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大治污工程锁
十大治污工程锁“污龙”
肥乡县以“削煤、减排、治尘、控车、增绿、淘汰落后、科技创新、重污染天气应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实施“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减排治理、扬尘污染综合整治、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落后产能淘汰、生态绿化、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重污染天气应急、精细化管理”十大大气污染防治工程,重拳出击,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该县实行五天一督查、一月一分析、一季一会商、半年一汇报、一年一总结“五个一”攻坚机制,持续开展涉污企业和摊点大排查,形成从城镇到农村、从村落到农户、从国省干道两侧到重点节点、从工业园区到县域边角的无缝隙立体式监管网络,结合环境执法、乡镇普查、群众举报、媒体披露等多种手段,对重点企业排污节点、单位小区和洗浴饮食等场所燃煤锅炉(炉灶),违法建设的重污染企业,扬尘污染的小沙石、小煤炭摊点,违法焚烧秸秆和垃圾等所有污染企业和摊点全部登记在案,分类造册,建立专门档案,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和期限,对照检查,跟踪督办。
为防止涉污企业死灰复燃,该县按照“断水断电、拆除设备、清楚原料、恢复地貌”标准,对县域境内国省干道及县道肥馆线、肥成线等两侧50米以内煤场、料场、沙石场等污染源全部取缔,50米以外的按要求进行棚化整改;对县城建成区及外环路300米以内煤场、小加工点、废品收购点等污染源关停取缔,300米以外的按要求进行棚化整改;完成城区内2台以上分散燃煤锅炉拆除、“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2个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取缔县建成区内餐饮服务单位、企(事)业单位食堂燃煤大灶;综合整治全县施工工地扬尘面积达21万平方米以上,全部达到6项“绿色施工”标准和要求。
肥乡县环境保护局 二〇一三年十月三十一
肥乡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张进山检查重点减排工程进展情况
10月25日上午,肥乡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张进山带领县政府督查室、县环保局、县住建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负责人到2013年我县重点减排项目—肥乡县装备制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督导检查。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张进山要求,县环保局要搞好对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督查力度,县住建局要做好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县开发区管委会要协调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单位要精心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工程进度,保证按期完成建设和安装任务。
肥乡县装备制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位于肥乡县经济开发区(原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内,辛安镇乡辛安镇村村南、团结渠南侧,项目总投资7600余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系统、管网铺设、办公生活等配套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2.0万立方米,项目处理工艺修为预处理+倒置A2O+反硝化生物滤池 +连续流砂过滤器+消毒工艺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相关用水水质标准,预计年底前投入运行并完成
肥乡县敲定今冬明春26条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邯郸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县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分阶段实施《肥乡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细则》有关工作任务,有效防治和应对重污染天气,确保今冬明春我县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5日,县政府研究制定26条措施扎实做好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拉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的序幕。
1.全力压减燃煤总量。年底前,完成城区内2台以上分散燃煤锅炉拆除工作;明年5月底前,全县拆除2家粘土砖厂。
2.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年底前,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工作,并向社会公开,禁燃区面积不低于建成区面积的80%,禁燃区内禁止原煤散烧。逐步推行以天然气或电替代煤炭。
3、严格控制耗煤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再审批新、改、扩建耗煤项目,必需建设耗煤项目要实行煤炭减量替代。
4.餐饮燃煤大灶治理。2013年,县建成区内餐饮服务单位、企(事)业单位食堂取缔燃煤大灶。
5.严格环评审批。所有新、改、扩建项目须全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违规建设的,责令停止建设,要依法进行处罚。
6.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工商等部门建立联合准入机制。7.推进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年底前,完成2个加油站的油气完成回收治理。完成挥发性有机物基础数据调查工作。
8.强化施工工地扬尘环境监管。加强房屋建设、拆迁、水利、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扬尘环境监管,积极推进绿色施工。2013年底,所有施工场地全部达到6项“绿色施工”标准要求,防治扬尘污染。未达到标准要求的停止施工,新工地在未落实绿色施工措施前,不得开工建设。将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情况纳入建筑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作为招投标的重要依据。施工企业必须在施工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施工扬尘实时监控。全年施工工地扬尘综合整治面积不少于21万平方米。加大混凝土搅拌站扬尘治理,做到干散料入仓、入棚或建设挡风墙加固定喷淋设施,建设出入车辆自动清洗设施,固定排放源安装高效布袋除尘器。
9.治理渣土运输扬尘。年底前,建成区渣土运输车辆全部采取密闭运输、车体冲洗措施。
10.严格控制道路扬尘。推行建成区道路机械化清扫,采取吸尘、洒水、清扫一体化作业。四级及以上大风天气停止人工清扫作业。加强对建成区外主要道路交通运输扬尘的污染防治和监管。严厉查处非法运输沙石、煤炭、矿渣等易抛撒物品的车辆和不覆盖、覆盖不严等问题。加强道路两侧植树绿化工作,及时清除道路两侧积土。
