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刑法学笔记

时间:2019-05-14 23:16: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南师范大学刑法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南师范大学刑法学笔记》。

第一篇:华南师范大学刑法学笔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一般掌握)

一、(一)刑法的概念特征(考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独立性、广泛性、严厉性、最后性

(二)刑法的渊源(注重选择题)

与别的教材不同的是加入了国际刑法。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国际刑法

(三)刑法的分类(选择题)

二、刑法的根据、任务、功能(一般了解)

三、刑法的体系、规范与解释(选择题)

(一)刑法体系:总则与分则的关系

(二)刑法解释(选择题)

1、按解释的效力分: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 P8最后一段

2、按照解释的方法分类(1-2分的选择题)

文理解释 论理解释(①扩张解释 ②限制解释)

第二节(可能考选择和简答)

一、1、P10 最后一段

2、P11 罪刑法定原则消极方面包括以下派生原则:

⑴禁止类推 ⑵禁止不利于被告的事后法 ⑶禁止习惯法 ⑷禁止不定刑 ⑸明确性原则

3、教材中罪刑法定的含义

二、刑法第四条

三、刑法第五条:

1、无罪不罚轻罪轻罚 重罪重罚 一罪一罚 数罪并罚 罚当其罪

2、P13最后一段 P22思考题(3)

第三节(每年都有选择题)

一、1、空间效力的五个原则P14—P15

2、刑法6条2款、3款

3、属地原则例外P16—P17

4、刑法7条1、2款、8、9、10条

二、刑法的溯及力:定义

1、我国采用从旧兼从轻

2、P21不同情况处理1、2、3、4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一、刑法13条犯罪的概念

二、特征 P24(1)13条但书规定

(2)依法应受惩罚

三、犯罪分类

1、重罪与轻罪:以法定刑为标准

2、自然犯与法定犯:第三章都是法定犯

3、身份犯与非身份犯

4、亲告罪与非亲告罪:亲告罪的五个罪

第二节(重点)

一、犯罪构成的特征(思考题)

1、法定性 整体性 主客观统一性

二、犯罪构成的分类(选择)

第三节

一、犯罪客体分类P30

(一)一般客体(二)同类客体(三)直接客体(简单客体 复杂客体)

第四节

06年考过不作为

一、危害行为

二、行为对象P34 行为对象的意义1、2、3 行为对象与犯罪客体的区别P341、2、3

三、危害结果

P35我国刑法对危害结果的规定情况

P35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危害结果作为犯罪要件的情况

四、时间、地点、方法

五、因果关系的特征(选择)

客观性 相对性 顺序性 多样性 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不影响定罪

第五节

一、犯罪主体的定义

二、自然人(选择 案例)

(一)刑事责任年龄(周岁是生日的第二天)

1、刑事责任年龄划分的四个阶段P381、2、3、4(选择)

相对有无刑事责任年龄的8种罪(重点)

非法拘禁他人致人重伤或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暴力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或死亡的——转化犯(已满14不满16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该转化犯转化为故意伤害、故意杀人。

刑法17条3款:注意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二)刑事责任能力

刑法对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的具体规定 P39

1、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三、单位

(一)单位的范围 P40

1、公司

2、企业

3、事业单位

4、机关

5、团体(社会团体 个人团体)大拿为犯罪主题必须具有形式合法性

(二)单位犯罪的特征(今年考的可能性小)P411、2、3、4

抗税罪、信用卡诈骗罪、贷款诈骗罪仅限于自然人

第六节

罪过是任何犯罪构成不可缺少的要件

(一)明知(认识要素)希望或放任(意志要素)

(二)故意的类型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不同

课后思考题(5)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别 P49第三行

(三)认识错误

1、法律认识错误,应当按照法律规定

2、事实认识错误

⑴对象错误:同类对象错误,不影响故意的性质。异类对象错误,P46第一段

⑵打击错误 ⑶手段错误 ⑷因果关系错误

犯罪过失:

1、疏忽大意过失

2、过于自信过失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异同?(重点)

犯罪的目的与动机

无罪过事件 体现了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第三章 正当防卫

第一节 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条件

(一)防卫意图:不视为正当防卫的三种情况:P53 1、2、3

(二)防卫的起因:

1、社会危害性

2、侵害的紧迫性

(三)防卫对象:必须针对不法侵害本人

(四)防卫时间:

1、开始时间 正确认定不法侵害行为的着手

2、终止时间 P55 第二段应当认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情况

(五)防卫限度:无过当犯罪:针对暴力犯罪 20条3款

第二节

一,紧急避险的构成P58—P59

二,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异同?(选择)

第四章(选择 简答 案例

第一节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P61 第一段

二、犯罪预备的特征 P61 1、2

三、犯罪预备的刑事责任 刑法22条2款 P63 倒数第二段

第二节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23条1款

犯罪未遂的特征:

(一)犯罪分子已经着手犯罪

实行行为的着手,共同特征,三点P64倒数1、2、3段

(二)犯罪未得逞 犯罪未得逞概括为以下三种情况:P65 1、2、3

(三)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有以下几种:P66 1、2

二、犯罪未遂的种类 P66(一)

1、2(二)

1、2

三、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23条2款

第三节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 24条1款

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

(一)中止的及时性

(二)中止的自动性

1、中止犯自己认为有可能把犯罪进行到底

2、停止犯罪必须出于犯罪分子本人的意愿

(三)中止的有效性:两种情况 P70 倒数第一、二段

二、犯罪中止的种类 P71(一)

1、2(二)

1、2、三、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 24条2款

注意犯罪未遂后不可能在出现中止

第五章 共同犯罪(重点)

第一节

一、共同犯罪的定义 刑法25条

1、间接正犯

2、P73—P74(一)(二)(三)(四)

3、片面共犯——不成立共同犯罪

二、共同犯罪人的共同犯罪故意分述如下:P75—P76(一)(二)(三)(四)

三、思考题:共同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一、结伙犯罪:两人以上结帮成伙,没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分为:事前无通谋的犯罪 事前有通谋的犯罪

二、聚众犯罪 P77

三、集团犯罪

(一)犯罪集团是指三人以上为了多次实行某一种或多种犯罪而建立起来的犯罪组织

(二)犯罪集团的特征:P78最后一段案例 课后思考题

第三节

一、分类(考的可能性不大)

P81 倒数第二段(重点)

二、主犯 26条1款

1、P82 刑法中的主犯有三种情况:1、2、3

2、主犯刑事责任,分两种情况

⑴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集团所犯全部罪处罚

⑵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处罚。

三、从犯

(一)1、27条1款

2、从犯分为两种情况:P82 ⑴次要的实行犯 ⑵帮助犯

(二)刑事责任:27条2款

四、胁从犯:28条 刑事责任 28条

五、教唆犯:(06年考过)29条1款 刑事责任 29条

P85 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注意三点:1、2、3

第六章 犯罪

P98 课后思考题(1)

第二节

一、继续犯 定义P89 非法拘禁 窝藏罪 包庇罪 遗弃罪 重婚罪 持有犯罪

继续犯的特征 P89—P90 1、2、3

二、想象竞合犯

1、定义 P90

2、基本特征 P90—P91

3、处罚原则:从一重罪论处

4、想象竞合与法条竞合的联系与区别

三、结果加重犯

1、定义 P92

2、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特征P92 1、2、3

3、处罚原则

第三节

一、结合犯 我国未规定结合犯 A+B=C罪 强盗+强奸=强盗强奸罪

二、惯犯:赌博罪 惯犯的基本特征:P94 1、2、3、4

第四节 处断的一罪(审判时按一罪处理)

一、连续犯

1、定义P95

2、基本特征:P95—P96 1、2、3、4

3、处罚原则

二、吸收犯

1、定义96

2、基本特征P96 1、2 例如P205 最后一段

3、处罚原则

三、牵连犯

1、定义P97

2、基本特征P97 1、2、3

3、处罚原则

第七章(课后思考题)

第一节

一、刑罚及其特点 刑罚定义P99 第一段 属性;剥夺性痛苦

二、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关系 P101 首先 其次 再次 又次 最后

第二节

一、概念P101

二、刑罚目的的内容

1、一般预防:⑴危险分子 ⑵不稳定分子 ⑶犯罪被害人

2、特殊预防

第三节(一般了解)

第八章(简答 选择)

第二节 主刑

一、管制(同工同酬)

1、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

2、特点与内容 P101

3、管制的期限: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三年

4、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拘役(酌量发给报酬)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

1、期限: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一年

2、由公安机关执行

三、有期徒刑

1、期限: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20年

四、无期徒刑 P112

五、死刑

课后思考题(2)政策:保留死刑,坚持少杀,防止错杀

适用死刑应注意: P113—114 1、2、3、4、5

死缓

1、两个条件(①应当判处死刑 ②不必立即执行)

