划制度。
改进安全执法方式,提高安全执法效率,严格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及时处理事故隐患,对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安法将分类分级监管和按照执法计划进行监督检查作为安全监管部门的法定执法方式。第五十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 划,并按照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并且规定了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不依法及时处理的法律责任。(第五十九条第二款)
5.建立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
隐患是事故的根源。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的必然要求,从法律上对隐患排查治理作出明确规定,有利于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安全生产工作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从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此,新安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明确了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对重大隐患排查治理的督办责任。对于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十八条第二款)
6.建立严重违法行为公告(黑名单)和通报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诚信守法是对生产经营单位的最低要求。为加强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尤其是针对实践中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上市公司“不怕罚款怕曝光”的情况,新安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部 门和有关金融机构。(第七十五条)
7.建立了依法实施停电停供民用爆炸物品强制措施制度。
近年来,因企业拒不执行有关部门下达的停产停业指令,仍然违法生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事故时有发生。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新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方式,依法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通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同时规定:依照前款规定采取停止供电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上述规定,对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防范生产事故,保证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第六十七条)
8.增加了有关部门制定重大隐患判定标准的规定。新安法第一百一十三条明确要求国务院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制定相关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准。这一规定,有利于提高事故隐患处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一百一十三条)
9.完善了有关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规定。新安法第六十二条赋予安全监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开展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时,行使相应的职权,其中包括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权,即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以及 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物品的作业场所予以查封,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此项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原法中有关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避免因对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物品处置不当而引发事故。(第六十二条)
四、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1个明确,5个建立,4个增加,9个完善)
1.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
国务院23号文明确要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新安法则将其上升为法律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并在其后的章节中对此作出更为详细的规定,对于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企业安全保障能力,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条)
2.建立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系统工程,代表了现代管理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全面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011年《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 号)对开展安全标准化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安全生产标准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企业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新安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第四条)
3.建立高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任免告知制度。从事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及矿山开采、金属冶炼活动,安全风险较大,极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其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生产知识水平和安全管理技能。为此,新安法第二十三条明确了高危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重要地位,其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以便监管部门掌握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第二十三条第四款)
4.建立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新安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这一规定,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求的重要体现。把多年来坚持实行并不断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上升为法律规定。(第三十八条第一款)
5.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越级报告制度。
在安全管理工作实践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向生产经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报告后,生产经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由于各种原因,不予处理或者不及时处理,常常导致事故发生。新安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依照前款规定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这一规定,赋予安全管理人员越级报告的权利,规定有关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处理的职责,有利于及时排除重大隐患,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第四十三条)
6.建立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在安全生产方面对第三人赔付(本单位从业人员以外的人员)、事故预防、风险控制和辅助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总结2006年以来全国部分省市开展安责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新安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参加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这一规定,有利于帮助企业解决事故救援和第三者伤害费用,同时减轻政府负担。(第四十八条)
7.增加了委托服务后安全生产责任仍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的规定。
新安法第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委托生产技术管理服务机构为其提供服务的,安全生产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这一规定,有利于厘清安全责任,促使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第十三条)
8.增加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的规定。
新安法第十九条对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了细化规定,并对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内部的责任考核提出了明确要求,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第十九条)
9.增加了被派遣劳动者和实习学生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规定。
随着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深化,劳务输出用工发展很快,对缓解生产经营单位用工问题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但反映出的安全问题也很突出,需要从法律上进行规范。为此,新安法第二十五条和第五十八条作出了规定。一是增加劳务派遣教育培训的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培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明确了劳务派遣和用人单位的责任,双方都有教育培训的责任,各有所侧重。二是增加劳务派遣人员的权利义务的规定。第五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明确了劳务派遣人员与本单位从业人员具有相同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与《劳动合同法》相衔接。三是增加对实习学生教育培训的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实习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学校应当协助生产经营单位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第二十五条、第五十八条)
10.增加了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的规定。