11.规范城区露天烧烤。取缔燃煤及木炭烧烤。严禁建成区及周边地区擅自露天焚烧树叶、垃圾及其它废弃物,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12.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全面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坚持堵疏结合,进一步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强化宣传引导,严格督导检查,采取有效措施,严控焚烧行为。13.提升油品质量。2013年底前,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油;加油站不得销售和供应不符合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加强机动车油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合格燃料的违法行为。14.强化机动车环保管理。加强在用车年度检验,不达标车辆环保部门不得发放环保合格标志,公安部门不得发放安全合格标志,不得上路行驶。
15.严格项目准入。按照市确定的产业准入目录,严把新建项目产业政策关,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环境质量现状,进一步提高环保、能耗、安全、质量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16.扩大城区绿化面积。扩大建成区绿地规模,继续推进道路绿化、单位居住区绿化、立体空间绿化、绿道绿廊、公园绿地建设。
17.提高森林覆盖率。推进县城周边绿化。实施绿色廊道建设和优质果品基地工程。
18.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强化源头污染预防,针对节能减排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2013年,完成1家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任务。
19.建立健全环境空气监测体系。2014年6月,按新标准(6项参数)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实时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并与省、市环保局联网。
20.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预案并向社会公布。开展1次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
21.积极推进环保网格化管理。在全县推行环保网格化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网格管理、职责明晰、责任到人”的环保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各乡镇环保工作机构。创新环境监管机制,落实属地责任,强化各乡镇、村基层环保责任和工作力度,县、乡镇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模式。
2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肥乡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赵洪山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副书记、有关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由县环保局局长担任,负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的综合指导、组织协调、督导检查工作。第一阶段实行五天一督查、调度、通报、排名。第二阶段实行一月一分析、一季一会商、半年一汇报、一年一总结。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一把手负总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抓好各项工作组织落实。23.加强协调联动。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制定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的投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贸易、科技等政策,依法做好各自领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形成大气污染防治的强大合力。
24.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县环保部门在2013年底前要组建大气污染防治科,负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及环境应急预防与事故调查工作。县公安部门建立环保警察机构,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各有关责任部门要做好部门之间协调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
25.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环保、监察、发展改革、工信、公安、城管、住建等部门要连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推进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等执法机制创新,明确重点,加大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对偷排偷放、屡查屡犯的违法企业,要依法停产关闭。对涉嫌环境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落实执法责任,对监督缺位、执法不力、徇私枉法等行为,监察机关要依法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对失职、渎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6.严格考核奖惩。县政府与乡(镇)政府、有关部门、重点企业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和企业。活动结束后,对各单位和乡镇进行考核。按照有关规定,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肥乡环境保护局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八
肥乡县政府召开常务会研究通过《肥乡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稿)》
10月21日上午,政府县长赵洪山主持召开县政府第十四次常务会议。会议听取了县环保局提交的《肥乡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肥乡县环境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内容;与会县领导现场就提交的预案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意见与建议。政府县长赵洪山要求:各有关部门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提交的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县环保局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班子建设,提升队伍素质,要高度重视环保产业发展。各有关部门要协调联动,加大力度,确保省市环保要求在我县落到实处。
根据省市有关通知和县领导的批示精神,县环保局启动了《肥乡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稿)》的编制工作,《修订稿》是在今年7月份我县编制印发的《肥乡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2013〕34号)和《邯郸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市、县有关环境保护和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具体情况和近期污染天气频繁以及即将进入冬季采暖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修订编制的,预案修订编制过程中征求了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监察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发改局、工信局、气象局等55各部门和9个乡镇的意见。
