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解读2011.8(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22:2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解读2011.8》,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解读2011.8》。

第一篇: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解读2011.8

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解读

2011-08-10 10:25:59

2011年3月2日温家宝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现将修订后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和运用,现就近期对新条例的学习情况做个小结。总体来说,新条例突出四项备案制度(企业责任)、五项名单公告制度(政府责任)、七项其他法律规章(企业责任、政府责任)、十五项审查、审批制度(企业责任、政府责任)。一、四项备案制度(企业责任)

备案制度是指依照法定程序报送有关机关备案,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有关机关应当予以登记的法律性要求。为了保障《条例》在实施过程中能合法有效的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针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结合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过程中的所存在的危险特性和风险程度,《条例》共确立了四项备案制度。

1.安全评价报告以及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备案(县级安全监管部门或港口行政部门)

《条例》第二十二条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将安全评价报告以及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在港区内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应当将安全评价报告以及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2.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备案(县级安全监管部门或港口行政部门、公安机关)

《条例》第二十五条 对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应当将其储存数量、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港区内储存的,报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

3.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销售情况备案(县级公安机关)

《条例》第四十一条 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销售企业、购买单位应当在销售、购买后5日内,将所销售、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以及流向信息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并输入计算机系统。

4.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市级安全监管部门)

《条例》第七十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将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二、六项名单公告制度(政府责任)

为了贯彻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监管,需要对监管对象确定范围,以便落实责任,更好的实施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工作。在《条例》中共提出了6项名单公告制度,其中有1项属于引用。

1.危险化学品目录(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民用航空、农业主管部门确定)

第二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

【摘 要】 简述了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和登记工作的意义。概括了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等。归纳并分析了目前登记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登记中相关问题的对策措施。最后,从登记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笔者认为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危险化学品从源头到废弃的全程监管;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建立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等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登记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监管

0 引言

危险化学品是一类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腐蚀性特点的特殊化学品,在现代社会中,它在发展生产、改变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因其固有的危险性,易引发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及物质财产损失等事故,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往往很严重,甚至会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故。所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具有其特殊的复杂性。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以及废弃处置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容疏忽的安全隐患。这一现实情况,使得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既需要纵向的层层监管,又需要横向的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的广泛协作,既需要政府的重视与管理,也需要企业与大众的关注[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安全管理、制定行业政策、加强技术支持等都是形成科学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危险化学品登记简介

危险化学品登记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及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到指定部门(一般为“危险化学品登记办公室”)对所生产、使用或储存的化学品进行申报,明确其职责和义务,并按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进行系统的危险性鉴别分类。

对危险化学品,应编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同时有关部门要审查申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基本条件,并指导其制定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的措施,颁发登记注册证书。

危险化学品登记是国家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的基础工作;是我国化学品管理与国际管理体系接轨,保护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对国家危险化学品的宏观管理、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网络的建立、对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对打破国外化学品贸易壁垒及促进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2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

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已建立了从法律、法规、条例到国家标准的多层次管理体系。

2.1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2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规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3)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26号);(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55号);(6)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7)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第170号公约);(8)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建议书(第177号建议书);(9)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35号);

(10)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11)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国家经贸委令第37号);(12)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13)危险货物运输规则;(14)易燃易爆化学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15)农药安全使用规定;(16)化学危险品经营许可证发放办法;(17)化学工业毒物登记管理办法。

2.3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标准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2)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86);

(3)危险货物命名原则(GB/T 7694-87);(4)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90);(5)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6)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A57-93);(7)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 15089-94);(8)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30-95);(9)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1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

(11)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12)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2);(13)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

3登记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部分企业对于登记工作积极性不高

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是一项告知性备案工作,缺乏有力的制约手段。登记工作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进行。在登记开展过程中,很多企业积极性不高,认为登记工作进行与否对企业的影响不大,不能积极响应和认真配合。究其原因是企业没有理解国家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的目的,没有认识到登记工作对于企业的危险化学品监管,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等的积极作用。

2、企业不知道产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及是否应该登记

登记过程中,企业经常咨询某种产品不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是否需要登记。这些产品通常为混合物,包括复配农药、涂料、树脂、胶粘剂等。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它们通常作为笼统的一大类列出。这时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我们通常建议企业登记该产品并进行危险化学品鉴别分类。

3、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不同

登记企业中有很多外商独资企业,企业有的产品直接采用国外的配方、说明书和标签,产品也多用于出口。在登记中时常会出现按照中国和国外的分类标准导致UN号、危规号不同。特别是涉及到出口产品,归类引起差异后在标签上体现最为明显,给运输及报关带来困难。例如:发泡级聚苯乙烯,国外分类标准中是杂类,而按照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品名表》(2002)版中则是第4.1类易燃固体。所以迫切需要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在全球范围内适用的分类标准。

