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违法行为查处难致交通事故频发应引起重视

时间:2019-05-14 23:3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非机动车违法行为查处难致交通事故频发应引起重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非机动车违法行为查处难致交通事故频发应引起重视》。

第一篇:非机动车违法行为查处难致交通事故频发应引起重视

非机动车违法行为

致交通事故频发的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出行量与需求量不断增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也不断增长。一些非机动车凭借小巧灵活等特点,乱闯红灯、乱穿马路、争抢逆行、超速而致交通事故频发,亟待引起重视。日前,沧州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干部刘增平同志就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建议。摘编如下:

一、非机动车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

(一)交通设施不完善。缺少对非机动车在道路资源分配上的科学规划,使非机动车在道路使用上没有达到均衡合理。全省不少地方许多路段未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开,机、非隔离设施不完善,导致非机动车道受到挤压,电动车不得不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或冲上人行道,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另外,有些地方信号灯规划不合理,也是一部分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的诱因。

(二)非机动车辆生产监管乏力,相关企业违规多。相关的生产法律法规不完善,老年代步车甚至没有明确的生产使用标准和确切的“准生证”,致使相关部门不好管理,也无法管理,只能任由代步车无序发展。由于“超标”非机动车符合部分群众的需求,价格和利润也相对较高,吸引企业擅自改装,拆除限速器,改变车辆的技术参数,由此有的电瓶车、老年代步车等非机动车时速达到或超过60公里,从而造成交通事故多发、频发。

(三)非机动车违法处罚难度大、力度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 1 交通安全法》将电动自行车划为非机动车,使其在接受交警部门管理时,享有非机动车的简单约束,诸如上牌照时手续简单、不用考证照等。但其速度又接近机动车,且危险系数大,但惩处力度不够。惩罚力度的弱化缺失使得驾驶员违规肆无忌惮,从客观上放纵了一些非机动车骑车人交通意识淡薄,冲信号、横穿马路、侵占快车道、违规搭人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对非机动车交通管理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处罚手段不够健全,没有明确的强制管理措施,造成了大量交通违法行为的出现。

(四)非机动车管理多个环节存在盲区。无车牌、难监管是当前非机动车管理的客观现实。电动三轮车的管理在法律范围内还存在一定的空白,对其做为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定性上及是否上户、办理驾驶证还存在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则有明文规定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也不能把超速作为处罚的依据。由于国家在1999年对电动自行车制定的标准较低,特别是其中的关健项目在标准中没有加以规范和制约,所以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被电动自行车的生产企业钻了空子,目前,市面上出售电动自行车违规超标现象严重。

(五)交通安全宣传不到位,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近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在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中,主要针对对象为机动车驾驶人和机动车所属单位,没有把行人和非机动车车主做为重点宣传对象,宣传形式单一,主要依靠发放传单和悬挂宣传横幅等方式进行宣传,虽然范围广、时间长,但大多流于形式,导致宣传效果并不好,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跟不上,总认为学 2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是机动车驾驶人的事,与自己无关。有的群众以弱势群体自居,抱着“反正机动车不敢撞我”的思想,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违规的,但是存在从众侥幸心理,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大量发生。

二、关于加强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解决非机动车管理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作为重点,尽快修订完善非机动车道路运输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划分标准。一方面应对国家层面的非机动车管理规定并加以补充和细化(如制定自行车载人规定等),以实现与上位法的紧密衔接;另一方面则应针对非机动车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超标电动自行车问题、新型车种问题等),制定具体的管理规定,维护道路通行的秩序和安全。

二是加强道路基础建设。完善道路规划,重视对交通设施的规划和设臵,确保科学合理,便民利民。各级有关部门在拓宽机动车道时,要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建设统筹考虑,力求完备设臵;在已改建的道路上,增设隔离设施,把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隔离开来,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要整合交警和城管的执法力度,提高管理、执法的功能和效率,加强路边行人的管理,努力做到人车各行其道。要加大对乱停车、乱占道设摊的处臵力度,确保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畅通。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投入,对有条件的人行道进行整改,做到平整、贯通。特别要注意人行道通过其它道路部分的衔接,让人安全行走。三是加强对电瓶车的管理。对一些非机动车特别是各类电瓶车的生产销售实行公告管理,由各地相关主管部门对产品进行综合评定,并向全社会颁发公告,形成强大社会舆论监督的良好氛围。要强化非机动车信息采集工作,督促非机动车生产企业对新生产的非机动车车辆规范编码,不符合要求的严禁出厂销售。非机动车销售企业要落实登记购车者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及车辆信息报备要求,并做好新车上牌工作。建立非机动车信息管理系统,敦促群众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非机动车信息并上牌。电瓶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各地保有量较大,车速较快,驾驶者无需驾驶证,驾驶者年龄偏高、文化偏低,缺乏相关交通知识,是电瓶车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电瓶车驾驶员上路前必须培训道路交通相关知识,合格后才允许上路,在条件成熟后,要求电瓶车驾驶者考证上路。

