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免疫规划考试题题库修订本(精选)DOC
序号 试题 1、2 岁以上儿童不能用麻腮风疫苗进行补种。(×)
2、A+C流脑疫苗可以替代A群流脑疫苗给2岁以下儿童做基础免疫。(×)3如果冰箱内容量不够可以将疫苗摆放在冰箱门上也可以保证温度。(×)4疫苗累计接种率等于各月实种数之和除以各月应种数之和。(×)5A+C流脑疫苗第一针应与上一针A群流脑疫苗间隔至少1年。(√)6风疹传染源为病人,传染性最强时期为出疹前后。(√)
7典型麻疹的出疹先后顺序是先由耳后,到发根、颜面、躯干(胸,背,腹)和 四肢,最后到手足心。(√)
8口腔粘膜斑(科氏斑)对麻疹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9麻疹病人出疹后4-28天,血标本阳性检出率近100%。(√)10预防接种应首选自毁型注射器。(√)11肛周脓肿的患儿不能服用OPV。(√)
12患有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儿童谨慎接种流感疫苗。(√)13有HIV症状的儿童不能接种任何疫苗。(×)
14在儿童迁移或者接种单位变迁时,儿童预防接种证可随着转移,不必更换。(√)15每次预防接种的间隔时间长短对免疫应答没有影响。(×)16两种不同注射的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7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会影响乙肝疫苗的效果。(√)18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反应后,应该在48小时内报告。(√)19疫苗是药品。()
20在学校预防接种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是异常反应。()21经过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村医可以从事免疫规划工作。()
22麻疹病人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
23过敏性休克一般在接种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应及时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进 行治疗。()
24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25同时接种疫苗时应注意发热者暂缓接种,有绝对禁忌症者不予接种,以注射途径接种者要避免同一部位。()
26加强免疫能快速激起机体的免疫回忆反应,在短时间产生大量的抗体,从而可保护机体不受相应病源体的侵害。()
27注射含吸附剂的疫苗若注射过浅易发生硬结。()28注射完毕后,应将注射器的针帽回套后丢弃。()29预防接种偶合症是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它与预防接种无因果关系,纯属巧合,即不论接种与否,这种疾病都必将发生。()
30皮疹是风疹的常见临床表现,风疹皮疹的特点是水疱样皮疹。()31
目前世界公认的破伤风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32麻疹合并肺炎是小年龄麻疹病人的主要死因。()33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主要的措施是对接触者注射特异性的高效价的免疫球蛋白。()
34确定预防接种受种对象时应主动搜索流动人口中的受种对象,与本地儿童同样管理。()35疫苗接种属于人工被动免疫。()36
冻干麻疹疫苗溶解成液体状态后必须在一个小时内用完。()
37有些传染病病后能使人获得较持久、稳固的免疫力,在通常情况下,病后不需
要再注射相应的疫苗。()
38接种某种疫苗后曾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以后不能再接种该疫苗。()
39对在输入血液制品后接种,应间隔14天后接种。()40接种减毒活疫苗,实际上是一次轻度的人工感染,可以发生与该微生物固有的生物学特性有关的临床症状。()
41疫苗中的异性蛋白,如菌体蛋白、血清蛋白等,可刺激机体出现发热反应()
42有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人,一般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43既往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过敏反应或神经系统反应,是接种百白破疫苗的禁忌证。()
44新生最好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首针乙肝疫苗接种,否则影响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
45短时间内同一接种单位的受种者中,发生的2例及以上相同或类似临床症状的严重AEFI属于群体性AEFI。()
46脊灰疫苗可以在-20℃以下避光保存和运输均可。()
47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由市级或省级CDC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
48“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
49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必需在户口所在地接种()50冻结过的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一律不得使用。()51疫苗的收货、验收、出入库等记录应保存至有效期后2年备查。()
52被动免疫是指机体获得由其他机体产生的活性免疫球蛋白或淋巴因子,使人体获得现成的抗体而受到保护。()
53自动免疫是指经过抗原(如病毒、细菌、疫苗等)的刺激使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
54多种疫苗如需同时接种,原则上每次可接种2种注射疫苗和一种口服疫苗,注射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55户籍在外地的适龄儿童寄居当地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由现寄居地接种单位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簿),无预防接种证者需同时建立预防接种证。()
56患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如未控制的癫痫、进行性脑病),是百白破疫苗的禁忌征()
57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等原因给受种者造成损害,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按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法办理。()
58受种者应在接种后应留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如出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59受种者发热在37.5 ℃ 以下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它疾病。()
60麻疹是只有儿童才会被感染的传染病,对吗?()61在学校预防接种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是异常反应。()
62发生异常反应后,应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
63接种单位在购买二类疫苗,不需要向所在地疾控机构报告。()
64不安全注射可引起血液、消化道、呼吸道等疾病传播。()65在实际工作预防接种反应都可以避免。()
66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不会影响乙肝疫苗的效果。()
67经过县级以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村医可以从事计划免疫工作()
68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不必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69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的接种禁忌。()70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不必查验预防接种证。()71糖丸喂服须用热开水。()
72预防接种皮肤消毒可用75%的乙醇或碘酊。()
73、1外出返乡儿童3岁,尚未接种流脑A,现可按程序进行补种。()74卡介苗接种后出现硬结,可以用热敷来帮助吸收。()
75卡介苗、脊灰苗、乙脑苗、甲肝苗、麻疹苗均是活疫苗不能在1月内的不同天内接种。()
76由于疫苗怕热怕光,所以疫苗都应当在零度以下储存。()77给儿童同天接种麻风、乙脑、百白破疫苗。()78口服脊灰疫苗时可以饮热开水。()
79麻疹疫苗接种时可以用2%碘酒消毒皮肤。()80乙肝疫苗的接种途径是皮下注射。()
81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就是正常反应,没有反应就没有效果,反应愈大,效果愈 好,这种说法对吗?()
82两种不同注射的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对吗?()83脊髓灰质炎大约有10%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这句话吗?()
84由于狂犬病具有极高的致死性,一般应优先全程注射狂犬病疫苗。待接种的儿童免疫规划(EPI)疫苗可以在注射狂犬病疫苗后接种,对吗?()
85新生儿破伤风通常是在接生断脐时,由于接生人员的手或者所用工具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密,脐部被破伤风杆菌侵入而引起,对吗?()
868个月以后接种麻疹疫苗的原因是8个月以内的婴儿血液里含有从母体获得的麻疹抗体,可以保护婴儿不患麻疹,对吗?
