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环保财政村庄项目管理办法发区县政府渝环发100号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文件 重庆市财政局
渝环发„2010‟100号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重庆市财政局
关于印发重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相关区县人民政府,市级相关部门,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重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重庆市财政局
—1—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2— 重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规范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项目管理,确保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顺利实施,根据环保部、财政部《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环保部《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环保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协议》等,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本办法适用于2010年至2012年专项资金支持重庆市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申报、审批、下达、招投标、施工建设、核拨、验收、运行维护、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定义)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是指为有效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质量而连片开展的行政村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综合性污染治理项目。专项资金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村庄,实行“以奖促治”;对通过生态环境建设达到生态示范建设标准的村镇,实行“以奖代补”。农村环境连片包括,行政村地理位置相邻的“地理连片”、同种污染类型、同种治理措施或同一保护对象的“同治连片”。
第四条(原则)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 —3— 民意,改善民生;突出重点,分类实施,体现特色;层次推进,突出精品,系统打造;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保证效果”的基本原则。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管理和实施,坚持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公开透明、长效追踪”的管理原则。
第五条(对象范畴)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包括:村镇饮用水源保护、农饮水净化、村庄垃圾收运系统、村民聚居点污水处理、村民散户污水治理示范、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整治、重点次级河流面源污染综合控制及生态修复措施、农村老垃圾场封场处理、无主工业渣场整治。
第六条(各级责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以行政村(含涉农居委会,下同)为基本实施单元,原则上以乡镇人民政府(含涉农街道办事处,下同)为业主。业主对项目建设与管理、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设施运行、维护全过程负责。区县财政局、环保局负责向市财政局、市环保局进行项目申报和日常监督管理,市财政局、市环保局负责组织向国家申报。市环保局负责组织编制《重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计划》(以下简称《实施计划》)、《重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等,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投入要求)各地应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建立农民参与制度,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4—
第二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八条(重点区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域以重庆市主城区、三峡库区21条次级河流、统筹城乡示范区、大型饮用水库周边的连片行政村为重点实施区域,兼顾县城及建制镇周边、自然保护区、旅游区、生态系列创建区等区域。每个项目示范区域的农村受益人口原则上不得低于2万人。
第九条(重点对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对象以城市近郊型、场镇型、农耕型、畜禽散养型、生态旅游型、饮用水源保护型6大类行政村为重点,并注重与发展改革、农业、建设、国土、市政、卫生等部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推进村、统筹城乡的试点示范村、生态产业村、卫生村、旅游村、“一池三改”重点村、“农民新村”建设、巴渝新居及农村危旧房改造等项目的资源整合。
第十条(项目申报)市环保局、市财政局根据《实施计划》和专项资金年度预算,联合发布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申报通知。区县财政局、环保局应结合当地特点,按照《技术指南》选取农村环保适用技术进行项目申报,保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效果。项目申报材料应包括:资金申请报告、项目申报方案以及相关证明材料等。
项目申报方案属于项目建议书,主要内容包括:村庄基本情况、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治理方案(预期实现目标、拟采取的主要措施、进度安排、效益分析)、资金需求和筹措方案、项目实 —5— 施后运行保障措施等。
第十一条(申报审查)市环保局、市财政局按照“符合专项资金支持重点,符合《实施计划》,实施条件成熟,资金筹措方案可行,杜绝重复投资和形象工程”的原则和要求,对区县的项目申报进行审查。对项目申报审查合格的,由业主组织项目实施方案编制。
第十二条(方案编制)
项目实施方案由区县环保局协助业主,按照市环保局印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委托具备省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环境工程专项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的单位编制。
项目实施方案要因地制宜、厉行节约、注重实效,要强化示范区域的工程措施、运行管理措施、长效管理机制,要针对六大类型行政村实行“一村一策”,要体现“农村聚居点与村民散户污染治理并重”,要突出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粪污等污染综合整治与资源综合利用措施。
区县环保局应充分征求区县相关部门意见后再行上报项目实施方案。
第十三条(方案审查、审批、立项)市环保局会同市财政局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技术可行性评估。根据专家评估报告,市环保局负责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审批,明确项目建设的工程量、工期、项目建设管理与长效管理、资金使用要求、项目验收等要求。市财政局会同市环保局分批次下达项目年度资金计划。
—6—
第三章 项目工程建设
第十四条(项目招投标)业主应委托市级招投标机构,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审批文件,组织项目工程建设招投标。市财政局会同市环保局对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督。
投标人须具备重庆市环境污染治理资质证书乙级(废水类)及以上资质,且同时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及以上或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叁级及以上资质,投标人注册资金不得低于300万元。
投标人不得借用他人资质证书参与招投标。
第十五条(合同签订、备案)中标单位须在招投标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与业主签订工程建设(或施工)合同,并将工程建设(或施工)合同报市环保局备案。未完成工程建设(或施工)合同备案的,不得进场施工,区县财政局对该项目不予报账。
第十六条(义务监督员制)实行项目义务监督员制度,区县环保局要协助业主选取村民代表作为项目义务监督员。
义务监督员应具备较强责任心、公德心、政治觉悟和奉献精神,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主要负责建设施工单位原材料进场数量的核定。义务监督员严禁由项目建设施工方人员充当,并不得借故“吃、拿、卡、要”。
第十七条(项目延期)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工程建设和项目验收的,业主须提前一月书面报请区县环保局同意,并报市环保局备案。
第十八条(项目变更)项目实施方案内容一经审查批准,—7— 原则上不得调整,不得降低治理目标要求、压缩投资规模等。确因客观原因需进行项目建设内容调整的,须报市环保局审批。
第十九条(工程监理)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业主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参与工程监督管理。
第四章 项目考核验收
第二十条(验收程序)业主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内容。项目竣工后,由业主向区县环保局、财政局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验收资料。
验收资料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单位申请验收的文件;项目建设及试运行情况报告;工程质量检验报告(单体工程建设投资在50万元及以上的);招投标相关材料,项目工程建设(或施工)合同,项目建设档案资料,工程监理报告,项目资金财务决算报表及凭证复印件,竣工决算报告,村务公开资料,相关图片资料,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制度及运行管理费用落实情况,其他与项目验收有关的资料。