2、死缓的三种情况 P114倒数第二段

第三节

一、罚金 对罚金规定方式有四种情况 P115(1)(2)(3)(4)

二、剥夺政治权利

1、概念

2、适用对象P116—P117 1(1)、(2)、2

3、期限与执行P117—P118

三、没收财产P118

1、没收财产:指合法财产或证明不了是犯罪所得的财产

2、刑法60条(选择)

第四节 课后思考题(4)答案在P119 第二段

第九章

第一节 量刑原则(考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节

一、总则的法定量刑情节(重要)P127

从轻 减轻 从重 免除 要弄清这些概念

二、酌定量刑情节P129

三、累犯(04年考过)

(一)一般累犯:成立条件P130 1、2、3

(二)特殊累犯:成立条件P131 1、2

(三)对累犯处罚:从重

四、自首

(一)一般自首 成立条件: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P131—P132(视为自动投案的7种,不视为自动投案的2种)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注意:P132(1)(2)(3)(4)

(二)特别自首 P132 最后一段

同种罪行:不算自首,算坦白,但量刑应轻

异种罪行:算自首

(三)自首与坦白的区别

(四)自首的法律后果 67条1款

五、立功 68条

第三节

一、数罪并罚(简答题)

1、概念P135

2、数罪并罚的不同情况P137 69、70、71条

二、缓刑制度(简答题)

1、概念P139 注意刑法449条之规定

2、条件P140 1、2、3

3、缓刑考验期 刑法73条 缓刑撤销的两种情况 P142 一、二、第十章

第一节 刑罚执行与消灭概念

一、刑罚执行 主体P143 第二段 例如

二、刑罚消灭的事由 P145(1)(2)(3)(4)(5)

第二节 减刑制度

一、减刑的概念 P145

二、减刑的适用条件: 刑法78条 两个基本条件(一)(二)

三、减刑的限度与幅度 刑法78条第二款 死缓至少应执行12年才能减刑

四、减刑的程序与减刑后的刑期计算 刑法79条的特别规定

第三节 假释制度

一、假释的概念 P148 注意P148最后一段 减刑与假释的区别

二、假释的适用条件(一)(二)(三)(四)刑法81条规定

三、假释的考验期限与假释的撤销: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第四节 时效

一、时效概述 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的概念 P151

二、追诉时效的期限 刑法78条

三、追诉期限的计算 四种情况 刑法88、89条之规定

第五节 赦免

一、特赦的概念 P154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特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

P155 课后思考题(1)假释的适用条件(05年考过)

第十一章 刑法分论绪论

第四节 法定刑

法定刑的种类

分为三类:P166

第十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本章都为故意没有过失(选择)

第一节

背叛国家罪

1、概念P169

2、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

第三节

间谍罪 概念P173

第十三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节

一、放火罪(危险犯)

1、概念P175

2、基本特征P175

3、认定(既遂与未遂的区别)P175 刑法114条

第三节

一、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刑法120条第1款《刑法修正案(三)第三条》刑法120条第2款 数罪并罚

三、劫持航空器罪

1、概念P180

2、刑事责任 刑法121条

五、暴力危机飞行安全罪 本罪与劫持航空器罪的区别

第五节

三、交通肇事罪

1、概念P185 ①仅指公路和河运 ②自行车的行为也构成交通肇事罪主体

2、主观方面为过失 参见2000年11月21日最高法院关于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解释

四、重大责任事故罪

1、概念P186

2、基本特征P186

第十四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一节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1、概念P189

2、基本特征P189(选择)

3、认定:⑴既遂与未遂的区分 ⑵共同犯罪的问题

二、生产销售假药罪(危险犯 没有数额限制)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如:以红塘为主要成分冒充感冒冲剂,虽不能治好感冒,但也不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生产、销售这类假药,不构成本罪,但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应以销售伪劣产品罪论处。

第二节

六、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1、概念P198

2、基本特征P198

3、刑事责任P199

第四节

一、伪造货币罪 注意犯罪主体,不包括单位

二、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 P205最后一段

二十三、洗钱罪 修正案六增加了贪污贿赂、金融诈骗犯罪的违法所得及收益(选择)

洗钱罪的概念P212 具体形式P212

第五节

二、贷款诈骗 主体:自然人 单位诈骗的构成合同诈骗罪

五、信用证诈骗罪 概念P214

六、信用卡诈骗罪 概念P214 刑法196条 增加使用虚假自伤骗取信用卡的行为。

注意刑法196条的规定。

第六节

一、偷税罪 数额+比例 概念P216

第七节

一、假冒注册商标罪(选择)概念P220 客观方面P221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认定P221

五、侵犯著作权罪(选择)刑法217条的规定

七、侵犯商业秘密罪 概念P223 刑法219条表现形式

第八节

四、合同诈骗罪 概念P224 客观方面刑法224条的五种方式

五、非法经营罪 客观方面P226 刑法225条规定的四种行为(选择)

第十五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一节

一、故意杀人罪 基本特征P230 故意杀人罪的认定P231

三、故意伤害罪 基本特征P233 尤其注意故意伤害致他人轻伤的,主体为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轻伤指一般伤害,如果是轻微伤不构成故意伤害。

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的界限P234

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人死亡的界限P234

法条竞合 刑法234条的规定 P234

第二节

一、强奸罪 概念P234 基本特征P235 P236奸淫幼女行为的认定 强奸罪与罪数关系

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概念P237 注意女性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第三节

一、非法拘禁与索取债务的认定P238 非法拘禁罪与罪数P238 非法拘禁的刑事责任P238

二、绑架罪 概念P239 基本特征P239 绑架罪的认定P239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盗窃婴幼儿,抢劫婴幼儿的以绑架罪论

三、拐卖妇女、儿童罪 主观方面强调具有出卖目的,是否实际获利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认定的罪数问题应注意P240

四、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 P241认定

1、罪数

2、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六、诬告陷害罪 概念P242

十一、刑讯逼供罪 概念P244 基本特征P244 与P248报复陷害罪的区别 ①主体不同②客体不同 ③对象不同

第四节

一、侮辱罪强调“公然” 告诉的才处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二、诽谤罪 告诉的才处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第五节

五、报复陷害罪 主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客体P248 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①主体②客体

七、破坏选举罪 不包括工厂、企业、公司的厂长、经理的选举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自治组织的选举

第六节

一、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概念249

二、重婚罪 概念P249 主体包括两种人P250

三、破坏军婚罪 概念250

六、拐骗儿童罪 不要求以出卖为目的 第十六章 侵犯财产罪

第一节

一、抢劫罪

1、认定 注意①转化型抢劫 ②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③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P254。

2、抢劫罪的刑事责任 P255

二、抢夺罪 客体P255

四、敲诈勒索罪 概念P256

第二节

一、盗窃罪(多次盗窃:1年之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

1、盗窃的认定P258 注意盗窃罪与有关犯罪的界限P259

2、盗窃罪的刑事责任P259

二、诈骗罪 概念P259 诈骗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别P261

第三节

一、侵占罪 概念P262 注意特定物侵占P262

二、职务侵占罪

1、概念P263 主体的特殊性

2、认定P263

三、挪用资金罪 概念P264

四、挪用特定款物罪 概念P265 挪用特定款物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限P265

第十七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一、公务妨害罪 概念P267 基本特征P267第二段

三、招摇撞骗罪 概念P267 客观方面P268第二段 认定P268

十四、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概念P270 对计算机硬件破坏但不构成本罪的可以按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

二十一、聚众斗殴罪 基本特征P272

二十二、寻衅滋事罪

1、概念P273

2、基本特征P273

3、认定P273

二十三、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概念P274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第二节

一、伪证罪 概念P277

七、窝藏、包庇罪 概念P278

十、拒不执行判决罪 概念P279

第四节

五、倒卖文物罪 本罪与走私文物罪的区别P284

第五节

七、医疗事故罪 概念P287 主观方面应为过失

八、非法行医罪 概念P287 本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P287

第六节

一、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客观方面的特征三点P288

第七节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概念P293 客观方面、主体P293 注意刑法356条的规定

第八节

一、织卖淫罪 概念P297

第九节

一、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强调以牟利为目的

三、传播淫秽物品罪 主观方面必须是不以牟利为目的 注意刑法364条的规定

第十八章(了解)

第十九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一节

一、污罪 客观方面注意刑法394条的规定 主体的特殊性 注意刑法382条的规定

二、挪用公款罪 客观方面的三种不同情况P313

四、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概念P316 刑事责任刑法395条的规定

第二节

一、贿罪 概念P317 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客观方面刑法385、388条的规定

三、行贿罪 概念P319 “谋取的应当是不正当利益”

第二十章 渎职罪

第一节

一、滥用职权罪 概念P322 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P322最后一段 主观方面不包括过失