87在儿童迁移或者接种单位变迁时,儿童预防接种证可随着转移,不必更换,对吗?()88一般情况下,接种疫苗后一般反应和全身反应都不需特殊处理,对吗?()89如果两人同时去接种同一种疫苗,医生只给更换针头不换针管是可以的,对 吗?()
90每次预防接种的间隔时间长短对免疫应答没有影响,这种说法对吗?()91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是3月24日。()92流感是普通感冒的一种,对吗?()
93AEFI的全称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对吗?()94小年龄麻疹病人的主要死因是麻疹合并肺炎对吗?()95麻疹是只有儿童才会被感染的传染病,对吗?()96乙脑是通过苍蝇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对吗?()
97人与人日常接触不会传播狂犬病,这种观点对吗?()98CRS的全称是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对吗?()
99冰箱门因经常开启,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
()100卡介苗应固定存放于有醒目标志的容器内。
()101在相同接种途径下剂量越大,免疫效果越好。()102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103吸取BCG和含有吸附剂的疫苗须先充分摇匀。
()104接种前皮肤消毒禁用2%碘酊,一律使用75%乙醇。()
105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不得回套针帽,应毁型后浸泡消毒,统一回收销毁。
()106
疫苗领发用登记簿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
107使用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4周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108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形成疤痕(卡疤)()109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部分受种者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不易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硬结()110百白破疫苗接种对象月(年)龄:4、5、6月龄、18-24 月龄,接种剂次:4次,接 种 部 位:上臂外侧三角肌,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111乙肝疫苗接种对象月(年)龄:0、1、6月龄,接种剂次:3次,接 种 部 位: 上臂三角肌,接种途径:皮下注射()112A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月(年)龄:6-18月龄,接次2次,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113A+C群流脑疫苗2剂次间隔时间≥3年()
114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115温度计应分别放置在低温冰箱、冰柜的中间位置,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
116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形成疤痕(卡疤)()
117卡介苗接种对象月(年)龄:出生时,接种剂次:1次,接 种 部 位: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118脊灰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风疹疫苗在-20℃~8℃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119免疫球蛋白可以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
1202种不同注射的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如未同时接种,则应间隔多长时间以上()
121A群流脑疫苗1、2剂次间隔时间≥3个月()
122第1剂次A+C群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时间≥18个月()123儿童接种卡介苗后如果没有卡疤形成可直接进行补种。()
124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补种时,12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
125在疫苗联合接种时,可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一支注射器内接种。()126流动儿童是指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居住满3个月的≤7周岁儿童。()127预防接种卡簿的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0年。()128接种前皮肤消毒禁用2%碘酊,一律使用75%乙醇()129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130冰箱门因经常开启,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
1312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132累计应种人数是指某疫苗某剂次的各次应种人数之和。
133接种疫苗必须有一定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措施才能实施。()134免疫程序是固定不变的。()
135一般规定,接种疫苗早于免疫起始月龄。()136为使机体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接种疫苗必须有足够的剂次。()
137每次接种的间隔时间长短对免疫应答没有影响()138免疫球蛋白一般不能和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139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时应查验预防接种证,并对未接种疫苗的儿童进行补种。()140脊髓灰质炎疫苗又称小儿麻痹糖丸,口服麻痹糖丸是预防小儿麻痹的有效方法。()
141麻疹病人并不是麻疹病的唯一传染源。()142乙脑是通过苍蝇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第二篇:免疫规划考试题(推荐)
免疫规划考试题
1、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2、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备。
3、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预防性生物制品。
4、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5、两类疫苗接种费用: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6、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推行扩大免疫规划。
7、所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免疫规划”专用标识。
8、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得直接向接种单位供应第二类疫苗。
9、接种单位应当具备
(一)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二)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三)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10、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11、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应当公示:①预防接种工作流程;②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③第二类疫苗(包括第一类疫苗的同品种自费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接种服务价格等;④接种服务咨询电话;⑤)宣传资料。
12、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记录。
13、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反应共7种。
14、因接种不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分别由: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15、目前我市儿童使用的第一类疫苗包括:皮内注射用卡介苗(BC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及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麻疹减毒活疫苗或其它含麻疹疫苗成份的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A群及A+C群流脑疫苗。
16、一名按时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到满6岁时应该接种白破疫苗(DT)、A+C流脑疫苗。
17、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内完成。
18、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各剂次应间隔应≥28天。20、2种减毒活疫苗可以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如未同时接种,应至少间隔4周再接种。
21、对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储存和运输的温度要求是在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22、对冷链设备温度监测频率要求:每天应至少2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
23、群体性预防接种是指在特定范围和时间内,针对可能受某种传染病感染的特定人群,有组织地集中实施预防接种的活动。
24、预防接种组织形式有常规接种、群体性预防接种、应急接种。
25、疫苗安瓿启开后,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26、儿童使用的第一类疫苗中,采用肌肉注射的疫苗有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
27、麻疹病人隔离期限是自发病之日起至出疹后5天,伴有呼吸道并发症者隔离至出疹后10天。
28、BCG、OPV分别表示卡介苗和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29、一名儿童在半岁时曾患麻疹,那么他不需要再接种麻疹疫苗?
30、乙肝疫苗接种程序是分别在出生后、1月龄、6月龄接种一剂次,共接种三剂次。
31、一名儿童已经满1岁,但只接种了一次乙肝疫苗,不需要重新接种三剂次,只需要接种第二、三剂次。
32、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共14种疫苗,可预防15种传染病,其中儿童11种疫苗,可预防12种传染病。
33、全国消除麻疹的目标是:到2012年,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通过消除麻疹工作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发展。
34、现阶段麻疹暴发是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35、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目标是⑴ 到2010年,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包括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包括含麻疹疫苗成分的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
⑵ 到2010年,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力争在全国范围对适龄儿童普及接种。⑶ 出血热疫苗目标人群的接种率达到70%以上。
⑷ 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应急接种目标人群的接种率达到70%以上。
36、接种单位接收疫苗后应当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37、HIV阳性儿童,不予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
38、AFP病例报告率要求达到1/10万以上,这一报告率针对的是15岁以下人群非脊灰AFP病例
39、乙脑病例密切接触者不需要隔离医学观察
40、为什么提高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非常重要。因为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被感染的新生儿70~90%变成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至成年期最容易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新生儿必须在24小时内打完第一针,否则就很难阻断母婴传播。所以,提高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非常重要。
第三篇:免疫规划知识题库(一)
免疫规划知识题库
(一)1、预防接种皮下注射一般反应的局部反应什么时间出现和消退,有何症状?
答:一般数小时至24小时出现,也有超过24小时者,注射局部出现红肿浸润,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有的伴有局部淋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
2、皮内卡介苗接种后,多长时间出现局部红肿,什么时间结痂形成疤痕?
答:皮内卡介苗接种后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3-5周结痂,形成疤痕。
3、简答预防接种局部反应治疗方法?
答:①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②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③卡介苗局部反应局部不能热敷。
4、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应当在发现后多长内,向什么部门报告?
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5、预防接种概念:
答:是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进入机体,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6、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疫苗出现哪些情况一律不得使用。
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7、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新增的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包括:(缺一种不得分)
答: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出血热,炭疽,钩体病。
8、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包括哪些?(缺一条不得分)
①预防接种工作流程;②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第二类疫苗的接种服务价格等;③接种服务咨询电话;④宣传资料。
9、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内容:
答: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儿童监护人姓名、现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日期和人数、主要临床经过、就诊单位、临床诊断、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日期等。
10、暴发的概念:
答: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内,短时间内突然有显著增多的病人出现,这些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11、请回答免疫程序概念:
答:指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相应传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剂次、次序、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规定。
12、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合格接种判定标准?
答: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②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 ③剂次间间隔时间正确;
④有准确的儿童出生日期和接种日期记录。
13、医学大专毕业生参加当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且考试合格,能否参与预防接种?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考试合格后,必须经过注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证,经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才能参与接种工作。
14、我县某乡某村张某在县城工作,其子生于2003年5月10日,于2008年2月随父母到县城上托儿所,该儿童是否属于流动儿童,应如何接种疫苗?
15、两种不同的注射剂减毒活疫苗能否在同一部位接种?如未同时接种,则应间隔多长时间以上? 答:不能;4周。
16、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时间,不得提前。请简答乙脑疫苗、A群流脑最小免疫
起始时间:
答:乙脑疫苗8月龄、A群流脑6月龄。
17、冰箱存放疫苗时,底部应留有一定的空间,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多大的空隙?三联疫苗能否存放在冰箱门内搁架上?