由市财政局、市环保局按有关规定委托中介机构开展竣工决算审核。竣工决算审核应在项目验收前完成。
区县环保局会同财政局应在收到业主的验收申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预验收。对预验收合格的,报请市环保局、市财政局组织项目验收。
—8— 第二十一条(验收内容、标准)市环保局会同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项目验收。项目验收内容包括:工程量完成情况、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责任制的建立与落实情况、村民满意度、连片整治示范效果、项目运行保障措施等。
对单个行政村,项目验收时应达到以下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满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或《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村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60%,重点示范村生活污水处理率≥75%,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70%。
项目验收标准参照《技术指南》。对单体项目污水处理能力大于100立方米/日的或污水处理能力大于50立方米/日且出水直接排入江湖水体的污水处理设施,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主控悬浮物、色度、化学需氧量指标,选控氮、磷等指标。项目验收时,业主需提供该污水处理设施进、出水的水质监测报告。
第二十二条(验收评价)项目验收评价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市环保局根据验收的实际情况对项目给予合格或不合格评价。
存在下列情况的评为不合格工程:未经市环保局批准同意,擅自更改项目实施方案或设计方案的;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的;未完成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项目建设内容的;存在滞留、—9— 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资金等违反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和财经制度行为的。
对项目验收不合格的,由市环保局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并予以通报批评。
第五章 项目监督管理
第二十三条(领导小组)市人民政府设立“重庆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分管环保的副市长任组长,市人民政府分管财政、环保的副秘书长、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局长任副组长,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具体负责重庆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日常工作。由市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县人民政府应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项目监督管理。区县组织领导机构的成立情况,纳入区县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范畴。
各区县应成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负责项目推进工作,要选派责任心强、工作协调能力好、作风正派的同志充实办公室。区县人民政府应落实环保局和财政局的领导与项目村实行对口包干负责制。
第二十四条(目标责任)项目实行目标责任制,要建立“部门联动、资源整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其执行情况纳入区县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和环保系统目标任务考核范畴。
—10— 市财政局、环保局逐年与示范区县签订《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协议》。
区县财政局、环保局要与业主签订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建成时间、资金管理、竣工验收、日常运行管理以及奖惩措施等,并将项目执行情况纳入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范畴。
第二十五条(环境成效评估)项目验收1年后,市环保局按环保部有关规定组织对项目环境成效进行整体评估。环境成效评估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对环境成效评估结果为优的区县,由市环保局予以通报表扬。对环境成效评估结果为中或差的区县,由市环保局予以通报批评,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第六章 项目长效机制
第二十六条(镇级运行维护机制)
自项目验收之日起,业主负责项目的日常运行管理(市人民政府有规定的除外)。示范区县要建立项目运行维护费用保障制度。
业主要落实镇级专职环保员制度、村级保洁员制度,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督巡查,并设立环境举报公开电话,鼓励村民参与监督管理。建立一支集农村户用沼气池、村镇供水与饮水净化、污水与垃圾等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为一体的专业维管或物业管理队伍,逐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 —11— 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二十七条(月报、季报制)实行项目建设月报制、项目运行季报制。
在项目建设施工期,区县环保局要按月向市环保局报送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实施情况。
在项目运行期,区县环保局要参照“重点污染源”的监察管理程序,对项目的运行管理情况按季度组织进行环境监察,并将环境监察结果上报市环保局、市环境监察总队。环境监察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运行管理人员到位情况、项目运行情况、项目运行维护资金落实情况等。
市环境监察总队对区县环境监察结果进行抽查,抽查结果纳入区县党政一把手环保实绩考核以及环保系统目标任务考核范畴。
对环境监察中发现的项目运行管理人员不到位、项目建成后不运行或运行率低、运行维护资金未落实等问题,由市环境监察总队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第七章 项目建设资金管理
第二十八条(资金管理原则)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实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公开透明、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的原则。
区县财政局、业主及项目施工单位应自觉接受各级财政、环保、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或逃避检查。
第二十九条(公示制)业主应当按照政务公开、村务公开 —12— 要求,将项目建设资金安排和使用的详细情况、项目安排和具体实施情况等向受益地区农民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日。有条件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将示范项目内容及其资金使用情况在政府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十条(区县管理制度)区县财政局会同环保局建立健全项目资金的监管制度,加强对业主使用项目资金的监督和考核,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第三十一条(专户、专帐管理)区县财政局应设立项目资金专用账户,国家资金、市级财政资金、区县财政配套资金等纳入专户管理,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业主应建立项目资金财务专帐,实行“专账、专人”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各级相关部门、业主,不得以任何名义滞留、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
国家和市级资金不得用于发放人员工资、津贴补贴、楼堂馆所建设、购置机动车辆,不得用于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地形测量、征地租地、青苗补偿、审计费、监理费、项目运行维管费等工程建设前期费、建设管理费、项目运行费等。
第三十二条(区县财政报账制)项目资金实行区县财政报账制。区县财政局、环保局要加强对项目资金报账工作的审核和管理,及时履行报账手续。
项目资金原则上按照“进场施工、分别完成工程量的30%、50%、70%、90%、完成项目验收”六个阶段,分别按合同总额的10%、20%、20%、20%、20%、5%的额度进行报账。区县财政局预留 —13— 合同总额的5%作为工程建设质量保证金,对项目验收1年后环境成效评估结果为优或良的,区县财政局再行报账。
业主根据工程量完成情况,向区县环保局提出资金报账申请,并附具备义务监督员签字的工程建设发票。经区县环保局核查合格后,由业主报区县财政局进行报账。
第三十三条(项目审计)工程竣工后,区县人民政府应指派审计部门对项目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第八章 罚 则
第三十四条(区县无领导机构)对未成立区县组织领导机构的,将取消该区县已安排的项目,追缴已拨付资金。
第三十五条(违反资质管理)对转让、出借资质证书的和借用资质证书的,由资质证书发放部门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六条(违反工程监理规定)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建筑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由市建委责令其改正、处以罚款、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造成损失的,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七条(验收不合格)对项目验收不合格,且限期整改未能完成的,将追缴已拨付资金,取消该区县三年申报市级和国家的环保项目资格,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第三十八条(成效评估不合格)对环境成效评估结果为中 —14— 或差,且限期整改未能完成的,取消该区县三年内申报市级和国家的环保项目资格。