《修订稿》共分总则、组织机构和职责、检测与预警、应急响应、监督检查、应急保障、总结评估、预案管理、和附则9个章节,2万余字。提出了编制的目的是为了为有效预防和治理大气重污染,及时果断采取超常措施,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最大程度减轻重污染天气的影响,建立主动预防、指挥有序、反应迅速、协调联动、防范有力的重污染天气应急保障体系,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科学指导生产生活,根据国家及河北省、邯郸市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提出了建立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县政府各位副县长任领导小组副组长以及县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应急办、环保局等单位成员的预案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专家技术组、应急监测组、应急处置组、督导检查组、新闻宣传组等6个专业组,分别承担各自的工作职责。同时,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了划定。
预案(修订稿)还要求县环保局、城管局、住建局、卫生局、发改局、工信局等22个单位根据各自承担的职责要求,制定本部门应对重污染天气工作方案或者措施,报县重污染天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同时,各有关部门还将与县政府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的目标责任书,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
预案(修订稿)规定县城要建设监测6种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的空气自动监测站,并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气象、环保部门还要完善环境空气质量、气象监测网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空气质量和气象日常监测,同时做好数据收集处理、现状评价以及趋势预测工作。并规定了重污染天气的应急报告制度。预案(修订稿)将重污染天气分为重度污染、严重污染以及极重污染三级。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00<AQI≤300,即环境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的大气污染。严重污染:空气质量指数(AQI)为300<AQI<500,即环境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的大气污染。极重污染:空气质量指数(AQI)为AQI≥500,即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极重污染的大气污染。相应的预警也分为三级,即Ⅲ级(重度污染、黄色)预警、Ⅱ级(严重污染、橙色)预警和Ⅰ级(极重污染、红色)预警。遇到相应的污染等级启动相应的预警等级并由相关负责人负责启动。根据我县重污染区域分布、县城地理位置关系和政治、经济原因,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区域划分为两个。一个是重点响应区域:县城建城区;一个是一般响应区域:除县城建城区以外的所有区域。
根据预测的AQI指数分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措施,预案(修订稿)将采取的措施分为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并提出各级应急响应必须执行的相关规定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预案《修订稿》还对相应级别的升级转换和终止做出了相关规定。对预警发布后规定了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措施以及公众监督措施。预案(修订稿)还规定了人力资源保障、监测与预警能力保障、通信与信息保障、制度性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技术保障等6项应急保障措施。提出了预案宣传、培训、演练、修订、签署、解释和报备的各项规定并对一些名词进行了专门解释和定义。
预案(修订稿)还将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应急职能部门通讯录、应急专家通讯录、信息报告表、效果评估表、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应急预案变更记录表以及我县产生大气污染的工业企业名单、建筑工地、公车情况、煤场、料场等情况作为附件,并适时进行修订。
预案(修订稿)与原预案相比,更加切合我县实际,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提出的任务更加具体。为有效预防和治理大气重污染,及时果断采取超常措施,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最大程度减轻重污染天气的影响,建立主动预防、指挥有序、反应迅速、协调联动、防范有力的重污染天气应急保障体系,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科学指导生产生活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肥乡县环境保护局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肥乡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目标责任书》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邯郸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细则(2013-2017年)》,强化监督管理,确保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根据《肥乡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细则(2013-2017年》、《肥乡县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近日,肥乡县人民政府与所辖9个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规定了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空气质量负总责,要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经过5年努力,确保到2017年,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规定了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任务有12项,分别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全面加强煤炭管治、农村燃煤污染治理、全面完成整治燃煤锅炉任务、加强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全面禁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等废弃物、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违纪行为、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工业企业排污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行动保质保量完成绿化任务。
《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要求各乡镇加强组织领导,分解落实任务。成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履职尽责,加强协调联动,形成大气污染防治的强大合力。2013年底前制定辖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将任务逐级分解到村和重点企业,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与任务,落实责任人。