新安法第七十七条对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应急预案、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相衔接、定期组织演练作出了明确规定。第八十条对高危行业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和人员、应急物资准备等作出规定。这些规定,使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和力量能够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影响。(第七十七条、第八十条)
11.完善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规定。新安法第十八条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7项职责。与原规定相比,增加“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 培训计划”。(第十八条)
12.完善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的设置、配备标准和工作职责。
一是明确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同时,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的从业人员下限由300人调整为100人。二是规定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管理人员的7项职责,主要包括拟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督促落实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组织应急演练,及时排查隐患,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等。三是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作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意见。上述规定,进一步严格了企业安全管理措施要求,并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人员正确履行职责提供了详细的规范性指引,对切实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十一条、二十二条、二十三条)
13.完善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
安全生产“三同时”对于保障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解决安全条件先天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新安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完善了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前,应 当由建设单位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建设单位对验收结果负责。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核查。与原法相比:一是将矿山等高危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合并为“安全评价”一项;二是加强了对金属冶炼建设项目的监管,保证安全设施的质量;三是按照减少、取消行政审批的要求,取消验收审批环节,强化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
14.完善了生产经营发包、出租安全管理的规定。
有些生产经营单位以包代管,以租代管,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问题不负责任,往往一包了之或者一租了之,导致事故隐患大量存在,甚至发生安全事故。新安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应当及时督促整改。依照这一规定,安全管理责任仍由发包、出租方承担,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经营单位发包、租赁的责任,有利于生产经营单位对建设项目、场所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落实。(第四十六条)
15.完善了生产经营单位提取使用安全费用的规定。保证安全经费投入,是生产经营活动安全进行,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2005年以来,国家安监总局和财政部先后研究制定下发文件,明确了安全费用提取使用一系列政策措施。新安法上升为法律规定。新安法第二十条规定: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的有关支出。安全生 产费用在成本中据实列支。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维护企业、职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举措。(第二十条)
16.完善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制度。
新安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得收费。这一规定,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制度由“先证后岗”修改为“先岗后证”。(第二十四条)
17.完善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此,新安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作出了严格规定。一是明确规定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二是明确规定了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即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三是明确规定了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从业人员范围,既包括本单位招收的人员,也包括被派遣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实习生等。四是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 案。(第十八条、第二十五条)
18.完善了矿山井下、海上石油开采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新安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涉及生命安全、以及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具有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这一规定,把涉及安全生产的危险性较大的海洋石油开采特种设备和矿山井下特种设备在本法中予以明确,与特种设备安全法相衔接。(第三十四条)
19.完善了危险作业安全管理的规定。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危险作业的管理。新安法第四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这一规定,有利于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强化现场管理,落实防范措施。(第四十条)
五、完善了其他一些规定(1个增加,1个完善,1个明确)
1.增加了有关行业协会职能的规定。
新安法第十二条规定,有关协会组织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章程,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培训等服务,发挥自律作用,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二条)
2.完善了工会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新安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工会组织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 进行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这一规定,对工会的作用进行了定位和制度化,细化了工会的权利,有利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的细化,具有可行性。(第七条)
3.明确安全生产公益性质。
新安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新闻、出版、广播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公益宣传教育的义务,这一规定,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体现了安全生产法的社会属性。(第七十四条)
六、强化责任追究
1.强化了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追究。新安法加重了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行政处罚。如第九十一条规定,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致使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予以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资格处罚,突破了修改前最高五年的规定限制;第九十二条规定,事故属于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分别处以年收入百分之三
十、百分之四
十、百分之六
十、百分之八十的罚款。第一百零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发生事故后不立即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处以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第九十一条、第九十二条、第一百零六条)
2.强化了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
新安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依法履行 职责,责令限期改正;导致发生事故的,暂停或撤销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第九十三条)
3.强化了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行政处罚。
一是确立了有错必罚原则。新安法大部分罚则不再将限期整改作为前置条件,而是发现违法行为可立即处罚并提出整改要求。如第九十四条规定,对于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等情形,在责令限期改正的同时,可以处以罚款,改变了以往首次发现违法行为只能责令改正、不能罚款的规定,提高了法律的威严性。二是对一些违法行为的罚款幅度有较大提高。如新安法第九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开展建设项目三同时和安全评价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原规定为5万元以下)。第一百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原规定为五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的罚款幅度由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改为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三是对于发生事故的罚款幅度大幅提高。新安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发生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的,分别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五百万元以上一千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一千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四是增加了拒绝、阻碍依法监督检查的处罚规定。第一百零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拒绝、阻碍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有利于执法人员监督检查权利的落实。(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五条、第一百条、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九条)