对区县环保局在环境监察中弄虚作假的,取消该区县三年申报市级和国家的环保项目资格,并对该区县环保局予以通报批评。
第三十九条(运行管理不落实)对环境监察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未能完成的业主,取消该业主三年申报市级和国家的环保项目资格。
第四十条(违反资金管理)对滞留、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或有其它违规行为的,视情况采取中止资金安排、追缴已拨付资金、取消三年申报市级和国家的环保项目资格等措施予以处理。对情节严重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各区县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市环保局和市财政局备案。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环保局、市财政局负责解释。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主题词:环保
农村
办法
通知
抄送:市政府办公厅,环保部规财司、生态司,财政部经建司。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10年11月22日印发
—15—
第二篇:两江新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办法(渝两江管发66号文)
两江新区管委会
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评审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强化财政资金管理,规范财政投资评审行为,依据《预算法》、财政部《关于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规定》和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投资评审是财务局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预算和竣工决(结)算进行评估与审查,以及对其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对资产处置进行评估的行为。
第三条 管委会成立财政投资评审委员会,由分管财务的管委会副主任任组长,成员由财务局、计划统计局、监察室(审计局)和项目单位负责人组成。负责审定投资重大变化、设计变更或增加工程投资等项目,研究解决建设项目中的重大投资问题。
第四条 财务局是负责两江新区财政投资评审的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评审和负责管委会财政评审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
-1-作。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包括管委会批准设立的投资评审机构或委托的中介机构。
第五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使用财政性资金以及使用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或还款担保的借贷性资金投资的项目。
第六条 本办法所称的财政性资金,是指财政预算内、外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基金,土地储备整治收益,举债资金以及管委会接受捐赠的资金。
第二章 评审的内容和方式
第七条 评审的内容包括:
(一)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预算评审
1.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基本建设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2.项目预算审核;
3.项目招标文件评审(主要审查招标限价编制原则、付款方式等合理性审核,其他内容由主管投资和建设的相关部门审查);
(二)调整预算的评审
工程建设中设计变更和功能变更需要增减投资预算,且调整金额占投资预算的10%以上或在100万元以上的;
(三)建设项目竣工结(决)算评审
-2-1.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以及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其他事项; 2.项目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 3.工程形成的固定资产情况和结余情况。
(四)对管委会决定的100万元以下项目实行集中评审。
(五)财政性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及追踪问效。第八条 财政投资评审方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对项目预、决(结)算实行全过程评审;
(二)对项目预、决(结)算进行单项评审;
(三)对财政建设性资金进行专项检查;
(四)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
(五)对自然灾害等涉及人民财产安全等特殊项目应另行建立应急评审机制,实行动态监管,事后评审。
第三章 评审要求
第九条 财务局开展评审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收集资料,现场踏勘,核实价格,沟通情况,出具初步结论,出具审查意见等。
第十条 根据评审内容确定评审时间
(一)预算审核(最高限价审核):实行与施工图预算编制并联审核制度。业主单位在提供经相关部门认可的施工设计图
-3-后,财务局同时委托评审机构进行预算审核,同时作为招投标的最高限价审核,原则上7个工作日内完成。
(二)结算审核:结算送审金额3000万元以下的,28个工作日完成,3000万元以上的原则上不超过40个工作日。
(三)决算审核:项目结算审核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
(四)资产评估:5――10个工作日完成。
(五)报表及专项资金审核:15——28个工作日完成。
(六)由于特殊原因需要提前和推延工作时间的,由财务局根据工作任务确定工作时间。
第十一条 凡总投资预算未经财务局审核,擅自开工建设的,财务局或项目单位的资金管理部门不予划拨建设资金。
第十二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发生重大设计变更、增加计划外工程或受政策影响、不可抗拒自然灾害、重大市场变化影响等,确需突破财政审批投资预算的,项目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应及时通告财务局及相关部门,财务局应立即组织专家到现场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按程序报批实施。未经报告擅自建设的,其超投资部分建设资金,由项目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自行负责或不得纳入投资。
第十三条 财务局根据管委会批准意见,应完善项目调整预
-4-算批复手续。抢险应急工程也应在工程实施完成后完善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 项目单位和财务局依据竣工决算批复及时进行会计帐务处理和办理资产转固。
第四章 评审报告审批
第十五条 一般审批程序:5000万元以下的评审报告由财务局征求建设部门意见后审批;5000万元——10000万元的项目,财务局征求建设部门及分管建设的委领导意见后,由分管财务局委领导审批;10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需提交管委会评审委员会审批。
第十六条 特殊审批程序:对抢险排危等自然灾害项目及管委会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应另行建立特殊审批程序。
第五章 评审机构及费用
第十七条 财务局应制定投资评审机构管理办法,加强监管。财政投资评审可采取自行评审和委托评审相结合,原则上审核预算的机构不能进行同一项目的结(决)算审核。
(一)自行评审由财务局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组成专家组评审,或由成立的投资评审机构完成。
(二)委托评审由财务局从入围的中介机构中通过公开排序或随机抽取方式选择机构进行评审。
(三)对抽取的评审专家和委托的投资评审机构,凡在审计部门和上级财政部门审计复审时,审计复审结论在正负3%以内的视为正常值;误差率超过3%的,视为超常值,取消入围专家和机构的权利,并责成相关单位追回拨款,执行审计决定。
第十八条 政府投资项目预、决算咨询评估费用由财务局纳入财政专项预算或通过进入项目成本方式解决,财务局另行制定评审费用支付办法。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财务局、监察室(审计局)及管委会相关部门应依照相关规定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第二十条 项目建设单位或业主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管委会相关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依法追究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完善预算手续擅自开工的;
(2)未经批准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的;
(3)未按规定及时组织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的;
-6-(4)其他严重违反本通知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第二十一条 管委会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其限期纠正,并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违规批准增加建设资金的;(2)违规拨付建设资金的;
(3)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第二十二条 咨询、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违反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规定的,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进行追究和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两江新区管委会财务局负责解释。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新国土资发〔2001〕107 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新国土资发„2001‟107 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自治区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及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治区利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土地闲置费投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管理和验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