4、农药产品的安全标签格式各标准要求存在差异

对于农药的标签,农业部在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药产品标签通则(NY608-2002)。2005年10月10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产品标签通则》(GB20813-2006),该标准规定了农药产品标签设计制作的基本原则、标签应标注的基本内容和其他要求,适用于商品农药产品的标签设计和制作,不适用于出口农药以及属农药管理范畴的转基因作物、天敌生物产品的标签设计和制作。

农业部标准和国标对于农药的标签设计都有专门的规定。在登记过程中,企业产品安全标签的格式和内容究竟遵循哪个标准?登记中就出现企业为了登记制作一个标签,销售时贴的又是另外一个。登记中我们要求企业尽量兼顾农业部标准NY608-2002、国标GB 20813-2006的要求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的要求,将几者的要求较好的融合在标签中。

5、缺乏多部门共同认可的权威的鉴别分类机构

在登记中,时常有企业咨询,称危险化学品鉴别分类机构(例如:国家化学品登记中心)已经出具产品不是危险化学品的鉴别分类报告,在运输过程中道路交通部门不予认可。例如醇酸树脂,改进了工艺后没有采用易燃溶剂作为溶剂,闪点为90℃,且鉴别分类报告结论为非危险化学品。但运输中交通部门却认为只要产品名称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即认定为危险化学品,并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危规号32197、33645和32198、33646等所代表的涂料、树脂及其他某些类别的易燃液体的判断标准,首先是化学品要含有一级或二级易燃溶剂,其次再看闪点。当前一点不成立时,则显然不能称作危险化学品。

不仅是道路运输,包括2008年登记工作中将开展的危险化学品的鉴别分类,国内仍缺乏各地各部门认可的权威的鉴别分类机构。铁路、公路、航空、航海等部门一般都有指定的鉴别分类机构,而超出这些指定机构则鉴别分类结果就难以被承认。而企业实际运输或将来的登记过程中,考虑到地域性、危险化学品的类型、企业的生产规模等,迫切需要国家认定一部分权威的鉴别分类机构。

6、监管部门不同,信息交流困难

使用剧毒化学品的企业需进行登记。实际过程中,剧毒化学品使用企业的名单一部分掌握在安监部门手中,还有一部分为公安部门所掌握。实际登记过程中就有一个互相协调、沟通及资源共享的问题。

4搞好登记工作的对策措施

1、明确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的长远目标。

危险化学品登记的近期目标是通过3年一个周期的登记工作,完成全国生产单位、储存单位、使用剧毒化学品和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单位的登记,建立全国危险化学品基础数据库,健全危险化学品基础管理手段。危险化学品登记以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核心,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一件长期工作。通过危险化学品登记,全面掌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状况,建立起国家的危险化学品动态数据库,为预防与控制化学品危害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提供重要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同时,为我国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降低化学品国际贸易成本发挥重要作用[2]。

2、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使登记单位主动、规范地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

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重要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危险化学品登记的目的、意义和法规。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登记工作的认知程度,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营造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扩大社会影响,使登记单位能了解危险化学品登记的重要作用,主动、规范地执行登记工作。在每一类型的企业登记开展之前,扎实认真的做好危险化学品登记的培训工作。

3、争取登记工作与安全生产许可、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救援等工作结合开展。

由于登记工作缺乏有利的制约手段,所以如果争取登记工作与相关的行政审批、与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等工作相结合,有时则能达到事半功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强化监管的良好效果[2]。

5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危险化学品登记是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有效手段,但也只是危险化学品全面监管工作的一小部分。面对当今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迫切需要国家制定更完善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建立更完备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大依法严管的力度,推行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同时企业应具备先进的安全意识和明确的主体责任,以做到安全生产为基础,促进企业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5.1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就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立法,严格执法。我国也已经有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仍需进一步清理、建立、健全。除了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外,原化工部、交通部、农业部、环保总局等部门都有对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而这些规定和标准之间存在着互相不协调甚至矛盾的问题,使得企业无所适从。

所以,根据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吸取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及国际惯例,与国际化学品管理体系接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使得执法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定的法律、法规、标准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强和较强的实用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修改,消除法律、法规、标准滞后于实际情况的弊病[3]。

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不在《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化学品的申报登记制度;完善新化学物质申报制度;在危险化学品鉴别分类技术、危险化学品限量标准、重大危险源鉴别标准、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等方面需加强研究;在危险化学品分类制度、标签和标志、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标准上,需进一步和国际通行做法接轨。

5.2加强危险化学品从源头到废弃的全程监管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建立后应保证积极贯彻落实,加强监管。

(1)建立新化学品的申报登记制度,确定相关的职能部门。

我国对农药、药品及首次进口的化学品都已建立了申报登记制度。但实际生产中,有很多化学品不在国家公布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05版中),危险化学品登记中企业一般只登记在名录中的产品,所以迫切需要建立企业实际生产且不在名录中的这一大类化学品的登记申报制度,确定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技术上指导和行政上的管理。