4.强化了对生产经营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的“双罚制”。新安法第九十四条规定,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九十五条规定,逾期未改正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九十六条规定,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一百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第九十四条、九十五条、九十六条、九十九条、一百条等)
5.加重了中介机构违法行为的处罚。
新安法第八十九条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十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原规定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原规定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处罚标准大幅提高。(第八十九条)
6.强化了安全监管人员的行政责任。
新安法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职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增加了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不依法及时处理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既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也有利于促进重大事故隐患的及时消除。新安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不依法及时处理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规定以外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第八十七条)
第五篇:新安全生产法试题
新《安全生产法》知识竞赛试题(2014版)
一、填空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4年8月31日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新安全生产法共计7章114条。
2.安全生产工作应当 以人为本,坚持 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
3、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4.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应当有 注册安全工程师 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 注册安全工程师 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5.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 或者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 组织演练。
7.班组安全生产中的“三无”是指无违章,无事故,无隐患
8.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三违”现象是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9.国家对生产安全事故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10、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或者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置。
11、火灾至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窒息或中毒。
1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应当了解作业现场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
13、安全生产的“三级”教育是指:厂级(公司级)、车间(部门)级、班组(工段)级
14、建设项目“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生产性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1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16、企业隐患整改“五到位”是指: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
17、对职业病患者按规定给予及时的治疗、疗养,对患有职业禁忌症的,应调整到合适岗位。
18、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
19、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20、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21、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22、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2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24.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25、氧气瓶、乙炔瓶要有 防撞胶圈,严禁油脂沾染。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不准和可燃气体及物体同放一处,氧气用空后瓶内需留有一定气压。氧气瓶和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距离明火不得小于10米。
二、单选题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C)负责。A.主要 B.全部 C.全面
2、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实施(B)。A.综合管理 B.综合监督管理 C.监督管理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C)。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传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5、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A)。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6、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需要审查批准或者验收的,必须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B)进行审查。
A.安全生产条件和级别
B.安全生产条件和程序
C.安全生产形式和程序
7、新安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B)。
A、行政处罚
B、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D、批评教育
8、新安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以(D)后撤离现场。A、经安全管理人员同意
B、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C、经现场负责人同意
D、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
9、新安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B)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特别重大
10、新安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B)。
A、安全使用标志
B、安全警示标志 C、安全合格标志
D、安全检验检测标志
11、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A)。
A.行业标准
B.地方标准
C.企业标准
12、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B),确保安全生产。
A、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B、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C、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D、加强生产现场的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13、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人,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
A、300、290
B、200、200 C、100、100
D、300、100
14、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应当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
(A)
A、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B、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业道德培训 C、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职业道德培训
D、岗位操作规程教育和培训;安全文化教育培训
15、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D)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A、工作人员
B、兼职人员 C、有关人员
D、专门人员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13年6月29日通过,现予以公布,自(B)起施行。
A、2013年6月29日
B、2014年1月1日 C、2013年12月31日
D、2013年10月1日
17、根据安监总局第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中规定(A)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A、生产经营单位 C、劳务派遣单位
B、用人单位
D、其他单位
18、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A)个月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A、3
B、6 C、9
D、12
19、每年6月份被定为我国的安全生产月。今年是全国第()个“安全生产月”,今年的主题是()。
(C)
A、13、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B、12 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C、13
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D、11
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20、(A)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或者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置。
A、劳动防护用品
C、安全防护
D、职业病防护
21、进入生产作业现场戴上安全帽的主要作用是(B)。
A、防止摔伤
B、防止物体打击伤害
C、防止触电
D、防止机械伤害
22、火灾至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B)。
A、烧死
