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现问题 提高课堂实效 - 中山市东升镇同茂小学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细化常规管理
——同茂小学教学常规整改措施
第7周,东升镇文体教育局对我校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视导。在视导过程中,镇文体教育局领导认为我校能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课堂教学朴实有效、常规管理细致到位。充分肯定了我校自合并以来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的明显进步,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教学常规管理是一间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轨道,管理制度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发展,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我校将以本次视导为契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便使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日趋合理、完善、有效。希望全体教师对教学常规管理思想上要重视,要提高认识,努力践行“把课上好是最优秀的品德”的教育理念。
一、主要存在问题
(一)研究意识薄弱,竞争意识不强
1、我校自2006年9月搬进新校以来,全体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教育教学质量在不断地进步。但是由于我校中年教师人数占的比例较多,教育观念跟不上,教学方法陈旧,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不强,学习进取心明显不足,参与各类教研活动普遍存在应付心态。这对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非常不利。
2、基本功有待加强:三笔字、普通话、计算机水平都比较弱。我校在接受市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时,就意识到我校老师在普通话水平、书写和指导学生书写的能力较弱。为此,我校将会出台相应的规定,帮助老师们提高普通话和三笔字的水平。
3、教学研究停留在表面,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教师的备课、研究
教材不够深入,应付检查的成分太多。课堂抓不住重点,没有实效,甚至出现教案与上课内容不相符的情况。
(二)教学常规管理需要强化
1、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虽然开足开齐课程,但挪为它用较多,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刻意延长了主科的教学时间,但主科的课堂效率反而因此而降低。
2、进一步细化常规检查,备课的落实还需进一步加强。现在备课在书上,备些什么内容,上课与备课的吻合度如何,怎样评价,还要进一步落实。
3、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堂、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因此,课堂40分钟内教学活动的分配,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学是否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得到解决都要一一落实。
(三)课堂实效性不高。现在,备课不透彻,重难点把握不到位,课堂设计不太合理,学生经历学习知识的过程比较肤浅,课堂效率比较低的情况还存在,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改进。
二、整改措施
全体教师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要充分意识到做好常规工作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师的价值体现,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具体要求
1、备课
(1)备课具体要求:在书本上写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简单的教学过程(要写出整节课的上课思路,特别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习)、重点内容要详细备注(怎样跟学生讲解)、教学反思(教学存在问题、学生学习情况)。
(2)在备课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考虑到课堂上会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审问题的备课。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想状况等方面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
(3)注意观察学生,多了解,多与学生进行沟通。
2、作业及学生学习习惯。
严格落实各科学习习惯的要求。(见附件)
(二)检查落实
检查落实教学常规分三步进行:
1、科组检查:由科组长牵头每两周对老师的教案、作业(包括批改)等进行检查,并上报教导处。
2、教导处抽查:教导处每月对老师的教案、作业(包括批改)等进行抽查,并公布。
3、校长室随检:校长室安排到教师办公室进行随检,并公布。凡在检查中发现检查没备课、备课不全及作业批改不认真等。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全校通报批评,第三次上报东升镇文体教育局。
三、听课。
在原有推门听课的基础上增加敲门听课(提前一天告诉被听课的老师),课后重点检查教案,评课时上课老师需要进行简单的说课和反思,以便了解老师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及教案与上课内容的吻合度。学校采用两次听课(推门听课和敲门听课)作为评价老师上课的依据。上课评价分三部分:
1、备课(当堂检查备课)占20%;
2、上课占60%;
3、课后说课占20%,80分以上为良。
对两次听课都达不到良以上的老师,全校通报批评。第二个两次听课都达不到良以上的老师,上报镇文体教育局。
四、教研活动
要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现对校级教研活动做以下补充:
1、除了填好课堂评价表以外,每位参加听课老师都要认真做好记录和对该节课的评价,在交流完后把听课本交给科组长,科组长对每位老师的评课是否到位作出评价,没有及时上交听课本,按学校绩效分配方案里的教学常规要求进行处理。
2、教研活动不能无故不参加,有事不能参加教研活动的需向教导处请假。对无故不参加教研活动的,第一次警告;第二次通报批评;第三次到校长室谈话。同时按同茂小学绩效分配方案中的教学常规处理。
本措施自2012年4月23日执行。
2012年4月
第二篇:以语篇学习为载体,提高小学英语复习课堂实效
以语篇学习为载体,提高小学英语复习课堂
实效
【摘要】:本文从小学英语复习课的现状调查出发,提出以语篇教学为载体,提高复习课堂实效的尝试。并列举了语篇复习的不同类型及教学案例,以及在创设语篇融入复习内容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试图探讨一种以语篇学习为载体,打造高效复习课堂的教学模式。【关键词】:语篇学习复习实效 整体性原则
一、小学英语复习课的现状