(三)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与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相结合;
(四)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广开渠道,因地制宜,切实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六)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土地权属无争议;
(七)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第四条 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状况,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规划。
第五条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审批和预算建议评审,并对项目实施实行监督检查及终验等管理;地、州、市、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项目申报、审核、实施、初验及成果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 项目审批
第六条 项目申报单位为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土地开发项目须经地、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土地整理复垦项目须经地、州、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上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项目申报实行一年一报,每年申报时间为第一季度。
第七条 立项规模。土地开发项目的总建设规模不低于60公顷,不超过600公顷;土地整理项目的总建设规模不低于40公顷,不超过800公顷;土地复垦项目总建设规模不低于20公顷,不超过400公顷,项目相对集中连片,单片不低于10公顷,片块不超过10片。
第八条 项目净增耕地面积的比例为:土地开发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60%;土地整理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10%;土地复垦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项目规划设计面积的40%。
第九条 申报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地、州、市中请报告;
(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土地开发用地批准文件或申请;
(四)项目土地权属证明材料;
(五)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局部)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规划图;
(六)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七)项目总体规划图;
(八)其他有关材料。
第十条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审查报批工作实行会市制度。会审工作由耕地保护处牵头,有关处室(局)配合。
第十一条 耕地保护处收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申请材料,经初审符合要求的,逐件进行登记、编号、填写收文日期、报件单位或报件人。
第十二条 经耕地保护处初审后的项目,委托自治区土地整理中心进行咨询论证。土地整理中心应派员到项目现场,实地核对土地利用现状,对项目的开发面积进行勘测定界。自治区土地整理中心应在接受委托任务后的30日内完成项目论证工作。并将论证结果送耕地保护处。
第十三条 经过立项论证的项目,由规划处、地籍管理处、财务处进行审查。规划处对项目区规划和计划进行审查;地籍管理处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件进行审查;财各处对项目投资计划和项目预算建议进行审查。各处的审查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耕地保护处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有关处的审查意见汇总。
第十四条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的审批由厅办公会会审,会审会议由厅领导和办公室、政策法规处、财务处、规划处、耕地保护处、地籍管理处、土地利用处、地质环境处、执法监察局的负责同志参加。会审会议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一)是否符合项目所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
(二)是否符合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三)项目区待开发土地权属是否清楚、地类面积是否准确、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否吻合;
(四)项目投资概预算情况;
(五)项目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所采用的工程措施、技术措施是否科学合理;
(六)有违法用地行为的,是否依法查处;
(七)土地开发新增耕地的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
(八)项目完成后,项目区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预测及评价;
(九)涉及林业、草原、水利、环境等事宜的,是否附具相关部门的意见;
(十)其它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政策。
第十五条 会审合格的申报项目,纳入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库(备选库)。上报国土资源部的项目计划,亦可从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库(备选库)中筛选。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十六条 项目所在地的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项目的实施管理,根据批准下达的项目计划和项目资金预算,认真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管理实行公告制、工程招标、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审计制。工程招标、监理和审计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
项目实施采用合同管理方式。项目所在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项目实施合同,并按合同规定严格管理。项目实施合同应报批准机关备案。
第十八条 地、州、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在项目实施后每半年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书面报告一次项目实施情况。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各地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向全区通报。
第十九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需要修改设计的,须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
第四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条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竣工后,项目验收按照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及有关规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
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由项目所在地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自验,地、州、市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初验,初验合格的,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终验。
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项目工程数量和质量建设情况;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及资 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使用和土地权属管理情况;项目工程管护制度和档案资料管理等。
申请自治区终验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验收报告;
(二)项目自验、初验情况;
(三)项目财务预决算资料和审计报告;
(四)各项目计划与预算批准文件;
(五)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六)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七)项目总体规划图;
(八)项目规划设计图;
(九)项目竣工图;
(十)其它有关资料。
第二十一条 经终验确认项目规划设计任务全部完成并通过竣工验收的,颁发项目合格证书。
对无特殊情况,造成工程延误或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停止资金拨付,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发现有截留、挪用、挤占项目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有关规定查处。
