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安全与防范技术课题分悉
网络安全及防范技术
课题分析:
随着计算机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成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网络的强大功能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可是我们的网络安全依然面临着被未知的攻击手段被破坏,为了了解更多的网络安全,也为了让更多的人的网络被攻击,因此我选择了这个课题,希望对学习、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帮组。课题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很多事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引来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露、信息窃取、数据篡改、计算机泵度等等。同时,网络实体还要受诸如水灾、火灾、地震、电磁辐射等多方面的考验。由单机安全事故引起的故障通过网络传给其他系统和主机,可造成大范围的瘫痪,再加上安全机制的缺乏和防护意识不强,网络风险日愈严重。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至于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互相互补,缺一不可。人为地网络入侵和攻击行为使得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希望通过检索解决的问题:
1.进一步了解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技术。
2.根据信息检索的内容,进一步分析网络安全问题。3.国内外对网络安全及防范技术有何举动。4.增长检索经验和技巧。主要检索数据库或网站: Google baidu 中国知网
各类书籍、杂志 相关文献:
一、论文
名称:网络型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 作者:姚渝春,李杰,王成红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重庆应用技术学院 刊名:重庆大学学报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分类,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型病毒,病毒防治
摘要:传统的计算机病毒分类法常以寄生对象为标准将病毒分为文件型、引导型和混合型,但根据当前病毒发展的趋势,应增加一类网络型病毒.网络型病毒的寄生对象广泛、传播速度快、危害广,它利用Internet的开放性和软件系统的缺陷,破坏网络中的各种资源以及网络通讯,某些种类的网络病毒还是黑客工具.因此结合多个具体实例,分析了网
络型病毒对网络安全的危害,提出网络型病毒的防治应首先从管理措施上着手,并综合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治软件、软件更新、数据备份等多种技术措施。
名称: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作者:贺贝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刊名:价值工程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摘要:0引言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数字化地球”“地球村”随着网络全球化而来到。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网络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怪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的攻击,要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确保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对其进行研究也就有了实质的价值和必要。世界上平均每20分钟就发生一次人侵国际互联网络的计算机安全事件,1/3的防火墙被突破。在中国,针对银行、证券等金融领域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金额已高达数亿元,针对其他行业的网络安全威胁也时有发生。多方面的安全威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变得日益重要起来,已引起各个领域业内人士所重视。1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问题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一般说来,网络安全问题是由
通信设施的脆弱性和网络信息系统的脆弱性共同导致的,必须全方位解析网络的脆弱性和威胁,才能构建网络的安全措施,确保网络安全。
网址: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JZGC201002114.htm 名称:浅谈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与防范措施 作者:成启明
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 刊名: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火墙,数据加密
摘要:在信息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系统已成为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信息的主要来源,同时网络安全性的问题也突显出来。如何防范计算机系统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保持强劲的工作状态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以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为突破口,重点介绍网络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畅通。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QueryID=22&CurRec=11&filename=CDMZ200902012&dbname=CJFD0911
二、书籍
书名: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修订本)ISBN:711512303 作者:袁津生 吴砚农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页数:340 出版日期:2004-7-1 开本:16开
简介:计算机网络安全是全社会都关注并亟待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全书主要介绍如何保护自己的网络以及网络系统中的数据不被破坏和丢失,如何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如何避免数据被篡改以及维护数据的真实性等。
本书重点进述与计算机系统安全有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安全级别、访问控制、病毒和加密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管理人员、安全技术人员的相关培训教材或参考书。书名:计算机网络安全(21世纪计算机专业大专系列教材)ISBN:730209905 作者:戴英侠 许剑卓 翟起宾 连一峰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数:308 出版日期:2005-1-1 开本:185×260 简介:本书是大专院校的教材,共14章。第1章主要介绍当前面临的安全威胁、安全的概念及安全策略。第2章阐述了密码学的数学基础,如模运算、数论、有限域等。第3、4章介绍密码学的算法。第5、6、7、8章介绍了密码算法及协议在网络安全:
和一些基础设施中的应用。第9、10两章主要介绍了攻击技术。第11、12、13章介绍了防火墙、入侵检测和取证技术。第14章介绍安全评估标准和风险评估技术。
三、相关法律法规
本篇法规已被《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二)》(发布日期:2006年11月22日 实施日期:(2006年12月8日)修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
