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旦坪学校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根据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为指导和规范我校各类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尽量地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确保我校各项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维护学校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旦坪学校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预防为原则,建立和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有关学校卫生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教育和强化管理的力度,落实好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广泛深入地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使食品安全知识深入到每个师生的心中,全面提高广大师生对食品安全的思想认识,从而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买“三无”产品,不买过期食物,不买自制的、不卫生的食物。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全面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生活服务。
二、工作重点与目标
1.加强中小学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建立和健全中小学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和工作网络,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食品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实。2.采取多种形式,多方面、多层次地对师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尽量做到校园内不发生食品安全事件。
3.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信息监测和报告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最快最好地消除或者减轻师生的危害和损失,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正常以及师生的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4.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突发事件不在校园内扩散、蔓延,尽量降低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
三、工作措施与要求
(一)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管理
1.校长梁正安为食品安全工作的总负责人,各班主任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学校明确负责安全的教师张俊协助校长具体抓食品安全工作。
2.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学校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把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人,用切实可行的制度管理学校,把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日常化、规范化。
3.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和信息网络,确保食品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信息网络灵通。学校要明确一名食品安全工作信息员。
4.学校对食堂要有专人管理,有领导专抓,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有合格的设施设备和防腐、防毒、防蝇、防鼠措施。
(二)严格食堂操作规程
1.学校食堂要按时领取卫生执照,工作人员要有健康证和岗位培训合格证。
2.学校食堂要建立有严密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3.学校食堂要按上级要求,严格做好进货、贮存、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管理,特别要认真做好进货记录、索证记录,饭堂的饭菜还要按有关规定,留样备检。
4.食堂要落实好安全卫生措施,生熟食物要分开存放,加工间、配餐间、贮藏间要按规定设置,并且要认真做好防毒、防蝇、防鼠、防蟑螂管理工作。
5.食堂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要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严格遵守和执行操作规程。
6.学校校长每周要到食堂检查食品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定期要组织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卫生安全知识的学习,每天要到食堂检查一次以上。
(三)加强对师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
1.学校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学校的广播喇叭、墙报、学习园地、标语、横额等宣传工具,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氛围。2.加强对师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使食品安全知识做到课堂上讲、课外活动也讲,不但开会讲,集队、放学也要讲,从而使食品安全的知识深入人心,进一步促进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3.学校的党、工、团、队组织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组织的活动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在师生中广泛深入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特别是要教育好学生:
(1)不喝不卫生的生水;
(2)不买“三无”产品;(3)不吃霉烂变质的食物;
(4)不买商店中,摊贩中过期的食物;
(5)不买、不吃各种自制的、不卫生的食物;
(6)勤换衣服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发;
(7)熟悉和使用电话、手机,特别是会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 ; 4.与社会各界联系,特别是与工商、卫生防疫部门联系,建立联系制度,互相关心、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食品安全教育工作。5.加强与学生家庭联系,做好上门家访,发放食品安全知识资料工作,让广大学生家长关心自己的孩子,了解和支持学校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工作,共同把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做好。
(四)建立信息监测和报告网络
1.每周学校例会,校长要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和布置。2.每天的值日领导(或老师)负责做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检查与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存档,及时发现和掌握事故苗头和安全隐患并报告领导以便整改。
3.学校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如校长不在的,由分管领导或其他领导在第一时间报告校长和乡中心学校校长,如果没有学校领导在场的,值日老师或者其他的教师要在第一时间报告校长和乡中心学校校长。如果没有老师在场的,由学生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领导或老师。再报告校长和乡中心学校。
4.乡中心学校校长接到报告后,在第一时间报告乡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
5.任何人对食品安全事故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谎报,如有违反者,则按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1.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除了要在第一时间向乡中心学校校长报告外,还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护现场,组织抢救工作,控制事态发展。