答: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疫苗不应放置冰箱门内搁架上。
18、乡级防保站在接到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及时按照有关要求作什么工作? 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9、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询问、记录受种者什么内容? 答: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20、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概念(包括主要症状)?(答不出症状的,不得分):
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21、预防接种卡(簿)的管理期限是多长?
答: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于15年。
22、供应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注射器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应有标明什么字样及专用标识? 答:“免费”字样及“免疫规划”专用标识。
23、每台冰箱均应配有温度计,什么时间观察温度?间隔不能小于多长时间?填写什么表格? 每天上午和下午各1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并填写“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
24、责任报告人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应在多长时间内向什么部门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答: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监部门不答可扣分)报告。
25、乙脑减毒活疫苗完成基础免疫的时间要求 答:乙脑减毒活疫苗<12月龄完成。
26、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12月龄完成。A群流脑疫苗≤18月龄完成。甲肝疫苗≤24月龄完成。
27、检查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
答:将被检和对照的正常疫苗安瓿同时摇匀后静止竖立,如被检疫苗在短时间(5~10分钟)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冻结。
28、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应再次查验核对什么内容?
答:应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无误后予以接种。
29、我市现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
答: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包括普通百白破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流脑疫苗(A群和A+C群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30、接种单位(含预防接种点)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少一条不得分)答:①、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②具有经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③具有符合《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乡级以上预防接种门诊还应具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等办公条件。
31、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常规免疫的疫苗完成基础免疫有一定的的时间要求,问12月龄内完成的疫苗和18月龄及24月龄完成的疫苗分别是哪些?
答:<12月龄完成: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18月龄完成:A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24月龄完成。
32、第1剂次A+C群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时间:A+C群流脑疫苗2剂次间隔时间: 答:间隔≥12个月;≥3年
33、疫苗的分发领取原则: 答:“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
34、简述皮肤消毒方法、步骤:
答: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
5cm,待凉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35、皮内接种卡介苗者,什么时间在局部出现红肿?,什么时间后结痂,形成疤痕(卡疤)? 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形成疤痕(卡疤)。
36、冷链的概念?镇防保站应有哪些设备、设施?
答: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和设备。乡镇防保站应有:冰箱、冰柜、冷藏箱(冷藏包)、冰排及冷链室(安置设备的房屋)等。
37、什么是流动儿童?
答:指户籍在外县、在暂居地住满3个月的小于等于7周岁的儿童。
38、使用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多长时间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间隔多长时间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答:4周;2周。
39、哪几种传染病除按要求进行疫情报告外,还应按规定进行专病报告报告和管理。40、接种疫苗选择接种部位时注意什么?
答:选择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
41、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以内儿童补种疫苗的原则:
答:①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免疫程序进行补种;②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③未完成百白破疫苗的,3-6岁儿童用百白破疫苗,7-11岁儿童使用白破疫苗;④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以下未达到3次的,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以上未达到4次(含强化免疫)的,应补种完成4次;⑤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未达到2剂次的,补种完成2剂次。
42、疫苗注射时有损耗系数(参考标准)请回答单人份、2人份、3人份、4人份和≥5人份疫苗的损耗系数参考标准: 答:单人份疫苗1.05(脊灰糖丸1.1);2人份疫苗1.2;3人份疫苗1.5;4人份疫苗2.0;≥5人份疫苗2.5。
43、接种单位在接收疫苗时应核对和记录的内容。(对7项及以上得分)
答:应对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等内容进行核对,做好记录。
44、注射器的损耗系数是多少? 答:注射器1.02。
45、第一针新生乙肝的接种原则是什么?
答:设有产科的医疗卫生单位按照“谁接生,谁接种”的原则进行接种、2、3针到户口所在地的防保站接种。
46、简答卡介苗、麻疹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脊灰疫苗的保存和运输温度。
答:卡介苗在2~8℃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麻疹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在8℃以下的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脊灰疫苗在-20℃以下或2~8℃避光保存和运输。
47、接种前应准备的药品、器械有哪些?(75%乙醇、无菌干棉球或棉签、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1:1 000肾上腺素、安全盒必答,少两项不得分)答:准备75%乙醇(95%乙醇)、镊子、棉球杯(缸)、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1:1 000肾上腺素、注射器毁型装置或安全盒、污物桶等。
48、在儿童出生多长时间办理预防接种证?什么情况下需查验预防接种证? 答:出生1个月内;入托、入学时。
49、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部分受种者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不易吸收,易出现什么现象?如何处理? 50、责任报告人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向什么机构报告?填写什么表? 答: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记录表”。
51、简答乙脑减毒活疫苗免疫程序与注射途径。
答:乙脑免疫程序为:共注射3剂,出生8个月基础免疫第一剂,1.5-2岁和6岁注射第二、三剂(加强);注射途径为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肌内注射。
52、简答接种一般反应的表现和局部反应的处理。
答:一般反应的表现: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局部反应的处理:轻度
局部反应一般不需处理,较重的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天数次,每次10-15分钟;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
53、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含吸附剂的疫苗应注意什么?
答: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含吸附剂的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
54、免疫球蛋白能否和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A群流脑疫苗1、2剂次间隔时间? 答:不能;间隔3个月。
55、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可由什么人员进行诊断。接种流感疫苗引起的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是否应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应由县级以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进行诊断;是应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56、计免信息资料分统计资料和非统计资料,请分别说出统计资料的分类和非统计资料包括哪些?
答:统计资料分为:记录表、调查表、和统计报表;非统计资料包括各类业务技术资料、培训教材、召开会议、表彰、宣传等资料,以及种类计划、总结等。
57、计划免疫信息资料中的人口资料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辖区内总人口数、15岁以下各年龄组人口构成资料,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建卡人数、建证人数;儿童流出、流入情况;托幼机构、学校数及学生人数。
58、计免资料中接种资料包括哪些?
答:包括疫苗应种人数、受种人数、接种率、未种原因分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调查处理等资料。
59、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概念:
答: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60、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告知受种者或监护人什么内容?
答: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61、简答计免门诊房屋面积标准、计免接种用房应有哪些?
答:总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接种门诊要有候种室、预诊室、接种室,各室有明显标志牌。62、防保站预防接种门诊应配备什么消毒设备?必备什么急救药品? 答:应配高压消毒锅、紫外线灯;1:1000肾上腺素。63、疫苗皮下注射的方法是否正确?
①、注射部位是上臂三角肌中部;②右手持注射器,斜面向上;③与皮肤成30度--45度角;④左手固定针管、回抽无回血注入疫苗。
答:①③错误,①注射部位是上臂三角肌下缘附着处;③与皮肤成30度--40度角。64、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发热程度分几度,具体值分别是多少?
分轻、中、重三度,轻度37.1-37.5度,中度37.6-38.5度,重度≥38.6度.65、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在接种后什么时间出现发热?持续时间多长?
答:接种灭活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注射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的时间稍晚。
66、简答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全身)治疗?
答:①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它疾病;②严重者可对症处理;③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送医院观察治疗。先物理降温后用药 67、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局部红肿程度按什么划分,如何表示?