(2)做好新化学品的鉴别分类工作。

建立我国化学品鉴别分类的管理体系,建立不同类别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鉴别分类标准和实验方法;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各职能部门认定、公众知晓、数据准确可靠的权威的鉴别分类机构。

(3)继续大力推行化学品登记制度,从法律形式上固定下来。

进行化学品登记管理是各国加强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通行作法。国外绝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都制定或实施了化学品登记制度或新化学品申报制度。

我国应将危险化学品登记证作为一种行业准入凭证和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入市场的首要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和储存条件的企业,将不能通过登记审核,也就不能领到证书。没有证书的企业,可以不予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工商登记证等,可以取消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或储存等工作的资格。

(4)加强危险化学品废弃处置的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的废弃处置安全是安全生产、经营、使用的延伸,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中国是固体废物产生大国,但危险化学品的废弃处置不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应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的法规、标准、政策;建立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处理处置许可证制度。应针对中国主要的危险废物,确定和评价适合中国危险废物特点和条件的危险废物处置技术与装备,包括填埋、焚烧和能源回收利用,及危险废物专用运输设备,建立示范工程,为中国建设区域性集中处置场、焚烧厂提供可以直接应用的范例和信息库。要重视处置危险化学品的专门机构、设施的建设;严格控制源头,加强生产废弃危险化学品单位的安全管理;面向大众,进行危险化学品处置安全的宣传;规范废品收购市场秩序;加强综合监管,预防危险废弃物处置过程中的无序流动,杜绝事故的发生[4]。

(5)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物流管理。

应明确规定货物代理与承运方的责任; 建立严格的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监督机制; 对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完善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无论是安全法规还是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都应该加大对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的奖惩力度。

(6)继续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

依靠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进一步加强专项监察检查和执法工作,并加强跟踪监督,对非法和存在严重隐患的从业单位坚决取缔;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以及不符合有关资质要求的单位,要采取责令限期整改、停业整顿、异地搬迁和关闭措施进行整顿;严厉打击利用危险化学品从事各种违法犯罪活动[5]。

5.3加强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健全技术支撑体系

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错综复杂,专业性很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应加强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制订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把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列入科研攻关计划。应加速培养安全技术研究人员,整合现有的安全技术研

究队伍。需进一步深入开展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应急救援、化学事故预防等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研究,并积极进行推广,加快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步伐 [6]。目前,急需加快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各地可以通过危险化学品登记、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重大危险源监管等工作建立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数据库和动态统计分析系统。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间可建立实时监控的剧毒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等的管理平台。政府、企业或相关组织可建立信息网站,发布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等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动态和信息;介绍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提供化学品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常识;提供信息查询、资源发布、在线咨询等服务。应该使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信息网络成为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成为政府高效监管的有利手段和工具;成为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良师益友。

应加快国家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的建设及资质认定工作。应按国家化学品管理规范建立我国统一的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标准及实验室系统。各主管部门应认真组织、调查、评估科研机构的检测检验实验室,研究并确定一批国家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颁发相应的资质证,保证化学品安全数据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相互可接受性,以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危险化学品登记中危险性不明化学品的鉴别分类、企业运输中化学品的检测鉴定等相关的需要。

5.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我国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多,素质参差不齐;中小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相对薄弱;企业管理者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所以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应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部门都应根据企业特点、部门职能、产品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操作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都要接受定期的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应有较强的针对性。例如对于安全管理人员,既要学习管理上的知识,更应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对实际操作人员,要安排上岗前的培训、在岗时的教育等。各职能监督管理部门也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新的政策法规、技术知识等,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应作为监督监察的重要内容。

5.5建立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应急救援工作应注重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完善预案体系、开展风险分析、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科技术水平和开展全社会的应急教育。应急救援指挥应当实行国家集中管理、统一指挥的基本原则;国家应大幅度地增加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确保应急救援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应急救援的主要基础是全社会总动员。各部门应协调一致,分工明确,齐抓共管,减少内耗[3]。

目前,我国已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开通了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0532-83889090,但仍需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中要求生产危险化学品的企业都要具有24小时应急服务电话,以便发生化学事故后,现场人员通过拨打企业印在标签和说明书上的24小时应急咨询电话,了解到相关的应急处理措施。还应学习发达国家,使运输商承运过程中也必须具备24小时应急电话。

5.6 做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

危险化学品涉及的部门多、行业多、环节多,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显著特点,因此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环保、经贸、公安、交通、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加强联系,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从生产、运输到废物处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7]。

5.7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自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由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相关职能部门在监管中还存在疏漏,企业重效益轻安全等,使得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频发。目前,迫切需要企业重视安全、加强管理、依法自主经营、自我约束、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企业应从本质安全、控制隔离、保护环境等角度出发,危险性大的企业应远离市区、人口密集地区、水源地、军事设施等重要场所;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无害的设备、原料、工艺;厂房和车间应满足防火防爆、通风采暖、防雷防静电等的要求;对危险部位和关键部位应加装安全报警设备、安全警示标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加强对排放的废气废水的净化处理;积极配合政府做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危险化学品登记等工作。结语