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4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3年1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02次会议《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修正)
为了正确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根据民法通则、著作权法和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对这类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
为侵权行为地。
第二条 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创作成果,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
第三条 已在报刊上刊登或者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报刊、期刊社、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在网络进行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
四、最后结论
计算机网络的高度互联,病毒转播的范围不断扩大且传输的速度增大,黑客的刻意破坏,和对计算机操作的不正确等都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地维护带来了许多挑战。虽然如今存在多种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案如:防火墙,加密路由。但是我们无法完全去除计算机网络安全地威胁。计算机使用者应提高网络安全地意思。
第二篇: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
论文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技术 安全策略 防范技术
论文摘 要: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习惯和生活节奏。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的今天,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防护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最后提出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带来巨大的推动和冲击,尤其近十几年来,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广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挑战。随着我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的需求日益增强,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并且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安全事故的数量,以及其造成的损失也在成倍地增长,病毒、黑客、网络犯罪等给我们的信息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做长期的探索和规划。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与现状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组成。
(1)网络实体安全:如计算机的物理条件、物理环境及设施的安全标准,计算机硬件、附属设备及网络传输线路的安装及配置等;(2)软件安全:如保护网络系统不被非法侵入,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不被非法复制、篡改、不受病毒的侵害等;(3)数据安全:如保护网络信息的数据安全,不被非法存取,保护其完整、一致等;(4)网络安全管理:如运行时突发事件的安全处理等,包括采取计算机安全技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审计,进行风险分析等内容。
3.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成为一个需要持续更新和提高的领域。目前黑客的攻击方法已超过了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而且许多攻击都是致命的。在Internet网络上,因互联网本身没有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每当有一种新的攻击手段产生,就能在一周内传遍全世界。这些攻击手段利用网络和系统漏洞进行攻击从而造成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瘫痪。蠕虫、后门(Back-doors)、Rootkits、DoS(Denial of Services)和Sniffer(网路监听)是大家熟悉的几种黑客攻击手段。但这些攻击手段却都体现了它们惊人的威力,时至今日,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几类攻击手段的新变种,与以前出现的攻击方法相比,更加智能化,攻击目标直指互联网基础协议和操作系统层次,从Web程序的控制程序到内核级Rootlets。黑客的攻击手法不断升级翻新,向用户的信息安全防范能力不断发起挑战。
二、当前可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
1.网络安全的审计和跟踪技术。
审计和跟踪这种机制一般情况下并不干涉和直接影响主业务流程,而是通过对主业务进行记录、检查、监控等来完成以审计、完整性等要求为主的安全功能。审计和跟踪所包括的典型技术有:入侵检测系统(IDS)、漏洞扫描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等等。我们以IDS为例,IDS是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能够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入侵检测是一种主动保护网络和系统安全的技术,它从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中采集、分析数据,查看网络或主机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攻击的迹象,并采取适当的响应措施来阻挡攻击,降低可能的损失。它能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保护。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两类。
2.运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目前最为流行、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构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子网环境。防火墙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对两个网络之间的访问策略进行控制,限制被保护的网络与互联网络之间,或者与其他网络之间进行的信息存取、传递操作。它具有以下特性:所有的从内部到外部或从外部到内部的通信都必须经过它;只有内部访问策略授权的通信才允许通过;系统本身具有高可靠性。不仅如此,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监视点,它还可以记录所有通过它的访问,并提供统计数据,提供预警和审计功能。防火墙的体系结构有
三种:(1)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它是围绕具有双重宿主功能的主机而构筑的,是最基本的防火墙结构。主机充当路由器,是内外网络的接口,能够从一个网络向另一个网络发送IP数据包。这种类型的防火墙完全依赖于主机,因此该主机的负载一般较大,容易成为网络瓶颈。对于只进行IP层过滤的安全要求来说,只需在两块网卡之间转发的模块上插入对IP包的ACL控制即可。但是如果要对应用层进行代理控制,其代理就要设置到这台双宿主主机上,所有的应用要先于这个主机进行连接。这样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登录账号,增加了联网的复杂性。(2)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又称主机过滤结构,它使用一个单独的路由器来提供内部网络主机之间的服务,在这种体系结构中,主要的安全机制由数据包过滤系统来提供。相对于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这种结构允许数据包从Internet上进入内部网络,因此对路由器的配置要求较高。(3)屏蔽子网体系结构。它是在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基础上添加额外的安全层,并通过添加周边网络更进一步把内部网络和Internet隔离开。为此这种结构需要两个路由器,一个位于周边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另一个在周边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这样黑客即使攻破了堡垒主机,也不能直接入侵内部网络,因为他还需要攻破另外一个路由器。
