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广西桂林辖区农信社大额贷款风险情况分析 - 中国金融网
对广西桂林辖区农信社大额贷款风险情况分析-中国金融网.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对广西桂林辖区农信社大额贷款风险情况分析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精神,桂林农信社行业管理部门近期对全市农信社50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进行了一次大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大额贷款点多面广,潜在风险不容勿视,应该引起各级行业管理与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主要风险点
(一)追求规模快速扩张,忽视对风险的防范。随着农信社存款的大幅度增长和可用资金的富余,发放大额贷款愿望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但受历史和现实各种因素的制约,农信社目前尚未真正建立起贷款风险管理体系,在长期以来以存定贷的经营模式和以规模扩张求发展的经营思想影响下,农信社走入了单纯追求所谓“做大做强、提高经营效益和扩大市场份额”的误区,在思想上忽视了对风险的防范。为扩大规模,甚至将贷款投向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或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盲目扩张,盲目放贷,致使贷款风险不断加大。
(二)大额贷款到期收回率低,多次转贷隐藏着贷款风险。从所调查的大额贷款情况来看,均能按月(季)收息,欠结利息的情况极小。然而大额贷款到期收回率低,贷款沉淀的风险较大。以调查的某联社为例,该联社2004年发放了50万元以上的大额贷款2.1亿元,到期回笼率不到百分之五十,基本上是通过还息转本的形式表现其占用形态正常的,其潜在风险显而易见,因此在大额贷款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贷款项目的跟踪监控,防止被眼前高收益蒙蔽了对大额贷款长期风险的正确判断与决策,从而造成的贷款损失。
(三)贷款抵押登记难,信贷资产风险难控。以某县农信社为例,其大额贷款绝大部分的抵押物均为在建电站,其及电站的土地、机房和宿舍作为抵押物,小水电站贷款都是先贷款后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由于小水电站建设投资很不规范,在工商办理登记时无法提供正式投资总额的依据。因此电站建成后便无法办理过户登记,也就自然形成小水电站贷款无抵押或抵押不合规。加之由于受其电站本身土地的所处位置、分类级别、市场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抵押物的存在潜在的清偿不足。
(四)贷款垒大户,偏离了农信社的经营方向。作为农村金融市场主力军的农信社,担负着支持服务“三农”的重任,经营目标应是“农业增投、农民增收、农贷增效”,市场定位应是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信贷投向应以小额、分散、流动为原则。但目前部份农信社在贷款的营销上,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倾向,那就是为片面追求所谓的经营效益,将贷款集中投向一户或几户企业和个人,甚至与国有银行争抢大企业、大客户,过度营销大额贷款,形成新的风险集中隐患。以桂林辖区农信社2005年6月底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为大额贷款统计口径,大额贷款余额为16.53亿元,占比为29%,占比超过40%的有3家联社,占比超过30%的有五家联社。
(五)行业贷款集中性风险较大。从当前农信社贷款结构来看,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局限性的影响,贷款向部分行业集中的情况较为普遍,尤其是在小水电、房地产等当前热门行业上投放过猛,贷款过于集中。据统计,截止2004年6月底,桂林辖区农村信用社在小水电项目上的贷款余额高达5.12亿元,占比为10%,其中有三个联社的占比高达20%以上,而且绝大多数贷款是投向装机容量低于3000KW的小水电站项目。行业贷款较为集中,一旦国家产业政策调整,这些贷款就可能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
(六)中长期贷款过多,存在较大流动性风险。以资金来源结构确定贷款期限是防范因流动性不足而导致挤兑风险发生的有效途径。农信社资金营运带有明显的季节性,更是要注意保持存款结构与贷款期限的动态平衡。但近年来,农信社贷款中长期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有的农信社为追求高利息收入和便于当年乃至今后不良贷款的下降,一味地发放中长期贷款,甚至人为地拉长贷款期限。2005年9月底,中长期贷款余额30.2亿元,占比51.2%,而长期存款余额为27.7亿元,占比38.3%,资金运用与资金来源不相匹配,致使流动性比例越来越小,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七)信贷管理不规范,存在违规现象。经过几年来的规范,农信社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已大大加强,但随着区域经济形势发展的变化和农信社地位的改变,加之信贷人员素质与当前信贷业务快速发展不相适应,造成大额贷款管理很不规范,仍然存在着许多违规行为。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各社均不同情度地存在着信贷管理不规范,出现部分违规行为,如:贷后检查流于形式;贷款发放存在逆程序现象;担保、抵押手续不合法;化整为零违规放贷;违规借新还旧(以贷还贷)等,以上行为不但给农信社的经营管理带来了不良影响,而且极大地损害了农信社的形象。
二、风险成因分析
(一)风险认识偏位,导致大额贷款投放过大过猛。造成大额贷款过快增长的原因有客观原因,也有其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整个大桂林经济的快速增长,投资需求进一步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相对过快,特别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后,各大国有银行逐步收缩与退出一些相对过热的行业,许多客户逐步把信贷需求转向农信社;主观原因是部分联社过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认为只有扩张信贷规模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加之,存款任务过大,各联社为了完成任务,有的依靠发放贷款,实现派生存款的增长和通过以贷引存的方式,完成存款增长任务。还有少数农信社认为大额贷款成本低见效快,便放松了对风险的防范。甚至有的是从眼前的一时利益出发,对市场的发展形势视而不见,导致贷款目标客户错误选择、贷款投向把握不准。加之目前各联社信贷审批权过大,在没有形成完全民主的决策机制,就很自然地导致在信贷业务上热衷于垒大户。
