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临床治病时有病就输液是一种错误观念
在临床治病时有病就输液是一种错误观念
输液又称静脉注射、挂吊瓶、打点滴、挂水,实际就是把药物直接用在血管里,它是国外西方传来的,西医输液最初是针对抢救病人,是一种侵入性、有创伤性的给药方式,通过血管把药直接进入血循环,是对急危重者,不能服药或不能吸收的病人一种给药途径,是不得已而为之,因输液在配药过程中,如果消毒、操作不规范、不合格,可把病菌、病毒直接带到血液里,即使消毒、操作都合格了,也存在着肉眼看不见的不溶性颗粒,仍有残留在体内的风险。可能埋下了血栓病、肿瘤病以及其他病的隐患。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原则。现在国外输液治疗不亚于一个小手术,非常慎重,国外很多大医院没有输液室,只有急诊和住院病人才能输液,而我国大小医院、大小门诊都有门诊输液室、输液观察室,输液几乎成了中国老百姓的就医习惯,认为不输液就治不了病,好的慢等等的错误观念,“两素一糖”(抗菌素、激素、葡萄糖)成了输液治病常规。中国成了名符其实的“输液大国”,各大医院,小到诊所,各输液室经常人满为患,一个床坐好几个病人,有时走廊也举着吊瓶。滥输液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因素,一个是医疗机构受利益驱动,用它挣钱,只有输液才能加上钱,单用口服或其他药不挣钱;二是老百姓坚持要输液,已成错误习惯,医生不给开输液就不满意,不管什么病非得输液,甚至干活累了还要输几天液。另外还有新农合报销政策因素,只有门诊输液才能报销。
2009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披露一个惊人数据,我国医疗输液104亿多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近几年当地每年在诊所、卫生室、卫生院或在家输液都不明原因死过人,死者都没有危重症状,都是能走着去的输液室,没输完液躺着出来的,还有很多不良反应,和近期发现不了的危害因素等等,都是输液惹的祸。
2014年3月16日起,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在北京各大医院中率先取消了普通门诊输液,8月18日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发出通知,明确规定无需输液治疗的53种常见病、多发病,都是向过度输液现象“开刀”。限制滥输液,规范用药行为。
现在,这一举措有些地方得到了绝大多数老百姓和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取消门诊输液半年来成效明显,航空总医院日输液量由原来的300—400人降到70—80人,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比原来下降50%,药品不良反应率下降51%,没有因为门诊不输液而耽误或加重病情现象。
但也应该认识到,遏制过渡输液绝不仅仅是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责任,患者也要转变“只有输液才能见效,才好得快”的认识误区。专家指出,有些常见病、多发病输液或用抗菌素根本无效。如感冒90%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输液并不比吃药好得快,甚至还有副作用。著名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孙忠实教授称“在所有输液中,至少有一半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公众也应该理性认识到,为了自身健康,能不输液就不要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