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3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 - 杭州市经信委

时间:2019-05-14 22:2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杭州市2013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 - 杭州市经信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杭州市2013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 - 杭州市经信委》。

第一篇:杭州市2013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 - 杭州市经信委

杭州市2013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

为确保完成“十二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目标任务,根据国家、省及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结合市委、市政府创新发展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把节能降耗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坚持降低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加强责任考核、加快技术进步、完善政策机制,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工作格局,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努力建设美丽杭州,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目标分解

(一)总体目标。万元GDP综合能耗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4.8%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4.9%以内。

(二)分地区目标。萧山区万元GDP综合能耗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6.1%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4.0%以内;余杭区万元GDP综合能耗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5.6%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4.2%以内;桐庐县万元GDP综合能耗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4.3%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5.3%以内;淳安县万元GDP综合能耗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3.0%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7.2%以内;建德市万元GDP综合能耗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5.2%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4.2%以内;富阳市万元GDP综合能耗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5.6%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4.2%以内;临安市万元GDP综合能耗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4.5%以上,能源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5.1%以内。

上城区万元GDP电耗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4.0%以上,电力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4.7%以内;下城区万元GDP电耗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3.6%以上,电力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6.0%以内;江干区万元GDP电耗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4.0%以上,电力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5.2%以内;拱墅区万元GDP电耗在2012年基础上力争下降1.0%以上,电力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8.0%以内;西湖区万元GDP电耗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5.5%以上,电力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4.0%以内;滨江区万元GDP电耗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5.0%以上,电力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5.3%以内;杭州经济开发区万元GDP电耗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4.5%以上,电力消费总量在2012年基础上增长4.5%以内。

三、重点节能工程

以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为重点,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商业与民用、农业等领域的重点节能工程。

(一)万吨千家节能行动工程。加强全市万吨千家企业(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2012年5月12日第10号公告)的节能工作组织领导,签订年度节能目标责任书。加强对“万吨千家”企业(单位)的节能监督检查,落实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组织万家企业按照《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按照《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的要求,开展能源审计;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的要求,备合理的能源计量器具。力争完成100个能源管理中心建设项目,实现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加强节能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指导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生产工艺优化和产品结构升级。2013年,全市329家万吨千家企业(单位)实现节约能源46万吨标准煤。

(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组织落实《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财建„2009‟213号)以及高效照明产品、节能汽车、高效节能平板电视、空调、家用电冰箱、电动洗衣机、家用热水器、台式微型计算机等8大类消费品和高效电机、单元机、冷水机组、压缩机、通风机、清水离心泵、配电变压器等7大类工业产品财政补贴推广实施细则,加大“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高效节能产品的认知度,为引导消费者购买高效节能产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规范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识制度,加强对列入能效标识目录的产品进行检查,核实能源效率标识信息,严格禁止落后产品销售。2013年,全市力争推广高效电机(包括淘汰低效电机、系统节能改造)120万千瓦以上,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00万只以上,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累计实现节电 10亿千瓦时。

(三)锅炉节能减排改造工程。实施印染行业有机热载体锅炉加装尾部余热利用装置,节能产生蒸汽,提高锅炉综合热效率。实施印染化纤行业电加热联苯改集中热媒加热节能改造,可提高40%的生产能力,有效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实施垃圾电厂湍沸复合流化床垃圾焚烧节能改造,对在用垃圾焚烧锅炉采用全绝热式炉膛、高温绝热分离器等5项技术措施,解决生活垃圾燃烧除水干燥过程能耗大、积灰结渣现象严重等问题。推广、使用新型高效工业煤粉锅炉等清洁能源技术,使锅炉燃烧效率达到97%,热效率达到89%以上。实施热电行业“以高代低、以大代小、以先进代替落后”项目,将35t/h-75t/h中温中压燃煤锅炉更新为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实施主城区无燃煤行动,对电力(热电)企业现有的燃煤锅炉进行清洁能源改造,对市区其他工业企业的燃煤锅炉采取关停或改造为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通过实施锅炉节能减排改造项目,力争年实现节能15万吨标准煤左右。

(四)淘汰落后产能工程。淘汰以废纸为原料,单条年产2.5万吨以下的包装纸板生产线;淘汰幅宽1880毫米及以下,车速120米/分钟以下的包装用纸、文化用纸生产线;淘汰幅宽1760毫米及以下,车速120米/分钟以下的生活用纸生产线。淘汰10吨以下冲天炉和一段式固定煤气发生炉。加快淘汰含氰电镀工艺(电镀金、银、铜基合金角度预镀铜打底工艺除外)、含氰沉锌工艺。2013年淘汰落后产能企业(生产线、设备)180家以上,腾出用能空间20万吨标准煤。

(五)合同能源管理推进工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要求,把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纳入重要工作范畴,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给予资金补助或奖励,实行税收优惠。积极培育发展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加快形成较为完整的节能咨询服务支撑体系。2013年,实施100个以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预计可节能5万吨标准煤。

