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免疫规划突发事件案例
案例1、2007年2月18日和19日,SH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分别通过疫情报告系统报告一例麻疹疑似病例,经县疾控中心2月19日现场调查,发现两例病例均为SY小学三年级一班的学生。患者有发热,皮肤可见红色斑丘疹,并不同程度伴咳嗽、流涕等症状。疾控中心采集患者血清标本送实验室检测,结果麻疹IgM一例阳性、一例阴性。由于县CDC认为不属于麻疹暴发,未采取防控措施,导致该校陆续出现新发病例,截止到2月23日累计发病11例,分布在3个班级。
问题:
1.县CDC在接到麻疹疑似病例报告后应该开展哪些监测工作? 2.如何分析所收集到的调查资料?
3.针对此次麻疹疫情的调查结果,你认为今后应该如何开展麻疹疫情控制工作?
参考答案:
1.(1)疫情报告:在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 例及以上麻疹疑似病例,应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报告。(1分)(2)病例调查与核实:应在24h内到达现场开展调查,疫情规模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模,市级CDC应参与调查。对每例麻疹疑似病例均应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至少采集5例早期病例血清学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核实诊断。(1分)
(3)主动搜索:开展病例主动搜索,核查学校晨检记录和因病缺课记录。(1分)
(4)流行因素调查:评估学校及周边地区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接种情况、病例免疫史、查验接种证、学校居住环境等。(1分)
(5)预防控制措施评价:对采取的应急接种、传染源等进行分析,评价控制效果,预测疫情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控制策略和措施。并在疫情处理结束后7内完成调查报告。(1分)
2.对收集到的资料初步分析:计算发病强度指标、描述疫情的三间分布、证实暴发,流行因素及麻疹疫苗免疫史状况分析。(2分)
3.(1)提高免疫服务方面:针对服务需方对EPI重要性认识有限,加大宣传力度;并加强流动儿童的管理。(1分)
(2)加强监测方面:加强医院和疾控部门的合作;各级疾控部门必须重视所辖单位首例或新发病例的调查和处理。(1分)
(3)疫情控制:疫情控制强调行动“早”、行动“快”。(1分)
案例2、2008年7月18-23日,AK县共报告乙脑疑似病例4例,患者均急性起病,有发热、头痛,2例嗜睡。经县CDC调查,其中3例均属H乡相邻的两个村。对4名患者采样检测,2例乙脑IgM为阳性,25日,其中1例抢救无效死亡。
问题:
1.调查疫情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2.这起疫情的调查目的是什么?
3.控制本次疫情,应采取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4.应急接种应考虑哪些因素?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调查准备:
(1)组织有临床、流行病学、检验医师参加的调查小组,统一调查方案,制定调查计划。(1分)(2)经费预算,调查人员费用,必须购置的器材、设备、药品、试剂、交通费用等。(1分)
(3)物资准备:所用的调查表格、计划采样的物品、检验用品、试剂、药物、疫苗、其他所用物品及交通、后勤等。(1分)2.调查目的:
(1)证实疫情诊断、确诊是否暴发、描述疾病的分布和特征。(1分)(2)确定疫情发生的原因、波及范围,感染途径和传播媒介、易感人群。(1分)(3)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1分)3.预防控制措施:
(1)隔离治疗病例(1分)(2)灭蚊、防蚊措施(0.5分)(3)应急接种(0.5分)
4.(1)应急接种时要考虑受种着的乙脑免疫史:已有乙脑灭活疫苗接种史者,可接种1剂灭活疫苗;无乙脑疫苗接种史者,应接种减毒活疫苗。(1分)
(2)应考虑的因素:本次疫情的流行特征、人群免疫状况、接种范围、目标人群、应急接种时间等,加强接种异常反应的的报告和处理。(1分)
案例3、2008年3月25日,HD区疾控中心在审核传染病报告卡时,发现FW医院报告2例JH学院学生甲肝,立即进行现场调查。经过对该校师生的排查,2008年3月23日-4月6日,确诊甲肝病例111例,有7例疑似。所有患者和疑似病例均分别采取隔离措施。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此次疫情与部分JH学院学生饮用的XX牌桶装矿泉水有关,现该厂已被责令停业整顿。
问题
1.针对这次疫情,结合实际,还应该采取哪些具体卫生措施? 2.对调查资料如何分析?