2.向乡中心学校校长报告后,由中心学校校长第一时间报告乡政府和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监控现场并组织抢救,控制事态发展,协助乡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做好伤病员的抢救、疏散人员和善后处理工作。
3.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故时,在必要的情况下,经上级领导同意,乡中心学校校长可以调动组织其他学校的教师支援、帮助。协助处理应急工作。
班竹乡旦坪学校 2012年03月01日
第二篇: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专题
一、总 则
(一)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全市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制定的《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和《咸宁市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草案),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市范围内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食物中毒、食品污染事故和以食品为载体的恐怖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特别重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Ⅰ级)
xx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特别重大的食品卫生突发事件。
2、重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Ⅱ级)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3、较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Ⅲ级)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4、一般食品卫生突发事件(Ⅳ级)
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或一起食物中毒人数在30人以下,但事故发生在学校、全市、全省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的。
(五)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全社会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实行分级管理。市人民政府负责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市人民政府和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和可能发生的食品卫生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食品卫生事件。要广泛组织、动员公众参与突发食品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机构
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职责和本预案的规定,在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全市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成立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并根据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启动应急预案。
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设立食品卫生突发事件防控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食物中毒防控工作的业务指导、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
(二)应急处理办事机构职责
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各项指令和任务。根据工作需要,办公室内设综合、信息等若干应急处理专业组,其组成及职责如下:
1、综合组。负责协调各工作组的工作;负责拟订全市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经费预算和资金调拔计划;承办各种会议;负责秘书、文件和机要工作;管理指挥部办公室财产;协调有关医疗卫生机构为外籍人员及台、港、澳同胞提供预防和医疗服务。
2、信息组。负责收集、整理、分析国内外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动态,设立食物中毒报告电话,及时报告辖区内食品卫生突发事件信息;组织协调流行病学专家研究制定预防控制方案;掌握各地预防控制工作情况,编写、报送工作信息等相关资料。
3、医疗组。负责制订定点医院的标准,确定定点医院和后备医院,并督促落实各项准备措施;制定临床诊断和疑似病例转运、救治预案并督促落实各项准备措施;协调做好临床专家会诊、治疗和护理等工作;组织、管理和调遣市医疗应急救治队。
4、现场调查组。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快速检测、取证采样及临时控制措施的实施。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造成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食品或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故的食品采取控制措施,追踪已售出或外运被污染食品的去向或溯源,采取样品并送检。现场调查组由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小组和现场卫生监督小组组成。
(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小组: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组成,主要负责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的报告、食物中毒采样、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中毒诊断并出具食物中毒诊断报告。
(2)现场卫生监督小组:由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事件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取证,对事件现场采取行政控制措施,对违法经营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事件发生地区的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的报告、医疗救治等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三)专家组。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建立专家组。其职责为:
1、指导对食物中毒的诊断和处理;
2、提出医疗救治方案,指导各地的医疗救治工作;
3、分析事件动态,向指挥部提出事件分析、预警和终止预案的建议;
4、指导或参与流行病学调查、事件现场处置;
5、承担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三、运行
(一)应急准备和预警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食品卫生监督、检测、抽检、预警工作。
1、健全食品污染物检测网,加强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日常卫生监督,对主要食物中毒病原、食物中毒高危食品如散装食品、熟肉及制品、乳及制品、糕点、饮料、水发产品等进行日常监测并加强抽检工作;
2、加强食物中毒信息库的建设与管理,利用现有的公共卫生网络,整合公共卫生信息资源,保证应急处理信息的畅通、及时、准确;
3、组织各项信息的汇总,通过对常规监督、监测、抽检等综合信息或食品卫生突发事件预警报告,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启动、变更或结束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二)事件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及其隐患,也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
1、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1)发生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的食品生产经营者。
(2)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4)市卫生行政部门。
(5)市人民政府。
(6)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7)其他有关单位及个人。
2、报告时限规定
(1)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监测报告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食品卫生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尽快向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的报告时限按如下要求实施:
①对于一般食物中毒突发事件(IV级),应在接到报告后6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②对于较大食物中毒突发事件(III级),应当在接到食品卫生突发事件信息2小时内尽快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xx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应立即组织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取措施,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市人民政府应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尽快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③对于特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I级)和重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II级),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食品卫生突发事件信息后1小时内上报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也可同时直接上报xx卫生行政部门;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3、报告内容
食品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要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进程。事件发生地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监测报告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事件的调查情况,填写《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和《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调查处理结束后,撰写技术型总结报告,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上报。
(1)首次报告。未经调查确认的食品卫生突发事件或存在隐患的相关信息(包括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地址、发生中毒时间、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可疑中毒食物及中毒症状等),应说明信息来源、危害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和拟采取的措施。
(2)进程报告。应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围、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事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3)结案报告。应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现场调查及样品检测结果,采取的防治和控制措施及效果,事件处理经过、结果及分析和讨论,成绩与问题、建议等。
食品卫生突发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的电话记录、现场调查笔录、现场检查笔录、控制决定等执法文书,监测记录、采样送检单、检验原始记录和报告、事件的总结报告等资料应归档保存。
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每年底,将辖区内当年发生的食品卫生突发事件进行分析汇总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三)应急反应
发生突发食品卫生事件时,市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分级反应的原则,作出相应级别应急反应。
1、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的分级反应
(1)一般食品卫生突发事件(IV级)的应急反应
市卫生行政部门接到一般食品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突发事件IV级应急反应。在市政府领导下,成立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辖区内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指挥协调,向同级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
(2)较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III级)的应急反应
发生较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报告时,市卫生行政部门做出III级预警后,市政府根据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和食物中毒突发应急处理的需要,由市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启动III级应急反应,在地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指挥协调本地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市卫生行政部门同时立即启动突发事件III级应急反应,及时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适时对本应急反应终止的分析论证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必要时请求省卫生厅予以支持,保证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特别重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I级)和重大食品卫生突发事件(II级)的应急反应
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食物中毒突发事件报告时,市卫生行政部门做出I级、II级预警后,市政府根据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建议和食物中毒突发应急处理的需要,由市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启动二级、一级应急反应。在国家、省和地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指挥协调本地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市卫生行政部门同时立即启动突发事件II级、I级应急反应,及时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适时对本应急反应终止的分析论证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必要时请求国家卫生院予以支持,保证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应急处理措施
(1)医疗救治
负责病人的现场抢救、运送、诊断、治疗,检测样本采集,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必要时调动市直其他医疗机构参与处理。
(2)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在接到食品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小组赶赴现场,按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1994)等要求,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判断是否食物中毒及中毒类别。
(3)卫生监督现场调查与处置
卫生监督机构协助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及《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食物中毒事故进行调查,采取卫生行政控制措施,调查工作由2名以上卫生监督员依法进行。
(四)反应终止
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经应急反应,在完成对被污染食品封存、销毁等控制措施、对被污染场所及食品用工(用)具等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经消毒效果监测合格,没有续发中毒患者,经专家组进行评估后提出建议,由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报告,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结束应急反应。
(五)信息发布
发布赤壁市信息需上报xx卫生行政部门,经卫生部授权后,由省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向社会发布事件信息,其他各级政府部门及单位无权向社会发布。