(六)清洁生产审核示范工程。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耗水企业(年取水量10万立方米以上)和重点污染企业清洁生产的审核力度,推进企业采取中央空调节能改造、电机变频改造、窑炉节能改造、污水处理设施投入、注塑机电阻加热改电磁加热、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措施。2013年,对40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预计可带动企业实施无费或低费方案5000个,实施中费或高费方案1000个,年综合节能12万吨标准煤。

(七)电平衡测试改造工程。重点对年用电量达300万千瓦时以上的用电大户开展电平衡测试工作,对配电系统、各类电气设备、电加热设备、整流设备及风机、水泵、空压站、制冷站、电焊机等通用设备系统以及电量收入与各项支出平衡状况进行检测,挖掘节电潜力,淘汰落后用电工艺和设备,制定节电改造方案。2013年,对300家以上企业开展电平衡测试,预计可节电3亿千瓦时。

(八)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贯彻实施《浙江省节能监察办法》,积极开展节能监察工作,发挥节能监察对各单位节能工作的促进作用。2013年全市安排节能监察计划共311家,其中,重点用能企业233家,非工单位78家,监察任务的安排以“万吨千家”用能单位为重点。2013年节能监察工作重点包括:重点用能单位2012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节能降耗措施落实情况;重点用能单位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送情况;已建成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执行情况;国家和省明令禁止、淘汰的工艺、设备使用情况;大型建筑(大型商场、宾馆饭店、医院、学校及政府机关办公楼)用能定额(限额)和空调采暖(制冷)、照明等标准及规定的执行情况;2012年节能监察中已通知需要限期整改单位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等。

(九)建筑节能推进工程。加强对新建建筑的节能监管。全面实施民用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积极推进实施65%设计标准,全面开展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新增节能民用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示范工作。编制年度示范项目实施计划,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20项,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用能监管示范工程15项,完成应用地源(水源)热泵建筑11万平方米,实施绿色建筑示范工程10项,配合省建设厅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试点建设。实施建筑绿色化实施方案,新启动实施项目30个以上。加强城市建筑照明管理,严格防止和纠正过度装饰和亮化。

(十)交通运输节能推进工程。紧紧围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和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试点两个国家级试点工作,做到同步推进、有机结合。继续优化运力结构,加快淘汰高耗能的老旧车船,完成淘汰高能耗货车200辆、城际城乡道路老旧客运车辆200辆的目标。严格执行道路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鼓励营运车船向大型化、专业化、清洁化方向发展,货运车辆厢式化、重型化、专业化程度比2012年度提高0.3%、0.1%和0.2%,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率力争达到89.5%。组织实施LED绿色照明,围绕钱江隧道、国省道隧道等项目开展LED灯增设和安装;完成ETC通道建设和推广1万名用户以上。实施推广驾培模拟器应用,利用率达到100%。实施全市一、二类维修企业废机油基本实现统一回收再利用,定点回收合同签订率达到98%。加强信息化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云平台等项目。开展内河船舶能源统计监测研究。加强交通节能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建立有效的节能考核体系。

(十一)商业及民用节能推进工程。进一步扩大商业领域能耗定额限额标准执行范围,加强能源监测和审计,组织开展重点商业企业温控检查;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年耗能1000吨标准煤(年耗电300万kWh)以上商场、宾馆、银行等重点耗能单位用能考核;开展餐饮业优质管理节能评比活动,继续推进绿色低碳旅游饭店创建工作。

开展商贸服务和旅游业节能降耗行动,加快实施节能改造,推广应用节能灯、变频调速、自动控制扶梯等节能设备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重点商业企业节能灯使用率95%以上。在大型公共场所推行采暖制冷分层、分区控制。推广集中供热、工业余热利用等节能项目。2013年以上城区为试点,启动商场、宾馆等重点商业企业的大型中央空调节能改造项目。

在居民中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家电、照明产品,鼓励购买节能环保型汽车,支持乘用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城市居民小区照明节能灯普及率达到85%以上。

(十二)农业和农村节能工程。加大农村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和农作物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建设完成农村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综合示范乡镇建设项目10个,建设完成低碳农村试点乡镇建设项目4个。新增大中型沼气池容积1万立方米以上,新增年处理养殖场污水量50万吨;新增户用沼气池800只、容积0.5万立方米以上;推广太阳能热水器4万平方米以上。全市农村生活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78.2%。

加大农业机械及农业提水排灌机电设施更新改造力度,淘汰和更新高能耗落后机械和装备,大力促进农机节能。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积极推广应用沼肥,扩大太阳能光热光伏技术、地能技术等在农业设施中的应用,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积极推进节能型墙体材料在农村住宅建设中的应用。

(十三)公共机构节能推进工程。宣传贯彻《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切实提高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公共机构节能的表率示范作用。

