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讲座资料范文

时间:2019-05-14 22:0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小衔接讲座资料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小衔接讲座资料范文》。

第一篇:幼小衔接讲座资料范文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是落入人间的精灵

——聚焦幼小衔接,探讨家教技巧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 钱守旺

孩子们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有教育专家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甚至比中考、高考都要巨大。

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帮助孩子顺利地走好这一步,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

德国的哈克教授根据他的观察和研究,指出处于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阶段的儿童通常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断层问题:

1.关系人的断层。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角色的关系人――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

2.学习方式的断层。小学中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孩子必须有适当的时间加以适应。

3.行为规范的断层。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

4.社会结构的断层。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

5.期望水平的断层。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了孩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等。

6.学习环境的断层。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发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科目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状态或产生学习障碍。

面对这种断层,诸多家长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尤其是在目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进行中,这更加加大了幼小衔接的难度。

一、刚升入一年级的孩子有哪些不适应?

上学时间太早,生物钟紊乱,许多孩子睡眠时间不足。

学生中恋家、恋父母的孩子较多,刚开始有一定的孤独感和陌生感。上学时间太长,一年级学生和六年级一样每天上六节课,太辛苦。幼儿园孩子上午有加餐,而一年级学生一直要等到中午才能吃饭。活动时间少,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太多。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有畏难情绪。很多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刚开始上学时,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或学习中遇到一点困难,就十分伤心,个别孩子还会大发脾气。

没有时间概念,随便下座位、喝水、说话,我行我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孩子把全家福照片夹在书中课上看,有的寄宿班孩子放在枕头下睡前看。

寄宿班的孩子生活不能自理,晚上有哭闹现象发生。

自理能力差,不会整理文具、削铅笔、忘记带书本、作业、不会做清洁,下课忘了上厕所尿湿裤子,不敢独自上学、回家等。

二、家庭教育的冲突与误区

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当今都是独生子女,前边没有任何经验的积累,中间又不允许出现失误。这对每一位家长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家庭教育的五大冲突 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 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 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 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 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

孩子入学后家庭教育的误区 不重视家庭学习氛围的营造 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的坏话 回家后训斥孩子 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 父爱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 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只鼓励孩子学习课本知识 孩子教育没有性别化

一上学就与上中学、上大学挂钩 家庭内部教育观点不一致 隔辈人对孩子的过渡呵护 把孩子完全交给老师 一味用成人的思维教育孩子 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 不重视孩子和同伴的交往 与学校老师缺乏沟通

家长不能正确对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忽视限时训练 剥夺孩子玩的时间 三、一年级新生家长应如何配合老师

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学准备,能为孩子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做为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1、适时调整孩子的生物钟

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生活。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有条件的还可安排午睡,体质弱的孩子下午放学后,应让他小睡一会儿,以缓解疲劳。这样就能调整好孩子的生物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激发孩子对校园的向往之情

孩子在进入小学前,既有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为马上成为小学生而感到兴奋,同时也担心上了小学后老师要求严、受拘束、有作业任务而产生恐惧畏难心理,家长和老师都要注意保护和放大儿童前一种心理,让孩子在兴奋与期待中开始小学生活。

3、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孩子上了小学,许多事情都得自己承担。比如:整理书包,值日时要求孩子扫地、抹桌;学会自己上厕所等,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要教孩子做,针对孩子在校情况进行模拟训练。

4、家长应全面及时地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孩子入学在校表现。刚入学的孩子有“恋园”现象,“恋园”现象表明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家长要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调节生活规律。

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入了学就把一切交给了老师。了解的方法有: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在校的生活;观察孩子学习(作业)、生活表现,从中发现问题;与孩子的同学、朋友交谈,更可以了解一些真实的情况;与孩子的老师常沟通,以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

5、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家长、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我安全。

6、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进入小学后,接触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伙伴,就需要幼儿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认识交往新朋友,能否尽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需要一定的与人交往能力,对交往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不算什么难题,而对那些性格内向、交往能力差的幼儿或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来说,若处理不当,就容易与同伴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7、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和高质量的生活,仅有好的学业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包括自信心在内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应具备较高的“情商”。

学习品质中,以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最为关键,否则只能给别人做伴读生。

一段很有哲理的话语 在批评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诅咒; 在仇恨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争斗; 在嘲笑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害羞; 在耻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内疚; 在宽容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耐心; 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自信; 在赞扬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欣赏; 在公平中成长的孩子,学会的是正义; 在安全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了有信心; 在赞许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了爱自己;

在接纳与友谊中成长的孩子,学会了在世间寻找爱。

四、孩子成绩不理想怎么办?