3.疫情被控制的标准以及诊断结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满分10分)1,.采取的卫生措施(4分)
(1)防止疫情扩散措施:师生接种甲肝疫苗、清理整顿校园内外食堂、餐馆饮食卫生、校园消毒、健康教育等;(1分)
(2)传染病防治: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1分)
(3)食品卫生方面,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1分)
(4)饮用水卫生,学校提供给学生的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采取各种措施保证饮用水安全。(1分)2.资料分析(4分)
(1)资料整理,计算罹患率,感染率(1分)
(2)描述发病及感染的分布特征(时间,性别,年龄,专业,住宿,班级)(1分)(3)暴露与未暴露可疑饮用水的罹患率、感染率比较;(1分)(4)确认暴发疫情(1分)
3.效果评价标准及诊断结果(2分)
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6周)后无新病例出现。(1分)这是一起饮用水引起的甲肝暴发(1分)
案例
4、罗XX,女,生于2004年12月26日,家住SG村。该儿童既往体健,按时接受过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以前未发生过接种反应。2007年4月6日17∶10在JK医院预防保健科接种第三针次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后即被家长领回,约5分钟后出现皮疹、烦躁,即于17∶20来保健科询问,随即送急诊科,出现面色苍白、心音低弱、四肢冰凉、血压测不到,约17∶40以“接种后反应,过敏性休克”转儿科抢救途中死亡。
问题
1. 该案例JK医院预防保健科有哪些不符合规范的地方? 2. 县区疾控机构接到AEFI报告后,应开展什么工作?
3.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哪个组织进行调查和诊断?该组织由哪些人员组成?
参考答案1、1)接种完成后未留观15-30分钟;
2)接种点应配备肾上腺素等急救药品;
3)接种人员应该具备及时识别疫苗接种反应并应急处理的能力; 4)对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抢救,不宜转移。
2、1)县区疾控机构在接到AEFI报告后,应于48小时内组织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核实报告,并做好现场调查的准备;
2)现场调查: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专家组在现场应通过访视病人、临床检查等手段了解AEFI的基本信息、发生时间和人数、临床表现、初步诊断、疫苗接种等情况,并做好可疑疫苗或注射器的标本采集,完善相关资料,调查3日内以网报的方式将报告卡/个案调查表逐级上报。
3)调查诊断专家组在作出诊断后10日内,完成AEFI调查报告并将结论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出现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或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应于2小时内上报上级疾控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AEFI应由县级疾控机构组织预防接种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由市或省级调查诊断专家组立即进行调查诊断: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该组织应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药学等专家组成,并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案例5、2005年6月16~17日,DZ镇防保所组织对全镇中小学生接种甲肝疫苗。17日在SL小学接种时,一名12岁的女学生在接种后2-3分钟现头晕、胸闷、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麻木等症状,接种人员让其休息,并注射肾上腺素处理,症状未见好转,送卫生院治疗。继续接种时,又陆续出现了5例类似症状的学生(其中女生4名、男生1名)。6月18日疫苗接种停止。随着事件传开,发病学生不断增多,至6月22日,累计住院119例。住院期间,一名儿童因感染,经抢救无效死亡,之后,多家媒体对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至6月30日累计住院311例。6月18日S县疾控中心调查后认为,反应系“群体性癔症”。6月27日,卫生部组织专家抵达S县,6月28日,经专家讨论,认为此次事件为一起“接种甲肝疫苗后引起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事件。至7月10日,病例全部出院。问题
1、什么是群体性预防接种?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应通过哪一级批准?
2、此类事件,到达现场后应该调查那些内容?
3、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如何看待媒体的作用?
4、请你总结出群体性心因反应特点和处理原则?