1.继续实施能耗定额管理,财政部门根据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2013年,机关办公用电消耗控制在55千瓦时/平方米〃年或2300千瓦时/人〃年以内、水消耗控制在30吨/人〃年以内、小型公务车辆油耗控制在13升/百公里以内,超定额使用能源的单位按照年节能(包括节电、节油等)3%的要求开展节能工作。

2.市教育、科技、宣文、卫生、体育等系统的主管部门要分别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对本系统重点用能单位实施能耗定额管理和考核,培育和树立一批节能示范单位。

3.着力推进绿色照明工程,应用高效照明灯具和智能控制装置,推广应用新型高效LED节能灯具。实施绿色数据中心工程,对机关信息机房采取优化设备布局、间接自然冷却、改进UPS供电等措施进行节能改造。实施零待机计划,采用先进的电源管理技术,推广节能插座,有效降低待机能耗。实施燃气灶具改造工程,全面推广应用节能型灶具,减少燃气使用量。

4.加大节能采购力度,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在节能方面的政策功能,有效落实国家的节能政策,推动节能产品在公共机构的推广和普及。加强车辆编制和配备管理,实施公务车油耗定额管理,加大新购公务车辆中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比例。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市节能工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能源“双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察,下设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市有关部门要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能源“双控”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杭政办函„2013‟53号)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双控”工作。各区、县(市)要完善相应工作机制,明确建立专项工作经费,加强人员配置,进一步明确责任和分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二)落实目标责任。根据“十二五”市和各区、县(市)能源“双控”总体目标以及完成进度,将2013年度全市能源 “双控”目标分解到各区、县(市),签订目标责任制。各区、县(市)要根据市下达的“双控”目标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将目标进一步分解到基层和用能单位,把目标和责任落到实处,建立能源“双控”目标分解落实机制,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倒逼机制。

(三)完善政府调控。完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在确保合理生活用能的前提下,深入实施按照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排序进行优化资源配置,将有限的能源配置到能耗水平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财政贡献大,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企业和用能单位,实现能源使用高效配置。完善节能降耗预警调控机制,加强能耗统计、监测体系建设,及时落实节能应急措施,严控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用电,确保能耗总量增幅与经济指标增幅相协调。完善能耗倒逼机制,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建立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与用能指标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用能总量动态平衡机制。对能源消费和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的地区,合理控制能源供应,倒逼高能耗企业转型升级。加强项目新增变压器容量管理,新增变压器容量315kVA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把节能审查意见作为项目申报电力接入的依据。

(四)探索市场机制。出台《杭州市超限额标准用能电价加价管理办法》,提高高能耗行业能耗的限额标准和超能耗限额的加价标准,通过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激发企业节能降耗的内在动力。出台《杭州市能源消费过程当量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实行用能指标管理,建立节能量交易市场,以市场化手段来配置能耗资源,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减排,提高节能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五)发挥政策合力。加强能源、环保、安全生产、财政、金融、价格等政策的衔接配套,发挥政策合力,推动节能工作落到实处,抑制高耗能行业扩张,加快落后产能淘汰进度。积极发挥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作用,落实国家相关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手段,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推广一批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形成税收、财政、金融等支持节能工作的长效机制。

(六)加强考核监督。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级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能源“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工作,按季度对各地各部门能耗指标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检查,按年度进行评价和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要组织开展节能先进企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并按规定进行奖励。

第二篇:经信委节能工作措施

一、节能形势

(一)节能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完善。一是组织领导机构健全。市和各县区政府基本都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节约能源办公室和节能监察机构,充实管理人员,完善工作制度,加强了对节能工作的协调指导力度。二是政策体系健全。市政府先后出台了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能耗统计监测考核实施方案、节能考核办法、节能奖励办法、节能评估审查办法和循环经济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地推进了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激励约束机制健全。严格节能目标考核,将节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区、企业和市政府部门、单位,建立节能双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对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实行“一票否决”,每年召开节能考核会议,兑现奖惩。四是节能执法不断加强。市和县区成立了节能监察机构,明确监察职责,规范执法程序,建立了日常监察和专项监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促进了节能监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五是节能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制定了《节能降耗预警调控方案》,对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区别情况,采取不同调控措施,将能源消耗总量控制在限定范围。2012年共对157家企业实施了预警调控,累计减少用能50.79万吨标准煤。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出台了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实施意见,培育了胜动集团等一批节能服务公司,在重点用能企业全面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现了企业节能无风险投资。

(五)节能氛围日益浓厚。加强节能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等活动,向公众宣传节能法律知识;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宣传推广节能先进经验和技术,多方位、多角度宣传节能工作,普及节能知识,提高了公众对节能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节能氛围。

二、节能制度措施

我市节能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高耗能行业比重偏大、节能基础工作薄弱等困难和问题,“十二五”节能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节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及“十二五”节能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机构和节能机构建设。市和各县区要充实管理人员和节能监察机构人员,完善工作制度,加强了对节能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监察力度。