(二)信贷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具备大额贷款管理素质者缺乏。一是信贷员重贷轻管、重形式轻实质的思想未得到有效转变。从所调查和了解的情况看,绝大部份信贷员的贷后检查报告都停留在形式层面上,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检查,以不被罚款为目标。有的信贷员贷后检查根本未深入企业,只是坐在办公室改改有关数据及内容而已,以致贷后检查内容雷同。二是信贷人员年龄相对偏大、队伍素质相对较低,绝大部分信贷员不具备管理上百万元大额贷款必备的专业素质。贷款发放凭过去的工作经验和对老贷款户固有的信任了解,有些信贷人员甚至放弃了“贷款三查”工作。仅凭借款户的申请报告而主观臆造调查报告;三是信贷人员不能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号。一方面是因为信贷员贷后管理不深入,另一方面是信贷员对借款人提供的信息真伪缺少鉴别力,不能进行其真实性分析,再一方面信贷员对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缺乏敏感性,以致不能发现风险信号,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三)中长期发展战略缺位,经营理念与“立足三农”的发展方向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大多数联社没有制定自己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加之目前贷款实行“三包”,所以在信贷业务发展的客户选择上,重点在于培养优良大客户、行业垄断性客户、城镇高收入群体客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公司客户等。这与“立足三农”的发展方向有所偏差。
三、加强大额贷款管理,防范信贷风险的几点建议
(一)各联社需加强大额贷款管理。
1、按照审慎经营的原则,树立稳健的经营理念。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是一切经济工作开展的前提,信用社经营班子对此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是要走出单纯、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的误区,要把贷款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确保新增贷款的质量,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径;二是存贷比低的信用社,不能因资金运用压力大而进行盲目的规模扩张,而是要根据自身对风险控制的能力来抓好贷款投放工作,特别是要防范贷款向部份行业过于集中和过度营销大额贷款而造成的信贷集中风险;三是要按照资金来源结构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投向,注意防范中长期贷款占用过多和存款增长流动性大而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2、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一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竞争激励机制,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作风正、业务精的信贷队伍,为农信社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二是要明确市场定位,牢牢树立信贷支农的服务宗旨;三是要突破“小农业”的观念,树立大农业意识,通过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农村经济向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纵深发展,并由此促进农村信用社的不断发展;四是要准确理解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通过信贷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努力拓展支农外延。
3、健全信贷内控机制,坚固风险防化的屏障。一是要建立贷款管理责任追究机制,加大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的执行力度;二是完善审贷分离制度;三是实行授权授信管理,加强贷款风险控制;四是建立严格的“首笔交易”审查制度。
4、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明确市场定位。严格控制大额贷款的发放,树立小额、流动、分散的市场经营原则,控制对某一行业、某一客户贷款集中问题,把农信社办成主要为广大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
(二)行业管理部门要帮助农信社做好信贷管理工作
1、充分发挥稽核部门的作用。一是要充实稽核力量,加大对信贷业务稽核的频率和覆盖面;二是要加大对有章不循和遵章不严行为的处罚力度。
2、各级行业管理需加强对大额贷款的报备审批管理。行业管理部门要制定统一的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出台信贷政策,引导农信社的贷款投向。
3、加强服务工作,努力帮助信用社改善外部环境。一是加强农信社的形象宣传;二是在引导农信社积极加入全国资金拆借市场,拓宽资金运用渠道;三是协调各方关系,推动农村诚信建设;四是协调地方政府部门成立农贷担保基金和担保中心,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4、加快对限制性行业贷款的市场退出。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关精神,引导各联社加快对限制性行业贷款的市场退出。
(三)监管部门按照监管新理念,加强大额贷款的风险监管。
1、将风险防化的关口前移。一是把对农信社的风险防化责任落实到监管办事处,充分发挥其风险前哨站的作用;二是要重点监控其大额贷款和行业贷款集中风险。
2、改进监管方式。一是利用现有的非现场监管系统,严格监控农信社大额贷款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例、单户贷款比例等监管指标;二是要利用非现场监管的信息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大额贷款现场检查;三是对以前检查发现的问题,开展后续检查,对未按要求整改的,要严惩不怠,促使农信社依法、合规经营;四是要加强现场检查与非现场监管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相互配合。
3、突出对农信社的风险监管。一是要强化对农信社大额贷款的持续性风险监管,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二是要特别突出对大额超比例贷款、热门行业贷款的风险监管,以促进农信社树立审慎经营、风险管理的理念。
4、加大对农村信用社高管人员的监管力度。要贴近高管人员,加大对其履职情况的考核力度。
5、督促农村信用社按审慎经营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增资扩股工作,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