随着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化学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且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但其固有的危险性所带来的安全、健康和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涉及面广、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遏止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应综合运用法律法规、行政监管、科学技术、培训教育等手段,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和先进经验,开拓思路,大胆实践,大力推进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中.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在化学品供应链中的整合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12

[2] 张广华.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积极推动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6,4:10~12

[3]苏大勇,耿继原,耿志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25(6):13~15

[4]李合林.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和废弃中安全问题及对策[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6,26(6):10~13

[5]韩丹琦,范礼彬.浅谈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机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1:15[6]高建明,曾荣明.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现状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技术.,2005,1(3):52~55

[7] 胡志鹏,向群.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情况综述[J].上海化工,2004,6:33~35

第三篇: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解读

S AFETY ENVIRONMENT &HE ALT H 21 安全、环境和健康2002年1月第2卷第1期 安全、环境和健康 化学品登记注册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现状 刘艳萍李运才

(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青岛266071 化学品登记注册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行各业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工业由原来单一的国营、集体经济,发展成为包括国营、集体、个私经济、中外合资、外商独资在内的多种经济形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化学品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也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从化学品的生产到化学品的使用、经营、仓储、运输,各行业规模均产生了很大变化,所接触的化学品种类也大大增加。由化学品产业所带来的益处越来越明显,化学制品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突出,同时,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1 我国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形势

随着化学品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暴露出很多问题,特别是安全、健康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法规建设、人员素质、基础教育均未与之配套发展,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重大恶性事故,如

近几年的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化学品的火灾、爆炸、泄漏、中毒事故,以及化学品的环境污染事故,某些事故损失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如1997年6月27日的

北京东方化工厂油罐区的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在较短的时间内,整个罐区全部毁坏,死亡9人,伤37人,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1993年8月5日的深圳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的爆炸事故,死亡15人,2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这些事故均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给企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生活。再如2001年11月1日下午2时,河南洛阳洛宁县发生11t 氰化钠溶液泄漏事故,使洛河沿岸数百万民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2000年9月29日山西丹凤县的5.2t 氰化钠溶液泄漏事故,引起了丹江口水库沿岸及上下游地区的高度紧张;1997年5月30日、7月25日连续两次百吨浓硫酸在长江中发生的泄漏事

故、2001年9月4日湖北武汉158t 浓硫酸长江泄漏事故,严重污染了长江水域,给长江沿岸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2001年4月17日,上海长江口一韩国货轮被撞,导致700t 苯乙烯泄漏,泄漏扩散半径达40海里,在上海各应急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紧张有序的工作,排除了险情;再如2001年10月30日,安徽滁州由于加油站汽油储罐泄漏流入下水道,引起了持续5 相称的书面HSE 实施程序;———承包商应按发包方的HSE 管理要求配置HSE 管理所需人力及物力资源;———对承包商人员实施进入现场前的HSE 培训及专项HSE 培训。5.4.3.4作业过程的监督与协调

———发包方应定期并随机对承包商进行HSE 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求承包商及时组织整改;———承包商必须参加发包方HSE 例会和有关HSE 事项的临时会议,汇报HSE 管理情况及HSE 工作安排,落实会议要求。

5.4.3.5事故报告

承包商发生事故,应及时向发包方HSE 主管部门报

告,与现场作业有关的伤害事件、疾病以及未遂事故也应及时向发包方报告。5.4.3.6表现评价

发包方HSE 主管部门应定期对承包商的HSE 表现实施评价,在承包商作业完成后,将综合评价结果填写到承包商HSE 表现评价表,报安全环保部备案。5.4.4供应商管理

5.4.4.1公司应制定供应商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标准,建立供应商的表现评价档案,及时调整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5.4.4.2公司应建立供应商竞标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对各供应商提供产品的性能、价格进行综合评定,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5.4.4.3供应商应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和质量保证体系。公司应对供应商所提供的材料物资等进行必要的理化检验、试验,按照验收程序组织验收。5.4.5支持性文件

《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程序》(未完待续

S AFETY ENVIRONMENT&HE ALT H 22安全、环境和健康2002年1月第2卷第1期安全、环境和健康

小时的连环爆炸事故,给当地造成了很大影响;2001年11月4日,东莞寮步镇泉塘管理区大砚地村怡丰煤气库发生爆炸,大火持续了6小时,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2001年11月2日,广东工业大学实验室发生超强吸水性树脂聚合反应爆炸事故,造成2人重伤3人轻伤;2001年11月7日,位于重庆长寿县的长风化工厂烷基生产车间发生大爆炸,造成2人死亡,1人失踪,7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2000年3月11日、8月4日与8月21日,江西萍乡发生了3起恶性爆炸事故,其中2起是烟花爆竹