参考答案
1、群体性预防接种是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疾病控制工作目标和重大事件的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某种或某些传染病的易感人群进行有组织地使用预防性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阻止传染病的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生、流行,乃至最终消灭针对疾病为目的的预防措施。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全部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备案。需要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应当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决定。作出批准决定的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物资调用等工作。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2、⑪发病信息。如:患者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分布、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要关注首例病人、指征病例和特殊病例的情况;
⑫疫苗接种相关信息。如:疫苗的生产厂家、批号、数量;购买渠道、时间、运输和保存方式;使用的注射器情况;接种方式等。
⑬接种实施过程:接种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接种场所;接种人数;接种人员资质等; ⑭其他可能偶合疾病的发病信息:肠道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化学性中毒等。
3、媒体引导和公众互动对控制此类事件是十分重要的;客观、准确的报道公共卫生事件,也是媒体工作者的社会职责,与媒体取得互信,防止炒作是疫情调查处理任务。
卫生部门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以满足媒体和公众需求;在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应及时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事件发生进展;参与调查处理的公共卫生人员、临床救治人员等不能私自接受媒体的采访,应由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人员统一接受采访,避免个人观点误导舆论。
4、群体性心因性反应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①在群体性预防接种中发生;
②非疫苗直接引起,而是精神或心理因素所致;
③最大特点是主观症状与客观体征不符。发病者不一而同地主诉神经功能的紊乱、运动障碍、④感觉障碍,视觉障碍,精神障碍甚至翻滚哭闹等等,主要是一些主观感觉的症状,与疾病的客观证据不符; ⑤各种症状在患者注意力转移或进入睡眠后明显减轻甚至消失; ⑥年龄以10-16岁青少年多见,而且女孩多于男孩;
⑦往往会受到首发病例的案例影响,迅速由外在的视觉传播; ⑧因为一个突出的紧急事件和媒体的介入而恶化; ⑨将患者脱离发病的环境、隔离治疗有效; ⑩当发生群发的不能解释的急性疾病时应该考虑到此症的可能。
治疗原则:仔细观察,处理适度。疏导为主,暗示治疗。排除干扰,疏散病人。宣传教育,预防为主。具体方法: ①迅速掌握病情
②妥善处置病人:隔离治疗病人,以免相互影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合理解释,语言统一;诊断明确后,避免重复检查和不良暗示;对症治疗
③争取当地支持配合:对病人所在地的领导、儿童家长、学校老师,特别是在群体中起“核心”作用的人物,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有关单位要向儿童家长耐心解释本病发生的原因,答复应明确的肯定,解除可能有任何后遗症的顾虑;要尽快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减少紧张气氛,缩短“非常状态”的时间;防止人为渲染 ④心理治疗
第二篇:免疫规划工作总结(共)
免疫规划工作总结
免疫规划工作是使用有效的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为辖区内易感人群提供有力的免疫屏障,以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并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和卫生文明水平。2016年我镇免疫规划工作按照国家相关制度及有关条例有序开展。一.基础工作完成情况
1.院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免疫规划组织机构,免疫规划人员稳定,技术力量雄厚,定期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的业务培训,掌握最新的免疫规划知识。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发生率为0。2.无接种事故发生,无脊灰发生。
3.我院按上级要求对疫苗按要求正确存放管理,认真填写出入库登记,疫苗使用的数量与接种人次数相吻合。每月对疫苗及注射器进行自查,发现过期、破损疫苗按要求处理。严格执行安全注射管理制度,冰箱温度保证在规定范围内,认真登记冰箱温度记录,定期除霜,保证疫苗贮存质量。4.主动与教育部门协调,摸清学校学生底数,做好小学新生入学查验工作,保证各儿童有明确的、详细的、正确的接种史,在疫苗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补种。5.档案及信息统计管理工作,对上级下发的免疫规划相关文件、通知及各种资料认真做好收发登记,掌握免疫规划基础资料,分类存放归档。正确使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及时录入疫苗领取情况及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并上传信息平台。6.积极开展脊灰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安排,积极参与脊灰及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做好摸底登记及疫苗补种工作。二.特殊工作的开展
