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呼吸道发热病人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恩平市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道发热病人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一)预检分诊点:
1、设置目的:甄别呼吸道发热病人。
2、工作职责:
(1)测量体温或根据主诉判断发热与否,询问有无甲型H1N1流感相关病因接触史,询问有无流感样症状,询问有无呼吸道感染症状。(2)发放有关宣传资料,做好预检宣传工作。
(3)对可疑病例直接引导到隔离观察室留观,分流其他病人到普通诊室就诊。(4)对可疑病例立即上报至单位领导层,并协助会诊。(5)做好预检分诊门诊日志的登记和传染病报告。
(6)做好个人防护与诊室、隔离观察室的消毒。
3、预检分诊点设置基本要求:
(1)至少配备医师、护士各1名。(2)标识明确,通风良好,相对独立。
(3)设置在门诊接诊最前沿的位置,能够引导病人首先到预检点就诊,并在第一时间在预检点接受预检服务。
(4)能及时有效地分流病人,避免就诊人员聚集。
(5)预检分诊工作人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穿工作服、隔离衣、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6)准备向呼吸道感染发热病人及其陪护人员发放的口罩。
(7)准备向发热病人发放的宣传品。
(8)诊断桌椅、检查床、紫外线灯、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有盖污物桶,洗手池,洗手液,消毒液、一次性压舌板、手电筒、口罩。
(9)基本制度上墙。
(二)预检分诊工作程序:
1、普通病史采集。
2、流行病学询问: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去过甲型H1N1流感疫区,实验室工作人员,有过与疑似或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人接触史或去过养猪场)。
3、一般检查,测体温、量血压、呼吸道听诊等。
4、对有呼吸道感染发热病人、具备上述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及其陪护人员立即发放口罩。
5、对具备上述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及其陪护人员,不论其有无呼吸道感染及发热症状,均应立即单人单室隔离,并上报单位领导层。
6、对其他呼吸道感染发热病例也应按照有关规定隔离、报告、观察和治疗。
7、对患者提出初步诊断意见,对隔离的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适当解释。
8、对一切可疑病例均应立即上报单位领导层,并协助进行会诊。
9、按要求详细填报预检分诊门诊日志和发热病人登记本,诊断传染病的填报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传染病报告.
10、进行终末消毒,接触可疑患者的医护人员要避免和其他人员再次接触,必要时接受隔离。
第二篇: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制度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制度
一、在门诊大厅导诊台设置预检分诊处并设有醒目标示。
二、预检分诊处设有体温计、口罩、消毒剂、发热病人登记本、手消毒剂等,并及时准确的做好各类登记工作。
三、预检分诊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接触发热病人后立即洗手与手消毒。
四、预检护士认真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发烧患者给予测量体温,体温37.5℃以上的患者应询问有无乏力、肌肉疼痛、咽痛、出血征象等症状。
五、对于发热但无体征及接触史的病人根据《预检台发热病人转诊制度》进行转诊。
六、对于发热并伴有体征的患者应详细询问有无接触史、曾到过疫区等,并予以立刻带上口罩协同病人按照规定路线导入发热门诊。
七、科室负责人通知医务科、传染病管理科,组织全院专家对疑似病人进行进一步确诊。若初步诊断为SARS、禽流感等重点监测传染病例,立即联系指定医院,做好转诊工作。
八、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实做好日常与终末消毒。
第三篇: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
发热病人门诊预检工作流程
1、门诊大厅体温检测站,医务人员对每个就诊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测体温,甄别发热病人和非发热病人,(如专职护士对其发热病人病情无把握时,可请急诊科医师进行鉴别)对体温38℃以上、有甲型流感流行病学接触史或不能排除疑似甲型流感诊断的呼吸道炎症病人,立即给病人戴一次性口罩,引导病人到预检分诊室,由“发热门诊”医师进行排查。
2、进入“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要按一级防护要求穿隔离衣、戴帽。
3、“发热门诊”医师对发热病人要询问流行病学史、病史、症状,并做相应的检查,并做好《发热病人登记册》登记。
4、“发热门诊”医师对发热病人进行排查,护士对甲型流感疑似病例抽血放置密封的容器中,电话通知护送队队员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戴手套到“发热门诊”门口取血送至检验科进行血常规等检验,检验科检验员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戴手套进行检验,所剩标本在生物安全柜中用密封的容器加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用黄色医用垃圾袋包装后做好标识,交“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按规定进行处理。
5、甲型流感疑似病例需要进行摄片检查的,“发热门诊”医师电话通知放射科医师按二级防护到床边进行摄片检查,所用摄片机每次使用前、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
6、“发热门诊”医师对发热病人进行排查后,对甲型流感疑似病例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医务部门、院办或总值班,医务部门立即组织甲型流感疫情应急处理专家小组进行会诊诊断,对甲型流感疑似病例做好登记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求在2小时内完成。
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图
来院病人及陪同人员
预检分诊处测体温
非发热、非感染性疾病病人发热病人、感染性疾病病人(给呼吸道感染病人发放口罩)
就诊护士带到感染疾病科门诊
普通门诊就诊感染疾病科门诊医生进行排查
排除传染病的病人医院留观病人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的病人
留在医院指定地点
解除观察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的病人 回家转至其他病房留观继续治疗
第四篇: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肥西县人民医院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为规范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医务人员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2、本院预检分诊工作由护理组兼职管理,护理组长为第一责任人,负责全院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工作和相关医务人员的组织管理,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
3、在门诊大门前设立体温测量站,对发热病人进行体温监测,引导发热病人到发热门诊进行初诊。
4、预检处及各科室的医务人员在接诊病人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并将所有预诊发热病人的详细情况记录清楚,每日下班前与发热门诊医生做好核对,防止遗漏。
5、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专科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6、对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7、预检分诊及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采取标准防护措施,做好医务人员自我防护。同时按照规范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防止院内感染。
第五篇: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制度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制度
1.在门诊大厅设置预检分诊处并设有醒目标示。
2.预检分诊处设有体温计、口罩、发热病人登记表等并及时、准确的做好各类登记工作。
3.预检分诊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接触发热病人后立即洗手与手消毒。
4.预检护士认真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对发烧患者给予测量体温,体温37.5℃以上的患者应询问有无乏力、肌肉疼痛、咽痛、出血征象等症状。
5.对于发热但无体征及接触史的病人根据《预检台发热病人转诊制度》进行转诊。
6.对于发热并伴有体征的患者应详细询问有无接触史、曾到过疫区等,并予以立刻带上口罩协同病人及陪同人员进入隔离室。7.通知全科负责人(团队长)对病人进行进一步确诊。如确为疑似病例立即通知医务科,拨打“120”急救电话,准确告知患者病情,做好转院准备。
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实做好日常与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