二、玩忽职守罪 主观方面为过失

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国家秘密分为三等 主体一般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构成此罪

四、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概念P326

第二节

一、徇私枉法罪

1、概念P327

2、本罪与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界限P328 本罪与魏征罪的界限P328

3、罪数问题 刑法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因受贿而枉法追诉、裁判的,应择一重罪处断,不实行数罪并罚。

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

1、本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P329

2、一罪与数罪 刑法399条

第二篇:法硕刑法学基础班笔记

法硕刑法学基础班笔记 第一章、刑法概述&犯罪概念

一、刑法概念和分类: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刑法典、单行刑事法律、附属刑法规范(①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②第二条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Basic Principles):①罪刑法定原则(法定化、实定化、明确化)②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③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三、刑法的体系和解释:总则、分则、附则

1.以效力分: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无权解释)(最高法院、检察院、人大及常委会有权解释)

2.以解释方法分:文理解释、论理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

四、刑法的空间效力(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Criminal Law)(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为补充)

1.地域上的效力(属地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1)领域的含义:领陆、领空、领水;船舶、航空器

2)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含义:①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②港澳台地区刑法不适用 ③民族自治地方由自治区人大制定变通规定,报人大常委会批准。

3)对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认定: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在中国领域内的,就认为在中国领域犯罪。

2.对人的效力(属人原则)

1)我国公民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按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的,可以不予追究

2)国家工作人员、军人犯罪的,适用本法

3)凡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经过外国审判,仍可以依本法追究,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减轻处罚

3.保护管辖原则: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的,可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4.普遍管辖的效力:对于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五、犯罪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反映犯罪和社会的关系,是客观危害主观恶性的统一,决定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

2.刑事违法性:法律特征,反映犯罪和刑法的关系。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

3.应受惩罚性:法律后果,反映犯罪和刑罚的关系

第三章、犯罪构成

一、犯罪构成概念:基修标派简复叙空

二、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1.犯罪客体的种类:①一般客体:一切刑法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刑法所保护的,作为整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②同类客体 ③直接客体:指具体犯罪侵犯的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具体部分(简单客体、复杂客体指侵犯了2个以上的具体的社会关系)

2.犯罪客体于犯罪对象的关系:①联系②区别

三、犯罪客观方面

1.犯罪客观方面概念,即犯罪的客观要件,指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的客观活动方面所必须具备的条件:①必要要件(危害结果、危害行为、因果关系)②选择要件(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2.危害社会的行为:指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度,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1)作为

2)不作为:①行为人负有实施某行为的特定义务(a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b职务上or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c行为人已经实施的行为所产生的责任)②可能履行这特定义务 ③不履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

3.危害社会的结果:指危害行为对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损害(物质性or非物质性)

4.因果关系(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客观性、相对性、必然性、复杂性、特殊性

四、犯罪主体 1.自然人:①实施了危害行为 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4分法)(homicide, intentionally injuring another person resulting in serious bodily injury or death, rape, robbery, selling narcotic drugs, arson, causing explosion, spreading dangerous material)③有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盲聋哑、醉酒)

2.单位:单位犯罪3要件①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刑法明文禁止单位实施的 ②主体是:公司、企事业、机关、团体 ③单位犯罪,目的必须是为该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并且单位犯罪必须于单位的工作或业务相联系 ④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

五、犯罪主观方面

1.概念:即犯罪主观要件或罪过,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和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or过失的心理态度

2.犯罪主观方面包括必要要件:故意or过失;选择要件:犯罪目的和动机

3.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包括意识因素(对事物及其性质的认识①对社会危害性的认识或对犯罪客体的认识 ②对犯罪客观方面的认识)(有认识、无认识、推定认识)和意志因素(行为人根据对事物的认识,决定和控制自己行为的心理态度,包括希望、放任、疏忽、过于自信)

4.犯罪故意:①意识因素上,明知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②在意志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抱希望or放任态度

5.犯罪过失(a negligent crime):①意识因素上,应预见危害结果但没预见或已预见危害结果轻信能避免 ②在意志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抱根本否定的态度

意识因素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

对比

直接故意

明知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clearly know 希望wish 直故vs.间故:①意识②意志上对危害结果发生③直故对危害结果有直接追求性,间故以追求其他目的为前提

间接故意

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know

放任allow

疏忽大意

应预见危害结果,但疏忽没预见

根本否定deny 间故vs.过于自信过失:①意识上,对危害结果的防止,间故没有认识或不关心,过于自信有一定认识 ②意志

过于自信

已预见危害结果,但轻信能避免foresee 根本否定deny

6.犯罪目的,指犯罪人通过犯罪所希望达到的结果。是某些犯罪的必备构成要件。犯罪动机之行为人犯罪的内心起因。

7.刑法上的认识错误

1)法律上认识错误: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处理总原则: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认识错误而变化

2)事实上认识错误:①对目标的错误认识 ②对犯罪手段的错误认识 ③对因果关系的错误认识

3)行为差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发生了不是行为人预期的结果,一般要负未遂责任

第四章、故意犯罪的停止状态

一、犯罪既遂

1.结果犯:实行完犯罪行为且法定的危害结果发生(故杀、故伤、盗窃、诈骗、抢劫)

2.危险犯:法定的危害结果发生的危险状态出现即既遂(放火投毒、破坏交通工具、设施)

3.行为犯:要求行为人实行完毕法定的犯罪行为即既遂(脱逃罪、绑架罪、强奸罪)

4.举动犯:行为人一着手实行犯罪即既遂(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黑社会罪、教授犯罪方法罪)

二、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要件:①已经为犯罪预备②在犯罪实行前停止③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

三、犯罪未遂:已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对于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要件:①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②犯罪未得逞(没有完全符合特定犯罪全部构成要件)③未得逞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分类:①实行终了的未遂②能犯未遂

四、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减轻处罚(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vs.防止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

要件:①在预备过程或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 ②自动放弃犯罪 ③彻底放弃

要件:①犯罪实行完毕 ②犯罪结果未出现 ③自动放弃犯罪 ④彻底放弃 ⑤有效预防犯罪结果发生

第五章、共同犯罪(存在与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中)

一.共同犯罪的构成

1.主体要件:必须2人以上,自然人or单位(必须符合前论所述犯罪主体的要件)

2.客观要件: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作为和不作为相结合)

3.主观要件:共同的犯罪故意,即共同认识因素和共同意志因素(希望or放任)(同时犯、故意内容不同、超出共同故意均非共同犯罪)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任弼时复检一特务

1.任意vs.必要:任意共犯指可由一个人完成的犯罪,当2个人共同实施时。必要指只能2人以上才能实施的:①聚合性共同犯罪②集团性共同犯罪

2.一般vs.特殊:特殊指有组织的,通称为犯罪集团(3人以上/稳定性/组织性/一定目的性)

3.简单vs.复杂:没分工简单,有犯罪分工复杂。可按犯罪分工划分(组织犯、教唆犯、实行犯、帮助犯)

4.事前通谋vs.事前无通谋(事前共犯、事中共犯)

三.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以下为刑法中分类)

1.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是首要分子,按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

2)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是首要分子。

3)其他在犯罪集团中起主要作用的,按其所参与的罪行处罚

2.从犯:接怂恿起次要or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帮助犯、次要实行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3.胁从犯:(A person who is compelled to participate in a crime)被胁迫参加的。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4.教唆犯:(instigates others to commit a crime)故意教唆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劝说、利诱、授意、收买、威胁。注意间接正犯的问题。(教唆他人犯罪的,应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教唆未遂,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第六章、一罪与数罪

一、实质的一罪(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vs.处断的一罪(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

概念

特征

处断原则

继续犯

犯罪行为和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同处于持续状态

①基于一个犯罪故意实施一个行为、②持续侵犯同一或相同直接客体、③犯罪行为和不法状态必须同时持续一定时间、④避险以持续一定时间为成立条件

以一罪论,不数罪并罚

想象竞合犯

基于一个犯罪故意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罪过,实施一个行为而触犯数个罪名

①基于一个犯罪故意实施一个行为、②必须侵犯数个不同直接客体 ③触犯不同罪名

从一重处断

结果加重犯

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行为引起了加重的后果

①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行为引起了加重的后果 ②刑法明文规定了加重后果 ③行为人对基本犯罪行为和加重后果均有故意? 按刑法规定的加重法定刑处罚

连续犯

基于同一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数个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

①基于同一犯罪故意 ②实施数个独立的危害行为 ③数个犯罪具有连续性 ④触犯同一罪名

按一罪从重or按加重构成情节处

牵连犯

实施一种犯罪,而方法或结果又触犯其他罪名

①基于一个最终的犯罪目的 ②实施2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行为 ③数个行为触犯不同罪名 ④数个危害行为间有牵连关系