1、成绩不理想孩子的表现

课堂纪律较差,上课不听讲,学习效率低。学习无目的,没有上进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习方法简单,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基础不扎实,知识上欠帐太多,对知识一知半解。学习上懒惰,不能主动搞好预习和复习。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效率低下。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偏科严重,对部分学科有厌学情绪。学习应付,作业对付。不合群,在班上没人缘。

逆反心理严重,不服管教,顶撞老师,攻击同学,有破坏欲。

一些明显表现

整天像在云雾迷障的半空中,总是一头雾水。

昏头昏脑,颠三倒四,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谈而不懂。口误、笔误、手误、脑误层出不穷。今天讲得明明白白,明天就会搅成一锅粥

作业丢三拉四,抄错题,抄串行,抄书时找不准在书上的位置。

考试总因马虎而扣分。

2、孩子的成绩为什么差? 家庭环境的影响 自身素质的影响 学校教师的影响 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 孩子受多动症的困扰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无事忙型)主要表现是活动过度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忙而乱,经常变换活动内容,无事忙,没有目的性、计划性。

课堂

坐立不安,辗转反侧,不注意听讲,小动作,交头接耳,大声喧哗,抢话茬,不举手发言,拿课堂当茶馆坐。发愣,走思。

作业

拖拉磨蹭,不能持久,总插入其他活动:吃、喝、拉、撒,听音乐,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壶开了。

课余

缺乏自我约束,不顾危险,行事鲁莽,冲动,违反纪律,玩游戏无规矩,打架,挑逗,总引起麻烦,是个问题儿童。

布娃娃型 课堂

注意力不能集中,瞪眼看着老师,发愣,茫然,不捣乱,不起哄,但木呆呆,提问答非所问。作业

磨蹭,出工不出力。行为

听话、被动、拖拉、丢三落

四、缺乏坚持性、连贯性、系统性,没主见,没创造性。核心是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儿童的判断方法:

一、注意集中困难(至少具备三条)

不能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情,往往有头无尾。

上课时或对其交待工作时,似乎在听,实际上没注意听,东张西望。周围有点动静,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的完成功课。不能全神贯注地作一个游戏。

二、冲动行为(至少具备三条)

不经考虑既行动,带有冲动性,不顾及危险及后果,做事莽撞。动作过多,不停地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不能把活动组织得有条有理,活动杂乱无章。需要不断监督。在教室里经常大声叫喊。

等不到游戏或集体活动结束,迫不及待。

三、活动过度(至少具备三条)

走路如跑步,过度的攀爬,翻箱倒柜,拆卸玩具。要求静坐时坐不住,不停的扭动,上课小动作多。睡眠不安,翻动过多。

经常处于准备活动的状态,像是有个马达在驱动他

多动症与顽皮儿童的区别: 男孩淘气出好的,女孩淘气出巧的。

3、驱除拖垮孩子成绩的消极因素 谨防电视俘虏了孩子的心。电子游戏,让无数中小学生迷失。莫使孩子成为网络“瘾君子”。别让孩子追星发了狂。理智地对待孩子的早恋问题。

进墨者黑:坚决制止孩子不良的社会交往。低制“黄流”,净化孩子的心灵。

五、给家长们的几点建议

再忙也要管孩子,要尽到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摆正自己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

理解孩子,天下的学生没有不想做好学生的,只是他有实实在在的困难。理性地看待孩子当前的成绩。要坚信孩子的成绩是可以转化的。

要教会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与人和谐相处。每天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抓基础知识。孩子是不可选择的,但却是可以塑造的。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有问题的孩子后面一般跟着一个有问题的家 长。

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心做作业的环境。花大力气解决孩子的偏科问题。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保证身体健康。鼓励孩子遇到困难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指导孩子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与老师多交流,多沟通,形成教育合力。转变孩子的成绩,家长应从自己开始。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交朋友。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远离家教误区。

尽量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戒除孩子做作业马虎拖沓、分心等坏习惯。

掌握一些家教技巧

不要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不说或少说“你真不给我争气!” 不要随意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要让孩子从小喜欢读书。不要替孩子检查作业。