3.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就是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从而隐藏信息内容,使非法用户无法获取信息的真实内容的一种技术手段。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数据加密技术按作用不同可分为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钥的管理技术。数据存储加密技术是防止在存储环节上的数据丢失为目的,可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两种,数据传输加密技术的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数据完整性鉴别是对介入信息的传送、存取,处理人的身份和相关数据内容进行验证,达到保密的要求,系统通过对比验证对输入的特征值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
4.网络病毒的防范。
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网络一般是内部局域网,就需要一个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防病毒软件和针对各种桌面操作系统的防病毒软件。如果与互联网相连,就需要网关的防病毒软件,加强上网计算机的安全。如果在网络
内部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交换,还需要一套基于邮件服务器平台的邮件防病毒软件,识别出隐藏在电子邮件和附件中的病毒。所以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点设置对应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及时为每台客户端计算机打好补丁,加强日常监测,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
5.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素质,强化网络安全责任。
为了强化网络安全的责任,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要结合数据、软件、硬件等网络系统各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责任心,并通过相关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要加以重视,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由于网络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网络安全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发展。此外,为了保障网络能够安全运行,我们还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完善法规、法律,提高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加大对计算机犯罪的法律制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信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网络系统依赖的程度增大,对网络系统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和混乱就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这使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的安全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安全学科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现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因此,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采取强有力的安全防范,对于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将变得十分重要。
第三篇: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
论文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技术 安全策略 防范技术
论文摘 要: 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工作习惯和生活节奏。在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的今天,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防护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最后提出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经济与文化带来巨大的推动和冲击,尤其近十几年来,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应用广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挑战。随着我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的需求日益增强,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并且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安全事故的数量,以及其造成的损失也在成倍地增长,病毒、黑客、网络犯罪等给我们的信息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做长期的探索和规划。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与现状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2.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组成。
(1)网络实体安全:如计算机的物理条件、物理环境及设施的安全标准,计算机硬件、附属设备及网络传输线路的安装及配置等;(2)软件安全:如保护网络系统不被非法侵入,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不被非法复制、篡改、不受病毒的侵害等;(3)数据安全:如保护网络信息的数据安全,不被非法存取,保护其完整、一致等;(4)网络安全管理:如运行时突发事件的安全处理等,包括采取计算机安全技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安全审计,进行风险分析等内容。
3.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成为一个需要持续更新和提高的领域。目前黑客的攻击方法已超过了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而且许多攻击都是致命的。在Internet网络上,因互联网本身没有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每当有一种新的攻击手段产生,就能在一周内传遍全世界。这些攻击手段利用网络和系统漏洞进行攻击从而造成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瘫痪。蠕虫、后门(Back-doors)、Rootkits、DoS(Denial of Services)和Sniffer
(网路监听)是大家熟悉的几种黑客攻击手段。但这些攻击手段却都体现了它们惊人的威力,时至今日,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几类攻击手段的新变种,与以前出现的攻击方法相比,更加智能化,攻击目标直指互联网基础协议和操作系统层次,从Web程序的控制程序到内核级Rootlets。黑客的攻击手法不断升级翻新,向用户的信息安全防范能力不断发起挑战。
二、当前可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
1.网络安全的审计和跟踪技术。
