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高法拟从严限制高级法院直接受理第一审民商案件
最高法拟从严限制高级法院直接受理第一审民商案件 文章来源:人民法院报2007-12-28神州律师网
记者从第十九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获悉,为了进一步强化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和指导职能,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司法解释,拟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后,从严限制各地高级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第一审民商事案件,除非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案件在本辖区确有重大影响、确有必要作为第一审案件受理,但在受理前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据此,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仅限于少数政策性、公益性较强,社会敏感度高,在受理、审判和执行时不好把握或有难度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将以此要求高级人民法院在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所辖区域内各级人民法院的级别管辖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明确建立高级人民法院一般不再受理第一审民商事案件的机制,相应调整四级法院的职能划分,有利于完善四级法院的功能分层,有利于理顺民商事案件的级别管辖秩序。调整之后,基层和中级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数量会相应增加,对其司法能力和水平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促进。对此,各级人民法院要认真研究,全面考虑,做好充分准备,涉及到需要调整内部职能、业务划分和人员的,要统筹协调,妥善调整,确保为明年4月1日民诉法修订案及时、正确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陈永辉)
2007年12月28日来源:人民法院报
最高法:将加大对法官违法违纪行为的惩戒力度
2007-12-28 15:18:38 来源:中国广播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在第19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严肃指出:现在,一些法院还存在着极少数法官包括个别领导干部裁判不公、不廉洁,甚至贪赃枉法,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有的法官辨法析理、调解纠纷、息诉止争的司法能力不强;有的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办案不严格、不文明、不规范;有的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甚至顶风违法乱纪,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和人民法院形象。为此,最高法院将加大对法官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和惩戒力度,坚决查处少数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人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杜绝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损害司法权威和法官队伍形象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抓好反腐倡廉工作。
高级人民法院原则上将不再受理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将于明年4月1日施行。最高人民法院目前正在研究制订司法解释,拟准备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后,高级人民法院原则上将不再受理第一审民商事案件。除非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案件在本辖区确有重大影响、确有必要作为第一审案件受理,但在受理前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也可以指定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第一审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仅限于少数政策性、公益性较强,社会敏感度高,在受理、审判和执行时不好把握或有难度的案件。
全国法院将高度重视与民生相关的民商事案件审理
新的一年,全国法院工作将继续重点惩处严重暴力犯罪、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侵犯财产犯罪、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依法惩处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犯罪,贪污、贿赂、渎职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罚当其罪;进一步加大涉农案件的审判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确适用《物权法》,依法保护好人民群众对房屋、车辆等生产生活资料的基本财产权利,维护人民群众通过自治组织行使物权的合法权益,并高度重视与民生相关的民商事案件的审理。
法院将加大网络新闻宣传力度
最高人民法院在新的一年将加大网络新闻宣传力度,主动与各类媒体沟通和联系,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充分宣传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在第19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人民法院要重视网络宣传,充分认识互联网的强大宣传作用,加强网上新闻宣传工作,充分展示人民法院正面形象;要充分利用审判活动、执行活动、典型案例和优秀裁判文书,宣传好人民法院工作。
最高法拟从严限制高级法院直接受理第一审民商案件 文章来源:人民法院报2007-12-28神州律师网
记者从第十九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上获悉,为了进一步强化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和指导职能,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司法解释,拟在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后,从严限制各地高级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第一审民商事案件,除非高级人民法院认为案件在本辖区确有重大影响、确有必要作为第一审案件受理,但在受理前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据此,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仅限于少数政策性、公益性较强,社会敏感度高,在受理、审判和执行时不好把握或有难度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将以此要求高级人民法院在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所辖区域内各级人民法院的级别管辖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明确建立高级人民法院一般不再受理第一审民商事案件的机制,相应调整四级法院的职能划分,有利于完善四级法院的功能分层,有利于理顺民商事案件的级别管辖秩序。调整之后,基层和中级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数量会相应增加,对其司法能力和水平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促进。对此,各级人民法院要认真研究,全面考虑,做好充分准备,涉及到需要调整内部职能、业务划分和人员的,要统筹协调,妥善调整,确保为明年4月1日民诉法修订案及时、正确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陈永辉)
2007年12月28日来源:人民法院报
第二篇:最高法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法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若干
问题的规定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关于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的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现就相关案件审理程序的若干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 根据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第二条 被告人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限制减刑判决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也可以提出上诉。
第三条 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复核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案件,认为原判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适当,但判决限制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撤销限制减刑。
第四条 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没有限制减刑的上诉案件,认为原判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应当限制减刑的,不得直接改判,也不得发回重新审判。确有必要限制减刑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没有限制减刑的案件,认为应当限制减刑的,不得以提高审级等方式对被告人限制减刑。
第五条 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对被告人改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如果符合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判处死刑后没有上诉、抗诉的案件,认为应当改判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第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认为对被告人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限制减刑的,应当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
一案中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对其中部分被告人改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如果符合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第七条 人民法院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被告人所作的限制减刑决定,应当在判决书主文部分单独作为一项予以宣告。
第八条 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案件审理程序的其他事项,依照刑事诉讼法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