二是建立节能预警调控常态化机制。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节能预警调控,加强调度跟踪,及时把握能耗异动情况,推动高耗低效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或关停淘汰。

三是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认真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以合同能源管理形式,加快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技术应用步伐。培育一批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节能诊断、节能量确认等工作,进一步完善规范节能服务体系和合同能源管理市场。

四是严格节能评估审查。修订完善《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办法》,提高市场准入标准,规范审查程序,对新上项目进行严格的节能评估审查,从源头严控“两高一资”项目上马。节能监察机构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节能监察,确保节能措施与能效指标的落实。

五是加快节能科技进步。围绕工业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领域及石化、造纸等行业,加大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力度。继续推广实施三个“节能20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技术装备水平。

六是强化重点领域节能。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加快推行能源管理师制度,建立完善节能信息系统,实现能耗数据网上直报,加快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培育一批能效标杆企业。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加快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全面推行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严格执行营运车辆节能技术标准,加快老旧汽车、船舶报废更新,继续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ETC)项目建设。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活动。

七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编制“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重点培育3个循环经济示范县区、3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30个循环经济示范企业、3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依托示范企业和重点项目,培育完善10大循环经济链条,加快提升全市循环经济水平,为创建国家循环经济城市奠定基础。

八是强化执法监察。建立完善节能监督检查机制。以全市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情况、公共机构和公共建筑依法用能情况等为重点,开展日常节能监察活动。组织对化工、造纸、纺织等高耗能行业主要产品能耗情况进行专项监察,严肃查处严重违法企业和单位。

九是加大节能宣传培训力度。加强节能法规政策及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广泛开展各类节能宣传活动,增强全民节能意识。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能源管理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经信委新年贺词

铜陵经济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第1期

2011年1月1日

[新年贺词]

在新起点上推动铜陵工业经济大发展大转型

确保“十二五”实现“开门红”

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 王世宝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来临之际,我谨代表经信委向全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向给予我委工作极大支持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铜陵工业按照在扩大总量中优化结构的基调,锁定预期目标,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在保主保重,科学调度,确保全面完成节能节电目标的同时,实现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的各项目标。从规模工业主要指标看:主营业务收入累计12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70%,是2005年的3.1倍,“十一五”年均增长25.5%。增加值累计29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4%,是2005年的3.1倍,年均增长20.4%。

效益综合指数累计300点左右,同比增长81点左右,较2005年提高120点。工业投入累计突破175亿元,同比增长52%;“十一五”累计工业投资近500亿元,年均增长28.8%。规模企业数达319家,较2005年净增160家。全面完成“十一五”万元GDP能耗下降20%、本下降5%的节能和节电调控目标。非公经济增加值230亿元,占GDP比重达54%;上交税收35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达44%。新增个体工商户5000户;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1500户。这成绩的取得,特别是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总量实现里程碑式跨越,不仅为“十一五”工业收官划上圆满句号,实现“十一五”再造“工业铜陵”目标,更为“十二五”工业在更高平台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全市共同努力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工业战线上的全体同志,抢抓机遇,负重拼搏的结果。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新规划,新目标,既鼓舞人心,又责任重大。我们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实现工业经济“开门红”,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学务实、赶超跨越、奋勇争先”要求,围绕“2011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20%,新兴产业增加值增幅3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增幅23%,工业投入增幅20%以上,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全省领先,万元GDP综合能耗确保完成省下达指标”的总体要求,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确保“十二五”工业实现开局“开门红”。

1、强化项目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抓好金威铜业、黄铜棒、超远、华纳国际等已投产项目达产达标。抓好海亮10万吨铜管、电厂六期等在建项目协调服务,力争早竣工早投产。抓好签约项目跟踪,做好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对接等项目的服务,力争早开工。

二是加快铜加工、光电、装备制造、冶金化工、纺织服装、PCB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以特色园区为载体,采取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的配套招商、补链招商,实现产业链上的空白填补和上接下延。

三是依托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和工业合作协会,围绕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集聚,锁定发达地区和知名大企业,顺着产业链、企业链、人脉链,搞好专题招商。

四是加大投资工作力度,根据产业、资源、技术关联性,指导重点企业做好工业投资规划,谋划一批牵动力强的大项目。

2、实施千百亿工程,放大特色产业优势。

一是围绕铜产业双千亿工程,推进铜拆解加工区、B型保税物流中心、铜加工研发中心、废七类集装箱转关等平台建设工作。力争市开源金属再生产业园列入国家进口废物“圈区管理”示范园区。落实市领导联系国内铜加工龙头企业制度,加强与国内铜加工龙头企业以及国际铜加工协会企业联系,及时了解国内龙头铜加工企业投资动向,力争宁波金田铜业和博威铜业落户铜陵。

二是坚持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落实工信部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意见,推进有色、铜化等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旋力特钢等重大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