当孩子遭遇失败时,不要急于谴责、批评他,让他想一想为什么会如此?自己找出失败的原因。

指导孩子掌握解题的方法。

肯定和相信孩子:孩子,只要你努力,你一定行!少说多做:培养孩子当机立断、立即行动的个性。

让孩子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让孩子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让孩子摆脱依赖心理。

指导孩子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让孩子采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要让孩子迷失在题海中。让孩子们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好习惯影响孩子的一生

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好习惯使孩子终生受益,坏习惯使孩子终生受害。

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培养孩子敢于提问和善于提问的习惯。引导孩子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让孩子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培养孩子整理错题的习惯。引导孩子养成自律的好习惯。让孩子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小学生应该养成的12个好习惯 说了就要做 耐心听别人讲话 按规则行动 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 珍惜时间

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做事有计划

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及时搞好课后复习。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关于家长陪读 真实写照:

晚上,孩子做作业,父母坐在身旁。数学做完,爸爸去验算;写作文,先由妈妈列出提纲;抄写生字之后,改错全由爷爷承包;而学习程序的最后一道,请奶奶按照明天的功课表收拾书包。

孩子第二天放学回来,还往往一肚子气,回到家一一数落家长的“不是”:数学有错,怨爸爸;作文分低,怪妈妈;语文本上没改过来的错字,还是爷爷眼神不好;没拿齐水彩笔,这就只能怪奶奶准备不全!

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在上学?

关于请家教

一定请一位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师。好的家教应该经验丰富,能够和孩子进行沟通。

好的家教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家庭教师辅导的内容最好与学校进度同步。家教辅导的学科不能过多,时间不能过长。

孩子到底哪些知识不明白要心中有数,要辅导在点子上。请家教的最终目的是最终让孩子尽快“摆脱”家教。处理好家教与在校学习的关系。

常规学习如吃饭,家教补课如吃药,家教对孩子的学习只应该起到一个辅助性的作用,切勿用吃药代替了吃饭。

家长的习性影响孩子的习性 家长的品德影响孩子的品德 家长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思维 家长的观念决定孩子的未来

培养幸福孩子的九种环境 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 给孩子一个平安的世界 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 给孩子一个思考的世界 给孩子一个发展的世界 给孩子一个诚信的世界 给孩子一个坚强的世界 给孩子一个真爱的世界 不要给孩子一个恐怖的世界

相信您的孩子一定能行!

第二篇:幼小衔接讲座

“幼小衔接”活动

华二小一年级组

一、活动导入

1、大家好,我是一年级的班主任。欢迎华二小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来一年级做客。

2、请问在你们班上有几位老师?都教你们什么课程呢?

二、活动主体

1、上小学之后,会有很多的课程呢。请大家看看我们的课程表,每天排的满满的六节课,还有早读、大课间活动。小学生一天能学到好多的知识呢。

2、看看我们的教科书吧。介绍一年级都有哪些科目。

3、大家一定都想成为很优秀的小学生,那要怎么做呢?

(1)上课之前要打铃,每次听到铃声,要赶紧进教室,把上课用的书、本子、笔摆

放整齐,不用的东西,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抽屉里或书包里。

(2)上课身体要坐端正。

(3)上课眼睛要认真看老师,不喝水,不插话,不乱走动。

(4)回答问题要先举手。

(5)早读要大声读书。

(6)下课铃声一响,同学们就可以休息,喝水,上厕所,散散步,做一点小运动量的游戏。

(7)早操要做到快、静、齐。

(8)我们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取得好的成绩。

(9)我们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了。

(10)小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每天早上七点五十下午两点半要按时上学,晚上要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上学,老师一定会表扬不迟到的孩子!

(11)没有规定的午睡时间了。

(12)我们玩的时间会减少,学习的时间会增加。

4、如果你足够优秀,你就能获得一个光荣的称号:少年先锋队队员。

(1)你会带上鲜艳的红领巾。

(2)你能成为大家的榜样,当上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等等。

三、一年级学生谈收获

四、小结

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需要我们大班的小朋友现在就开始注意和练习了。愿小朋友们都能养成好习惯,成为合格的小学生,期待大家的表现!