四是建立非机动车辆的交通信用档案。电瓶车、自行车、行人等非机动车方违反交通规则,被交警发现后往往当场教育就完事了。根据现行法规也无法处以罚款等处理,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后也无需承担赔偿责任,造成目前法规无法对非机动车方加以有效制约。建议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建立相关诚信档案,记录非机动车违规违法行为,类似于银行的信用记录,将非机动车交通参与者失信、交通违法违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与银行贷款、非机动车驾驶者考驾照、交通肇事理 赔、乃至就业等连成一体,作为重点参考依据,并定期公布,从道义角度加以制约,使交通参与者不敢违法。

五是加大非机动车辆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力度。道路交通安全,人人有责,单单严厉处罚机动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各地各级宣传、教育和公安交警部门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的力度和对非机动车管理工作的宣传报道,电视、报纸、广播要开辟专栏,开展专题报道,及时推广介绍各地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要采用多种形式,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尤其是治安志愿者共同参与,深入开展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非机动车安全管理的浓厚舆论氛围,使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六是努力形成多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非机动车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必须加强协调、整体联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综治部门要牵头建立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并把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综治考核;宣传新闻部门要做好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的宣传报道工作;交通规划部门要做好新老道路的规划工作,力求做到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投入使用,并在规划落实中严格把关;公安交警部门要强化道路交通的管理工作,严厉查处和打击非机动车车主的违法违规行为;城管部门要规划安排好停车区域,在繁华商业地段街道两侧增设非机动车集中停车点,对沿街店面门前主次干道停车场地实行规范统一管理,杜绝无序停车;质监部门要全面掌握本地电动自行车生产情况,加 强对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生产环节的源头监管,杜绝无编码等违规新车流入市场;工商部门要建立非机动车信息登记报备制度,确保所有非机动车新车带牌销售,并落实监控措施;其他各有关部门也要按照各自相关职责,共同做好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加强对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省、市、县三级都要建立由综治、交通运输、新闻宣传、公安、规划、工商、质监、城管、教育等部门分管负责同志组成的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综治办、公安局分管负责同志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公安局,各组成部门明确1名工作人员作为办公室成员,具体负责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联席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研究解决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二篇:试析我县在校生犯罪案件频发应当引起重视

试析我县在校生犯罪案件频发应当引起重视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傅桂春编辑:studa121

1论文摘要 今年以来,我县连续发生未成年在校学生犯罪案件,未成年在校生犯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凸显新的特点,应当引起重视。不同于社会闲散人员,涉罪的未成年在校生多为高中或中专的在读学生,他们的家长多对其抱有较大的希望,因此,未成年在校学生犯罪案件增加,不但严重影响涉罪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前途命运,更影响着未成年人家庭的幸福安宁,同时也破坏了校园蓬勃向上的求知氛围,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未来。

论文关键词 未成年在校学生 犯罪 校园

本文在统计北京市密云县检察院2012年1月至7月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基础上,归纳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剖析犯罪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作思路,旨在为更好地做细做强本院的未检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一、案件受理情况

2012年1至7月份,我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1件37人,涉嫌罪名多为盗窃、抢劫、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妨害公务,偶有涉及重大责任事故及容留他人吸毒等毒品类犯罪案件。其中在校学生犯罪案件8件22人,分别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38%和59.5%,涉及罪名最多的是寻衅滋事罪和聚众斗殴罪,体现为学生之间因逞强好胜、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集体相约打群架类案件。