第二十二条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对新增耕地要严加保护,不断提高质量。耕地质量符合条件的,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第二十三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一般不作土地权属调整。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后,原土地所有权不变。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的国有未利用地,县(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股份合作、承包、出让、租赁等方式,确定给单位或个人有偿使用,并及时进行土地权属调整、变更调查、登记发证工作。
第二十四条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验收工作完成后,项目有关材料(文字、图件,表册等)由自冶区土地整理中心负责立卷,送厅办公室存档。
项目申报单位从项目申报到竣工验收的有关文件和资料,要立卷归档,妥善保管。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办
法(暂行)》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国土资源局,各地、州、市国土资源局:
现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办法(暂行)》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办法(暂行)》
二OO五年十一月四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办法(暂行)
第一条 为规范自治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根据《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3‟21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提交竣工验收申请的项目进行验收。
第三条 竣工验收依据自治区批准下达的项目设计、预算以及有关规定要求进行。第四条 竣工验收内容包括:项目计划任务完成情况,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执行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权属管理、档案资料管理情况以及工程管护措施等。
第五条 申请竣工验收应报送以下材料:
(一)项目竣工验收申请;
(二)项目竣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工程建设质量情况、资金使用与管理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情况、工程管护措施、投资预期效益分析、项目组织管理的主要措施与经验、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以及文档管理情况等;
(三)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单位和个人投资土地开发项目不填此表)、项目投资预期效益表、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表式附后)
(四)竣工验收图、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或地籍图;
(五)项目财务决算与审计报告;
(六)项目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第六条 竣工验收时,项目承担单位应提交以下备查材料:
(一)项目竣工申请;
(二)项目竣工报告与有关图、表;
(三)立项申请及有关批准文件;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书;
(六)项目实施方案;
(七)项目招投标有关资料;
(八)有关合同书、协议书和任务委托书;
(九)项目工程质量监理、检验有关资料;
(十)项目工程监理总结报告;
(十一)项目财务决算与审计报告;
(十二)项目投资预期效益情况报告;
(十三)土地权属调整情况报告;
(十四)有关影像资料(土地开发整理前、后现状的影像资料)。
本条第(七)、(十一)款,单位和个人投资土地开发项目不作要求。
第七条 项目竣工后,项目承担单位在6个月内应向所在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交验收申请,逾期不申请的,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将追查责任,限期整改,整改期间停止受理项目所在县(市)申报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第八条 县(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项目承担单位提出的项目竣工申请,依据本办法组织开展竣工自查,自查合格的项目,向地、州、市国土资源部门提交竣工自查情况报告,申请竣工初验。
第九条 地、州、市国土资源部门受理竣工初验申请后,依据本办法组织竣工初验;初验合格的项目及时向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同时附项目初验情况报告和本办法第五条规定上报的材料。
第十条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受理竣工验收申请后,依据本办法第二条的规定组成验收组,开展竣工验收。
第十一条 竣工验收的步骤:
(一)听取项目建设情况汇报。由项目承担单位、监理单位分别向验收组汇报,并接受验收组对项目建设情况的质询;
(二)实地查验工程建设、新增耕地和土地权属调整等情况,听取项目区群众的意见;
(三)查阅项目有关资料;
(四)反馈项目竣工验收情况。
第十二条 竣工验收组在验收中如发现擅自改变项目区位置、面积、投资、新增耕地面积,截留、挪用、坐支项目资金等重大问题,应终止验收,追查责任,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按程序重新进行验收。对于整改后验收仍不合格的,停止受理该县(市)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第十三条 竣工验收组在验收工作结束后,形成竣工验收报告,颁发竣工验收合格证。
竣工验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一)竣工验收工作概况;
(二)本办法规定的竣工验收内容的认定意见;
(三)项目实施存在问题与建议;
(四)竣工验收结论。
第十四条 竣工验收费用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1‟330号)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竣工验收有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办法和廉政要求,客观公正地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六条 使用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土地出让金进行农业开发以及单位或个人投资的土地开发项目的竣工验收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关于认真贯彻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进一步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渝安监发〔2012〕123 号)范文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重庆市卫生局 重庆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总工会 关于认真贯彻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进一步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
(渝安监发〔2012〕123 号)
各区县(自治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卫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各有关单位:
今年6 月29 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对1960 年7 月1 日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60〉卫防钱字第207 号)进行了修订,制定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为认真贯彻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加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防暑降温工作,切实维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防暑降温工作
防暑降温工作是一项季节性很强的劳动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劳动者身体健康和企业生产安全。各区县(自治县)、各有关单位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防暑降温工作作为当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件大事来抓。要针对高温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本区县(自治县)、本单位防暑降温工作做出周密细致的安排部署,依据
新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和本地工作实际,针对不同工作种类制定出硬措施,狠抓责任落实,督促用人单位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严防高温酷暑引发各类事故。要大力宣传《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和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防范高温中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增强广大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督促指导用人单位结合实际,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要强化用人单位防暑降温第一责任人意识,督促用人单位切实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凡工作场所存在高温作业和夏季露天作业的用人单位,要认真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和《高温作业分级标准》(GB/T4200-200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等规定,制定和落实夏季工作场所防暑降温的各项措施,配备必要的通风或降温设备,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防暑降温所需的清凉饮料及保健用品,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要根据本单位生产特点,合理安排职工在高温天气的工作时间,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作业,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严禁延长高温作业时间和加班加点,最大限度地减少职工因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用人单位不得以因高温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为由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和奖金。要加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