《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还制定了严格的监督考核措施。每年年初对上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和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各乡镇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肥乡县环境保护局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十大工程
一、思想建设铸魂立德工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日常管理基础建设基石工程牢固树立“学生工作无小事”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把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三、安全稳定和谐校园建设工程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观念,落实细节管理,切实抓好学生安全稳定工作。
四、心理健康教育阳光工程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继续加大投入,完善设备配置和场地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服务,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五、学风建设读书工程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涵是加强学风建设。构建 “以思想教育统领学风建设”的学风建设体系,推进学业规划,完善学业管理,六、学生资助暖心励志工程健全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关心学生需求,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加强教育引导,引导贫困生在逆境中成长成才。
七、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工程积极探索素质拓展计划有效实施途径和办法,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开展多层次科技创新活动。
八、队伍建设素质提升工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24号令,优化队伍结构,打造学习培训平台、理论研究平台、经验交流平台,加强作风建设,落实辅导员“十个一”日常工作职责。
九、学生工作特色品牌工程做好省级、学校、学院三级品牌创建工作,鼓励二级学院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造学生工作特色活动品牌,形成“院院有亮点、个个有特色”的学生工作格局。
十、学工自身建设形象工程加强学工部团委自身建设,树立机关良好形象,加强学生干部教育管理,树立学生干部良好形象,扩大对外宣传,树立科院学工良好形象。
第三篇:工程十大管理制度
工 程 十 大 管 理 制 度
目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3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制度...........................................................................4 岗位培训制度.........................................................................................4 工程技术复检制度..................................................................................5 技术交底制度.........................................................................................5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6 材料采购、检验、管理制度...................................................................6 工程质量“三检”制度...........................................................................6 管沟开挖回填、管道试压制度...............................................................7 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评定制度.............................................7
一、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项目建设坚决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各种质量管理文件、规程、规范和标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宗旨是优质、安全、高效至上。
二、项目要保证工程质量,由分管副总经理、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员组成的质量安全体系,专人负责施工质量、现场监督和检测及核验记录,并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整理完善各项施工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三、进行经常性的工程质量知识教育,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实行施工、检验、监管现场三同时制度,到关键部位时,公司相关领导和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以及职能部门到现场进行指挥和技术督导。
四、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层层落实,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坚持做到每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自检自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五、隐蔽工程施工前,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公司查验,经监理工程师查验合格后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六、严格把好材料进出质量关,所有材料、配件、设施使用前必须获得职能部门检测同意或标定,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工程施工前及时做好工程所需的材料复试,材料没有检验证明,不得进入隐蔽工程的施工。
七、建立健全工程技术资料档案制度,专人负责整理工程技术资料,认真按照工程竣工验收资料要求,根据工程进度及时作好施工记录、自检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记录。将自检资料和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分类整理保管好,随时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
八、对违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人,将按不同程度给予批评处理和罚款教育,并追究其责任。不达标不予签证、付款。对发生事故的当事人和责任人,将按上级有关规定程序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处理。
二、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制度
一、工程实施工前必须对设计提供的图纸进行图纸会审,由公司按分类组织进行,具体由分管领导组织,项目部负责人与相关技术人员、工程监理、设计单位和有关各方一道查阅熟悉图纸、了解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图纸会审意见。