答:注射局部有红肿浸润,按纵横平均直径划分为弱反应、中反应、强反应,弱、中、强的红肿直径分别为了≤2.5cm;2.6--5.0cm;>5.0cm。凡发生局部淋巴管/淋巴结炎者均为局部重反应。68、督导方案包括的内容:
答:包括督导的目的、内容、地区或单位、时间、范围等。69、使用冻干疫苗时,如何稀释疫苗?
答:使用冻干疫苗时,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沿安瓿内壁缓慢注入,轻轻摇荡,使疫苗充分溶解,避免出现泡。70、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现场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1)访视病人与临床检查:主要了解病人的预防接种史、既往健康状况、家族史或变态反应史,调查初次发病时间与预防接种时间的关系,对病人进行临床检查,包括主要症状和体征和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已采取的治疗措施、效果等。(2)收集预防接种相关信息,包括①疫苗的进货渠道、供货单位的资质证明、购销记录,疫苗的运输条件和过程,观察目前疫苗贮存条件和冰箱温度记录、冰箱是否存放其他物品,接种疫苗的种类、生产单位、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来源、领取日期、同批号疫苗的感观性状;②接种服务组织形式、接种现场情况、接种时间和地点、接种单位和接种人员的资质;③接种实施情况,接种部位、途径、剂次和剂量,打开的疫苗何时用完,安全注射情况、注射器材的来源、注射操作是否规范;④接种同批次疫苗其他人员的反应情况,当地相关疾病的发病情况。71、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描述;②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的诊断、治疗及实验室检查;③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④疑似预防接种异常的原因分析;⑤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初步判定及依据;⑥撰写调查报告的人员、时间。
72、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15种疾病包括:
答:乙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出血热,炭疽,钩体病。73、乡级防保组织职责:
答:①、根据上级的要求,组织开展或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保证预防接种注射安全;对接种单位开展督导。②、提出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使用计划,建立疫苗和注射器领发登记,做好疫苗和注射器管理。③、开展冷链温度监测,指导接种单位冷链设备的使用与管理。
④、进行常规接种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⑤、开展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活动和对接种人员进行培训。⑥、收集、汇总、报告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⑦、负责预防接种服务的乡级防保组织,同时承担接种单位的职责。74、接种单位职责:
答:①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②制订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证疫苗冷链。③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对预防接种个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及时发现流动儿童,按规定建卡(证),给予接种或补种。
④开展常规接种率报告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
⑤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⑥开展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⑦ 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
75、简述免疫规划疫苗的保存和运输温度:
答: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在2~8℃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在8℃以下的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脊灰疫苗在-20℃以下或2~8℃避光保存和运输。-2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2年,2~8℃保存有效期为5个月。76、简述冷链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①冷链设备应按计划购置和下发,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做到专物专用,不得存放其他物品。②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正确使用,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③各级冷链管理、维护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接种单位应对疫苗储存设备进行维护。④制订冷链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包括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单、到货通知单及验收报告书等),填写“冷链设备档案表”。⑤对储存疫苗的冷链设备进行温度记录,保存2年备查。⑥对冷链设备、设施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⑦对所使用冷链设备运转状态进行监测,每年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冷链设备运转状况报表”。⑧冷链设备的报废,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77、接种前应准备的药品、器械:
答:准备75%乙醇、9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1:1 000肾上腺素、注射器毁型装置或安全盒、污物桶等。78、AEFI调查内容:
答:基本情况,既往史,可疑疫苗情况,稀释液情况,注射器情况,接种实施情况,临床情况,其它有关情况,诊断或鉴定结论。
79、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概念:
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80、暴发的概念:
答: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内,短时间内突然有显著增多的病人出现,这些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81、种时的受种对象包括哪些儿童?
答:包括本次应种者、上次漏种者和流动人口中的未受种者。82、注射器吸取疫苗时,如何抽吸疫苗?
答: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下插入安瓿的液面下,吸取疫苗。
83、责任报告人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向什么机构报告?填写什么表? 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记录表”。
84、AEFI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医疗机构、接种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为AEFI的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人发现AEFI后应填写“AEFI登记表”
85、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按照《条例》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做好疫苗的计划、分发和储运等管理工作。按照“保证供应,防止浪费,合理调整计划”的原则加强疫苗和注射器管理。
86、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地区
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在儿童出生1个月内录入儿童的基本信息,在每次接种完成后5天内录入疫苗接种信息;以村为单位接种的地区,村级接种单位在每次接种完成后5天内将预防接种个案记录提交乡级防保组织,然后由乡级防保组织在5天内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录入完成后立即上传国家信息管理平台。87、AEFI按发生原因分类: 一般反应及异常反应(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及实施差错事故(预防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反应。88、AEFI表示什么?
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89、乙肝疫苗安瓿开启后50分钟能否使用?卡介苗安瓿开启后40分钟能否使用?乙脑灭活疫苗上午12点安瓿开启,盖上无菌干棉球放入冰箱内,下午2点上班后取出,还能否给应种儿童接种? 答:乙肝疫苗安瓿开启后50分钟能否可以使用;卡介苗安瓿开启后40分钟 不可再用;不能再给儿童接种。90、级计免资料如何管理?
答:应根据资料数量,每半年整理一次,年底分类装订成册,建档立卷,登记编号,指定专人妥善保管。91、脑疫苗、和乙肝疫苗的接种途径?
答:流脑疫苗接种途径是: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乙肝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内(肉)注射。92、乡级防保站储存疫苗的数量是多少?
答:具备冷藏条件的乡级防保站储存疫苗量不得超过1个月。93、冻制冰排的注水量是多少?冻制时间是多长? 答:90%;24小时。
94、卫生行政部门对乡镇计免工作督导检查的内容是什么?(答对4项得分)
答:①设备装备是否符合冷链装备基本模式;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③设备使用是否正确;④设备有无专人管理和保养及保养情况;⑤设备损坏及维修及记录情况;⑥设备温度记录情况。95、应急接种的概念?
答: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易感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96、下列消毒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注射疫苗前要进行消毒,方法是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消毒后,再用2%碘酊消毒,待凉干后立即注射。答:不正确,不能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97、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报告接种率评价内容包括哪些? 答:①及时率、完整率、正确率评价;②可靠性评价; 98、疫苗常规报告接种率评价的正确率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答:评价报表中有无逻辑性、技术性错误,及逻辑性、技术性错误的单位数占应报告单位数的比例。
99、某儿童,男,2008年7月8日出生,2008年10月11日到某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三联疫苗,疫苗质量合格,门诊助理医师王某为该儿童注射疫苗,注射部位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下缘附着处,皮肤消毒立即注射疫苗,注射器与皮肤角度75度,进针深度为针头的1/2,注射后抽出针头并用酒精棉签按压片刻;问接种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
答:不正确,一是起始月龄不正确,不足3个月;二是注射部位应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三是应在皮肤消毒凉干后注射;四是进针角度应为90度;五是进针深度为针头的2/3;六是注射后应用消毒干棉签按压针眼部。
100、某儿童,男,2008年3月10日出生,2008年10月11日到某预防接种门诊接种三联疫苗,该儿童体温37.4度,无过敏史,疫苗冻结后在常温下自然溶化,无沉淀,门诊助理医师为该儿童注射疫苗,操作规范,接种后8小时体温达38.8度,经休息对症处理体温恢复正常,2周后,局部出现红肿、硬结和疼痛,硬结直径6mm,经热敷、抽取脓液,应用抗菌素治疗后痊愈,问该儿童出现的接种反应是不是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答: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因为一是有预防接种禁忌症(发热),二是疫苗质量不合格(冻结过)。
101、某儿童于2008年7月12日接种流脑疫苗后,出现头痛、发热、浑身无力,对症处理后不见好转,并出现了高热、惊厥、嗜睡等症状,后转入县人民医院治疗,诊断为流行性脑膜炎,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未留后遗症,共花费医疗费3000余元,经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诊断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家属要求补偿经济损失,问家属的经济损失应由谁承担。
A、接种单位;B、县疾控中心;C、疫苗生产企事业;D、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102、什么是应种人数?