三是坚持大项目带动,主攻龙头型、旗舰型、配套型、补缺型产业项目;通过技术和产品升级,促进产品链向高端化发展。

四是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重点推动铜都阀门、铜冠机械、上峰水泥等企业上市。

3、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围绕打造国家级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提升新型电池电极、新型电工薄膜、冶金粉末、陶瓷、磁性、精细化工等产业规模。重点支持电子铜箔、电子铜带、PCB专用阳极磷铜材料、微米级电子信息材料等项目建设。

二是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链和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重点支持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太阳能光伏电站、染料敏化太阳电池、LED照明、纯蓝纯绿LED芯片、蓝宝石衬底片制备等项目建设。

三是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围绕延伸产业链,培育能上下延伸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产品,加快发展大型矿冶环保专用设备、环境监测设备。

四是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通过裂变发展,鼓励支持有色等有条件企业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研发设计、科技咨询、管理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

4、加大政策支持,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一是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做法,研究我市“两化融合”政策,编制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是大力实施信息化改造工程,推动在装备制造业、节能降耗、安全生产、保障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两化融合。

三是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大力推动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流程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

四是实施信息化创新工程,发挥信息技术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深度应用上的推动和倍增作用。

5、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增强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一是推进重大新产品百亿元工程计划、重点产业技术攻关和省级企业技术创新等重大项目实施,力争早日实现产业化。

二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重点做好铜化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铜冠机械、江威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认定工作。

三是引导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重点支持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光伏等产业的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开发。

四是开展行业性、专题性产学研对接,推动省级以上技术中心企业申报省产学研联合示范企业。

五是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牵头或由中小企业合作,共同打造知名区域品牌。

六是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国标、行标的制订修订,争创“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6、利用倒逼机制,推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围绕高碳经济低碳化,完善节能源头控制和存量调整机制。一是强化目标管理,按重点调控的要求和需要调控多少就调控多少思路,做好节能预警调控预案。

二是把好新项目能耗审核关,制定能源使用效率强制指标。三是加强铜、硫、石灰石三大产业循环链补链项目建设,完善有色、化工、建材、冶金、纺织等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四是狠抓节能技术改造,加强工业“三废”特别是固体废弃

物和废旧产品回收与综合利用,发展资源再生产业。

五是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监测,开展用能单位“对标挖潜”。推进工业节水、节材及电力需求侧管理。

六是有序推进小煤矿、小选厂等落后产能退出转型。

7、抓全民创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增强发展内在活力。以贯彻落实我省与全国知名民企合作发展大会精神为契机,围绕我市“十二五”中小企业振兴规划,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是加大创业扶持。根据市促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十条政策意见,出台配套措施;强化创业辅导培训,发挥全民创业发展专项资金导向作用,对初创型小企业、创业基地、创业公共服务机构进行贴息、补助和奖励。

二是制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实施细则,培育非公企业群体,发展产业集群专业镇。2011年组织认定30户左右中小企业,进入省“专精特新”企业行列。

三是抓好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和22家扶优扶强民营企业发展,推动我市94家省级重点调度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四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完善金融超市功能,健全创业者融资担保制度,完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开展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动产质押、股权融资等服务。推动市担保协会成立,支持担保机构联合重组或增资扩股做大做强。

五是推动非公企业产学研对接,实施中小企业“1155”培训工程,继续开展中小企业职称评审和信用评价工作,推动非公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8、改进管理方式方法,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

一是完善经济运行协调联动机制,落实企业帮扶工作长效机制,强化工业经济目标管理,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加强运行监控,确保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供需平衡。拓展经信委、中小企业局门户网站信息服务功能。做好矿山、民爆行业和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

三是开好经济分析例会,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如重要生产资源价格改革,人民币汇率变化等对工业影响,提出积极应对措施,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四是完善工业强市资金管理办法,加强与省和国家项目汇报、衔接力度,帮助企业最大限度争取政策扶持。

五是完善工业经济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如鼓励企业分设、总部经济等政策,与工业强市等政策配套,形成“组合拳”效应。

报:省经委、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

送: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工商联、市工投公司、有关企业、委领导及有关科室

第四篇:经信委

经信委审批范围:

1、技术改造项目核准

2、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含电厂)认定审批

一、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条件:

1、生产工艺、技术或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

2、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能独立计算盈亏;

3、所用原(燃)料来源稳定、可靠,数量及品质满足相关要求,以及水、电等配套条件的落实;

4、符合环保要求,不产生二次污染。

二、申报资源综合利用发电企业条件:

1、经政府主管部门核准。

2、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发电的,其使用量不低于60%。

3、独立洗煤企业煤炭经营资格审批

4、焦炭经营许可证审批

5、供电营业许可

6、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水泥厂项目核准

第五篇:经信委工作总结

经信委工作总结

201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经济环境,全市经信系统紧紧围绕工业强市主题和转型升级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开展“四推进、五倍增”行动作为主要载体和抓手,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有力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40.9亿元,完成总产值926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2%和8.2%,增幅高于全省平均0.7和1.0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29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全市完成工业投资999.8亿元,同比增长13.4%,投资实绩位居全省前茅;完成自营出口279.2亿美元,同比增长9.2%;实现利润总额484.7亿元,同比增长10.4%;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转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着重体现在“八个抓”:

(一)重抓工业强市。制定出台《深入开展“四推进、五倍增”行动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绍兴工业强市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并将“四推进、五倍增”相关指标纳入对各地的目标责任制考核;落实各区、县(市)、市直各开发区围绕“四推进”、“五倍增”分别开展试点,先后召开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装备制造业发展暨“个转企”“下升上”等系列现场会,进行经验总结和示范推广。整合产业扶持政策,制订下发《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切实加大对“腾笼换鸟”、“机器换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十大重点产品及产业链培育等的奖励扶持力度。深化开展工业经济“比学赶超”主题活动,制订出台“工业强镇”竞赛办法,充分调动各地发展工业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重抓转型升级。调整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扶持体系,推进落实“5年100亿元”专项资金;积极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三百推进计划”,调研制定《养生保健品开发计划》,加快培育发展生命健康、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2013年,全市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563.3亿元,同比增长9%,占比从年初的25.6%提高到27.7%。制订《关于培育十大重点产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梳理明确智能纺织印染装备、现代环保装备、纺织新材料、高端数控机床等十大产品领域及产业链进行重点培育,分别与各地政府、相关企业签订创新发展责任书,组织参加中国义乌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举办浙商工程机械产业发展论坛,着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标志性产品和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链。积极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绍兴纺织印染、嵊州纺织(真丝)、新昌装备制造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绍兴纺织、嵊州领带(真丝)成为全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优秀示范区。

(三)重抓工业投资。围绕实施产业升级投资“1456”工程,先后编制下达“新三年建设计划”重大工业项目469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计划149只、“双百技改”项目计划124只及“机器换人”项目计划68只;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467只,完成投资512.8亿元;全年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394.3亿元,同比增长27.7%,占到工业投资的39.4%,较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33.8亿元,同比增长28.2%,占到工业投资的73.4%,较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围绕推进“机器换人”,先后制定出台提升企业装备自动化工作考核办法和鼓励“机器换人”的专项扶持政策,会同银监部门落实通威机械等5只“机器换人”项目签订32.5亿元银团贷款协议,推荐申报27只项目获得2.88亿元中央资金扶持,15只项目获得3780万元省级贴息补助。成立重大工业项目服务办公室,通过强化考核督查、问题协调,以及举行市县联动重大项目开工仪式,营造良好投资氛围。

(四)重抓创新驱动。深入开展柯桥区、新昌县智能纺织印染装备产业和诸暨市现代环保装备产业综合技术创新省级试点,重点推进15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结合开展十大重点产品及产业链培育,确定一批市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进行重点培育;菲达环保的燃煤烟气治理装备等5家产业技术联盟成为省级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入选数量占到全省的近1/5。市本级设立1000万元的工业设计专项扶持资金,出台特色工业设计基地、工业设计示范机构、优秀企业设计中心认定管理办法,举办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培训班、推进会和成果展,与香港贸发局合作开展工业设计及品牌策划对接活动,重点推进柯桥省级纺织工业创意设计基地建设,目前该基地已集聚创意设计机构131家,各类创意设计及研发人才1500多名,今年以来已获得专利授权410个,成果转化产值47.6亿元。

(五)重抓集约发展。全面深化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排序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工作,完成市区1434家工业企业和96家商贸服务企业的核算排序工作并在《绍兴日报》公布,全市累计11263家工业企业进行了综合效益排序,开展了有序用电、印染企业排污指标“二档四类”管理、袍江经济开发区土地使用税征收改革试点等排序应用,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推行能源总量和用能强度“双控”制度,制定出台考核评价方案和任务分解方案,健全完善监测预警、用能核准、节能量交易等制度,完成全省首个用能项目的节能量交易;组织开展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能效之星”创建活动,编制实施103只重点节能项目计划,推进落实204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全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6%,单位gdp能耗下降4.5%左右,能源消费总量增长3.5%左右。全面强化落后产能淘汰和低端产业转移,制定出台《关于加快“腾笼换鸟”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化开展六大专项整治行动;全年全市累计淘汰267家企业的落后产能,节约标准煤55.64万吨,盘活存量土地10195亩,9家列入国家和省级淘汰计划的印染、化纤、织造、蓄电池等企业生产设备全部拆除,23座落后粘土砖瓦窑全面关停,全面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

(六)重抓两化融合。在全省率先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调研制定“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组织召开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按期完成诸暨枫桥“智慧安居”试点建设,诸暨市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航天长峰智慧城市大型软件研究院落户袍江并被列为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积极开展“两化”融合示范创建,编制完成《绍兴市“两化融合”评价体系》,新柴股份等7家企业列入全省第一批工业企业信息化示范试点,绍兴纺织等3个产业集群列入省级集群“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轻纺城网络公司成为国家工业企业信息化试点。结合开展“两化融合”服务年活动,举办系列辅导和培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驻地网共建共享并实现突破,全市完成光纤入户能力覆盖达到91万户。