1.2016年3月发生的山东疫苗事件后,我科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进行摸底排查,对全镇所有预防接种门诊往年二类疫苗的进销来去向逐一整理,摸底排查,并将排查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市疾控中心。后对修订的新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进行学习及培训,严格二类疫苗的管理。2.2016年5月,根据《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停用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通知》要求,对所有接种人员进行转换工作培训及督导,对所有预防接种单位原有的脊灰疫苗进行清点封存,做到账物相符,并将封存疫苗送往市疾控中心统一销毁。圆满完成了脊灰疫苗转换工作。
3.2016年迎接市疾控中心组织的接种率调查,调查组由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长带队,并由兄弟单位各科长一行六人组成,调查范围为全镇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内容涵盖了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人员配备,技术水平,免疫接种程序、安全注射及冷链运转,包括预防接种卡及接种证的填写及家长知晓率。调查以入户调查为主。调查组成员不畏艰辛、克服困难、严肃仔细,调查结束后,各成员就我镇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反馈讨论,对资料填写不全,接种不及时,家长知晓率低等情况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我科将继续加强免疫规划科各专业人员的培训及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教育,提高基层人员免疫服务综合素质。加大力度,以各种形式宣传免疫规划相关知识,提高群众知晓率,为我镇免疫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辖区内居民提供有力的免疫屏障。
免疫规划科
第三篇:免疫规划工作汇报材料
免疫规划工作整改材料
在县局及疾控部门的领导下,我镇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发展迅速,为保障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全镇免疫规划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从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以来,全镇免疫预防工作历经8年,通过村医的不懈努力,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1、建立了覆盖全镇的接种服务体系,完善了疫苗冷链系统和疾病监测网络。
2、实施免疫接种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健全了一系列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按照《免疫接种工作管理规定》,依据“区域规划、定点接种、资格认证、规范管理”的原则,对全镇免疫接种点、接种门诊、接种人员进行统一规划,合理设置,实行资格认证。为保证免疫规划得到科学、规范、有序的实施,为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提供了管理和技术保障。
3、实现区域无脊髓灰质炎证实目标。
4、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努力提高新生儿及时接种率。通过实施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和GAVI项目工作,设立产科接种点并加强管理,全镇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100%,全程接种率99%。
5、实施加速控制麻疹策略,努力预防和控制麻疹发病。
6、有效预防和控制了疫苗可预防的传染性疾病。
免疫预防是我国卫生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60年代初期,全国通过接种牛痘疫苗消灭了天花,通过坚持和推广预防接种工作,其他疫苗可预防疾病都得到有效控制。其它疫苗可预防的传染性疾病如流脑、乙脑、新生儿破伤风、风疹、甲肝、腮腺炎发病率均显著下降。
7、全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顺利推进。根据卫生部建立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统一安排,2008年初,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试点,信息化管理系统建成后,不仅可以为适龄儿童提供更为便捷的预防接种服务,而且可以为公众提供实时预防接种信息查询,增强了预防接种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二、全镇免疫预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1、免疫预防专业人员有待补充,队伍需要稳定。
免疫预防专业人员数量本来就不足,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工作量将成倍增加,对免疫预防工作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免疫规划队伍急需得到调整、充实。
2、人口的流动等因素使免疫规划管理工作难度增加。人口的流动性为免疫规划管理增加了难度。目前全镇可预防传染病还时有发生,暴露出我镇个别行政村的疫苗接种、特别是流动人口的接种管理存在问题;全镇乙肝感染率仍然很高,相关疾病的负担依然很重;全镇甲肝发病率虽然呈持续下降趋势,尤其在农村中、小学;流脑、乙脑、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尚需引起高度重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全镇要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的经验,针对免疫预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保证全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工作落到实处。