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及从事《高温作业分级标准》中第三级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作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工作,完善防暑降温措施,在重庆市没有新的法规出台时,要按照《重庆市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渝府令第205 号)规定,向劳动者发放高温补贴,高温补贴发放单独造册,在次月前10个工作日内发放到位。每年5—9 月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向从事露天工作和室内高温工作的劳动者免费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饮料。
三、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用人单位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督检查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各区县(自治县)安全监管、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以及工会组织等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并加强协调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各区县(自治县)安全监管部门要针对夏季高温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单位,加大对高温作业场所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用人单位认真落实作业场所各项防暑降温措施。同时,要认真履行综合监管职责,督促指导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做好本行业(领域)内的防暑降温工作,特别要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建筑工地、露天作业场所和高温作业岗位的夏季防暑降温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区县(自治县)卫生部门要加强防暑降温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各级各类医疗单位积极做好发生中暑劳动者的医疗救治,对诊治的职业性中暑病例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
机构要积极做好职业性中暑的诊断工作。各区县(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有高温作业场所的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职工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工资支付、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劳动保护、夏季防暑降温费、高温补贴支付以及中暑职工工伤保险待遇落实等情况。各区县(自治县)工会组织要发挥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的作用,加强对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暑期“送清凉”、“送健康”活动。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危害职工身体健康的行为,各区县(自治县)要依法进行查处,责令用人单位认真整改,并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重庆市卫生局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总工会
二○一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吉地税发[2009]94 号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备案确认管理办法
吉地税发[2009]94号吉林省地方税务局
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备案确认管理办法
2009-5-21
各市州、县(市、区)地方税务局,省局直属税务局:
现将《吉林省地方税务局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备案确认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及时向省局反映。
二00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吉林省地方税务局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备案确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备案确认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111号)和其它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以下简称优惠事项)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法》第四章的各项内容(第二十九条除外)、该税法实施以后新出台的优惠政策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发文明确原有税收优惠继续执行或延长执行期限的项目等(国家明确规定需要审批的项目除外)。
第三条
备案类优惠项目是指取消审批手续的项目和不需地税机关审批的项目。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备案确认是指纳税人要享受本办法规定的优惠政策,应向主管地税机关提交本办法第二章第二节规定的备案资料,主管地税机关依法对提交的备案资料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完整性、合法性审核,对于符合规定要求的,予以登记备案,并告知纳税人可以享受优惠政策。
第五条
地税机关发现纳税人有自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项目,应通知并限期让纳税人到地税机关进行备案,限期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具体期限由当地主管地税机关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逾期未到地税机关备案的,地税机关应按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再次下达备案限期,逾期仍未到地税机关备案的,取消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资格,补征少缴的税款。对企业明确表示对该优惠项目不进行备案并主动放弃享受税收优惠的,对此事项以后可不再继续处罚。
第六条
纳税人同时从事既有优惠项目又有非优惠项目的, 优惠项目与非优惠项目详细收支数据在财务核算上必须划分清楚,划分不清的,不能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属于期间费用以及发生的一些共同性费用在不同项目之间分摊上核算不清的,由税务机关按着合理分摊方法确定。
第七条
纳税人依法可以享受优惠项目待遇,但未享受而多缴税款的,凡属于无明确规定需经地税机关审批或没有规定申请期限的,纳税人可以在《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期
限内申请享受该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
第八条
纳税人备案项目享受税收优惠的条件发生变化,已不符合享受优惠政策规定条件的,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主管地税机关报告,按照程序经主管地税机关确认后,停止其享受税收优惠。
第九条
企业备案登记的所得税优惠项目期限超过一个纳税的,地税机关可以进行一次性确认,但每年必须对优惠项目条件进行审核,发现因情况变化导致不符合项目税收优惠条件的,对该项目不符合税收规定条件的应停止享受税收优惠,并追回以前少缴的税款。
第十条
地税机关经确认不符合项目税收优惠条件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纳税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一条
各级地税机关应遵循依法、公开、公正、高效、便利的原则,规范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的备案确认管理工作。? 第二章享受优惠项目备案和确认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二条
纳税人要求享受税收优惠,应将项目备案相关资料准备齐全,到主管地税机关进行备案登记(以下简称首次备案)。
第十三条
对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等一些涉及结合全年相关指标数据情况据以确定纳税人全年是否满足享受税收优惠规定条件的项目,纳税人除需进行首次备案外,年末汇算清缴前还要报送与享受优惠政策规定条件相关的指标全年数据情况。年末计算的数据如与提供的数据资料有差异的,应对出现的差异情况以书面形式做出解释说明。其中,对优惠项目是否符合条件需要进行计算的数据或部分项目涉及全年收入、利润或应纳税所得额的,备案数据报送时间最迟不得超过次年的3月末前,不涉及上述项目的其它方面备案数据最迟不得超过次年的2月末前逐级上报到县(市、区)地税机关。
第十四条
地税机关对纳税人报送的享受优惠项目备案资料,应当根据以下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报送的备案项目,按规定不需要向地税机关备案的,应当即时告知纳税人不受理。?