刑法有规定从规定,无规定从一重处断

吸收犯

数个犯罪行为之间有依附关系,一罪名被另一罪名吸收

①实施数个犯罪 ②数罪间有吸收关系 ③数罪侵犯的是同一直接客体,指向同一犯罪对象 ④基于一个犯意,具有一个犯罪目的按吸收之罪处,不数罪并罚

第七章、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一、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1.无过当防卫权: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2.几种不成立的情况 ①假想防卫:违反起因条件 ②防卫挑拨:违反主观条件 ③事前防卫:违反时间条件

3.例:①甲运毒,乙知情后抢劫甲,甲杀乙 ②甲乙赌博,乙输甲5万欲当场抢回,甲杀乙。以上2例均非正当防卫

二、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成立条件如下:

正当防卫

紧急避险

起因条件

不法侵害 ①须有不法侵害存在②不法侵害不只限于犯罪(还包括违法行为)③不法侵害须现实存在,多有暴力性、破坏性、紧迫性④通常不法侵害是人实施

必须有需要避免的危险 危险来源:①人的行为②自然灾害③动物④人生理病患

时间条件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

危险必须正在发生(同正当防卫)

对象条件

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不能及于第三人(注意:只能)只能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主观条件 主观上必须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即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并不限于保护个人合法利益)主观上必须出于紧急避险的目的(同正当防卫)

限度条件

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伤害(只可能是间接故意或过失犯罪)紧急避险所引起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

限制条件

必须是迫不得已,即危险发生时,除了损害第三者合法权益外,别无他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特别限制

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有特殊规定的人

过当

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防卫过当只可能是间接故意或过失犯罪)

第八章、刑罚概念和目的&第九章、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一、刑罚概念: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和剥夺某种权利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的方法(①国家审判机关②犯罪人③以刑法规定为依据④依法定程序⑤国家强制力为保障⑥是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二、刑罚目的:用惩罚和教育相结合的方法,目的是改造罪犯、教育罪犯、预防犯罪。(一般预防、特殊预防)(惩罚不是目的)

三、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权、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四、管制应该遵守的规定(与缓刑和假释相比较,就比缓刑假释多一条)(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五、死刑适用的限制:4 ①适用条件限制 ②适用对象限制 ③适用程序限制 ④执行程序的限制

六、适用死缓的两个条件、死缓执行期满的3种处理方法及适用条件

七、罚金的适用方式和执行方式:①选处②单处③并处④并处或单处 ①一次追缴②分期追缴③强制追缴④随时追缴⑤减免追缴

八、剥夺政治权利适用对象:3类(应当)危害国家安全/判死或无期的(可以)严重暴力犯罪,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九、剥夺哪些政治权利? 4类 选举当官当老板领导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

第十章、量刑制度&第十一章、刑罚执行制度

一、量刑

1.原则

1)依犯罪事实为依据:应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犯罪情节、社会的危害程度。

2)以刑事法律为准绳:广义刑法

2.量刑情节:①量刑的法定情节,应当予以考虑的情节 ②量刑的酌定情节,审判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3.量刑情节的适用:①从轻从重,在法定刑幅度内相对较轻的或较重的 ②减轻,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酌定减轻刑罚必须犯①不具有减轻处罚情节,②案件的特殊情况,③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③免除:作有罪宣告,但免除刑罚

二、累犯:(Recidivists)

1.一般累犯:被判处有期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①前后罪均为故意②前罪被判有期以上,后罪应被判处有期以上③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新罪(前罪是缓刑的,不是累犯,因为缓刑是附条件的不执行刑罚)④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期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2.特殊累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①前后均犯危害国家安全②前后罪所判刑罚种类不受限制

三、自首:(VoluntarySurrender)

1.一般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①自动投案②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2.特别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

四、立功:(RenderingMeritoriousService)

1.一般立功: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

2.重大立功:great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有重大贡献,提供重大犯罪、重大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线索)

五、数罪并罚:(CombinedPunishmentforSeveralCrimes)我国采用以限制加重为主,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为补充的折中原则。

1.限制加重原则:数罪均为有期自由刑即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用限制加重原则(有期20、拘役

1、管制3)

2.吸收原则:①数罪中有数个死刑or最重刑为死刑,用吸收原则②数罪中有数个无期or最重刑为无期,用吸收原则

3.并科原则: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4.数罪并罚的几种特殊情况:①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漏罪的:先并后减②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先减后并③”并”即用前面三原则数罪并罚

例:数罪中有有期和拘役的,采取?原则(限制加重原则,不是吸收原则)

六、缓刑:(SuspensionofSentence)

1.一般缓刑:①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的犯罪分子,②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③必须不是累犯

2.战时缓刑:①战时②判3年以下有期③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

3.缓刑考验期:①拘役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少于二个月②有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少于一年

对象条件

被宣告后要遵守的规定

宣告后

考宣机关

缓刑

①3年以下有期、拘役

②不是累犯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考察机关规定报告自己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①犯新罪或发现漏罪,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②没犯罪,但违法或违规严重的,撤销缓刑

公安机关

假释

①有期、无期

②非累犯及几种暴力犯罪犯人

①没犯事宣告

②犯新罪,撤销假释,先减后并

③发现漏罪,撤销假释,先并后减

④没犯罪,但违法或违规,撤销假释

七、刑罚执行制度:刑罚执行,司法机关执行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坚持惩罚和改造相结合 对象条件

实质条件

限度条件

程序

减刑

管制、拘役、有期、无期

①可以减: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和立功表现

②应当减:有重大立功表现

①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

②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假释(附条件提前释放)有期、无期

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

①判处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原判刑期的1/2以上 ②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十年以上

③判死缓的,实际执行十二年以上(不含死缓那2年)

④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无期的,不得假释

第十二章、刑罚消灭制度

一、刑罚消灭的法定原因:①刑罚执行完毕②缓刑考验期满③假释考验期满④犯罪人死亡⑤超过诉讼时效⑥赦免

二、时效:分为行刑时效、追诉时效,我国刑法只规定追诉时效。追诉时效是指对犯罪分子追究刑法责任的有效期限

1.追诉期限: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②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③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⑤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时效中断: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3.时效延长:

1)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三、赦免

1.大赦:赦其罪又赦其刑,我国宪法没规定大赦

2.特赦:不赦其罪而只赦其刑,①人大常委会决定②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③最高人民法院执行

☆主体特殊的:

1.重大责任事故罪

2.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3.挪用资金罪

4.职务侵占罪

5.偷税罪 6.抗税罪

7.保险诈骗罪

8.刑讯逼供罪

9.报复陷害罪

10.虐待罪

11.遗弃罪

12.伪证罪

1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14.脱逃罪

15.医疗事故罪

16.贪污贿赂诸罪

17.渎职诸罪

18.强奸罪

☆故意犯罪要求情节严重or严重后果or数额较大or一定数额的:

1.贪污贿赂诸罪、2.渎职诸罪

3.侵犯财产诸罪(除抢劫)

4.破坏经济秩序诸罪(除生产销售假药、伪造货币罪、洗钱罪、抗税罪)

5.诬告陷害罪、6.侮辱诽谤罪

7.虐待罪

8.遗弃罪

9.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10.医疗事故罪

11.非法行医罪

☆要求犯罪目的的:

1.诈骗诸罪

2.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

3.绑架罪(勒财、人质)

4.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

5.诬告陷害罪(他人受刑究)

6.(侵犯财产9类犯罪中除故意毁坏财物罪挪用资金外诸罪:抢盗骗敲拿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7.伪证罪(陷害他人or隐匿罪证)

8.贪污罪

☆行为犯:

1.强奸罪

2.绑架罪

3.劫持航空器罪

4.脱逃罪

5.诬告陷害罪、侮辱罪

☆举动犯

1.参加黑社会

2.参加恐怖组织

3.传授犯罪方法罪

☆危险犯

1.放火爆炸危险方法诸罪

2.破坏交通工具设施

3.生产销售假药罪

☆主体单位or个人的:

1.非法制买运邮储存枪弹药爆罪

2.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3.走贩运制毒品罪

4.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中除抗税罪、企业人员受贿罪、伪造货币罪、信诈外14款

☆过失犯罪:

1.交通肇事罪

2.玩忽职守罪

3.重大责任事故罪

4.医疗事故罪

5.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告诉才处理的:

1.侮辱诽谤罪

2.虐待罪

3.侵占罪

4.!遗弃罪不是告诉才处理

☆犯罪对象比较: 1.窝藏包庇罪(犯罪的人包括已决犯或未决犯)

2.伪证罪、徇私枉法罪(犯罪嫌疑人,是未决犯)

3.枉法裁判罪(当事人)

4.脱逃罪主体(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5.私放在押人员罪(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结果加重犯举例

1.抢劫致人重伤死

2.强奸致人重伤死

3.绑架致人重伤死

4.非拘致人重伤死(过失)