B、窒息或中毒
C、被人践踏
23、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应当了解作业现场的(C),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
A、设备
B、环境
C、危险因素
24、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A),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并及时准确上报。
A、组织抢救
B、冲进事故现场救人
C、疏散人员
D、报警
25、进行危险源识别要求考虑(D)。
A、企业常规的和非常规活动
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C、作业场所内的一切设施
D、A+B+C
B、劳动保护
26、企业应(B)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A、每半年
B、每年
C、每两年
D、每三年
三、多选题
1.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ABCD)和社会监督的机制。A.经营单位负责
B.职工参与
C.政府监管 D.行业自律
2.(ABCD)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A.矿山 B.金属冶炼
C.建筑施工 D.道路运输单位
3、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ABCDEFG)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D、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E、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F、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G、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ABCDEFG)
A、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C、督促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D、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E、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改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F、制止和纠正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G、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5、根据安监总局第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中规定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包括(ABCDE)A、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的规定 B、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 C、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 D、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 E、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管理上的缺陷
6、进行危险源识别要求考虑(ABC)。
A、企业常规的和非常规活动
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C、作业场所内的一切设施
7、安全生产中的“四不伤害原则”是指(ABCD)
A、不伤害自己
B、不伤害他人
C、不被他人所伤害
D、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四、判断题
1.对拒不执行停产执法决定的生产经营单位,实施停电停供民用爆炸物品等强制措施,可以采取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2.对重大、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3.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4.新《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方针的规定,增加了综合治理的内容。(√)
5、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2008)规定,干粉灭火器出厂满5年应当进行首次维修,以后每隔2年进行一次维修,但总共不超过3次。即5+2+2=9,9年后的下一年报废;就确定了干粉灭火器的报废期限为10年。
(√)
6、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故而采取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
7、根据安监总局第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中规定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较大事故隐患。(×)
8、根据火灾分类(GB/T4968—2008),火灾分为: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融化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电器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
9、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坠落高度离基准面 2M 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
10、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九条 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
11、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1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13、安全生产法中“重大危险源”的含义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14、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15、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16、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经请示单位负责人同意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17、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8、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五、简答题
1.简述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十大亮点是什么? 1)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安全发展 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
3)落实“三个必须”,明确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地位
4)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职责 5)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6)建立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制度 7)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 8)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9)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10)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2.非金属露天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十条规定
1)必须证照齐全有效,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健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到位;
2)必须确保全员培训合格,“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
3)必须确保相邻的采石场采矿许可范围之间最小距离大于300米;
4)必须按设计自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开采;
5)必须落实爆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未经批准的不许采用中深孔爆破;
6)必须实行湿式凿岩作业;
7)必须使用机械二次破碎和铲装作业;
8)必须落实边坡安全措施;
9)必须按设计排土,加强排土管理;
10)必须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应急装备和物资配备及应急演练到位;
3、特种作业的范围有那些?
A、电工作业;
B、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C、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D、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E、2米以上登高架设作业;
F、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 G、压力容器作业;
H、爆破作业;
I、矿山排水作业;
J、矿山安全检查作业;
K、采掘(剥)作业;
L、矿山救护作业;
M、危险物品作业;
N、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其他作业。
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9号《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是(ABCDE)该规定自2014年9月29日起施行。
A、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B、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C、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D、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E、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5、机械设备必须要做到的“四有四必有”是? A、有轮必有罩
B、有轴必有套 C、有台必有栏
D、有洞必有盖
6、我国安全生产法中所指的危险物品,是?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7、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考评类目有哪些?
1、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
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3、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4、风险管理
5、安全教育与培训
6、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
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
8、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9、职业卫生管理
10、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
11、检查
12、应急管理
13、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
14、绩效测量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