孟坝中心卫生院
二0一五年八月七日
第四篇: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镇2011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2011年,我镇免疫规划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规范化建设,强化免疫规划管理,增强免疫规划相应疾病的监测与处理能力,提高免疫规划工作整体水平。
一、工作目标与指标
(一)接种率及建卡、建证率:以村为单位,建卡率达100%,建证率达100%,卡、证出生和接种时间相符达100%;十一种基础和加强疫苗接种率保持95%以上,乙肝首针接种率达到90%以上。
(二)免疫规划监测工作:AFP、麻疹、15岁以下乙肝、以脑、新生儿破伤风等免疫规划监测指标达到卫生部监测方案提出的要求。
(三)幼儿园、小学新生入学接种证查验率达到100%,补证率达到100%,补种率达到98%以上。
(四)计划免疫针对疾病发病率: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麻疹、乙脑等免疫规划针对疾病发病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
二、认真抓好免疫接种工作
1、进一步提高免疫接种服务质量。各村要继续加强免疫规划工作,使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提高村级接种点的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农村民众提供规范化的预防接种服务。
2、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工作。保证全年实行12次常规冷链运转,各村每月9日为接种日,接种时限为1天,工作要认真负责以确保接种率达标。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省免疫规划工作技术操作手册》的要求操作,接种时必须使用统一的疫苗接种告知书,保质、保量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免疫接种服务。
3、做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认真执行《**县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办法》,加强流动儿童接种工作的管理,努力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率,消除流动儿
童的免疫空白。各村每月要对流动儿童和新出生儿童进行一次摸底,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要落实逐级上报儿童流动情况制度,即村卫生室每月将流动儿童及新生儿的摸底情况按时上报镇卫生院、镇卫生院每月及时上报县疾控中心。
4、加强新生儿的两苗接种工作。各村卫生室及镇卫生院要进一步大力宣传孕妇免费住院分娩政策,是确保乙肝及时接种率能达到90%以上有效途径之一。各村及镇卫生院要及时上报新生儿乙肝、卡介苗的接种情况。
5加强疫苗及冷链管理。做好2011年各类疫苗的分发和2012年的各类疫苗的预算工作,严格按照各类疫苗的损耗系数、接种人数、库存量等计算疫苗需求量,避免疫苗浪费;健全和完善冷链设备档案和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帐、苗相符,做好冷链设备温度监测和疫苗运送过程的温度记录。搞好冷链设备的维护,确保冷链设备的完好,以满足工作的需要。
6切实做好接种证查验工作。9月份各村卫生室要配合卫生院深入学校、幼儿园实施新生儿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工作,儿童接种证查验率达100%,补征率达100%,补种率达98%以上。
7认真搞好接种异常反应的防范和调查处理工作。预防接种单位应加强接种管理,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等技术规范,加强安全注射,严格定时定点接种,保证接种安全。村卫生室及镇卫生院的接种人员在实施疫苗接种前,按照规定向接种对象下发接种告知书,仔细了解接种对象的禁忌症等相关身体状况,并做好相关记录,严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各接种点应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使用统一预防接种反应登记本,并做好疫苗异常反应的调查和处置,及时消化问题,防止出现纠纷。若遇到较大的异常反应要及时报告白河县疾控中心,并协助做好处置工作。
8、加强计免报表的管理,全镇使用统一的计划免疫用表。常规报表要做到及时性、准确性、逻辑性。各种报表必须加盖公章后方可逐级上报。
9、全面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镇卫生院要加强网络管理,落实专人负责,按时完成适龄儿童录入工作,并做好疫苗、注射器的信息化管理。
三、强化督导检查
1、认真落实《***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方案》,每月冷链运转镇卫生院必须督导2个村以上,使用统一的督导记录表,对薄弱的村要进行重点督导,要及时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督导时应把接种点接种与儿童流动情况的真实性作为重点。督导时必须有家长和接种人员签字认可。
2、进一步提高督导工作的质量。对村卫生室的督导工作要严把督导工作质量,要把督导工作落到实处,要把督导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和公共卫生经费拨付挂钩,落实奖惩措施。
四、搞好免疫规划监测
按照《**省免疫规划工作技术操作手册》要求,认真搞好AFP、麻疹、乙脑、流脑、新生儿破伤风、15岁以下乙肝等疾病的监测工作,每旬按照要求查看门诊日志并签字。按时上报监测报表。
五、规范资料管理
要按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进一步规范免疫规划资料袋通知》要求,做到随时收集归类,月月核对,季度整理,半年整顿,要保证所做的工作必须有资料。上资料要以档案的形式装订存放,做到资料明晰便于查找。全面实现工作规范化,资料档案化,积极探索资料管理模式。
六、加强培训和宣传