☆转化罪举例

1.非拘致人重伤死(故意)

2.刑讯逼供罪转化

3.抗税、妨害公务罪

☆继续犯举例

1.非法拘禁罪

2.虐待罪

3.窝藏罪、窝藏赃物罪

4.遗弃罪(不作为继续犯)☆牵连犯刑法另规定数罪并罚

1.参加恐怖组织又犯他罪

2.参加黑社会又犯他罪

3.暴力抗缉私

4.保诈罪故意致人重伤死

组织卖淫时强奸卖淫女的定组织卖淫罪,拐卖妇女过程中强奸妇女的,定拐卖妇女罪,都属于加重情节

案例分析题如要求判断:先叙述法律的规定,再引用材料的内容,最后得出结论

第三篇: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3年8月,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在七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曾九易校名,数度迁徙,虽几经沧桑,却依然弦歌不辍,走过了一条曲折而充满生机的发展之路。

华南师范大学的最早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21年的广州市立师范学校。1933年 8月,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改组为勷勤大学师范学院,设文史、数理化、博物地理三学 系,标志着我校高等教育办学实践的正式开端。1935年3月,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改称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增设教育系。1938年9月,勷勤大

学教育学院独立为广东省立教育学院;1939年9月,广东省立教育学院改称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并将学系略为调整:数理化系改为理化系,教育系改为社会教育系,博物地理系改为生物系。10月,又有广东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并入,成立了体育专修科。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后,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广东省文理学院,并于1950年1月组织了临时院务委员会管理学校事务。其时,全院计有中文、外语、历史、社教、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八学系,并附设中、小学各一所,民众夜校两间。1950年10月,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改称为广东省文理学院。1951年,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及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并入,学校改名为华南师范学院。当时,学院设有九系一科,即教育系、中文系、外语系、历史系、物理系、生物系、地理系、体育系和体育专修科。1952年,在全国大专院校调整中,岭南大学教育系、广西大学教育系、湖南大学地理系、南昌大学师

范部和海 南师专并入。不久,学院又增设了数学系和俄文系,1953年增设政治教育系。1957年以后,学院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扩充师资队伍,增添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发展十分迅速。至1966年文革前,学院设有教育、中文、外语、历史、政治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十个学系,成为一所文理综合的师范学院。

1966年文革开始后,院党委受到严重冲击,学院领导机构和党组织陷于瘫痪。1966年至1969年停止招生四年,教职员工遭到迫害,广大教工被下放到五七干校。1970年,大专院校进行了调整、易名。其中,暨南大学和广州体育学院停办后,体育学院并入华南师范学院,称为军体系。暨南大学中文、历史、数学、物理四个学系并 入师院有关学系。师院内部各学系也进行了调整、易名。调整后,设有中文、政治、外语、数学、工基、农基、军体等七个学系。

10月,华南师范学院易名为广东师范学院。从70年起,学院开始招收三年制的工农兵学员,先后共招了六届。至1980年,毕 业工农兵学员6430人。之后,由于中学师资需求量的逐渐增大,学院逐步按中文、政治历史、外语、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等十个学系十二个专业 招生。其间,1975年 7月,广州体育学院复办,军体系撤销。1978年春,暨南大学复办,先前并入的四个系原暨南大学教师分出。

文革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经过拨乱反正,学院逐步恢复元气,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1977年11月,学院恢复旧称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10月,经广 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华南师范学院易名为华南师范大学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九五期间,学校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 的新时期,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

层次、办学实力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现已由单

一、传统的师范大学转变为综合性的教学科研型大学,并顺利进入了全国重点建设的100所大学的行列。目前华南师范大学拥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南海三个校区,共有24个学院1个学系,59个本科专业,5个博士后流动站,26 个博士点和72个硕士点,并将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在国际上有影响、名列全国高校先进行列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作为广东省重点高校,今天的华南师范大学正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调整和优化学科建设,加大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和力度,加快学校建设与发展步伐,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全国高校先进行列,在国际上有影响,具有鲜明特色、开放式、综合性的教学科研型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也必将进一步激励着全体华南师大人,为广东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贡

献。

高校基本信息学校名称:华南师范大学

高校代码:10574 所在省市:广东

学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联系电话:020-85516911 学校传真:

学校址:http://

第四篇:刑法学

刑法学#-0001 试卷总分:100

判断题(共15题,共15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1分)

甲拾得他人的信用卡后,到ATM机上提款2万元,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

2.(1分)

于某流氓成性,一天深夜越墙闯入年轻妇女赵某家,意欲强奸赵某遭受拒绝,于某便拔刀威胁。这时赵某计上心来,口头表示同意并往床上退,于某以为得逞,放松警惕,积极逼近赵某。赵某便从身后的床上操起一把大剪刀朝于某腹部猛捅数次,致其死亡。赵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 ×

3.(1分)

丙发现李四掌管大量公款,即和其策划挪用一定款项赌博,李四欣然应允,就“借用”公款50万元给丙,丙属于单纯使用公款,不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

√ ×

4.(1分)

乙欠甲人民币30万元,屡催不还。甲遂纠集丙、丁二人前往乙家中将乙骗到自己开来的车上,挟持乙至邻省一朋友家中拘禁数日。本案中,对甲应定非法拘禁罪。

√ ×

5.(1分)

在共同犯罪中不可能只有从犯而没有主犯。

√ ×

6.(1分)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适用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但不禁止适用有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

√ ×

7.(1分)

医疗事故罪只有特殊主体才能构成。

√ ×

8.(1分)“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罪刑相适应原则。

√ ×

9.(1分)

甲某为实施爆炸案,自制了炸药,但又担心被抓获后要终身在监狱中度过,左思又想,放弃了这一计划。上述情形属于犯罪预备。

√ ×

10.(1分)

甲求乙挪用30万元公款给其买房,不料甲将30万元资助恐怖组织,乙仅负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罪责。

√ ×

11.(1分)

甲某和乙某的自行车相撞,甲某怒,猛击乙某胳膊一拳,乙某骂了甲几句,甲某道:“你找死!”又向乙某脸部太阳穴等处猛击数拳,见乙某突然昏倒在地,甲某又送其往医院治疗,最后乙某抢救无效死亡。此种情形属于犯罪中止。

√ ×

12.(1分)

对于利用暴力、胁迫等手段,故意逼迫他人自杀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 ×

13.(1分)

死缓制度是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之后再执行的制度。

√ ×

14.(1分)

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对方的犯罪行为存在。

√ ×

15.(1分)

不作为是指没有实施有义务实施的行为,而并不等于没有任何举动。

√ ×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16.(2分)

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A、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 B、作为和不作为

C、教唆行为和实行行为 D、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

17.(2分)

我国刑法学普遍公认的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

A、犯罪构成 B、行为 C、法益 D、因果关系

18.(2分)

王某14周岁生日那天在逛街途中看到一人手拿提包经过,突生歹意,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并把包抢走,包内有现金1万余元。则王某的行为()。

A、构成抢劫罪 B、构成盗窃罪 C、不构成犯罪

D、负有限的刑事责任

19.(2分)

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负刑事责任。

A、盗窃 B、制造毒品 C、投放危险物质 D、破坏交通工具

20.(2分)

甲爱好游泳,且技术高超,一日,甲声称愿帮助乙学会游泳,乙欣然答应。甲遂将乙带到河流深水处去游,在乙刚学会游时,甲即弃之不顾,独自游回河岸,乙无力游回,面临被淹死的危险状态。此时,站在河岸上旁观的丙,游泳技术很好,但丙因不认识甲乙两人,遂不愿跳入河中救人。本案中,甲和丙的行为()。

A、构成共同犯罪

B、应分别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C、均不构成犯罪

D、甲的行为构成犯罪,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21.(2分)

某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上,头部着地死亡。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22.(2分)

下列哪种情形不得假释()。

A、甲某在1990年因犯抢劫罪被判13年有期徒刑,1997年10月1日以后仍在服刑 B、甲某于1997年11月2日因犯抢劫罪和强奸罪分别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和9年有期徒刑,合并决定执行15年有期徒刑

C、甲某在1992年3月18日因犯非法行医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1994年3月17日刑满释放,1999年2月2日犯抢劫罪被从重判处3年有期徒刑

D、甲某在1992年1月15日因犯盗伐林木罪被判1年有期徒刑,1993年1月14日刑满释放以后,在1998年2月8日又犯抢劫罪。23.(2分)

甲乙二人绑架丙某,丙某家人交付50万元赎金。甲某为灭口执意要杀掉丙某,乙某认为丙某家人已交赎金,杀之不义,坚决反对。遂在甲某动手杀丙时,乙与丙某联手将甲某杀死。乙丙杀死甲的行为性质属于()。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杀人罪