答:指到本次接种时,在接种单位辖区内,常驻户口和流动人口中达到免疫程序规定应接受某疫苗(某剂次)接种的适龄儿童人数,加上次接种时该疫苗(某剂次)应种儿童中的漏种者。103、受种人数?
答:指本次接种中,某疫苗(某剂次)应种人数中的实际接种人数。104、接种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某疫苗(某剂次)接种率=某疫苗(某剂次)实际接种人数/该疫苗(该剂次)应种人数×100%。105、每次接种后几天内统计接种情况并上报什么机构?
答:接种后5天内统计接种情况,并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106、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儿童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什么情况进行什么工作?
答:对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进行抽样检查。
107、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接种率调查时调查的内容有哪些?
答:调查内容包括:①适龄儿童的建卡率、建证率、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的合格接种率和原“五苗”全程覆盖率、乙肝疫苗的首剂及时接种率,卡介苗疤痕率等;②不合格接种的原因;③未接种的原因。
108、疫苗免疫成功率指标是评价接种效果的重要指标,要求达到的≥80%和≥85%的疫苗分别是哪些? 答:要求接种成功率≥80%的疫苗是卡介苗;≥85%的疫苗为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109、发现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报告给什么机构? 答: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110、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内容包括哪些?
答:①开展常规报告,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报告时限,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疫情报告,同时对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麻疹、乙肝进行专门报告;出现暴发、流行时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②对脊髓灰质炎的监测实行主动监测和“零”病例报告。③对发生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随访;④定期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漏报调查;⑤定期统计疫情、分析疫情动态,进行疫情预测,并向有关部门通报。111、撰写疫情暴发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⑪前言;⑫描述暴发过程;⑬分析暴发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⑭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和效果评价;⑮疫情预测;⑯存在的主要问题;⑰结论和建议。
112、计划免疫信息资料的类型包括哪些?
答:分统计资料和非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分记录表(接种记录、疫苗领发记录、冷链温度记录、使用注射器材记录)、调查表(疫苗针对传染病的个案调查表)、统计报表(疫苗接种率、免疫针对传染病报表);非统计资料是指仅需归档保存以备今后查询的各类资料,包括种类业务技术资料、培训教材、召开会议、表彰、宣传等资料,以及种类计划、总结等。
113、乡级免疫规划需要的信息资料包括哪些?
答:①人口资料:辖区内总人口数及15岁以下各年龄组人口构成资料;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建卡建证人数;儿童流出、流入人数;托幼机构、学校数及学生人数;②疫情资料: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免疫史等;③接种资料: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种人数、受种人数、接种率、未种原因分析;接种反应和事故调查处理资料等。④第一类秧苗的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的购买计划、疫苗接收、购进记录及使用情况等;⑤冷链设备及接种器材使用管理情况;⑥种类宣传资料。114、免疫规划个案调查表分哪两类?
答: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 调查表。115、需要进行主动监测并进行旬月报告的是哪几种疾病? 答: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
116、对乡级免疫规划资料的管理有什么要求?
答:乡级及乡级以上单位根据资料数量,每半年整理一次,年底分类装订成册,建档阅卷,登记编号,在本单位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妥善保管。
117、免疫工作督导分哪两类?我县对村级督导包括哪些内容?乡对村级督导的频率是多少?
答:分常规督导与专项督导;对村级的常规督导主要是疾病监测,专项督导主要是AFP病例监测、控制麻疹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等工作。乡对村级每年至少进行2次督导。118、免疫规划考核的主要指标包括哪些?
答:①建卡建证率;②卡证填写符合率;③疫苗合格接种率;④国家免疫规划五种疫苗覆盖率;⑤报表报告完整率;⑥报表、报告及时率;⑦流动人口接种率;⑧疫苗使用率;⑨免疫成功率;⑩抗体阳转率;⑾卡介苗疤痕率;⑿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转率;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⒁发病率;⒂死亡率;⒃年龄别发病率;⒄传染病漏报率;⒅校正发病率;⒆AFP、麻疹、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指标。119、皮下与肌肉注射的疫苗分别包括哪些?
答:皮下注射的疫苗有: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乙肝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等;肌肉注射的疫苗包括:百白破三联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等。
120、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主要包括哪些?(最少记6种)
答:无菌性脓肿、热性惊厥、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等)、多发性神经炎、臂丛神经炎、癫痫、脑病、脑炎和脑膜炎、脊灰相关病例、淋巴结炎。121、预防接种后的其他不良事件有哪些?
答:局部化脓性感染(局部脓肿、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蜂窝织炎)、全身化脓性感染(毒血症、败血症)、晕厥、癔症和群体性癔症。免疫规划知识
122、哪几种传染病除按要求进行疫情报告外,还应按规定进行专病报告报告和管理。答: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麻疹。
123、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部分受种者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不易吸收,易出现什么现象?如何处理? 答:形成硬结;局部热敷。
第四篇:免疫规划知识题库(二)
免疫规划知识题库
(二)(1)预防接种概念:
答:是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进入机体,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2)检查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是否冻结的方法:
答:将被检和对照的正常疫苗安瓿同时摇匀后静止竖立,如被检疫苗在短时间(5~10分钟)内与对照疫苗相比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液体较清,即可判断被检疫苗冻结。(3)、免疫程序概念:
答:指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相应传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剂次、次序、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规定。
(4)2种不同注射的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如未同时接种,则应间隔多长时间以上: 答:4周。
(5)免疫球蛋白能否和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 答:不能
(6)使用免疫球蛋白后至少需间隔多长时间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答:4周。
(7)接种减毒活疫苗间隔多长时间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答:2周。
(8)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第1剂的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时间,不得提前。简述麻风疫苗、A群流脑、乙脑疫苗最小免疫起始时间:
答:麻风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8月龄、A群流脑6月龄。(9)A群流脑疫苗1、2剂次间隔时间: 答:间隔3个月。
(10)第1剂次A+C群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时间: 答:间隔≥12个月
(11)A+C群流脑疫苗2剂次间隔时间: 答:≥3年
(12)我市现扩大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
答: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包括普通百白破疫苗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流脑疫苗(A群和A+C群流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13)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常规免疫的疫苗完成基础免疫的时间要求: 答: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12月龄完成。A群流脑疫苗≤18月龄完成。甲肝疫苗≤24月龄完成。(14)简述皮肤消毒方法、步骤:
答: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待凉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15)疫苗的分发领取原则: 答:领取或分发疫苗时要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以及先产先出、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16)疫苗和注射器损耗系数参考标准为:
答:单人份疫苗1.05(脊灰糖丸1.1);2人份疫苗1.2;3人份疫苗1.5;4人份疫苗2.0;≥5人份疫苗2.5。注射器1.02。(17)麻疹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期:
答:麻疹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说话)传播给其它人,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传染期为出疹前后5天。
(18)麻疹的传染期、潜伏期及主要症状:
答:传染期为出疹前后5天。潜伏期: 7-21天,平均10~14天。主要症状:发热、出疹、咳嗽、结膜炎、卡他症状、柯氏斑。(19)我国2012年消除麻疹目标:
答:麻疹发病率小于1/100万(不包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满8月龄或18月龄优先接种含麻疹成份疫苗
(20)麻疹暴发的定义:
答: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为单位,在10天内发现2例及以上麻疹疑似病例;或以乡镇、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现5例及以上麻疹疑似病例。(21)麻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答: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厂矿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疑似病例,应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报告。
(22)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15种疾病包括:
答:乙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出血热,炭疽,钩体病。(23)接种单位(含预防接种点)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答:① 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②具有经过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③具有符合《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乡级以上预防接种门诊还应具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等办公条件。(24)乡级防保组织职责:
答:①根据上级的要求,组织开展或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保证预防接种注射安全;对接种单位开展督导。②提出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使用计划,建立疫苗和注射器领发登记,做好疫苗和注射器管理。③开展冷链温度监测,指导接种单位冷链设备的使用与管理。④进行常规接种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⑤开展预防接种宣传教育活动和对接种人员进行培训。⑥ 收集、汇总、报告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⑦ 负责预防接种服务的乡级防保组织,同时承担接种单位的职责。(25)接种单位职责:
答:① 根据责任区域内预防接种工作需要,按照各项技术规范要求,具体实施预防接种工作。②制订第一类疫苗使用计划和第二类疫苗购买计划。做好疫苗管理,保证疫苗冷链。③按照有关规定对新生儿建立预防接种卡(证),对预防接种个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及时发现流动儿童,按规定建卡(证),给予接种或补种。④开展常规接种率报告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报告。⑤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对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进行处理。⑥开展健康教育和有关咨询活动。⑦ 收集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础资料。(26)接种单位在接收疫苗和注射器时应核对和记录的内容:
答:应对疫苗和注射器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等内容进行核对,做好记录。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27)简述免疫规划疫苗的保存和运输温度:
答: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在2~8℃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在8℃以下的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脊灰疫苗在-20℃以下或2~8℃避光保存和运输。-2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2年,2~8℃保存有效期为5个月。(28)冷链的概念:
答: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和设备。冷链设备、设施包括冷藏车、疫苗运输车、冷库、冰箱、冷藏箱、冷藏包、冰排及安置设备的房屋等。(29)简述冷链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①、冷链设备应按计划购置和下发,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做到专物专用,不得存放其他物品。②冷链设备要有专门房屋安置,正确使用,定期保养,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③各级冷链管理、维护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接种单位应对疫苗储存设备进行维护。④制订冷链工作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冷链设备档案(包括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单、到
货通知单及验收报告书等),填写“冷链设备档案表”。⑤对储存疫苗的冷链设备进行温度记录,保存2年备查。⑥对冷链设备、设施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⑦对所使用冷链设备运转状态进行监测,每年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冷链设备运转状况报表”。⑧冷链设备的报废,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30)接种前应准备的药品、器械:
答:准备75%乙醇、95%乙醇、镊子、棉球杯、无菌干棉球或棉签、治疗盘、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1:1 000肾上腺素、注射器毁型装置或安全盒、污物桶等。(31)AEFI报告内容:
答:性别,姓名,出生日期,儿童监护人姓名,现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日期,发生人数,主要临床经过,就诊单位,临床诊断,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日期。(32)AEFI调查内容:
答:基本情况,既往史,可疑疫苗情况,稀释液情况,注射器情况,接种实施情况,临床情况,其它有关情况,诊断或鉴定结论。
(33)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相关资料,包括:
1)预防接种工作流程;2)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第二类疫苗的接种服务价格等;3)接种服务咨询电话;4)宣传资料。(34)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概念:
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35)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内容:
答: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儿童监护人姓名、现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日期和人数、主要临床经过、就诊单位、临床诊断、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日期等。(36)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概念:
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37)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合格接种判定标准:
答: 1)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免疫起始月龄不提前; 3)剂次间间隔时间正确; 4)有准确的儿童出生日期和接种日期记录。(38)暴发的概念:
答: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内,短时间内突然有显著增多的病人出现,这些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39)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概念:
答: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40)督导方案包括的内容:
答:包括督导的目的、内容、地区或单位、时间、范围等。
(41)责任报告人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向什么机构报告,并填写什么表?
答: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记录表”。
(42)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什么内容?
答:应当告知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告知可采取口头或文字方式。(43)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询问受种者什么内容?
答:应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44)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应作什么工作?
答:应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无误后予以接种。(45)接种疫苗前应核对检查疫苗的什么内容?注意哪些事项?
答: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
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46)使用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和使用冻干疫苗时应如何办?
答:使用含有吸附剂的疫苗前,应当充分摇匀。使用冻干疫苗时,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沿安瓿内壁缓慢注入,轻轻摇荡,使疫苗充分溶解,避免出现泡沫。(47)AEFI报告人包括哪些人?如何报告?
答:医疗机构、接种单位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执行职务的人员为AEFI的责任报告人。AEFI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责任报告人发现AEFI后应填写“AEFI登记表”(48)接种单位如何管理疫苗和注射器?
答: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应按照《条例》和《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做好疫苗的计划、分发和储运等管理工作。按照“保证供应,防止浪费,合理调整计划”的原则加强疫苗和注射器管理。
(49)免疫规划疫苗和注射器有何标识?
答:供应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注射器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应有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免疫规划”专用标识。(50)疫苗的储存要求。
答: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冷库和大容量冰箱存放疫苗时,底部应留有一定的空间。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疫苗不应放置冰箱门内搁架上。
(51)如何观察和记录冰箱温度?
每台冰箱均应配有温度计,每天上午和下午各1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观察冰箱内的温度及其运转情况,并填写“冷链设备温度记录表”(52)冰箱温度计如何放置?
答:温度计应分别放置在低温冰箱、冰柜的中间位置,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冷冻室的中间位置。(53)如何办理预防接种证?
答:在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未按时建立预防接种证或预防接种证遗失者应及时到接种单位补办。
(54)简答卡介苗接种后出现红肿、溃疡、结痂的时间。
答: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形成疤痕(卡疤)。
(55)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接种后易出现什么反应?
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部分受种者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不易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硬结。
(56)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责任报告人什么时间向什么机构报告?
答:责任报告人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57)实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地区信息录入要求哪些?
答:乡级防保组织、接种单位在儿童出生1个月内录入儿童的基本信息,在每次接种完成后5天内录入疫苗接种信息;以村为单位接种的地区,村级接种单位在每次接种完成后5天内将预防接种个案记录提交乡级防保组织,然后由乡级防保组织在5天内完成疫苗接种信息的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录入完成后立即上传国家信息管理平台。(58)哪几种疾病需要进行专病报告和管理?