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和《**县乡村计划免疫工作手册》的要求,重点加强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应对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业务技术能力培训,提高乡村免疫规划人员的业务水平。要做好以“4.25”预防接种宣传为主的免疫宣传活动,采取板报、宣传资料、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预防接种基本知识。
七、抓好计免相关疾病控制工作
1、乙肝防治:加强新生儿首针接种工作,要及时在白河县cdc平台上下传本辖区内新出生儿童接种情况,做好上证、上卡工作。依照谁报告,谁调查的原则,继续做好15岁以下乙肝患者的个案调查工作。
2、麻疹、风疹、腮腺炎防治:继续做好薄弱地区和薄弱人群的麻疹疫苗补种,以实现控制麻疹的目标。做好在校学生风疹、腮腺炎的防控工作,落实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由腮腺炎等传染病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做好“两脑”的控制工作。各村继续做好15岁以下儿童和流动儿童流脑、乙脑疫苗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工作,切实抓好两脑的专病的管理
4、认真搞好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AFP、麻疹、乙脑、流脑、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白喉、15岁以下乙肝的个案调查和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
八、查漏补种与应急接种
1、乙肝查漏补种工作:完成2010/2011乙肝查漏补种第三轮工作。安排2002-2004年出生的儿童进行乙肝查漏补种工作。
2、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完成2011/2012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工作。
3、认真完成上级临时安排的其他应急疫苗的接种工作。
第五篇:突发事件案例
案例精选
案例1:和邦公司废气泄漏事件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2008年3月13日起,和邦公司由于生产装臵尚处调试状况,出现废气间断性无组织泄漏,产生异味气体。2008年3月中旬至6月初,北海社区村民和小沙镇毛峙村的村民以和邦化学有限公司试产生期间污染村庄环境、气味过浓、噪音过重,影响村民身体健康等为由,多次聚集在公司必经路口设堵,阻拦公司车辆通行;聚集到马岙镇政府,影响正常办公秩序。经多方协调处理,事件渐趋平息,但公司周边村民不稳定的零星反映及情绪波动仍时有发生。上述原因的存在,本市范围内对和邦问题议论纷纷,使当地群众对立情绪加重,而且相当程度上在全市造成负面影响。2010年,附近村民仍多次到公司门口前道路阻拦公司车辆通行和工人上班,部分群众到市政府门口聚集,进行群体性上访。
二、事件中群众的主要诉求
1、群众认为公司如长期生产下去将严重污染环境,附近区域将不宜居住,要求关闭企业。
2、如果企业不关闭,要求搬迁附近区域全体村民的房子。
3、群众认为公司产生的异味气体直接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要求出具科学的医学鉴定结果,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
4、群众认为和邦项目立项、环保审批等相关内容应对外公开。
问题:
1、针对因废气泄漏而引起的群众上访,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
2、本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案例2:船舶工程公司火灾事故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基本情况
1、事故发生经过
2010年5月15日9时30分左右,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在建7000DWT二类化学品船中部压载舱内发生火灾,造成正在舱内进行作业的王某某父子死亡。在建的7000DWT二类化学品船由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于2009年4月21日开始建造,该船长103.9米,宽16米,型深8.8米,设计吨位7000吨。2010年5月15日上午7时左右,在该船施工的某船舶工程服务队装配班组长沈某某,安排王某某父子去该船压载舱,对该舱壁进行气割作业。7时多,该船安全主管田某某来到该舱室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父子俩正在说话,并在做气割作业前的准备,就提醒他俩注意安全,然后就离开了。8时左右,沈某某下到该舱室检查时发现王某某正在进行气割,其儿子在旁边看着。此时现场只有两根气管。9时30分左右,沈某某从别处检查返回,看见进入该舱的直梯口冒着浓烟。
2、事故救援情况
事故发生后,某船舶工程服务队负责人严某某和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安保部有关人员先后赶到事发现场,立即组织人员施救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在工友们的全力救助下,王某某父子被先后从事发舱室内救出。王某某父子俩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发生原因
1、直接原因
王某某父子错把氧气当空气,接入压载舱内通风,使舱内形成富氧,遇到火源,引燃身上衣物,造成烧伤致死。
2、间接原因
(1)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工业气体管道气包接口存在安全隐患。氧气和空气气包接口口径相同,所使用的气管插头可以插在任一气包接口上,造成误插,从而造成舱内富氧,遇火源引燃可燃物,形成火灾。
(2)安全教育落实不到位,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舱内明火作业未进行动火作业审批,未在明火作业区域设臵警告标志,动火作业未执行双人监护制,未进行有效的通风换气。
(3)某船舶工程服务队安排不具备气割特种作业资格的人员进行特种作业,安排不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从事安全生产管理。
问题:
1、该火灾事故的责任该如何认定?
2、该案例对我们的生产安全有何启示?