(六)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的查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经调查取证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认定造成食物中毒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四、保障
(一)技术保障
1、信息系统
加强食物中毒信息库的建设与管理,利用现有的公共卫生网络,整合公共卫生信息资源,保证应急处理信息的畅通、及时、准确;实现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救治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
2、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市人民政府应加快疾病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建设;建立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健全覆盖城乡、灵敏高效、快速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条件;加强疾病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
建立食品污染物检测网,对主要食物中毒病原、食物中毒高危食品如散装熟肉、乳及乳制品、水产品等进行监测并加强抽检工作;
3、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根据服务人口和医疗救治需求,按照要求建立一定规模的紧急救援中心,根据需要选择综合医院急诊科建立急救网络。同时依托综合力量较强的医疗机构建立紧急救援机构。
4、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卫生执法监督队伍建设,明确职能,落实责任,规范执法监督行为。对卫生监督人员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和在岗培训制度,全面提高卫生执法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5、应急卫生处理队伍
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建立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的由卫监、疾控、医疗参加的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队伍。
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应急卫生处理队伍资料库,对应急卫生处理队伍实行计算机管理;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情况,对队伍及时进行调整,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积极选送应急卫生专家进行培训。
(二)物资保障
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调理配备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对讲机,无线上网计算机、车载电话等通讯器材、消毒灭菌药械等物资明细清单并购置适当数量用于储备。
市疾控中心检验室应保证储备常见食物中毒检验用标准品、中毒标准菌株和诊断试剂等,并使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投入正常使用。
各级医疗救治单位应储备常见食物中毒特效救治药品,随时为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患者提供积极医疗救护。
(三)资金保障
市政府每年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购置和维护应急储备所需物资,开展专项技术研究等所需经费以及有关技能培训等经常性项目支出,并储备一定数量的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医学救治等应急经费,以确保应急行动能够及时快速启动。
所需经费由卫生行政部门每年列出预算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遇有重大或特大食物中毒突发事故,发生费用超支时财政部门应保证必需的资金供应,保障因突发事件致病、致残的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五、管理
(一)预案的管理 本预案由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发布,报市人民政府备案。定期对预案进行演练评估,并根据食品卫生突发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二)预案的演练 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市卫生行政部门应保证每年进行一次综合演练。
应急预案的演练可是综合演练或就现场调查处理、检验检测、医疗救治等分系统模拟演练,演练要有针对性,重点检验信息渠道是否通畅、应急准备是否充分、反映机制灵敏性和指挥系统的有效性等,以提高应急处理技术水平和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发现问题应及时对预案予以调整和修订。
(三)宣传与培训
1、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日常监督和食品抽检,认真落实对本地区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防止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和食品污染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我市食品卫生的总体水平。应定期或根据需要适时对卫生监督、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机构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便及时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学习交流国内外、省内外最新专业知识的进展,推广应用先进检验监测技术。
2、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手册、传单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当发生食物中毒突发事件时,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其他相关机构应采取积极措施,组织或配合做好应急防范和救治工作等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面对食物中毒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防止或减缓事件的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四)责任与奖惩
本预案规定的相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应当严格履行职责,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的,以及不履行职责的,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因其过失造成食品卫生突发事件或者对社会公众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附则
(一)名词术语
食品卫生突发事件是指因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病的食物中毒事件以及可能造成食物中毒的严重食品污染。
(二)本预案由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三)本预案由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防止学校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患事故的发生,保障我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范》、《上海市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等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如下工作预案:
一、学校建立主管校长负责制,组织食堂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
二、学校建立、健全的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三、落实对学校食堂及学生集体用餐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的责任制。
四、学校如发现师生集体食物中毒或者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采取下列措施:
(1)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的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现场。