答:脊髓灰质炎、新生儿破伤风、麻疹等除按上述要求进行疫情报告外,还应按卫生部的具体规定进行专病报告和管理。
(59)接种狂犬疫苗超过三年后再次暴露后如何接种? 答:超过3年者应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60)AEFI按发生原因分哪几类? 答: 一般反应及异常反应(不良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及实施差错事故(预防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反应。
(61)简述狂犬病暴露分级处置原则 :
答:医疗卫生机构在判定暴露级别并告知患者狂犬病危害及应采取的处置措施后,应立即开展以下处置工作。
㈠、I级暴露 :确认病史可靠则不需处置。“病史”特指“接触史”。如能确认与动物接触过程中皮肤完好、接触方式没有感染危险,则不需要进行处置。“接触史”不能确认时,建议参照下述Ⅱ级暴露进行处置。
㈡、II级暴露: 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无明确伤口者可在患者指认的可疑部位进行局部消毒处理。Ⅱ级暴露者免疫功能低下,或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者,且致伤动物高度怀疑为疯动物时,建议参照III级暴露处置。
㈢、III级暴露 :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62)狂犬疫苗接种5针次程序:
答:于第0(注射当天)、3、7、14、28天各接种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儿童用量相同)。
(63)狂犬病暴露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应用人群有哪些:
答:①Ⅲ级暴露者; ②免疫功能低下者的Ⅱ级暴露者; ③Ⅱ级暴露但暴露部位位于头面部者、且致伤动物高度怀疑为疯动物时,建议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64)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应告知被暴露者(患者)内容?
答:应将预防处置措施的目的、方法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以书面方式告知被暴露者,并保留备份,以避免可能的医患纠纷。
(65)应急接种概念:
答:在传染病流行开始或有流行趋势时,为控制疫情蔓延,对易感染人群开展的预防接种活动。(66)编制疫苗和注射器使用计划的基本原则: 答:保证需要、适当储备、避免浪费。(67)接种率报告概念:
答:是指各级接种单位和报告单位,按照规定的报告程序和要求,连续地、系统地将接种情况按统一的报表格式,逐级汇总和上报的过程。(68)受种人数概念:
答:指本次接种中,某疫苗(某剂次)应种人数中的实际接种人数。(69)计划免疫概念:
答: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70)第一类疫苗概念:
答: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71)第二类疫苗概念:
答: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72)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0、1、6月龄,接种剂次:3次,接 种 部 位:上臂三角肌,接种途径:肌内注射。(73)卡介苗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出生时,接种剂次:1次,接 种 部 位: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接种途径:皮内注射。(74)脊灰疫苗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2、3、4月龄、4周岁,接种剂次:4次,接种途径:口服。(75)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3、4、5月龄、18-24月龄,接种剂次:4次,接 种 部 位:上臂外侧三角肌,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76)白破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6周岁,接种剂次:1次,接 种 部 位:上臂三角肌,接种途径:肌内注射。(77)麻风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8月龄,接种剂次:1次,接 种 部 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
(78)麻腮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18-24月龄,接种剂次:1次,接 种 部 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
(79)乙脑减毒活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8月龄,2周岁,接种剂次:2次,接 种 部 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
(80)A群流脑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6-18月龄,接种剂次:2次,接 种 部 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
(81)A+C流脑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3周岁,6周岁,接种剂次:2次,接 种 部 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
(82)甲肝灭活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18月龄、24-30月龄,接种剂次:2次,接 种 部 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83)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
答:接种对象月(年)龄:8月龄,接种剂次:1次,接 种 部 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途径:皮下注射。
(84)疫苗应如何储存、码放?
答:疫苗应按品种、批号、有效期分类码放。对近效期疫苗应当给予标记,冷库和大容量冰箱存放疫苗时,底部应留有一定的空间。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疫苗不能放置冰箱门内搁架上。
(85)制定疫苗使用计划注意事项?
答: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和接种单位应当切实做好计划,并按照规定储存和运输,防止浪费。对在实施中确有多余的疫苗时,应提前3个月向上级部门报告,以便调剂使用。(86)接种门诊专用房有哪些要求?
答:接种门诊专用房总使用面积与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周期相适应,应不少于60m2。接种门诊要有候种室、预诊室、接种室,各室有明显的标志牌。受种者在接种时有专门的出入口。(87)对接种室的要求?
答:接种室要有专用接种台4张以上,其数量须与每次接种人数相适应,卡介苗设专用接种台。接种台清洁、无杂物,台上依次摆设疫苗冷藏包或冰瓶、接种盘、接种器材及疫苗名称标牌。(88)简答皮内注射法。
答:皮内注射法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注射完毕,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迅速拔出针头。
(89)简答皮下注射法。
答:皮下注射法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操作方法:接种人员用相应规格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后,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进针长度约1/2~2/3,松左手,固定针栓,回抽无血,缓慢推注疫苗,注射毕,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出针头。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90)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的运输和储存要求? 答:在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
(91)脊灰疫苗、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风疹疫苗运输和储存要求? 答:在-20℃~8℃的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92)无菌性脓肿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注射局部先有较大红晕,2~3周后接种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硬结、肿胀、疼痛。炎症表现并不剧烈,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轻者可在原注射针眼处流出略带粉红色的稀薄脓液;较重者可形成溃疡,溃疡呈暗红色,周围皮肤呈紫红色。
(93)无菌性脓肿治疗:
答:干热敷以促进局部脓肿吸收,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脓肿未破溃前可用注射器抽取脓液,并可注入适量抗生素。严禁切开排脓,以防细菌感染或久不愈合。(94)狂犬疫苗注射原则?
狂犬疫苗接种时限,原则上是越早越好。人狂犬病可有较长的潜伏期,暴露者只要未发病,不管距暴露时间多久仍应尽快接种疫苗,将发生狂犬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95)狂犬疫苗注射剂量要求。
答: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
(96)婴幼儿注射狂犬病疫苗的部位?
答:如6岁以下婴幼儿上臂三角肌发育尚不完全、无法注射疫苗时,可选择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
(97)接种狂犬疫苗过程中及半年内再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
答: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按照原有程序继续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主张再次免疫,可参考产品说明书或根据临床医生建议决定是否采取加强免疫措施。(98)接种狂犬疫苗一年内再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
答:全程免疫后1年内再次暴露者,应于0和3天各接种一剂疫苗;
(99)1-3年内接种狂犬疫苗再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要求。
答:在1-3年内再次暴露者,且在前次暴露后已进行过疫苗全程接种者,应于0、3、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
(100)、为什么不能在臀部注射狂犬病疫苗?