(二)报送的备案材料不详或存在错误的,应当告知并允许纳税人更正。?
(三)报送的备案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纳税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四)报送的备案项目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纳税人按照地税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备案材料的,应当受理纳税人的备案。
第十五条
地税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报送的备案资料,应当出具加盖本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十六条
纳税人报送的材料应真实、准确、齐全。地税机关不得要求纳税人提交与享受税收优惠项目无关的技术资料和其他材料。第二节
备案项目及资料
第十七条
享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在首次备案时,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纳税人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的投资合同(复印件)及实投资金验资证明等相关材料
3、被投资的居民企业股息、红利分配方案或者有关决议
企业有多个投资项目时,第2、3项资料应按照项目分别提供。同一个投资项目,以后延续取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的,每年可以只提供第1、3项资料。以后有新增投资项目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要享受免税优惠政策时,应按照首次备案的要求报送备案资料。
第十八条
享受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为免税收入优惠政策的企业在首次备案时,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证明资料
3、免税收入项目的相关情况资料及数据资料
以后每年有新增免税收入项目时,可以只报送第1、3项资料。
第十九条
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减计收入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备案时,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资源综合利用证书(复印件)
3、综合利用的资源符合《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项目情况资料及利用三废含量技术检验等相关证明资料。
第二十条
享受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备案时,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减免税收入项目的相关情况资料及数据资料。
第二十一条
享受农产品初加工项目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备案时,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减免税收入项目的相关情况资料及数据资料。
第二十二条
享受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备案时,除应报送备案情况说明外,还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0号)第七条的规定报送备案资料。
第二十三条
享受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备案时,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所从事的经营项目属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相关证明材料。
第二十四条
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备案时,除应报送备案情况说明外,还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技术转让所得减免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
〔2009〕212号)第四条的规定报送备案资料。
以后如果仍有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的技术转让所得,企业应分按照上述规定报送备案材料。
第二十五条
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企业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一)内取得证书时应报送的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复印件)
通过复审或者复审期满后再次提出认定申请并重新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企业,要求享受优惠政策的,应视同首次备案,按照上述要求重新提供备案资料。
(二)每年申报前,企业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203号)第五条的规定报送备案资料。
第二十六条
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政策的企业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一)首次备案时应报送的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上企业各月资产负债表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3、上企业在岗职工名册及全年职工变化情况
(二)每年申报前,企业需报送以下备案资料:
1、本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情况说明
2、本企业各月资产负债表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3、本企业在岗职工名册及全年职工变化情况
企业上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条件,而本符合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条件的,备案时按照第(二)项的规定提供资料。
第二十七条
享受创业投资企业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备案时,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合同(复印件)及实投资金验资证明等相关材料
3、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复印件)
4、被投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其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审核确认证明资料
第二十八条
享受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抵免应纳税额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备案时,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三项设备符合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的证明材料
3、购置专用设备的发票(复印件)
第二十九条
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备案时,应按照下列规定报送资料:
(一)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应提供如下备案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自主、委托、合作、集中研究开发项目计划书和研究开发费预算
3、自主、委托、合作、集中研究开发专门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构成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
4、自主、委托、合作、集中研究开发项目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按国税发〔2008〕116号文件规定的表式填报)
5、企业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会关于自主、委托、合作、集中研究开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
6、委托、合作、集中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
7、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
8、主管地税机关对企业申报的研究开发项目有异议的,企业应提供政府科技部门的鉴定意见书
企业一个纳税内进行多个研究开发项目的,应按照不同开发项目分别提供上述有关资料。如果研究开发项目在一个纳税内未完成,以后继续进行研究开发的,对继续研发的项目每年只需提供如下备案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自主、委托、合作、集中研究开发项目当年可加计扣除研究开发费用情况归集表
(二)研究开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应在开始摊销按照第(一)项规定提供备案资料,以后不用再提供备案资料。