英语复习课作为一个单元学习或一个话题学习的总结和梳理,有利于帮助学生滚动复现学过的知识,对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没有一定的章法可循,笔者通过课堂观察与教师访谈发现,教师们对复习课的具体操作概念比较模糊,当问及自己的复习课堂的实效性如何时,大多数老师反应比较缺乏信心。笔者观察发现,目前我市小学英语教师的复习课堂总结起来有两种形式:
(一)第一类复习课堂是把复习课上成练习评讲课,遵循此法的老师认为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机械笔头练习才能巩固旧知,达到考试拿高分的目的。在这样的复习课堂上教师在台上通常讲得苦口婆心,下面的学生做题做得苦不堪言。毋庸置疑,这样的复习课是低效的。再多的练习也换不来学生的高分,更换不来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笔者观察到的第二类复习课堂比起第一类的复习课有所改进:在这种复习课堂上可以看到丰富的活动形式,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复习语言点设计了不同的活动任务,这些任务用一条主线贯穿起来,通常以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人物统领起来,为了凸显语言的交际运用也创设了一定的语言情境,但是各项活动任务比较独立,缺乏系统性,也就是针对各个独立的语言点进行了浅层次的复习而已,缺乏真实的语言情境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二、提出问题:以语篇教学为载体,提高复习课堂实效的尝试 所谓语篇教学,指的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语 篇教学符合整体语言教学的原则,强调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整体感知,从而有利于学生习得所学语言。语篇教学并非单纯的语篇知识的教学,它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
在英语复习课上,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在不脱离学生实际掌握水平的基础上生成或再构语篇,在语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再提高。针对以上这两种常规复习课的不足,笔者通过观察发现,把复习内容融入语篇教学,通过创设符合学生掌握水平,与单元复习或话题复习内容相关的的语篇学习材料,整合需要复习的内容,对滚动旧知识,激活学生语言图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提高复习课堂实效,效果非常明显。
本文将列举根据复习主题的需要创设不同的语篇材料的功用,试图探讨一种以语篇学习为载体,打造高效复习课堂的教学模式。
三,语篇复习的不同类型及教学实例
(一)以创设语言情境为目标的语篇学习
以创设语言情境为目标的语篇适用于复习语法知识,如在PEP教材六年级下册复习一般过去式这个时态,教师可以巧编语篇,用一些悬疑的故事拓展教学。比如笔者在观摩一位教师复习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art A Let’s read 时发现,该教师先呈现了一个被打破的花瓶,然后邀请学生来当福尔摩斯,找出肇事者。在找的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就需要知道以下几个问题:
1.When was it broken? 2.Who was at home at that time? 3.What did they do? 4.Who broke the vase? 然后老师再通过各种练习及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寻找线索进行判断。通过这样的破案活动,学生带着极大地兴趣和热情阅读了课本文章和拓展阅读,通过阅读和互相问答来找出线索,于此同时,他们也在头脑里很清晰的意识到一般过去时的使用意义和概念,在问答和阅读中加强了对一般过去式结构的认识。这样的活动,既能对这个时态的知识进行操练和实际运用,也能很好的将学生对于这个时态的初步认识逐步内化为本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在真实情境下的语篇 学习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了清晰的知识网络,加强了元认知,真正实现了复习课最大的目标。此类语篇复习同样适用于其他语法类复习课,教师通过巧设语篇,在真实的情境中综合复习语法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考察知识运用能力为目标的语篇学习
复习课的一大目标是考察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不是独立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笔者发现,在考察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时,如果可以为把独立的目标知识点串成一个语篇,在语篇学习过程中巧设各项任务,会使复习课更显整体效果,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如笔者在进行Weathter & Clothing这一个话题复习时,就根据话题复习的需要,在复习了这一话题的词汇以及基本句型的铺垫下,设置了一个以主人公Lily这个澳大利亚女孩要来中国旅游这个故事语篇贯穿全程,创设了真实的情境,语篇学习将重点考查学生对本话题的词汇以及句型的综合运用,同时,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如下操作:
I.Pre-reading 通过歌谣,词汇游戏热身后,教师让学生们通过欣赏四个城市的风光介绍视频,了解了四个城市的天气,风景等,然后学生根据自己想去的地方分成四组。为下面的语篇阅读作准备。
II.While-reading ①Jigsaw Reading 每个小组阅读一篇介绍该地方的语篇。教师根据该节课需要考察学生运用的知识点创编了四篇语篇。而给学生们的短文是不完整的,学生们必须通过小组合作,以及结合上下文内容来将文章补充完整,这种阅读方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以粘句子的方法来进行信息补充,也让活动更显趣味性。
② Read and finish the first petal of your flower 通过小组阅读共同找到相关信息,促进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能力,并且进一步理解文章,为下一步互问互答做准备。
③ Ask and finish the other petals 而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之间阅读不同的语篇这一信息差,请学生通过互问互答,通过完成一朵花瓣这一信息差任务,进一步巩 固学生们对句型的掌握,进行了口语练习。而在听取别人答案的时间也就是在训练听力的过程,让交流成为必须,记录交流结果。碰到不会写的单词或词组时还需小组讨论,进一步促进了小组间的合作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III.Post-reading Little reporter 学生根据自己旅游的那个城市的一些信息,小组谈论一个报告给Lily,并且邀请Lily和他们一起去旅游。最后,根据自己要去的旅游景点的特色,请小组讨论描述出自己所旅游的城市的特色,并邀请Lily一同前往,此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更鼓励了学生们大胆开口,拓展思维,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目的。而课后作业的设置则是学生根据自己小组要去的地方特色的口头报告写一封邮件,邀请Lily成为自己的旅友。