爆炸,另一起是制氧机检修时发生的爆炸,3起事故死亡93人,伤359人;2000年9月8日,乌鲁木齐一满载待销毁爆炸物品的卡车,在行进途中由于路况较差,颠簸碰撞导致爆炸品爆炸,死亡73人,伤300人。

综上可见,目前我国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形势十分严峻,与飞速发展的工业水平相比,相应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则比较落后,尤其是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和部分外资企业更是如此。

2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手段 2.1法规标准概况及法规建设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标准,并相应出台了一些化学品管理规定和办法,这对有效控制和预防化学品的危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虽然还没有颁布化学品危害控制的专项立法,但是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已将有毒化学品,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与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和腐蚀品7类危险物品列入了管理范畴,但不包括放射性物品以及国家法规已有专门规定的物品。该法规对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经营都做了具体规定。对化学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和进出口实行许可证制度,对使用、储存、运输实行审批制度。

此外,对医药、兽药、农药的管理,国家分别颁布了《药品管理法》《兽药管理暂行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章,建立了较完善的登记、注册及试验制度。对固体废物、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的管理颁布了《固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针对化学品进出口数量增大、品种扩大、危险性增加的形势,为了加强化学品管理,执行《伦敦准则》并尽快与国际接轨,1994年5月,国家环保局、海关总署、对

外经济贸易部联合颁布了《化学品首次进口及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境管理规定》《中国禁止或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第一批。

鉴于化学品运输潜在风险大、事故多、事故后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铁道部颁布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交通部颁布了《船舶装载危险货物监督管理规则》《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和《港口危险货物管理暂行规定》。

针对目前的职业病现状,我国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了《职业病防治法》,其立法宗旨是“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和增进劳动者的健康,促进经济发展”。该法的实施,对保障作业人员健康、优化作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与国际化学品管理接轨的进程,适应新形势下化学品管理的需要,我国也相继制定或修订了部分法规,如《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现正在修订中,《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条例》正在着手制定。随着我国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将会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化学品管理体系。

2.2我国化学品管理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介绍

围绕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除建立较完善的法规体系外,我国在各行业还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2.2.1建立了登记注册制度

凡在国内生产和向我国进口的化学品均要进行登记,以加强国家的宏观控制。在不同时期,我国开展了系列登记注册工作: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农药登记;国外医药品的登记;毒物登记。

2.2.2建立了生产许可证制度

自1984年,我国即根据有关国家规定建立了生产许可证制度,需要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化学品有:工业化学品、医药品、麻醉品、兽药、农药等。

2.2.3建立了储存、运输管理制度

针对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 B15603-1995,铁路、公路、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

2.2.4建立了进、出口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我国人民的安全与健康,防止重大环境污染物进入我国,针对农药、化妆品、一般化学品的进口实行进出口许可证制度,进口货物经登记评审许可后方可进入我国。

2.2.5建立了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建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是我国保证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1996年,我国

化学品登记注册

S AFETY ENVIRONMENT &HE ALT H 安全、环境和健康2002年1月第2卷第1期 安全、环境和健康

化学品登记注册

已着手建立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系统,依托国内科研机构的力量,建立了八大化救中心。目前已开通24小时应急咨询电话,随着化学品登记注册工作的发展,我国将要建立起0~Ⅲ级的化学事故应急服务体系。

2.2.6安全卫生的监督监察工作

监督监察是各种规章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危险化学品产业的正常发展。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督监察体系,各省、地市均聘有安全监察员,为保证我国各行业作业人员的安全做了大量工作。

另外,我国在有毒有害作业岗位职工的健康监护、安全培训方面,以及安全卫生信息服务方面也均开展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工作。

2.3我国化学品安全技术基础与安全技术的发展

随着我国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对外开放工作的深入,我国在安全技术方面的的认识逐渐加强,投入逐渐增大,开展了一批国家大型科技攻关项目,建立了一批安全研究机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众多隶属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生部、农业部等的机构从事化学品研究,它们为化学品的管理起到了技术支持作用。

在危险化学品管理法规与标准方面,修订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两个国家标准,出台了《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为全面落实170公约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创造了条件。

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方面,成立了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指挥中心,在全国8个地市成立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开通了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0532-3889090,初步建立起了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网络,举办了多次应急救援培训班,加快了我国应急救援工作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2.4安全文化在企业及作业人员中的深入与传播

安全文化是指在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历程中,在其从事生产、生活乃至实践的一切领域内,为保障人类身心安全与健康并使其能安全、舒适、高效地从事一切活动,预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灾害(自然的、人为的或天灾人祸的;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的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目前,我国企业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已具有一定成果,部分行业或企业的安全文化模式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经验,企业员工安全意识逐渐增