第三篇:幼小衔接讲座

做好幼小衔接,给孩子飞翔的翅膀

各位家长好!很高兴能与大家交流幼小衔接的话题。

人的一生有许多过渡和衔接,幼儿园到小学、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研究表明,其中最大的不适应应该是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过渡。

先看一组调查:

瑞士:4——8岁,大班,玩、学融合,实施启蒙; 法国:2——11岁,分三段,无低幼的明显划分; 荷兰:4——7岁,完成幼儿阶段的学习;

中国:3——6岁,完成幼儿阶段的学习。

从这组数据不难看出,咱们中国的孩子学前准备时间是最短的,咱们的孩子是最辛苦的。

因此,咱们的孩子更需要老师们、家长们的引导和帮助。再看一组入学后学生状态对比:

▲ 适应良好的: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强;听课习惯好,注意力比较集中,发言积极;作业工整、漂亮;情绪稳定,努力执行老师发出的各个指示,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这类孩子接受老师反馈回来的正面信息就会比较多。比如:作业本上小星星多;老师经常给大拇指,看到他们就点头、微笑;同学经常投来羡慕、佩服的目光,都喜欢找他们玩。他们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喜欢学校,越来越喜欢老师,越来越喜欢学习,开始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期。

▲ 适应一般的: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能按老师的指令行事,能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情绪比较稳定。但是,他们一般都比较淡漠,比较被动,表现不够积极,把学习当成迫不得已的任务。

▲ 不适应的:

1.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老师,一到上学时间就烦躁、不安。少数孩子会通过哭闹的方式调节这种不稳定情绪,也有少数孩子试图通过哭闹以达到不上学的目的,甚至有孩子会找老师的毛病来推卸自己的责任。

2.依赖性太强,离开了幼儿园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离开了家长全方位的关注,出现入学焦虑倾向,少数孩子甚至会胡搅蛮缠,要求家长陪读。

3.缺少耐心,坐不住。有的表现为: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摸摸那;有的表现为:不停的东张西望;有的表现为:寻找各种借口离座;还有的孩子甚至无视课堂纪律擅自下座位,到处跑动。

4.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听不清老师的话,或者听一半,漏一半,有些孩子还经常弄不清老师布置的作业。

5.缺乏自信,害怕学习。原因多数是学习能力不足,或是知识积累不够,跟其他小朋友比起来,感到没面子,很自卑。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给家长带来很多烦恼,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的阻碍。很多家长会把责任推到孩子的身上,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努力、不聪明、不愿吃苦、对学习不感兴趣等等。这是错误的认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验证明了,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是不要求进步的,关键都在于教育和引导。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原因主要是由小学与幼儿园存在的客观差异以及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

我今天要和各位家长交流的第二个大问题——做一个幼儿和做一个小学生到底有哪些不同?

要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作为家长,必须先认识幼儿园和小学存在的差异。幼儿园教养并重,小学以教为主,它们在作息制度、教育任务和要求、学习内容和方法、以及老师对孩子的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形成一定的“陡坡”。那么,到底有哪些差异呢?

1.教育目的不同: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没有考试考查的要求,而小学教育是国家的义务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学校通过各种考试考查,检查学生是否合格,并根据学生的学业状况考虑将来的发展目标。

2.教育的内容、方法不同:幼儿教育以游戏为主,而小学以学习为主,即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比较系统的知识。所以,上了小学就不能随意请假。否则,这个知识就会衔接不上。

3.生活作息不同:上幼儿园每天起床、上学都很迟,上午也只有1小时左右的教学时间,其它是游戏、活动、生活时间。强调一个活动中的动静交替,就是说活动的时间多于坐着的时间。而小学,像现在的一年级,1天5、6节课,每节课40分钟,大约有4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比幼儿园多出3、4倍。

对孩子影响较大的,还有睡午觉的问题:幼儿园里,白天可以午睡两个小时左右,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而小学的孩子,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午睡了。因此,有的孩子就开始无精打采,甚至打瞌睡了。

4.评价的手段和标准不同:上幼儿园时,家长只要求孩子吃好、睡好,学习上能过得去就可以了。但到了小学,小学生每天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能随意拖拉。而小学作业加口信有时候会有五、六件事情,如果孩子识字少,注意力不够集中,就很容易忘这忘那。

就因为小学和幼儿园有这么大的差异。如果让一个6岁的孩子独自来承受的话,是有难度的。所以,这就离不开各位家长对他们做些精心的准备,省得到出现问题时,再手忙脚乱地进行亡羊补牢了。

今天,我要和各位家长交流的第三个大问题是——针对幼儿园和小学所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差异,我们要提前做好什么准备呢?