纵观该节复习课,最大的特色就是所有的复习和运用都是在语篇统领下完成的。学生在整个语篇学习的任务中完成了听,说,读,以及最后家庭作业写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进行了大量的语言实践,在语篇的统领下,既考察了学生知识点的运用,如单词,句型等,又在多形式阅读语篇的过程中为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高效复习课的目标。
(三)以激发学习兴趣为目标的语篇拓展阅读
激发学习兴趣的语篇学习适用于复习拓展阶段的阅读,可以作为复习完知识点以及运用后的一个有力的补充和延伸,这类语篇材料通 常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教师可以创编或改编童话故事,幽默小故事,或类似于挑战阅读等形式的语篇,以达到巩固复习成果,激发后续学习兴趣的目标。
还是以刚才那节Weathter & Clothing这一个话题复习课为例,在上一课时,教师把全班分成四组,每组通过语篇任务了解了自己想去的城市的风景介绍并小组合作完成了一份口头介绍该城市的汇报,把这份邀请汇报以邮件的形式发给主人公Lily。在下一课时,教师继续巧设语篇,请学生趣味阅读Lily的回邮以及她对朋友的介绍,通过从Lily的回邮中找到她的爱好这个真实的任务后,再以Lily介绍她的三个朋友的一些爱好特点,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根据各自的特点猜猜他们最想去的地方,小组合作进行趣味阅读---Finding more travelling partners!如学生通过阅读Lily的回邮这个语篇得出Lily想去北京旅游。语篇如下:
Thank you for telling me about the 4 cities in your country.They are all very nice and I really want to go to the four places.I think I will choose the capital city first.I like the cool weather.I can wear my favourite jacket there!It will be so nice to see the Tian An Square and the Summer Palace.I am sure I will get to know more about Chinese history in Beijing.而后学生继续阅读其他语篇得出其他三个人最想去的地方。此类语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学生在完成多种语篇的信息匹配认知中增强自信心,培养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四、以语篇学习为载体的复习课注意事项
(一)以语篇学习为载体的复习课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
以语篇学习为载体的复习课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这是区别于其他复习课的一大特点,因此,语篇内容应通过各种形式复现语言知识,在语篇中设置各种巩固活动,归纳整合梳理相关知识,解决重难点问题。以语篇创设情境复现知识,系统梳理知识,提供有意义有层次的活动,延伸与拓展知识,帮助学生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以语篇学习为载体的复习课不能上成阅读新授课 以语篇学习为载体的复习课不能上成阅读新授课,教师要反思所创设的语篇学习是不是存在着只是疏通知识点?是不是语篇练习内容的层次没有超越平时的练习?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知识,而不是在语篇复习时总牵着学生走,没有好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是不是没有把要复习的内容做到更全面更合理的整合与整理?是不是与新授课有点混淆?教师创设的语篇复习要通过话题把语言点分门别类,把相关的知识、内容串在一起,结成知识网,方便学生更好地把知识储存和抽取,这是与阅读新授课最大的不同。
(二)教师创编语篇的要求
教师在创编语篇进行复习时应针对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围绕目标语言真正做到“词句结合,语篇感悟”。同时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语篇、篇章要能够体现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尽可能贴近学生原有的知识发展区,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向新的知识发展区跨越,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获取新知识。同时,语篇阅读的形式要尽可能多样,如上面列举的Jigsaw reading, share reading等,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鼓励学生在语篇创设的语境中通过对话,交流等方式习得语言,提高效果。
结
语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该和语文教学一样,赋予它更充实的内容。字,词,句篇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语篇化复习就是避免目标语言独立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语篇中复习知识,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整体性原则,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以语篇学习为载体的复习课堂中实现少教多学,提高复习课堂实效,形成知识体系,为今后的长久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可以说,文本创编的合理使用是提高复习课实效的点睛之笔!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徐红.2008.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8,(9)[3]徐丽花.有感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J].http://wenku.baidu.com/view/94ac3f18c281e53a5902ff06.html [4]周菁菡.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J] http://wenku.baidu.com/view/e7fa4dd5195f312b3169a5ef.html [5]郑嘉瑜.小学英语时态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 http://xxyy.dgjyw.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725&ArticlePage=1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引领数学思考 提高课堂实效-人教版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引领数学思考 提高课堂实效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实质就是一个思考过程,华东师范大学孔企平专家对此解释: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数学思考是指在数学活动中的思考,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来理解:从狭义角度是指学生关于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从广义角度理解还包括应用数学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数学式思考。