强,但全国范围的有组织的系统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则刚刚起步。

如金陵石化公司由于生产、储存了大量石化易燃易爆产品,为了加强其化学品管理,引入了安全文化概念,使其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企业安全文化内容包括: a 分析安全生产的基本情况;b 建立安全文化影响框架;c 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

理”为核心的安全生产思想保证体系,施行从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工作保证、监督保证到安全生产的安全文化管理模式;d 开展安全教育,并进行考核。3 搞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建议

随着我国化学品产业的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化学品种类越来越多,重大危险源分布广泛。由于80%以上的化学品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放射等危险性,且其生产工艺复杂,高温高压突出,一旦发生事故,则极可能造成巨大的社会危害,近几年我国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故足以说明了这一

点。如何对化学品进行有效的管理,预防、遏制重大灾害的发生,已摆在了我国各级政府的面前。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化学品管理的经验,建立我国化学品管理体系是搞好我国化学品管理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开展危险化学品法规建设可追溯到百年以上,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和完善程度也经历了一次次血的教训,我国目前正处于任何发达国家均不可避免的盲目发展期和事故多发期,吸取国外经验,少走弯路,少受损失,制定完善的法规体系和化学品管理机制,应是我国政府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第四篇: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解读

金州区第二人民医院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 全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物品的安全管理,保证学院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根据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并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危险化学物品的管理范围

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放射性同位素物品等。

第二条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第三条危险化学物品的申请及购置

凡需使用危险化学物品的单位,采购危险化学品应提交危险化学物品使用申请报告,经部门分管领导批准后,根据实际需要适量采购,减少库存量,购置危险化学物品和放射性同位素物品及放射性器材的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到公安、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申请领取购买凭证、凭购买凭证购买。

第四条危险化学物品的提运

(一危险化学品的装运,应严格遵照国务院《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条例的规定到公安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办理各种准运手续,装运时要严防震动、撞击、摩擦、重压和倾倒。装运气瓶要拧紧瓶塞,运输时要带好必要的防护设备。提运化学危险物品车辆应悬挂危险物品标志,车辆严禁烟火,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二性质互相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不能同时装运(如氢

气和氧气等。易燃品、油脂或带有油污的物品,不得与氧气瓶和强氧化剂同时装运,对容易引起燃烧、爆炸和有毒的危险化学物品应专车提运。

(三严禁携带危险化学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第五条危险化学物品的管理

(一使用、储存危险化学物品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危险化学物品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使用、储存危险化学物品的单位负责人负责制定危险物品安全使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并督促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三教学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对本组的危险化学物品的使用安全负直接责任。(四从事危险化学物品、放射物品实验的职工应接受安全技术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规程,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在实验和生产场所使用危险化学物品、放射物品的部门,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员,安全员应熟悉危险化学物品的安全管理知识。

(五危险化学物品、放射物品,必须指定工作认真负责,并具备一定保管知识的专人负责管理,要有两人管理、两人使用、两人运输、两人保管和两把锁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六危险化学物品的领用,有专人负责持危险化学物品使用申请报告和使用单位负责人签字的领料单到危险化学物品仓库办理领料手续,并严格做好详细的领料、使用记录。要采取必要的劳动保护与安全措施,对危险化学物品及存放地点,要经常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因变质分解造成自燃、爆炸事故发生。

(七压力气瓶的使用

1.使用单位必须有专人负责气瓶的安全工作,定期对使用人员进行技术安全教育。

2.使用单位不得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

3.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应距明火10米以外。易燃气体气瓶和助燃气体气瓶不得放在一起,放置地点须由实验室与保卫处和设备处及有关部门审批。易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气瓶,必须安放在室外规范安全的地方,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应避开放射性物品的放射源。

4.气瓶竖直放置时,应采取防止倾倒措施。

5.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确认。

6.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防止倒灌的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罐等。

7.严禁敲击、碰撞压力气瓶、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不得进行挖补、焊接修理。

8.压力气瓶夏季防止暴晒,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9.气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永久气体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10.液化石油气瓶用户,不得将气瓶内的液化石油气向其它气瓶倒装,不得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第六条危险化学物品的仓库管理

(一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

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二在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三危险化学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有专人管理。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登记,库存危险化学物品应当定期检查。

(四危险化学物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危险化学物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监测。

第七条废弃危险化学物品的处理

(一院、系实验室必须有专人负责废弃危险化学物品的处理工作。

(二保卫处、设备处与学院有关责任部门负责组织全院废弃危险化学物品的集中处理工作,监督、检查各使用单位的管理情况。

(三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一定要依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

第八条奖励与惩罚

对于严格遵守危险化学物品的管理规定、保障安全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和表彰;对于违反危险化学物品管理规定造成事故的,依照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六章的有关条文规定,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试题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试题

部门:

姓名:

分数

一、判断题

1.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单位、储存单位、使用单位是指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了登记的法人单位,不包括非法人单位。