第三十条
享受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工资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企业在首次备案时,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安置的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名单及残疾证或者下岗证(复印件)
3、与被安置的人员签订的年限不少于一年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4、证明工资已实际发放的资料
以后安置的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有变化的,应按照上述要求报送发生变化人员的相关资料。
第三十一条
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备案时,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提供两项以上(含两项)使用报废或正在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受损(包括物质磨损或精神磨损)较快情况说明资料及相关证明资料
3、对提供不出上述第2项情况及相关资料的企业,应出具县以上(含县级)科技行政部门或者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固定资产属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或者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资料
第三十二条
享受软件生产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生产)企业减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备案时,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一)首次备案时应报送的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认定文件及证书(复印件)
3、投资额或者产品符合减免税规定的证明资料
(二)每年申报前,企业还需报送本符合软件企业认定条件的几项主要数据指标情况说明。
第三十三条
享受证券投资基金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备案时,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企业经营项目性质认定证明资料
第三十四条
享受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免税优惠政策的企业在备案时,应报送如下备案资料:
1、备案情况说明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免税名单
3、转制相关证明资料
第三十五条
除上述本节规定的优惠项目外,企业享受的其它所得税优惠政策是否实行备案管理,由省局另行明确。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实施后,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局制定下发单项备案确认管理办法或者规定的,按照下发的单项办法或者规定执行。单项办法或者规定中没有明晰的事项,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三节
备案项目的确认
第三十七条
县(市、区)级地税机关对当年已经正式受理的纳税人报送的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项目的真实性、适用政策的准确性以及在财务核算处理上是否符合要求等,必须进行确认审核,确认审核面要达到100%。
第三十八条
在县(市、区)级地税机关确认审核的基础上,市州局和省局对纳税人报送的规模较大和特大型备案项目,要分别按照本办法确定的标准对适用政策的准确性进行复核;各级地税机关要在开展审核和复核工作的同时,对符合享受税收优惠项目的企业,积极做好与享受优惠政策事宜相关的宣传辅导和纳税服务工作,确保将优惠政策规定准确、全面的落实到企业。
第三十九条
下列优惠项目,经县(市、区)级地税机关确认审核后,市州局和省局一般情况下可不再进行复核:
一、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二、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三、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农产品初加工项目除外);
四、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五、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符合实行加计扣除税收优惠的项目。
六、省局下发文件明确的其它不需市州局和省局复核的项目。
第四十条
纳税人报送的享受优惠备案项目,属于下列情形的,在县(市、区)级地税机关确认审核的基础上,市州局和省局要对纳税人备案项目适用政策的准确性进行复核。
一、市州局所得税管理部门应进行复核的标准:
(一)属于政策性减免税项目,全年项目收入超过2000万元以上至7000万元之间的,或者减免税额超过200万元以上至500万元之间的。
(二)属于收入或税前扣除(包括加计扣除)方面优惠项目,优惠项目全年收入超过2000万以上至7000万元之间的,或者全年税前扣除优惠项目金额超过300万元以上至1000万元之间的。
二、省局所得税管理部门应进行复核的标准:
(一)属于政策性减免税优惠项目,全年项目收入超过7000万以上的,或者减免税额超过500万元以上的。
(二)属于收入或税前扣除(包括加计扣除)方面优惠项目,优惠项目全年收入超过7000万元以上的,或者全年税前扣除优惠项目金额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
第四十一条
主管地税机关受理纳税人报送的优惠项目经确认审核后,需上级地税机关复核的,主管地税机关应及时告知纳税人,以便做好与享受税收优惠相关的情况资料准备工作。
第四十二条
县(市、区)级地税机关对纳税人报送备案的优惠项目确认审核后,按本办法规定需要市州局或省局进行复核的,应在每个季度终了后20日内将《
年 季度受理备案需上级复核的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明细表》及主要备案资料复印件上报到相应的上级地税机关,其中,需要省局复核的可直接报送或通过市州局转报。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
纳税人已享受减免税的,应当纳入正常申报,进行减免税申报;纳税人享受减免税到期的,应当恢复缴纳税款;地税机关和税收管理员应当对纳税人已享受税收优惠项目情况加强管理监督。
第四十四条 地税机关应结合纳税检查、执法检查或其他专项检查,每年定期对纳税人享受优惠备案事项进行清查、清理,加强监督,主要内容包括:?
(一)纳税人是否符合规定的资格条件,是否以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骗取税收优惠。?
(二)纳税人项目情况是否发生变化,不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条件。
(三)有规定税收优惠期限的,是否到期恢复纳税。?
第四十五条
各级地税机关应将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备案及确认审核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考核体系中,建立税收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第四十六条
上级地税机关对下级地税机关已经完成备案登记和确认的项目,要定期采取实地或调卷等形式进行政策性解剖抽查,对每年选定的被查单位,抽查比例不少于已备案确认优惠项目的30%。
第四章
责
任
第四十七条
各级地税机关应按本办法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及时受理和确认纳税人报送的备案事项。非因客观原因未能及时受理备案登记或确认的,或者未按规定程序进行受理和确认造成错误的,应按《税收征管法》和税收执法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四十八条
地税机关对企业报送的优惠项目备案事项的确认不改变企业的申报责任,企业采用伪造、变造有关资料证明等手段多报享受优惠金额,或本办法规定需要备案确认而未备案确认造成执行政策错误少缴税款的,地税机关根据《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因地税机关责任备案或确认错误,造成企业未缴或少缴税款,按《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执行。
第四十九条
地税机关对企业自行申报享受和备案后享受的税收优惠项目进行纳税检查时,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有关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对有确凿证据证明由于不真实、不合法或不合理的证据而造成的差错应依法进行纳税调整,并区分情况分清责任,按规定对纳税人和有关责任人依法进行处罚。有关技术鉴定部门或中介机构为纳税人提供虚假证明,导致未缴、少缴税款的,按《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各地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吉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审批事项管理办法的通知》(吉地税发〔2005〕115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