(七)重抓优化服务。深入实施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全市经信系统行政审批及相关服务事项缩减到22项,审批权限基本做到“应放尽放”;全面推行模拟审批和审批代理制,牵头开展技改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提高审批服务效率。扎实“百企百强”企业培育工程,制定出台企业综合优胜考评办法和范蠡奖考评办法,着力打造“五型”企业;制定出台小微企业规范升级的政策意见和行动方案,全年完成“小升规”616家,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成立企业服务中心和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组建市区工业企业风险监控平台,出台减轻企业负担的实施意见,开展机关干部“一对一”联系走访工业企业活动,切实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依托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进镇入企”和“中小企业服务日”活动,健全小微企业互助资金池,探索年审制转贷试点,全年发放中小企业专项信用贷款34.6亿元,惠及企业1512家。先后在新闻媒体开辟深化“双服务”助推“开门红”、打造绍兴经济“升级版”、“机器换人”、“腾笼换鸟”等系列报道专栏,广泛宣传各地推进工业强市建设的经验做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先进典型,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经济运行情况

1—12月份实现总经营收入3.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其中农资销售535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财务经营收入915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实现利润138万元,同比增加98万元,社会贡献总额1849万元,同比增长18%。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创新载体,呈现亮点,树立“大佛龙井”茶文化新品牌。

1、举办“大佛龙井”茶文化活动。抓住第七届大佛龙井茶文化节这一契机,通过举办“大佛龙井”文化推介系列活动,树立“大佛龙井”茶文化品牌,将农特产品博览中心打造成文化示范点。一是举办茶文化主题笔会。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题“清敬和美”开笔,邀请省、县内外书画名家围绕唐朝新昌茶诗创作了一批书画精品。二是全国首创“禅心茶语”艺术休闲茶道表演。在茶博馆、杭州同香茶楼等地多次开展茶道之源文艺表演和曲艺表演。三是举办历代精品茶具展。在农特产品博览中心展出,结合休闲茶道发展理念,挖掘新昌茶文化历史发展内涵。

2、重点推介新昌名特优农产品。一是赴杭州举办“大佛龙井·新昌名品品尝展示活动”。通过品茗大佛龙井,欣赏“禅心茶语”艺术休闲茶道表演、调腔折子戏、越剧清唱等活动,推介我县名特优农产品,为我县茶叶、小京生花生、有机米等名优农产品扩销5000斤左右,产值达50万元以上。二是积极组织群星茶业有限公司、林栖谷隐、雪溪茶场参加省社开展的中国茶业博览会和“浙茶杯”红茶评比活动。“新昌大佛龙井·天姥红”展位大放异彩,全国供销总社、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省有关领导纷纷前来参观,高度评价新昌茶叶品质。三是扶持我社省级供销龙头企业群星实业、天然食品等企业在萧山机场设立专柜,在10家5星级酒店开设销售渠道。四是开发推出了茶与丝绸、茶与小吃、茶与书法、茶与奇石、茶与宗教五大组合产品,提升大佛龙井附加值。

3、积极调研茶文化产业园建设规划。为充分挖掘新昌历久弥新的历史名茶、自然纯朴的古老茶礼、丰富多彩的民间茶俗等文化要素,与茶业相关企业对接合作,以中国茶市为中心,重点围绕南瑞茶业有限公司270亩角寺岩休闲观光优质茶叶示范基地和十里潜溪大佛龙井村规划,整合周边茶叶生产加工中心、老茶园、稀有茶树种等现有资源优势,发挥十里潜溪拥有山水风景、溪谷野趣、天然氧吧等区位优势,积极规划建设茶文化产业园。

(二)规范运作,深化互助,巩固兔业资金互助老品牌。

1、规范兔业资金互助工作。截止2013年12月,兔业资金互助会拥有会员235人,其中基础会员16人,已交纳互助金715万元,向新昌县农村合作银行融资2600万元,发放互助资金余额2585万元,累计发放互助资金3.5亿元,受益农户221户,互助率达97.2%。针对审计局提出的几点意见进行积极整改,同时我社和县农办共同出台《新昌县兔业资金互助会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兔业资金互助会的监督管理,规范其组织和行为,保障资金互助会依法、稳健运行。

2、举办首届兔肉美食节。目前我县供销系统共有规模养殖户100多户,省级良种场3个,存栏量18.5万只,其中长毛兔9万只、獭兔9.5万只,年产值2965万。通过兔肉美食展示、免费品尝兔肉等系列活动的举办,充分展示兔文化与美食文化强烈的吸引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打造兔美食文化品牌、繁荣传统文化艺术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多措并举,深化服务,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1、培育壮大农资服务体系。开展送化肥下乡系列活动。入春以来,县供销社下属恒丰农资配送中心送农资到现代农业示范区、巧英香榧基地、种粮大户及花木种植大户达30车次,共计206吨。发放一百多份宣传资料,力保优质农资供应。