D、乙属于故意杀人罪,丙是正当防卫

24.(2分)

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是指()。

A、14岁以上不满18岁 B、16岁以上不满18岁 C、14岁以上不满16岁 D、不满14岁

25.(2分)刑罚适用的主体只能是()。

A、法院 B、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狱

26.(2分)

甲(女)因恨男友乙负情而生杀男友乙念头,但恐力单不敌男友,故计划诱男友服安眠药熟睡时,再用刀将其刺杀。某日甲将男友乙诱到甲自己家中劝其服下安眠药致其熟睡,不料乙另一女友找来,与甲发生争吵撕打,并将熟睡的乙打醒拖走。对甲()。

A、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减轻处罚。

27.(2分)

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根据是()。

A、犯罪对象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一般客体 D、犯罪的直接客体

28.(2分)

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

29.(2分)

甲因犯故意伤害罪、侵占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3年、罚金1万元。决定执行的刑罚时,应当采取()。

A、吸收原则

B、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 C、吸收原则和限制加重原则 D、吸收原则和并科原则

30.(2分)

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重原则

D、从旧兼从新原则

31.(2分)

刑法中的从重处罚是指()。

A、在法定刑中间线以上判刑

B、在法定刑幅度内判处最重的刑罚

C、在法定刑幅度内判处比没有该从重处罚情节时相对更重的刑罚 D、在法定刑最高限以上判刑

32.(2分)

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主体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承办刑事案件的法官

33.(2分)

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财物。对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

A、属人原则 B、保护原则 C、普遍管辖原则 D、属地原则

34.(2分)

王某叫李某去偷摩托车,并代为销售,李某偷了一辆八成新的摩托车给王某,王某卖得赃款4000元。王某的行为属于()。

A、构成盗窃罪 B、构成销售赃物罪

C、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应数罪并罚 D、不够成犯罪

35.(2分)

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 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

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多选题(共15题,共45分)开始说明: 结束说明:

36.(3分)

以下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的有()。

A、拘役 B、拘留 C、缓刑 D、剥夺政治权利

37.(3分)

刘某教唆某企业保管员钱某为其提供一些信息,某甲潜入仓库,盗得大批国家财物,销赃后分了一部分赃款给钱某。刘某、钱某的行为性质是()。

A、刘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钱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B、两人的行为构成盗窃共同犯罪

C、刘某是盗窃罪主犯,钱某是盗窃罪从犯 D、两人的行为构成贪污共同犯罪

38.(3分)

下列情形中构成共同犯罪的有()。

A、甲与乙共谋共同杀死丙,但届时乙因为生病而没有前往犯罪地点,由甲一人杀死丙

B、甲在境外购买了毒品,乙在境外购买了大量淫秽物品,然后,两人共谋雇一条走私船回到内地,后被海关查获

C、甲发现某商店失火,便立即叫乙:“现在时趁火打劫的好时机,我们一起去吧!”乙便和甲一起跑到失火地点,窃取了商品后各自回到自己家中

D、医生甲故意将药量加大10倍,护士乙发现后请医生改正,医生说“那个家伙(指患者)太坏了,他死了由我负责。”乙没有吭声,便按照甲开的处方给患者用药,导致患者死亡 39.(3分)

我国刑法把共同犯罪人分为()。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40.(3分)

钱某和田某是大学同学,两人相约去游泳。钱某在河里游时突然脚抽筋,赶紧呼救。田某在岸边看到立马跳进河里去抢救,游到河中间发现河水很急,感觉自己会有危险,便又游上岸。钱某因得不到及时抢救而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田某构成不作为犯罪 B、田某属于自救行为 C、田某无罪 D、田某属于紧急避险

41.(3分)

“罪过”是指()。

A、故意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过失

42.(3分)

下列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B、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即使罪行再严重,也不能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已满16周岁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仅对刑法明文规定的几种犯罪负刑事责任

D、16周岁是具备全部刑事责任能力的起始年龄,即自16周岁始对一切犯罪都要负担全部的刑事责任 43.(3分)

夏某打晕刘某后,将刘某活埋,然后离去。不料刘某生命力顽强竟爬出来,刚走两步不幸掉进当地猎人在附近设的陷阱而摔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某的行为与刘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B、夏某的行为与刘某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C、夏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D、夏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44.(3分)

甲、乙、丙、丁四人共谋之后,盗窃某税务局增值税发票800本(4万份)。在犯罪以后,甲某自动投案,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和同案共犯,并且检举揭发丁某曾经把自己妻子杀害的情况,经查证属实。关于本案:()。

A、甲某构成盗窃罪 B、甲某构成妨害税收罪 C、甲某成立自首和重大立功 D、对甲某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5.(3分)

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

A、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B、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 C、后罪发生于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以内 D、前罪和后罪均触犯同一罪名

46.(3分)下列属于应当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的有()。

A、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B、累犯

C、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47.(3分)

我国刑法规定,假释的考验期是()。

A、拘役的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的两倍 B、有期徒刑的考验期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 C、无期徒刑的考验期为10年 D、无期徒刑的考验期为20年

48.(3分)

所列选项中哪些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A、某甲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正在撬保险柜,忽然听门外有人走动,以为被发现,跳窗逃走

B、某乙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周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周某只被轻伤

C、某丙煽动群众抗拒国家法律的实施,被群众送到公安机关

D、某丁在旅馆内偷得同室李某的存物牌,欲冒领李某所存物品,后遇李某正寻存物牌,丁恐事情败露遂说自己刚拾到一个存物牌,随即从口袋中取出交给李某 49.(3分)

我国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具备以下哪些条件的情形下可以适用假释()。

A、已执行1/2刑期之后或者无期徒刑已实际执行10年以上 B、确有悔改表现 C、有立功表现 D、不致再危害社会

50.(3分)

张某多次在夜间盗窃某市闹市区马路的井盖,价值5000元。对张某的行为,正确的认定是()。

A、触犯盗窃罪 B、触犯破坏交通设施罪

C、属于盗窃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的想像竞合,从一重罪论处

D、属于盗窃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想像竞合,从一重罪论处

第五篇:刑法学

刑法学案例分析题 第二十二章

1、郑某受雇于某钢铁厂开货车。在一天出车中,郑某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逆向行驶,撞倒了一个过路的行人,他下车一看,见被害人昏迷不醒,血流如注,便将其抱上汽车,准备将他送往医院。但郑某转念一想,把被害人送到医院自己得承担医药费并可能承担法律责任,就产生了抛弃被害人的念头。于是他调转车头,向荒郊开去,将被害人搁在荒郊的小树林里,后来被害人尸体被发现,经鉴定,系因撞伤未得到及时医治而死。试分析郑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答:本案中郑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本案中,郑某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逆向行驶撞伤行人致其昏迷不醒。之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将被害人遗弃在荒郊的小树林里.使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因此,郑某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

2、村民甲因家中火药受潮,遂将家存约15千克黑色火药于自家院中摊晒,因事暂出时将院门关闭,将门锁挂于门上伪装已锁门。村民乙至甲家寻甲未遇,虽见院内晒了许多火药,但还是随手将未熄烟头掷于地上,不料失手掷在火药中,引起火药燃爆,火焰熊熊,乙见状不顾惊走,甲及邻家十数间房屋悉数焚毁。请根据刑法规定,回答甲和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指出罪名并从犯罪的客观方面说出理由。如不构成犯罪,理由是什么? 答:乙的行为构成放火罪,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乙的主观心态上是间接故意,乙掷扔烟头的先前行为导致火药燃爆,并有火灾之危险,乙有义务将火扑灭,但是他却逃走了,放任了火灾的发生。而在客观上,乙的先前行为导致火灾,而没有尽自己应该尽的义务,其不作为导致了十多间房屋被烧毁。因此,乙的行为完全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放火罪的构成要件,构成了放火罪。

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甲在自己的家里晒火药,但为防止自己的行为可能引发的火灾,在离家的时候将门关闭了,并伪装上锁,尽到了自己的注意义务;火灾的发生是因为意外事件而导致,因此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3、王某是某煤矿矿长。因该矿设备比较陈旧,安全状况堪忧。主管部门及矿上其他职工多次提醒王某应该对设备进行检修,添置新的设备,但他置之不理。因该矿设备比较陈旧,所以采矿效率不高。为了完成当年的生产任务,王某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但因设备陈旧导致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试分析王某的行为应该怎样处理。

答:在本案中,王某既对劳动安全设施负有管理责任,在他人多次提醒对设备进行检修的情况下,置之不理,而且又为完成生产任务,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致使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在这种情况下,造成重大伤亡结果的原因有两个行为:一是行为人的不作为,二是作为。这两个行为前者构成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后者构成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似乎应当实行数罪并罚较为合理。但是,考虑到只有一个结果,将一个结果作为两个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事实,也有不合适之处,故应从一重处罚。应成立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而将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作为一个量刑情节加以考虑是适当的。第二十三章

1、曾经在某化工厂工作的甲辞职后,为销售自己组织生产的产品,于2000年1月成立了,“A市汽车节能用油经销公司”。该公司以其生产的重油膨化剂在掺水使用时可以节油20%以上为由骗取购货方信任,销售其伪劣产品,先后向多家单位销售重油膨化剂100余吨,违法所得近400万元。经查,甲所在公司所售产品根本达不到其许诺的基本使用性能,热值低,发热量随着掺水量的增加而成比例下降,无节油效果。

此外,司法机关还查明:甲开办的A市汽车节能用油经销公司于2001年12月底缴纳税款50万元后,编造虚假材料骗取出13退税款120万元。

问:(1)A市汽车节能用油经销公司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还是诈骗罪?