一、思想上的准备

激发孩子入学的愿望。孩子上小学,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较重大的转折点。让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盼望早一点上小学。切忌家长对孩子这样说:“现在开始要吃苦头了”,“瞧,你这么坐不住,将来上小学可要受罪,让小学老师好好修理你!”其实,这一时期的孩子对小学生活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他们对小学的了解都是通过成人的介绍和他们的一些参观活动,而家长对孩子这样说,会引起孩子对小学的恐惧,觉得读书是一件可怕受罪的事,一旦读书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更不能适应小学生活。平时,家长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有些孩子,对小学的认识依赖于表面,如上小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自己到学校等,家长还应帮助孩子正确了解学校,知道小学是学习的地方,小学生是以学习为主的,要做作业,还会考试,要认真学习„„遇到一些特殊的日子为孩子拍照留念,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对自己要上小学了很重视,上学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如:开学第一天,带上相机到学校门口为孩子照相,留下一个美好的“第一天”;要戴红领巾了,特意去到学校拍上几张,为孩子留下一份特殊的光荣。

二、学习上的准备

在学校让老师感到头痛的不是那些在入学前缺少知识的孩子,而是那些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的孩子。如何让自己的孩子知识广,兴趣旺,能力强呢?我想我们有必要了解学习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孩子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和素质,就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1.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的思考是与生俱来的,让孩子独立地思考,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是孩子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源泉。新课标要求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是重要,没有问题的孩子往往是问题最多的孩子。所以,作为家长,有时面对孩子的问题适当地卖一下关子,让孩子自己去想,会比大人搜肠刮肚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果。

常见到这样的妈妈,孩子从早晨一睁眼,到晚上闭上眼睛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卡在母亲的手里,什么时间干什么,学什么,都是经过细细推敲,精打细算的,遇到问题一律妈妈来解决,时间长了,孩子没有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思维,丧失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在一年级出现了这种情况:我问班上一个同学为什么没做作业?他理直气状地说:“我妈妈没空。”还有的孩子一拿起书包就喊:“妈妈,快来教我做作业。”因此,如何帮助孩子,但又不做到凡事包办,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实在是一门艺术。

2.倾听的能力。

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许多优异的小学生,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是一种很自然的接受方式。孩子对听故事、听儿歌总有着极大的兴趣。经常听听录音、听听广播,听得多,势必积累得多,在表达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与较强的组织能力。在这里,还要切忌:大人在与孩子说话时,不要罗嗦反复地说。一句话说的多了则成了可听可不听的话。同样的话说了第二遍,第一遍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果有第二遍第四遍,那么先前说过的就成了大可不必去听不必去记的废话了。这样的罗嗦重复,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相当不利,孩子很难直接辨别出哪些是要听的,哪些是可以不听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孩子没兴趣听,对什么都不认真听,一只耳朵迸,一只耳朵出。这样就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过多重复自己的话。而且,当你在说话时,要让孩子眼睛看着你,你也要看着他,这样眼神交流有助于提高倾听能力。

3.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水平。

在小学一年级开学的头几天,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插曲:家长叮嘱孩子下课放后早点回家,不要在学校或马路上玩,孩子竟然一节课后就背起书包回家了;老师让学生回家写三个生字,每个生字写五遍,孩子竟写成五花八门的格式,有三个字写三遍的,有一个字写三遍的,五遍的,甚至一个字写满一页纸,有的孩子千脆一个字不写,不知道老师曾布置过作业。之所以发生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是因为孩子不理解老师的语言,只有那些千叮咛、万嘱咐的重复提醒才能记住。因比,父母没有事可以和孩子多交谈,不要再有重叠祠,如饭饭、觉觉等,语言要逐渐规范、精炼、复杂。阅读故事时,不要孩子一问就停下来解释,要让孩子能听过全文,自己根据情节消化体味其中的语句、语汇,多让孩子谈谈所见所闻,给孩子适当地布置一些小任务,为理解任务性、指令性语言打好基础。4

比如,请你去拿一张小凳;请你去拿高的小凳;请你去厨房的阳台上拿小凳„„

4.做事专注的习惯。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注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培养学生专注的习惯是一年级孩子最为重要的学习习惯。目前从一年级的课堂上来看,有的孩子上课听讲的专注程度几乎能达到40分钟,孩子上课的思维始终围着老师转。这样的学生只能占到一个班的10%。但有的孩子只能听10分钟,还不是连续的,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学生在写字做题时有的同学能始终如一地专注地写,有的学生则常常不是东瞅西望,就是停笔发呆,快的孩子十分钟完成任务,慢的一个小时也不夸张,差异性较大。