(4)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第四篇: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有时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就有必要提前进行细致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你知道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一、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小组成员职责:
组长
负责总体协调,组织、指挥、做出相应的应急工作安排。
副组长
协助现场整体工作安排,收集记录相关情况,形成文字材料。
组员
负责现场救治,与卫生、防疫、医疗等部门联系。
组员
提供一线的情况,查明事因,及时落实相关工作安排,并向师生及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三、应急处理程序
1、对中毒者采取紧急处理
⑴停止食用中毒食品;
⑵采集病人排泄物和可疑食品等标本,以备检验;
⑶组织好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⑷及时将病人送医院进行治疗;
⑸对中毒食物及有关工具、设备和现场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2、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
⑴保护现场,封存剩余的食物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⑵为控制食品中毒事故扩散,责令商家和生产经营者回收已出售的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或者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
⑶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予以销毁或监督销毁。
3、对相关用品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
⑴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具及工具,并进行清洗消毒。
⑵对微生物食物中毒,要彻底清洗、消毒接触过引起中毒食物的餐具、容器以及存储过程中的冰箱、设备,加工人员的手也要进行消毒处理,对餐具,用具、抹布最简单的'办法是采取煮沸办法,煮沸时间不应少于5分钟,对不能进行热力消毒的物品,可用百分之七十五酒精擦拭或用化学消毒剂浸泡。
⑶对化学性食物中毒要用热碱水彻底清洁接触过的容器、餐具、用具等,并对剩余的食物彻底清理,杜绝中毒隐患。
4、食物中毒紧急报告制度
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和接收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应及时填写《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说明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以及食物中毒等有关内容。
5、善后及责任追究
⑴善后工作由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集体研究,制定处置方案。
⑵责任追究属上级部门和司法机关管辖的,学校负责落实执行;属学校管辖的,由食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集体研究决定。
⑶事件处理结束后,立即着手清查隐患,堵塞漏洞,组织食品管理和从业人员全员培训,并对学生进行情况通报和相关教育。
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一、指导思想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宣传与普及安全教育知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园发生食物中毒的情况处理
三、应急程序
(一)应急指挥人员名单
1、负责人:
2、现场指挥人员:
(二)现场措施
a、对患儿的处理
1、立即将患儿送医院治疗,教师要向医生真实反映幼儿患病的症状,并陪同在幼儿身旁等待家长来院。
2、做好家长工作,如果食园外食物所致,立即与家长联系,尽量争取取样。
3、把中毒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b、建立三级报告制度
1、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保健老师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
2、保健老师及时向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所报告。
c、配合行政部门对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提供留样
3、如实提供有关材料,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三)现场指挥
处置事故现场指挥应由在场最高级别的负责人担任,并根据事故性质、危害程度成立临时的救援小组。等总负责任人到达现场后,详细汇报事故情况,由总责任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配送管理,确保饮食的安全卫生和营养,根据《教育部办公厅、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秋冬季学校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见》(浙教计〔20xx〕2号)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配送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学校食品配送企业准入管理
国家新修订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和责任追究进行了明确规定,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协作,从严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负起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责任。要严格把好学校食堂准入关,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食堂经营服务原则上不得对外承包,要自主经营。采取托管服务的学校食堂,须严格企业准入资格要求,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竞争择优。中标单位负责食堂的日常管理,使用学校的场所和固定设备为学校师生提供餐饮服务。部分不具备举办食堂条件的学校,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招投标,确定有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餐饮配送企业服务。凡实行托管服务和餐饮配送等外包服务的学校,必须严格准入标准,签订规范合同,明确双方权益和责任,合理确定服务期限,对卫生、质量、价格、利益空间等载明实质性条款。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指导学校制定准入要求,并加强管理。
二、加强监督巡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把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食品安全工作作为重点监管目标,加大指导和检查力度,增加监督检查频次,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加工制作、分餐配送全过程、全链条进行监管,确保各环节食品安全风险可控;对不符合餐饮许可条件的,要依法撤销《餐饮服务许可证》;对设施、条件等达不到要求的,要督促整改到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进行查处,并通报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配送食品的监督,一般应一个月一次进行评估和记录,及时了解食品口感、学生反映等,并将有关信息汇总反馈。
三、规范日常管理,落实学校管理主体责任
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实行学校法人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负总责。学校要建立学校食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食堂工作的卫生安全与质量管理。对食品配送企业提供的产品,学校应当按照合同要求认真进行查验,发现存在问题的,要及时研究应对措施,防止不合格食品进入学校。要完善校内民主监督机制,成立校膳管会,由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工会干部、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行使对食堂及送餐的检查、监督、评议等职能。要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设,建立并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细化人员救治、危害控制、事故调查、善后处理、舆情应对等具体方案,并组织演练,确保安全。
四、加强监管信息通报和报告