答:根据刑法第140条的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所有的伪劣产品,都是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A市汽车节能用油经销公司生产的重油膨化剂在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时,应达到其许诺的使用性能,但其生产、销售的产品未达到其允诺的基本使用性能,应成立犯罪。在本案中,虽然该公司的行为有欺骗得成分存在,但是由于有基本的交易事实,其所销售的产品有一定的热值,有一定的发热量,所以从本质上看与诈骗罪中虚构交易事实,骗取财物的规定并不完全符合,所以不成立诈骗罪。(2)A市汽车节能用油经销公司骗取出口退税款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答:A市节能汽车用油经销公司骗取出口退税款的行为应区别处理:根据刑法第204条第2款的规定,纳税人缴纳税款后,采取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方法,骗取所缴纳的税款的,依照偷税罪定罪处罚;骗取出口退税款超过所缴纳的税款的,超过部分依照骗取出口退税罪定罪处罚。A市汽车节能用油经销公司于2001年12月底缴纳税款50万元后,编造虚假材料骗取出口退税款120万元,在这120万元中,50万属于偷税罪的犯罪数额,其余70万元成立骗取出口退税罪。

(3)本案属于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甲犯罪?

答:本案属于自然人甲,而不是单位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甲为销售自己组织生产的产品,于2000年1月成立了“A市汽车节能用油经销公司”,该公司设立后,以实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骗取出口退税等犯罪为主要活动,所以不属于单位犯罪,而是甲个人犯罪。

2、李某长期在甲市行人较多的马路边寻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然后将需要身份证的人的照片、住址等资料送交何某伪造。何某伪造后,李某再交给购买者。在此期间,李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手机入网手续并使用手机,造成电信资费损失3000余元。为了防止司法人员的抓捕,李某一直将一把三角刮刀藏在内衣口袋中。2001年4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李某在马路上寻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时,发现钱某孤身一人行走,便窜至其背后将其背包(内有价值2000元的财物)夺走后迅速逃跑。钱某大声呼喊抓强盗。适逢民警赵某经过此地,赵某将李某拦住。此时李某掏出三角刮刀,朝赵某的腰部捅了一刀后逃离,致赵某重伤。甲市公安机关抓获李某后,与李某居住地乙市公安机关联系,发现李某是因为在乙市使用信用卡透支1万元后,为逃避银行催收而逃至甲市的。请结合上述案情,分析李某各行为的性质,并请说明理由。答:(1)李某构成伪造居民身份证罪。(2)李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手机入网手续并使用手机,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3)李某将钱某的背包抢走的行为属于抢夺行为;后来为抗拒抓捕而将民警赵某捅成重伤的行为构成抢劫罪。(4)李某在乙市使用信用卡透支1万元,而且逃避银行催收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透支后逃避银行催收,属于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3、1997年夏,原济南海关副关长高某认识了港商李勇健,二人交住密切。1998年春,高、李二人合谋从香港空运575只瑞士高档手表至济南入境,受高某指使,海关调查处副科长刘某明知该批货物未办理任何报关手续,却予以放行,经查该批手表价值人民币1774746.24元,偷逃关税763494.8元。1998年8月,高某、李勇健找到浪潮通讯电子有限公司合谋进出口传呼机成套散件(税率25%),但伪报成集成电路(税率6%)以降低报关费用。9月12日第一次进货时,高某亲自去机场接货,刘某受高的指使第二次去接货,使货物顺利通关,经查该的货价值人民币19867110.3元,偷逃关税3019800.9元。后案发,高、刘二人被捕,李勇健在逃。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答:高某构成犯罪,因其担任副关长期间,违反海关法规,伙同他人走私,走私货物价值和偷逃税额超地法定犯罪数额,已构成犯罪。(2)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答:刘某构成犯罪,因其身为海关工作人员,违反海关法规,徇私舞弊,明知是走私行为却予以放纵,且多次直接到机场接送真诚私货物情节严重,已构成犯罪。(4)高某称其并未直接参与各项活动,请求从轻处罚是否成立?

答:高某直接参与策划走私活动,并亲自到机场接运走私货物,在共同走私犯罪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其人轻处罚请求不成立。(5)对刘某处罚时应注意什么情节?

答:刘某的犯罪行为是在高某的指使下实施的,在共同犯罪中起着次要的,辅助的作用,是共同犯罪的从犯,依法应当从轻处罚。

(6)浪潮公司是否有犯罪行为?如何处罚?

答:该公司属单位犯罪,应当实行双罚制,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第二十四章

1、赵某拖欠张某和郭某六千多元的打工报酬一直不付。张某与郭某商定后,将赵某15岁的女儿甲骗到外地扣留,以迫使赵某支付报酬。在此期间(共21天),张、郭多次打电话让赵某支付报酬,但赵某仍以种种理由拒不支付。张、郭遂决定将甲卖给他人。在张某外出寻找买主期间,郭某奸淫了甲。张某找到买主陈某后,张、郭二人以6000元将甲卖给了陈某。陈某欲与甲结为夫妇,遭到甲的拒绝。陈某为防甲逃走,便将甲反锁在房间里一月余。陈某后来觉得甲年纪小、太可怜,便放甲返回家乡。陈某找到张某要求退回6000元钱。张某拒绝退还,陈某便于深夜将张某的一辆价值4000元的摩托车骑走。问:请根据上述案情,分析张某、郭某、陈某的刑事责任。答:①张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1分)。

②郭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1分)。

③张某和郭某是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的共同犯罪人(1分)。二人均应按非法拘禁罪和拐卖妇女罪,数罪并罚(1分)。

④郭某和张某拐卖妇女罪应适用不同的法定刑(1分),其中张某按拐卖妇女罪的基础法定刑量刑,郭某奸淫被拐卖的妇女,法定刑升格(1分)。

⑤陈某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非法拘禁罪和盗窃罪(1分),应当数罪并罚(1分)。

⑥陈某所犯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由于他中途自愿将被害人放回家,属犯罪中止,可以不追究该罪的刑事责任(1分)。

3、甲对乙的财富垂涎已久,某日强行将被害人乙的儿子丙(8岁)绑架,并将其藏在一山洞里。然后,甲托不知情的丁给乙带信,向乙勒索100万元,否则就杀死其儿子,并威胁乙不得报警,否则将立即撕票。乙回答:“我手上一时没有这么多钱。”甲丛恿乙去盗窃其家附近银行的存款,以支付赎金。乙救儿子心切,某夜果然进入银行,盗窃100万元现金放到甲指定的地方,甲随后立即将乙的儿子放回。但是,丙由于在被甲扣押期间受到虐待,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回家后第二天即因身体极端虚弱而死亡。问:(1)乙可否以紧急避险为由,为自己盗窃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辩解?为什么?、乙不能以自己盗窃金融机构的行为成立紧急避险进行辩解。紧急避险行为在客观上必须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为达到避险目的的必要手段。在这里,乙的行为不符合紧急避险不得已的要件。本案中,甲并非处于“不得已”的境地,其在自己儿子被甲绑架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去司法机关报案。而他没有选择这种救助措施,反而采取盗窃的犯罪方法取得财物,以满足犯罪人甲的愿望,其行为就不具有正当性。

(2)对盗窃金融机构一事,甲、乙是否成立共同犯罪?各自的罪责如何确定?