因此,在入学以前,应该帮助孩子发展有意注意,使孩子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开始,采用游戏形式比较好。如在桌子上放4-5样玩具,让孩子看1-2分钟,然后请孩子把头转过去,你拿掉其中一个玩具,再让孩子转过头来,要求他说出桌子上的变化。游戏可以增加难度,如玩具的数量多一点,拿掉玩具后再把留下来的玩具位置调换一下;观察的时间可以逐步缩短。做游戏时,如果你和孩子轮流出题目,老师还可以故意出错,让孩子发现并给你纠正,这样,孩子的积极性会更高。一般孩子都比较喜欢听故事,所以还可以让孩子听录音故事来发展他的有意注意。在听故事前先提出几个问题,让他带着问题听,听完后回答你的问题。还可以要求他边听边记住故事的内容,然后把故事复述出来。只要我们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有利于注意力发展的游戏,相信孩子的有意注意会得到很快的发展。

5.阅读的习惯。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家长不要只看眼前孩子的成绩考了多少分,他学会了多少字,会算多少题,培养孩子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凡是优秀的学生,几乎都有着共同的好习惯,那就是阅读,大量地阅读。读书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它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一位名师说得好“把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很难呢!”我们的孩子虽然才即将进入一年级,但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共同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来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带领孩子走进阅读的大门。一旦走进去了,你就可以站在一旁看着他不断地前进。

三、生活上的准备

1.调整生物钟。幼儿园的孩子因为没有学习上的任务,因而很

多家长对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可能会没有规律,大部分是按照大人的生活方式的。比如晚上睡得迟,早上起得迟;早上入园也很迟,几乎在传达室大门即将要关的时候才姗姗来迟;遇到天冷或不算特殊的日子里就对孩子说:“今天我们不去了吧?”这样在孩子的心里就有了一种“上学可以迟到,不去也无所谓”的错误心理;同时幼儿园的孩子中午有两小时的午睡时间,上下午还配有点心,在小学里显然已经没有了这种待遇,因此大班的孩子要慢慢调整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减少午睡时间,两小时、一小时半、一小时、到最后不睡,家里要让孩子吃饱吃好,尤其是早餐、中餐,否则长长的一天里要学习、要活动,小孩子的身体又怎么受得了?

2.自理能力的准备。幼儿园的孩子,生活上处处要依赖成人。爸爸接送上幼儿园,爷爷喂饭,奶奶整理衣物,妈妈帮忙穿衣裤。而入小学后,情况一下子发生变化。因此生活能力上的培养和逐步过渡,也是很重要的。平时,每天让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会孩子每天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最初,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他可能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再让他学着做。

四、物质上的准备

1.书包1个:要给他准备一个合适的双肩式书包,大小宜跟孩子的身高以及教室格子大小相适宜。功能不要太多,在上面显眼的地方写上孩子的班级、姓名。

2.铅笔盒一个:建议给孩子买功能最简单、色彩不鲜艳的铅笔盒或铅笔袋。现在很多的铅笔盒,功能很多,样式花哨像玩具,按某个按钮就会弹出什么出来,这样的铅笔盒最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造成上课不听讲。

3.尺子一把:尺子是小学生必备的,特别是刚进一年级的小学生,会经常用到。买一个一边直线一边曲线的普通塑料直尺就可以了。

4.铅笔:小学生以使用铅笔为主,每天带6支削好的HB的中华铅笔,(每天晚上,请家长帮助孩子把铅笔削好,贴上名字或者做好标记。注意:不要把转笔刀或小刀一类的用具带到学校)

5.橡皮一块:最好是长方形,高级绘图橡皮,或是那种考试专用橡皮,比较好用擦得比较干净(不要买那种花哨的橡皮)。

6.包书皮:请家长指导孩子完成。所有的书本都要用白色的纸包好,包好后在书上各写好班级和姓名。

7.家长尽力为孩子创设养成良好习惯的条件,如给孩子设置固定放书包、用具、图书等的地方。选择合适的灯光照明,适合孩子高矮的桌椅,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在准备以上学习用具时,请家长务必注意要越简单越实用,功能不要太多,不要太复杂,以免在课堂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听讲效果。其次要与孩子共同准备学习用品。共同准备,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作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最后,我想对各位家长说的是:请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永远不要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我们不能去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每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位成功的家长,教育好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为了孩子们,让我们幼儿园、小学和各位家长一起携手,努力做好幼小衔接,给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谢谢大家!