二、图纸会审应做好记录,由分管领导和项目部组织会审单位,会审提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详细记录,写成正式文件(必要时由设计单位另出修改图纸),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代表和技术负责人均应签名盖章认可,列入工程档案。
三、在施工过程中,无论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提出的设计变更都要填写设计变更联系单,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和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经理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后续实施。
四、如果设计变更的内容对建设规模、投资、工艺、质量、安全等方面影响较大的,必须由公司审批后报送相关主管部门核准。
五、所有设计变更资料,包括设计变更联系单,修改图纸均需文字记录,纳入工程档案。
三、岗位培训制度
一、培训工作力求做到“三化三实”即“多样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实际、实用、实效”。做到需要和常态化。
二、项目部应根据培训计划及职工的排班情况,有针对性的科学安排培训。职工应按时参加培训。
三、每次课程结束后,项目部将安排考试。考试的形式为书面答卷结合口头问答及岗位抽查。岗位抽查指项目部就所讲授的培训内容是否被学员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进行随机考核。
四、凡每次考试不及格者,不得上岗。待重考合格后,重新上岗。考证优秀者将视情况予以奖励。
四、工程技术复检制度
技术复核是保障,根据单位工程具体情况,下列必须复核:
一、放线、定位、基槽(坑)、标高、标深、消防间距、焊接、吹扫、探伤、回填、试压、堡坎护坡、指示灯、压力表。管沟的标高、开挖、回填,管道焊接、阴极保护、断面尺寸,全部要达标符合设计规范。
二、设备招标、合格证、安装、调式、说明、修正、使用规范、技术参数、都要符合行业规范,有关附件必须齐全。
三、预制构件、预埋件、预留孔、保护套、地埋管、沙垫、砼、砂浆配合比(作为计量资料)要符合标准。
四、关系到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项目。
技术复核后,施工员应立即填写复核记录和自复意见,关键部位要拍照,报监理(建设)单位复核认可、要经分管副总核实。
五、技术交底制度
一、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每个工旷、每道工序、每个环节、每个结构施工前,项目部(分公司)必须进行技术交底。
二、项目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及施工管理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关键性的施工问题,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控制要点、采用技术文件、检测要求以及安全技术要点。
三、施工员对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图纸要求,采用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法要点,技术措施要点,质量标准要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点。
四、班组长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结合具体操作部位,明确各部位的操作要点,技术要点、质量要求,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以及岗位职责。
五、各级技术交底以口头进行,并有文字记录,参加交底人员履行签字手续,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六、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一、工程完工后无法进行检查的那一部分工程,特别是重要结构部位及有关特殊要求的部位,工程部和副总经理都要督促资料员现场管理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二、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应由副总经理和工程部及施工员会同质检员进行自检,并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在指定日期内,由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签具验收意见。
三、隐蔽工程在未进行验收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若有违反验收制度,造成返工损失时,应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四、管道无损探测由有资质专业单位负责,检测报告和隐蔽工程验收单位由工地资料员保管,竣工整理成册,纳入工程档案。
七、材料采购、检验、管理制度
一、材料进场必须有材料员、质检员、工程部门负责人到场进行验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
二、钢管、接头、表阀、材料等原材料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还应及时做材料标识和复试工作。不合格材料由材料员工程部门负责人与供货方交涉,办理退货、调货、索赔工作。
三、各种材料的领用,发放必须持有工程部签发的材料领用单后,副总经理批字,仓库保管员方可发放有关材料。
四、各种材料进场后至使用前均要挂设过程标识,明确检验状态,表明该批材料是否为待检品、不合格品或合格品,以便使用。
五、仓库保管员应根据不同材料分类堆放,并根据不同性质做好防水、防火、防潮、防热等保护工作,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专门仓库、专人保管、登记和领用。
八、工程质量“三检”制度
一、自检: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要求进行自检,并经班组长验收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施工员应督促班组长自检,为班组创造自检条件(如提供有关表格、协助解决检测工具等)要对班组操作质量进行中间检查。
二、互检:
工种间的互检,上道工序完成后下道工序施工前,班组长应进行交接检查,填写交接检查表,经双方签字,方准进入下道工序。
上道工序出成品后应向下道工序办理成品保护手续,而后发生成品损坏、污染、丢失等问题时由下道工序的单位承担责任。
三、专检:
所有分项工程、隐检、预检项目,必须按程序,作为一道工序,邀请专检人员进行质量检验评定。
九、管沟开挖回填、管道试压制度
一、管沟开挖、回填必须按指定专人负责指导,严格按图纸和规程要求执行。
二、尺寸、数量、填沙和高、宽度、必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施工与验收规范的规定,不得偷工减料。回填后的复耕和护坡堡坎要有利农田和管道保护。
三、管沟开挖、回填和护坡堡坎要作好隐蔽记录,并在监理(建设)单位见证人的监督下现场负责人和施工方同时签字负责,收集资料准确无误。
四、管道试压前必须在技术负责人指导下,搞好吹扫,强度试呀压时,先行报告公司技术监督、安全管理、消防和特种压力管理部门、监理(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现场共同进行,并做好记录。达到压力等级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五、管道试压不合格或有漏气,及时减压修复再复试,合格后由各方面参检负责人签字汇合技术资料汇总成册。
十、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评定制度
一、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分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评定,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质检员、班组长参加验收评定,并做好记录签字。不合格者应予返工。
二、分部工程完工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施工员、质检员进行分部工程验收,检查分项工程验收资料,根据资料给予评定后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评定。