二、在校学生犯罪案件特点

(一)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

2012年1-7月份,我院受理的在校生犯罪案件8件22人,全部为共同犯罪案件,体现出在校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一人提议、大家响应,犯罪动机单纯,容易冲动,行为不计后果等特点。如,我院受理的某校三名在校学生盗窃案中,其中一名学生提议想盗窃一辆雅马哈摩托车后,立即得到另外两名同学的响应,并于2012年4月携带压力钳在某小区盗窃成功。窃得的摩托车归提议者使用,问及另外两名跟随者参与盗窃的原因,供述均称同学一提,就一起去了。

(二)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案件突出

在校学生的思想单纯,特别是受“哥们”义气思想的影响较深。一些涉嫌犯罪的未成年在校生平常关系不错,通常情况下没有纠集在一起实施犯罪的意图,但只要有人提议实施犯罪,其他人随即响应。为了表现自己对朋友的忠诚,不考虑后果,甚至有的同案犯,明知此事不应当参加,但碍于“哥们”义气,碍于情面还是参加,最后造成群体性犯罪案件。如,2012年7月12日发生在某歌厅的寻衅滋事案件中,就是因为一名嫌疑人遇事不冷静,在感到受到委屈时,纠集同学,同学又召集同学,最后聚集成有7所学校、30余名在校生参加的案件。

(三)周末、假期脱离学校管理时发案增多

2012年7月12日发生在我县某歌厅的30余名在校生参加的寻衅滋事案件,是我县中学生放暑假的第一天,学生上午刚刚离开学校,下午就发生了群体打架案件。

我县北庄镇的钱某某等三人,原均是北京市某中等技术学校的学生,平时就经常旷课在家,2012年“五·一’放假期间,相互勾结,到居住地的相邻村落,入室盗窃五起,窃得现金、电脑等财物。经了解,三人属于在放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家长上班家中无人,导致三人起意共同盗窃。

(四)在校生犯罪案件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所增加

在以往的在校生犯罪案件中,“双差生”或混文凭的学生占82%以上。而今年以来的在校学生犯罪案件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所增加,重点高中的学生出现犯罪,在校生中班干部、团员参与犯罪的比例有所增加。涉罪人员中“好学生”的出现,提示我们预防犯罪工作不光要“突出重点”,更要全面覆盖。

三、在校生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法律知识匮乏,法制观念淡薄

犯罪的在校学生普遍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缺乏正确认识,由于不具备法律基本知识或对法律知识了解甚少,在实施犯罪时根本不知道其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甚至不知道自己实施的行为已经是犯罪。还有一些案件中,在校学生对自己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表现漠然,加之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他人诱使、怂恿走上犯罪道路。

(二)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也应当是法制教育的前沿阵地。但是,在全社会都在重视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升学率始终是学生、家长、社会以致学校自身对教育的最主要的评判标准,虽然有些学校领导已经认识到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但也感到无奈,毕竟法制教育没有纳入教学大纲,在课程安排上、重视程度上远远不够。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部分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犯罪的在校学生有的父母离异,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父母的行为给他们的心灵投下阴影,致其心理失衡;有的家庭教育功能存在缺陷,家长管教方式简单粗暴或家长忙于自己的事务而疏于管教,还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的道德和法制教育或过于溺爱,直到孩子出了事才感到后悔。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属于毕业或因种种原因提前离开学校,流失在社会上,处于家庭和学校监管教育的真空区。

(四)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因素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诱因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未成年人生活的环境愈加复杂,与社会的联系也愈加密切,社会上充斥的一些不良因素也在这些未成年在校生中得以传播感染。在一些成年人中泛滥的追求享乐、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等思想必然给未成年人带来不良影响。一些不良音像制品、网吧、游戏厅等对未成年人也形成极大的诱惑。未成年人好奇心强,自制力又较差,很容易受这些不良因素影响,走上犯罪道路。

四、未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主要思路

通过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犯罪特征和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这类犯罪与一般的刑事犯罪有所不同,它的最大危害性在于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影响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因

此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作为检察机关,更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此,我们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做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一)提高认识、完善机构、健全制度,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办理和预防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全社会要高度重视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我院在原有未成年案件办案组的基础上,于今年年初成立了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实行“捕、诉、监、防”一体化的办案模式,办理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今后还需要发挥社会的合力,打造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帮教体系。在学校中成立犯罪预防和帮教体系是预防在校学生犯罪的工作重点。帮助更多失足的学生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加强对犯罪在校学生的特殊保护和教育