答:由于臀部脂肪较厚,狂犬病疫苗的吸收情况难以预测,因此禁止臀部注射。
第五篇:2017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南疾控〔2017〕号
南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于印发《南江县2017年免疫规划
工作计划》的通知
县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各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根据《四川省免疫规划精细化手册》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管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实现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目标,巩固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区创建成果,有效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全县儿童健康成长,现将《南江县2017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南江县2017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南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年1月19日
抄送:市疾控中心,县卫计局,县财政局。
南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年1月19日 印
附件
南江县2017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新修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四川省免疫规划精细化管理手册》及《全省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水平,努力完成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任务和精细化管理目标。巩固无脊灰成果,加快消除麻疹进程,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巩固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区成果。根据《南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的通知》(南府办〔2012〕125号)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南江县2017年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一、广泛宣传、强化培训
采取电视、网络、短信、广播、板报、橱窗、标语、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预防接种有关知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支持性社会环境。一是认真开展好“4.25”、“7.28”等大型宣传日活动,加大对《条例》、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示范区项目、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专项活动及免疫规划成就等宣传。普及预防接种知识,积极推广各地免疫规划工作经验,相互交流学习。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允许张贴、播放或变相协助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进行产品广告宣传。二是各接种单位,尤其是中心(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切实开好“家长课堂”,充分利用家长前两次接种机会,耐心细致地讲解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充分调动家长的主动性。三是县医院、县中医院、县保健院及仁济医院等有资质的产科医院,应在接种乙肝疫苗时充分告知预防接种流程和注意事项,保证常住(流动)儿童满月时及时到居住地接种单位办理卡证,纳入预防接种常规管理。
执行逐级培训制度,结合工作实际、每季度培训一次。特别要加强《四川省免疫规划精细化管理手册》和《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县免疫规划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各中心、乡镇卫生院相关人员参加县级培训后,要及时将内容逐级培训到村,注重培训实效、做好效果考评,严禁走过场。在适当的情况下,县疾控中心可针对存在的问题分片区或直接到乡镇进行业务培训。
二、加强疫苗和注射器管理,规范冷链运转
县疾控中心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全年冷链运转6次,运转面100%。各接种单位要做好冷链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冷链设备档案,按时上报冷链设备运转状况统计报表,核实配发的冷链设备使用情况,真实掌握冷链设备现状,保证冷链运转的需求和规范使用。
三、扎实开展常规免疫接种
根据辖区服务人口和服务半径设置预防接种单位,切实改进服务形式,规范服务流程,严格技术操作,确保预防接种工作质量与安全。加强预防接种卡、证管理,接种单位办理预防接种证时必须加盖公章;2017年各接种单位必须配备专用针式打印机,实行接种卡、证一律机打,禁止手工填写。做好接种资料管理,儿童预防接种卡保存22年以上,接种证终身保存。各接种单位准确掌握0-6岁儿童基本情况,科学制订疫苗需求和接种计划。0-6岁儿童以乡(镇)、社区为单位建卡、建证率达98%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2%以上。积极推广使用二类疫苗,加大宣传力度,以满足居民需求、提供便 捷服务为前提,在群众“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下,按二类疫苗接种指导意见对适龄人群实施接种。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达到有效预防疫苗针对疾病的目的。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诱导接种二类疫苗或故意用二类疫苗替代一类疫苗接种。
四、认真开展麻风疫苗集中查漏补种工作
按照省市统一要求,制订《南江县2017年麻风疫苗集中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认真开展麻风疫苗集中查漏补种工作。发现1人补种1人,确保补种率达95%以上。
五、认真开展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
严格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5〕790号)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中疾控免疫发〔2015〕174号)要求,建立健全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学校及托幼机构在春、秋季开学前负责通知新入托、入学儿童到所在地接种单位开据“儿童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督促学生到接种单位补种完所有应种疫苗,保存好工作记录,认真履行查验职责。当地接种单位负责对学校查验工作的技术培训、指导及质量评判,及时开展儿童补证、补种,及时完成的补证、补种工作,按时上报查验总结。新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单位及儿童查验率、补证率100%,补种率≧95%。
六、做好麻疹防治工作,推进消除麻疹目标
一是认真做好麻疹类疫苗常规免疫,确保8月龄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合格接种率达90%和95%以上;二是常规开展麻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发现1人补种1人,确保补种率达95%以上;三是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2014版)》、《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和《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理指南》,做好麻疹监测工作。所有医疗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均属于主动监测报告单位,并实行旬报及 “0”报告制度。麻疹疑似病例12小时报告率、48小时完整调查及系统录入率、血清及鼻咽试子标本采集率、标本48小时内送达率均应达100%;2017年麻疹疑似病例排除报告率达2/10万以上,户籍人口1万人以上的乡镇每年至少报告1例疑似麻疹(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户籍人口5千-1万人的乡镇每两年至少报告1例疑似麻疹(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每个县级医疗单位每年至少报告3例及以上疑似麻疹(发热出疹性疾病)病例。所有病例实行现居住地管理,各地配合县疾控中心完成血清、咽试子标本采集和流调等工作。麻疹疑似病例按单病/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七、强化AFP病例主动监测,实现消灭脊灰目标
按照《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各级医务人员业务培训,确保各项监测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均须规范开展AFP病例主动监测和旬报,重点督导定点医院(县医院,县中医院,县保健院,长赤、正直、大河等中心卫生院)AFP病例的主动监测工作。一是做好院内医务人员全员培训,提高AFP病例监测质量和发现AFP病例的警觉性;二是建立AFP病例主动搜索制度,预防保健科或公共卫生科每旬进行搜索,并做好记录;发现漏报应及时补报,并逗硬惩处;三是做好监测记录,及时上报监测旬报表(实行“0”报告制度),定期进行监测质量分析,不断提高AFP病例监测的敏感性和系统性。2017AFP病例报告任务数1例;AFP病例48小时调查率、双份合格便采集率、7天内(省疾控中心实验室)送便率、60天随访率均≧90%。
八、强化乙肝项目工作,降低乙肝病毒感染率
接生单位必须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工作,确保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92%;接种单位做好新生儿乙肝疫 苗常规免疫,确保十二月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95%;同时加大自费(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宣传力度,有效控制非免费接种对象乙肝病毒感染率。
九、认真开展接种率抽样调查
一是积极欢迎省卫计委来我县开展免疫规划接种率抽样调查。二是按照《四川省2017年免疫规划接种率抽样调查方案》,于2017年6月底前在全县开展免疫规划接种率抽样调查工作,并将结果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各乡镇按“四川省2017年免疫规划接种率抽样调查方案”对辖区适龄儿童组织自查,并将结果按时上报县疾控中心。
十、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
根据《四川省预防接种单位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全县预防接种门诊的指导和规范化建设,提升乡及新建接种门诊硬件条件和服务水平,打造更多的AAA级接种门诊。定期开展预防接种人员业务培训和资质考核,严格接种单位和人员资质管理,接种单位和人员资质合格率达100%。杜绝接种事故,确保接种安全。
十一、强化疫苗和注射器管理,搞好异常反应监测及处置 根据新修定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管理条例》,加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和注射器使用的管理,做好疫苗和注射器的计划、出入库登记和运输记录,妥善保存相关资料。严格按照《四川省疫苗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试行)》及《南江县二类疫苗管理办法》采购管理好二类疫苗。规范进购渠道,严格冷链管理,确保疫苗质量。接种单位领取或购进一、二类疫苗时必须提供疫苗进购计划。强化预防接种工作安全管理,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全县53个乡级以上接种门诊全部开展疑似接种异常反应主动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常规报告及管理制度。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监测覆盖率100%,接种监测报告率100%,疫苗接种疑似异常 反应规范处置率≧90%。按时上报监测月报表,确保接种安全。
十二、加强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检查
县级每季度对各接种单位督导一次,力争督导面达100%。中心、乡(镇)卫生院每季度对下级单位督导1次,全年不少于4次;以宣传培训、规范接种、督导检查、信息系统使用、冷链管理、疾病监测、统计报表、应急处置、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等工作为主要内容,将结果按比例记入全年综合考核。
十三、加强免疫规划接种网络信息管理
加强接种信息网络建设及安全管理,不定期开展信息系统业务培训,确保儿童接种信息系统及国家客户端服务覆盖率、使用率均达100%。接种单位及时(24小时内)录入接种信息和补录200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的接种信息,数据报告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评价指数及匹配率>95%。
十四、加强资料管理,按时上报报表和总结
及时收集、整理各种资料,按示范区工作要求建档并妥善保存。按时、按质上报疫苗需求计划,常规免疫接种月报表(一、二类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AFP、麻疹主动监测旬报表,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报表,人口构成情况(户籍与流动),儿童建卡建证情况(户籍与流动)等相关报表和各项工作总结。不得虚报、迟报、漏报、缺报,将报表质量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主送:县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各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抄送:市疾控中心,县卫计局,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