案例3:食盐抢购**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基本情况
2011年3月16日下午起,随着杭州、宁波等各大城市出现食盐抢购潮后,我市各县区不同程度出现抢购加碘食盐情况,市场态势是:我市所有“台客隆”、“天天惠”超市的食盐被抢购一空;部分超市、副食品店食用盐出现脱销,几十家小店的食盐也供不应求;盐业公司 各批发部门前排起了长队,大批量购买,群众情绪激动,出现哄抢现象;部分小店趁机抬价,价格离谱;从杭州、宁波、绍兴等赶来的外地人,也加入抢购队伍;抢购商品从碘盐扩大到抢购酱油等其他主副食品,抢购现象蔓延至我省海盐主产区及边远小岛,且呈迅速扩大趋势,已造成民众恐慌和商品市场混乱。
二、案例产生的背景
经了解,群众之所以急切大量购买食盐,形成抢购风潮,一是因网传日本核辐射导致海水污染,较长时期内产出食盐将不能使用,买来存起来备用。二是民间盛传加碘盐可以预防核污染带来的放射性物质影响,造成部分民众盲目抢购囤积碘盐。三是受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抢购潮的波及,促使我市抢购潮的形成。四是在杭州、宁波等地碘盐供应紧张,已购买不到食盐的情况下,当地群众一方面要求在舟的亲戚朋友大量购买囤积,另一方面直接赶赴舟山,大量购盐,造成我市食盐市场混乱,对当前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五是被不法分子借机利用,操纵市场,谋取个人利益。六是群众缺乏常识,人云我云,人抢我抢,跟风心里作用。我市地处海岛,又是我省海盐主产区,加上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态发展的不明朗,群众又缺乏科普知识,喜欢跟风,担心核电站的污水会流入大海,影响我国沿海的海水,选择不科学的方法加以防范。
问题:
1、针对食盐抢购**,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本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案例4:宝马车撞飞设卡辅警事件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基本情况
2010年6月12日晚10时43分,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的在惠民桥卡点进行出租车出城登记。辅警小袁站在离卡点几米远的路边,示意一辆出租车靠路边登记。当他正准备上前查询时,那辆出租车后面的一辆黑色宝马X3车,突然偏离车道,从出租车和路边灯杆间高速直冲过来,一下子把小袁撞飞到约五米远的地上。撞倒小袁后,宝马车并没停车,而是加速往左从两辆停着的出租车中间,驶入车道逃逸。事故发生后,正在值勤的其他民警迅速呼叫指挥中心迅速查扣该车。同时,联系“120”派救护车赶来救援。经诊断,辅警小袁头部前额被撞开一个口子,缝了几针,腿部有骨折,身体没其他大的伤势。当晚11时许,接到指挥中心指令的东港派出所民警在东港街道将31岁的肇事女司机孙某抓获,并移交新城交警大队处理。新城交警大队当场对孙某做了呼吸酒精测试,又对其血液进行酒精测试,测试结果均为醉酒驾驶。6月14日,新城交警大队依法对孙某作出行政拘留20天,暂扣驾驶证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的处罚。当天孙某被送进拘留所执行拘留。
二、事件导致的舆情危机
这起案例,成为2010年公安面临的最大的舆情危机,引发的舆情可谓一波三折。
(一)第一波舆情。发生的当晚,几乎在同一时间,本地最热门的论坛就出现了《宝马女冲卡撞飞交警》的帖子,由于宝马车、女性、冲卡、撞飞交警、逃逸等热点并存,此贴迅速升温,网民要求严惩肇事司机。
(二)第二波舆情。正当该事件朝着平稳方向运行时,一个公安机 关意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由于《。日报》记者采访过程中不仔细,且法律知识存在欠缺,竟然在6月14日上午见报的的稿件中误将肇事司机“行政拘留”写成“正在办理刑事拘留”。而当天下午见报的《。晚报》则写成“行政拘留20天”。顿时网上舆论一片哗然,不明真相的群众激愤难平,普遍质疑““宝马女”是何方人物,竟有将刑拘变成治拘的能力?是不是背后有人在运作?”很多网友指责“警方执法不公,在权贵面前对自己同事尚且不能依法讨回公道,还能指望替普通老百姓主持公道吗?”……一时间本地最热门的论坛相继出现主贴40余个,回复多达2800余条,爱卡等全国知名论坛也出现此类转帖,甚至引发省内外媒体关注,打电话到市公安局宣传部门要求采访。
(三)第三波舆情。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反复较量,事件逐步平息。但6月底,有网民忽然在论坛爆料称:“宝马女的宝马车有11次交通违章,但从未接受处理……”顿时网上舆情再次出现反复。
问题:
1、针对宝马车撞飞设卡辅警事件所产生的舆情危机,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2、本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