那么,该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是构建新知的最近发展区,是数学思考的基础和起点。同时又在“情感与态度”目标中又指出: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可见“生活经验”不仅指知识经验还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数学思考的活水源头。而通过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从而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运用生活经验”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认识几十几”时,我改变了教材例题中用小棒呈现的形式,改用了画圈:如果用一个圈表示一个小朋友,要表示全班44位小朋友,应该画多少个圈?怎样画能让老师很容易看出画的是不是正好44个圈?之所以放弃小棒而选择画圈,主要考虑到画圈的材料更具有生成性和结构性,有利于学生充分展开数学思维。生成性是指所有的圈都是学生自己画的,必然要思考“应该怎样画”,这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建构数学图像语言的过程;结构性是指如一个一个、一行一行对齐着画,那么只要数出第一行的个数,就能推断出下面几行的个数,而已经扎成捆的小棒无法进行类似的推断。在教学中,发现这一形式的改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思考的有效性。一是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很多学生都会数几十几的数了,让他们画圈表示出班级的人数,大大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学生的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二是在画圈的过程中,学生其实已经在练习数数了。学生呈现出了很多画圈的方法,反馈的过程,就是有意识地让学生一个一个、二个二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进行数数练习的过程,教学环节更为紧凑;三是学生主动探索、亲身经历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通过
xiaoxue.xuekeedu.com
比较,学生发现十个十个地画更能让别人很快看出有多少个,为理解掌握几十几的组成提供了具体的数学图像语言的支撑,提高了思考的有效性。
二、注重学生亲历数学化的过程,“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行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思考的有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现代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结论或获得结果。
因此,应合理整合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传统的数学课堂以教师的“精讲”为主,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则更加关注学生主体的活动。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讲代替不了学生的活动,同样学生的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和提升,活动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只有合理整合两种教学方法,给学生留足活动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前的指导,并根据学生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概括,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如果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可以想象大部分学生是无从下手的,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无法得到保障,而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操作: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再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前的教师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引导也就渗透了数学的思维方法:要求圆的周长可以测量,但是测量比较麻烦而且不够准确,或者有时就根本无法测量。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测圆的周长由什么决定?与直径有什么具体的关系,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测量与计算。这样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从各种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进行合理的猜测等思维过程,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思考的有效性。
三、抓好双基适度训练,学会“有条理的”进行思考
注重课堂思考的实效性,无疑要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给予重视。数学概念是支撑数学大厦的根基,数学基本能力是建好大厦的保证。因此,知识必须到位,能力必须训练。抓好双基义不容辞。
人们常说:“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念口生”“功到自然成”。这些都说明了
xiaoxue.xuekeedu.com
练习的重要性。练习不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练为主线的原则,精心处理讲与练的关系,在知识的关键处、学生的疑难处教师要讲,同时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将练习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并通过一定量的习题进行练习,学会有条理地思考,这样才能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才能凸显课堂思考的有效性。如下是我校陈小英老师在教学《10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片段:
师:从刚才小朋友的举例中,我们可以知道,100以内加减计算有很大的用处,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你们说对不对?