2、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年初和农转办一起在镜岭举办了96人参加的第十六期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90名通过考试获得了农产品经纪人证书。7月与市社联合举办了高级评茶员培训班,我县62名茶界人士通过接受理论和实践考试,获得高级评茶员《职业资格证书》。

3、成立10家庄稼医院。由县农资流通协会和恒丰农资有限公司开展的“庄稼医院”创建活动,通过为期6个月的摸底调研,严格按照庄稼医院创建标准,顺利成立官元庙、后岱山等10家庄稼医院,已累计创建30家。

4、完成烟叶收购。为减轻今年的高温干旱天气给种烟农户带来的损失,今年烟叶收购挂牌价比去年上涨10%,2013年全县香料烟种植面积6200亩,同比减少1.58%;共收购烟叶11620担(每担100斤),同比增加110担;实现收购额2280万元,同比增加30万元。

(四)规划项目,盘活资产,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1、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县社纳入财政全额拨款,为保证社有资产保值增值,4月我社对单位出租房租赁权公开拍租,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全部进入县公管办平台进行公开交易,最终实现租赁收入217万元,比2010同期增长了31%。完成我社在儒岙供销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工作。下属单位商贸总公司通过公寓房改造租赁形式,有效盘活资产。

2、调研再生资源市场建设选址。根据县委县政府领导意见指示,我社积极与国土、规划等部门沟通衔接,多次开展选址调研工作,实地踏勘葫芦岙、上下山泊、丽都花园后侧、岙元、拔茅砖瓦厂边等地块,并对其优劣进行商讨,积极落实再生资源交易市场选址具体地块。

(五)多方调研,强化落实,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

1、基层社建设。新建1家基层社—新昌县南岩茶叶供销有限公司,开展农资、生活资料,农副展品购销,由县社和林栖谷隐茶业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注册资金50万元,由县社控股51%。

2、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建设。新办鑫盛农产品、为农果品等7家专业合作社,涉及水果、苗木等诸多领域,累计创办专业合作社22家;成立东山村等6家以两店两室为基础的村级综合服务社。

3、经营服务综合体建设。创建2家以基层社为主体,包含生产、生活资料经营及为农服务载体的东茗经营服务综合体和商贸经营综合服务体。

(六)团结创新、大气高效,牢固树立供销社新形象。

1、落实工作责任,加强作风建设。一是极力做好钦寸水库移民责任户工作,在钦寸水库工程第三、第四批移民安置集中、分散抽号择地期间,实行“白加黑,五加二”工作制度,切实做好移民责任户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二是开展联户帮扶活动,全体机关干部深入巧英乡溪竹村和唐家村,了解帮扶对象家庭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深入联系企业开展项目进展困难帮扶。三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专题教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进公务接待,厉行勤俭节约,发挥县社纪检监察小组作用,强化机关效能建设。

抓好安全生产,维护系统稳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综治、信访工作责任书,对下属基层单位、出租营业房、农批市场、农工商超市开展消防、安全生产检查,做好台账记录;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03人次,回复处理信访件13件,落实系统60年代精减职工困难补助,全部纳入社保;继续做好系统技术辅导员累人员的申报工作;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及时调处矛盾纠纷,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和谐稳定。

下载杭州市2013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 - 杭州市经信委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杭州市2013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 - 杭州市经信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信委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趋紧的形势下,我们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深入贯彻全市加快先进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发展动员大会部署,坚持抓规模、稳增长,抓转型、促升级,全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

    经信委年度工作总结

    *****经信委****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经信委在*****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加速推进优势......

    经信委2017年度工作总结和

    市经信委2017年度工作总结和 2018年工作思路 乌苏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今年以来,经信委班子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保稳定、促发展、为民生”工作主脉,在积极应对经济......

    经信委党委

    2017年市经信委党委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情况报告 (2017年11月 20 日) 市评议办: 根据市评议办《关于开展2017年度党风政风行风正风肃纪民主评议工作的意见》(济厅字[2017......

    经信委双拥工作(5篇范文)

    市经信委2010年双拥工作总结 及2011年工作计划 2010年,市经信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市双拥办等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双拥工作......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联体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改相关工作,根据杭州市卫生计生委员会《关于市级医院与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联体工作的实施意见》(杭卫发......

    杭州市上城区委社会管理创新意见

    中共杭州市上城区委 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1年3月18日)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政法综治工作会议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社会建设......

    经信委创先争优点评工作情况汇报

    经信委创先争优点评工作情况汇报 经信委创先争优点评工作情况汇报 市直机关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 根据市委和市直机关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要求,从12月23日至1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