()2.对于危险性不明的化学品,生产单位应在二年内办了登记手续。

()3.新建的生产单位应在投产前办理危险化学品登记手续。

()4.储存单位、使用单位储存或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属应登记的内容。

()5.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迁移经营、储存场所不必重新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

()6.首次进口危险化学品时,有生产国家提供的符合要求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包装上加贴安全标签即可。

()7.危险化学品实施全过程管理,是因为危险化学品的特殊性质决定其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使用诸环节都存在不安全因素。

()8.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能力、年需要量、最大储量 不需要进行登记。

()9.《安全生产法》对事故的报告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安全管理部。()10.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2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

()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适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1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不适用于环境污染事故。

()13.事故发生后,不管情况如何,事故现场有关人员不得直接想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14.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5.在任何情况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不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16.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

()17.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事故调查权限不变。

()18.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19.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可酌情提供。

()20.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21.事故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

()2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企业为了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所需的企业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2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补充作用的要素。企业为了实施职业安全管理所需的企业机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2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管理方案目的是制定和实施职业安全健康计划,确保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实现。

()25.生产经营单位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应每年进行一次评审,以确保管理方案的实施,能够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

()2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应急预案与响应要求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要。

()

27.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检查与纠正措施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定期或及时地发现体系运行过程或体系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并确定问题生产的根源或存在持续改进的地方。

()28.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绩效测量和监测中被动测量是一种预防机制。

()2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绩效测量和监测中被动测量是对与工作有关的事故、事件、其他损失、不良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失效情况的确认、报告和调查。

()30.事故、事件、不符合及其对职业安全健康绩效影响的调查,目的是建立有效的程序,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事件、不符合进行调查、分析和报告,识别和消除此类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防止其再次发生,并通过程序的实施,发现、分析和消除不符合的潜在原因。

()3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目的是建立并保持定期开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方案和程序,评价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其要素的实施是否恰当、充分、有效地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3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据自己预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

33.持续改进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应不断寻求方法持续改进自身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及其职业安全健康绩效,从而不断消除、降低或控制各类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和风险。

()34.建立一个完成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体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建立。

()35.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是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财务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制度。

()36.安全技术措施是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

()37.安全生产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38.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39.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不可以认定为工伤。

()40.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不可以为工伤。

()41.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不可以认定为工伤。

()42.在工作岗位上酗酒导致伤亡的可以视同为工伤。

()43.《工伤保险条例》中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类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的企业;职业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44.职业安全健康各类体系运行模式,其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全员参与的管理过程。

()4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初始评审过程不包括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内容。

()46.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表现为全员参与,领导重视与不重视并不重要。

()47.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48.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

()49.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6小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接到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接到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

5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其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目标。

()51.事故发生单位应当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防范和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应当接受工会和职工的监督。()5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包括纵向从上到下所有类型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横向方向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54.班组是生产经营单位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

()55.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

()56.按照导致事故的原因把安全技术措施分为,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控制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消除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57.个人防护是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但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58.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59.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2年以上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应当进行相应的车间(工段、区、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60.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可经车间(工段、区队)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确认合格后可上岗作业。

()6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62.扑救气体火灾时,首先应扑灭火势。

()63.闪点是表征固体化学品燃爆危险性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

()64.化学品的爆炸下限越低,爆炸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

()65.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结合。

()66.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67.风险不具有可测性。

()68.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应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

()

69.《化工企业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HC23011—1999)将动火作业分为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三级动火作业三类。

()

70.安全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不相容的。

()71.安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安全。

()72.安全文化的建设对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不明显。

()73.重大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只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有可能存在重大危险源。

()74.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中不包括安全生产标准。

()75.人体工程学又叫人类工效学,它把人—机器(工具)—环境视为一个系统,协调人—机关系,使人在操作中感到安全和舒适,使系统获得最高的效率。

()76.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应由动火分析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77.安全是指不会引起死亡、职业病、设备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的一种状态。

()78.一个未形成良好的群体安全规范的群体,会有许多不安全的违章行为出现。

()79.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对安全管理可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生产消极作用。

()80.隐患是人机环境系统安全品质的缺陷。

()81.开展安全标准化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不需要政府或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与考核。

()

二、点选题

1.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A.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

B.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C.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 2.用于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

A.安全评价

B.安全监督

C.安全监控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A.审核

B.备案

C.批准

4.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并经(),方可上岗作业。A.培训

B.考核合格

C.评议 5.剧毒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报告。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公安部门

C.企业上级主管部门 6.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每()核对剧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

A.月

B.周C.天 7.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每()年更换一次。

A.1

B.3

C.5 8.每种化学品最多可选用()个标志。

A.2

B.3

C.4 9.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

A.本单位负责人

B.安全生产监督部门

C.本单位安全部门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个等级。A.3

B.4

C.5 1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要求,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