生:对。
师:(出示)34+42= 37+17= 69-15= 59+17= 94-18= 80-26= 请小朋友认真仔细地做一做,完成后再仔细看一看,你能发现哪些小秘密? 学生认真地列竖式计算„„
师:我们先来分析这6道计算题的答案„„
师:通过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我发现有3道题结果都是76,还有3道题结果都是54。
师:如果我们要把这6道计算题分成两类,你们说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呢?
生l:我把34+42=,59+17=,94-18=分成一类,因为这3道题的结果都是76,另外3道题分一类,它们的结果都是54。
师:想得很好!说说你是按什么来分的? 生1:按得数相同来分。
师:如果把这6道算式题也分成两类,不按得数相同来分,可以吗? 生2:按加法和减法来分。34+42,59+17,37+17都是加法一组剩下的是减法一组。
师:你们说可以吗? 生:可以。
生3:我把34+42,69-15分为一组,其他也分为一组。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分?
xiaoxue.xuekeedu.com
生3:34+42,69-15是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其他的4道算式题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师:说得真好!你很会观察,也很会动脑筋。
生4:我把34+42,94-18,80-26分为一组,59+17,37+17,69-15又分为一组。
师:喔,你又是什么道理?
生4:前面一组是双数加法和减法,后面一组是单数加法和减法。师:这个名字很有趣,说得也很有道理。
生5:我把59+17,37+17分为一组,其他的算式分为一组。因为第一组算式中的一个加数都是17。
师:也有道理。我们的同学真的都很聪明。„„
在上述的教学片段中,陈老师先是让学生进行认真计算,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6个算式,引起学生有条理的思考,提高学习活动的思维含量,并从不同的角度,整体地、有序地、富有思考性地呈现出“不同的学生学习所得到的不同的学习结果”,充分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解决问题的结果既在情理之中,又不乏有创造之意,进而培养了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习惯。
四、精心预设动态生成,“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思考
《标准》提出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起到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的头脑不会自发产生数学思考,教师是思考力的培育者。有了教师的帮助,学生的“数学思考”的经验才会日积月累,不断丰富,从而学会数学思考。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该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精彩的生成正是源于这高质量的精心预
xiaoxue.xuekeedu.com
设。所以,要提高课堂思考的有效性,既要(下转39页)(上接37页)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宽容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顺学而导,整合预设,机智生成,从而达到巧妙运用生成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如一位教师是这样预设“圆的周长”一课的:让学生动手测量圆形实物的周长。估计学生能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一元硬币,像棋子的周长,肯定无法直接测量出画在纸上圆的周长,从而在矛盾动态冲突中进一步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时,学生果真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出圆形实物的周长。然而,对于教师故弄玄虚的这个“画在纸上圆”的周长,却被一名学生泄露了“天机”。“老师,我只要用尺子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再乘3.14就可以了”。糟了,下面要探索的结论都给他说出来了,怎么办?教师审时踱势,及时调整预定方案。问:“3.14是什么意思?”生:“3.14是圆周率。”教师追问到:“圆周率是什么东西?”(其他学生哗然大笑)。这个学生振振有词:“我从书上看到3.14是祖冲之发现的,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3.14倍多一些„„”这时,另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补充说:“我还知道这个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教师从容不迫地应对:你们俩真厉害,知道了这么多。那么周长大约是它的直径的3.14倍,这个结论可靠吗?你们验证过吗?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想办法验证它,小组可以合作进行验证„„”显然,教师在预设教案时,并没有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但他没有被自己的预设方案所束缚,而是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变预设中对未知的探索为对猜想的验证,有叙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引导着课堂从知识授受走向智慧生成,最终赢来了学生思维翅膀的自由伸展,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追根究底的欲望,激活了课堂教学。“理性地看待生成,有效地应对生成。”这是我们的教学追求。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引领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让学生徜徉在有效的数学教学中,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