第四篇:幼小衔接讲座感想

幼小衔接讲座感想

在参加过幼小衔接讲座之后,感觉受益匪浅。

从小班到现在的大班, 眨眼间, 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三年多了, 9月份即将进入小学。渐渐地我们也开始关注孩子上小学的事情, 如上哪间小学、其他父 母是如何选择的、择校与否、学校之间的区别在哪里等等。这个讲座给我们上了 一节比较深刻的课, 做讲座的老师以她很多亲身的经历和例子, 给我们讲述了很 多平常却不一定为我们所知道的做法和道理。

例如学前物品的准备。记得我们以前上小学的时候, 是一件多么兴奋的事情(那时我没上过幼儿园, 正式上小学一年级前, 只上了一年的学前班), 新文具, 新书包,新衣服,新课本„„什么都是新的,跟过年似的。一点没有象现在的专 家学者分析的这个不适应那个不适应, 这个断层那个断层(昨天我在网上看到德 国有个叫哈克的教授专门阐述了幼小衔接的六个断层)。现在孩子宝贵了,父母 的“呵护”有加,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点的苦、受一点点的委屈,什么都给最好 的,这反倒成了“祸害”。例如挑文具,老师提醒我们,一定不能挑那些太花俏 的笔、笔盒和书包,书包要挑贴背的,笔盒要挑塑料的,没印那么花俏的,铅笔 要挑六角型的, 也不能太花俏的。这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防止太花俏的东西转 移他上课和做功课的注意力。我记得, 我们以前上小学挑文具, 铅笔也就那么几 种, 也根本不会印到花里胡俏的, 笔盒也是很简单的那种铁皮盒, 书包就更加简 单了,根本没有什么很花俏的图案。老师提到了一种叫“握笔器”的东西,我是 第一次听到。老师解释说, 那是教会小孩子学会正确的握笔方法的工具。我对此 有点不理解。我记得, 我们以前小学的时候, 老师都是很认真地教我们怎么样握 笔,怎么样写字的,手把手地教,直到教会我们。现在倒好了,直接买个握笔器 就行了。这到底是科技进步了,还是人类落后了? 行为规范和良好的习惯, 这一点, 对于幼小衔接来说比较重要。幼儿园可以说还是处于保育阶段, 而到了小学就是真正的独立生活了。在幼儿园尿了裤子有 老师帮忙换, 吃饭不认真有老师纠正, 午睡不好有老师监督, 这些到了小学之后, 就全都靠自己了。所以, 现在幼儿园的老师已经开始教育孩子要学会整理自己的 书包, 每天晚上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拿出来放在床头或者凳子上, 这都是良好的 行为规范和习惯。

大三班:张若诗妈妈

第五篇:幼小衔接讲座感想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观“幼小协同,科学衔接”公益讲座有感

育儿,是每一位老师和家长长久以来关注的课题。简单的两个字,却是家长一生的心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让孩子顺利的过度到下一阶段,在这次的公益讲座中,让我体会颇多。

一、寓教于乐,学龄前,我会这样做

学龄前期,是幼儿3周岁后至6~7岁入小学前,也就是幼儿园期间,正是我的孩子现在所处的阶段。对于此阶段孩子的教育问题,正是我最近比较关注的话题。这样的讲座,自然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讲座中,二十幼儿园的赵园长讲座的题目就很吸引我:“聚焦家园同步、幼小科学衔接”。幼儿园和家长保持一致,携手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她的观点我非常赞同。比如有的家长会过早开发孩子的各种能力,我是反对的。我认为开发要适度。正如赵园长在“当前家长对幼小衔接认识的误区”中讲到,从生理角度,孩子手部小肌肉发展尚未健全,大量的书写会造成幼儿手部肌肉疲劳等,还有的家长过早让孩子机械性地背诵,让孩子有抵触心理,完全不利于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度。再比如,很多家长过早地让孩子学习英语,其实孩子的语言神经发展的仍不健全,过多的语言环境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健康。教育孩子,还要因人而异。这不是输在起跑线上的问题,而是抢跑了,就没有了比赛资格。老人们常说:三岁看老,孩子一定要从小培养。我认为,培养,不是单一的背诵和书写,培养的是一种学习和交流沟通的 能力。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任何一方。不能一味的依靠老师在幼儿园的管理,认为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幼儿园,是孩子脱离父母,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如何融入陌生的环境,如何与陌生人交流,如何交朋友,这些都是孩子从幼儿园能学到的宝贵经验。孩子还小,不善于总结,我觉得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孩子。如果光靠老师的教导,那么,孩子不都是应该一样的吗?为什么一个班的孩子性格迥异?那更多的,还是家长的教育啊。所以我认为,在孩子学龄前,我不会让他提前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我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我陪他玩,发现他的一些兴趣、爱好,发展他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玩,并吸收着知识;乐,并吸取着经验。在游戏中寻找乐趣,在乐趣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二、以身作则,学龄期,我要这样做