A.完整

B.详细

C.全面 1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死亡事故。A.10

B.30

C.50 1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A.50

B.100

C.200 1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A.0.5

B.1

C.1.5 15.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事故。

A.3人以上30人以下

B.10人以上30人以下

C.10人以上60人以下 1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A.10人以上30人以下

B.30人以上100人以下

C.50人以上100人以下 1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

B.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C.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18.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3

B.7

C.30 1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B.地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使人民政府

C.国务院 20.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较大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C.地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使人民政府

C.国务院

2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一般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D.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使人民政府

C.国务院 2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同时报告本级().A.工会

B.公安机关

C.人民政府

23.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A.人民检察院

B公安机关

C.国务院

2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小时。A.2

B.6

C.12 25.特别重大事故由()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市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授权

B.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人民政府授权

C.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 26.重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负责调查。

A.县级人民政府

B.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27.较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负责调查。

A.县级人民政府

B.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28.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负责调查。

A.县级人民政府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29.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A.单位

B.社区

C.上级部门

30.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较大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派人参加。

A.人民检察院

B.事故单位

C.事故单位上级部门 31.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儿女们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日内做出批复。A.15

B.30

C.60 3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应当对事故发生单位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B.工会和职工

C.人民政府

33.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A.40%~80%

B.60%~100%

C.80% 34.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的罚款。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A.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B.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C.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35.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A.40%—80%

B.60%—100%

C.80% 36.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的罚款。A.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B.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C.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37.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

A0.30%

B.40%

C.60% 38.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A.50%

B.60%

C.80% 3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安全管理表现为()。A.被动安全管理

B.主动安全管理

C.全面安全管理 4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保持,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在事故管理表现为()。A事故处理

B.事故预防

C.事故的“三不放过” 4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改进措施主要包括()。

A.纠正与预防措施

B.持续改进

C.A和B都是

42.《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条的职责。A.5

B.6

C.7 43.下列()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A.班组长

B.岗位工人

C.基层技术人员 44.《安全生产法》规定:()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A.班组长

B.岗位工人

C.特种作业人员

45.下列()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A.安全技术措施

B.安全管理方案

C.安全保障方案 46.隔离是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属于()。

A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B.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

C.A和B都是

47.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任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A.48

B.32

C.72 48.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6学时。

A.48

B.32

C.72 49.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A.48

B.32

C.72 50.下列()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的。

A.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B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C.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51.事先把系统加以剖析,列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并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这种属于()检查法。

A.常规检查

B.安全检查表法

C.仪器检查 5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应当按条例规定参加工会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

B.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用人单位)

C.A和C 53.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故称为()。

A.事故

B.不安全

C.危险源 54.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是指系统中人员免遭()的伤害。

A.事故

B不可承受风险

C有害因素

55.海因里希对5000多起伤害事故案例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后的出海因里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A.1:29:300

B.1:10:300

C.1:10:100 56.《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中的UN号是指()。

A.中国危险化学品编号

B.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C.美国危险货物编号 57.《火灾分类》(GB/T4968—2008)标准把火灾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A.I类火灾、II类火灾、III类火灾、IV类火灾

B.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 C.固体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和混合物火灾

58.判定某一化学品是否是有毒品的判定依据中的毒性数据LD50,所使用的实验动物是()。A.大鼠

B.小鼠

C.豚鼠 59.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A.行业标准

B.专业标准

C.企业标准 60.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A.总厂、分厂、车间

B.集团公司、车间、班组

C.厂、车间、班组 61.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

A.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B.造成人员死伤

C.造成经济损失 62.石油化工产品按火灾危险性分类可分为()。

A.甲类、乙类

B.甲类、乙类、丙类

C.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63.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或者在承包合同、租凭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A.管理标准

B.生产合同

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64.现代安全管理是以()为中心。

A.事故处理

B.安全培训

C.预防事故 65.需要向使用者提供危险品事故应急咨询电话的是()。

A.生产单位

B.销售单位

C.安监机构 66.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是指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的过程。

A.数量

B.性质

C.严重性

下载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解读2011.8(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解读2011.8(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5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各岗位制度1.安全教育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公司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危险化学品仓库加强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仓库加强安全管理 一、有关问题及建议 1问题1 按照《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中对石油化工厂三大基本产品(合成树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以及化肥尿素等的......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为确保我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彻底消除存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有效防止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按照《关于组织开展***危险......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一、法人代表:1、法人代表是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公司的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负总责。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

    浅谈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原创)

    浅谈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化工B091熊先清 [摘要]化学品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及相关产业带了巨大的变化,极大地改善了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进程。然而......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亟待加强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亟待加强镇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姜宪光这几年,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时有发生,其危害之严重、损失之大、影响之坏,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前段时间,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范文合集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1. 总则1.1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企业财产不受损失,特制定本规定。1.2 本规定主要对公司范围内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输送、分装......

    危险化学品管理范文大全

    沙钢集团安阳永兴钢铁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管理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入库、储存、领用、使用、检查等管理工作。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