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食物中毒事故信息通报、报告制度,及时将学校食品配送单位经营许可情况、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情况等向教育行政部门通报,重要情况应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向当地政府或上级监管部门报告。要畅通社会投诉渠道,形成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关心与支持学校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要重视和认真及时处理学生、家长及社会反映的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
五、认真开展检查,及时做好整改
近期各地要组织开展一次学校食品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学校托管食堂、食品配送企业招标及合同签订备案情况、食品配送企业食品安全情况、学校平时监管情况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并做好整改。同时要重视学校食堂建设,把学校食堂建设纳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建设工程,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管理有关要求,设置食品原料处理、食品加工、贮存等场所,配备相应的冷藏、清洗消毒、防蝇防鼠、洗手等设备或设施,改善食堂卫生条件。对配送食品所需的器具、存放设施、保管场所一并纳入条件改善计划,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学校食品安全。
第五篇: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地预防、及时地控制和消除食品卫生安全等职工食堂突发事件,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为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制定本工作应急预案。
一、成立食品安全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莫星(总经理)
副组长:黄川(副总经理)
组员:卢覃飞、覃小红、刘莉、张玉美、谢晓莹、覃柳兵、张日忠等。
二、日常工作开展防范措施:
(1)对员工进行卫生常识宣传和教育。
(2)保障食堂餐厅的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搞好环境卫生,不留死角,培养员工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使用《劲康---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强力杀菌消毒剂对桌椅和地面进行消毒。
(3)要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疾病监控工作,对携带传染病毒的人员应坚决予以调换岗位或辞退。
(4)坚决杜绝“三无”食品和发霉、变质食品进入食堂,禁止使用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及食品调料。
(5)食堂认真做好食品来源的核查、消毒、取样等工作,特别是安全检测,确保食品供餐的安全。
(6)加强执行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和食品留样制度,确保饮食卫生安全。对食品留样实行登记签名制;要加强食堂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食堂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严防投毒事件发生。(7)防止食物被细菌污染。
三、事故应急处理
食堂安全事故发生后,各相关部门应当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1)当就餐人员中发现有食物中毒迹象时(剧烈胶痛,急性腹泻,大量冷汗、晕倒等),食堂负责人应立即停止供餐工作,并宣布食堂进入特别事故状态,开始进行应急指挥,查明中毒来源。
(2)就地施与急救措施。给病患人员多喝水,手插入喉促其呕吐。(3)安静休息,如手脚发凉给予保温。
(4)有严重的腹泻现象,应给病人喝少量的温水,以防脱水。
(5)对可疑食品进行封存,保护现场,并由第二负责人对就餐和己进食人员进行登记、追查、观察,发现可疑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观察治疗。
(6)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必须在知道该事件起1小时内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7)将致病食物及病患的呕吐物等留下,以做事后检查或检验之用。(8)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时,食堂负责人应迅速报告公司分管领导,并视情况上报卫生行政部门,积极配合救助病人。同时,安排人(或班长)负责保留可能造成食物中毒或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并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以更好地救治中毒人员。
(9)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负责人及时封存和销毁导致食物中 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对中毒食物的加工场地、工具、设备进行消毒,并由领导对中毒的员工及其家长进行安抚,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降低对职工造成的负 面影响。
(10)立即组织应急供餐。四、一般食堂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有I级----IV级,分别如下:
1、食堂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Ⅰ级)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指在同一时段同一地点发生30人以上食品卫生安全事故。
(1)事故发生后,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应迅速向公司领导报告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治情况,由公司领导再向上一级领导机关报告,在公司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做好各项应急工作。
(2)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工作小组组织有关成员单位立即调查确认。(3)组织应急工作小组成员迅速到位,迅速开展应急救治工作。(4)与地方政府专业职能部门联系,查明事故的原因,并随时掌握事故发展的动态,保持各级的通信联系。
(5)由宣传部统一发布事故信息。
2、食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Ⅱ级)
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指在同一时段同一地点发生20人以上食品卫生安全事故。
(1)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小组进行应急处理,并及时向公司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治情况。
(2)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确认,并对事故进行评估。(3)迅速实施救治工作。
(4)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的责任和性质进行调查,必要时请卫生防疫部门 参与鉴定工作。
(5)保持通信联系,由宣传部统一发布事故信息。
3、食堂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Ⅲ级)
较大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指在同一时段同一地点发生10人以上食品卫生安全事故。
(1)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小组进行应急处理,并及时向公司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治情况。
(2)就地施与急救措施。
(3)应急工作小组及时组织对相关食堂进行督查,必要时请卫生防疫部门协查。
4、食堂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Ⅳ级)
一般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指在同一时段同一地点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急性肠胃疾病。
(1)在医院及时进行救治同时,询问了解病因,并报应急处理工作小组。(2)应急工作小组及时安排相关人员现场与就诊核查病发原因,分清责任并报应急事件处理办公室。
(3)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与应急工作小组保持联系。(4)应急工作小组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食品的监管,分清责任。
五、报告有关卫生部门联系电话: 来宾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120、4212222 来宾市卫生监督所: 0772-4286438 来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0772-421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