针对在校生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小,思想尚未成形,可塑性强等特点,我们在办案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为主的方针,在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上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挽救工作,做好后续帮教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配合。

(三)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努力从根本上防止犯罪的发生

选派经验丰富的干警担任法制校长。到学校讲法制课,结合所办理的案件,举案说法,通过解剖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以学校内有不良行为或者不法行为的学生为重点,进行个别帮教,使学生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增强法制观念,在学习方面、遵守校规校纪方面增加自觉性。

(四)广泛争取社会各方支持,共同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在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方面,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为了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我们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还将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邀请县政法委、团县委、教委、司法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召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座谈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疏通了与相关单位交流和联系的渠道,为促进预防未成年犯罪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公诸。质量管理学[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http://,1992.[2] 林志航。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http://,1996.[3] 栗伟。白酒品评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酿酒,2002(5):11-12.[4] 宋书玉。白酒计算机品评技术的发展[J].酿酒科技,http://2011(8):125-126.

第三篇:农村信用社置换不良贷款清收难问题应引起重视

农村信用社央行专项票据置换的不良贷款

清收难问题应引起重视

人民银行发行专项票据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后,置换不良贷款的清收、不良贷款比例下降的考核是央行专项票据兑付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为保证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的顺利兑付,我们对农村信用社置换不良贷款清收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农村信用社置换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进展缓慢,以仙嬴市农村信用社为例,截止到2006年6月末,清收置换不良贷款628万元,仅占置换不良贷款的3.12%,虽然达到现金清收率3%以上的基本要求,但清收工作日趋艰难,主要原因是:

一是机制原因制约了清收盘活工作。在农村信用社陈欠不良贷款中,政府及职能部门、乡镇企业、农村经济组织等贷款占有很大比例,而且多为十几年前的贷款,这部分贷款主要是政府官员在任期内为了个人政绩和利益脱离实际盲目上项目或形象工程、农村经济组织和村办企业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形成不良。一方面,由于部分乡镇经济发展缓慢,财政收支入不敷出,政府部门无力还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忽视了集体经济的经营,加之管理不善,集体积累不增反降,亏空严重。另一方面,由于国家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等原因,政府官员和企业、农村经济组织负责人更迭频繁,一旦当事人离任,继任者往往不承认前任的债务,即使承认也不承担还债责任。从而严重制约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清收盘

活。

二是客观存在与金融政策的矛盾阻碍了清收盘活工作。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农村经济组织等不是企业法人,这些部门和组织不具备借款人主体资格,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的有关规定,是不能也不允许发生贷款业务,但是政府及职能部门、农村经济组织的贷款,却是历史形成的客观事实,如果这些不良贷款完全按现行信贷政策去盘活清收难度很大,这也直接阻碍了不良贷款的盘活和清收。

三是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和法制观念淡薄加大了清收盘活的难度。一方面,凡政府及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农村经济组织能从农村信用社取得贷款的,可以说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往往就是这些人当中的部分人员,依仗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网、手中的职权等,长期阻挠、拒绝、拖延归还农村信用社贷款,在整个社会信用环境不高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自身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也成为盘活清收不良贷款难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法律措施不完善,尤其是涉及到政府及相关部门、政府托管停产倒闭企业、农村经济组织等贷款,法律诉讼时,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得不到有效统一,无法形成合力,农村信用社孤掌难鸣,甚至拖欠贷款的企业或组织没有可变卖转让的资产,依法收贷步履维艰,甚至是打赢官司收不回钱。

为此建议:

一是针对农村信用社清收盘活不良贷款遇到的难题,有关部门应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或办法,以尽快解决这些部门和组织的不良贷款清收盘活问题。

二是大力开展诚实守信宣传教育,从提高全民特别是领导干部信用观念入手,全方位整治社会信用意识不高、信用环境不佳的问题,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信用质量,促进清收盘活工作。

三是政府、公检法部门、金融机构和舆论宣传部门等应通力合作,采取行政考核、法律诉讼、舆论曝光等办法和措施,督促相关部门和组织主动配合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工作,降低不良贷款占比,提高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

下载非机动车违法行为查处难致交通事故频发应引起重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非机动车违法行为查处难致交通事故频发应引起重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