审计和跟踪这种机制一般情况下并不干涉和直接影响主业务流程,而是通过对主业务进行记录、检查、监控等来完成以审计、完整性等要求为主的安全功能。审计和跟踪所包括的典型技术有:入侵检测系统(IDS)、漏洞扫描系统、安全审计系统,等等。我们以IDS为例,IDS是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能够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入侵检测是一种主动保护网络和系统安全的技术,它从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中采集、分析数据,查看网络或主机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攻击的迹象,并采取适当的响应措施来阻挡攻击,降低可能的损失。它能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保护。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两类。
2.运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目前最为流行、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它的核心思想是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构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子网环境。防火墙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对两个网络之间的访问策略进行控制,限制被保护的网络与互联网络之间,或者与其他网络之间进行的信息存取、传递操作。它具有以下特性:所有的从内部到外部或从外部到内部的通信都必须经过它;只有内部访问策略授权的通信才允许通过;系统本身具有高可靠性。不仅如此,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监视点,它还可以记录所有通过它的访问,并提供统计数据,提供预警和审计功能。防火墙的体系结构有
三种:(1)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它是围绕具有双重宿主功能的主机而构筑的,是最基本的防火墙结构。主机充当路由器,是内外网络的接口,能够从一个网络向另一个网络发送IP数据包。这种类型的防火墙完全依赖于主机,因此该主机的负载一般较大,容易成为网络瓶颈。对于只进行IP层过滤的安全要求来说,只需在两块网卡之间转发的模块上插入对IP包的ACL控制即可。但是如果要对应用层进行代理控制,其代理就要设置到这台双宿主主机上,所有的应用要先于这个主机进行连接。这样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登录账号,增加了联网的复杂性。(2)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又称主机过滤结构,它使用一个单独的路由器来提供内部网络主机之间的服务,在这种体系结构中,主要的安全机制由数据包过滤系统来提供。相对于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这种结构允许数据包从Internet上进入内部网络,因此对路由器的配置要求较高。(3)屏蔽子网体系结构。它是在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基础上添加额外的安全层,并通过添加周边网络更进一步把内部网络和Internet隔离开。为此这种结构需要两个路由器,一个位于周边网络和内部网络之间,另一个在周边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这样黑客即使攻破了堡垒主机,也不能直接入侵内部网络,因为他还需要攻破另外一个路由器。
3.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就是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从而隐藏信息内容,使非法用户无法获取信息的真实内容的一种技术手段。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
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之一。数据加密技术按作用不同可分为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钥的管理技术。数据存储加密技术是防止在存储环节上的数据丢失为目的,可分为密文存储和存取两种,数据传输加密技术的目的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加密。数据完整性鉴别是对介入信息的传送、存取,处理人的身份和相关数据内容进行验证,达到保密的要求,系统通过对比验证对输入的特征值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参数,实现对数据的安全保护。
4.网络病毒的防范。
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学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网络一般是内部局域网,就需要一个基于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的防病毒软件和针对各种桌面操作系统的防病毒软件。如果与互联网相连,就需要网关的防病毒软件,加强上网计算机的安全。如果在网络内部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交换,还需要一套基于邮件服务器平台的邮件防病毒软件,识别出隐藏在电子邮件和附件中的病毒。所以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点设置对应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及时为每台客户端计算机打好补丁,加强日常监测,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
5.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素质,强化网络安全责任。
为了强化网络安全的责任,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提高网络工作人员的管理素质。要结合数据、软件、硬件等网络系统各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责任心,并通过相关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要加以重视,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由于网络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网络安全技术还有待提高和发展。此外,为了保障网络能够安全运行,我们还应该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完善法规、法律,提高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加大对计算机犯罪的法律制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信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网络系统依赖的程度增大,对网络系统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和混乱就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这使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的安全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安全学科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现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的稳定、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因此,认清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采取强有力的安全防范,对于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将变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1]严有日.论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王华.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科技经济市场,2010.9.[3]吴晓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探析.现代商业,2010.27.[4]全丰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策略分析.信息与电脑,2010.8.