答:对盗窃金融机构一事,甲乙成立共同犯罪。甲有盗窃金融机构的意思,并教唆他人实施盗窃行为,是教唆犯。乙在甲的教唆下,亲自实施窃取行为,属于盗窃罪的实行犯。乙虽然是在儿子被绑架的情况下实施犯罪的,原本属于被害人,但是其在意思自由并未完全丧失的情况下,实施窃取行为,助长了甲的犯罪习气和心理,所以,乙的行为在法律上应当受到否定评价,将其与甲作为盗窃罪的共犯看待,是妥当的。(3)对甲应如何定罪处罚?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对甲应当判处死刑。甲分别构成绑架罪、盗窃罪(教唆犯)。而对绑架罪,刑法第239条规定,绑架致人死亡的,处死刑,没有其他刑种可以供司法人员选择。本案中,甲绑架乙的儿子,并在绑架期间对其给予虐待,导致其回家不久就死亡,属于绑架致人死亡的情形。3、3.童某,男,32岁,原系某厂采购员。林某,女,28岁,同厂工人。

童某于1997年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1999年10月,童又起意强奸厂里的同龄女青年平某,并同其姘妇林某商量,由林以请平某帮助修理缝纫机为名,将平某诱至林家中。晚饭时,童、林二人设法用酒将平某灌醉,林某故意离家去别处睡觉。童某正欲行奸时,平某惊醒,大喊救命。童某惟恐被邻居发觉,用手扣住平某的嘴,被平某狠咬一口。童又生恶念,用手猛扼平某的颈部,致平某窒息死亡。林某次日回家,发现平某已死,惊恐之余,答应为童某掩盖罪行。当晚,童、林二人将平的尸体装入麻袋运送到郊外,投进了江里。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1)童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答:童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未遂),故意杀人罪(2)林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答:林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未遂),包庇罪。(3)对童某与林某依法应当如何处罚?

答:童某与林某构成强奸的共同犯罪,其中童某应为主犯,林某为从犯(帮助犯),所以对于林某的强奸罪可以从轻、减轻工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童某,因其强奸罪与故意杀人罪发生在贪污罪缓刑的考验期内,故应撤销缓刑,把贪污罪3年有期徒刑与强奸罪(未遂),故意杀人罪三罪实行数罪并罚;对林某则应以强奸罪(未遂)、包庇罪两罪进行并罚。第二十五章

1、李某深夜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意图盗窃保险柜中的财物。李用尽了各种方法,也未能将保险柜打开,感到十分沮丧。正要离开时,恰逢保安员巡逻至此。保安员发现财务室的门虚掩,即进去查看,与李某撞个正着。李某用撬棍将保安员打昏后逃走。回到家中后,李某恐保安员醒来以后认出自己,就拿了一把匕首,欲将保安员杀死灭口。刚刚返回单位大门,即被接到报案赶来的公安人员抓获。 现问:(1)李某的盗窃未遂属于犯罪未遂中的哪种类型? 答:未实行终了的未遂、能犯未遂。

(2)李某盗窃未遂后将保安员打昏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为什么? 答:抢劫。犯盗窃罪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以抢劫罪定罪处罚。(3)李某返回作案现场(本单位)欲将保安员杀死灭口的行为属于犯罪的哪种形态? 答:犯罪预备。

(4)对李某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

答: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预备)数罪并罚。

2、案例二:一天,被告人张某到某住宅区行窃。当他从阳台进入屋内时,看见邹某正在撬箱子。遂喊到:“你小子在这里干活”!邹受惊,弃箱欲逃,被张拉住。邹转头一看,原来是老相识,便说:“这箱子真难撬”。两人便合作起来干,终于将箱子撬开,窃得人民币2000余元。在逃离现场时,邹某为了破坏现场,将房间内的一个电炉插上,并在上面扔了一个纸箱。离开房间后,张问邹:“你在后面磨蹭什么”?邹答:“我把电炉插上了”。张听后未吱生。当晚,该住宅区发生火灾。(15份)问:本案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答:张某和邹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按共同犯罪处理。邹某的放火行为构成放火罪。在本案中,邹某起先单独一人行窃,后与张某共同合作进行盗窃,数额较大,主观上二人具有共同盗窃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共同盗窃的行为,应构成共同盗窃罪。尽管张某对于邹某的行为可能发生火灾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但是他在主观上并没有与邹某共同实施放火的犯罪故意。盗窃完成后,张某与邹某并没有形成共同故意放火的意思联络,而只是邹某一人产生 了放火毁灭犯罪现场的故意。从客观方面来看,张某没有实施或者帮助实施任何放火的行为,他无须对火灾的发生负法律上的责任。综合以上分析,张某和邹某主观上没有共同的放火故意,客观上也没有共同放火的行为,因此,对于火灾的发生只能由邹某一人承担放火罪的刑事责任,张某的放任行为不构成放火罪和共犯。

3、犯罪嫌疑人冯某仅是某村的一名村民小组组长。1994年,国家因建设需要征用了该村民小组的部分土地,按政策规定向该村民小组支付了征地补偿费50余万元,该补偿费用于被占土地村民的生活补偿。1996年9月,冯某为他人说情所动,放弃原则,擅自决定将村民小组30万元的土地征用补偿费借给他人用于营利性经营活动,至今未能归还,造成经济损失近30万元。

问:对犯罪嫌疑人冯某挪用本村民小组的土地征用补偿费30万元如何定性? 答:冯某挪用本村民小组的土地征用补偿的行为不论是在本质上还是在犯罪构成上,均与《刑法》第272条的规定相符,宜认定为挪用资金罪。第二十六章 1、2002年11月29日,山东省苍山县村民徐某同本村村民张某等三人结伙驾驶机动三轮车,携带渔叉、线网等工具来江苏省邳州市境内作案。在盗得几只鸡后,转而寻找新的盗窃目标,路遇公安巡逻民警。民警见其形迹可疑,遂进行盘查。为逃避盘查,徐某等人见状驾车逃离。民警遂紧迫抓捕。在逃跑途中,徐某等人驾驶的三轮车不慎翻倒,徐某等人弃车徒步而逃,民警和随后赶来的村民继续追赶。徐某等人为逃跑方便,先是乘村民王某不备,夺下其自行车一辆,后又分别采用暴力手段先后夺取了前来追赶他们的民警和村民的摩托车四辆,并将公安人员打伤,徐某被当场抓获,张某驾驶其中一辆摩托车逃离。问:本案徐某行为如何定性?

答:徐某构成妨害公务罪。徐某等人在其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发觉后,为逃避审查,以暴力或暴力相威胁的手段夺取公安人员的车辆并将公安人员打伤,阻碍公安人员依法履行公务,其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

2、陈某受朋友所托,伪造了李某、张某、万某为上海某公司职员的身份材料以及其他用于申领出入境证件的虚假材料,并通过上海外事服务中心向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骗得3份商务签证,随后分别出售给上述3人,共收取人民币12万元。同年4月9日,李某等3人持证分别非法出境。

问:陈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答:根据《刑法》第320条的规定,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或者出售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的构成出售出入境证件罪。在本案中,陈某实施了伪造他人身份材料以及其他用于申领出入境证件的虚假材料,并骗得三份签证,通过贩卖,获利12万元。显然,陈某的行为纯粹是为营利而帮助他人骗取出境证件。

3、胡某,女,25岁,高中毕业后先后做过商场售货员、纺织工、公共汽车售票员,均因不遵守劳动纪律被辞退。1992年12月18日,胡某在某旅馆卖淫时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受治安罚款处罚。第二年8月,某妇幼保健所在对胡某做身体检查时发现胡某四肢起红色疹,发痒,溃疡并伴有充血,确诊为淋病。胡某被告知此事后未进行医治,继续从事卖淫。1993年11月某日,胡某在某旅社向出租车司机张某卖淫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问:本案胡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答:胡某的行为构成传播性病罪。所谓传播性病罪,是指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卖淫、嫖娼的行为。胡某在妇幼保健所告知其已患上淋病后却仍然从事卖淫活动,其行为符合传播性病罪的构成要件,构成了传播性病罪。第二十七章

下载华南师范大学刑法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南师范大学刑法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刑法学

    刑法学2作业1 分析案例(每小题50分) 第一题: 【案情】 王某,男,44岁,某医院职工。 王某得知其妻刘某有了婚外情后即怀恨在心,欲致其于死地。2001年12月19日,王某自制了一个定时爆......

    刑法学

    刑法学(1)的课程性质与地位 刑法学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专业专科阶段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必修的14门主干课程之一。 刑法学(1)的......

    华南师范大学远程教育

    院校介绍: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是一所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齐全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广东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国家“211工程”......

    2016华南师范大学邀请函

    2016华南师范大学邀请函 华南师范大学邀请函 尊敬的学长,亲爱的校友: 您好! 又一度花开锦绣,春色满园。历经百年淬炼、不断成长的清华,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目标奋进。随......

    刑法学0001

    刑法学#-0001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1. 甲拾得他人的信用卡后,到ATM机上提款2万元,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 2. 附加刑不能够单独适用,只能附加于主刑适用。  × 3. 牵连犯是......

    刑法学说课稿(范文大全)

    《刑法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刑法学》,首先,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教材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为教育......

    《刑法学》作业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刑法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

    刑法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我们可以将刑法的任务概括为(保护人民)刑法的目的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2.我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 3.在刑法溯及力问题上,从刑法理论上看比较符合罪刑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