学龄期,是儿童6岁~12岁,也就是小学期间。此期儿童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大部分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脑的形态已基本与成人相同,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控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是长知识、接受文化科学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正是孩子学习阶段中的起步阶段,也是最重要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尤为重要。讲座中,外国语小学沈校长的“用心力建树孩子好习惯和好性格”引起了我的极大共鸣。沈校长的一席话,让我不禁感叹,孩子的教育,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沈校长讲到,很多家长总在 孩子面前提及别的孩子如何如何,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殊不知“比”字本身,就是两把匕首,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间接伤害了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友谊,更会伤害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不是不比较,可以和孩子本身来比,比起上次进步了多少,比起上次吸取了什么经验,这样的比较,我相信是良性的。举一个我教育孩子的简单例子,在零食方面,我很少让孩子吃,但是偶尔吃的时候,我总是会说,“孩子,你很小的时候是不是不能吃,慢慢的长大了,身体有了抵抗力,能吃的东西也多了。知识也是这样,小的时候不会的,长大了慢慢学,一次两次是很难学会的,但是慢慢的,就都学会了,爸爸妈妈也是这样,慢慢的,会的越来越多。”鼓励,远比斥责更能让孩子接受,更能让孩子进步。所以我认为,在孩子学龄期,我不会每天监督他写作业,而是尽可能的培养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孔子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学会倾听、善于思考、敢于提问、与人合作、自主读书、认真书写、动手操作、按时完成作业等。

总之,不管是幼儿园、小学,或者其他孩子需要经历的各种阶段,我们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引导员,孩子的童年时光很短暂,让我们共同为孩子筑建阳光绚烂的童年!

X幼儿园 X妈妈

2016年6月

下载幼小衔接讲座资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小衔接讲座资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小衔接讲座策划书

    关注儿童心灵健康,让孩子快乐成长 ---幼小衔接 一、讲座目的 如何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许多家长关心的话题,为了能顺利而快速地适应小学生活,孩子应该做好哪些衔接准备?家长......

    “幼小衔接”讲座体会

    “幼小衔接”讲座体会 非常荣幸去听了幼小衔接的讲座,让我们更加了解有效衔接的有关知识,能提前与小学教师做好观念上的幼小衔接,使我们的孩子能顺利地适应小学的教育。 讲座中......

    幼小衔接讲座听后感

    幼小衔接讲座听后感 6月25日下午,很高兴在幼儿园听了一场非常有价值的幼小衔接讲座。起初,听到有这个讲座,想想孩子刚上小班,感到有点早,但听过之后,我感到不但不早,而且非常及时有......

    幼小衔接讲座 感想

    幼小衔接讲座感想 在参加过幼小衔接讲座之后,感觉受益匪浅。 从小班到现在的大班,眨眼间,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三年多了,明年9月份即将进入小学。渐渐地我们也开始关注孩子上小学的......

    幼小衔接讲座稿

    幼小衔接(发言稿) 在开始今天做之前,先给大家将几个真是的故事: 1、孩子每天都是由奶奶送到学校,交到作业本时,看见的不是孩子自己到书包中拿本子,而是奶奶拿,临走的时候奶奶还要把......

    幼小衔接家长讲座

    东部大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班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首先感谢安庆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信任,让我有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些育儿心得,也把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大家分......

    幼小衔接讲座5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大班幼小衔接专题讲座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本次家长会,让我有幸和大家谈一谈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希望对各位家长能够有所帮助。 美......

    幼小衔接讲座发言稿

    幼小衔接讲座发言稿1 尊敬额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幼小连接是少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连接,是少儿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