第四篇:试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
试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技术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安全 计算机病毒 防火墙 黑客 软件漏洞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针对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详述了几种常用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
一、网络风险与安全概述
1、网络风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所以难免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人为攻击,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窃取、数据篡改、数据删添、计算机病毒等。同时,网络实体还要经受诸如水灾、火灾、地震、电磁辐射等多方面的考验。由单机安全事故引起的故障通过网络传给其他系统和主机,可造成大范围的瘫痪,再加上安全机制的缺乏和防护意识不强,网络风险日益加重。
2、网络安全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信息的安全性,使其不至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攻击遭到破坏。网络安全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人为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行为使得网络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二、各种网络威胁
1、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指人为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是网络安全的头号大敌。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触发性、破坏性等特点。按其破坏性分为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计算机病毒可以破坏硬盘、主板、显示器、光驱等。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传播后,会造成网络瘫痪,严重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因此,提高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刻不容缓。
2、黑客
黑客是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特殊技术登录到他人的网络服务器甚至是连接在网络上的单机,并对网络进行一些未经授权的操作的人员。黑客分为最传统的黑客和骇客。黑客攻击网络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在Cookie中夹杂黑客代码、隐藏指令、取得网站的控制权、制造缓冲区溢出和种植病毒等。其中特洛伊木马程序技术是最常用的黑客攻击手段,是在正常程序运行过程中央杂着额外操作代码,通过在用户的电脑系统隐藏一个会在Windows启动时运行的程序,从而达到控制用户电脑的目的。
3、系统漏洞
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软件在逻辑设计上的缺陷或在编写时产生的错误称为系统漏洞。系
统漏洞可以被不法者或者电脑黑客利用,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等方式来攻击或控制整个电脑,从而窃取电脑中的重要资料和信息,甚至破坏系统。这就使我们的计算机处于威险的境地,一旦连入网络,将严重威胁网络的安全。
4、配置漏洞
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例如,服务器的配置不正确,导致它成为网络的瓶颈,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网络的传输效率。路由器配置不当将导致客户端无法上网,给用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如何防范各种网络安全威胁
对于不同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我们该如何防范呢?我们又该如何解决更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呢?然而,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运用不同的软件和技巧去解决。
1、网络防火墙
网络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它对两个或多个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包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决定网络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目前,市场上防火墙产品很多,一些厂商还把防火墙技术并入其硬件产品中,即在其硬件产品中采取功能更加先进的安全防范机制。可以预见防火墙技术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2、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对系统中所有存储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使之成为密文,这样攻击者在截获到数据后,就无法了解到数据的内容;而只有被授权者才能接收和对该数据予以解答,以了解其内容,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系统信息资源的安全。数据加密技术包括这样几方面内容:数据加密、数据解密、数字签名、签名识别以及数字证明等。数据加密技术对防范网络中的信息被窃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3、数据备份
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只有防范和检测措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还原能力。数据备份是容灾的基础,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而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它的存储介质的过程。目前比较常见的备份方式有:定期磁带备份数据;远程磁带库、光盘库备份;远程数据库备份;网络数据镜像;远程镜像磁盘。数据还原是数据备份的反向过程,是从备份文件中恢复原有的文件和数据。网络中的重要数据应定期做数据备份,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数据还原。
4、漏洞扫描及修复
漏洞扫描是对电脑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检查当前的系统是否有漏洞,如果有漏洞则需要马上进行修复,否则电脑很容易受到网络的伤害甚至被黑客借助于电脑的漏洞进行远程控制。所以漏洞扫描对于保护电脑和上网安全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需要每星期就进行一次扫描,一旦发现有漏洞就要马上修复,有的漏洞系统自身就可以修复,而有些则需要手动修复。