三、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可分层段)经项目部(分公司)验收评定后,经公司质量科验收签章后,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评定。
四、单位(子单位)工程达到竣工标准后,由项目部(分公司)将全套工程技术文件上报公司质量科审核,核定工程质量自评等级,经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审定并签章后报监理(建设)单位核查。
第四篇:镇十大工程
平安镇“十二五”规划十大民生工程促发展
“十二五” 时期乃至以后,我镇将继续以新时期绵竹精神激励斗志,坚决贯彻省、市相关会议精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放在发展的突出位臵,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加快创新公共服务体制,优化城乡公共资源配臵,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大幅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镇要重点推进“十大民生工程”建设:
一是就业和创业促进工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并举,建立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制度,逐步形成城区平等就业的环境,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是扶贫解困工程。在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和居民增收致富工程时要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实现我镇部分贫困居民脱贫,对没有劳动能力、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口全部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同时鼓励建设一批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落实好富民惠民政策。
三是教育助学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标准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打造一批全国名校,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力争各项教育指标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四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要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公益事业。
五是医疗卫生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启动“健康城市”创建活动,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抓好重点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防治工作。
六是百姓安居工程。继续加大恢复重建工作力度,充分激发广大群众重建家园的热情,争取早日完成住房重建任务。同时,加强安居工程进度,重点抓好民主巷“棚户区”改造、东汽二期拆迁安臵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紫岩小区风貌改造等项目。继续加大板房清退拆除力度,在尽快完成板房拆除任务的同时,做好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维护、消防用电安全等相关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3年内基本解决现有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争取早日实现“每户居民有房住”的安居工作目标。
七是基础设施工程。促进基础设施向下延伸,公路、自来水、垃圾污水处理、电力、广播、电视、通信等基础设施,在“十二五”期间都要向镇以下延伸,基本做到各个社区、各条街道都有,都通。
八是生态环境工程。在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改善工程时要统筹解决城区环境问题,开展城镇雨污分流、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积极推进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工厂、生态园区、生态家园等工厂建设,加快社区绿化、屋顶绿化、道路绿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区绿化率。
九是文化体育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灾后重建中建成的文体设施,以文化惠民为目的,大力发展文化产品、服务的供给能力,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建设具有剑南特色的精神家园,增加文化软实力,提高城市品位。
十是平安建设工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快由防控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进一步完善“三位一体”大调解,“四位一体”大维稳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提高平安剑南建设水平,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五篇:黄山市十大工程
2008年7月22日,黄山市召开市委四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十大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
一是旅游综合开发提升工程。全面启动新安江综合开发;抓好黄山风景区深度开发,尽快形成“四门洞开”局面;抓好太平湖开发、中法乡村旅游合作项目,进一步打响“两山一湖”品牌。
二是文化产业精品打造工程。重点抓好“一片”(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一线”(香茗酒店至高尔夫沿线文化长廊建设)、“一园”(徽州文化特色创意园)、“一点”(一台充分展示徽州文化魅力的定点演出)、“一街”(屯溪老街的改造提升工程)等项目,加快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把徽文化推向世界。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决不上一个有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认真组织实施好松材线虫病防治二期工程,坚决拒虫于黄山大门外。
四是综合交通提速升级工程。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改线提速和黄山机场扩建升级等重点工程建设,形成纵横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五是园区经济提速增效工程。进一步完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功能定位,真正把园区建成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六是城乡建设管理提升工程。在完善中心城区建设的同时,加快组织实施南部城镇群发展战略,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建制镇。
七是新农村建设巩固扩展工程。坚持以“抓百村、促千村”工程为抓手,在重点抓好100个村今年达标的基础上,争取用3-5年时间使50%以上的村都达到示范村目标。
八是民生改善工程。建立健全民生工程实施的长效机制,确保惠民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九是文明城市创建工程。
十是人才强市战略推进工程。大力培养各类适用人才,建立健全人才使用评价制度,营造公平竞争的用人环境。