5、物理安全
网络的物理安全是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例如,在校园网工程建设中,由于网络系统属于弱电工程,耐压值很低。因此,在网络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优先考虑保护人和网络设备不受电、火灾和雷击的侵害。物理安全的风险主要有,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电源故障;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设备被盗、被毁;电磁干扰;线路截获;机房环境及报警系统、安全意识等,因此要尽量避免网络的物理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刘占全.网络管理与防火墙[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王群.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石淑华.池瑞楠.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五篇:网络安全与技术
网 络 安 全 与 技 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之防火墙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国防建设和军事领域,计算机网络时常出现的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存在的安全隐患,促使人们采取各种方案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21世纪全世界的计算机都将通过Internet联到一起,信息安全的内涵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不仅从一般性的防卫变成了一种非常普通的防范,而且还从一种专门的领域变成了无处不在。当人类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时候,我们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特别是从政策上和法律上建立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网络安全体系。
一个国家的信息安全体系实际上包括国家的法规和政策,以及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平台。我国在构建信息防卫系统时,应着力发展自己独特的安全产品,我们要想真正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最终的办法就是通过发展民族的安全产业,带动我国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提高。
网络安全产品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网络安全来源于安全策略与技术的多样
于(Checkpoint)。使用这类防火墙,需要网管对所工作的操作系统平台比较熟悉。
2.硬件防火墙
这里说的硬件防火墙是指“所谓的硬件防火墙”。之所以加上所谓二字是针对芯片级防火墙说的了。它们最大的差别在于是否基于专用的硬件平台。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防火墙都是这种所谓的硬件防火墙,他们都基于PC架构,就是说,它们和普通的家庭用的PC没有太大区别。在这些PC架构计算机上运行一些经过裁剪和简化的操作系统,最常用的有老版本的(Unix、Linux和FreeBSD)系统。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类防火墙采用的依然是别人的内核,因此依然会受到OS操作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影响。
传统硬件防火墙一般至少应具备三个端口,分别接(内网,外网和DMZ区)非军事化区,现在一些新的硬件防火墙往往扩展了端口,常见四端口防火墙一般将第四个端口做为配置口、管理端口。很多防火墙还可以进一步扩展端口数目。
3.芯片级防火墙
“芯片级”防火墙基于专门的硬件平台,没有操作系统。专有的ASIC芯片促使它们比其他种类的防火墙速度更快,处理能力更强,性能更高。做这类防火墙最出名的厂商有(NetScreen、FortiNet、Cisco)等。这类防火墙由于是专用OS操作系统,因此防火墙本身的漏洞比较少,不过价格相对比较高昂。
根据防火墙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包过滤型、网络地址转换—NAT、代理型和监测型。
1.包过滤型
包过滤型产品是防火墙的初级产品,其技术依据是网络中的分包传输技术。网络上的数据都是以“包”为单位进行传输的,数据被分割成为一定大小的数据包,每一个
4.监测型
监测型防火墙是新一代的产品,这一技术实际已经超越了最初的防火墙定义。监测型防火墙能够对各层的数据进行主动的、实时的监测,在对这些数据加以分析的基础上,监测型防火墙能够有效地判断出各层中的非法侵入。同时,这种检测型防火墙产品一般还带有分布式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安置在各种应用服务器和其他网络的节点之中,不仅能够检测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同时对来自内部的恶意破坏也有极强的防范作用。据权威机构统计,在针对网络系统的攻击中,有相当比例的攻击来自网络内部。因此,监测型防火墙不仅超越了传统防火墙的定义,而且在安全性上也超越了前两代产品
虽然监测型防火墙安全性上已超越了包过滤型和代理服务器型防火墙,但由于监测型防火墙技术的实现成本较高,也不易管理,所以目前在实用中的防火墙产品仍然以第二代代理型产品为主,但在某些方面也已经开始使用监测型防火墙。基于对系统成本与安全技术成本的综合考虑,用户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某些监测型技术。这样既能够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安全系统的总拥有成本。
实际上,作为当前防火墙产品的主流趋势,大多数代理服务器(也称应用网关)也集成了包过滤技术,这两种技术的混合应用显然比单独使用具有更大的优势。由于这种产品是基于应用的,应用网关能提供对协议的过滤。例如,它可以过滤掉FTP连接中的PUT命令,而且通过代理应用,应用网关能够有效地避免内部网络的信息外泄。正是由于应用网关的这些特点,使得应用过程中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对多种网络应用协议的有效支持和对网络整体性能的影响上。
当前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迅速,但没有任一种解决方案可以防御所有危及信息安全的攻击,这是“矛”与“盾”的问题,需要不断吸取新的技术,取众家所长,才能使“盾”更坚,以防御不断锋利的“矛”,因此,要不断跟踪新技术,对所采用的信息安全技术进行升级完善,以确保相关利益不受侵犯。
我国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就更需要我们去研究、开发和探索,以走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联合发展之路,赶上或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以此保证我国网络信息的安全,推动我国围民经济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